【#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會學科更重要】
開學在即,如何讓學生擺脫知識的餵養,發展「自學力」,養成新課綱時代的關鍵能力呢?
大腦如同肌肉,是可以訓練跟改變的。但一旦為這個孩子貼上標籤,說他學習能力不佳,或甚至說他是資優生,固定型思維會讓這孩子的大腦減緩學習跟進步。
如何培養孩子的 #成長型思維?⬇⬇⬇
看文章 https://bookzone.pros.is/3mbtph
➤結合「腦科學」與「教育學習」
《#大腦解鎖》https://bookzone.pros.is/3n5fh7
➤延伸閱讀
「自學力」是學思達真正的靈魂
https://bookzone.pros.is/3mwy7q
#天下文化 #自學力 #新課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40的網紅啊小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心靈成長的必經之路!你一定會經過的3階段!|靈性成長 今天的主題會跟大家分享 踏入心靈成長時的必經之路:三個階段! 舒適成長階段 → 自我成長階段 → 心靈成長階段 一起來看看你現在是處於哪個階段, 幫助你了解目前的現況原因! 邁向心靈成長的道路,獲得真正的自由! 希望可以帶給你一些成長時的幫助...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就是愛玩股 Wantg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啊小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轉錄]Winner比Loser 贏在哪? - 看板CAT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學思達教學社群| 找了些關於「成長型思維」的影片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史丹佛教授:優秀孩子都有「成長型思維」模式 - 媽媽經 的評價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就是愛玩股 Wantg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團長不只教你賺錢,也幫你換一顆有錢人的腦袋!
Q1 以前的我和現在的學習動態平衡系統的我!有什麼不一樣?
Q2 我選的股票!會不會和團長的不一樣?
Q3 自己玩了2年但總覺得不踏實!我能體會過來人的經驗
Q4 請問團長是選擇基本面好的股票?還是技術面?
Q5 是否需要研究產業結構?
Q6 我錢很少!可以先學習再進場?
Q7 我已經有策略了!加上老師策略之後績效會影響嗎?
Q8 未來如果空頭來臨!我們要怎麼賺錢?
Q9 社團工具在會期結束之後!還可以一直使用嗎?
團長加碼分享:
成長型思維 : 專注於學習 及 成長
固定型思維 : 專注於聰明 及 面子
【社團免費體驗】
https://bit.ly/36ePRIf
【東尼團長自我介紹】
https://bit.ly/2TsYT1P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再跟孩子或學生說,你沒數學腦袋!來讀《大腦解鎖》改變固化思維】
孩子若跟我說數學考得很爛,我通常只會跟他說一句:「錯誤的題目好好的訂正。」
他會進一步問我:「不擔心我的數學嗎?」
說實在,不擔心絕對是自欺欺人,但是,我也不會欺騙孩子自己內心還有另一個真實的聲音,那就是:
「現在你學不會、學不好,不代表你永遠學不會、學不好。」
國中時曾經在數學汪洋裡載浮載沉、快要溺水的小子,一開始沒有補習,媽媽我只好一起幫忙解題、盡我的最大誠意與能力當他的專屬家教,
但是,除了每每陷入親子關係緊張及無止盡的爭吵之外,我對於小子的數學完全無濟於事,
而後,只好尋求補習班資源,然而補了習的小子,數學依然沒有起色。
最後,終於跟著同學到一家非常小型的家教班,這才真正對症下藥,慢慢的,一點一點的,他終於學得比較通了,分數也一點一點微幅進步。
最後,會考五科之中,小子永遠最擔心的數學這一科居然拿到不可思議的A++,也莫名其妙、完全出乎意外的進了明星高中。
小子進了明星高中再度掉入數學學得停滯、學不通、難以提升之痛苦深淵。
他說,因為國中會考的數學普遍簡單,鑑別度有限,所以他才有如此好運。
現在到了高中,別說每次段考都超難、超具鑑別度,根本就是專為「學神」而設計的考題。這不是鑑別,而是要篩出天才吧。
小子又陷入國中時面對數學的焦慮,而且是加倍的焦慮。
畢竟,國中怎麼考還有及格的分數,但是出給天才的題目,想要及格就是癡人說夢。
我依然告訴他:「錯誤的題目要好好的訂正」。
然後,我依然把我內心另一個從未消失的聲音傳達給他:「現在你學不會、學不好,不代表永遠學不會、學不好。」
這就是我一直保持的「成長型思維」,也是這本書《大腦解鎖》開宗明義要矯正的觀念,那就是我們的大腦並非生來就是固定不變的,
每天早上醒來,每個人的大腦已經煥然一新,因為,我們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因為學習而有機會進行重新的連結、更多的連結,並固化新的迴路。
只要肯學,找到好的方法學,絕對不要給自己貼標籤:
我天生就是沒數學腦袋
沒文字敏感度
沒有美感概念…。
書中舉例,數學家Maryam Mirzakhani是全世界第一個榮獲菲爾茲獎的女性,然而,她七年級時就被數學老師數落,天生根本沒數學腦袋。
但是,十五歲時,因為參加了德黑蘭謝里夫理工大學的數學解題課程,發現解題竟是如此有趣,在自由而不受批判的氛圍下,她毫不設限的享受解題之樂,最終,居然成為數學領域少數的女性專才。
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大腦都具備改變與成長的潛能,連大人都是如此,因此,絕對不要用「僵化固定型思維」告訴你的孩子、或是你的學生:
「你天生不擅此道!」
所有腦神經專家都已驗證,人類大腦天生具有驚人的可塑性,人類的能力不是固定不變的。
我永遠告訴我的孩子,慢慢學、不放棄,一點一點的,你不是要超越其他人,但你能一天一天超越自己,最後,你會發現,你還是都學會了,而且不是故意的,超越了別人。
我永遠記得要提醒孩子們:「絕對不要自我設限,因為你的大腦不喜歡你設限它!」
此外,為什麼我總是跟孩子說,要好好訂正?《大腦解鎖》緊接著的第二篇就是要告訴大家:沒有錯誤,大腦就不會成長。
每一次掙扎、犯錯,都是大腦成長的最佳時期。
《大腦解鎖》作者發現,人在答錯時,腦部的活動反而比要活躍,從錯誤中認知與學習,大腦回路連結得將更為強韌。
因之,永遠不犯錯,絕對不是鍛鍊大腦的好方法。
想要發展出「超級神經迴路」,就應該挑戰自己的不足、試試看自己的極限。
在這過程中,不可能不會犯錯,但如果願意好好面對錯誤、更正,大腦也就即時更新、重新連結。「錯誤」是給大腦最好的刺激。
建立高效能的大腦迴路,最好的方法,就是「刺激、注意錯誤、再刺激」,這和孔子說的「困而知之」異曲同工。
《大腦解鎖》這本書提供了六把改造我們僵化大腦的金鑰,除了剛才所提的兩把,我還被其中一把深深啟發,那就是,凡事要學著從多個層面來思考、嘗試用更多元的策略來解決。
學習、努力是基本的必要,但是光靠努力絕對不夠,當被困住的時候,一定要跳出固有做法,腦袋瓜要靈活,就一定要鍛鍊它重新連結,才可能突圍。
因為我們的大腦有不同的區塊,有些處理文字,有些處理圖像,有些處理影音、動作,或許利用兩種以上或更多樣的方式來學習,動用到腦部不同區塊的功能,相互合作、或使之交互強化經驗,或許就會有一道光突然閃進,困住的地方頓時就豁然開朗。
愛因斯坦說過,他所有的想法都源自於圖形,而且一直努力把圖形概念轉化為文字和符號。
當時並沒有像現在如此方便的軟體工具與技術,但是他能跳脫固化的文字因果思維,多角度地用圖像幫助自己鑽研問題,這就是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天才的關鍵。
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以「研究卓越人士的大腦」來發覺他們大腦有何異人之處,結果發現,這些人的大腦不同區塊之間出現比較多的主動連結,大腦兩個半球之間的交流也較多,思考較為靈活。
腦部各區的頻繁溝通就是他們大腦的特點,重點是,這種大腦結構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透過學習發展出來的。
這本書還有其他解鎖大腦的金鑰:比如駁斥思考速度的重要性。
書裡明確表示,思考速度絕非衡量才能的標準。所以,學得快、想得快,並非代表最終學習成效最佳。這是必須破除的迷思。
最後一把金鑰是,務必要與人連結,才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想法,相互激盪,才可能有改變大腦迴路、更多連結的可能。
對於從事創作工作的我及孩子,這一點,我覺得特別重要。
想要撕掉對孩子、甚至對自己大腦負面且固化的標籤嗎?
《大腦解鎖》是一本極易入門的科普書,讀來完全不費力,但絕對能重啟我們全新的眼光和信心。
【書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839?utm_source=www&utm_medium=share&utm_content=copy&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884839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啊小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心靈成長的必經之路!你一定會經過的3階段!|靈性成長
今天的主題會跟大家分享
踏入心靈成長時的必經之路:三個階段!
舒適成長階段 → 自我成長階段 → 心靈成長階段
一起來看看你現在是處於哪個階段,
幫助你了解目前的現況原因!
邁向心靈成長的道路,獲得真正的自由!
希望可以帶給你一些成長時的幫助與啟發!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幫我分享出去,
也記得要按下訂閱跟開啟小鈴鐺,
這樣才不會錯過之後的新影片通知哦!我們下一部影片見!
歡迎追蹤我的IG,裡面會有你想要的!
https://www.instagram.com/mr.jo_111/
#心靈成長 #自我成長 #靈性成長 #愛自己 #自由
-------------------------------------------------------------------------
《你有沒有遇到這些情況?以下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1.你想要「提早10-30年退休」嗎?(懶人投資被動收入)
https://reurl.cc/KA076g
2.如果你是做「業務類型」的工作,
然後已經受夠自己主動找客戶、一個一個去私訊問的經營方式!
你想要「讓客戶主動找上你」嗎?方法就在下方連結!
https://reurl.cc/xG75ZL
3.達成百萬年收推薦!!
教你打造出年收百萬的潛力個人品牌!(2.0)
歡迎先看再說!看看不用錢~
https://reurl.cc/4aoKR2
【此課程使用以上的連結購買,我會贊助你2000元台幣上課】
-
以下的課程輸入專屬折扣碼:mrjo111
【立刻現賺15美金!】
1.總是找不到自信與人生方向嗎?(此課程已包含第2個課程)
那女孩夏天聯名課程:
https://reurl.cc/bX9QNX
2.網路趨勢逐漸起飛!斜槓青年打造副業看這裡!!
開創網路賺錢副業,社群經營大補帖:
https://reurl.cc/Nr0vNQ
以上為小卓上過並且很推薦的線上課程!!
嚴格把關所有商品,爛貨絕不推!!
(如有課程相關問題想詢問,都可以至IG或E-mail私訊我哦!)
-------------------------------------------------------------------------
在一般人的世界裡,
都秉持著一定要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才會願意相信某種事物的存在。
在心靈的世界裡,
你必須要先徹底地相信,你才會看的到、體驗的到你想要的事物。
我的頻道主要內容是自我成長,還有心靈成長
幫助你利用吸引力法則,實現任何你想要的夢想,不想錯過的話,記得訂閱我的頻道,並且開啟小鈴鐺,這樣才不會錯過我的新影片通知哦!
《想了解更多詳細訊息,請觀看頻道簡介》
-------------------------------------------------------------
☛關注追蹤我: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jo_111/?hl=zh-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r.jo111
✉聯繫:WaitingPosi@gmail.com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博客来购书链接: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600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成長思維行動營》9.9美金優惠 ☞ https://school.growingbar.co/motivationy
《好葉超級說書課》 ☞ https://bit.ly/52-Book-Club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讀的學習,好葉部落格網站?:https://www.growingbar.co/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學思達教學社群| 找了些關於「成長型思維」的影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找了些關於「成長型思維」的影片,很適合在開學時和孩子們分享喔! https://youtu.be/PfX1YpHzr64 相信你能進步的力量(成長型思維) https://youtu.be/jbUJGkM4Ksk ... ... <看更多>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史丹佛教授:優秀孩子都有「成長型思維」模式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在《終身成長》一書裡,德韋克教授寫道“表揚孩子,關鍵點就在於你在給孩子灌輸的是成長型心智模式,還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聰明”、“漂亮”、“很棒”、“有 ... ... <看更多>
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 在 [轉錄]Winner比Loser 贏在哪? - 看板CAT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原由:https://techorange.com/2012/08/23/growth-mindset/
文長 排版不佳請見諒
--------------------------------------------------------
知名心理學家Carol Dweck非常痴迷於對失敗的研究。
你知道的,有些人好像生來就是winner,做什麼事都很順利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則一
直很無助,好像這輩子注定是個loser。
Dweck也發現了這一點,而且,她還下定決心要找
到其中的原因;於是,她開始觀察小孩子,並企圖從兩組不同的小朋友中找到他們之間的
差異,以及問題的答案。
1978年,Dweck跟另一心理學家Carol Diener一起做了一項研究。
她給小朋友出了不同難度的智力拼圖,並記錄了他們在解題過程中的話語。
很快地,那些無助的小朋友便開始責備自己,其中一個說道:「我覺得自己越來越迷惑了
」,另外一個孩子則為自己辯解道:「我的記性一直不好。」
但是,智力拼圖還是被源源不斷地拋給了這些小朋友,而且越變越難。
「現在一點也不好玩了」,有些孩子叫嚷道,但是他們的抗議沒用,Dweck還是不斷地向
他們拋出難題。
最後,這些孩子終於受不了了,他們堅持說:「我放棄了」,接著,他們就開始討論起別
的話題,想藉此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剛才猛烈的智力拼圖轟炸中解救出來:「這個週末有一
個才藝展示,我會扮演秀蘭鄧波兒,」其中一個女孩說道,但即便是這樣,Dweck還是不
肯罷手,她給他們拋出了更難的題目。
這個時候,你猜發生了什麼?
這些孩子開始犯傻了,他們表現得好像自己一開始就沒有努力答題一樣,以企圖掩蓋自己
的失敗。在一個案例中,有一個小男孩已經被多次告知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但他還總是
要選這個錯誤的答案,而且嘴裡還振振有詞:「巧克力蛋糕,巧克力蛋糕。 」
這樣的結果也許並不令人吃驚。假如你曾經試過跟一群小孩玩過一局遊戲,你可能就看過
他們做這樣的傻事,而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將拼圖扔到地上)。
但是,真正讓Dweck震驚的、並由此改變了她的整個職業生涯的,是那些成功的小朋友的
做法。她甚至在後來這樣寫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榜樣,這些榜樣在你人生的關鍵時
刻為你指明了方向。這些孩子就是我的榜樣。他們顯然知道一些連我都不知道的東西,但
我下定決心要弄明白。」
Dweck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正如很多成年人一樣,假如Dweck自己碰到了上面的情形
,她會學著把自己的沮喪和憤怒隱藏起來,然後禮貌地答道:「我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還
要玩下去」,而不是像上面的孩子一樣,開始翻臉不認人。她以為,那些成功的孩子會跟
她表現得一樣,他們有處理失敗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被它打敗。
但是,事實跟她想得非常不一樣。那些成功的孩子不僅僅能夠接受失敗,而且他們還非常
喜歡失敗。當智力拼圖變得越來越困難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開始責難自己,他們會舔舔自
己的嘴唇,然後說道:「我喜歡接受挑戰。“題目變得越難,我就應該越努力地嘗試。」
當題目變得越來越難的時候,這些孩子們並沒有抱怨遊戲變得不好玩,相反地,他們還會
給自己非常積極的心理暗示,說:「差一點點我就能做出來了」,或者「我之前就成功做
出來了,我還可以再成功一次」,還有一個孩子,當他被給到一個非常非常難,幾乎就不
可能解出來的題目時,他也只是抬起頭看看實驗者,然後說道:「你知道的,我還想著你
能給我點線索呢。」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Dweck發現,這些孩子們之間的差異在於思維模式。
Dweck先前一直以為:「一個人的素質是一成不變的。你要嘛聰明,要嘛就不聰明。假如
你失敗了,那就說明你不聰明」,這也是為什麼,當那些無助的孩子開始失敗的時候,他
們就無法接受現實了,因為失敗剛好提醒了他們,他們弱爆了(自己是那麼容易就困惑,
自己的記性是如此不好)。
在這種情況下,遊戲當然也就變得不好玩了;誰會願意被時時提醒自己是一個loser呢?
也難怪他們會開始轉移話題。 Dweck將這種想法,即認為你的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而整個
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你能力所在的測試組成的想法,稱為「固定型思維模式」
(fixed mindset)。
而那些成功孩子的觀念恰恰相反,他們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而這個
世界上也充滿了那些幫助你去學習,去成長的有趣的挑戰」, Dweck將其稱為「成長型思
維模式」(growth mindset)。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碰到更難的智力拼圖時會那麼興奮
,因為那些簡單的題目不具有挑戰性,他們從中也學不到任何東西。但是那些難題就不一
樣了。這些題簡直太棒了可以讓他們發展一個新的技能,或者征服一個新的問題。而
在後面的一些實驗中,甚至有一些孩子要求將題目帶回家,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花更多的
時間研究答案。
然後,一個七年級的孩子還這樣跟她解釋道:
「我覺得智力這東西需要你自己去爭取…而不是你坐享其成的…假如不能確定答案,大部
分的孩子都不會舉手,但是我會經常舉手。因為,假如我的答案錯了,我的錯誤就可以被
糾正過來。或者,我還會舉手問道:『這事我不明白,你能幫幫我嗎?』這樣的話,我的
智力就能不斷提高。」
在那些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看來,成功來源於證明你自己有多棒,努力是一個不好的預
兆。假如你需要努力嘗試,還要不斷地問問題,那顯然說明你不夠優秀。而當這些人找到
了自己能夠做好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想著重複它,以顯示自己對這東西有多麼在行。
而在那些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看來,成功來源於成長,而這當中的精髓就是努力。因為
只有努力你才會成長。當你對某件事情已經非常擅長的時候,你就會把它放在一邊,並繼
續找那些更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這樣你才能持續成長。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在自己不犯錯誤的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而有成長型思維模式
的人會在自己為某件事苦苦掙扎,並最終找到解決方案時覺得自己很聰明。當事情不順利
的時候,前者會埋怨整個世界,而後者會想著改變自己;前者會害怕非常努力地去嘗試,
因為一旦他們失敗了,就說明他們是一個loser,而後者永遠不會懼怕嘗試。
而且,隨著Dweck對研究的持續展開,她還在各個領域發現了上面的這種差異。
在人際關係中,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尋找那些讓他們變得更好的伴侶,而固定型思維的人
則只願意找那些允許自己停滯不前的人(而一旦雙方之間有什麼衝突,就會演變成非常可
怕的爭鬥)。
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CEO會不斷地尋找新的產品,並不斷地尋找優化的方法,而具有固
定型思維模式的CEO就會縮減研發經費,然後希望從舊有的成功產品中擠出新的利潤。
即便是在運動領域,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的運動員都會通過不斷地訓練讓自己越變越好,
而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運動員則會將自己不斷萎縮的技能歸罪於周圍所有的人。
不僅如此,Dweck還發現,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即便是一些很小的干預。
比如,告訴學生做得很好,而且,不是因為他們很聰明,而是因為他們在很努力地嘗試,
諸如此類的做法影響非常大。而隨著投入的加大,她還發現自己可以將那些原本有固定型
思維模式的人改變成積極的,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而她自己也改變了。她從一個總是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以證明自己有多麼聰明的思維定
勢者,變成了一個尋找新的、挑戰的、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這很困難:
「因為我開始承擔更多的風險了。有的時候,我會回頭看看,看看自己犯下的所有錯誤,
遇到的所有挫折,然後,我會覺得非常痛苦(就感覺自己一無是處)。這時候你真想一頭
從這種狀態中衝出去,然後往自己的臉上貼一層金。」
但是,她最終抵擋住了這個誘惑,並成為了一名業內領先的心理學家。
(資料來源:aronsw)
---------------------------------------------------------------
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3.103.238
※ 編輯: alan81917 來自: 111.253.103.238 (08/12 04:57)
※ 編輯: alan81917 來自: 111.253.103.238 (08/12 04: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