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當老闆的要件。一個值得依靠的團隊|
今天年輕夥伴們將這活動單張傳給我,請我確認。我看到時,真心感動!眼淚都要飆出來。
這是他們在「移地工作日」自動自發帶著產品和配件去公園,擺設、拍攝、後製,到完成。這當中,凱若沒有給任何指示或意見,收到的就是一個這麼美美滴成果。
MiVida 開站大約一年半,當初只有我和Jascha 與西班牙一位夥伴開始這個Project。台灣,沒有人。這個專案只有一個動心起念,接著我家老妹決定半條腿下來幫我行政和財務(她本來就幫忙我個人的部分,有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情吧),然後Link 大大兩肋插刀做了超美官網,從此我們終於可以開賣!(當然還一定要感謝史大幫忙很多事)。
後來的發展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我們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支持,我們的產品會說話,自帶客還口碑行銷,許多愛用者開始幫我們分享和團購,也開始有網紅好友協助分享,我當然是忙不過來!
台灣的MiVida 行銷業務團隊終於在半年後開展,至今漸漸有了鐵三角。我們一開始就設定了「在家工作」的模式,一切都是以「無論任何一個成員在哪裡,都能順利運作」這樣的設定來做。雖然小巧,但也很靈活。
也因為我們無法人親身在台灣,我們所找的夥伴都必須要有成長型心態,自主自動,而且還要很溫暖貼心,有團隊意識。我們設定好這樣的期望,用這樣的標準去招募,去營建團隊。
很多事情不是一步登天,我們也面對過很糟糕的合作對象,得要三個月內壯士斷腕停止合作,才能讓整個供應鏈重新順暢;我們也有過包裝不是我們所要的標準而全部花錢重做;每個人都犯過錯(老闆我犯得最多),我們這種重視關係的合作模式也自動篩選掉一些廠商。我們不完美,但彼此的心卻是一起的。
從我必須自己做每件事,每張圖,親自處理每張訂單(沒錯,我一開始就是這樣,每個事業我都親上戰場),接著有夥伴負責,我負責盯梢就好,漸漸地我做的事情越來越少,提醒的時候多半得到「凱若放心唷!這件事我們已經安排了」的回覆。突然覺得自己變成無用武之地的空巢媽,偶而還要找點事情做。
記錄下來,是為了提醒自己有天當MiVida 更大的時候,回頭看,感恩這些起初的夥伴們。他們在公司沒有很多資源的時候就一起打拼,有天當我們更好更穩的時候,也一定要好好回饋他們!
現在,我們團隊有Ubereat 帳號,可以一起點東西吃;我們有線上雜誌,每個成員都可以隨時選自己想要的內容看;我們有移地工作日,有不少的年假。但這些不是他們在這裡努力的原因。因為他們開始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
「養MiVida 防老」,是他們常說的一句話。
我們都希望MiVida 肥肥壯壯還能開心健康,我們滋養它,有一天換它滋養我們!或許,現在它就已經這麼做了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空姐報報Em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空姐 #Emily報報 #podcast 很多人想知道,該怎麼一直保持積極想學習的心態,或是維持不怕改變的心態。 因為只有不怕改變,才能有所突破。 那麼大家一直在談的突破舒適圈,有沒有有明確的作法或是套路呢? 很多聽眾很疑惑、也很想跟著做,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 這一集來跟大家聊我的方法,...
「成長型心態」的推薦目錄:
成長型心態 在 雙寶vs治療師阿木育兒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出爐:樊登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
👉👉阿木最喜歡樊登書裡的一句話:「你必須成長,才能陪孩子成長」
~~~~~~~~~~~~~~~~~~~~~~~~~~~~~~~~~~~~~~~~~
▍樊登想對每個愛孩子的父母說…
每個父母曾經也都是孩子,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長大。
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犯下的每一個錯誤都應該被視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
只要拿出成長和改變的勇氣,任何父母為孩子付出的每一分努力當值得尊敬!
~~~~~~~~~~~~~~~~~~~~~~~~~~~~~~~~~~~~~
🤓🤓書中提到父母無用的焦慮與盲點:
1. 在家長眼中,孩子的問題是無窮無盡的!
孩子很乖,但是不愛讀書、學習;愛讀書,可是沒朋友;朋友多,卻不懂得篩選……總之,家長的擔心和焦慮無窮無盡,也不用羡慕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優秀。
2. 大部分家長看不到孩子的行為和自己教養方式之間的關聯!
家長總希望幫孩子找到一個藥方,甚至不惜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各種補習班、才藝班集中「修理」,也不願意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可不可以改進和彌補。
「我有沒有提醒過你?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
「你再不乖乖聽話,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
「我不是叫你好好讀書,我有叫你做其他事情嗎?」
「我不管你了,你自己想辦法。」
小時候,父母曾經對你說過類似的話,或者是你曾經跟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嗎?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話、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動,都對孩子影響深遠,最終會影響他的一生。影響孩子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孩子的思考模式由父母決定!
3.大多數家長都是在看到孩子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時,才會著急、慌張!
教養,不是過度緊盯著孩子,
而是要培養孩子長成行動積極、願意終身學習的正向人格!
~~~~~~~~~~~~~~~~~~~~~~~~~~~~~~~~~~~~~~~~~~
▍樊登三核心:具備無條件的愛、價值感以及終身成長的心態~
🤓無條件的愛:
父母在關鍵時期和關鍵問題上沒有發聲、沒有規範、沒有邊界,孩子就會沒有安全感,所以無條件的愛絕不是溺愛,無條件的愛之中也包含著父母一定要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價值感:
我們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留心觀察,去看孩子好的地方,發現亮點,才是推動一個孩子成長、進步的方向。只要讓孩子意識到他所做的事真正有價值,讓他意識到他有能力透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改變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狀況,他對自我的評價就會很高。
🤓終身成長的心態:
只要能培養孩子終身成長的心態,就不用擔心他不夠幸福了,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從生活中的每一個事件上吸取養分,都在不斷地學習。
培養終身成長的心態,首先要建立無條件的愛和價值感,如果沒有愛和價值感,孩子就會生活在評判之中。因此,父母意識到並讓孩子也意識到過程和動機才是最重要的,如此,孩子才能逐漸養成成長型心態。正確表達對孩子的愛,適當給予欣賞與讚美,孩子才能變得樂觀自信。
~~~~~~~~~~~~~~~~~~~~~~~~~~~~~~~~~~~~~~~~~~
【樊登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面對焦慮時代,與孩子一起學習正向思考,培養終身學習態度,創造樂觀自信人生】
作者: 樊登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1/08/25
博客來購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9368
成長型心態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腦解鎖》,裘.波勒Jo Boaler,譯者: 廖月娟,天下文化
#每天碎念一本書 #出版社推薦邀請 #文末有抽獎活動
影響我甚深的時間管理大神主管,曾向我提到一本他的愛書《心態致勝》,以他為範本偷偷學習他的我,也在讀過這本書後有了一些全新不同的思維,有些事情不再覺得自己做不到,反而會有躍躍欲試,想挑戰看看的勇氣。
就自己的經驗這之間的轉變就是源於《心態致勝》的啟發從過往認定自己本來就是怎麼樣子的「固定型心態,緩慢地變成可以理智告訴自己會越來越好,更進步的「成長型心態」。《心態致勝》雖然被歸類到成功心理學,但不只是社會定義中那種扁平的成功追求法則,我的感覺更貼近是認識自己的角度,也更能接受自己許多還可以更加進步成長的不足之處。
先提《心態致勝》,主要是因為《大腦解鎖》根本就是教育版的《心態致勝》,看完前一兩章後,果然作者 Jo Boaler 與《心態致勝》的作者Carol S. Dweck,兩人是史丹佛大學的同事,提出的主張也很相近。還有同樣滿滿精彩的大腦科學研究與實驗內容。
《大腦解鎖》直接挑戰一個幾乎是所有人都會自我設限的極端問
題:數學天賦。當然,誰的人生中沒有經歷過數學的摧殘呢?直到西元 2021 年我的生活中再也沒有見過圓、橢、雙、拋或者庭院深深深幾許有幾種排列組合問題,但過往的慘痛記憶始終留在心中,甚至午夜夢迴,想起高中數學考試,多少還是會覺得是揮之不去的惡夢。
書中以數學教育的場景出發,我想老師、教練、家中有小孩的家長,甚至學生自己讀都很適合。假如自己學生時代就知道大腦可以改變,錯誤與挫折更有助於學習成長。解不開的數學題目,可能是題目有問題,換別的方式或者畫個圖也許自己就能理解!
書中有個例子我很喜歡,一個老師試著以作者裘.波勒為名的教學法改良數學課教法,一位學生自己發現了老師沒提到的規律,還因此成為班上最酷的人!之後,學生回應校長說出的話,更是讓我覺得充滿了禪宗佛語的哲思:「你不能故意犯錯。你會故意這麼做,代表你已經知道答案,那就不算犯錯,只是愚蠢罷了。」哈哈哈
網路上有個很好笑的句子:「數學不會背叛你,數學不會就是不會。」我喜歡書中提到的另一個概念,與別人合作一起學習,或許兩個人都不會,但總是可以找出更多種不同的思考方式,會比自己單打獨鬥更能夠享受到「數學之樂」?看到這一句時自己默默覺得好笑,數學會使人快樂?再對照自己的經驗,不只是數學,某些巨大到自己可能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若是自我設限,也許永遠都無法解決,但自己不是一個人啊!借用或者凝聚更多人的力量一起跨越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巨大困難,只要經歷過一次,我想那種經驗的美好,確實是快樂到足以記住一輩子!
《大腦解鎖》解鎖這兩個字用的很精準,解開僵硬沒有理由的自我設限。不只數學,不只學習,面對錯誤挫折以及人生的思考也都十分受用!閱讀或許也是這樣的事吧,分享的樂趣比自己一個人更加快樂~
大家一起來買書、讀書,其樂無窮~
--
【雜訊時代,撥開迷霧的閱讀提案】
天下文化 X Readmoo電子書 全書系書展
9/30(四)前,單本85折、3本75折
書展網址:https://pse.is/3lvlkl
週週加碼優惠!
9/22《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增訂版)》
9/29《與成功有約(30週年全新增訂版)》
..✦..以下抽獎活動辦法..✦..
天下文化提供電子書回饋給「出版魯蛇碎碎念」的粉絲:
在 09/24 中午12點,在本則貼文留言:「我想看天下文化《書名(自行填寫)》電子書!」就有機會抽到你。
共抽出 2 名幸運粉絲。得獎者可獲得「天下文化」讀墨電子書乙冊(以兌換碼形式提供,非紙本書)。
#感謝B編的活動貼文格式
#天下文化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大腦解鎖 #心態致勝 #宣傳機器 #不當決策 #不工作的世界 #多模型思維 #目標 #致富心態 #漫步華爾街 #造局者 #雜訊......(簡短列出自己書櫃中,天下文化的書,喜歡都可以試試看喔,我自己都有帶一本走,哈哈哈)
by 餵鹿吃書
成長型心態 在 空姐報報Emi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空姐 #Emily報報 #podcast
很多人想知道,該怎麼一直保持積極想學習的心態,或是維持不怕改變的心態。
因為只有不怕改變,才能有所突破。
那麼大家一直在談的突破舒適圈,有沒有有明確的作法或是套路呢?
很多聽眾很疑惑、也很想跟著做,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
這一集來跟大家聊我的方法,還有什麼叫做成長型心態,該要怎麼培養學會呢?
我覺得非常值得和大家分享,千萬別錯過這一集!
🚪我的Clubhouse帳號:Emily報報
本集精華:
📍待在舒適圈就等於懶惰嗎?
📍我碰到失敗與失誤的做法
📍如何培養成長型心態
📍我面對檢舉和攻擊的心情是
📍怎麼講正向的語言
✈️這集節目的航空小知識單元:Marco Polo Club
👱🏻♀️高端服務力 - Emily報報的飛行觀察 《早鳥優惠499元》:https://lihi1.com/yiGsk
你如果喜歡這一集的節目,也歡迎大家在itune store給我五顆星的評價:https://lihi1.com/TQDRa ,也可以留言鼓勵我喔
有什麼意見或是想法
記得留下你的意見告訴我喔!
♥影片關鍵字♥
台灣空姐/Emily/crew/cx/cathaypacific/國泰/國泰空姐/空姐報報
♥聯絡空姐報報Emily♥
我的連絡信箱:emilyposthk@gmail.com
♥Emily♥
追起來Instagram,有許多有趣的飛行小故事和彩蛋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emily_cpy/
讚起來Facebook,會有我的精彩寫作和直播內容:https://www.facebook.com/emilyposthk/
訂起來Youtube,有關於我的空服員工作大解密,以及考空姐教學: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5tjEJ7ecUniOwxKPYqlVA
聽起來Podcast,有關於自我成長、工作甘苦、世界文化與旅遊時事等相關內容:https://lihi1.com/CIGQ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aMUIYM2txU/hqdefault.jpg)
成長型心態 在 威力 Willi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影片的主題不是要和大家分享運動科學,
而是想和大家聊聊「三個正確養成運動習慣的心態重點」,
所以我今天會分別介紹:
1. 辨識情緒和感受
2. 該如何用成長心態而非定型心態面對失敗?
3. 不連續錯過兩次
#辨識情緒和感受
辨識情緒為什麼和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有關係呢?
以大腦神經科學的觀點來說,
在我們產生對應的行動之前,
會先有「事件 Event」發生,
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情緒 Emotion」,
例如:快樂、難過、恐懼、生氣、驚訝、厭惡這類的基礎情緒,
情緒產生後隨之而來的會是「行動 Action」或「感受 Feeling」。
以我昨天沒達成運動計畫作為舉例,
沒達成運動計畫就是「事件」,
而我產生的「情緒」主要是「厭惡」甚至包含了一點「生氣」,
這樣的「情緒」造就了我的「感受」,
所以像一般我沒達成計畫時我的感受會是「厭惡和氣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將時間掌握的更好一些,來確保自己能達成計畫。」
我們都是人,
我們都會有情緒和感受,
有負面情緒更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我們希望一個行為或習慣要能夠長期持續,
透過心態轉換和正增強來確保自己在實踐的過程能獲得成就感和快樂的情緒是非常重要!
#該如何用成長心態而非定型心態面對失敗
我這邊引用史丹佛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心態致勝這本書中介紹的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會聚焦於錯誤和失敗,
成長心態則會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
以連續運動計畫來說,
今天我失敗了,
我可以選擇用定型心態聚焦在「厭惡和氣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將時間掌握的更好一些」的感受當中,
我也有能力選擇用成長心態去思考我該如何在未來去預防類似的情況發生?
要如何預防,
不只思考和計畫很重要,
更關鍵的是採取對應的「行動 Action」。
#Never miss twice
這個概念是我從「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的部落格中學到的,
Never miss twice的概念很簡單,
就是讓自己不要連續錯過兩天,
即便失敗了,
只要隔天馬上重新採取行動就好!
選擇用行動來讓自己成為一個「熱愛運動、重視身體健康的人」,
而不是以聚焦於「我的計畫失敗了,我是一個糟糕的人」這類的負面評價,
並且用克服困難、採取行動後的快樂情緒來正增強運動習慣,
同時練習在養成運動習慣和照顧身體健康的過程中給予自己正面評價,
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辦法達到「全人健康」的狀態。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wei_li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oachChingWeiLin/
個人網站: https://chingweilin.com/
超核心桃園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nVKTB/youtube
超核心林口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cjLgm/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buBvx_YC_Y/hqdefault.jpg)
成長型心態 在 是可以透過練習還有努力去進步。遇到挫責或失敗時他們相信 ...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Claire because I care.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 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兩種成長心態吧! ... <看更多>
成長型心態 在 Mindset(中譯:心態致勝) - Dream Maker 的推薦與評價
但在成長心態的學生看來,停止嘗試努力是無法理解的,這絕對是一段探索自己喜歡什麼、學習新科目,並思考將來想做什麼的好時機。 天份. 書中也談到關於 ... ... <看更多>
成長型心態 在 【成長型思維vs 固定型思維】思維怎麽決定一個人的成功? 的推薦與評價
成長型 思維vs 固定型思維| 思維怎麼決定一個人的成功?| 思維能改變人生嗎?我們每個人可以培養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思維模式是將問題當做學習的契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