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部門質詢,我向教育局長提出了三點訴求:
1⃣ 宗教團體入班教學,呼籲市府落實三項原則。
2⃣ 性平委員會保障學生代表名額
3⃣ 設置實驗教育中心,整合行政、心輔、共享空間等需求
🔍️宗教團體入班教學
有家長和我反應,於學校親職日收到了「彩虹媽媽」的傳單,在其它縣市頻傳特定團體入班且過渡特地宗教思想情況下,這些團體仍持續滲透台北市校園。
從2012年起,就有家長透過1999通報宗教團體進入校園,但是一直到這個月,教育局才開始瞭解各校狀況。
教育部早以設置晨光時間校外團體教學管理辦法,北市教育局卻未落實管理,我要求儘速落實三原則:
▸學校應本中立原則,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或活動。
▸事先告知學校家長課程內容、由原授課教師隨班。
▸各校推動性平教育之相關課程內容,需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方得實施。
🔍️性平會委員學生名額保障
在上次會期,我曾要求學生代表在台北市性平委員會內應有名額保障(https://pse.is/K99ZT)。在最新的辦法裡頭,也已經明文列入。
但遴選辦法尚未修改,學生也是學校主體之一,我要求應該放寬推薦人的限制,納入學生會或相關自治組織擔任學生代表推薦人,保障學生權利。
🔍️實驗教育中心設置,跳脫行政官僚思維
經過多次協調,教育局承諾成立實驗教育專責單位。我希望未來實驗教育中心,能跳脫官僚行政思維,將這個實驗教育中心發展成實驗教育的「基地」。
舉例來說,軟體資源上,將自學生團體、機構學生的心輔、生涯輔導、性平事件處理等諮詢資源納入規劃。中心也可成為實驗教育學生基地,參考「共同工作空間」模式,供學生活動使用。
#吳沛憶我陪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0的網紅吳沛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實驗教育和學校體系學生應享有相同權益,這是被法令明文規定的。但台北市卻有快2000位實驗教育學生面臨資源上的困境。 這幾年實驗教育正夯,但是,在和幾位致力實驗教育的朋友和家長聊過之後,我發現非學校型態、由民間機構自行籌畫的實驗教育遇到了很多阻礙,這群學生就像是皮球被踢來踢去。 ▎教學場地租借不易...
成立實驗教育專責單位 在 吳沛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週的部門質詢,我向教育局長提出了三點訴求:
1⃣ 宗教團體入班教學,呼籲市府落實三項原則。
2⃣ 性平委員會保障學生代表名額
3⃣ 設置實驗教育中心,整合行政、心輔、共享空間等需求
🔍️宗教團體入班教學
有家長和我反應,於學校親職日收到了「彩虹媽媽」的傳單,在其它縣市頻傳特定團體入班且過渡特地宗教思想情況下,這些團體仍持續滲透台北市校園。
從2012年起,就有家長透過1999通報宗教團體進入校園,但是一直到這個月,教育局才開始瞭解各校狀況。
教育部早以設置晨光時間校外團體教學管理辦法,北市教育局卻未落實管理,我要求儘速落實三原則:
▸學校應本中立原則,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或活動。
▸事先告知學校家長課程內容、由原授課教師隨班。
▸各校推動性平教育之相關課程內容,需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方得實施。
🔍️性平會委員學生名額保障
在上次會期,我曾要求學生代表在台北市性平委員會內應有名額保障(https://pse.is/K99ZT)。在最新的辦法裡頭,也已經明文列入。
但遴選辦法尚未修改,學生也是學校主體之一,我要求應該放寬推薦人的限制,納入學生會或相關自治組織擔任學生代表推薦人,保障學生權利。
🔍️實驗教育中心設置,跳脫行政官僚思維
經過多次協調,教育局承諾成立實驗教育專責單位。我希望未來實驗教育中心,能跳脫官僚行政思維,將這個實驗教育中心發展成實驗教育的「基地」。
舉例來說,軟體資源上,將自學生團體、機構學生的心輔、生涯輔導、性平事件處理等諮詢資源納入規劃。中心也可成為實驗教育學生基地,參考「共同工作空間」模式,供學生活動使用。
#吳沛憶我陪你
成立實驗教育專責單位 在 吳沛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步一腳印 為完善實驗教育權益努力👣
我相信,無論在體制內外,孩子的教育都不應有差別待遇。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學生權益在台北市被長期忽視。總質詢之後,我實際拜訪了數個實驗教育現場,並於上個月底完成了 #台北市第一次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座談會。
對於實驗教育最大的兩個問題「市府沒有真正瞭解實驗教育第一線的需求」、「辦學業務窗口多,缺乏實驗教育專責單位」,我提出了兩點訴求:
🙋 要求市府 #召開溝通平台,開啟與實驗教育方的對話。
✅ 市府承諾未來將由教育局每年辦理座談及研討會議。
🙋 要求市府 #成立實驗教育專責單位,集中處理所有辦學業務。
✅ 市府承諾研議建置,由專責單位統整實驗教育各項需求。
學生的受教權分秒必爭,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該被忘記。我會持續督促市府完成「了解需求」工作,盡快進到下個「#落實改革」的階段,完整北市實驗教育。
北市支持實驗教育 學生權益不該被忽視
👉 https://pay1pay1.pse.is/HZW6T
#吳沛憶我陪你
成立實驗教育專責單位 在 吳沛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實驗教育和學校體系學生應享有相同權益,這是被法令明文規定的。但台北市卻有快2000位實驗教育學生面臨資源上的困境。
這幾年實驗教育正夯,但是,在和幾位致力實驗教育的朋友和家長聊過之後,我發現非學校型態、由民間機構自行籌畫的實驗教育遇到了很多阻礙,這群學生就像是皮球被踢來踢去。
▎教學場地租借不易
由於沒有政府支持,機構必須自行和學校洽談教學場地租借。
政府若要提倡實驗教育,就不應該讓機構還要為了場地問題傷腦筋,犧牲的是學生的權益。
▎在體制外學習,不應該被忘記
在體制外學習的學生,往往沒有得到市府同等的照顧。
對體制內學生而言,心理輔導、生涯規劃很簡單,只要到輔導室登記就能得到協助。但是,非學校型態實習教育的學生卻得打很多通電話,才會知道原來可以尋求北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幫助。
▎市府應成立實驗教育專責單位
現在的實驗教育沒有專責單位,學生、家長常常找不到單一窗口。
既然要用力發展實驗教育,我希望台北市府成立專責單位,有效的整合國小、國中、高中實驗教育的窗口。不是讓機構、家長或學生在碰上問題的時候,還要花一堆時間才終於能找到正確的承辦人員。
感謝柯市長承諾由副市長召集相關機構展開討論,希望在討論之後,市府可以盡速調整實驗教育政策,不要讓這群孩子再繼續被遺忘。
#吳沛憶我陪你
#沛憶陪你顧市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04mgEg7vn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rMkJZVjDvgWxYVZxzjq-rnkD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