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哪一張
親愛的媽媽們
你們都好嗎?幸福也辛苦了💪
當媽媽的資歷到現在有幾年了?!
我是即將升7年級的雙寶媽咪
你們呢? 互相認識一下吧!
女人有了孩子 停下了腳步 扛起了家務
就是無限的揮灑汗水與散播愛
不求回報 只求身旁有人懂!
你的男人懂妳嗎?!
如果他願意懂 那就值了!
#隨著我的第二位寶貝即將上學去
#我有些感性的回憶湧上心頭
媽媽這個身份、是每天的每一分鐘
都在過著七上八下、大大小小的情緒翻滾奔騰
有快樂 有盼望 有焦慮 有煩惱
還有不停的在跟自己對話
#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最適合的
#矛盾拉扯和解甚至心酸都很平常
或許還有好多無法說出口的胡思亂想
就這樣 日復一日 一年接著一年
成為母親之後的妳
是否被傳統的枷鎖給定義了 ?
背上母職的妳
又看到了自己的什麼樣貌?
我看到了自己更大的能力與包容
謝謝我的孩子們讓我有無限的可能 ♾️
#幸福是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真欣話 #好多的回憶紮實的在我腦海裡
#希望有不同年級生的媽咪來交流
———— 後記:
這組照片我想表達~
在教育的路上可能會遇到被3C控制的無奈、給孩子最好的卻成了寵溺?
父母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教育理念、更別說還有隔代教養的家庭可能有更多的聲音⋯
別忘了
教育孩子的路上 不須爭個輸贏
因為家裡的每一份子都希望孩子是良善的向上發展
而我們將是孩子們永遠的後盾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80的網紅生活Fun輕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女性成為母親之後,似乎就已經陷入了一個永遠無法「請假」的職業,她們必須全年無休的照顧小孩,而大家似乎也都對這個改變感到理所當然。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需要休假,沒有人可以每天不斷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偉大的母親卻無法享有這份福利呢? Track: Unknown Brain - Inspir...
成為母親之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前我有個朋友
求學時成績很不錯
但她一畢業就閃電結婚
然後懷孕生子
自己在家全職帶小孩
有時候聊到她時
我們總會忍不住說:
「真沒想到她竟然願意為了孩子一直在家!」
那樣的語氣充滿了可惜
好像在家帶小孩是浪費她的才華跟能力一樣
直到我自己也當了媽媽
我才發現
原來關於人生,我們永遠都別把話說的太滿……
曾經說討厭小孩的人,
可能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
變成了最寵嬰的魔人
曾經事業心強、
信誓旦旦說決不辭職的人
卻有可能在懷孕生子後放棄了工作
曾經說不再生第二胎的人
常常不小心變成了三寶媽 😆
當我們成為了媽媽,
所有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
關於未來,我們戰戰兢兢地立下了原則
最後卻因為孩子打破了許多規則……
所以,
根本不需替別人惋惜她的失去
也別執著於自己為孩子做出了多少犧牲
只因成為母親之後,就是我們的第二人生
把這樣的人生踏踏實實地過好,
就是最好的選擇。 ❤
成為母親之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生命的取捨】
當我們成為母親之後,生活與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捨與得之間的低迴盤旋。
從懷孕到現在,深夜微光中,看著孩子熟睡的臉蛋,我不只一次的對自己說我不後悔,但有時卻會在某個恍惚的時刻,覺得為什麼我放棄了曾經的自己,踏上這條為母之路。
育兒那有什麼優雅,我心中總是有個聲音嗤之以鼻地說著,倘若妳看到光鮮亮麗,那必然是華而不實,假使妳看到從容自在,那肯定是漫不經心。
因為育兒之路一條佈滿荊棘、充斥著淚水與焦慮的不歸路,會消磨妳所有少女情懷總是詩的天真爛漫,會讓妳迷失自我在餵奶尿布和無止境的教養問題中。
嘿,孩子是如何改變妳的人生?
我的孩子讓我的人生峰迴路轉,我停下博士班的準備工作,離開喜愛的藝術工作領域,只因為保住可能在我虛弱子宮裡待不住的小星星。
接著,生活就如同小說章節展開,這是我從未規劃過的人生,所以我手足無措也常憂鬱沮喪。
相信我,每個女人的育兒路都能寫成一本緊張刺激又蕩氣迴腸的小說。
---
身為一個女人,全心全意等待孩子的降生,一直到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是捨也是取。
捨去身材,每一個擁著孩子入睡的不眠夜,捏著腹部的豐腴,幻想著不復存在腰間,嘆口氣搖頭笑著自己傻。捨去睡眠,每一個母奶親餵的日子,都是用意志力告訴自己在堅持下去,結果就這樣過了1500個日子。
這些都不算什麼,最難熬的是我們甚至捨去自我,捨去原來的夢想,捨去工作升遷的機會,捨去那些本來能自我成就的事業。
就只因為成為母親後,社會對於母職的不重視與家庭和諧的兩難。
那麼多的捨,為什麼我還是如此愛著這個惱人的小東西?
因為他有和我相似的臉龐,和我相似的性格,看到他的閃亮亮的眼睛,聽見他咯咯的笑聲,感受他軟軟的小嘴親我的臉頰,不枉此生的念頭油然而生,用餘生換得一個全世界最愛我的人,太值得。
無怨無悔和犧牲奉獻,只會讓自己的靈魂在「捨」的過程中日漸消瘦。
可是,我如何才能在孩子與自我的取捨間不留遺憾。
這問題我也探問自己好久。
#不要糾結過去的成就
#不要在無法達成的過去中徘徊
#觀看自己內心中當下想要做的事情
#專心一件事或是分心多件事都是值得讚賞的能力
#雖然緩慢但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心中所想之事
這一扇門關了,下一扇門會開啟,取捨之間就是生生不息的循環。
---
我希望我有天我能跟孩子說:
「妳有妳自己的光,不用活得跟別人一樣也能精彩。」
成為母親之後 在 生活Fun輕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當女性成為母親之後,似乎就已經陷入了一個永遠無法「請假」的職業,她們必須全年無休的照顧小孩,而大家似乎也都對這個改變感到理所當然。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需要休假,沒有人可以每天不斷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偉大的母親卻無法享有這份福利呢?
Track: Unknown Brain - Inspiration (feat. Aviella)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Video: https://youtu.be/aCH1eyWq9B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InspirationYO
相關資料:https://bit.ly/2VXj8Rb
https://bit.ly/2H6aWsQ
#母親節快樂
成為母親之後 在 CH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片分享
#為母則強系列 之 #當媽後發揮潛能
以前聽人家說,當人遇到危險時後,人就可以發揮潛能,做出以前不能做的事,如有媽媽為了救起車底下的女兒,可以抬起一部車。我覺得成為母親之後,都變成了女超人,能人所不能,做出就連男人都未必可以做到的事。
成為母親之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林瑩真-繪畫創作展
專訪: 林瑩真
從草本植物中擬態,轉化內心的秘密花園
初識創作者林瑩真,在採訪的過程當中,不難發現在她從容理性的外表下,擁有著對藝術極深的熱情。幼時開始,林瑩真即對畫畫相當感興趣,對於日常生活物件的造型與質地,也會特別的去留意並記憶下來。國小時期曾到畫室短暫學習,一直到大學、研究所時,才真正進入到藝術領域,受到正規的藝術教育。
在林瑩真的手札、電腦的資料庫中,尋找出不少有關植物的攝影與鉛筆速寫,原來在面對植物的當下是能引起她的創作慾望。追本溯源,這樣紀錄植物的習慣是源於她小學時期,自然科學課時觀察植物所繪製的圖卡,當時她花了很多的心神去蒐集住家與學校附近的植物,甚至親自去種植植物,當種子發芽的喜悅與開花時的驚嘆,那麼樣的美好記憶,或許已根植在林瑩真心底深處。
大學時期,林瑩真以抽象的色彩為主要的創作形式,直到研究所起歸納整理自己的創作脈絡時,才開始思索著創作與自身的關聯性,接而將草本元素置入於她擅長的抽象色彩空間中,這也開創了屬於林瑩真的繪畫風格。
就讀研究所時,林瑩真以抽象繪畫來探討色彩與畫面空間所呈現的意境,透過肢體的勞動,呈現出內在難以言喻的各種狀態與情緒。再加上林瑩真從事兒童美術教學工作,是位教學者,同時也是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尤其是成為母親之後,對生命有了不同的體認,在創作的心境上開始有了變化,也頓時讓林瑩真在創作形式上有了轉變的契機。
從自身連結發現創作題材
林瑩真以草本植物作為創作最主要的對象物,原因是「花」對於性別來說是與女性畫上等號的,她喜歡花,但特別喜歡特出造型與質感的花種,很多野生的草本植物充滿線條感與可以入畫的條件,本身也蘊含豐富的韌性與生命力,既優雅又有暴烈渴望,這與她的個性產生了連結,因此透過林瑩真的繪畫方式,以顏色、草本造型、畫面構成等,來呈現她另一個心靈的風貌。
從植物的特性,開啟了林瑩真對於植物圖像與特質的探究,藉由植物來象徵與隱喻自己,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時,相對背負著許多的責任與使命。但因林瑩真的堅強個性使然,內心夾藏著無比強大的韌性與力量,要來抗衡外在世界的壓力,林瑩真對此解讀為另一種文明與野蠻的狀態,存在於自身的心靈內部,一個微型的部落。
草本植物的百種面向
林瑩真以草本的形象,象徵生命的韌性精神,畫布的空間,即是將心靈意象呈現的小小宇宙,她熱愛在草本植物身上觀看特殊的質地與構造,草本植物的外觀,總是有著不起眼的精緻在裡頭,有時看似平凡無奇,卻是別有洞天,這總會讓林瑩真對大自然的奧妙讚嘆不已,透過對草本的熱愛,而深入觀察並帶入創作中,植物的特性也等同它的個性,有的芬芳;有的嗆辣;有的多刺而有的柔軟,藉由草本植物的書寫,將她的內在轉化為可閱讀的繪畫內容,追尋的是一種純粹與屬於自我本質的靈光。
從抽象繪畫轉以草本形象為創作方向,即是林瑩真在經歷懷孕、生產的過程後,創作心境上有了轉化,經過不停的尋找、試驗,最終在草本植物身上找到了得以延續創作的語言,透過攝影、觀察、速寫以及繪製大量的小尺幅作品,在繪製草本的過程當中,林瑩真漸漸從草本的外觀造形發展出屬於自身的創作語彙,也在大自然之中尋找出生命原初的力量與感動。
從創作中挖掘無限可能
創作之於林瑩真,是與自己相處的重要時刻,可以與另一個自己對話、辯證並找到共識,也能從中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實踐創作時,確實讓她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密集的創作歷練,讓她的創作有了風格性,再一次的與她的作品產生對話,創作的對話是直接、感性、帶有多重情感的,呈現的是忘我的狀態,讓作品中想表達的詩意語彙得以依附,進行驗證,並找到可以繼續延伸的動力。
草本植物的外形,深受林瑩真的喜愛,大自然造物的奧妙也讓林瑩真懷抱著高度的探索慾,更想發掘不同樣貌的草本來入畫,透過對草本植物的書寫,從中創造出屬於她的藝術形式,對於這樣的創作過程,林瑩真享受其中,而樂此不疲。
林瑩真簡歷:
學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
獲獎:
2016 作品〈優雅的秘境〉國美館 台灣藝術銀行典藏。
2016 作品〈退場的優雅〉國美館 台灣藝術銀行典藏。
2016 作品〈懸浮的草本〉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有章藝術博物館 典藏。
2015 「第三屆王陳靜文繪畫創作獎」 入選。
展覽記錄:
2016 《閱讀一首草本詩》,醉美空間,台南,台灣。
2016 《草本的優雅與暴烈》個展,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大觀藝廊,台北,台灣。
2011 《曖.蔓延》個展,黑白切藝文空間,台中,台灣。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展出日期:2017/07/01-2017/08/2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