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詭異的「拿坡里日常」】#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對於這位唱詩班的小男孩而言,擁有出色優美的嗓音而被音樂大師給看上,既像是上帝賜予他的天賦,卻也是惡魔對的詛咒。
這天,年僅 12 歲的他默默被帶離了教堂,並在家人安排下進行一場祕密的儀式:為了永遠保存他清純高昂的嗓音,他必須「為了唱歌而犧牲,為了音樂而奉獻」⋯⋯
▍最新《世界人才在台灣》季刊入手 >> bit.ly/3pQtPE7
▍線上書展優惠,2021 全新季刊這裡訂 >> bit.ly/3cmoa4z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音樂新鮮人Jeff,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森林系創作男聲-MINGREN蔡明仁 ⭐️個人首張同名創作專輯,熱銷中! ⭐️一小時深度專訪 & 全專輯導聆 __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各平台,獲得最新資訊! https://linktr.e...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原子邦妮 AstroBunn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温軒宇 godboy23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心得] Almost。成名在望心得(長) - 看板MayD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天下雜誌- 【殘酷詭異的「拿坡里日常」】#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 的評價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姜云升-《成名》『我知道不少人们期待我的落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姜云升- 成名『我知道不少人们期待我的落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不是拍了影片就能成名賺大錢:2017年度熱門YouTuber出爐 的評價
- 關於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22 歲肄業當YouTuber!專訪金魚腦:從失敗中學習 - 女人迷 的評價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殘酷詭異的「拿坡里日常」】#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對於這位唱詩班的小男孩而言,擁有出色優美的嗓音而被音樂大師給看上,既像是上帝賜予他的天賦,卻也是惡魔對的詛咒。
這天,年僅 12 歲的他默默被帶離了教堂,並在家人安排下進行一場祕密的儀式:為了永遠保存他清純高昂的嗓音,他必須「為了唱歌而犧牲,為了音樂而奉獻」⋯⋯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殘酷詭異的「拿坡里日常」】#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對於這位唱詩班的小男孩而言,擁有出色優美的嗓音而被音樂大師給看上,既像是上帝賜予他的天賦,卻也是惡魔對的詛咒。
這天,年僅 12 歲的他默默被帶離了教堂,並在家人安排下進行一場祕密的儀式:為了永遠保存他清純高昂的嗓音,他必須「為了唱歌而犧牲,為了音樂而奉獻」⋯⋯
▍新期季刊《倫敦:後脫歐時代》→ bit.ly/2Ut1oPB
▍追蹤換日線 IG 帶你看遍世界→ bit.ly/2q2IeiX
▍1 月徵稿:各國金錢觀比一比→ bit.ly/2MXm79M
▍讀者投書必讀攻略→ bit.ly/2JyY5PM
▍主題徵稿:世界職人故事→ bit.ly/2ObiUTH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森林系創作男聲-MINGREN蔡明仁
⭐️個人首張同名創作專輯,熱銷中!
⭐️一小時深度專訪 & 全專輯導聆
__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各平台,獲得最新資訊!
https://linktr.ee/fresher_music_official
__
『還記得那天下午
我戴上耳機專心細細品味
《蔡明仁MINGREN同名專輯》之後
心中充滿了激動與驚喜
裡面十首美麗至極的創作
讓我彷彿走進一座繁盛的森林
有花有草,有溫暖的陽光與新鮮空氣
專輯中除了流行的電子音色,EDM曲風
也有Acoustic 的古典&民謠雙吉他
以及大量的弦樂編制(燒錢啊!)
十首創作細節處理不馬虎
能清楚感受到其中的生命力
如果真要我為你們選一首蔡明仁歌
DJ Jeff首推專輯中的新歌
《一切都會過去的》
MV已經上架YouTube
八月初發行至今已經突破77萬點閱!
愛音樂的你,站在流行樂壇前端的你
絕對不能錯過!
由衷希望這樣的好音樂,若能遇上知音
朋友們,聽就對了!』
(新鮮DJ Jeff 2021.08)
————————
來自大馬的新銳創作才子蔡明仁,國中時期開始接觸音樂,23歲來台灣念流行音樂系,2018年他為電視劇《新流星花園》片尾曲創作了〈愛,存在〉單曲,隨即成為網路神曲,在YouTube累積破1300萬點閱及抖音9億次觀看的驚人成績。他說,從小到大沒有什麼做得特別好的事情,只有在音樂的世界裡,他得到了成就感。蔡明仁作為初生之犢,創作旋律卻是情感濃厚、非常有記憶點,他將自己的日常作為靈感:過往的感情、在城市裡騎著單車、他最忠實的狗朋友、2020年全世界遇到的困境......,引領我們進入他的音樂宇宙世界,首張專輯《蔡明仁MINGREN同名專輯》,收錄了10首全創作歌曲,包括成名曲〈愛,存在〉的鋼琴現場版本,他藉由擅長的流行抒情、R&B、饒舌嘻哈、到EDM曲風,將他過往愛情上的點滴,像是愛情的時間軸一般,化為一首首的作品。
—————————
《蔡明仁一小時深度專訪|播出資訊》
《音樂新鮮人節目|新鮮DJ Jeff》
🔊09/20(一)18:00 首播
🔸FM88.1 世新電台(線上收聽)
🔸音樂新鮮人YouTube(18點影像同步首播)
🔸Spotify 🔸Apple Podcast(19點上架)
🔸SoundOn聲浪 🔸Google Podcast
🌐各大平台搜尋關鍵字:
音樂新鮮人、蔡明仁、世新電台
[蔡明仁MINGREN OFFICIAL]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ingren2021/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grc/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mingren2021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ingrchai
—————————
《本節目由錄播客錄音室冠名贊助播出》
錄播客工作室,是位於南港展覽館附近的錄音空間,位於高鐵台鐵捷運旁,旁邊還有停車場、Ubike,交通十分方便。同時更友善創作者,提供共享空間,讓創作者錄音前,前往討論休憩。不用擔心像其他錄音室,只能在預定時間抵達。錄音後還要匆匆忙忙離開。會擔心對來賓造成困擾或不夠尊重。
工作室更提供現煮咖啡、無限取用的飲料零食。室內更是採用專業吸音、對於抗噪有很好的效果。
同樣的價錢、為什麼不選擇最好的錄播客 PT Recording。
IG: https://instagram.com/ptrecording?utm
FB: https://m.facebook.com/PTRecording/
#愛存在 #蔡明仁 #世新電臺 #音樂新鮮人 #名人 #專訪 #電台 #專輯 #蔡明仁同名專輯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原子邦妮 AstroBunn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一句話呀
2021年原子邦妮單曲首發 【難道只有我覺得】
♫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 https://RockRecordsCo.lnk.to/IsItJustMe
歌曲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會難過嗎?」
靜的淚水在我面前滾滾留下,她剛和男友鬧了分手,於是我頂著明天要在圓形劇場彩排的巨大壓力聽她哭訴,沒有辦法,誰叫她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呢。
靜的男友「K」,到後來也算是變成我和男友的好朋友了。大約在七年前,K頂著歐洲音樂名校高材生的名頭回到台灣,幾乎是空降似的加入了我們的樂團擔任首席樂手。他們兩是在美國相識相戀的,靜早他幾年回台,再加上身為音樂世家的獨生女,父親是知名男高音,母親是鋼琴家,K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是女高音界的新生代一姊了。K雖然很受矚目,在樂團中得了一席之地,但論資歷年齡,還是必須意思一下的當個幾年被呼來喝去的菜鳥。
K可受不了這個氣,他一身才華,白手起家,靠著獎學金到歐洲唸書,幾次聚會,趁著靜喝醉睡著了,他曾向我和男朋友透露過,他走到現在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有顯赫家世傍身的靜危機感完全不同。同樣身家平平的我們點點頭對他表示理解。
「你們不覺得,靜太耀眼了,在她旁邊實在有時候會累的。」K用手擠著眉頭苦著臉道。
男友眼見情勢不對,拼命在桌底下捏我的大腿。
於是我趕忙堆著俏皮的笑容說:「沒辦法,誰叫靜可愛嘛~」我可沒說錯,靜在圈內甜姐兒的稱號可是人人認可的。
「是是是~」K總算這回不是苦笑,是真心笑了起來。
當時的他,畢竟還是蕩漾著熱戀期的青澀甜蜜。
因為幾次的四人聚會和出遊,再加上我們三人除了靜,都身在同一樂團,自然也變得熟稔親密,時不時交換音樂聆聽心得,一同出遊,K也時常分享給我們很多在歐洲學習到的技術,讓我們瞬間也有種高一層次的優越感。我們也很喜歡K這個新朋友,他處事不同於一般人,頗具西洋風範,少了柔善扭捏,說話直爽率真,才情洋溢充滿抱負就更不在話下,我們都覺得他倆非常般配,然而這幾年,我們倒是沒少當他們的感情問題的排解人。
從一開始單純的K抱怨靜很累人,總是高高在上什麼都不懂,以及靜抱怨K總是不解風情,到後來似乎是到了旁人也難以置喙的狀況。
那一天,K陪著靜還有她的父母一同出席聚會後,K一個人來到我跟男友同住的小公寓裡。
K一把扯下靜幫他挑選的酒紅色領帶扔在沙發上。
「我真的很受不了他們家,究竟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話要目中無人,好像我多高攀了他們家似的,一家人高來高去自以為貴族,拜託現在21世紀了好嗎,還以為中古世紀?」他一屁股坐下,順手喝了我們開到一半的威士忌。
幾輪下來兩個男生酩酊大醉,剩下我還清醒,正在收拾杯盤之餘,K忽然捉住我的手大聲道:「死老頭給我看著,我一定會功成名就,到時候再來看看是誰高攀誰。」說完在沙發上倒頭就睡了。
大概是以那天為分水嶺,之後的K開始接各種工作,原本樂團的工作也做,也開始尬團,沒天沒夜的工作著,靜三天兩頭來哭訴K都沒時間陪她。甚至有一天,K「週轉」不過來,於是打了電話給男友請他代打,大家都那麼好的交情,男友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我還為這事不高興了幾天,畢竟K的彈奏是我男友不擅長的,曲目也不是那麼熟悉,為此男友熬了三個星期的夜。
就在準備幫K演出的前兩天,男友接到K的來電。
「誒~那個,我後來時間OK了,那你還有要去演嗎?」男友電話開著擴音,我頓時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好要找我男友幫他去演一天,現在臨時又說不用了的意思?我還來不及開口,好好先生的男友倒是先回他了:
「ㄜ...既然你時間OK,我沒有一定要去啊。」男友支支吾吾應著。
「OK,那謝啦,這次我自己演OK,那我先準備啦,掰掰,改天再聚。」
為此我念了男友很久,他自己幫忙熬夜練了三星期不說,還推掉幾場演出。
「沒辦法啊,他都開口了,我也不好硬要去啊。」男友嘟囔著。
「他都好意思開口,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我氣極語塞。
「他變了,我覺得。」我說。
然而早已累極的男友如釋重負般早已沉沉睡去,毫無回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仍是常聚會,但是K卻越來越少出現,靜總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喝到天亮。K似乎在思考著離開我們的樂團,因為我們的樂團比較傳統演出也偏制式化,場地也很固定。但是每次看到淚眼汪汪的靜,最後通常還是以「我會再想想。」結束這個話題。
一切看似如常。而始料未及的一天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我們的樂團正在準備大型演出排練,身為理事長之一的靜的父親來到現場,將K前一陣子精心推薦給樂團在歐洲採用的新編曲形式給否決了,K憤憤不平的和理事長爭執起來,向來不太在乎尊卑的他,在對話中也是照常直呼理事長的英文名字。理事長一語不發,忽然一怒之下舉起譜架朝遠處丟了出去。所有人都凝結在空氣中,K毫不退讓地怒目相視。
理事長聲如洪鐘:「把你歐洲的那一套收起來,這裡是華人世界,閉上你的嘴,認清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名校畢業的人多的是,像你這種目無尊長的人,不配留在這個樂團。」
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凍結又沉悶的時間走了幾秒之後,K收拾東西,頭也不回走出排演廳。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樂團。
後來K加入了另一個樂團,沒多久便升為了團長。
「我不想要現在這樣。」靜哽咽著。
「可是他如果在另一團更有出路,那也沒有不好啊。」我試著安慰。
「我覺得他離我越來越遠了,如果他連跟你們的團都退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麼共同話題。」
「妳怕什麼,妳是女高音啊,跟什麼團都可以合作啊。」男友也試著安撫。
「不然,我們四個搞一個好玩的爵士團怎麼樣,這樣多了一份共同興趣啊。」我福至心靈。
靜破涕為笑,像洋娃娃般可愛的臉孔連我看了都心生疼愛,到底什麼人捨得她這樣哭泣呢。至於K和她父親的矛盾,似乎也暫時放在了一邊。
爵士團一開始倒是滿順利的,K的爭勝之心似乎被搶救回來,開始能在音樂裡玩樂,甚至大家還搞了幾場私人小演出,僅限大家的共同朋友來玩,賓主盡歡。
那一天走在河堤的小路旁,他們邊打邊嬉鬧,月光照著河水發光,我牽著男友的手,看著像孩子般的他們兩人,覺得身為愛音樂的人,有好友,有工作,有業餘興趣,沒什麼比這更完美了。
不過美好的關係,卻沒有持續多久,爵士團的練習越來越難促成,每次都因K有事而延期,我們以為起碼他們兩還是有約會見面,這天卻聽靜抽抽噎噎的哭著說:「我們也已經快一個月沒見了,就算我要去找他,他也說累。」
我正試著安慰,靜又緊接著哭道:
「你知道他和誰合作嗎。那個他最不屑的T集團,他以前是罵最兇的!現在竟然跟他們合作,我真覺得他瘋了。」
聽到這裡,我與男友也是啞口無言。記得幾年之前,我們四人在一起聊過,當時K可以說是最激動的一個,他義憤填膺地說著誰也別想牴觸他對藝術的堅持。那樣子還歷歷在目,現在卻已經在跟他當時最嗤之以鼻的人物合作了。
氣憤凝重的交談隔沒幾天,那是個下著雨的夜晚,接到靜的來電,她正在近郊的咖啡廳,拜託我能不能去接她。聽著她不對勁的聲音,即使下著大雨我還是出門了。開著車子到了約定的地點,看到她在已經熄燈的店門口淋著雨。
「你怎麼會一個人在這,還沒帶傘?」我一面攬著她上車,一面問。
「我跟K吵架,我生氣下車,他,就真的開車走了。」靜面無表情的回答。
這回我倒是說不出話了,誰都知道,這裡是已經人煙稀少的郊區,夜深了又下雨,竟然還狠得下心把車開走,雖然說靜有時候會鬧鬧脾氣,但也不至於真的讓人把她丟在這種地方。
我輕輕地用毛巾幫靜擦乾她娃娃般的棕色捲髮,再招呼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們都沒說什麼,也許,大家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是沒人願意說出來。
幾個星期後,男友試著打圓場般的又約了一次爵士團的練團聚會,K倒是新奇的說有時間可以來玩一玩,然而那一天,卻讓一切都崩塌了。
靜和K兩個人為了一個調裡面的樂器音準,爭論不休。連我們都不敢作聲。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兩人私底下到底和好了沒,直到靜不知道說了什麼,K忽然大吼出來:
「你少拿你爸來壓我,我當團長已經多久了,連這屁事我會聽不出來?」
靜似乎想要緩和拉著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K一把揮開靜,要不是我即時拉住,她幾乎要跌在地上。
「像妳這種天之驕女,妳懂什麼,少在那邊跟我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怎樣怎樣,對!我告訴妳!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妳在覺得,現在我不想忍了,可以了吧。」
他們後來吵什麼我已記不清,只記得K離去時,對著我說:
「跟你們玩音樂,連讓我感動的一刻都沒有,不!是連一秒都沒有。」
男友追了出去,我卻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一切對靜來說真的是一場鏡花水月,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
我們這些人做的音樂,終究入不了音樂才子的法眼。
而靜美麗善良純真的愛情,終究無法支撐現實殘酷的摧折。
然而他們兩似乎沒有馬上分手,據說,靜拼命去挽回他,分分合合了一陣子,終究還是一通無情的電話告知他已經有別的女朋友後,宣告分手。我幾乎沒再看過K。畢竟他對著我們說出那些話,也實在無法當沒事地來往。但我倒是聽了不少傳聞,據說他挺愛壓榨新進的團員,給他們下馬威,堪稱魔鬼團長。而他最為業界熟知的新口頭禪是:「你知道我是哪畢業的嗎?」他確實闖出了名號,不過,似乎也變成了他當初最痛恨類型的人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以前老是批評我爸迂腐,他現在這樣比我爸還誇張,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我們家.....想到以前還對你那麼過份.....嗚嗚嗚嗚嗚」
看著在我面前聲淚俱下的靜,一時間也百味雜陳。
她失去了一位愛人,我失去一位朋友,也失去一些青春。
在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了達成什麼而放棄什麼,單純天真衣食無缺的靜也許以後有一天會懂,她也會為了得到什麼選擇變成另一個樣子。我們看似有所選擇,會不會其實無從選擇。又或者,我們真的都選對了嗎?
那天半夜回到家,看到剛走到客廳倒出一杯紅酒準備繼續練習的男友,苦澀的心情逐漸撫平。當一段感情,很多事都只有一個人在感覺時,或者,兩人的思考完全無法同步時,大概就邁向結束的道路了。不過當我瞥見桌上紅澄澄的酒杯,就知道,看來,今晚不只我一個人覺得,就算明天要彩排,還是得好好微醺一場了。
我不知道K到底達成他的理想沒,也不知道未來靜會不會重新獲得幸福,但我決定,所有惱人的事,都拋諸腦後,珍惜當下吧。
來自「難道只有我覺得」
追蹤原子邦妮:
FB : http://goo.gl/Ap7hCy
IG :
原子邦妮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astrobunny_/
查查: https://instagram.com/lena1530/
羽承 (Nu): http://instagram.com/rezqr_/
微博 Weibo : http://goo.gl/Ab4gdd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温軒宇 godboy23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godboy23-What I want offical mv
詞 Lyrics:godboy23
曲 Composer :godboy23
製作人 producer :godboy23
編曲:Rotis
創作理念
每個人都有想要做的事情,有些或許正在計畫中,有些可能還在困惑中,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地思索與尋找方法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而這首歌就是在述說過程中的掙扎與內心狀況表現。
歌詞 lyrics
我想要過的平凡
又想要功成名就
會想要被人管
又想要同時擁有自由
想要不被言論影響
有時得靠冥想
不明講的時候
代表想要打開屏障
我明白萬物皆有肉做的心臟
也明白生物多少都會擁有信仰
不管追崇是神是人亦或至聖又或邪門
總而言之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立場
但他們永遠嫌不夠
思維沒有更新想法還是依舊
眉頭不皺
遇到問題單打獨鬥
我貪婪般的想要能夠一支獨秀
不用去說這世界有多麼的不公平
說的太多連我也覺得是無病呻吟
有時多想要將不公不義一槍斃命
但到頭來似乎無法逃脫所謂命運
Now what you want*2
Just tell me what you want
So who cares what you want?
就算你想要
也為此奮力的跑
但是否沒有堅持的話放棄那是遲早
像是放了風箏 越飛越高 線越放越高
卻放任這風箏線拉扯 這樣是否更糟
時間消磨意志之後信念隨之退燒
是故事主人翁還是你只是個配角
如果將這現況解套是你唯一解藥
那做夢太早希望你盡可能做到最好
想要的太多那就從中找到平衡 ㄟ
怠惰的太多了懦弱的就將它剔除 ㄟ
沈默就是原罪 尤其當你一直退
一直退到陰暗角落就因逃避錯與對
對不對到底哪裡重要 好
你的想法到底哪裡重要 操
其實勞苦不一定是功高 妙
眼紅嫉妒的是你的容貌
Now what you want *2
Just tell me what you want
So
who cares what you want
反正我不管了
一步一步一腳印就好了
認清不是每天都是holi days
做我愛的事不只是饒舌
雖然愛的很多但是愛它多了1萬倍
想再多也比不上平靜
別去弄的滿身血淋淋
如果你能安安靜靜聆聽
重複百遍也能刻骨銘心
想要千種萬別得用生命跟它耗
不能做到無慾無求你得先出招
不要太過招搖 小心笑裡藏刀
有種虛偽表現感覺就是點頭哈腰
能讓我進步的理由可以有千百種
要用什麼方式由我自己來填充
我只知道我想要的只要不是好高騖遠
或許我就能夠有恃無恐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天下雜誌- 【殘酷詭異的「拿坡里日常」】#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 的推薦與評價
殘酷詭異的「拿坡里日常」】#成名或什麼都不是對於這位唱詩班的小男孩而言,擁有出色優美的嗓音而被音樂大師給看上,既像是上帝賜予他的天賦,卻也是惡魔對的詛咒。 ... <看更多>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姜云升-《成名》『我知道不少人们期待我的落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知道不少人们期待我的落魄,我知道他们一直盯着我的过错~訂閱本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ZjcfVOHdbh9pl-TOLzgQ ... ... <看更多>
成名或什麼都不是 在 [心得] Almost。成名在望心得(長) - 看板MayD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成名在望]
不會上色但試著page down的新手一枚,
希望排版會成功(合掌)
→附上好讀版不知道可不可以https://goo.gl/C6DkN8
[1]
-
[0:05']
找一個和弦開始唱 那故事遺忘的時光
起點是那平凡的成長 或初學吉他時 少年們 的模樣
-
宛如旁白的開場,以卡帶回帶音效取代前奏回溯,雜音隱約點出了這個背景設定的時間點
是那個故事要開始的年代。像是說書人坐定位置翻動著手中的話本:
「啊……這故事該從哪裡說起呢?」
關於成名,作詞者是這樣描述的:
「它是一種心情。就是我們剛組團的時候,其實並不是說『啊,想要很紅』
或是『很怎樣』,可是想要你寫的歌有被某些人聽到,然後被他們重視,
或感動某些人。」(娛樂E世代)平凡的成長、初學吉他,都不是為了成名而做的事情
。成名在望的第一小段,完全沒有提及成名、也與在望毫不相關。
唱完「……的模樣」之後,接續到下一小段,故事到底該從哪裡開始說起呢?說書人看來
已經找到了開啟話語的切入點:
-
那一年的舞台 沒掌聲 沒聚光 只有盆地邊緣 不認輸 的倔強
排練室的日夜 在爭論 在激盪 以音量去吞噬 無退路 的徬徨
-
比起前一小段為全曲做序言,更進一步變成拉開序幕後,
迴響在整個劇場中的旁白。接著,舞台上的燈亮起了,「台詞」汩汩流出……
-
[0:45"]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可會亮
那成名在望 會有希望 或者是 無知的狂妄
那又會怎麼樣 「那又會怎麼樣?」
-
似乎不常聽見放輕力道喃喃自語般的主唱。
──「夜的盡頭?會有光嗎?」
彷彿被「成名」這個新奇的名詞勾起了興趣,
一無所知的抬眼好奇問道:「那又會怎麼樣?」
-
[1:12']
混跡過酒場的駐唱 才讀懂人性的尋常
背負過音樂節的重量 才體會每場仗 都仰賴 槍與糧
-
不知怎的聽廣播的過程中對一句話印象很深刻:「我們那時候玩音樂的路上,其實有很多
徵兆顯示我們可以,可是同時有更多的先兆顯示我們不行」(20160823音樂五四三)
宛如心跳般敲在心頭的鼓聲讓我想到了這種自相矛盾的狀態,
略略期盼、想賭一把卻又沒有一絲絲把握的心悸感。
-
夢是把熱血和 汗與淚 熬成湯 澆灌在乾涸的 貧瘠的 現實上
當日常的重量 讓我們 不反抗 倒地後才發現 荒地上 渺茫 希望 綻放
-
將希望以「綻放」的意象呈現,到了後頭看到「曼陀羅花」時,會有很微妙的感受。
希望,或誘惑,不過就是一線之隔。
-
[1:51']
穿過了
搖滾或糖霜 媚俗或理想 批判或傳唱 道路上
只能看遠方 最遠的地方 應許的他方 不停衝撞
-
短暫的變拍。搖滾或糖霜、媚俗或理想、批判或傳唱,都是稍微偏差一分就兩邊不討好的
天平兩端。重重的鼓聲敲在每一斷句的第一個字,樂團一句一句上攀,跌跌撞撞的在兩道
高壁間的窄巷找尋兼顧的路途。
-
[2:07']
看過多少臉龐 飛過多少異鄉
少年早已蒼茫 回頭望 我在何方
-
「我在何方」的口氣很是豪氣干雲啊!(→難得用上這個形容詞)
初聽覺得高音非常有壓迫感,後來多re幾次才順耳一點。後來有一次耳機線接觸不良,以
這種狀態聽了幾首歌,發現在這段的高音,合音小天使唱的音甚至比主唱還要高……(瞬
間憐憫)或許是原因之一?
-
[2:24']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 那旅館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採訪 和攻防
一雙又一雙的目光 像監獄和高牆 牆裡的風光是不是 如當初想像?
-
翻騰的貝斯嗚嗚嗚(←說人話!)時間與風景快速流逝的節奏感,還有(我從來沒聽懂在唱
什麼的)和聲像是一次次在外地異國的機場飯店通關、短暫停留,湧上心頭的萬千回憶片
段支離破碎。快速切換的場景地點也打破了時間軸完全的縱向,拉開橫向的寬度。
-
[2:41']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可會亮
那成名在望 是否風光 或者是 瘋狂的火光
那又該怎麼樣 「那又能怎麼樣?」
-
幾乎能看到成名的那方了,從高音一次次快速滑落的鋼琴像灑下來的碎光,
聲嘶力竭的樂團宛如向高空抓求一點光芒一樣。
-
接著整張專輯第一次出現吉他Solo!(激動)
〈成名在望〉的三段吉他solo都豪好聽啊!!!!
可是木耳如我有點分不出來哪段是誰彈的……(被毆)
只好坐等新巡迴首唱的時候被兩位吉他手帥瞎──(迷妹本色掉出來了趕快撿起來)
曲調乍然明亮起來,光芒穿透黑暗直直照射下來,點亮了整個空間。
-
[3:16']
While we were so young 我夢到當時 我們翻過牆
曼陀羅花 沿途綻放 我們光腳越過人間荒唐
We're stupid but strong 放學的屋頂 像萬人廣場
從不多想 只是信仰 少年回頭望 笑我「還不快跟上?」
-
〈派對動物〉的「Let’s Go……」太魔性(掩面)
〈最好的一天〉的「Best Day」小出戲;
但這一段完全榮登個人在全專甚至歷年專輯出現的英文歌詞喜好度冠軍,
讚嘆歌詞的中英文還彼此押韻啊啊啊!(金曲獎你真的不覺得你少頒了什麼嗎)
在Bridge之前,是仰望成名希望的挑戰者,
但是「我夢到『當時』,我們翻過牆」,
卻又打破了縱向時間軸的完全順序性,
賦予能夠以嘗過成名滋味的過來人回望視角解釋的空間,
和前頭依然不停地追的少年遙遙對望。
-
將樂器抽離留下主唱。後來看到BARK音痴路雜誌前任主編陳玠安談到〈成名在望〉時:
「想起瑪莎在『BARK音痴路』中寫過的文章『安可後的寧靜』,彼時任職雜誌主編的我,
看著圖片中阿信獨自坐在散場的舞台上,頗受震撼。」
我想,沒有比這幅景象更契合的畫面了。
我很喜歡「我們翻過牆」這一句,主唱的聲線是「我們翻過牆↗」,音樂的走向卻是「我
們翻過牆↘」。宛如被拋上高空又墜回地面的一道弧線,主唱的聲音像是懸浮暫留在那個
泛著金黃光芒的夢幻時空中(我想像起來大概就像,〈任意門〉現場就是起點版MV後段的
那個色調吧?)。太期待必應創造要怎麼在新巡迴處理這首歌了嗚嗚嗚(又好擔心這首歌的
現場難度……)
作詞者在網路上放出完整版歌詞時,對這一段做了歌詞本並沒有收錄的註解:「『曼陀羅
花』茄科類曼陀羅屬植物,有麻醉與迷幻效果,據稱在前往天堂的路上,如果停步沉迷於
此花香,就會喪失前往天堂的能力與意志。」曼陀羅花據稱生長在「前往天堂的路上」。
這裡還不是天堂,如果為此駐足,是否就這樣永遠無法抵達?
-
可是這樣看來,少年他光腳越過人間荊棘,輕輕巧巧就翻過了那道牆。
曼陀羅花對他而言只是沿途風景而不致迷惑,
他「只是信仰」的作為沒有多想,跟前頭不斷掙扎、矛盾、衝撞這道高牆的描述比起來,
似乎過度輕易地辦到了一些事情。
(是否不完全是巧合地應合了,那個1999年快速成名的學生樂團?)
有沒有過經驗,是做出抉擇的當下太果決,
真正朝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後,卻發現有太多比那道牆更難跨越的困難。
夢想還在飛翔,但腳步越來越沉,
漸漸的、漸漸的,現實中的「我」跟不上那個「少年」了,
只能夠不斷努力著讓彼此的距離不要擴大得那麼快,
就算失望,也咬著牙不肯絕望。
終於,「少年」短暫停下腳步了──
對挑戰者而言,成名的契機來臨了,再加快腳步一點、再為難自己一點;
對過來人而言,長久以來的跌跌撞撞,是否和初衷漸行漸遠的疑慮,
也都在這裡找到答案:
-
「還不快跟上?」夢想和現實就要合而為一。我就在前面這裡姑且等你一下吧?少年調侃
的揶揄著挑戰者。
「還不快跟上?」你沒有錯,你還在當初選擇的道路上沒有走偏。猶豫什麼呢?快點啊,
我甚至比你走得還快欸。繼續一起走吧,少年向過來人伸出了手。
-
貝斯、鼓在Bridge末尾歸位,全員到齊像是插進對的鑰匙,
再度點火啟動的吉他Solo表現出像是向前邁了幾步,
然後開始義無反顧的奔跑、要追上「少年」的疾走感。
世界從腦海中那片閃爍著光芒的虛幻空間中抽離,回到了現實,
先是下行後又上揚的音調卻讓看待的
視角比原本的地方高上一層。
-
[4:06]
那路的起點誰能忘 那路的盡頭誰在唱
誰成名在望 誰曾失望 卻更多 的誰在盼望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天將亮
那成名在望 無關真相 如果你 心始終信仰
誰又能怎樣? 誰又能怎樣?
-
將三輪的問句歌詞一字排開來看,是這樣的:
那又會怎麼樣 「那又會怎麼樣?」
那又該怎麼樣 「那又能怎麼樣?」
誰又能怎樣? 誰又能怎樣?
到了第三次,誰又能怎樣的第二句少掉了引號,這回的歌詞本中,出現了好幾回的「」跟
│,產生一種小說般的對話感。如果是刻意添加的,那麼在第三次少掉了引號,是不是代
表:如果心始終信仰,那麼會怎樣、能怎樣,都不一定要對外向他人尋求認同跟答案,只
求問心無愧即可?(結果作詞者只是忘記加上去……?!)
-
可以確定的是,
第三輪的「誰又能怎樣?」和
「那又會怎麼樣?」「那又能怎麼樣?」
已經有著差異。
那又會怎麼樣?是出自於未知未來的不確定。
那又能怎麼樣?成名盡頭若是瘋狂的火光,我又能怎麼樣呢?
誰又能怎樣?卻徹徹底底的是:如果我始終信仰,又能奈我如何?
末段的節奏提速洋溢著自信到近乎狂妄的一股傲氣。
-
「你就能飛翔」
-
三句之內由低到高,
彷彿在短短時間內又快速的見證了一次成名的歷程,
除了造成聽覺的延展性,讓聆聽上更為順暢之外,
我覺得有趣的是:低、中、高三句的三種音域中,
主唱唱的是中音域第二句,低、高兩句由和聲詮釋,
歌詞也只列出了一次「你就能飛翔」。
或許這才是對現狀的寫照?
前一句是小具成績的成名,
後一句是尚有野心的在望,
如此一來,
才不只寫成名,更寫成名在望。
[2]
-
然後,以下都是個人的碎念了XD
不論從頭到尾循環這張專輯幾次,都會再一次確認自己真的很喜歡這首歌。
或許是聽了他們不斷強調「從頭到尾完整聽一次」,《自傳》發行日當天都有意識地避開
所有被爆雷的可能。直到晚上殺到小七領貨,回家用美工刀劃開紙箱看到專輯封面的那一
秒,「哇」的那種感覺,真的、真的獨一無二。
正襟危坐的戴上耳機,聽著〈如果〉直到末尾,翻頁歌詞本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接下來會接
收到什麼。期待、更多的是緊張,然後聽見沒有經過任何宣傳傳進耳中的樂音、看見沒有
經過任何社群轉貼的文字,捫心自問喜歡、或不喜歡,沒有任何依據,都取決於與音樂間
最直接的互動。
聽作品說話,我想,這是身為一個聽眾所能及、最幸運的時刻了。
-
不是「先聽見歌好聽喜歡上所以支持專輯」,
而是「因為買了專輯發現裏頭的歌好聽所以喜歡上」
──我想這份經驗之所以在這時代格外珍貴,
是因為這要是迷弟迷妹才幹得出來的事情……
咳,對創作者賦予信任才幹得出來的事情。
想想你一口氣付了某位老闆五年份的伙食費,
讓他用同一套菜色負責你的三餐點心宵夜,事先卻不知道菜色。
如果你不是對老闆超級有信心,怎麼敢讓他端出你五年間的食糧呢?
更何況天天還是吃一樣的XDD
第一次聆聽的經驗會永遠記憶猶新,
也因此在往後的日子裡不斷有新的體驗、生命歷程賦予歌曲新的意義時,
我們都會更加了解為什麼一首歌多半只有三五分鐘,
卻能被傳唱幾百、幾千倍的時間。
-
另外就是,始終超級好奇「少年」這個奇幻熱血小說感的意象出現在《自傳》這個冷靜自
審命題底下的靈感來源啊XD
不過也許我們也始終帶著這種感覺看待聚光燈下的五位……大哥哥?
(以你為名的小說,會是枯燥或是雋永?~~)
少年是最初的憧憬、果決與衝勁。
是找一個和弦就能開始唱的初衷,也是能把放學屋頂當作萬人廣場的無懼。
整首歌中,彷彿都因為在做打從心底喜歡的事,而閃閃發光著。
光線中,近乎完美的剪影又提供聽者了很好的代入空間,
只能說,學長雖說是要寫自家的樂團史,還是以意象取代直指,
讓人要不掉進套路也難……
看看Bridge只有多少秒結果我寫了這麼多胡思亂想(←欸)
〈成名在望〉是第一次,後頭還有直接拿去當歌名的〈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沒指出來、而我隱約覺得也看到「他」在〈頑固〉的鏡子裡囂張任性著,
在〈C和弦〉裡炸毛著指控學長還握著學妹的手(?!)
-
「少年」一直擔當著全知的視角,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將初衷貫徹始終,
彷彿一套完整建構的價值觀,從他的角度回望著這本《自傳》。
他清楚自己要什麼、懷念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而這個世界,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當然,這都是由他的眼看出去評斷的。
……這樣來說,又好像合情合理了。
「自傳」,不就是從自己的觀點解讀自己走過的路嗎?
或者說,即使不是自傳,我們不都如此看待世界的嗎?
(不要自圓其說我也想聽P大自己說啊喂←迷妹)
-
〈成名在望〉有些地方想著想著,也似乎不那麼按照前後排序
──但路走得長了,在背後的都是過去。
每一波起伏翻出的層次都向前方推進,一層高過一層,
路途似乎未了,還正在漸漸寬廣起來。
2016年,過得非常不好的時候,還好有〈成名在望〉讓我燃起繼續向前追逐的動力。雖然
RE:LIVE九場只能當在家流淚的人,但還好有官方和版上滿滿的訊息量讓自己越過了某個
坎,無限的感謝也只能貢獻這篇各種自曝其短的心得和大家分享……能在《自傳》正式跳
進坑中真是太幸福了QAQ
過陣子要面臨人生的轉捩點,希望這份力量夠自己撐下去,然後可以在三月的高雄和五月
天跟大家見面!
如果有人看到這裡,那就太感謝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200.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yDay/M.1483886620.A.C2F.html
雖然應該是沒人看到但....小小又修了一下排版(龜毛)
把上面的回覆一起挪到最底下這裡了。
好開心有這麼多人也喜歡這首歌,
希望我們的期待能轉化成新巡迴的能量,
回憶回不去了,那就一起走到更遠的未來吧:)
※ 編輯: mayorange (114.41.222.250), 01/15/2017 17:22: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