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一則關於孕期體重的新聞,標題是「藝人懷孕五個月只胖五公斤,身材還是依樣火辣」。底下留言相當熱烈,很多網友認定她沒注意孕期營養,肚子才會那麼小;也有人反駁,這時候本來就還看不到肚子;更多人則是討論起懷孕胖多少公斤才正常。另外也有一派意見則是希望別再把懷孕重點放在媽媽胖多少,而是該關注母嬰的健康。
回應意見相當熱烈,但有些觀念讓我忍不住想衛教一番。
還是要強調,懷孕五個月時胎兒根本還不到四百公克,比一個手掌大一點而已。這時子宮還在骨盆腔,再加上若像這位藝人是第一胎,腹肌肚皮未被撐開過,身高又高,看不到肚子非常合理。更何況要準確預估胎兒體重,應利用超音波測量胎兒的頭圍、腹圍和大腿骨長,不是身形小就代表胎兒小。另外,孕期五個月增加五公斤,其實也算正常範圍內,並不特別。
講得更極端些,只要超音波預估胎兒體重在正常範圍,就算媽媽體重沒增加也不表示胎兒營養不良或長不大。尤其,初期嚴重孕吐、後期寶寶頂到胃讓媽媽吃不下、消化不良,或是孕期急性腸胃炎等,都可能讓媽媽突然體重減輕,這些都不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而且身體有儲備的脂肪可燃燒熱量,媽媽們真的不需要為了擔心「餓」到胎兒,逼迫自己進食。反過來說,媽媽體重增加過多也不表示寶寶營養就好,重點還是三餐中各大營養素都有均衡攝取,並非單純看體重數字。
其實產檢時固定測量體重,並不是要給媽媽壓力,甚至利用數字指責恐嚇媽媽。
而是相對外觀,體重是較為客觀的指標,協助醫師評估孕婦狀況。假使一週忽然增加數公斤,醫師就會懷疑是否因子癲前症造成水腫,必要時也會抽血檢測肝腎功能。長遠來看,體重增加過多,未來高血壓、糖尿病風險的確也會稍微提高。媽媽們也可透過體重檢視過去幾周的飲食、運動狀況。當超過時,我會建議回過檢視飲食增加活動量,以我的經驗通常是聚餐太多、含糖飲料,水果吃太多,稍微調整後下次體重變化就會回穩。
只不過孕期賀爾蒙起伏作祟,體重的變化往往變成孕期巨大的負能量。曾有媽媽糾結初期孕吐瘦了兩公斤,那孕期體重增加該從懷孕前、還是孕吐後的體重計算。也有媽媽只要發現體重上升就憂慮地問我「烏醫師,這樣我還能胖多少?」產檢時總逃避站上體重機。每次遇到這些狀況,我總是有點心疼,很想喊一句「孕媽咪真的不需要被體重綁架!」因為受到水分滯留,腸胃吸收變好,合成賀爾蒙上升等因素影響,孕期體重增加速度本來就會比孕前快,偶爾超標根本不會立即影響母嬰健康,更不會因單次體重增加太多,就無法自然產。我也要提醒,孕期千萬不要刻意減肥、餓肚子,採用生酮、斷食等特殊飲食法,這樣才可能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
回過頭來說,每次看到藝人懷孕生產的新聞,我總雞婆地想,假使記者願意訪問醫師,針對事件提供更正確的孕產知識,一定可以強化社會大眾對孕期身體變化的認知, 減少因對懷孕不了解產生的迷思,讓孕媽咪能擺脫各種奇怪的禁忌和壓力,豈不一舉兩得嗎?
懷孕五個月 變 瘦 在 為食小樂 Foodiel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好的MeWe減肥群組開咗啦!🥳)
好多觀眾同埋朋友都會問我點解搬咗出旺角好地地突然間搬返屯門同屋企人住?我係咪俾人迫遷?🤣其實唔係囉,不過多謝大家嘅關心,我搬返屯門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係想幫我阿哥減肥。
.
事緣今年新年我返去見到阿哥肥咗好多🤦🏼♂️不嬲佢近呢幾年都越嚟越肥, 但係今次我返去見到佢肥到一發不可收拾嘅程度,如果我減肥之前係懷孕五個月,佢就係八個月就嚟生得!🤦🏼♂️佢比我矮少少,大概174 cm,佢上磅竟然有成100kg即係二百幾磅!🤦🏼♂️😱😱😱🥶真係成個波咁太誇張喇🤦🏼♂️其實佢都係後生仔但係測出到嚟嘅身體年齡係40幾歲阿叔咁, 講真外型事小健康事大!我主要最擔心係佢嘅健康會出現問題😣所以我決定以過來人嘅身份幫佢低醣減肥,以前佢從來唔覺得自己需要減肥,甚至乎叫佢減肥佢從來係拒絕嘅,但係今次佢竟然一口應承,我都好surprise🤭我諗佢都覺得事態嚴重,唔減唔得了😤
.
所以我就事不宜遲立即搬返嚟屯門幫減肥,所以最近大家都見到我忙緊搬屋嘅事連片都冇時間剪啦,但係我都覺得值得嘅,難得佢肯俾我幫👍🥲
.
我幫佢制訂左為期30日第一期嘅低醣減肥計劃,我會幫佢煮晒一日三餐嘅低醣餐,亦都會幫佢監察住同埋調整減肥進度。今日第一日3月1日開始了,從背影都見到我阿哥虎背熊腰,但你見到佢食我嘅低醣餐都食得津津有味,希望可以有成效成功幫佢減磅,由大肚腩阿叔變返個年輕有活力嘅後生仔💪
.
我都第一次咁貼身咁樣去幫人減肥,所以我盡量都會記錄低,所以我順便開咗我講咗好耐都未開嘅簡易版低醣減肥法嘅MeWe group群組,之前見到好多人都話有興趣想join, 而家機會嚟啦飛雲🤣👍呢個MeWe群組我叫佢做「輕輕鬆鬆飽住瘦簡易版低醣減肥群組」,雖然好長但係絕對係呢個減肥法嘅精髓,又輕鬆又簡單重點係可以飽住瘦,我減肥到而家三個幾月都冇反彈,真心推介俾想輕鬆減肥嘅人士!
.
係上面我都會定期post一啲低醣減肥嘅餐單同埋update幫阿哥減肥嘅進度,希望大家Join咗之後都真係可以遵守版規,多多分享互相勉勵一齊努力💪
.
🙆🏻♂️MeWe 簡易版低糖減肥群組👇🏻
https://mewe.com/join/easy_way_for_low_carbohydrate_diet
.
💁🏻♂️如果入唔到群可以搜尋「輕輕鬆鬆飽住瘦」就會見到㗎啦🙇🏻♂️
🙆🏻♂️同時都麻煩你哋follow埋我個「為食小樂」page啊🙏🏻而家響八百幾個follower停滯不前啦🥲🤦🏼♂️👇🏻
為食小樂 Foodie_siulok
https://mewe.com/p/%E7%82%BA%E9%A3%9F%E5%B0%8F%E6%A8%82foodie_siulok
.
我哋有啲乜嘢喺MeWe上面再傾啦!😉😉💪💪💪💪
懷孕五個月 變 瘦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幾天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給我,內容主要是批判婦產科醫師在給準爸爸的產前課程中,諸多缺乏性別意識的言論。其中提到「懷孕會增重,沒關係老公會愛你。可是如果不注意,不小心重太多,老公要愛你就要更辛苦一點」。雖然知道他是為了表現幽默,但看到這句我還是忍不住翻了一下白眼, 心裡默念「這真是無聊當有趣」。果然底下的網友留言負評連連,認為懷孕已經夠辛苦了,到底為什麼還要迎合旁人的審美觀。不過我同時也注意到有一則留言提到「台灣的婦產科醫生喜歡一直告訴孕婦太胖了,很糟糕」,讓我有感而發。
先強調我的觀念,孕期控制體重平穩上升,主要是為了母體本身的健康。
因為孕期體重上升過多過快,會增加媽媽下背、膝蓋的負擔,使得孕婦更容易腰痠背痛、行動困難,也可能會提高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
在門診就常有媽媽和我抱怨孕期前半,被家人唸肚子小,只好拼命猛吃,結果體重上升太多,現在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膝蓋下背容易痠痛,想到產後要瘦下來就覺得壓力好大。
的確在過去沒有超音波的年代,因為無法判斷胎兒體重是否正常,只好叫媽媽先多吃再說。但其實現在有太大多文獻都指出新生兒的體重還是受胎盤的功能、基因影響較多,絕對不是媽媽胖得多,胎兒就會比較大,更何況子宮在懷孕五個月時才會長大到腹腔,這時候胎兒也才三百多克,肚子本來就不可能多大啊!
反過來說,媽媽也不必因為擔心胎兒長太大,而對體重斤斤計較,深怕「超標」了就會出問題,我也不建議孕婦天天量體重,因為孕期水腫的關係,體重數字浮動很大,很容易讓媽媽的心跟著上上下下,不知所措。因此我認為,與其關注體重,倒不如去檢視自己的一日三餐,是否營養均衡,最常見就是吃了過多的水果、喝太多含糖飲料。保持穩定規律的活動量,簡單來說健康習慣的養成才是最重要的指標,體重機上的數字僅供參考。
隊友這時候可以做的其實遠比想像中的多,比如準備健康的餐點、陪著太太運動,當外人質疑孕婦肚子大小時挺身而出,當太太面對體重焦慮不安時給予安慰。而不是當個旁觀者,甚至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最後我想說和準爸媽說的是,迎接新生命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趁著孕期讓你們這一隊變得更健康更強壯吧!
#體重擺一邊健康放中間
#準爸媽強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