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研究期刊的就知道,康軒最多人推蔫,我們也一路看了快2年,小孩常說出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還很有想法,會主動找答案,重要的是養成閱讀習慣!
康軒兒童雜誌那裡厲害👉👉從生活中就可以連結知識,小孩常脫口而出驚人知識就是這樣「聽說」的😁
姍媽家5歲娜姐已經看了快2年,這次又邊看書邊說:「媽咪!我知道柳丁跟橘子那裡不一樣阿!我上次剝柳丁的時後就覺得很不好剝」聽完之後才發現,原來連顏色、味道、生長的樹、果子、開的花都不太一樣😲 又長知識了
.
這只是其中一個小小單元,每個月一期的讀本就有8~9個單元,音檔就像是身在劇場聽故事那樣精彩,自從姍媽把音檔灌進kidsread點讀筆後,娜姐可以隨時翻開想看的單元聽,連睡著都當成故事機在聽,難怪她很愛跟我聊自然知識
.
期刊會設計成👉觸摸、手電筒、洞洞、轉轉、立體…還提供一堆玩科學、玩藝術、生態觀察的點子 #小孩打開書就有一堆事可以做
.
我們家也訂很多期刊,但康軒最特別的是科學「手作」「教具」,好多科學原理用玩的就記起來了耶
.
連3歲希妹也已經養出看書胃口,會跟姐姐說圖片裡的故事,也會有模有樣的做科學實驗、畫畫,一路累積下來非常值得
💁♀分享文:https://goo.gl/U9Fv5p
🎯直播分享:https://ppt.cc/fyJL8x
__________
.
姍媽在童書社團分享了很多❤心得跟康軒的創作點子❤
.
2018/1/12 驚人發現✅ https://ppt.cc/f0L6Sx
2018/2/27 驚人發現✅ https://ppt.cc/fDtP1x
2018/11/6 康軒內容✅ https://ppt.cc/fN53hx
2019/1/4 康軒內容✅ https://ppt.cc/fujU8x
2019/1/5 手作實驗✅ https://ppt.cc/f0hL1x
2019/2/11 康軒內容✅ https://ppt.cc/fdMz9x
2019/5/5 手作實驗✅ https://ppt.cc/feBJDx
2019/6/23 手作實驗✅ https://ppt.cc/fYFP2x
2019/7/7 影子實驗✅ https://ppt.cc/f4wpBx
2019/7/11 手作湯匙怪✅https://ppt.cc/fGk5gx
__________
.
康軒的口碑30幾年來都是市佔第一
有專業的分齡期刊,可以從小看到大
內容結合時事,常命中國中會考考題:https://bit.ly/2xwp2P5
學校學的是應該要具備的知識
但課外要知道的是 #應付未來的能力
為了養成小孩的閱讀習慣,大家都是一路跟隨的死忠讀者
/
📢📢📢這次康軒X小鳳的超級專案要來啦!!!! 價錢走到那都一樣,唯一可以比的就是贈品啦~~大家先看準寶貝適合那個版本等我們唷
.
學前版(3歲~大班)
一年12期$5400
每個月的知識性主題,培養出思考的能力,及閱讀習慣
音檔試聽:https://goo.gl/v6jgRg
📝線上完整版試讀:https://goo.gl/ZkJD5N
🌈初階版(大班~小三)
一年24期$6480
開始著重文字、語詞的運用,透過閱讀引導思考,逐漸培養寫作能力
音檔試聽:https://goo.gl/JZKvCs
📝線上完整版試讀:https://goo.gl/81TExm
🌈進階版(小三~國中)
一年24期$6480
開始邁入純文字的世界,懂得運用成語、寫作及靈活運用知識
音檔試聽:https://goo.gl/7DL1oJ
📝線上完整版試讀:https://goo.gl/UawyNK
__________
.
#請在貼文底下留言「我」
系統就會發訊息傳給你唷😘
.
有問題可以✦LINE給小鳳&姍媽: https://line.me/R/ti/p/%40xca4255p
別忘了加入✦童書社團看更多分享📚https://goo.gl/nQP4MZ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極簡姐姐 巧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年終獎金 #金錢整理 #極簡理財 #極簡姐姐巧玉 #極簡主義 自從出社會工作後領了第一筆年終獎金,傻傻把錢隨意亂花,發現結果只剩下一場空,開始研究年終獎金要如何規劃,自從整理出5個分配順序後,在理財、投資、自己與家人各方面都可以照顧到,它解救了我過去分期付款的消費性債務、存到足夠的緊急預備金,也...
應付未來的能力 在 童書大集合 - 姚小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3個字「為什麼」很重要!
為什麼會有流星?
為什麼汽車會跑會動?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小孩問了一堆只覺得「那來那麼多問題!放過我吧,你長大就知道啦」
因爲我媽也是這樣回答的
想不透對不對!🤔
姍媽以前永遠也想不透為何長大就會知道
又或者
牛頓會因為被蘋果打到而發現地心引力這件事
怎麼也想不到
現在我從小孩身上得到答案了👩🔬
#見多識廣才能發現問題
#博學多聞才會創造發明
當小孩2歲時他會指著蝴碟說:「蝴蝶」
3歲時會說:「蝴蝶好漂亮」
👩🏫但有看過蝴蝶小時後的幼蟲、繭、跟蛹的小孩,肯定會得意的說:「蝴蝶是毛毛蟲變的」
👩🎓但會觀察跟知識多的孩子
會說:「蝴蝶、蛾是不ㄧ樣的!」,馬上跟你說哪裡不一樣
姍媽之前常被娜姐的話嚇ㄧ跳
她會主動跟我說一堆知識
原來都是從書裡面知道的,而且她還會ㄧ直聯想說下去,常常一個話題會講很久
我們從小毛毛蟲 聊到 流星,最後話題卡在我們都不知道的事
姍媽只好說:「ㄧ起去找答案」
自從娜姐的可以聊很多知識時
我才發現!自己以前只會ㄧ問ㄧ答,沒辦法給她延伸知識
還好我們家有知識庫可以讓她擴充
每個月累積ㄧ些,幾年下來的改變真的很嚇人
現在她很常拿著書講給妹妹聽
有時是故事、有時是常識
連豬籠草吃昆蟲她都能說到妹妹聽得超專心
果然小孩最懂小孩的樂趣💕
我們家雙寶的知識庫
就是最多媽咪、老師、專家推蔫的「康軒學習雜誌」
內容可以看這裡:https://goo.gl/kzCdUf
我喜歡它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
有大量的「真實圖片」介紹
小孩就像在大自然學到一樣,不會因為繪圖太多反而在生活中遇到,以為是不同的東西,認知可以學一次到位!
🌈第二,
會有科學教具,用玩的就懂科學、自然原理
每次看到教具,娜姐眼睛立刻發亮,發揮實驗家的精神一直研究怎麼玩
上次我們為了自製顏料,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找花,過程中也認識不少花跟樹,榨汁時也發現有些花是不適合榨汁的,花的汁液沾肥皂水會變色、遇到醋也會變色
最後,姐妹倆創作了一張滿意的畫作
從玩樂中激發研究精神
🌈第三,
不認字的小孩也能用聽的學知識
我們家雙寶可以聽著CD、對著圖看完整本書,最後跟我說裡面的知識
專注力已經可以超過一個小時以上了
光是要找到可以結合生活、讓小孩喜歡聽的有聲書不容易
🏆尤其是養成「思考」「解決問題」「創造」能力的書
康軒的口碑一直是市佔第一
大家都是從3歲一路看到國中的死忠讀者
也只有康軒有專業的分齡期刊,可以從小看到大
內容結合時事,常命中國中會考考題:https://bit.ly/2xwp2P5
學校學的是應該要具備的知識
但課外要知道的是「#應付未來」的能力
我們也都是過來人
只要是自已喜歡的,再多都能讀下去
連吃飯都可以忘記就是要做完
哈哈哈
我們家娜姐真的常拿著書配飯吃
之前有分享過:https://goo.gl/bwXioK
要把握回答小孩「為什麼?」
給他們累積知識的機會吧🙋🙋🙋
我都笑說
知識庫的利息比定存多
直接存到小孩的腦海裡
還可以重複看,讓他們自己找知識
現在存是每年最划算的時後
每天不到十元的知識庫
只到明天
👇
2/25中午12點唷‼️
只要留言小孩年紀,或加LINE 就會私訊你方案唷
童書 Line 在這:https://goo.gl/i5mo56
_____▌🙋♀️更多獨家好書資訊請加入 ▌______
📚點讀筆社團:https://goo.gl/inO4ZR
📚童書社團:https://goo.gl/nQP4MZ
🏠歡迎到門市玩✦姚小鳳育兒館新北市蘆洲區成功路101號 09:00~16:00 (周一~周五)
💁♀️加入新開的姚小鳳童書 LINE:https://line.me/R/ti/p/%40xca4255p(有好書特惠即時通知)
應付未來的能力 在 童書大集合 - 姚小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同!!#給小孩應付未來的能力 💪
理科太太說:她不會為孩子設定「未來的職業」,因為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畢竟30年前誰知道會有Youtuber的出現?
「我不想要假裝我懂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是給他可以應付未來的能力、工具」
就算小朋友未來「不理科」,她也不介意,她更看重的是創造力、對藝術的鑑賞能力、能把複雜概念轉化成簡單的文字,說給別人聽的能力,而這一切也回到她不願意稱讚兒子「很聽話」的原因
「很聽話就完啦!很聽話代表要照著這些規矩走,就沒有辦法打破這些框架。」
原文網址: https://goo.gl/qZRfBE
_____▌🙋♀️更多獨家好書資訊請加入 ▌______
📚點讀筆社團:https://goo.gl/inO4ZR
📚童書社團:https://goo.gl/nQP4MZ
🏠歡迎到門市玩✦姚小鳳育兒館
新北市蘆洲區成功路101號 09:00~16:00 (周一~周五)
~~~~~~~~
💁♀️加入新開的姚小鳳童書 LINE:https://line.me/R/ti/p/%40xca4255p (有好書特惠即時通知)
應付未來的能力 在 極簡姐姐 巧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年終獎金 #金錢整理 #極簡理財 #極簡姐姐巧玉 #極簡主義
自從出社會工作後領了第一筆年終獎金,傻傻把錢隨意亂花,發現結果只剩下一場空,開始研究年終獎金要如何規劃,自從整理出5個分配順序後,在理財、投資、自己與家人各方面都可以照顧到,它解救了我過去分期付款的消費性債務、存到足夠的緊急預備金,也把這些錢拿去做投資,不斷為我帶來被動收入,年終獎金真的不要放肆花費,好好的規劃起來,訓練自己的理財能力。
一直到現在每年領到年終都還是依照這個方法來分配年終獎金,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讓辛苦一整年的獎勵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時間點標記
00:00 開始
00:12 為什麼要規劃年終獎金?
00:18 年終獎金vs連續假期
00:57 分享五步驟
01:00 步驟一 償還債務
01:38 步驟二 補足緊急預備金
02:11 步驟三 預留稅金
02:43 步驟四 財務規劃
03:22 步驟五 孝親費用
03:34 巧巧說碎碎念
▪️更多影片
・極簡生活|極繁者的簡單生活|無痛整理|👜小包包練習術
https://youtu.be/5_wsnGwo1M0
・極簡保養|爆痘爛臉變平滑皮膚|五步驟搶救油性痘肌
https://youtu.be/tH7ke8LPE0Q
・極簡居家改造系列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280crmW2zGUimhcwR5i7Gpq0c_Ps8yp6
Follow me🙋♀️
👉成為高效晨型人 | 巧巧極簡生活提案:https://ppt.cc/fVAtRx
👉Instagram :chiao_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chiao_talk/
👉FB粉絲頁:極簡姐姐 巧玉 https://www.facebook.com/Kayo-Lin-105...
👉Business Inquiries 商業合作:linchiaochiao88@gmail.com
✨如果影片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推薦影片
【蔡阿嘎年終獎金曝光】員工看到驚人金額都哭了!佛心老闆啊!
https://youtu.be/muVkVqrppsk
親愛的我把年終獎金放大了!年終入袋 投資什麼最好?《新聞TalkShow》
https://youtu.be/STfopU6GURY
極簡理財|金錢整理|年終獎金如何規劃💰
薪資凍漲,物價飛漲,年終獎金如何規劃?
辛苦工作一整年,上班族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能夠領到年終獎金,老實說每一年我期待年終獎金的到來甚至大於連續的假期喔,因為年假不論是安排國內國外旅遊,花費總是特別高,人群也特別多,結束前還需要收心準備上班。
然而將年終獎金的每一塊錢做好規劃,帶來的好處與享受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千萬別因為金額太少而隨意的花用,從小錢開始練習規劃與安排,未來獎金增加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管理更好。
這邊就跟大家分享5步驟來分配年終獎金的順序
1.償還債務
如果是有債務的務必優先將債務做清償,尤其是不良債務,例如;信用貸款。雖然就學貸款有可能是0利率,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利用年終獎金把學貸做償還,以後每個月薪資會多一些錢來做小額的儲蓄和投資。平時喜歡用信用卡分期來消費,也可以趁這時候提前把消費債務一次做結清。最重要的是確保往後不要再產生新的債務,利用今年的年終獎金,一股作氣把自己從債務的惡性循環中拯救出來。
2.補足緊急預備金
接下來先別急著投資,在投資前先做好保護,一般來說緊急預備金可以準備3至6個月,如果每個月只能存下收入的10%,準備緊急預備金很容易讓人覺得力不從心,需要花好幾個月儲蓄,存下來的錢不能挪用他途,只能放在銀行定存,不如趁著年終獎金採取行動吧。如果已經有做好預備金的朋友,可以提高標準增加月數。
3.預留稅金
每月有工作收入,年底有年終獎金,我們也不能忘了每年也都會有所得稅呀,將獎金扣留部分準備大筆金額的支付,這樣繳納稅金的月底才不用去公園挖土來吃啊(笑),同樣房子的房屋稅、地價稅、汽車的燃料稅,以及保險費,都能夠提前做好規劃,不用勒緊褲頭度日。
4.財務規劃
平時有理財好習慣的人,沒有債務的壓力,為自己準備足夠的緊急育備金,也會懂得從每月收入中規劃資金來應付大筆的固定支出,這樣可以直接進入這一步,將年終獎金用來投資,依照不同的財務目標決定投資的期間的工具。
* 結婚基金、旅遊計畫:可以放在短期投資,選擇穩定一些投資項目。
* 子女教育費、退休金:距離用錢的時間還有一段,相對能夠承受一點的波動,並且利用時間的複利創造更好的報酬。
5.孝親費用
另外我們還可以將年終獎金用來做為父母的孝親費用,最後的年終獎金可留作部分10%左右來好好犒賞辛苦的一年的自己,為接下來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理財是一種習慣,習慣需要練習,每一次的收入都是一次的練習,越熟悉能力越大,用這一年工作的辛苦,為新年創造願景。
應付未來的能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匱乏經濟學》裡面的「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會導致我們進入一種「隧道效應」,同時也會讓我們進入一種「預支」跟「透支」的生命形態。
那除了隧道效應,跟預支與透支之外,稀缺心態還會怎麼樣全面性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接下來談第三個影響哦!第三個影響就是,稀缺心態會導致我們沒有辦法留下任何的餘裕,也就是沒有多餘的「時間」跟「空間」。
其實你不妨想一下,為什麼那些窮人他們會覺得生活特別的累?
其實回到真實的生活現場裡,如果你活在一種「花一塊錢」都要糾結、比較一下;花一點時間都要考慮再三,這個時間用在別的地方會不會更有效?
這樣的一個思維,直覺上看起來好像都是很審慎評估的,但其實如果你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分錢都要進行這樣的執行的話,那會讓你造成很龐大的心智負擔。
而這些心智負擔會消耗你的注意力、消耗你的精力,進一步又強化了你的「隧道效應」,因為你已經沒有辦法再處理別的訊息了!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你使用手機或者使用電腦,你裡面預備要執行的程式太多,你都沒有去把它刪掉的時候。
有沒有發現,每一次開機、每次關機,或者是每一次執行新的程序,花很長、很長的時間。
甚至於你有一種好像覺得自己的手機,自己的電腦跑不動的感覺!那為什麼會跑不動?就是因為你的不管是記憶體,還是CPU,它都沒有餘裕啊!
就像我們開車在路上,以一般的交通研究來說,如果一個道路的佔有率,超過了85%,它會塞車的幾率是100%的。
因為當車子多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只要其中有一個司機,腳踩了一下剎車,那麼後面所有的司機都會連鎖反應的踩剎車。
你可能有過那種經驗,開車在高速公路上,然後塞車塞了一陣子,你覺得前面一定是有什麼問題,或者是一定有什麼事故。
結果呢你慢慢開,開到了某個階段,你就可以盡情的踩油門,你也沒看到有什麼事故,沒有什麼意外呀!
對呀,因為當那一個區段的車子的佔有率,超過了一定的比例,其實根本不用有任何的事故,就會導致整體的速度放慢下來。
那麼你想想看,在你的生活裡不管是時間、不管是金錢,是不是也是如此?
就像是如果你平常沒有儲蓄的習慣,你平常沒有做時間規劃安排的習慣,特別是幫自己安排休息的時間。
是不是任何的意外,都會導致你的時間或財務,整體的崩潰,這就是因為「稀缺心態」導致你沒有餘裕啊!
那你可能會想那「稀缺心態」導致沒有餘裕,到底是因還是果呢?其實我會覺得它是互為因果的。
因為有很多時候,比如說工作來講好了,你總覺得要把時間塞滿,才叫做有做事;可是呢,我反而在自己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我有特別提醒!
千萬記得哦,不要以為把時間塞滿叫做「有效率」,真正有效率的人,反而要把自己的休息,把自己的放空,有意識的排進自己的行事曆。
因為我雖然這種時間的餘裕,看起來好像會讓一個人效率沒有辦法提高,但是它帶來的整體的正向回饋,是非常高的。
因為你心中覺得自己可以休息,它就是一種很奢侈的心理感受,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用急忙、不用匆忙。
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會感覺更放鬆、更自在;就算犯錯了也沒有關係,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奢侈呀!而這樣的享受感、奢侈感,對於一個人的主觀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金錢也是一樣,今天你可以花一筆錢,不用太考慮它的CP值,或者是不用太考慮它的對價關係;在合理的範圍裡,這樣的感受,是不是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棒呢!
所以呢,如果長期讓自己處在「稀缺心態」裡,這真的很容易讓人沒有辦法有任何的餘裕;而這裡面最凸顯的,就是從小到大我們接收的信念。
好像有些人會覺得休息是不好的,或者是好像買一些對自己好的東西,就叫做浪費錢!你沒發現其實不一定是你沒時間沒錢,而是你的信念,導致你根本不可能讓自己留有餘裕啊!
而第四個稀缺心態影響的部分,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會引發我們認知頻寬的不足,什麼叫「認知頻寬」呢?
它就是我們所有、所有認知能力的總和,包含我們去計算權衡,包含我們去關注一件事,包含我們決策去執行,甚至於是抵抗誘惑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的認知頻寬。
就像是前面舉的例子一樣,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我們心智的CPU。
你可以感受一個情境噢,你手上正在忙一件事,同時有人找你講話,而這個時候旁邊的電話又響了;然後你發現你後面正在燒開水的水壺的聲音,也發出了煮沸的聲音,請問一下這個時候,你能夠同時做好這些事嗎?
可是呢,有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可以同時做好很多事。所以呢,你同時應付別人、同時眼睛在看螢幕,然後還瞄一下你的手機響的那個畫面到底是什麼?
然後腳呢,同時往後走,你會發現這樣的狀況就是,你每一件事情感覺上都做了,但是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
然而久而久之呢,這一定就會傷害我們對於長期真正重要事物的規劃。什麼叫做「長期規劃」?
在財務上面,就包含有意識的儲蓄,有意識的去理財,然而對個人而言,就是有意識的去學習,去運動、去健身。
可當你的認知頻寬還不夠的時候,你可能都會在忙於這些表面的事物,所以那些投資未來的事情,要麼你就根本不在乎,要麼就是你理論上知道要在乎,但是你實際上根本沒有去做。
所以呢,它會造成一個很矛盾的現象,理論上來說對一個窮人就是沒有錢,可是你會發現,他們要麼就是太過在乎錢,要麼就是太過不在乎錢,而且我遇到蠻多的是太不在乎錢!
怎麼說呢,先不管他們表面上的認知如何,回到他們的行為,你會發現這些進入財務惡性循環的。
常常是透支他們的信用,常常是衝動消費、衝動購物,常常是把錢花在短期的享受,而不是長期的投資!這就導致他們的債務永遠沒有還完的一天,而且是惡性循環,越來越糟。
那如果體現在時間的管理上,你會發現這樣的人,他們理性上都知道,他們要專注在最重要的事。
可是他們通常在實務上,就會關注太多的事情,而關注太多的事情,因為自己的恐懼,而恐懼就是稀缺心態,又會導致他們認知頻寬嚴重不夠。
所以呢,在他們的心中,再茲念茲的都是那些沒有做完的、應該去做的,或者是很急迫、有壓力的那些事,這就是心理學裡面講的「蔡尼格效應」。
那些事情一直縈繞在他們的心中,那也因為如此,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頻寬去處理真正重要的事。
於是更容易出現錯誤的決定,然而在錯誤的決定之後,又會導致他們的時間跟財務更加的稀缺。
聽出來了沒有,其實當你沒有給自己餘裕,當你把自己的認知頻寬全部佔滿了之後,那只是讓你有一個好像「你很努力」的錯覺,就像我常說的,你無論做任何事情,你不能讓自己只是很努力而已。
你要讓自己很清楚知道,你為什麼做、你為何而做?而當你做它能得到什麼,並且去檢核是不是真的能夠得到。
然而這一切的動作,都需要你在心中要先「留有餘裕」,而且要能夠留下你的認知頻寬。
然而當你聽到這裡,你可能也發現了,這一切的結果好像跟我們內在一些很核心的信念是有關的。
沒有錯!其實我們的信念,都受到我們過去的經驗,還有原生家庭的影響。
尤其是我們在面對財務的時候,原生家庭到底在你的心中種下什麼樣的信念?這個是你需要好好的認真看待的。
如果你沒有發現這些,或者是你沒有好好的覺察這些的話,你會發現你可能很看不慣自己父母親,面對財務的方式,然而你很有可能就複製了他們的行為。
又或者是你的父母親真的很有錢,可是你因為自己內在的一些功課沒有穿越,你會反其道而行,從此討厭錢。
可是你的理性上,又知道自己必須要好好的看待錢,然而你的行動怎麼樣就是做不到,我相信置身其中的你一定很辛苦吧!
所以呢,這些稀缺心態,導致我們信念跟行為的因果關係,我覺得它們真的很重要!
然而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看看,自己在面對金錢面對財物的時候,你的核心信念到底是什麼,而又怎麼來的?
並且從中找到適合自己調整的方法,用很實際的,不管是記帳啊,財務規劃,讓自己活出一個更富有的人生。
其實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前進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尤其是【理財心裡學】哦,到6月30號的晚上12點前,都可以用1399的優惠價加入學習。
我想無論你的功課是面對財務,還是更廣大的人生怎樣活得富有,這門課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你加入了嗎?歡迎你的加入~
然而更希望你透過我們這一系列的分享,讓自己開始活得更好,活得更自由;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相關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你的加入。
也期待你能夠把握6月30號1399的特別優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應付未來的能力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t7uqdTAFvr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問責班子改組,13政策局有5個換局長,變動幅度不算小,然而未見新氣象,論政治難起提振民望作用,論政策亦看不到有何突破,新人事縱有新作風,倘若只是執行舊政策,始終難以叫人耳目一新。這次政府改組,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公務員事務局換人最受關注,政治陰謀論亦最多,現實如何,需要聽其言觀其行。香港社會撕裂,政治對立嚴重,政府施政舉步維艱,換人可以注入新動力,無法緩和政治對立形勢,行政長官表示改組班子是要「向前看」,新局長是否有足夠能力和意志,應付未來種種挑戰,各界只能拭目以待。
這次問責班子改組,共有4名現任局長中途離任,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則平調,出任公務員事務局長。4位新任局長,2人有政黨背景,另外2人則是原政府部門首長。
蘋果頭條
教育局每年與不同紀律部隊合作推行「多元智能躍進計劃」,舉辦中學生訓練營。《蘋果》獲悉,自去年底部份原定到警察學院參與訓練營的學生決定不入營,新學年提供訓練的紀律部隊更不再包括警務處。有校長質疑,警方「口口聲聲話要重建同年輕人關係」卻放棄此契機,認為警方不應主動停辦,否則是自打嘴巴。
教育局今日向學校發出通告,邀請各中學參加2020/2021學年的「多元智能躍進計劃」,當中提到局方會繼續與消防處、懲教署、海關、入境處、民安隊及少年領袖團,為中二至中五學生提供「多元智能挑戰營」,透過紀律及體能訓練,加強自律、自信、團隊精神及抗逆能力。
東方正論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自今年初港澳辦和中聯辦有新人事任命後,中央一改被動作風,主動出手整治特區亂象,有計劃、有部署、有決心。國務院昨日正式公布五名新局長任命,大有在決戰前夕整頓軍容的意味,尤其是紀律部隊出身的曾國衞,成為首名非政務官出身而執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官員,明言以九月立法會選舉及明年選委會分組選舉為首要工作,折射中央撥亂反正的主戰場正是兩場選舉。
星島社論
政府昨公布問責班子大洗牌,五個政策局換將,比起上任政府中途只換兩人,變動大得多,且不排除還有下一輪人事更替。高官在這時候執位,明顯與政府面對的嚴峻政治形勢有關,由去年反修例風波到未來幾場選舉,反對派唯恐不亂,步步進逼,局勢只會更加動盪,政府亟需一個能打也肯打政治硬仗的新班子,頂住驚濤駭浪。在詭譎亂局中,太平盛世的行政管理能力已非首要考慮,戰鬥意志與戰鬥力更加重要,相信這也是新任官員被挑選的原因。
香港回歸前後,政府選擇高官的條件,主要是看行政管理能力,以及相關專業的資歷,故以兩種人為主,一是政務主任(AO)出身的官員,他們屬政府內的行政精英,處理公共事務經驗豐富,熟悉行政程序,對各類民生問題都能應付裕如;二是在不同專業界別表現卓越的人士,乃水平極高的技術官僚。在正常情況下,他們都是一時之選,也表現出色,然而過去幾年香港政治環境發生遽變,迅速轉為「戰時狀態」,大部分高官難以一下子改變過來,應付新形勢力不從心,也事倍功半。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下,中學文憑試(DSE)明天開考,直至5月25日完結,這段時間,家長心中忐忑不安兼且矛盾,喜的是子女終可以赴考這個關乎升大學的關鍵公開試,憂的是擔心子女赴考時感染病毒。港府、學校和考生須做好防疫措施,而當局更視此為復課試金石,協調好防疫及交通安排,掌握各環節數據,為未來復課做好周詳部署。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天到一家中學實地視察,了解校方為DSE開考所作的安排和防疫措施,包括考生要戴口罩、量體溫和申報健康,而每個座位相隔1.8米等。為避開與考生一起迫車,港府安排公務員在DSE期間彈性上班,張建宗和特首林鄭月娥更呼籲企業跟隨,尤其在核心科目的考試日,減低人多擠迫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