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覺察到你身上總是有一隻小鳥。
這些小鳥就如同你的想法,在你耳朵旁,不時的聒噪。
有些想法,總是讓你顯得自己渺小。
總是提醒你自己有多糟糕。
總是在告訴著你,不要往前靠。
然而,這些想法卻讓你越來越陷入困擾。
對於孩子來說,有時自己很難要求小鳥閉嘴。
因為它總是無來由的,說叫就叫。
讓我們覺得耳根子很吵。
但是又無法拋開它,讓自己感到非常的煩惱。
《站在我肩上的小鳥》這繪本,非常傳神將孩子腦袋裡的想法,以小鳥來作為隱喻。
讓孩子能夠更清楚的瞭解想法,是如何的來影響自己。
無論是,對自己的自信,情緒,行為,以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在在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自我控制,自我覺察,自己的思考是一件需要時常反覆練習的事。
在這過程當中,也將讓我們看見,孩子如何讓腦海裡這隻小鳥閉嘴。
學習如何來控制自己的思考。
當然,如果能夠讓這隻小鳥好好的唱歌,或許更為美好。
我喜歡閱讀繪本,從中搜尋關於孩子在成長中,社會情緒發展所需要的媒材。
孩子需要有一種能夠讓他理解的方式。
我相信,多引導孩子提前接觸社會情緒繪本,將有助於讓孩子更懂得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伴。-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站在我肩上的小鳥》
(Un oiseau sur mon épaule)
作者: 西碧兒‧德拉克瓦
原文作者: Sybille Delacroix
譯者: 黃筱茵
繪者: 西碧兒‧德拉克瓦(Sybille Delacroix)
出版社:小熊出版
每個人早上一起床,當你清醒之後,我們的想法,就開始四處飄散。
我們的注意力會盯住哪裡?
這時,也關係到我們平時是否有在練習。
當我們總是習慣注意到,對自己帶來美好,舒服,有意思,新奇,好玩,新鮮的事物。
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的想法,就很自然而然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順著我們的習慣,而浮現出來。
在這過程中,有時會浮現出一些令人覺得糟糕,煩躁,不舒服,或是覺得拉哩拉雜的負面的思考。
當然,這些想法都非常的自然。甚至於,在我們的腦袋裡,不時的交錯著。
只是,我總是會強調一件事,負面的想法很自然,但是我們卻不能理所當然的,任由負面的想法來影響到自己。
自我覺察,其實非常的重要。
我們的想法,往往也決定了,自己接下來的情緒,以及行為模式。
往好的想,往合理的方式想,自己對自己來說,比較有利的方式想,何樂而不為呢?
說真的,不要再為難自己。
試著善待自己,讓我們能夠有合理的想法存在。
當然,偶爾負面的想法浮現,我們也接受。
你會發現這些合理的想法,也將對我們帶來美好的時刻。—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你的心就像天空》
(Your Mind is Like the Sky)
作者:包妮溫.巴萊德
原文作者:Bronwen Ballard
譯者: 劉清彥
繪者: 蘿拉.卡爾琳(Laura Carlin)
出版社:維京
我經常強調一件事「我們無法控制別人對自己說哪些話?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如何去解釋這些話。」
想法是一種選擇,就看你如何決定而換來不同的情緒感受。
面對他人的言語嘲諷,如何引導孩子以正向、合理的方式看待,及從容優雅的回應。常常令許多父母、老師,苦於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子。—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媽咪,有人笑我……》
(Orejas de mariposa)
作者: 露意莎.阿吉拉
原文作者: Luisa Aguilar
譯者: 孔繁璐
繪者: 安德列.聶維斯
出版社:薪展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憂鬱症到底是什麼模樣?對於正處在當下的人來說,心裡其實很難加以描述,也就是如此的難以描述,卻也帶給當事人極度的痛苦,以及周遭他人無法感同身受的了解。書中作者嘗試描述自己在憂鬱症的當下,可能有的感受,在閱讀的過程中,引領著自己走進憂鬱症朋友,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走出迷霧》
(Night Shift)
作者: 黛比.格里奧里
原文作者: Debi Gliori
譯者: 黃筱茵
繪者: 黛比.格里奧里(Debi Gliori)
出版社:維京
也許,我們覺得悲傷不會找到自己。
然而,它卻在內心深處的某一個角落裡,隱藏在那邊,等候時間點的出現。
不知不覺中,無法按奈住的情緒,就像黑壓壓烏雲的籠罩著自己,讓人窒息,喘不過氣。
悲傷很是自然,悲傷需要紓解,悲傷需要宣洩,悲傷需要有人來關注,同時,我們也接受自己的悲傷。
如何撫平自己的悲傷?他人的悲傷?需要我們細細的靠近,陪伴。—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找到悲傷的狗》
(The Dog who Found Sorrow)
作者:露塔‧布里德
原文作者:Rūta Briede
譯者: 林雨潔
繪者: 艾琳娜‧芭絲琳娜(Elina Braslina)
三之三出版。
這個世界很吵。
有時,我們都想要靜一靜。
但是,到底何處是我寧靜的所在。
有時,想要安靜,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在我們身旁,總是有許多想要來召喚我們的注意力。
充滿了,想要與我們寒暄、互動的刺激。
說真的,外在的世界,有時還挺有趣,挺吸引人的。
但是,我們還是想要靜一靜。
有時,太安靜了,會讓人家覺得我們似乎沒有事情做。
或以為我們不知道要做什麼?
有時,這個世界很吵,吵得令人受不了。
自己想要靜一靜。
然而,當真的進入到安靜的時候,自己又有些不自在。
因為,別人怎麼看待,總是讓我自己覺得奇怪。
外面很喧囂,外面很熱鬧,但是自己就真的想要好好的安靜。
當然,在安靜的過程中,我們想要做什麼?
或者無所事事,或者只是想要好好的看一本書,或者是聽一聽自己內心的一些聲音。
我們真的需要給自己一段安靜的時刻。
讓自己心裡,漸漸的能夠平靜。-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
(Albert’s Quiet Quest)
作者: 伊莎貝爾.阿瑟諾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Isabelle Arsenault
譯者: 黃聿君
出版社:字畝文化
現在的人,煩惱很多,能夠聆聽自己煩惱的人,卻很少。
抱怨很容易,然而聆聽,卻困難的多。
我們的煩惱,就如同泡泡製造機,開關一按壓,就一個一個浮現了出來,讓人心情不甚美麗。
這時,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好好的,聆聽自己心中的這些困擾。
就如同一個泡泡,一個泡泡,說了出來。
紓解了,泡泡一戳就破掉了,心情也舒暢許多了。
這個社會上,不缺愛抱怨的人。
只是,我們身旁卻總是少了那一個,可以真正為我們聆聽的對象。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化為企鵝醫生一樣,試著扮演解憂雜貨店的老闆。
好好的陪伴,生命中,和我們交會的重要他人。
透過這繪本,以瞭解聆聽的重要性。
同時,我們每一個人的煩惱、憂愁,是否也需要來點限量?
免得在腦袋裡,占了記憶體,而妨礙了思緒的運轉,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品質。-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解憂專家 企鵝醫生》
(고민 해결사 펭귄 선생님)
作者: 姜景琇
原文作者: 강경수
譯者: 賴毓棻
繪者: 姜景琇(강경수)
出版社:剛好
愛 黛 兒 讓 你 感受 到 我 的 愛 聆聽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是否有覺察到你身上總是有一隻小鳥。
這些小鳥就如同你的想法,在你耳朵旁,不時的聒噪。
有些想法,總是讓你顯得自己渺小。
總是提醒你自己有多糟糕。
總是在告訴著你,不要往前靠。
然而,這些想法卻讓你越來越陷入困擾。
對於孩子來說,有時自己很難要求小鳥閉嘴。
因為它總是無來由的,說叫就叫。
讓我們覺得耳根子很吵。
但是又無法拋開它,讓自己感到非常的煩惱。
《站在我肩上的小鳥》這繪本,非常傳神將孩子腦袋裡的想法,以小鳥來作為隱喻。
讓孩子能夠更清楚的瞭解想法,是如何的來影響自己。
無論是,對自己的自信,情緒,行為,以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在在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自我控制,自我覺察,自己的思考是一件需要時常反覆練習的事。
在這過程當中,也將讓我們看見,孩子如何讓腦海裡這隻小鳥閉嘴。
學習如何來控制自己的思考。
當然,如果能夠讓這隻小鳥好好的唱歌,或許更為美好。
我喜歡閱讀繪本,從中搜尋關於孩子在成長中,社會情緒發展所需要的媒材。
孩子需要有一種能夠讓他理解的方式。
我相信,多引導孩子提前接觸社會情緒繪本,將有助於讓孩子更懂得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伴。-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站在我肩上的小鳥》
(Un oiseau sur mon épaule)
作者: 西碧兒‧德拉克瓦
原文作者: Sybille Delacroix
譯者: 黃筱茵
繪者: 西碧兒‧德拉克瓦(Sybille Delacroix)
出版社:小熊出版
每個人早上一起床,當你清醒之後,我們的想法,就開始四處飄散。
我們的注意力會盯住哪裡?
這時,也關係到我們平時是否有在練習。
當我們總是習慣注意到,對自己帶來美好,舒服,有意思,新奇,好玩,新鮮的事物。
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的想法,就很自然而然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順著我們的習慣,而浮現出來。
在這過程中,有時會浮現出一些令人覺得糟糕,煩躁,不舒服,或是覺得拉哩拉雜的負面的思考。
當然,這些想法都非常的自然。甚至於,在我們的腦袋裡,不時的交錯著。
只是,我總是會強調一件事,負面的想法很自然,但是我們卻不能理所當然的,任由負面的想法來影響到自己。
自我覺察,其實非常的重要。
我們的想法,往往也決定了,自己接下來的情緒,以及行為模式。
往好的想,往合理的方式想,自己對自己來說,比較有利的方式想,何樂而不為呢?
說真的,不要再為難自己。
試著善待自己,讓我們能夠有合理的想法存在。
當然,偶爾負面的想法浮現,我們也接受。
你會發現這些合理的想法,也將對我們帶來美好的時刻。—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你的心就像天空》
(Your Mind is Like the Sky)
作者:包妮溫.巴萊德
原文作者:Bronwen Ballard
譯者: 劉清彥
繪者: 蘿拉.卡爾琳(Laura Carlin)
出版社:維京
我經常強調一件事「我們無法控制別人對自己說哪些話?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如何去解釋這些話。」
想法是一種選擇,就看你如何決定而換來不同的情緒感受。
面對他人的言語嘲諷,如何引導孩子以正向、合理的方式看待,及從容優雅的回應。常常令許多父母、老師,苦於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子。—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媽咪,有人笑我……》
(Orejas de mariposa)
作者: 露意莎.阿吉拉
原文作者: Luisa Aguilar
譯者: 孔繁璐
繪者: 安德列.聶維斯
出版社:薪展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憂鬱症到底是什麼模樣?對於正處在當下的人來說,心裡其實很難加以描述,也就是如此的難以描述,卻也帶給當事人極度的痛苦,以及周遭他人無法感同身受的了解。書中作者嘗試描述自己在憂鬱症的當下,可能有的感受,在閱讀的過程中,引領著自己走進憂鬱症朋友,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走出迷霧》
(Night Shift)
作者: 黛比.格里奧里
原文作者: Debi Gliori
譯者: 黃筱茵
繪者: 黛比.格里奧里(Debi Gliori)
出版社:維京
也許,我們覺得悲傷不會找到自己。
然而,它卻在內心深處的某一個角落裡,隱藏在那邊,等候時間點的出現。
不知不覺中,無法按奈住的情緒,就像黑壓壓烏雲的籠罩著自己,讓人窒息,喘不過氣。
悲傷很是自然,悲傷需要紓解,悲傷需要宣洩,悲傷需要有人來關注,同時,我們也接受自己的悲傷。
如何撫平自己的悲傷?他人的悲傷?需要我們細細的靠近,陪伴。—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找到悲傷的狗》
(The Dog who Found Sorrow)
作者:露塔‧布里德
原文作者:Rūta Briede
譯者: 林雨潔
繪者: 艾琳娜‧芭絲琳娜(Elina Braslina)
三之三出版。
這個世界很吵。
有時,我們都想要靜一靜。
但是,到底何處是我寧靜的所在。
有時,想要安靜,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在我們身旁,總是有許多想要來召喚我們的注意力。
充滿了,想要與我們寒暄、互動的刺激。
說真的,外在的世界,有時還挺有趣,挺吸引人的。
但是,我們還是想要靜一靜。
有時,太安靜了,會讓人家覺得我們似乎沒有事情做。
或以為我們不知道要做什麼?
有時,這個世界很吵,吵得令人受不了。
自己想要靜一靜。
然而,當真的進入到安靜的時候,自己又有些不自在。
因為,別人怎麼看待,總是讓我自己覺得奇怪。
外面很喧囂,外面很熱鬧,但是自己就真的想要好好的安靜。
當然,在安靜的過程中,我們想要做什麼?
或者無所事事,或者只是想要好好的看一本書,或者是聽一聽自己內心的一些聲音。
我們真的需要給自己一段安靜的時刻。
讓自己心裡,漸漸的能夠平靜。-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
(Albert’s Quiet Quest)
作者: 伊莎貝爾.阿瑟諾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Isabelle Arsenault
譯者: 黃聿君
出版社:字畝文化
現在的人,煩惱很多,能夠聆聽自己煩惱的人,卻很少。
抱怨很容易,然而聆聽,卻困難的多。
我們的煩惱,就如同泡泡製造機,開關一按壓,就一個一個浮現了出來,讓人心情不甚美麗。
這時,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好好的,聆聽自己心中的這些困擾。
就如同一個泡泡,一個泡泡,說了出來。
紓解了,泡泡一戳就破掉了,心情也舒暢許多了。
這個社會上,不缺愛抱怨的人。
只是,我們身旁卻總是少了那一個,可以真正為我們聆聽的對象。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化為企鵝醫生一樣,試著扮演解憂雜貨店的老闆。
好好的陪伴,生命中,和我們交會的重要他人。
透過這繪本,以瞭解聆聽的重要性。
同時,我們每一個人的煩惱、憂愁,是否也需要來點限量?
免得在腦袋裡,占了記憶體,而妨礙了思緒的運轉,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品質。-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解憂專家 企鵝醫生》
(고민 해결사 펭귄 선생님)
作者: 姜景琇
原文作者: 강경수
譯者: 賴毓棻
繪者: 姜景琇(강경수)
出版社:剛好
愛 黛 兒 讓 你 感受 到 我 的 愛 聆聽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文茜新書《終於,還是愛了》/世界好糟糕,還是要選擇去愛呀!】
從頭到尾,#陳文茜 都是站著演講。
那一天,我參加陳文茜的新書《終於,還是愛了》分享會,事前已經看完這本書,知道她今年3月開完肺腺癌的刀,等於休息幾個月後,她就頂著微恙身體來和群眾見面。
當晚,我見到出版社早已為陳文茜安排了坐椅,可她連「拉開椅子」的動作都沒有,直挺挺站在桌子後,優雅地和讀者們揮揮手,目光灼灼地看向大家,靜靜地從左邊看到右邊,右邊掃到左邊。
從她對待讀者的細節,我觀察到屬於一個智者的謙卑和溫柔,看著她一一對視群眾、投以微笑,那不光是對自身文字的尊重,更乘載著對讀者們的感謝。
---
在我來看,《終於,還是愛了》是陳文茜的思想集大成,她曾是政治人物、律師、媒體人、主持人和作家,對社會懷有滿腔抱負,比我們更有機會領受到人性的萬般醜惡。
新書會上,陳文茜和我們分享已逝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約翰麥肯的故事,他在美國政壇有「獨行俠」之名。
約翰麥肯在競選總統時,遭到政敵小布希抹黑,對方惡意發起兩萬多份的民調,暗示約翰麥肯家裡有個黑人小女孩,是他跟外頭情婦所生,但真相是:這個黑人小女孩,是他和妻子從孟加拉領養的女兒。
面對政敵公然造謠,約翰麥肯選擇沈默,輸掉總統大選,他事後在回憶錄提到,女兒剛準備上小學,他不想讓年紀尚小的女兒被這場選戰頂到風口浪尖,擔心被同學欺侮。
「總統跟家人,我選擇我的家人,如果因我的沈默變成這般結果(敗選),即代表美國人相信的價值是如此,我只能認了。」
約翰麥肯在政壇30多年,常因政見不同,不惜抨擊同黨參議員或高層,還會跑去跟民主黨人結盟,公然跟自己的共和黨唱反調。
他只問政見,不看黨派,不輕易被收買。
他的喪禮上,前總統歐巴馬感性致詞:「當你和約翰意見相左時,你會從他身上看到,什麼叫做真正的品格。他總是聆聽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理念,與對方理性討論。他才是真正相信美國憲法,永不被權力、政黨綁架的愛國者。」
令人動容的是,昔日政敵小布希也參加了約翰麥肯的喪禮,且是約翰生前親自邀請他,笑說:「你欠我的。」對政敵當年的抹黑也不計較了。
---
陳文茜說:「我一直都欣賞那群意識形態跟我完全不同的人,並願意為了他的信念去奮戰一生、永不倒下,畢竟誰說你的立場就一定是對的呢?」
約翰麥肯是一個愛國主義者,終其一生都為了自己的理念而活,哪怕得罪再多人,處事無法圓融,他到死之前都忠於自己,忠於黎民百姓,也不放棄跟立場不同的人溝通。
現代社會很講究「圓滑」這件事,一旦有人稍微展現個性和想法,就會被老一輩的人批判是「不會做人」,但這個現況隨著網路發達、自媒體如春筍般冒出後逐漸改善。
我們慢慢了解:有生之年能為夢想而活,方是正經事,人生才不算白過。
國師唐綺陽不是說過了嗎?水瓶時代已然到來,墨守成規、堅持信奉單一價值、無法吸收新生代想法的人們注定會被淘汰,擁有「專業實力」跟「個人風格」,又可以「接納不同想法」的人,才會站穩腳步,成為大人物。
對我來說,「接納不同想法」這個部分比前面兩大要素更重要,畢竟若每個人忙著活出自己,卻沒有包容心,反而會變成排擠別人、自視甚高的狂妄者和極端份子,世界非但不會好,反而越來越可怕。
我們必須培養一個心態,那就是:懂得在發展、照顧自己之餘,不要想硬去干涉別人。
這種心態要如何養成?解法藏在陳文茜的新書裡,僅有一個關鍵字:愛。
---
陳文茜書中所寫的「愛」,正是我之前文章提到的儒、道形式的大愛,是《聖經》裡頭的「尊榮以前,必有謙卑」,也是《金剛經》中的那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當一個人懂得去對世界慈悲,知曉每個人活在世上各有各的苦,也正因他們遭遇過的「苦」,導致他們的價值觀跟做事方式,和你就是不同路,這無法改變吶!
事實上,你不需要去配合和你理念不同的人,但你可以耐心理解跟諒解,而這一連串的過程,正是一種「愛」的體現。
前朝舊事風起雲湧,終如東逝水,今日陳文茜已經62歲了,浪花淘盡與她同期的英雄們,什麼情與仇,已經不重要了。
加上後來,陳文茜在抵抗肺腺癌、拯救流浪狗的過程裡,數度與生死交會,使她更加領悟:無論世界的真相再怎麼混屯、再如何令人絕望跟失望,我仍然決定選擇去愛,愛自己,愛眾生。
原來愛,才是唯一能讓人內心平靜的方法,是療傷不二法門。
---
陳文茜在新書會上對我們說:「現在的人只會『大情小愛』,但我希望你們能做到『大愛小情』⋯要如何治療失戀、治療小情?」
「我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去愛世界,第二去看看比你更苦的人。」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罹癌後,陳文茜依然定期去兒童重症病房幫忙;為什麼婚姻不幸的已故英國王妃黛安娜王妃,後期會跑去世界各地做慈善。
又或是,為什麼奧黛莉赫本會說:「當你長大時,你會發現你的那雙手,一隻是用來幫助自己,一隻是用來幫助別人。」
受傷之人的療傷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愛獻給更需要的人,從中瞭解「珍惜當下」的美好,莫再哀逝過往,一直把心思纏繞在渣男渣女身上,拿別人的狠心來霸凌自己。
一如陳文茜曾說的那句:「都是粉身碎骨,我寧可為眾人粉身碎骨,幹嘛為一個男人粉身碎骨?」
---
會上,我看到很多讀者在擦眼淚。
回家路上,吳先生對我說:「台灣人是很想要愛國的,但我們都隱隱約約感受到,約翰麥肯這樣的政治人物,好像很難再有了。」
可無論如何,關於愛世界,我們還是可以從自己開始做起,開始練習。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