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說再次偉大?】
寫作真的是件殘忍的事情啊
真的
不知道為何昨天又有人跟我聊到「創作顛峰」的話題,一時有感🤣🤣
對啊,儘管我目前自己好像還有些很薄弱的信心
但是
那也僅止於如此短暫的此時此刻而已
還是覺得很可能我某天一覺醒來就江郎才盡了
到底還能撐多久呢?
怕.jpg
‧
這裡貼一下今年三月印刻雜誌封面專輯
我與駱以軍老師的長對談
真的是長對談
名副其實,非常長
有1.5萬字左右
我找了其中大概最輕鬆有趣的一回合貼在這裡
提到有次2006年
機緣巧合,駱以軍開車載我從南投回台北
路上塞車
所以我們就尷尬又歡快又激情(?)地在車上「共處」數小時的事情
(剛寫完時,我曾開玩笑地想把這次對談命名為「讓小說再次偉大」🤣🤣🤣)
‧
然後週六晚上8點有個中國的直播活動
(應該是類似podcast)
如圖
有興趣聽我聊一下生物龐克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掃QR扣
────
駱以軍:
我記得十幾年前(搞不好十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去南投一個文學營演講,你也去了,我回程台北時,你搭我便車。如今回想,我那時也才不到四十歲,所以你也不到三十歲?更早些時我就認定,你們那一輩的頂尖天才,一個童偉格、一個你、一個甘耀明。這和後來的文學地位無關,我就是只讀到你們二十多歲時第一本小說時的,一種同為練武者,對這年輕作者,他初展露的某些極特殊的眼球轉速,或濾光的方式,或奇怪為何他為特別定格某一幅畫面。
這是我作為武痴內心真的驚嘆。當時你搭我的車,年輕的你非常害羞沉默。其實我好像後來變成一個哈啦大叔,但那時碰到純質的小說天才,我會有一種怕碰碎玻璃器皿的笨拙。天知道那次台中到台北的高速公路大塞車,我們的車好像緩慢在車陣困了五個小時嗎?天啊那對我是和一個劍氣在身的下一代頂尖小說家,我們在封閉車內共處五小時!
我連年輕跟同輩哥們在PUB喝酒亂屁小說、電影,也沒那麼長時間。而且那時我(愁苦於自己那麼窮,然後妻小,一籌莫展),你(愁苦於家人還不接受你放棄醫學系,改要寫小說),我們都並沒那麼多的人世閱歷,哪怕如今如果這樣場景我們還可說些自己遇上的倒楣事,但那時我超焦慮。
我後來才認識童偉格,啊啊那更是你發動漫天唬爛忍術,他都可以一句話不說就只傻笑的悶葫蘆。
不過那一次困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拯救了我焦慮的那五小時,我問起你「最喜歡的世界小說家」。
說真話,我覺得我自己那樣真的很幼稚,但我記得我年輕初遇黃錦樹、董啟章、童偉格時,都會很白痴問這問題,甚至會問「你心目中的第一到第五名」?真的很白痴,但如今想來真美好。因為這些人也會出現同樣崇敬、嚴格內心排名的表情,真的認真和我說起來。卡夫卡、波赫士、馬奎斯、杜斯妥也夫斯基、納博科夫、大江,這些人一定跑不掉的。偉格很意外對我提到巴加斯.略薩,錦樹則對我展開那時我根本不認識的奈波爾。
這幾年,有次我遇見黃崇凱,我和他說到波拉尼奧,簡直像在說喬丹那樣的迷醉。
我記得你對我說起符傲思的《魔法師》,然後我們也歡快激情的說著艾瑞斯‧梅鐸的《大海,大海》。
天啊,那可是那時我內心的兩大天書!極品!啟發之理想大小說的某種「城堡設計圖」啊!我沒有和任何人提過(後來才有在文章中提過)。
對我而言,我們兩個像是對了「通關密碼」,為何那其中的設計、展開、愛之瘋狂、高藝術修養之人,但卻搞了個莎士比亞《暴風雨》的現代演劇。我們講得超嗨,完全忘了之前的拘謹、張力。就像兩個天才棋手在大聊哪一年世界西洋棋大賽,哪一局經典然後白方哪一手下錯,黑方在哪一手如何做局,那真是聊的暢意、兩眼發光。
當然之後,我們其實隔幾年遇見,某些對談活動,某些和其他創作者的咖啡屋聚會。但好像不再能復返,那樣我們相較都年輕,然後像高手拿劍晃幾下探對方內力的傻瓜行為。
但我心中留了個念想,想有機會再聽你說說。
‧
伊格言:
你提到多年前這件事(準確地說是二○○六年十二月;因為我清楚記得前晚天氣極冷,我在南投文藝營住宿處小房間電視上看到陳菊以極小票數差首次擊敗黃俊英當選高雄市長。換言之,那時《噬夢人》也還在我腦子裡還沒被寫出來呢),我讀得熱淚盈眶。
是啊,如你所言,那多麼「傻瓜行為」,純淨而真誠無比──並無特別私交,但同樣懷抱著對小說這藝術行當的虔誠之心的兩個瘋魔者(是啊,不瘋魔,不成活)的彼此試探,擺好了架式過招;然而同時又信服於對方的虔誠與深情,心知肚明因而有種知音的相濡以沫。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而確實也正如你所說──那樣的時刻如何可能?連你(以軍老師!)和你的同輩們聊小說,也不太可能一聊五小時啊。黑暗的北上高速公路上黑暗的車裡,有時車行順暢,路燈的橘色燈光霧氣般間歇性侵入車內;有時路面擁堵成為大型停車場,舉目所及所有車輛方盒子共同陷落於一個被按下了暫停鍵的虛擬夢境中。
而後我們竟然就這樣聊小說聊了五個小時!誇張點說,出之以〈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主角葉月春奈之語:一切豈非近乎神蹟?
所以「上帝」是什麼?「神」是什麼?我們何德何能,何其幸且不幸,與那樣既徒勞無功又煙花般燦爛的命運相遇?
我想到的是,在無神論者佛洛依德那裡,那是人類用以抵禦恐懼的心靈幻覺(《圖騰與禁忌》、《一種幻覺的未來》);在另一位無神論者馬克思那裡,那是統治階級用以麻痺人民的鴉片。而如今重新思索這不可思議的提問,如果一如馬克思與佛洛依德所說,「神」純粹是人類心靈的創造物,那麼我會問的是:在何種時刻,在「智人」此一物種的心靈中,恐懼誕生了,神也因此而誕生了?
尼安德塔人的心中有神嗎?黑猩猩們的心中有神嗎?虎鯨、狗或貓的心中有牠們自己的神嗎?
我必得如此提問,因為我無法無視於數世紀以來人類的智識進展與文明跳躍。那是達爾文的凝視,《盲眼鐘錶匠》的洞見,丹尼爾‧丹內特等一眾心智哲學家手術刀般鋒利的思索,凱文‧凱利的的空照視野,甚至再加上伊隆‧馬斯克等夢想家的狂想與實踐。
法國作家韋勒貝克在《誰殺了韋勒貝克》中虛構了一幅藝術家傑德‧馬丹的成名畫作,題為「比爾蓋茲和賈伯斯討論電腦資訊的未來」(韋勒貝克的描述是,畫幅中,北加州燦爛的夕照下,正向生命終點快速趨近的賈伯斯眼中燃燒著深沉的火焰,「不只是預言者、先知的火焰,也是儒勒‧凡爾納筆下描述的發明者的火焰」)──
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毫無疑問我們該凝視的是「伊隆‧馬斯克與哥德爾虛擬視訊會議」或「凱文‧凱利、理查‧道金斯與教宗聖方濟各針鋒相對」。
我懷疑,在小說的世界裡,「神」與「鬼」或許都是命運的代稱(幾年前我寫過一篇談及普利摩‧李維的小文章,題為「鬼是命運的隱喻」)。
《魔法師》的作者符傲思並未迴避此一大題,在序言中,他明白表示,《魔法師》最初的原名叫「上帝遊戲」。是,我個人以為,符傲思在討論的確實就是「命運」;而小說主角于爾夫的遭遇無非是一部微縮膠卷化的個人心靈史──必須說明的是,此處的「個人心靈史」並不僅是小說情節中的角色個人心靈,而毋寧隱喻著整部人類文明之智識啟蒙流變的歷史。
在我看來,符傲思與《大海,大海》的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基地三部曲》的艾西莫夫,以及韋勒貝克等人是同一類小說家
(當然了,或許可以再加上《三體》、《阿特拉斯聳聳肩》),他們思索的是整個文明過去的脈絡與未來的去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個人哲學三問,在此或已化為烈焰煙塵中的「文明三問」:「文明是什麼?文明從哪裡來?人類文明終將往何處去?」。我以為,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小說了。
小說還能有多「大」?是以,就此一角度而言,或許我可暫且心虛地回答你半開玩笑的提問──你提到,你很想聽我唬爛看看「愛的量子力學論」。
當然了,我沒有直接回答的能力,但或許恰恰有一趣事可供參照:在《噬夢人》的幾十則註解中,有一則我簡稱為「方程式測定儀」的註解──我假想未來有位名叫森山和正的日本教授發現了關於「愛」或「靈魂」的物理學證據。
事實上,此刻,二〇二一年科學家們所掌握的弦論已然推測,我們身處其間的世界並非僅只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四維時空,而是另有七個細小的維度踡曲於其中;是以,宇宙並非四維時空,而是以共十一維的形式存在。而小說中森山和正教授的理論則論證了,類似「靈魂」、「意識」、「生命」與「愛」,甚至「詛咒」這樣我們此刻以數學或物理無法證實的「東西」,都實存於那感官不可見的七個細小維度中。
《噬夢人》成書於二○一○年;而其後數年,英國大導諾蘭就釋出了他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在電影中拋出類似設想:「愛」就在第五維度裡。我有時演講時提到此事,不無得意,開玩笑地說我與諾蘭大約是英雄所見略同吧(笑)。
當然了,這在《噬夢人》中僅是一支線,而在《星際效應》中則得到了完整的發展。諾蘭無疑是個自造迷宮的高手,《星際效應》中迷宮仍在,但明顯不如《全面啟動》(*Inception*)與其後疫情下的《天能》(*Tenet*)般錯綜迂迴,取而代之的則是巨大的、寬闊的,宇宙尺度的深情。我在想,這個小巧合或許也代表了我對此類「大小說」的個人偏執。小說此一藝術形式,究竟可能「宏偉」至何種程度?
我對此事好奇無比。而這點,又直接連上了我個人對藝術的另一理解或執念──小說,或謂藝術,是否有可能更有效、更毫無閃躲地回應當代人類的議題?如何「讓小說再次偉大」?
作為一位虔誠的文字手工藝人,我猜想,這或許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行當為文明做出一些無可取代的創新的機會吧?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楊宇騰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楊宇騰YU #懷疑愛 #邃宇 #DarkWings #9月14日正式發行 #OneCoolTW #泓康天下 「我一直待在黑暗當中,儘管努力張開雙眼,觸目所見,依舊是一片絕望的黑。」 楊宇騰YU去年的8月12日正式出道,推出了第一張寫真EP「我的夜無所事事」,發表了一動一靜「Follow」、「水...
愛貝克思手燈 在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哈哈哈 媽我上榜了還排第一名
不過我蠻早就發現這位Dcard 創辦人是老版友,按讚按很勤,感恩支持呀
『簡勤佑』擔任國民黨「數位諸葛亮」~想不到諸葛亮軍師還沒開戰前,就被CIH派出的大量軍隊突襲摸清底。
CIH派出超暴力臉書爬蟲軍隊,蒐集諸葛亮的『公開』行為,準備回報給主公(CIH粉絲們)。
報告主公,諸葛亮最近一個禮拜,對貼文按讚的次數排名(註1)。
格式:
粉專 69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粉專 40 美股漫談
個人 35 黃郁棋
粉專 29 上流哥投資理財粉絲團
粉專 26 Z9 的看板
粉專 18 銀行家尼莫
粉專 16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
粉專 16 Joe's investment
粉專 15 ETtoday旅遊雲
個人 15 Tai Yu
粉專 14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粉專 13 股癌 Gooaye
粉專 13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粉專 13 燈火闌珊處 - 人棄我取的冷門股投資哲學
粉專 12 資工心理人的理財筆記
粉專 12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粉專 11 JC 趨勢財經觀點
粉專 11 加藤軍台灣粉絲團 2.0
粉專 11 元毓
粉專 11 ETtoday新聞雲
個人 11 Miula Hung
粉專 10 蘋果新聞網
粉專 9 會計師之股市第一線
粉專 9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粉專 9 升鴻投資
粉專 8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粉專 8 蕭瑟寡人
粉專 8 王伯達觀點
粉專 7 桃園人好吃好玩又好逛
粉專 7 雷浩斯價值投資網
粉專 7 副總裁的理財日誌
粉專 7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粉專 7 李其展的外匯交易致勝兵法
粉專 7 韓半島新聞平台
粉專 7 幣圖誌Bituzi
粉專 7 Value Partners 價值合夥人
粉專 6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粉專 6 公視新聞網 PNN
粉專 6 Donald J. Trump
粉專 6 Chief Stock 致富思維
粉專 6 Ffaarr的投資理財部落格
個人 6 安春花
粉專 6 股市隱者
粉專 5 BusinessFocus
社團 5 吳嘉隆總體經濟觀察
粉專 5 謝東霖 Hsieh Tung Lin
粉專 5 深度西班牙
社團 5 韓國瑜蔚藍中華守護聯盟
粉專 5 數位時代
社團 5 北美選擇權策略解析學習
粉專 5 美股投資的永恆之道
個人 5 葉丙成
個人 5 林威宇
個人 5 吳崟睿
粉專 4 蔣萬安
粉專 4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個人 4 Sheraton Wu
個人 4 簡榮宗
個人 4 Ken Hsu
個人 4 羊麥克
社團 4 美股淘金客
粉專 4 Technews 科技新報
粉專 4 Natasha Romanoff
社團 4 房子賠售就是爽
粉專 4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粉專 4 KZX
粉專 4 阿升投資討論區
個人 4 楊文宏
粉專 4 Jet Lee的投資隨筆
個人 3 貝克菜
個人 3 Chih Chan Tu
粉專 3 時刻旅行 TripMoment
粉專 3 Mr.的雜七雜八翻譯
粉專 3 投資旅行家-格列佛
粉專 3 蔡英文 Tsai Ing-wen
粉專 3 Business Digest
粉專 3 寫點科普,請給指教。
粉專 3 基石創投 Cornerstone Ventures
粉專 3 峰言峰語
粉專 3 BigEcon
粉專 3 Thomas Lee' Sharings
粉專 3 Market Digest 市場文摘
粉專 3 泰國清邁象
粉專 3 饒靜慈
粉專 3 Trip+
社團 3 台灣時代精神運動 The Zeitgeist Movement Taiwan Chapter
個人 3 Hector Lin
粉專 3 Fortune Insight
社團 3 MM總體經濟投資討論群
個人 3 Victor Chen
個人 3 陸子鈞
粉專 3 Anue鉅亨網財經新聞
粉專 3 踢爆詐騙神棍‧四月老師的幸福魔法屋
個人 3 吳孟柔
個人 3 柯梓凱
個人 3 林祖儀
個人 2 林大涵
個人 2 黃健豪
個人 2 Mitter Chiang
個人 2 翟本喬
個人 2 Chris Chen
粉專 2 GIGadgets
個人 2 林一泓
個人 2 蕭上農
個人 2 王宏恩
粉專 2 卡爾先生/Crisis Investor - 危機入市、財富自由
個人 2 周董
個人 2 Lucas Yao
粉專 2 Justin Flom
粉專 2 桃園人
粉專 2 財經雷亂想
粉專 2 富比士地產王
粉專 2 賴導機票快報
粉專 2 江啟臣
粉專 2 蔡正元
粉專 2 平行時空政經聚 - Polieconomics
個人 2 周世恩
粉專 2 徐晞庭 晞晞
個人 2 邱煜庭
粉專 2 綠角財經筆記
粉專 2 定錨投資隨筆
粉專 2 艾蜜莉-自由之路
粉專 2 阿堯投資筆記
粉專 2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個人 2 Hao Chuang
個人 2 Ye Irving
粉專 2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個人 2 Jonathan Chan
粉專 2 九把刀 Giddens Ko
粉專 2 投資沙岸的揀貝人
個人 2 黎榮章
個人 2 邱丞正
粉專 2 B.D 金融洞見
粉專 2 美國金融日記
個人 2 Clement Tang
粉專 2 財富開麥拉
個人 2 梁桂峰
個人 2 李憲彥
個人 2 李忠儒
粉專 1 我是桃園人
個人 1 黃沛聲
粉專 1 周小葳的勇敢生活
個人 1 TK Lin
個人 1 楊攸凱
個人 1 Jin Hsueh
粉專 1 Emmy追劇時間
個人 1 'Eric Wu
粉專 1 GQ Taiwan
個人 1 陳小彬
個人 1 Keynes Cheng
粉專 1 豌豆老公主與歪嘴雞の 小資退休生活
個人 1 詹益鑑
個人 1 Kristy Guo
個人 1 Amber Cheng
個人 1 盧羿安
個人 1 沈家后
粉專 1 靠傳媒 COWmedia
個人 1 徐閉
個人 1 Joseph Hsieh
粉專 1 矽谷大齡工程師
粉專 1 唐家婕 - Jane Tang
個人 1 Miranda Yi-Chung Yeh
粉專 1 郭書瑤 瑤瑤
粉專 1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粉專 1 擁抱巴菲特(邱涵能)
粉專 1 華倫存股 穩中求勝
個人 1 趙君朔
個人 1 楊荏傑
粉專 1 蘇貞昌
粉專 1 霜語 Vanessa
粉專 1 房業涵Mena
粉專 1 劉方慈 Crystal Liu
粉專 1 孫悟天存股
粉專 1 好房網News
粉專 1 遠見雜誌
粉專 1 B.C. & Lowy
粉專 1 快點TV
粉專 1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粉專 1 跟著關關看世界
粉專 1 侯友宜
粉專 1 ETtoday美女雲
粉專 1 JKF 紅燈區2.0
粉專 1 滇西小哥 Dianxi Xiaoge
粉專 1 水鏡政經學院
粉專 1 簡榮宗
粉專 1 台灣航空福利社
粉專 1 下班經濟學
粉專 1 小威的ㄧ生
粉專 1 Econ達人
粉專 1 五月天 阿信
粉專 1 Los PE
粉專 1 鑒機價值資本投資筆記
粉專 1 Outside TV
粉專 1 楊衛隆
粉專 1 英國凱萊-凱的小生活大冒險
個人 1 游弘宇
粉專 1 丞石建築開發
粉專 1 農林cafe
粉專 1 Tasty Home
粉專 1 黑嘉嘉 Joanne Missingham
粉專 1 DECOmyplace
粉專 1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粉專 1 Data Man 的資料視覺化筆記
個人 1 蔡睿
粉專 1 眼球中央電視台
個人 1 鍾哲民
粉專 1 張齡予
粉專 1 王立第二戰研所
粉專 1 壯闊台灣 吳怡農
個人 1 陳詩寧
粉專 1 王卓淇 Erin Wong
個人 1 林韋翰
個人 1 RM Liao
粉專 1 MenClub
粉專 1 CEVE 誠繹國際
粉專 1 林智群律師(klaw)
粉專 1 Prestige Taiwan
個人 1 Icheng Liu
粉專 1 TEEPR 亮新聞
粉專 1 虞承璇
粉專 1 Porsche Taipei 保時捷 台北
粉專 1 夏嘉璐
粉專 1 遠得要命的數學王國
個人 1 李季鴻
個人 1 王景弘
個人 1 黃適文
粉專 1 486先生
粉專 1 新竹老爺酒店
粉專 1 柯文哲
個人 1 葛如鈞
粉專 1 中國國民黨 KMT
個人 1 黃斌
個人 1 Jason Yang
個人 1 Hauer Hsieh
個人 1 劉承啟
粉專 1 蔡阿嘎
粉專 1 Freeride World Tour
粉專 1 ETtoday房產雲
粉專 1 桃園大溪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 The Westin Tashee Resort, Taoyuan
粉專 1 阿才的店(1993)
粉專 1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粉專 1 Taiwan 台灣嚮導
個人 1 Lancelot Wang
粉專 1 小胖企愛出走 Penguins Travel
粉專 1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Crowne Plaza Tainan
個人 1 黃士修
粉專 1 一分鐘學理財
粉專 1 黑色之聲
個人 1 張嘉玲
粉專 1 FinSight 趨勢觀點
個人 1 藍弋丰
粉專 1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粉專 1 台灣民眾黨
粉專 1 Aa7新外購
個人 1 Ray Ma
個人 1 Hong-Jen Chiu
個人 1 Fred Jame
個人 1 程天縱
個人 1 彭少甫
個人 1 趙曉慧
個人 1 張晉源
個人 1 Sabrina Fan
個人 1 Sunny Yen Ting Hsu
個人 1 吳嘉隆
個人 1 高妍荷
個人 1 謝國樑
個人 1 Aaron Kosatern
個人 1 Tom Chen
個人 1 Howie Young
個人 1 王進忠
個人 1 Singtone Liu
個人 1 湯濟家
個人 1 劉浥勻
個人 1 宋友翔
個人 1 溫鈺翔
個人 1 Sandy Lo
個人 1 Eason Jkf
個人 1 周靈卉
個人 1 洪大倫
個人 1 Molly Huang
個人 1 張志祺
個人 1 林宏諺
個人 1 Kandee Chen
個人 1 Rueyhong Wong
個人 1 林熙哲
個人 1 陳思翰
個人 1 Carrie Tsai
註1:單純只有按貼文讚,不包含其他心情。
#CIH #國民黨 #數位諸葛亮 #簡勤佑
愛貝克思手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olland On Line12/15
* 荷蘭「豪達燭光節」,點亮童話般荷蘭奇妙之夜!
近日荷蘭的「豪達燭光節」( Gouda bij Kaarslicht)在中世紀風格的小城豪達舉行。作為荷蘭最古老的節日之一,「豪達燭光節」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觀賞。
小城舉辦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而節日期間小城裡幾乎所有活動都向公眾免費開放。
「豪達燭光節」是當地重要的年度慶典活動,你可以看到街道被華麗的燈飾照亮,牧羊人把他們的動物帶進城鎮,參加教堂免費舉辦的音樂會, 遊客們在大街上散步,市民們在聖誕集市裡精心挑選禮物。
當夜幕降臨時,就到了豪達燭光節的節日高潮——蠟燭和聖誕樹的照明儀式。人們聚集在豪達市中心的主廣場, 到了19:00左右,廣場周圍的燈光將完全熄滅,徬彿回到了中世紀,而這時豪達市政廳會點起1500支蠟燭,隨著市中心周圍的幾千支蠟燭陸續的點亮,這座小城變成了一片璀璨的燭光海洋。與此同時,市中心巨大的聖誕樹也將被點亮。—圖片來自Giphy
* 荷蘭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驗成功! 荷蘭鐵路公司NS本週三凌晨進行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駕,鐵路公司說,這項試驗巨大成功,火車準時出發並准點到達了。
此次實驗是在Swifterbant小鎮和Kampen Zuid站之間的Hanze線上進行的。該實驗中使用的Sprinter系統配備了一個特殊人工智慧,可以與火車的操作系統自動通訊。鐵路公司說:「該系統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火車能夠根據計劃的時間表在平台的正確位置獨立的實現牽引、制動和停止。」
NS對首次的實驗感到十分滿意,稱它能提供寶貴的啓發和數據。 NS的運營主管瑪珍·瑞特兒(Marjan Rintel)說:「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我們從中學習並獲得了無人駕駛火車的經驗,這對於NS來說十分有意義。」
NS發言人艾瑞克·克魯茲(Erik Kroeze)說,在所有測試過程中,駕駛艙中都配有一名火車司機。火車司機的工作並不會消失,只不過職責會發生改變。以防萬一,駕駛員必須在現場進行必要的乾預。艾瑞克說,車廂中火車駕駛員的出現將和機艙中飛行員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
* 窮富混住:世界建築節的荷蘭巧思:
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是全球建築設計師們的盛會,今年的建築節已於12月6日,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這屆建築節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近五十位的建築師與學者,屆時,世界各地獎項入圍者的作品將在五百餘場的活動中進行展示。同時還有46場的專業講座探討關於環保、大數據、市場壟斷等學界前沿話題。而其中,「開放建築(open building)」與生物建築學是兩大重點議題。
什麼是「開放建築」嗎?開放建築理念重構建築規則,也賦予空間想像力。
「開放建築」思想由荷蘭建築師約翰·哈伯肯(John Habraken)在1960年代提出,這個概念為了協調建築使用者、設計者、建造者及社區等各利益方的關係,並根據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對建築進行定期改造,從而延長建築壽命。
哈伯肯注意到現代住宅的生活方式,早早就被建築師和建造團隊所定義了。這些建築師和團隊設計出的房屋往往缺乏彈性與個性,為什麼住戶本人不能做自己生活的設計者呢?因此哈伯肯鼓勵人們組成不同層級的社團,從樓宇到街道,再到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參與到設計中去。
哈伯肯的建議雖看似有些異想天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後工業文明的蓬勃發展,給不少地區帶來了無序建造、過剩建造的問題,也導致了大量建築的空置。而建築功能性的單一,使得有房屋需求的人士無法使用。不僅如此,若這批「過期」建築被銷毀,其產生的垃圾還會加劇環境污染。若將開放建築思想廣泛運用到建築領域的各方面,能夠大大減少這樣的浪費!
一群荷蘭建築師以哈伯肯教授的思想為綱領,組成了Openbuilding.co 組織,研究荷蘭境內開放建築的發展趨勢。他們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進行長期合作,舉辦各類課程與講座。2019年Openbuilding.co 的研究主題為「開放式住宅」。而在今年世界建築節大會中,建築師代表馬克·科勒也將於主會場發表演說,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
行業內最為人所知的開放式住宅,是由荷蘭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設計的Silodam。
Silodam的設計目標是打造一個能融合不同階層住戶的集合式住宅。因為設計團隊需要在開發商、房產公司、辦公區域開發商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之間做出協調。而這個團隊採用了開放建築的設計法則:他們以住戶和當地社群為導向,召集各利益方,進行了一系列會議。在社會層面上,探討如何彌合人群間的差異;在經濟層面上,根據「高斯曲線」制定了最佳的居住空間劃分方法。
設計團隊定義了四個20公尺寬、十層樓高的體塊,在體塊中放入了157個房間。這些房間混合了公寓、辦公室、工作空間、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並且房間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的自由度很高,每8到12個公寓就能組成一個小社區。而每個社區進入的方法、公共區域的大小都不盡相同。這樣的設計使得這些大大小小的社區,在樓中形成了一個「竪向小城市」,為社區創造各自獨特的共居氛圍。而住戶的反饋也令人滿意,不少居民表示鄰里關係相處融洽,去鄰居家拜訪、參觀不同類型的社區,也成為了他們的樂趣。
*世界建築節:荷蘭建築生物學聯手!變細菌為寶,讓建築自由呼吸
近年來,生物學在建築學中的應用屢見不鮮。不少學者提出,未來建築將是一個活著的「生態系統」。生物技術在建築的廢物利用、污染處理方面有著極大作用,可以變廢為寶。由真菌轉換食物殘餘做成的傢具,鑲有活菌群落的「可呼吸」瓷磚等,已經越來越多被應用到了建築中。
荷蘭在生物與建築的融合方面可謂是遍地開花。比如設計師特蕾莎·凡·東格(Teresa van Dongen),她從土地中發現了特殊微生物,並由此設計了一系列以細菌為主體的燈具。特蕾莎的作品「泥井(Mud Well)」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由二戰彈坑所形成的泥沼,她從中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微生物群落,並將微生物的生物電轉變為建築可用電。由此她設計了可在一般住宅中使用的生物電燈具。特蕾莎在燈具下方的培養皿中放置地桿菌(geobacters),每周只需補充一點自來水、營養素和醋,燈具便能夠持續的發光。
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師埃里克·克拉倫貝克(Eric Klarenbeek),他的生物建築作品在剛閉幕不久的荷蘭設計周中大放異彩。他所設計的著名的「生長中的館(The Growing Pavilion)」採用了生物基材料,並以生長的菌絲作為外牆材料。克拉倫貝克開展了多種真菌相關的設計項目。
他將有機物與生物塑料結合在一起,製成了一種輕巧而堅固的復合材料,他的作品Mycelium椅子的外殼便是利用此種復合材料,並以3D打印技術製成,而其形狀本身也酷似一個線狀真菌根系結構。不僅如此,克拉倫貝克隨後讓真的菌菇在椅子內部生長,從而強化了椅子的結構。通過多項研究,克拉倫貝克堅定地表示,這種有機的結構十分強壯,「我們甚至可以用它來作為建築材料!」
另一家致力於生物學與建築學交互的事務所ecoLogicStudio一直在嘗試著打破人們對綠色建築的傳統印象。人們常常將綠色建築與「清潔」掛鈎,如清潔能源、自然清新的環境、節能減排等。而ecoLogicStudio卻不這麼想,他們選擇另辟蹊徑,利用看似「骯臟」的細菌來生產能源與食物。事務所的創始人馬可·波列托,在世界建築節的演講「BIT.BIO.BOT」
中闡釋了他們的研究。ecoLogicStudio最為著名的一個作品是「生物科技屋BIO.tech HUT)」,這個作品利用藍藻菌的光合作用來產生物質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讓新鮮的空氣通過一個特殊的玻璃管來進入建築,實現建築整體的新風循環。
「建築學創新理念助力循環經濟,
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開放建築」與生物建築學對於未來人們居住環境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開放建築理念強調住戶本人與社區都參與到房屋設計中來,真正實踐了「以人為本」的設計觀。
同時,其理念中強調建築「可變性」這一點,使設計師更多地考慮如何延長建築使用壽命,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開放建築開始注重使用綠色、可循環的材料,作為不變結構內的可變「填充物」,使得建築本身更為環保。
* 荷蘭國立博物館最珍貴的寶藏是一隻杯子。
近期,荷蘭國立博物館將展出荷蘭歷史上最著名的金匠保盧斯·范.維亞寧(Paulus van Vianen)的傑作——一隻純金製成的杯子!這只杯子被認為是荷蘭最重要的寶藏。
這只金杯子是由當時在布拉格帝國宮廷中的一位公爵布倫瑞克-呂訥堡(Braunschweig-Lüneburg)委託創作的。1623年,這件藝術品傳到了公爵手裡,然後再通過他的女兒索菲(Sophie)到了海牙,直到1881年,這只金杯一直由荷蘭王室所有。
這只杯子製作於1610年,自1881年以後成為德國的私有財產。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去年它被貢獻給了博物館。原來是富有的韋塞爾斯一家買下了這只杯子,並借給了荷蘭國立博物館。
金杯雖然歷史悠久,但看起來仍然十分漂亮。杯子的形狀非常經典,可追溯到上古羅馬人時期。
「 保盧斯·范.維亞寧是16世紀世界上最好的金匠,因此,我們非常想要展示他的作品。」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館長稱他為全面的創新者。「他同時用黃金和白銀來制做藝術品,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遊客們在博物館參觀時不被允許觸摸杯子,但可以在展櫃中非常近距離的觀賞。這件藝術品是如此的精美和震撼,任誰也無法使用它來飲水,因為這件藝術品的誕生就是為了供世人欣賞的。
* 荷蘭建築介紹:Melkwegbrug橋梁,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看都覺得很炫啊!有機會要上橋走一趟。
*逛超市為了家人健康不知道該買什麼?荷蘭政府解決你的選擇困難症,引進新食品質量標識系統,幫助消費者做出健康選擇!
近日荷蘭初級衛生部長保羅·布洛克希斯(Paul Blokhuis)宣佈了政府關於採用法國食品標籤系統Nutri-Score的決定,並表示這種新的權威標識,將結束過去食品質量標誌混亂的局面。
Nutri-Score是一種營養標籤,又稱五色營養標籤。它將食品的營養價值轉換為由從A(綠色)到E(紅色)5個字母組成的簡單代碼,並且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顏色。不同的等級表明瞭食品中的卡路里含量,以及糖、飽和脂肪、鹽、蛋白質、水果、蔬菜和堅果的含量。
A是最健康的選項,而紅色則表示產品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顧客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哪些是推薦產品,而哪些是應該要避免使用的產品。這種營養標籤系統已被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政府採納。
荷蘭超市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對這種系統提出反對,批評者聲稱該系統中設置了表示不健康產品的紅色徽標只會加劇混亂。批評者認為,這種新系統的不合理之處在於只著眼於單獨的成分表,這可能會導致例如像比薩和含糖穀物等不健康的產品獲得了綠色的A標籤,而茶和奶酪則可能帶有黃色的C標籤,而這將會使消費者感到更加的困惑。
荷蘭衛生部長表示,將會對這種新的食品質量標識系統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荷蘭官方給出的健康飲食建議。
* 大多數荷蘭人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不看電視、手機。
你能做到吃飯時不看手機、電視嗎?在爭分奪秒且被手機控制的社會,這聽起來似乎是很難的事情,不過大多數的荷蘭人卻做到了。
近日根據荷蘭營養中心的一項研究,大多數荷蘭人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包括了常常在家做飯,並且在餐桌上吃飯時能夠收起手機、不看電視。
營養中心向一千名荷蘭人詢問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在這些受訪者中,有75%的荷蘭人表示會在餐桌上吃晚飯。荷蘭人每周在家自己做飯的平均次數在五次以上,而現成食物或外賣食品出現在荷蘭家庭餐桌上的頻率僅為每週一次。
除此之外,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相比五年前,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晚餐上。
有超過一半的荷蘭人會在用餐時與家庭成員聊天,而吃飯時選擇看電視的人佔25%,另有4%的人就餐時會查看手機或做其他事。大約有20%的人表示他們在吃晚餐時不會分心。
調查結果還顯示,5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更願意在家自己做飯和就餐,並且不會因電視或電話而分心。營養中心稱這是一個正向積極的發展趨勢,營養專家阿斯特麗德·波斯特馬·史密茲(Astrid Postma-Smeets)說: 「值得肯定的是,人們願意花時間專注於吃飯。集中注意力在吃飯上,可以確保人們能意識到自己是否已經吃飽了,並且不容易過量進食。」
* 荷蘭年輕人對未來有信心,但主要擔憂氣候問題。
在荷蘭大多數18到25歲的年輕人對自己和國家的未來展現積極看法。與老一輩人相比,荷蘭年輕人們對犯罪、多元文化社會、人口密度及荷蘭人民思想狀況等社會問題的擔憂較少。荷蘭統計局在年度國家青年監測報告中指出,最令荷蘭年輕人擔憂的議題是——環境污染及全球暖化。
去年荷蘭統計了150萬名18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統計局根據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及其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對他們進行了調查訪問。結果顯示,大約有70%的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抱有樂觀態度,他們稱國家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在25歲及以上的人口中,持同樣看法的人有60%。
大自然的惡化現狀是荷蘭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有44.8%的年輕人將環境污染稱作是一個嚴重的或非常嚴峻的問題。而25歲或以上持同樣想法的人佔到了47.8%。不僅如此,相比老年人,年輕人對於環境污染及其造成的全球氣候問題也顯示出更多的關心和憂慮。
在其他社會問題方面,年輕人顯示出比老年人較少的擔憂。有52.7%的老年人認為犯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只有30.4%的年輕人有相同看法。多元文化社會使年輕人感到擔憂的比例為13.9%,而老年人在這一方面感到擔憂的比例為21.3%。
大部分的荷蘭年輕人還擁有很高的個人幸福感。 90%的年輕人對他們的教育或工作的打分達到7分或更高;而獲得相同得分的指標還包括他們的社交生活和健康。荷蘭的大多數年輕人也更容易獲得安全感,並常常對自己的鄰居感到滿意。相對的,他們更常擔心的是自己的財務前景以及對機構相對較低的信任度。
* 全球綠色出行城市排名出爐!荷蘭實至名歸!哪個亞洲國家排名第一?
近日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被評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出行城市!
荷蘭人為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荷蘭人為綠色出行所做的努力。荷蘭是出了名的「自行車王國」,1700萬的總人口自行車保有量卻高達2300多萬!
自行車騎行早已經融入了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也代表著他們低碳生活的態度。
除此之外,今年荷蘭還在智慧城市指數排名中喜提第三!智慧城市指數的評分因素其中就包含了交通出行、可持續發展等指標。
而排名第一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為拯救地球不斷做出努力的國家,新加坡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比如通過實行道路收費來減少車輛的使用率。
榜單中排名第三的是英國倫敦。其次是上海,第五是紐約,第六是赫爾辛基。
可持續發展是一件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事業,荷蘭的環境政策計劃已實施了20多年。
未來,荷蘭政府承諾,將於2025年實現100%無排放的公共汽車,2030年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車輛將被禁止上路。
* 2019年Spotify荷蘭地區最受歡迎歌曲榜單出爐,荷蘭6首歌曲衝進榜單前十!
流媒體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公佈了2019年最受荷蘭人歡迎的歌曲排行榜。而榜單中有6首荷蘭歌曲進入了前十名!
今年位於榜單第一名的歌曲是由荷蘭的電音三人組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 荷蘭歌手及演員馬安(Maan)和荷蘭歌手塔比莎(Tabitha)共同演繹的《他是我的》(《He Is Van Mij 》)。這首歌的在Spotify上的播放次數超過5100萬次。
除此之外,榜單前十名共有6首歌曲來自荷蘭。
🌟荷蘭Spotify 2019年流行歌曲排行榜:
🇳🇱 No.1 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馬恩(Maan)和塔比塔 (Mabit&Tabitha)——《他是我的 》(《He is mine 》)
🇳🇱 No.2 馬可• 波薩托(Marco Borsato),阿明·範布倫(Armin van Buuren),戴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舞蹈方式》( 《How it Dances》 )
No.3 肖恩·門德斯(Shawn Mendes)和 卡米拉·卡貝洛(Camila Cabello)——《塞尼塔麗》(《Señorita》)
🇳🇱 No.4 鄧肯·勞倫斯(Duncan Laurence)——《商場》(《 Arcade》 )
🇳🇱 No.5 達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時間太長》(《Takes Too Long》 )
No.6 路易斯卡帕爾迪(Lewis Capaldi)——《有人愛你》(《Someone You Loved》)
No.7 紅髮艾德(Ed Sheeran), 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我不在乎》(《 I Don't Care》 )
No.8 梅布爾(Mabel)——《不要給我打電話》( 《Don't Call Me Up》 )
🇳🇱No.9 蘇珊和弗萊克(Suzan & Freek)——《如果是晚上》(《If it is Evening》)
🇳🇱No.10 法斯特(Fast)——《團圓》(《Reunion》)
愛貝克思手燈 在 楊宇騰Y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楊宇騰YU #懷疑愛 #邃宇 #DarkWings #9月14日正式發行 #OneCoolTW #泓康天下
「我一直待在黑暗當中,儘管努力張開雙眼,觸目所見,依舊是一片絕望的黑。」
楊宇騰YU去年的8月12日正式出道,推出了第一張寫真EP「我的夜無所事事」,發表了一動一靜「Follow」、「水藍色情人」兩首歌曲,一個半月後,參與了We TV亞洲耽美劇「We Best Love」的演出,詮釋劇中傲嬌的男主角周書逸,人氣因此急速攀升,瞬間在世界各地出現了眾大的粉絲,「水藍色情人」也成為該劇的插曲。之後,YU在音樂方面也創下許多佳績,「水藍色情人」MV點擊率已經破340萬,專輯銷量近萬張,連續8週成為博客來實體專輯冠軍,更拿下2021年2月實體專輯總排行月冠軍,也在日本樂天華語排行榜拿下第一名。〈懷疑愛〉於8月31日零點上架,三個小時後立即登上iTunes的國語排行榜第一名,20小時在大陸網易云拿下日榜、週榜雙冠軍。
2019年10月畫家Attilio用楊宇騰的樣子畫了Kiss系列的畫作,並在法國羅浮宮展出,當時問他你的吻要給誰,答案竟然是「14歲的自己」,他想告訴14的自己:「你覺得沒人愛你,其實是自己的錯覺,繼續活下去,你就會知道你擁有很多人的愛。」這次他將14歲的那段叛逆的故事,寫進了首張自述創作的EP 《邃宇》的〈懷疑愛〉裡,這次是楊宇騰YU首度嘗試歌詞的創作,並向「水藍色情人」的作詞老師元若藍請益,學習將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精準地寫進中文歌詞中,冀盼大家能夠憑藉著他寫下的字字句句,一同進入當年他不安恐懼的世界。
此次再度與「我的夜無所事事」的製作人周志豪老師合作,〈懷疑愛〉的曲同樣是「Follow」的作曲者余竑龍老師所創作,歌曲激昂憤慨,加上YU具有磁性的抖音,辨識度超高的日式唱腔,讓這首華語歌完美呈現出日本搖滾的曲風,於現今的華語樂壇獨樹一格,呈現另一種獨特、具震撼力的音樂風貌。
懷疑愛 Doubt About Love 「邃宇 Dark Wings」EP
曲:余竑龍
詞:楊宇騰
製作人:周志豪
我只剩下等待
儘管雙眼已張不開
站在懸崖頂端
也想過每一次失敗
黑暗在期待 未知的未來
是否早已都毀壞
虛偽的世界 沒什麼奇怪
懷疑愛 怎麼愛
全部都是幻覺 你擁有的一切
吶喊著奔跑著消失不見
拼命找自己成全
再用力一點 還不到分裂
恍惚裡只有不停掙扎
在破碎裡才能看見
在背後銳利的視線
回頭什麼都不在
冷汗凝結心臟停擺
沒有盡頭的無奈
黑暗在期待 未知的未來
是否早已都毀壞
虛偽的世界 什麼都奇怪
懷疑愛 就去愛
全部都是幻覺 你擁有的一切
吶喊著奔跑著消失不見
拼命找自己成全
再用力一點 還不到分裂
恍惚裡只有不停掙扎
在破碎裡才能看見
全部都是幻覺 你擁有的一切
吶喊著奔跑著消失不見
拼命找自己成全
再用力一點 還不到分裂
恍惚裡只有不停掙扎
在破碎裡才能看見
🎵 音樂製作
製作人 Produced by:周志豪 Howie Chou(乘以三音樂工作室 ×3 Music Production Studio)
編曲 Arranger:余竑龍 RedDragon(紅龍製樂有限公司 RedDragonProductions)
吉他 Electric Guitar:高孟淵 TT Kao
合聲 Background Vocals:楊宇騰 YU,元若藍 LA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周志豪 Howie Cho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乘以三音樂工作室 ×3 Music Production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王俊傑 Mr. K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OA/OC:楊宇騰/余竑龍
OP: 紅龍製樂有限公司
SP : 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OP: Hong Kang One Cool Creative Entertainment Co., Ltd.
🎧 Dolby Atmos Audio/ Dolby Music
監製 Producer:鄭名輝 Thomas Cheng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混音師 : 譚景華 Vincent Tam
by 天下一音效有限公司 One Cool Sound Limited
🎥 音樂錄影帶
製作公司:子時制作
導演:黃子然
導演助理:鄧婷予
監製:張語嫣
製片:魏佑丞
攝影:黃子然
攝影組:吳啟禎 吳啟瑞
燈光:楊景浩
燈光組:呂佑凱 宋志威
場務:郭宗哲 范子薺
替身演員:蔣智傑
九人巴:王志偉
燈光器材車:林瑋
攝影器材:品器有限公司
燈光器材:貞寶企業有限公司
後期:子時制作
📀 專輯製作
專輯製作人A&R Producer:周志豪 Howie Chou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王俊傑 Mr. K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周志豪 Howie Chou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師 Mastering Producer Engineer: 孫仲舒 Sun Chung Sh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Producer Studio: 饅頭音樂工作室 MT Mastering Studio
歌詞指導:元若藍 LAN
💿 發行 Published & Distributor :泓康天下娛樂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Hong Kang One Cool Creative Entertainment Co., Ltd.
總監 Director:張淳姿Kitty Chang
🏆 藝人經紀公司 Artist Management Agent:
泓康天下娛樂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Hong Kang One Cool Creative Entertainment Co., Ltd.
藝人經紀Artist Agent:張馥婷Karen Chang
經紀助理Artist Agent Assistant:朱理寧 Amy Chu
💻 專輯企畫宣傳
美術設計 Graphic Design:呂綵庭 by Origin Studio
攝影 Photography:余同軒Jetso Yu
造型Stylist : 劉大強Lawrence Liu
化妝 Makeup:高秀雯 Hsiu-Wen Kao/黃凱榆 Kai-Yu Huang (傷妝)林詩庭 Shih-Ting Lin(樂手)by美少女工作室 Prettycool
髮型Hairstyle:Robin / Kila chen 陳慧純(樂手)by hip hair culture
媒體宣傳 Media Promotion Team:李定福 Eric Lee / 溫裕民 Eric Wen by好朋友工作室
數位發行Digital Published By:
星火映畫有限公司 Fiery Star Entertainment Ltd. /覺得(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J.E.T Entertainment Ltd.
星火映畫發行專員International Digital Specialist:方妙芸 Mibe Fang
星火映畫版權發行統籌 Publishing & Distribution Coordinator :王名玉 Ming Yu Wang
實體經銷發行CD Published By:愛貝克思股份有限公司Avex Taiwan Inc.
實體經銷業務 CD Sales :謝禎法 Alfa Hsieh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EAST ICE
🎸YU+樂團
主唱:楊宇騰YU
吉他手:高孟淵
鍵盤手:Ken
貝斯手:阿達
鼓手:小育
--------------------------------------------------------------------------------------------------
數位音樂線上聽:https://Star.lnk.to/DoubtAboutLove
◎ 各平台連結
KKBOX:►https://kkbox.fm/2a9atn
MyMusic:►https://bit.ly/3Dsi7qh
friDay:►https://bit.ly/3jpXyD0
LINE MUSIC:►https://bit.ly/2Wuwsl3
Apple Music:►https://apple.co/2WAELvE
Spotify:►https://spoti.fi/3kCmt5B
Amazon:►https://amzn.to/3jsNDwe
Tidal:►https://bit.ly/3kFBDH4
JOOX:►https://bit.ly/3mIMWRJ
楊宇騰YU 官方Twitter:https://twitter.com/yu_yangofficial
楊宇騰YU 官方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u.yangofficial/
楊宇騰YU 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U.YangOfficial/
楊宇騰YU 官方微博:https://weibo.com/u/6216555624
℗ & © 2021 泓康天下娛樂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Hong Kang One Cool Creative Entertainment Co., Lt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NwCfmPAVLA/hqdefault.jpg)
愛貝克思手燈 在 tizzybac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雖然是遲來的感言,但是TB20能在大家的幫忙與支持中完成,如同半澤直樹所言,「人生就是報恩與感謝」,放在我們的身上,就是沒有一天不思考著怎麼樣作出自我更新的音樂與演出吧。
而20年的音樂之路,這個舞台總是會有新的事情教我們,沒有一次的表演感受是一樣的。在這次「穿越光年的孤獨」中,一直稍微偏向比較高冷的我們(這個我們也包括你們😆)也用彼此信任的心,跨越了害羞或孤高的籓籬,完成了大合唱的部分,這代表的意涵,對我們來說也相當重要。
人的本質或許就是孤獨的,但我們之所以可以背負孤獨而不害怕,繼續往前的原因,就是我們知道,我們都在愛的量子糾纏中同步著。於是,你跟我,一起成就了「穿越光年的孤獨」這首歌,這首穿越時間與空間的,關於愛的歌。
【穿越光年的孤獨】Live MV
https://youtu.be/-TT7b1ZzY_Q
#TB20 #無限軌道 #穿越光年的孤獨
════════════════════
TB20三部曲【無限軌道 infinitas】演唱會
2020 / 12 / 11&12 at Zepp New Taipei
演唱會主辦|相信音樂 Bin Music International Limited、理想國演藝股份有限公司 Live Nation Taiwan
演唱會製作|必應創造 Bin Live Production
監製|陳勇志 Ason Chen
音樂總監/創意總監|Tizzy Bac
Tizzy Bac|
主唱/鍵盤手 - 陳惠婷
鼓手 - 林前源
演出樂手|
吉他 - 林維軒(杉特)
鍵盤手/合成器 - 蘇玠亘(蛋)
貝斯 - 陳彥奇(Mo)
第一小提琴 - 蔡曜宇
第二小提琴 - 朱奕寧
中提琴 - 甘威鵬
大提琴 - 葉欲新
小號 - Danny Deysher 丹尼
次中音薩克斯 - 蘇聖育
長號 - Terence Hsieh 謝燕輝
技師|王裴立
演唱會導演|劉名峯@峯名影像
執行製作|葉佩旻
視覺統籌|翁靖惠
視覺執行|翁靖惠
視覺製作|翁靖惠、周怡均、林凱
硬體統籌|寶哥/肉球的恐龍拔拔@必應創造
硬體執行助理|呂柏沅、林韋岑@必應創造
燈光設計|沈佳穎@鹿米工作室
燈光助理|陳思齊@鹿米工作室
F.O.H. 音響設計|林揮斌
Monitor音響設計|蔡易達
協調總監|游家雍
經紀總監|江季剛
經紀經理|蔡欣儒
藝人經紀|林以潔
企宣總監|凃宛均
企劃執行|李柏儒、徐旻鈴、熊任恩
媒體宣傳|梅衍儂、吳宛津
社群宣傳|張育珊、連映婷
新媒體宣傳行銷統籌|黃尚哲
新媒體宣傳行銷執行|王翊安、吳明基、歐靖筠、劉興倫
行政|黃昭瑜、張育珊
商品販售|楊景崴、沈威宏、吳璨彣
協力廠商|MARS瑪思創意活動
演唱會平面攝影|周浩詠、周柏辰
演唱會動態攝影|8ID Studio(魏奕旻、陳韋翰、陳翔科、洪建凱)、塗士謀
〈穿越光年的孤獨〉 Live MV 剪接|8ID Studio
〈穿越光年的孤獨〉視訊製作|王殊懸
〈You’ll See〉Live MV 剪接|連映婷
主視覺攝影|吳仲倫
主視覺設計|方序中@究方社
服裝造型|Major Tom
髮型|Tyker Ho、Sanki@黑鵝摩沙HAIRMOSA.LAB
化妝|詹晴惟
特別感謝|Zepp New Taipei、理想國演藝股份有限公司 Live Nation Taiwan(Ngiam、KC、Jay、Jessie、Doris、Becky、Daphne、Andrew)
工程統籌|必應創造B'in Live Production
舞台工程 - 銓閎舞台
音響工程 - 必應創造
樂器工程 - 發聲現場
燈光工程 - 必應創造
視訊工程 - 必應創造
電力工程 - 助盛實業
結構工程 - 鉉儀結構
════════════════════
【 一次收藏Tizzy Bac 的過去與未來 】
#TB20 #鐵之貝克XX #演唱會藍光BD
▸ 相信音樂購物網:https://reurl.cc/Ezkq4n
▸ 博客來:https://reurl.cc/MdrYOX
▸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Y6LM04
▸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4mEkWV
——
#穿越光年的孤獨 #實體EP
▸ 相信音樂購物網: http://bit.ly/38BVIYU
▸ 誠品音樂: http://bit.ly/3rsmNGA
▸ 博客來: http://bit.ly/38vJa5j
▸ 五大唱片: https://bit.ly/3aDQTkD
▸ 佳佳唱片: http://bit.ly/3hdPRx3
▸ 滾石購物網: http://bit.ly/34K0YZ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T7b1ZzY_Q/hqdefault.jpg)
愛貝克思手燈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12/7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四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ros.is/JLQM4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困擾,就是不管你多早睡、睡多久,白天還是經常打哈欠,總是精神不好?
要是認真想一想,身體還算健康,沒有什麼大毛病,也沒有什麼大事值得你煩惱,但問題就是提不起勁,所以呢對任何事情都興趣缺缺。
其實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人都跟你有同樣的情況。
根據人類行為表現學院的研究發現喔,有43%的人覺得自己缺乏活力,更有22%的人覺得自己已經達到嚴重的「缺乏能量」的地步。
這些「缺乏能量」的原因,再經過進一步的分析,情況比較輕微的族群,主要是對於未來缺少希望跟熱情。
而情況相對比較嚴重的人,甚至於會感覺到自己每天像被榨乾一樣,苟延殘喘的活著。要是你也感覺到對生活有這種無力感,那就是一個時機,要幫自己補充能量了!
但是請你注意哦~我這邊說的「補充能量」,並不是去喝提神飲料、依賴咖啡因,或者是藥物來刺激你的活力;而是回到更根本的核心,讓你能夠在補充能量之後,不會有後遺症的那些方法。
這一類喔,能夠幫助你找回活力,又能夠恢復內在能量的方法大概有三個。
第一種方法是~「請你從更大的格局,來試著看同樣一件事」。
我來跟你說一個最直接的例子,那就是我們啟點文化的客服人員;他們呢,是在第一線最常接到電話的詢問,大多呢都跟啟點的課程是相關的。
只是在平常的時候喔,每天詢問的電話量,大概就是二、三通,都還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不過喔,就是在2019年我們開始,推出了「線上學苑」;這時候喔,每天打電話來的客服電話的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多了喔!
對於每一個使用者來說,每一通電話可能都是一個購買課程的疑問,或者是對於操作介面的疑問;那對於啟點的客服人員來說,這就是日復一日在回應同樣的問題。
所以不可否認的是喔,這些有一點單調、有一點重複,這樣的工作做久了,不管任何人都會覺得疲乏,包含我自己也是有同樣的感覺。
尤其是喔,當我們把內在的焦點,放在「啊怎麼又來了!」這樣的心情的時候,就很容易會有煩躁的情緒。
然而在這個過程裡面,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工作人員在啟點的教室,的環境裡面,耳濡目染之下;就會很快的能夠察覺自己的狀態,幫自己從「怎麼處理問題」,調整到「解決這個問題會有什麼價值?」。
他們開始就會去想,「解答學員的疑問,除了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前進之外,也提升了啟點的品牌價值,更證明了自己的工作價值」。
他們開始從這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的時候,這時候就能夠更適時、適所的去調整自己的狀態,持續提供清楚的說明。
也就是說喔,假如你對於現在的工作,或者是生活感覺到欲振乏力;那麼你可以把焦點放在一個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角度來思考。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而不是「究竟該怎麼做?」;這樣子其實就能夠喚醒你心理的動力,幫自己補充能量。
再來呢,第二種能夠幫助你恢復能量的方法,很簡單~「練習感恩」。
已經有不少的研究發現,我們每個人在面對疲累的工作的時候,「感恩的心」能夠幫助我們重拾活力。
那麼「練習感恩」到底該怎麼做呢?
來打個比方來喔,假如你現在的工作時數非常的長,而工作內容也跟你熱愛的事物,完全扯不上邊;那麼你可以先想想這份工作,跟你的熱情有什麼「間接的關聯」?
會不會因為你做了這份工作,能夠幫你賺到一些旅費,讓你完成夢想中的旅行?或者是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繳學費、幫自己買到人生當中的第一間房子…這些部分。然後呢,去感謝這個相關性。
也就是說喔,心懷感恩的事情其實是可大可小的;重點是當你感謝工作,讓你能夠享受興趣和嗜好。
甚至於只是能夠讓你好好的過日子,這樣子其實就能夠幫助你自己轉念、增加你的正面情緒,找到每天努力的價值;而開始不覺得上班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最後呢,第三個幫助你找回活力的方法,那就是「允許自己擁有離線權」。
德國的曼海姆大學,有一位教授叫做「沙賓娜・宋能塔格」,她就發現喔,在職場上面普遍存在的一些人,他們在休假的時候,放不下工作;甚至於,不知道怎麼樣把工作暫時的先擺一邊。
那麼這些持續在工作上on line的人,只要一年之後,他們的身體跟心理,都會出現彈性疲乏。
他們面對壓力的工作環境,就會失去該有的韌性、很容易爆炸,反而造成更大的人際問題。
假如你也想要避免不預期的爆炸,那請你記得在休假的時候,允許自己跟工作斷線;如此一來,你的身心才能夠真正的關機,好好的充電。
所以總體來說,無論是「從更大的格局看事情」、還是「練習感恩」,或者是「允許自己擁有離線權」。
這些找回活力的練習,實際的做法有很多,像是規律的運動啊、打坐冥想啊,或者是幫自己安排一場旅行,這些都是很值得嘗試的。
不過除此之外,我知道有一個更容易就手,輕便又省錢,而且還可以三項、剛剛說的那三項,都一起同時做的方法,那是什麼呢?那就是「寫作」。
聽到這裡你一定很好奇,啊「寫作」為什麼能夠做到三合一的效果呢?
這是因為喔,其實「寫作」它不會受到你的學歷、年紀、身份…這些的限制;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拿起紙筆,或者是打開電腦就可以開始「寫」。
當你在自由書寫的時候,你可以藉由文字,更具體的看見自己的情緒,並且能夠停下來想一想,那目前自己的想法,能夠幫助自己重拾活力嗎?
如果不行,你可以運用前面所說的「從更大的格局去看事情」、「練習感恩」這兩個方向,你直接改寫你現在的處境,跟現在的狀態。透過改寫,你就能夠直接體驗改變你的認知,甚至於自助、助人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喔,為了準備寫作的時候,你需要把心安靜下來沉澱、思考;所以無論你選擇窩在家裡,或者是在咖啡廳裡獨處;你都可以很單純,沒有任何目的的,只是透過寫作來接近你自己、了解你自己。
最早研究寫作跟心理的人,其實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叫「彭尼.貝克」。
他在1986年的第一項研究當中就指出,每天只是寫十五到二十分鐘,寫出自己的困擾跟痛苦,只要持續三到四天,就能夠寫出更好的心理健康。
最近這幾年,更有研究證實,「寫作」它能夠促進我們身心健康、提昇免疫力、治療慢性疾病這些效果;而對於一般人來說,寫作還能夠緩解焦慮,改善睡眠品質,提高整體的幸福感。
所以如果你對於「寫作」,這三合一的方法很有興趣的話,在我們的教室裡,有一門課,叫做【寫作小學堂】,就是能夠帶給你這樣子的改變跟前進。
【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是由我的伴侶~嘉玲老師,和專業編劇~怡璇老師共同所主持的。
我們從2018年開班到現在,我們帶領了很多朋友,幫助他們啟發靈感、重拾書寫的樂趣。
我也從很多結業學員的回饋裡面看見,這一門課能夠帶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結果。
有些人呢,透過學習「寫作」打造個人品牌;但也有一些人,他透過這一門課,一圓自己的故事創作的夢想。
甚至於也有學員,他因為這一門課,接下來他投稿了文學比賽,還得到了第一名;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各類文體的百花齊放。
然而我在這裡,更想要跟你分享的就是,不管你有沒有上述這些動機或目的;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寫作」本來就是我們生命當中,存在的一個資源,它可以是你的好朋友。
所以呢,假如現在的你,對於生活感覺到無力,除了今天跟你分享的這些~「從更大的格局看事情」、「練習感恩」、和「允許自己擁有離線權」之外。
我很鼓勵你可以把握【寫作小學堂】的學習機會,你親自體驗一下,「寫作」為你的生命注入的活力。
我們下一期【寫作小學堂】在12月7號開課,它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
所以,期盼我能夠在啟點的教室裡見到你,最後希望我們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助你找回生活的動力,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寫作小學堂】課程。
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wKWuFMkL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