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 綜合片單:院線、串流新片]
除了《紙房子》將於12月向劇迷說再見外,《魔鬼神探》也將於今日邁向大結局,也該好好跟路西法道別了!本日院線除了影展片之外,《綠騎士》和《糖果人》都非常值得一看!
【#Netflix】
《#魔鬼神探》第六季:看來是最後一次聽路西法說:"What is your truly desire?"
《#絕命凱特》:劇情應該不會是重點,不要抱著太大的期待,倒是動作武打應該會看得很過癮(爛番茄:36%)
《#池塘怪談》:荒誕的青春喜劇,每集才十分鐘,很快就看完的迷你劇集(主題曲:魚丁糸 《我就奇怪》)
🔶Netflix 9月完整片單:https://pse.is/3nd7sz
----------
【院線】
《#綠騎士》:A24品質保證!喜愛獵奇故事的影迷必看!
《#糖果人》:經典電影《腥風怒吼》續集,知道是恐怖片就好,片名不要念太多遍XD
《#腦海中的橡皮擦》:看了聽說會爆哭。
《#超越無限2分鐘》:金馬奇幻影展口碑爆棚,影迷們許願已久終於盼得上院線了!
《#老師你會不會談戀愛》:又怪又可愛的愛情喜劇。
《#女畫家與偷畫賊》:榮獲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看過的影迷都嘖嘖稱奇。
----------
【Amazon】
《#偷窺者》(The Voyeurs):光看預告感覺挺像之前 Amy Adams 主演的《#窺探》,只是女主角是那種病態的偷窺癡迷,目前評價挺糟的(爛番茄:33%)
------------------------------------------
➡️有興趣也可以追蹤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ttle_reading_monster/
➡️部落格不定期會更新影評、書評、電影新聞、佳句相關文章:
https://amesily1936.pixnet.net/blog
「愛情幻影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心得] 愛情幻影第二集- 看板Jap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甜寵深夜劇!《愛情幻影》四大亮點評價、是真愛還是泡沫幻影?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哈日劇- 《愛情幻影》番外篇- 秘密的同居生活這個大家有空再看 ...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心得] 愛情幻影第一集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問題] 求推薦超級甜的戀愛劇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愛情日劇ptt – 愛情語錄– Lombardbg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幻影動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幻影動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愛情幻影評價 在 戀愛漫「愛如幻影」宣布日劇化 - PTT新聞 的評價
愛情幻影評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評審團主席史派克李提前爆雷的烏龍中,坎城影展迎來史上第二位女性金棕櫚得主。
法國女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鈦》,在名導雲集的坎城影展摘下最高榮譽金棕櫚。這是繼 1993 年珍康萍《鋼琴師與她的情人》之後,相隔 28 年再度有女性導演抱回此獎,在坎城影展至今 80 餘年的悠悠歷史中,難能可貴地寫下唯二紀錄。
影史第二位女性導演拿下金棕櫚,這件事情遭各界熱議,然而茱莉亞迪古何諾在頒獎前幾日,與外媒《IndieWire》就有談到「性別」議題,她表示:「我不認為『性別』能定義我們。然而,這還不是社會所能理解的事情,所以它成為一個話題。作為一個女人,我根本不希望透過性別來定義我,人們總說我是女導演,其實有點煩,因為我是一個人,我是導演,我拍電影是因為我是我,而不是因為我是女人。我就是我。」
關注台灣影展的觀眾應該對茱莉亞迪古何諾不陌生,2017 年金馬奇幻影展的「Surprise Film」就是茱莉亞迪古何諾的首部劇情長片《肉獄》。至於《肉獄》則是在 2016 年坎城影展影評人週舉行世界首映,最終拿下費比西獎。順道一提,茱莉亞迪古何諾是坎城一手栽培的法國導演,首部短片《Junior》就是在坎城影展亮相。
雖然《鈦》獲得以史派克李為首的評審團青睞,但在《銀幕雜誌Screen Daily》每日更新的國際影評「場刊分數」,《衛報》、《正片》、《自由報》、《電訊報》等 10 間媒體的影評人僅給出均分 1.6,在主競賽 24 部作品中落在第 20 名位置,居於後段班。不過,坎城場刊僅是 10 位影評人的口味,《鈦》在坎城影展還是陸續傳出相關的正面反饋。
評價兩極的《鈦》由坎城影帝文森林頓、Agathe Rousselle、Garance Marillier 等人主演,【光年映畫 Light Year Images】在台發行。
象徵第二大獎的「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以及「評審團獎」(Jury Prize)則雙雙出現共享榮譽的結果。
「評審團大獎」頒給伊朗名導阿斯哈法哈蒂的《我不是英雄》(A Hero,暫譯)以及芬蘭導演 Juho Kuosmanen 的《Compartment No. 6》。
阿斯哈法哈蒂曾憑藉《分居風暴》和《新居風暴》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國際電影前身),生涯則以《咎愛》、《新居風暴》、《人盡皆知》和《我不是英雄》四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其中《咎愛》獲得最佳女主角以及賽外的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新居風暴》獲得最佳劇本,再來就是今年《我不是英雄》收下評審團大獎。《我不是英雄》也獲得各大外媒讚譽,稱是「《分居風暴》以來最好的作品」,此片由【GaragePlay 車庫娛樂】在台發行。
至於 Juho Kuosmanen 除了今年帶回評審團大獎之外,2008 年生涯首部短片《Kestomerkitsijät》也在坎城亮相,2016 年的劇情長片《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一天》則抱回「一種注目」單元的最佳影片。
「評審團獎」頒給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匹的《Ahed’s Knee》,以及泰國名導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Memoria》。
那達夫拉匹上一部作品《出走巴黎》才於 2019 年擒下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今年再度於坎城獲獎,成為近年國際影壇最亮眼的以色列導演之一。而那達夫拉匹曾於 2015 年以《吾愛吾詩》抱走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最佳影片,與台灣結下些許緣分。
至於阿比查邦的歷年作品則深得坎城厚愛,除了今年的《Memoria》,2002 年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極樂森林》 就在坎城「一種注目」單元拿下首獎;2004 年的《熱帶幻夢》首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受到以昆汀塔倫提諾為首的評審團青睞(蒂妲史雲頓也是評審),將評審團獎頒予阿比查邦; 2011 年憑藉《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成為首位摘下金棕櫚的泰國影人; 2015 年的《華麗之墓》則進入「一種注目」單元。有趣的是,阿比查邦至今的兩座坎城評審團獎,都與蒂妲史雲頓有關。
事實上,不只史派克李率領的評審團傾心於《Memoria》,《銀幕雜誌Screen Daily》的場刊分數也開出均分 3.4 的高分,僅次於濱口竜介《在車上》的 3.5 分,高居第二(今年亞洲電影在坎城非常強勢)。《Memoria》由【ifilm/傳影互動 】在台發行。
綜觀來看今年的場刊分數,24 部作品之中,僅有 3 部作品均分破 3,除了阿比查邦、濱口竜介之外,還有李歐卡霍的《Annette》,且這三人最終也紛紛獲獎,濱口竜介拿到最佳劇本;李歐卡霍則收下最佳導演。
《Annette》是亞當崔佛、瑪莉詠柯蒂亞主演的音樂愛情電影,擔任今年影展的開幕片,這也是李歐卡霍繼《花都魅影》後,睽違 9 年再度執導劇情長片,便一舉抱走最佳導演。李歐卡霍生涯的劇情長片產量不多,至今僅獨立執導 6 部長片,其中 4 部在坎城競賽,包含首部長片《男孩遇見女孩》(國際影評人週)、《寶拉X》(主競賽)、 《花都魅影》(主競賽)和《Annette》。至於《壞痞子》在柏林影展角逐金熊,《新橋戀人》則未於三大影展競賽。
而日本名導濱口竜介的《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的同名短篇故事,眾家媒體一致稱讚濱口竜介成功將村上春樹的文字影像化。主競賽的劇本獎之外,《在車上》也囊括費比西影評人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是本屆的大贏家之一。
除了坎城獲獎的《在車上》,濱口竜介在今年初也憑藉《偶然與想像》於柏林影展拿下評審團大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黑澤清在威尼斯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的《間諜之妻》,是由濱口竜介和野原位共同執筆的劇本,間接來說,濱口竜介參與的作品連續在威尼斯、柏林、坎城歐洲三大影展有所斬獲,創作能量與收穫的榮譽相當不凡。
《偶然與想像》與《在車上》皆由【東昊 Andrews Film】在台發行,這也是繼《睡著也好醒來也罷》之後,東昊再度發行濱口竜介的新作。
最後,坎城影帝后分別是《Nitram》的卡賴伯蘭里瓊斯,以及《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的蕾娜特萊茵斯薇,我個人也非常期待尤沃金提爾「奧斯陸三部曲」的終章《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此片由【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在台發行。
🏆以下為主競賽單元得獎名單:
金棕櫚:《鈦》,茱莉亞迪古何諾
評審團大獎(兩部):
《我不是英雄》,阿斯哈法哈蒂
《Compartment No. 6》,Juho Kuosmanen
評審團獎(兩部):
《Memoria》,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hed’s Knee》,那達夫拉匹
最佳導演:《Annette》 ,李歐卡霍
最佳劇本:《在車上》,濱口竜介
最佳男演員:《Nitram》,卡賴伯蘭里瓊斯
最佳女演員:《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蕾娜特萊茵斯薇
圖片來源:NEON 、Festival de Cannes
#Cannes2021
愛情幻影評價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電影就是要在電影院看才有FU
#我的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
.
《#神通情人夢》:也許你已經觸動她了。
.
工程師麥勒買了台電腦「艾加」管理他的混亂生活,一場意外,讓艾加產生意識,能夠自行思考。麥勒樓上搬來一位新鄰居瑪蓮,瑪蓮是樂團裡的大提琴手,某天,瑪蓮演奏的音樂吸引了艾加注意,樓上樓下,攜手合奏古典混搭現代電子樂的曲目。瑪蓮以為麥勒是演奏者,對他有了好感。麥勒沒有告知真相,繼續跟瑪蓮交往。然而艾加對愛情充滿想像,它開始嫉妒與怨恨麥勒「搶走」瑪蓮,決定報復......
.
當電腦擁有人工智慧,它能夠發展出情感嗎?人類有可能愛上電腦嗎?無所不知的電腦和人類爭奪同一個女孩的愛情,哪一個能夠勝出?
.
《神通情人夢》是我的愛片,錄影帶、DVD 已經看過 N 次,#但在戲院看片感受就是不一樣,跟著觀眾們一起驚呼一起大笑,讓電影的好看度加分不少;大銀幕看見人與電腦合奏一曲的經典畫面,或是聽著「Love is Love」、「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等經典插曲,瞬間熱淚盈匡,淚水差點掉下來。最最最讚的是,金馬影展的翻譯超用心(大感謝),每一首歌的歌詞都有翻譯出來,《神通情人夢》的歌曲是為電影量身打造,歌詞都有意義,印象中,錄影帶版本並沒有翻譯歌詞,這讓我對《神通情人夢》的喜愛度又往上加了許多分數!
.
《神通情人夢》當年(1984 年)上映時,票房有點慘,美國當地票房收入不足三百萬美元,年度賣座只排到第 142 名,電影在 IMDB 的評分不算高,只有 6.5 分,可能觀眾覺得這個故事很俗套很芭樂吧?
.
對我來說,《神通情人夢》的科技感跟當代生活非常貼近,不是太過天馬行空的「幻想」。電腦控制所有家電用品、麥勒的生活因為電腦而便利,也因為電腦而處處受限,例如無所不在的攝影機、監聽系統、信用卡監控等,通通神準預言日後人類與電腦的關係(珊卓布拉克主演的科技驚悚片《網路上身》要到 1995 年才出現)。
.
另外,艾加(電腦)跟男主角麥勒翻臉時,大紅燈光的場景(紅色代表警戒與暴力),看來是跟《2001 太空漫遊》借鏡;艾加做的夢(艾加的夢境巧妙融入女主角瑪蓮和麥勒的夢想,訴說這三個角色之間的羈絆)、追求愛情與確認感受的設定,像是浪漫版的《銀翼殺手》(1982年),回應人工智慧「能否」談感情/「是否」有感情的大哉問;艾加想要被觸摸的渴望,跟日後《雲端情人》和《銀翼殺手 2049》探討的主題,極為相近;《神通情人夢》尾聲,艾加侵入(控制)全世界機械(網路)一幕,則是《魔鬼終結者》天網的「俏皮版」重現(《神通情人夢》和《魔鬼終結者》都是 1984 年的作品,但票房與評價卻是天差地別)。
.
這次重溫《神通情人夢》,有幾個部分特別有感。
.
其一,艾加很想談愛,很希望能觸碰瑪蓮(嫉妒麥勒可以跟瑪蓮有親密互動),當它對麥勒說:「我好想觸碰(touch)她(瑪蓮)啊。」麥勒回應:「也許你已經觸動(touch)她了。」人與人談感情,除了肉體的接觸外,心靈的觸摸同等重要,「不懂愛」的艾加以為自己得跟麥勒(人類)一樣,觸摸到瑪蓮的肉體才叫做愛,殊不知,#它創作的音樂老早打動了瑪蓮的心(精神層面的愛)。
.
其二,艾加與麥勒與瑪蓮的關係,其實就是經典劇作《大鼻子情聖》的變形,只是把大鼻子西哈諾換成了艾加,處於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困境。
.
其三,瑪蓮心愛的大提琴被電梯門夾壞,她因此沮喪不已,瑪蓮向樂團男友哭訴這件事,男友只在乎演奏會不會開天窗?誰要來取代瑪蓮的大提琴位置等等。瑪蓮跟麥勒提起大提琴損毀一事,麥勒則說大提琴「只是一塊木頭,演奏者才是主導一切的人」。無論是樂團男友或麥勒,他們都認定大提琴只是「工具」。但對瑪蓮來說,大提琴不只是工具,它是瑪蓮投注情感的「對象」,雖然是「無生命」的物體,卻因為瑪蓮的在乎與在意而有了「生命」。
.
以前看《神通情人夢》,從來沒注意(在意)到「大提琴」這個角色,這次重溫才發現「大提琴」的重要性。它一方面指出劇中兩位追求瑪蓮的男性,其實都不太懂得瑪蓮的心,而且都有點自私。反而是「無生命」的物體,例如電腦或大提琴,才是真正的無私且能夠「撫慰」到瑪蓮的心房。一方面也訴說瑪蓮的愛並不侷限在「人」,當她發現艾加才是創作出讓她心動的音樂的「作者」時,臉上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一如她為心愛的大提琴落淚)。想來,瑪蓮如果是生在《雲端情人》時代,我覺得她不會排斥跟人工智慧談感情。
.
其四,艾加不懂愛情,不斷向麥勒請教,經過反思,得出「愛是給予,不是奪取」的答案,選擇退出,不再干擾麥勒和瑪蓮的愛情,放手讓愛人追求屬於她的幸福(而不是玉石俱焚的悲劇)。至於麥勒,當他終於決定要跟瑪蓮道出隱瞞的「秘密」時,麥勒先問瑪蓮:「為什麼是我?」好像要得到女方的肯定,他才有坦承真相並繼續追求女方的勇氣。其實這次重看《神通情人夢》,我對麥勒的愛情分數是下修的,覺得他的自卑與膽小,完全敗給直率誠摯的艾加啊!
.
其五,有沒有人想過:艾加的性別為何?單從聲音判斷,我覺得很中性,不像《雲端情人》會有明確的男性與女性的聲線。雖然可能是我多想,但《神通情人夢》之於我,有著鬆動(模糊)性別界線的意義,讓艾加跟瑪蓮、艾加跟麥勒的愛情(對,我也覺得艾加同樣愛著麥勒),不再侷限於傳統"同性/異性"戀情之中,而是超越性別,闡述更為廣闊的愛情可能性。
.
其六,年輕的 Virginia Madsen ,實在是美得讓人屏息,那雙靈氣的大眼睛,太亮眼太搶戲了!
.
最後,《神通情人夢》在金馬奇幻影展還有場次,#不要錯過在大銀幕觀賞的機會:https://reurl.cc/5oQOdR#
愛情幻影評價 在 甜寵深夜劇!《愛情幻影》四大亮點評價、是真愛還是泡沫幻影? 的推薦與評價
每日放送(MBS)於2021年5月13日播出的木曜連續劇《愛情幻影》,由近幾年竄紅的男星桐山漣主演,女主角則是由小西櫻子飾演。另外共演的卡司還有佐藤 ... ... <看更多>
愛情幻影評價 在 哈日劇- 《愛情幻影》番外篇- 秘密的同居生活這個大家有空再看 ... 的推薦與評價
《愛情幻影》番外篇- 秘密的同居生活這個大家有空再看就可以了,基本上就是前幾集的回顧而已(噗) 我是完全為了桐山漣而堅持下去的,劇情實在是… ... <看更多>
愛情幻影評價 在 [心得] 愛情幻影第二集- 看板Jap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劇情有點莫名其妙
不過只要想著這是漫改不要想太多
而且一集才20分鐘就輕鬆看
長谷慧(桐山漣)跟平澤百百子(小西櫻子)莫名其妙(?)開始交往之後
慧常常會去百百子家撩她一番就跑
百百子因為慧的關係而在工作時常發呆
於是被主管問了,還被主管套到話得知有交往對象
而且在兩人上樓時遇到慧
馬上被主管看穿
看來主管就是以前跟慧交往過的人
才會說慧以前怎麼樣都不肯去女性家
慧說他終於找到他要找的對象
雖然說兩集看下來還是不知道為何兩人發展如此迅速XD
之後有一天百百子收到房東通知說公寓要拆了
房東還說可以跟男友住一起但慧表情微妙
於是百百子雖然是想跟慧一起住但又想東想西想著慧那表情甚麼意思
後來某天下大雨慧就直接帶百百子去他家
也開口邀約她一起住,總之兩人確定要開始同居了
隔天一起去上班,原本表現大方的慧又找個理由瞞過同事
百百子感到疑惑,慧說祕密交往更刺激...
這部看點就吻戲拍得不錯
以及桐山漣在這部很帥氣
上次覺得他帥氣的戲是明察小會計以及偽裝不倫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59.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drama/M.1621783149.A.1C4.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