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大搶購】#都夠不用搶
這次疫情許多人紛紛蜂擁至賣場搶購民生用品
來回顧一下過去這些年台灣民眾還搶購過甚麼?
種類包羅萬象,有衛生紙、499吃到飽、返鄉車票、公債、套幣等等
你記憶中還有什麼搶購風潮呢?
搶購事紀:
2018年衛生紙之亂
2018年499吃到飽之亂
1995年民眾搶購豬年套幣
1989年民眾搶購元旦返鄉車票
1989年民眾搶購公債
1985年民眾搶購愛國獎券
#報時光UDNtime
#搶購
#衛生紙之亂
#499吃到飽之亂
日期:2018/02/26
圖說:衛生紙業者宣布三月調漲後,各大賣場掀起一波搶購潮,賣場架上的衛生紙幾乎被掃購一空,民眾趕緊買走剩下的幾包回家備用。
攝影:余承翰
歷史新聞
【2018-02-26/聯合報/A1版/要聞】
全台瘋搶衛生紙
消保處喊話 3月中前絕對不會漲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你搶到衛生紙了嗎?」消費者自上周五得知衛生紙將漲一到三成,即出現瘋搶現象,全家出動成箱成箱搬,不僅賣場來不及補貨,網路商城也高掛缺貨,有人擔心未來紙尿布及成人紙褲也跟著漲,搶完衛生紙,再搶尿布。
民眾爭搶造成全台衛生紙缺貨,迫使行政院消保處昨天下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喊話,強調四大賣場受限合約,三月中前絕對不會漲價,消保官今起也會到各賣場實地查價。
缺貨也導致消費者質疑國內家用紙的業者「待價而沽」囤貨,業者強調,已增加量產一到二倍,但遇上周休假日,找不到足量的貨車運送補貨,正常出貨後即可補足「缺口」。
「一天補了三次貨,還是被秒殺!」台南家樂福工作人員形容,許多民眾根本是用「掃」的;大潤發業者表示,前天一個晚上賣出一千多箱衛生紙,很多人一次都買五、六箱,昨一大早才補貨,中午就賣完。
許多民眾乾脆站在貨架前等補貨,工作人員補貨時連紙箱都來不及拆,就被民眾搬走,賣場業者估計,衛生紙銷售量較平常增加近十倍。
陳姓台東市民得知衛生紙將漲價,前天與家人逛遍台東各大賣場,搶購了各廠牌衛生紙、廚房餐巾紙卅幾串,家中堆得像小倉庫。看著戰利品,他說:「應該足夠用到今年底了!」能省一包是一包。
面對消費者搶購,好市多採取限購措施,表示供貨商鋪貨不及,目前全台分店已規定每天每卡限購兩包,希望盡量滿足所有會員需求,後續要看購買狀況決定是否持續。
除了實體賣場補貨補到手軟,電子商務網購通路也出現搶購,蝦皮拍賣網站一推出衛生紙特價立即秒殺。不少網路商城的部分品牌衛生紙,不是打上「售完補貨中」就是「已銷售一空」。
國內包括UDN買東西、奇摩雅虎、PC home、東森購物等知名網路商城等連廚房餐巾紙也賣到缺貨。消費者直呼太扯,「剛開春就要來搶衛生紙,是要打仗了嗎?」
愛國獎券拍賣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史上最失敗的選舉募款】
如眾所皆知,選舉是很花錢的事。而對於1990年代初期剛剛創立不久的民進黨而言,籌措大小選舉的競選經費,更是令人頭痛的難題。為此,他們曾經發想了不少募款奇招,試圖為選戰開拓財源。
這些招數有的頗為奏效,有的卻十足是個悲劇──比方說,由資深記者關大功所寫的《選舉戰爭機器》一書,就談到了1991年民進黨推出的「非彩券」,如何為該黨換來一次慘痛教訓:
「在民進黨所有的募款方式中,應屬非彩券最具爭議性,而且效果也最糟,甚且淪入不賺反賠的噩運。
民國八十年四月,時任財務長的徐明德向外宣佈,為籌募該年底二屆國大選戰經費,並推廣民進黨報,黨中央將發行所謂『非彩券』,首獎每名五百萬元、二獎一百萬元,另有多項小獎,此項活動日後並為某平面媒體援用。」
「在第一期的促銷活動中,民進黨報即在全省共建立五百多家行銷據點,並成功發行卅萬份。此舉在當時愛國獎券停止發售、南部賭風熾烈下,當時確實掀起相當高潮。但第一期由於發行份數未達預定的百萬份目標,因此頭獎並未搖出,使發行氣勢為之一挫。」
「其後第二期中,雖然搖出頭獎得主,但由於得獎人不願公開領獎,且前後兩期的得獎人,均未如黨中央原本企盼的捐出一部分獎金,使得此項募款行動開始出現帳面赤字。」
「非彩券的發行維持至八十一年二月正式叫停,期間共發行七期,累計虧損八百餘萬,財務長徐明德在停止發售時表示,非彩券只是對訂閱民進黨報的讀者單純的回饋與促銷行為,後來被誤會為違法發行彩券,並有經營黨營事業之嫌,為避免誤會,因此決定停止發行。
由此段談話,即可知非彩券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對民進黨而言,舉辦非彩券活動,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虧損八百萬是個什麼概念呢?在1990年代的臺灣,這個數字已經足夠讓一個直轄市的市議員候選人打完整場選戰啦!(紀瀛寰,《選舉公關大餅》,臺北市:平氏,1995,頁23)
不過,數年後的省長選舉,民進黨推出的另一些募款手段,倒是相當成功:
「八十三年省長選舉,民進黨雖慘敗一百五十萬票,但在過程中所首創的『非紀念券』、『紀念明信片』與『紀念郵票』三項同時兼具『募款、造勢、形象塑造與文宣四項功能』的募款方式,不啻為民進黨候選人的競選財源開出一道源頭活水,也替臺灣選舉史留下值得大書特書的選戰絕招。」
「首屆省長民選,民進黨提名夙有政治潔癖的陳定南角逐,而在陳定南堅拒企業界『投資』下 ,如何募足數億資金,便成為競選總部財委會召集人彭百顯的頭痛問題。」
「彭百顯首先以『選舉公債理論』首創發行兌換與不兌換式紀念券,此項紀念券並在當年十月八日推出首批可兌換券時,便立即造成搶購風潮,直至不可兌換券發行後,共替陳定南募集兩億資金,而其中,三分之一留存地方競選總部,以擺平地方派系,三分之二則留供競選本部,供選務經費。」
「其後,彭百顯再推出『飛鴿傳書定江山』的百萬張紀念明信片,兼協助尋找失蹤兒童,緊接著又推出陳定南施政理念紀念票。三項文宣募款造勢活動的緊密推出,將陳定南的聲勢推到最高點,也將省長選情炒得立體化。」
「但福者禍所倚,紀念券的瘋狂搶購熱潮,也造成部分地方選務人員的垂涎,甚而暗扣發行數額再製作假帳,使得選後結帳時,出現熱賣卻虧損一千萬的怪異現象,此舉並引發中央黨部的干預,始未釀成紛爭。」
「而陳定南拒收企業界『美意』的個性,也使得企業界大舉投入國民黨陣營,終而導致陳定南的慘敗。但儘管如此,朝野各政治菁英私下均對彭百顯此項游走於法邊緣的創意大表欽佩。」
將近三十年過後,民進黨早已不再是草創初期的窮困政黨,募款的方法也已更為成熟。不過,當年他們發行的那張「陳定南競選省長紀念券」,迄今仍舊可以在各大拍賣網站上找到,最近甚至還上了新聞(參閱 https://ppt.cc/fnok5x )。從彩券、紀念券到今天的募款餐券,這些籌錢 #拚選舉 的手段,也可以說是臺灣政治史上的一個特殊篇章吧!
引文摘錄自
關大功,《選舉戰鬥機器》(臺北市:平氏,1995),頁72-75。
-
【講座】
投票改變社會還是毀滅社會?從選舉談民主、民粹與基本權利
▎日期: 12/18(三)19:30 - 21:30
▎地點: 聯經書房.上海書店(新生南路三段94號)
▎講者:Alvin 陳禹仲(牛津大學博士、中研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助研究員)
▎票價:250元; 故事StoryStudio 會員 150元
▎活動資訊與報名連結:https://lihi1.cc/gbBm4
-
【本月關鍵字:#拚選舉】☞http://bit.ly/Piann-suan-ki
【現在就加入故事人暢讀內容】:☞http://bit.ly/storian
愛國獎券拍賣 在 愛國獎券第一期... - 蟠龍拍賣PAN-LUNG PHILATELIC 的推薦與評價
愛國獎券 第一期台灣銀行於民國39年4月11日發行第一期愛國獎券,至民國76年12月止共發行1171期,圖案設計多樣化,涵蓋各地風光,鄉土民情,深受民眾喜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