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麋先生MIX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獻給各領域創作者的影像詩篇 「自然想到爬山的意象,那有人生的味道,傳達著『捨得』,在路上,我們自願或非自願地捨棄了什麼,但同時我們也會得到什麼,於是我們繼續前行。」—— 導演 丁冠濠 /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劇情片 約好了 不放棄,不斷前行。 誰說過程中的失去,不是一種獲得? 儘管...
「愚公移山道理」的推薦目錄:
愚公移山道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同一個時間,你關注一件事情,就一定會忽略其它事情。
仔細想想,真的是耶!
當我們著急趕路時,往往會忽略路上的風景;當我們有情緒時,容易忽視別人的感受。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看不慣別人上,浪費的是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余秋雨曾說: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生活的瑣碎中沈淪,真正自信的人,總能讓生活簡單的鏗鏘有力。」
有格局的人,懂得尊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
有一個人來到深山找智者解難。
他說:「公司有個同事很讓他反感,以前覺得他還不錯,後來發現他人前人後判若兩人。每天看見他就煩,只要一聽到他的聲音我就不舒服了,完全不能專心工作。」
智者說:「如果有一塊石頭在路上擋著你,你會怎麼辦呢?」
那個人說:「我會把石頭搬開,然後繼續前進。」
智者繼續說:「很棒,但如果擋著你的是一座山呢?你也要搬走嗎?」
那人笑著說:「我又不是愚公,山擋住我,我繞過去,不就行了嗎?」
智者大笑道:「你既然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還要來問我呢?」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討厭的人,他們就像一塊塊石頭擋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
如果我們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要較真,就真的變成愚公移山了。
現代哲學家周國平說:
「一個人如何對待持有不同觀點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種觀點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
格局大的人,沒有看不慣的事,也沒有容不下的人。
我也很常遇到與自己三觀完全對立面的人啊?他們一個眼神反應都讓我驚呼,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啊,但到底是誰的問題?如果你真的不喜歡,真的覺得對方很討厭,我的做法是,換個方向,繞過他們,好讓自己更好地前行。
一個處處不能容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有問題。
一個萬物皆可容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美景。
心由境轉,境由心生。
當你放大了格局,對人也就放下了成見;提升了高度,便能釋懷別人的不完美。
以一個包容之心看待世間萬物,才能遇見生活中的種種美好。
當玫瑰和茉莉一同開放,這個世界才會有參差多態的美。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自有四季的美。
人在夏天自然會懷念冬天的冷冽,而在冬天又會期待夏天的熱情。
我們不能因為冬天太冷而認為冬天不好,也不能因為夏天太熱而覺得夏天糟糕。
正因為四季滋味各不同,才各有四季的美。
人也是如此。
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這讓你特立獨行;允許別人與你不同,則讓你海納百川。
餘生很貴,願你我都能做個有格局的人,尊重彼此之間的不同,看誰都順眼。
早安,共勉之!
愚公移山道理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奧斯卡逐漸香港化
文章日期:2021年4月30日
【明報專訊】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跟所有事情一樣,都受到疫情影響。首先頒獎日期因疫情而延後了兩個月,地點亦從慣用了18年的豪華的杜比劇院(Dolby Theatre)(前稱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移至鄰近貧民窟(但漂亮)的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內。規模縮小了很多,沒歌舞連場,雖然仍有紅地氈,但不覺衣香鬢影,大多數出席者打扮低調,不少巨星缺席,包括最佳男主角得主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 Hopkins),只經視像表達謝意。收視率亦大跌超過一半,至歷史新低,連香港都沒有轉播。
對電影行業來說,去年當然是非常困難的一年,根本沒有甚麼荷李活大片上映,北美票房大跌80%,今年能反彈多少仍是未知之數。但此困境亦製造或加速了某些趨勢變化。首先因為中國治疫成功,雖然票房也大跌近70%,但仍然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單一最大電影票房巿場,《八佰》更成為了去年全球票房冠軍!近年雖然因為美中關係轉差,荷李活已不敢再歡迎中國投資,但如中國成為未來全球最重要市場,必間接影響荷李活電影題材、劇本和選角等等。
倘中國成最重要市場 必影響荷李活電影
過去幾年,很多人已留意到,美國電影中的歹角,大部分都是操上等人英國口音(間中俄國口音)的中年男性白人,因為各種政治考慮下,大壞人當然已不再可以是黑人,穆斯林也不太好,有點擔心恐襲,女人也不太好,中國人就有商業考慮。所以剩下來,本來就有點令人討厭,作狀扮嘢的所謂英國上流口音就最適合做壞人,英國更是美國的「小兄弟」,當然可隨便侮辱,失業的英國演員多的是,誰不想到荷李活掘金,演歹角有何問題?相信如30年前成龍般,不吊威也,不用CGI動畫,拳拳到肉,後空翻從6樓跳下來,加個720度轉體, 背脊落地,願意者都大有人在。
第二,奧斯卡亦反映串流加速取替電影院的趨勢。本來奧斯卡企圖捍衛傳統電影院,對參選電影有個無聊要求,必須在洛杉磯(Los Angeles)地區,最少在1間電影院連續上畫7日。但今年因疫情,連這條卑微底線都要放棄了,容許仍未在任何電影院播放過的都可以參選,只要將來有計劃就可以了。因此,過去幾年奧斯卡仍有所抗拒的Netflix就大獲全勝了,今年奪了7個獎,成為獲獎最多的發行商,力壓得6個獎的傳統老大迪士尼。當然迪士尼能倖存下來,亦全靠Disney+,幫助成功轉型,唔通靠香港迪士尼樂園?
奧斯卡倘只剩下「政治」 將步向滅亡之路
第三,奧斯卡逐漸已跟藝術、娛樂,甚至商業,都沒有太大關係了,剩下來只有政治,更或者是政治正確。有點走向港產化電影業的味道,如屬實,殊不恭喜,是步向滅亡之路。
如要拿演技獎,角色幾乎必須身逢絕境,最好再兼絕症殘疾,今屆也不例外。中國當然是個複雜和敏感的燙手芋,一方面九唔搭八,提名挪威導演安達斯漢瑪(Anders Hammer)執導的《不割席》(Do Not Split)參選紀錄短片獎項。藉此表態支持他們誤以為跟BLM(Black Lives Matter)同仇敵愾的2019年香港反政府暴亂,但又懵然不知這些香港「和平」暴徒,是嚴重自我歧視的種族主義者,更全都是特朗普的鐵粉,毫不同情美國黑人處境,甚至不少人認為他們咎由自取!但奧斯卡又怕得罪中國,所以補飛,在外語片獎項中提名曾國祥執導的《少年的你》,但最後畏首畏尾,結果兩套電影都落選(我明白是由美國影藝學院成員投票決定,但每年都有大量拉票行為),懦夫表現,更難看。
今年的最大贏家是趙婷執導的《Nomadland》(港譯《浪跡天地》,劇透警告,但相信入場人數將極少,可以不理),橫掃3個大獎,超越她的前輩偶像李安,同時奪得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金像獎。可能今年真的缺乏對手,趙婷在全球各大小影展中,奪得破紀錄的34個獎項!據說,《Nomadland》製片人兼女主角法蘭西絲麥杜文(Frances McDormand),非常喜愛趙婷的上一套電影《The Rider》,所以就找她執導此電影,運氣非常好。
趙婷的得獎被美國傳媒形容為首次「woman of color」(有色人種女性)獲最佳導演獎,是一次所謂突破。但有人指出,美國的所謂政治正確,已淪落到連「Asian」(亞裔)都不敢用,Chinese就更不用想了。另外,幸好趙婷的政治取態,正合美國人口胃,萬一她相反表示不相信新疆有種族滅絕,那麼奧斯卡就真的很尷尬了。我反而較喜歡真小人,上周日拜閱了Philip Bowring在《南華早報》的專欄,他竟然澄清西方人並非如主流傳媒中所說的「anti-Asians」,其實他們只是「anti-Chinese」,針對襲擊中國人而已!如牽連到其他亞洲人,泰國、韓國、日本和尊貴的香港人等等,被白人、黑人、拉丁裔人襲擊或甚至槍殺,只因「點錯相」,絕不是歧視亞洲人!我知道他有位祖先是殖民年代香港第4任港督,老婆更是毛孟靜,但他實在有點太坦白了吧!
中國內地對今年奧斯卡冷淡對待,可以理解,有多少個中國人對美國低下層白人的游牧生活有興趣?他們對中國大媽蘇敏的全國自駕遊之旅,當然更有共鳴。中國封殺有關趙婷報道,屬意料中事。但近日在上海車展,一位女士跳上一台Tesla車上,大吵大鬧,投訴她的車「煞車失靈」,被抬走兼被行政拘留5日一事,牽動民粹。傳媒不止形容Tesla處理此事的態度傲慢,並指摘泄露行車數據屬侵犯私隱。早前已有報道中國開始禁止Tesla在敏感軍區附近記錄數據,後來更聽聞要求Tesla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最近看到一些抖音視頻,講者警告容許Tesla在全國各地,詳細記錄可用作描繪極精準地圖的大量數據,應屬違法,更可威脅國家安全。多年前我跟一些美國頂級汽車業分析師討論Tesla時,在中國的數據擁有和使用權,正是他們的最大憂慮,現在不幸逐漸成真!
中國應小心處理與Tesla關係 免增敵人
但我想勸喻中國小心處理與Tesla關係。中國需要朋友,馬斯克(Elon Musk)已屬極少數較認可中國的頂級商界人物。但他也是一個實際商人,且以言論變幻莫測出名,如Tesla在中國失利,他必然將對中國改觀,到時中國可能不止失去一個朋友,隨時多了個敵人。除此之外,不少外國人和企業,已對中國有根深柢固的偏見,認為在中國投資,易入難出,初時渴望得到技術就倒履相迎,當學識了之後就摒儲門外。不應讓Tesla一事,再加深這個誤會。
為今天專欄做功課,罕有地偷得浮生半日閒,前天下午五時半公餘場,約了男性朋友觀賞《Nomadland》。電影是拍得可以的,但沒有驚喜。雖然部分拍攝的風景非常壯觀漂亮,但不知是故意或因製作成本有限,畫面粗糙,當然沒有靚仔靚女,所有演員都一把年紀,不少更是現實生活中的真正游牧人。看罷,電影「成功」給人一種既抑鬱,但又似乎應對人生保持一點希望,或最少有點尊嚴的奇怪感覺。
故事描述一位兩三年前喪偶的女士Fern,本仍堅決留在小鎮生活,但因工廠關門而被迫遷離,從此開着小van,過着現代游牧者生活。原來過着這種生活的人也不少,在路上Fern碰到不少同道中人,甚至找到新的愛情火花。電影不算太多說教,但似乎想道出幾個重點。
首先故事時代背景是金融海嘯不久的2011年,美國經濟仍很差,缺乏教育和技能的人,很難找到長期穩定工作,所以Fern只可在聖誕節前到Amazon做臨時工,然後又要到處流浪找工作,生活非常困難。是誰的錯?當然是金錢的錯,是華爾街、華盛頓和大企業的錯!
今年入圍電影之一是《Hillbilly Elegy》(港譯《絕望者之歌》),按同名J.D. Vance於2016年出版的書改編。當年班農(Steve Bannon)經常說,如要明白把特朗普推進白宮的低下層白人民粹,必須看此書。Vance出生於貧困小鎮,自稱大部分中小學朋友都非常失敗和抑鬱,不少自殺或濫藥至死。他憑讀書叻,上了耶魯法學院,後來更跟隨Peter Thiel工作致富,未來更有政治野心。但據說電影拍得很差,且荷李活極度反對特朗普,當然對《Hillbilly Elegy》彈多於讚。《Nomadland》的題材其實差不多,但由左派女士揸旗,反應當然好很多,甚至被形容為比《Hillbilly Elegy》這齣電影,更能表達《Hillbilly Elegy》真正精神的電影!
西部開荒「先鋒精神」 曾帶來種族滅絕
女主角法蘭西絲麥杜文已第3次獲奧斯卡獎,上一次是2017年的《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港譯《廣告牌殺人事件》)。其實題材非常接近,同樣敘述美國中低層白人的失落。《Three Billboards》一片中,麥杜文角色的女兒被殺,母親竭力尋找兇手,故事背景同樣在偏僻小鎮,但至少女主角仍有間小屋。事隔幾年,是否代表美國低層白人生活繼續惡化,今次更慘,女主角到處流浪,自稱houseless,但堅持並非homeless!這區別重要嗎?主要是人總要保持一點尊嚴吧!戲中更嘗試美化這種游牧生活為類似西部開荒的「可敬」先鋒精神!我希望這比喻完全不恰當,因為這恐怖的「先鋒精神」,帶來原住民的徹底種族滅絕!
電影也企圖道出一些真理。美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風景非常壯觀漂亮,都是免費和每個人都可平等享受的,可能比上等人整天活在石屎森林的表面奢侈生活更豐富和快樂。而且美國貧富懸殊雖非常嚴重,但仍然是餓不死人的,在餐廳和旅遊車公園等地方找工作是不困難的。所以電影中描述的窮人生活,跟第三世界的很不一樣,即使跟被複雜家庭、毒品和罪惡困在市內貧民窟的黑人生活,也非常不同。
美政府對科技巨頭開刀機會不小
我已指出過,拜登的當選代表一個大政府革命,除治疫外,更有責任改善貧富極度懸殊的情况。共和黨人說美國人被騙了,本以為選出一個溫和派,但原來拜登是非常邀進的社會主義者。因人口遷移,下屆中期選舉,得州將增加眾議院兩席,有人估計共和黨只需在中期選舉中多贏8席,就可重奪控制權。所以拜登才這麼急推出多個萬億級拯救經濟、基建和最新的1.8萬億美元援助家庭計劃。拜登亦同時比預期中快推出大規模加稅方案,包括針對企業和高收入富人等等。對Big Tech的反壟斷研究,中國暫時領先,但在《Nomadland》中,雖然Amazon對員工待遇不錯,但仍給人一種冷漠、機械式,令人窒息的感覺。未來美國政府對FAAMNG等Big Tech開刀機會也不小。
麥杜文演技入木三分,再度得獎實至名歸。她畢業於耶魯戲劇學院,老公是名導演喬爾‧高安(Joel Coen),在東西岸都有豪宅。她只是演技好,可能亦真心想改變社會,但不要搞錯她真的是White trash。趙婷當然也名成利就,父親更非常富有。
我實在仍不明白為何美國人這麼愚蠢,相信看看富人憐憫窮人而拍出來的電影,或把責任推到中國頭上,就可解決所有問題?他們會否明白真正原兇是美國人的自私、狡猾的QE、教育的失敗,以及所謂的科技進步等等。回頭想,在香港,所謂關心民生的反對派領袖,不也同樣是只懂推缷責任、怨天尤人,大多住在半山或嘉道理山的「上等人」?
(中環資產持有Netflix、Disney、Tesla、Amazon、facebook、Apple、Microsoft、Alphabet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9724565616&issue=20210430
愚公移山道理 在 麋先生MIX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獻給各領域創作者的影像詩篇
「自然想到爬山的意象,那有人生的味道,傳達著『捨得』,在路上,我們自願或非自願地捨棄了什麼,但同時我們也會得到什麼,於是我們繼續前行。」—— 導演 丁冠濠 /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劇情片
約好了
不放棄,不斷前行。
誰說過程中的失去,不是一種獲得?
儘管終點尚未明朗
是夥伴的同行,讓我們能用自己想要的節奏與模樣
勇敢踏下每一步。
#金穗獎 #麋先生 #愚公移山
【42nd金穗獎 學生組首獎 - 詹博鈞導演 作品】
https://youtu.be/UmT1qlxS1Es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導演獎 - 陳亮廷導演 作品】 https://youtu.be/iNYjk5nj_EA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劇情片獎 - 丁冠濠導演 作品】https://youtu.be/mZxA0zHfobg
【愚公移山 On The Road】
從前又從前
為何故事和寓言都得從那麼久前
重點都放在後面
一樣勸世的大道理卻倒是百聽不厭
愚公移山的章節
也都教過你山得慢慢地慢慢地推
慢慢把未來的志願
從一支筆變六根弦
像片小小的落葉飄在風間
向那些字裡行間問去哪邊
書裡的風景你就好好欣賞
隨意晃晃 但下一頁的故事得你說
坐在音箱上的老菸槍
帶點風霜 留點鬍渣
那片落葉問他要去哪
他叼著煙 淡淡地講
「小伙子你要記得從沒什麼最高的地方
我還在路上 還熱淚盈眶」
喂喂喂
爸媽老師都教過你路要怎麼走
像愚公 別掉頭 也別好吃懶做
吧啦吧啦吧啦
書本裡講的大道理誰沒有聽過
像落葉 得出走 帶這些故事走
落葉飄呀飄呀離開老地方
風也只能帶著它而它決定落下
愚公其實還在那個老地方
他說最高的地方是你決定停下
|影像製作|
演員 cast / 羅婷 Miku,劉庭妤 Liu Ting Yu,張嘉恩 Anan Chang,荷桃 hetao,劉敬 jim liu
製片 Producer / 許毓芳 HSU YU FANG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高翔宇 Bean
導演 Director / 丁冠濠 TENG KUN HOU
場記 Script Supervisor / 宋祉葳 Sung Chih Wei
攝影師 D.P / 詹子徹 Chan Tzu Che
攝大助 Photography Assistant / 蔡岳峰 York Tsai
攝二助 Photography Assistant / 宋文皓 Wen Hao Sung
服裝 Costume Designer / 陳冠臻 J
服裝助理 Clothing assistant / 黃浩旻 Min
美術 Art / 宋祉葳 Sung Chih Wei
側拍 Still Photographer / 戴晏甄 DAI YEN ZHEN
剪接 Editor / 丁冠濠 TENG KUN HOU
調光 Colorist / 萬芷瑋 Abby Wan
字卡設計 Word card designer / 劉政瑋 Cheng-Wei Liu
感謝 Thanks to / 黃彥綺 Oceanne Huang
同場加映:最佳劇情片獎作品《合十》限時播放 https://youtu.be/3JzjsghZP7I
|音樂製作|
製作人 Producer / 錢煒安 Zen Chien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 / 陳又齊 Gyniuz Chen
詞 Lyricist / 吳聖皓
曲 Composer / 吳聖皓
編曲 Arrangement / 麋先生 MIXER
打擊樂器 Percussion / 錢煒安 Zen Chien
鼓技師 Drum Technician / 余燦宇 Yu Tsan Yu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陳祺龍 Chris Chen, 林喆安 Z-An Lin, 小B Bosy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麋舍 Misir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母帶製作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母帶製作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特別感謝 / 黃振頡 Jen Jie Huang、iNPUT音鋪-狗狗
‥‥‥麋先生官方・Mixer Official‥‥‥
facebook https://fb.com/MixerMiSir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MixerMisi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ixerband_official/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ixermisir
Weibo http://m.tw.weibo.com/3739854504

愚公移山道理 在 麋先生MIX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獻給各領域創作者的影像詩篇
「堅持不只是簡單的“撐下去”,而是知道自己繼續往前走的話不見得都是好事,或許好壞參半、或許更糟也不一定,但仍然願意鼓起勇氣往前走,我想這才是最珍貴的。」—— 導演 陳亮廷 /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導演獎
未來,充滿期待
但也有無數的痛苦與掙扎,在為你等待。
你的節奏,是否準備好跟上?
布幕掀開以前,盡情失敗
但永遠都別停下來。
#金穗獎 #麋先生 #愚公移山
【42nd金穗獎 學生組首獎 - 詹博鈞導演 作品】
https://youtu.be/UmT1qlxS1Es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導演獎 - 陳亮廷導演 作品】 https://youtu.be/iNYjk5nj_EA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劇情片獎 - 丁冠濠導演 作品】https://youtu.be/mZxA0zHfobg
【愚公移山 On The Road】
從前又從前
為何故事和寓言都得從那麼久前
重點都放在後面
一樣勸世的大道理卻倒是百聽不厭
愚公移山的章節
也都教過你山得慢慢地慢慢地推
慢慢把未來的志願
從一支筆變六根弦
像片小小的落葉飄在風間
向那些字裡行間問去哪邊
書裡的風景你就好好欣賞
隨意晃晃 但下一頁的故事得你說
坐在音箱上的老菸槍
帶點風霜 留點鬍渣
那片落葉問他要去哪
他叼著煙 淡淡地講
「小伙子你要記得從沒什麼最高的地方
我還在路上 還熱淚盈眶」
喂喂喂
爸媽老師都教過你路要怎麼走
像愚公 別掉頭 也別好吃懶做
吧啦吧啦吧啦
書本裡講的大道理誰沒有聽過
像落葉 得出走 帶這些故事走
落葉飄呀飄呀離開老地方
風也只能帶著它而它決定落下
愚公其實還在那個老地方
他說最高的地方是你決定停下
|影像製作|
主演 Talents / 蔣薇華 Wei-Hua CHIANG & 劉玟彥 Wen-Yen LIU
舞台劇演員 Actors and actress of the play /林嫣 Yan LIN, 賴永洲 Edward LAI, 林美玲 Grace LIN
劇中造型師 Hair and makeup stylist of the play / 蔡侑容You-Rung TSAI
觀眾 Extras / 劉安得 Ander LIU, 紫點點 Cindy CHEN, 黃淇羚 Chi-Ling HUANG, 李賢恩 Sean LEE, 趙偉陵 Wei-Ling CHAO, 蘇佩俞 Pei-Yu SU, 胡宥華 Rebecca HU, 劉以辰 Yi-Chen LIU, 陳奕帆 I-Fan CHEN, 王晨宇 Chester WANG, 何康妮 Kang-Ni HO, 蔡定撰 Ting-Chuan TSAI, 蔡依妮 Jaya TSAI, 高恩星 Fei-Fei KAO, 許家愷 Eric HSU, 邱澤洋 Tse-Yang CHIU, 邱翠翠 Crispy CHIU, 仲崇安 Josh CHUNG, 徐若軒 Panda DING, 黃怡婷 Yi-Ting HUANG, 曾雪晴 Nana TSANG, 盧映青 Ying-Qing LU, 周莞芯 Christy CHOU, 何妮倫 Eva HO, 梁芷萱 Jeanes LEONG, 黃至良 Zhi-Liang HUANG, 洪吉昌 Chi-Chang HUNG
製片 Producer / 郭宇倫 Allen KUO
前期製片 Pre-Production Producer / 陳玟均 Wen-Jun CHEN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胡伯霖
編劇 Writer / 馬曉輝 Xiao-Hui MA, 陳亮廷 Liang-Ting CHEN
導演 Director / 陳亮廷 Liang-Ting CHEN
副導演 1st Assistant Director / 郭宇倫 Allen KUO
場記 Script Supervisor / 楊羚 Ling YANG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黃怡婷 Yi-Ting HUANG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 / 陳詠軒 Albert CHEN
燈光師 Gaffer / 蘇志博 Anthony SO
燈光大助 Best Boy / 劉儀章 Yi-Zhang LIU
錄音師 On-Set Recording Mixer / 蕭子堯 Lou SHIAO
錄音助理 Boom Operator / 楊仁翰 Ren-Han YANG
美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 / 程凱揚 Kenny CHENG
美術助理 Set Decorator / 陳俞君 Yu-Jiun CHEN
造型設計 Costume Design / 蔡侑容 You-Rung TSAI
造型助理 Stylist Assistant / 曾芷瑄 Chih-Shiuan ZENG
剪輯 Editor / 陳亮廷 Liang-Ting CHE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 / 蕭子堯 Lou SHIAO
調光 Colorist / 陳亮廷 Liang-Ting CHEN
特別感謝 / 心藝電影工作室、鏡頭銀行、貞寶影視、阿特文創、皇冠劇場、金穗獎、相知音樂、宋郁晴、蔡維陽、李昕孟、詹淳皓、鄒孟軒、何平、陳亮潔、游安順、謝家忻、廖鏡文、卓郁舜、張伯銓、Luca Bonaccorsi、高興萱、游欣瑜
|音樂製作|
製作人 Producer / 錢煒安 Zen Chien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 / 陳又齊 Gyniuz Chen
詞 Lyricist / 吳聖皓
曲 Composer / 吳聖皓
編曲 Arrangement / 麋先生 MIXER
打擊樂器 Percussion / 錢煒安 Zen Chien
鼓技師 Drum Technician / 余燦宇 Yu Tsan Yu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陳祺龍 Chris Chen, 林喆安 Z-An Lin, 小B Bosy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麋舍 Misir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母帶製作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母帶製作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特別感謝 / 黃振頡 Jen Jie Huang、iNPUT音鋪-狗狗
‥‥‥麋先生官方・Mixer Official‥‥‥
facebook https://fb.com/MixerMiSir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MixerMisi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ixerband_official/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ixermisir
Weibo http://m.tw.weibo.com/3739854504

愚公移山道理 在 麋先生MIX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獻給各領域創作者的影像詩篇
「畫動畫和愚公移山的概念是能夠互相對話的,跟著愚公抬著擔子行山路,MV就在這辛苦的過程中完成了,感謝一切」—— 導演 詹博鈞 / 42nd金穗獎 學生組首獎
時間軸上,一格一動
串起動畫世界的生命
創作路上,一筆一畫
繪出愚公般的執著身影
就用自己想要的節奏前進,
終有一天,我們會在那裡。
#金穗獎 #麋先生 #愚公移山
【42nd金穗獎 學生組首獎 - 詹博鈞導演 作品】
https://youtu.be/UmT1qlxS1Es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導演獎 - 陳亮廷導演 作品】 https://youtu.be/iNYjk5nj_EA
【42nd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劇情片獎 - 丁冠濠導演 作品】https://youtu.be/mZxA0zHfobg
|影像製作|
導演 Director / 詹博鈞 Jhan Bo-Jyun
動畫 Animation / 詹博鈞 Jhan Bo-Jyun, 楊宜寧 Yang Yi-Ning
文字 Typeface Design / 郭雯麗 Guo Wun-Li
|音樂製作|
製作人 Producer / 錢煒安 Zen Chien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 / 陳又齊 Gyniuz Chen
詞 Lyricist / 吳聖皓
曲 Composer / 吳聖皓
編曲 Arrangement / 麋先生 MIXER
打擊樂器 Percussion / 錢煒安 Zen Chien
鼓技師 Drum Technician / 余燦宇 Yu Tsan Yu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陳祺龍 Chris Chen, 林喆安 Z-An Lin, 小B Bosy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麋舍 Misir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母帶製作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錢煒安 Zen Chien
母帶製作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112F Recording Studio
特別感謝 / 黃振頡 Jen Jie Huang、iNPUT音鋪-狗狗
【愚公移山 On The Road】
從前又從前
為何故事和寓言都得從那麼久前
重點都放在後面
一樣勸世的大道理卻倒是百聽不厭
愚公移山的章節
也都教過你山得慢慢地慢慢地推
慢慢把未來的志願
從一支筆變六根弦
像片小小的落葉飄在風間
向那些字裡行間問去哪邊
書裡的風景你就好好欣賞
隨意晃晃 但下一頁的故事得你說
坐在音箱上的老菸槍
帶點風霜 留點鬍渣
那片落葉問他要去哪
他叼著煙 淡淡地講
「小伙子你要記得從沒什麼最高的地方
我還在路上 還熱淚盈眶」
喂喂喂
爸媽老師都教過你路要怎麼走
像愚公 別掉頭 也別好吃懶做
吧啦吧啦吧啦
書本裡講的大道理誰沒有聽過
像落葉 得出走 帶這些故事走
落葉飄呀飄呀離開老地方
風也只能帶著它而它決定落下
愚公其實還在那個老地方
他說最高的地方是你決定停下
‥‥‥麋先生官方・Mixer Official‥‥‥
facebook https://fb.com/MixerMiSir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MixerMisi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ixerband_official/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ixermisir
Weibo http://m.tw.weibo.com/3739854504

愚公移山道理 在 第8集愚公移山的故事视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Follow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baobeimy22小小的故事,带着小朋友们走进童话的世界,故事是简单的、纯洁的、美好的。 ... <看更多>
愚公移山道理 在 对于山究竟能否移走,愚公更是胸有成竹,主要就是说子子孙孙 ... 的推薦與評價
nevergiveup 愚公移山告诉人们怎样一个道理愚公移山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这则故事带给世人很多的启发,是一则非常有深刻意义的经典童话。愚公移山告诉人们怎样一个道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