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到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分享「故事、神話與戲劇治療」為主題的講座。
故事是我時常使用在個案工作的工具,和大家分享戲劇治療如何透過玩耍與戲劇,與故事中的象徵工作,透過溫和而漸進的方式探索生命中的困境和內在的復原力。
一點題外話,回家整理note的時候,突然想到,我幼稚園的時候曾經得過宜蘭縣說故事比賽全縣第二名!(而且沒有老師幫我設計動作喲(摸下巴))。我講了在幼稚園等媽媽放學時,老師放的頑皮豹影片,一邊想著頑皮豹的故事情節一邊講著,腦中滿滿都是頑皮豹的畫面。
在說故事的時候,我的腦中也有好多好多影像與畫面,透過述說,把這些影像和象徵傳遞給參與戲劇治療的參與者。
容格說,象徵symbol與影像image是潛意識的語言。透過故事中的情節、人物、象徵,我們總能找到生命中共鳴的、正在經歷或曾經有過的生命經驗,不管是遠古的神話,追尋著太陽的夸父;醜小鴨裡不被接受的小天鵝;近代使用故事在治療工作的前輩們創作的故事,還是個案自己創作出來的故事,都可以運用在戲劇治療中。
很開心和成大藝術所的朱芳慧所長有所交流,戲劇治療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期待以後再去成大看大榕樹、說故事、分享戲劇治療!
#想到小時候覺得長大會用故事跟個案工作是冥冥中已註定
#成大藝術研究所
#戲劇治療
#故事與神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