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在一所國小校園看到「羊」!
感謝東海國小輔導室的邀約,徐老師一早來到這所創辦六年、通風採光極佳、還養了隻校羊的學校,真是太羨慕東海國小的孩子們啦~~~
而今天參與的家長素質更高,不僅反應快思緒清楚、發問專業有深度讓我驚艷呀!
感謝大家在週六早晨願意花時間學習認識情緒,雖然孩子的情緒總是讓無法招架,期許大家能花點時間抽絲剝繭來找出孩子卡關的真正原因,教孩子怎麼做會更好才是情緒教育的真正意義。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大人,不過我們很願意從現在開始努力成為越來越好的大人❤️!
祝福大家每天都比母親節更快樂喔~~~
#情緒教育家校一起
#情緒講座
#親職講座
#我沒空跟羊咩咩照相
#跪求羊咩咩照片
#早上演講下午諮詢超充實
#各位的母親節禮物是啥
#我比較想自由放風ㄋ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2的網紅Fernando Chiu-hung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社會上不同人士說出他們與張超雄的故事,第一集由特殊學校校長、兒童文學家何巧嬋女士與大家分享。 張超雄個人網站:http://cheungchiuhung.org.hk/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Fernando-Chiu-hung-Che...
情緒教育家校一起 在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立新國小輔導室的邀約,徐老師二度造訪來向老師們分享情緒引導策略,連忠誠校長和上回同樣全程坐在第一排還得不時接受我的提問,真是辛苦您啦!🤣
為何現代的孩子情緒如此容易失控呢?很多時候是大人有過高的期待,希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怒火、希望孩子要用說的、希望孩子要自律、希望孩子要同理要分享...卻不知道大腦發育成熟需要時間更需要經驗!
徐老師的演講會設計練習單讓與會人員填寫,除了要逼大家現學現用立刻消化以免昏迷,更希望透過第三者的角度來重新思考孩子當下的處境和困擾,期望能找到過去我們大人的盲點、幫助自己和同伴學習從更多面相去思考。
這過程很累很燒腦,但我相信只要有方法,每個大人都能成為越來越好的大人。
感謝今天參與的每一位老師!過去我們都只會用慣性來應對孩子的情緒困擾,但從明天開始我們都可以選擇更好的方式來陪伴孩子,「同理和耐心才能溫暖平靜孩子的心」,我們一起努力👍!
#週三教師研習
#情緒教育家校一起來
#大人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給孩子好的示範
#感謝老師給的自種仙女茶助我一覺到天亮
#誰看得出來仙女茶有哪些香草植物啊
#回家洗淨沖熱水就被大型犬搶去喝😭
#歡迎揪團聽徐老師演講
情緒教育家校一起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社會上不同人士說出他們與張超雄的故事,第一集由特殊學校校長、兒童文學家何巧嬋女士與大家分享。
張超雄個人網站:http://cheungchiuhung.org.hk/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Fernando-Chiu-hung-Cheung/133557895720
-----
特殊學校校長何巧嬋:難忘Fernando的男兒淚
三年前,教育局不讓18歲以上的智障學童繼續讀書,讓特殊學校校長何巧嬋認
識了張超雄。她和他,一起帶領數以百計的智障學童和家長一起上街。何校長
發現,張超雄當時雖然已不再是立法會議員,卻沒有放棄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
的心,因為他有切膚之痛,因為張超雄二女兒盈盈,也是受影響的智障學童。
何校長記得,2009年夏天遊行集會期間,天氣悶熱,偶爾下雨,張超雄總是向
來遊行的孩子們噓寒問暖。隊伍之中,經常可以見到張太和女兒盈盈的身影。
後來家長們向法庭申請司法覆核,希望法院可以判處教育局殘疾歧視,然而卻
被判敗判,令不少家長都感到傷心和失望。
「當時輸咗官司,法院外有一大班記者等待我們發言。我很傷心,有點情緒,
超雄看到我這個樣子就跟我說:不如待會由我跟記者發言,你休息一下吧。但
後來到我們出去見記者,他一開口說話,眼淚已經流下來了。」何校長形容,
這一幕很深刻,因為她記得,張超雄在整個運動一直很冷靜,但到了關鍵一刻
也忍不住流下男兒淚。何校長說:「他不只是對孩子的情況理性關注,而是身
同感受。」
雖然官司敗訴,但法官卻對家長的情況深表同情。後來教育局把18歲的中學畢
業期限取消,智障學童的情況亦喚起了社會關注。何校長和張超雄一起成立了
「特殊教育家長大聯盟」,持續關注智障學生的需要。
何校長投身特殊教育20多年,她覺得,張超雄的加入,對整個界別起了關鍵作
用:「張超雄角色是特別的,他本身也有個智障女兒,對特殊教育有第一手理
解。但另一方面,他亦曾經是立法會議員,所以他可以在立法層面推動。在香
港歷史上,從沒像他對特殊教育這麼熟悉,又能倡議政策改變的人出現過。」
但何校長強調,張超雄對智障學生的關心,是超越個人的:「有些人會覺得,
他是否因為自己有個殘障女兒才出來為殘障人士爭取呢?我的感覺是,他的關
心面不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弱勢社群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