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方很難過的時候,你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你跟一個人穩定交往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他的情緒也會影響到你,尤其在對方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出現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我有感覺到你的不舒服、我也希望你可以快樂起來,但是我做什麼好像都沒有用。
像這種時候該怎麼辦?在許多書籍當中都有提到類似的狀況*,尤其是對於高敏感的人來說,往往很容易可以察覺到身邊的人的心情狀況起伏,也很容易受到這個起伏影響,像這樣的一種時候,安撫對方是一種選擇,但更重要的,是先嘗試讓自己能夠穩定下來。
這個時候,下面的4個步驟就變得非常重要:
1.他的情緒是什麼
2.我的情緒是什麼
3.他的情緒他來負責,我負責自己的情緒
4.我可以做點些什麼,來調節我的情緒?
在這個例子當中,對方的情緒可能是「感覺到壓力跟挫折,呈現出崩潰跟失控」,而自己的情緒是「覺得無力、不知所措」,Apple一方面不能理解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另外一方面當然也面臨了「對方曾經喜歡上別人」的傷心、難過、不安與擔心。
有些人在伴侶和自己都有情緒的時候,會先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然後試圖透過某種方式安撫對方,希望對方心情能夠好轉。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對方跟你在一起,所以對方也能夠感覺到你的情緒,所以其實比較有效率的方式是 #先調整自己的狀態 。當你先讀懂自己怎麼了,並且嘗試去和這個「怎麼了」相處的時候,至少你會覺得舒服一些,有餘裕的時候,再來幫助對方。
比方說,下面2個可能是Apple會遇到的情緒:
1.對這段關係有不安、擔心的感覺:可能透過跟對方聊聊、找其他朋友討論,可以減少這個不安。或者是,單純摸摸自己的胸口告訴自己:「不管他愛不愛你,你都是值得被愛的」也可能有所舒緩。
2.對對方的情緒感到很無力:承認你就是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事情、承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發生了、停止消耗力氣讓一切好轉,和那個不確定的感覺、和那個「對方還暫時沒有辦法變好」的感覺相處。如果還是覺得很不舒服,可以選擇暫時離開現場,或者是減少見面的頻率。
當然,你可能還會有其他的感覺,甚至會覺得「我這樣子我會不會很自私」,會覺得自己需要一直陪在他身邊,走過這一段,但別忘了,你也是個人,你的心也是肉做的,你的感受也需要被在乎。就像手機過熱或過冷的時候,會自動關機一樣,你並不會罵你的手機說:「你怎麼那麼自私、天氣很熱就不陪我滑社群!」相反地你會很清楚,它的關機是一種自我保護,也因為他懂得自我保護,才能夠陪你走更遠的路。
你也是一樣。
先回過來照顧自己的情緒,並不是自私;相反地,正因為你懂得照顧自己的情緒,一方面他不用再挪出心力來照顧你,二方面當你心情比較穩定,對方也會感受到這個穩定,這反而是一舉兩得,真正對兩個人有幫助的做法。
在關係裡面過度付出的人,經常遺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愛的。以為只要一直去付出,就會真的被愛了,卻不知道這種沒有停止的努力,反而會讓自己忘記自己身上的不舒服有多麼痛苦。練習先看見自己的痛苦,照顧這個痛苦,先讓自己的「溫度」回到正常的狀態,你也才有力氣去分擔對方的苦難。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reurl.cc/gz7agb
——
*關於情緒以及情緒的責任,在《蔡康永的情商課》、Ilse Sand《高敏感是一種天賦》、還有周慕姿的《情緒勒索》都有提到類似的概念,推薦大家一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父母用錯誤的方式來「愛」子女 只會讓他們學不會愛 購買傳送門: https://cplink.co/yFkVmgl3 欸欸 你沒孩子講什麼親子書啊!? 我拿到書的時候就這種想法 然後我就讀著讀著其實也沒想太多 後來我發現 書中很多情景 其實自己都很有感觸啊 所以我就決定要講這本書啦! 很多例子其...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心情] 斷絕了情緒勒索的朋友-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常見的情勒台詞- 心情板 的評價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情緒勒索朋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評價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情緒勒索朋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評價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少女A - [ 不是什麼都是情緒勒索] 近來發生兩個讓我頗 ... 的評價
- 關於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最好的朋友「最愛情緒勒索」...就Jon 聊創傷#3 - YouTube 的評價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並沒有很知道做自己,這些年,我只是在 #練習做自己。」
⠀⠀⠀
昨天接受 鏡好聽 的訪談後,今天早上我寫下這篇。
⠀⠀⠀
我知道我自己是個缺點很多、不太守規矩,有些任性的人。
⠀⠀⠀
做很多選擇時,許多時候,別人以為我是不在意他人眼光,其實我只是不敢聽。
⠀⠀⠀
因為我知道,我非常希望自己的不同能夠被理解、也能被接納。
⠀⠀⠀
⠀⠀⠀
寫下這篇對我是個極大的嘗試,我終於嘗試去理解與擁抱自己這段時間忍耐的誤解與傷痛,不再因為怕東怕西而讓自己變成沒有聲音、打了不會痛、誤解不會傷的人。
⠀⠀⠀
我也願意理解與相信,就算是對我很重要的人,我寫出的東西,對方仍有機會不認同,但這不會影響他對我的了解,以及我們之間的關係與愛。
⠀⠀⠀
⠀⠀⠀
我可以不用完美無缺,可以有感覺,可以做出一些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同意與選擇的決定,因為那就是我。
⠀⠀⠀
⠀⠀⠀
我不用去爭取每個人的認同,而我還是願意相信,會有人愛這樣的我。
⠀⠀⠀
⠀⠀⠀
我願意相信,而我也這樣努力著。
⠀⠀⠀
⠀⠀⠀
【關於典型與非典型】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
⠀⠀⠀
⠀⠀⠀
所謂的典型不典型、純正不純正,時常是一個自古以來很常出現的衝突與競爭?
⠀⠀⠀
⠀⠀⠀
特別是領域越專業,這樣的衝突與攻擊,會更明顯。
⠀⠀⠀
⠀⠀⠀
如果從很多小說、電影等故事中,常會看到這樣的故事情節:
⠀⠀
⠀⠀⠀⠀
例如張無忌與宋青書、哈利波特與馬份;令狐沖與名門正派(太大串了);《功夫熊貓》裡,一開始的熊貓阿波跟悍嬌虎;Hero的久利生公平與其他檢察官;《派遣女醫》的大門未知子。
⠀⠀⠀
⠀⠀⠀
在這些故事中,會有一些原本純正、訓練有素的專業典型人物,一開始會忍不住看不慣、甚至攻擊這些非典型人物。
⠀⠀
⠀⠀⠀⠀
當然,也有可以理解、接納非典型的人。
⠀⠀⠀
⠀⠀⠀
昨天接受鏡好聽的訪談,談到關於我的「非典型」,是否也會不被理解?甚至被攻擊?
⠀⠀⠀
⠀⠀⠀
我不諱言,或許在我轉行成為諮商心理師的生涯中,最痛苦也最困惑的一段時間,就是遭受同行的攻擊。
⠀⠀⠀
⠀⠀⠀
而且有許多是我不認識的人。
⠀⠀⠀
⠀⠀⠀
這些攻擊包含:
⠀⠀
⠀⠀⠀⠀
不務正業、一定沒有花多少時間在諮商(和我相熟的心理師朋友都知道,我的個案工作時間與訓練有多少)
⠀⠀⠀
⠀⠀⠀
在公開演講說我專業做得很爛,但實際上我從來沒有跟他有任何專業上的合作,甚至不認識他。
⠀⠀⠀
⠀⠀⠀
或是出版業的攻擊,說我《情緒勒索》這本書名是抄襲,卻無視「情緒勒索」這個詞原本就是專有名詞,就像「高敏感」、「EQ」等,多少人使用這些專有名詞出書;
⠀⠀⠀
⠀⠀⠀
也在沒讀過我的書時直接說我的書是超譯、抄襲蘇珊佛沃的《情緒勒索》,無視於在我這本書出之前,蘇珊這本書絕版少有人知,更無視於我寫的是屬於台灣文化與我自己實務經驗的部分,與蘇珊佛沃那本書有很大的不同。
⠀⠀
⠀⠀⠀⠀
原本出這本書,就是希望很多困於這個互動模式中的人,能夠覺察並且讓自己與關係有一點喘息的空間,我從沒想過會如此暢銷,甚至這個詞轉變成一個罵人的詞,那與我的原意相差極遠
⠀⠀⠀
⠀⠀⠀
(我在書中、演講時不停強調。,這是一個互動形式的專有名詞,並非要來指責任何人。)
⠀⠀⠀
⠀⠀⠀
當時,我甚至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理解這個觀念,在另一家出版社決定讓蘇珊佛沃這本書再版時,我親自寫序並且推薦,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受益。
⠀⠀⠀
⠀⠀⠀
在我的書籍與文章中,我也不只一次分享、鼓勵大家可以尋求諮商的專業協助,不需要找我,可以找其他更多專業適合的心理師。
⠀⠀⠀
⠀⠀⠀
當時,剛開始有機會出書的我,心中有個小小的夢想。如果我有力量讓我寫的東西可以被更多人看到,我希望能夠推廣更多人能願意更早接觸心理諮商,或是因為看了我這本書,而有機會覺察、重新省視自己目前關係的困境,而有勇氣開始為自己做一些努力。
⠀⠀⠀
⠀⠀⠀
我認為,台灣的心理諮商非常專業,我很希望我可以為這樣的推廣盡一份力。
⠀⠀⠀
⠀⠀⠀
這樣的起心動念與心願,的確是達成了;但讓我最意外的,其實是遭受我難以想像的部分業內攻擊與投射。
⠀⠀⠀
⠀⠀⠀
在一開始的退縮、害怕、草木皆兵,到我後來慢慢釋懷,甚至有時候還敢出來回應或戲謔一下。
⠀⠀⠀
⠀⠀⠀
(例如最近聽到新的批評是:「周慕姿都故意選會暢銷的主題。」我聽到的時候心裡想:「那一定所有的出版社都超想簽我,我說不定靠取書名就能賺大錢?!😂😂)
⠀⠀⠀
⠀⠀⠀
能夠這麼做,除了是我自己有一些清楚的思考,當然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的傷口,有更多同是業內、從事心理專業工作的人陪伴我、療癒我。
⠀⠀⠀
⠀⠀⠀
我有一群非常支持我、理解我的心理師同伴們,以及我的老師、督導曹中瑋老師,在這過程非常的鼓勵我。
⠀⠀⠀
⠀⠀⠀
有時候在不同場合遭受莫名攻擊與誤解時,我也會收到不認識的心理師給我的回應,鼓勵我,非常溫暖。
⠀⠀⠀
⠀⠀⠀
在這過程中,我也花了兩年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會被這樣攻擊呢?」
⠀⠀⠀
⠀⠀⠀
⠀⠀⠀
後來看到一些電影、小說故事,我慢慢發現:
⠀⠀⠀
⠀⠀⠀
要成為「純正」、「典型」是很辛苦的。
⠀⠀⠀
⠀⠀⠀
因為「純正」、「典型」的樣貌只有一個框框,那個框框很容易讓人想像,卻不容易都能夠符合。於是,在要成為純正的養成之路,我們會削掉很多的自己,甚至有些人的自己可能變得很小很小,去符合那個框框。
⠀⠀⠀
⠀⠀⠀
沒有比削掉自己的意志更傷的犧牲了。
⠀⠀⠀
⠀⠀⠀
我們願意這麼做,因為我們相信,這麼做可以讓我有成就感、成功、得到我想要的未來。
⠀⠀⠀
⠀⠀⠀
但如果身邊出現了一個所謂「非典型、不純正」的人,而他的表現或許還受到一些肯定,我的信念會開始受到挑戰,於是我會不安。
⠀⠀⠀
⠀⠀⠀
不過,每個人面對不安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是會停下來重新省視內在的感受,然後調整自己的步伐,變得更厲害。
⠀⠀⠀⠀
⠀⠀⠀⠀
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
⠀⠀⠀
⠀⠀⠀
但是有時候,要真正面對內心的不安是很可怕的,因為這會讓人懷疑,自己過去做的這些犧牲是否都沒有用?
⠀⠀⠀
⠀⠀⠀
甚至對方可能就是自己的陰影面,例如,「他就是那種我最討厭、也是我最害怕變成的那種人。」
⠀⠀⠀
⠀⠀⠀
而我一直覺得這樣的自己不好,所以我壓抑我自己這方面的力量,所以看到類似的人,我會害怕這部分被勾起。看到他被接納,我會為我犧牲壓抑的、像他的那部分自己感到惋惜。
⠀⠀⠀
⠀⠀⠀
當沒有留意到這些糾結、甚至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時,對有些人來說,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攻擊、消滅這個會讓我不安的人,我的信念就不會受到挑戰。
⠀⠀⠀
⠀⠀⠀
我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讀《笑傲江湖》時完全不能理解,別人交個朋友而已,為什麼其他人就要除之而後快?
⠀⠀⠀
⠀⠀⠀
後來我才懂了,原來這樣的討伐,不只可以消滅挑戰自我價值信念的對方,也可以更支持自己原本做的決定:「因為我們是名門正派」。
⠀⠀⠀
⠀⠀⠀
這會帶給我們歸屬感與安全感,內心的不安就會消失了。
⠀⠀⠀
⠀⠀⠀
我做這個說明,並非指我遭遇到這些,完全是同樣的情景。不過,我發現這種所謂的「典型與非典型」之爭,中間或有著這樣糾結的心情在。
⠀⠀⠀
⠀⠀⠀
因為要當一個典型,付出的犧牲,真的太多。
⠀⠀⠀
⠀⠀⠀
但要當一個非典型,所付出的探索、思考,走沒人走過的路,又要遵循內心的正道不歪掉,也是非常不容易。
⠀⠀⠀
⠀⠀⠀
且選擇不在框框裡,那些不在框框的部分,會成為別人的攻擊,與自我懷疑。
⠀⠀⠀
⠀⠀⠀
而不管典型與非典型之路,很多時候,需要聽從是內心的標準,而不是別人的建議。
⠀⠀⠀
⠀⠀⠀
不論怎麼走,我們了解我們願意為此犧牲的東西是什麼,且清楚這是我們的選擇,
⠀⠀⠀
⠀⠀⠀
例如如果我了解到,「我對這項專業非常喜歡,我只想做好這件事」。
⠀⠀⠀
⠀⠀⠀
那麼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其實不會反感,反而會欣賞與想認識。
⠀⠀⠀
⠀⠀⠀
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心理師與前輩,是如此的支持我與照顧我,那種無私與胸襟,是我報答不來的。
⠀⠀⠀
⠀⠀⠀
就我的想法,我一直認為「典型、非典型」並非如此二分,框框若大一點,大家的想像也可以多一些。
⠀⠀⠀
⠀⠀⠀
關於我對自己的思考是,我認為我是周慕姿,心理師是我其中一個身份。
⠀⠀⠀
⠀⠀⠀
我很好奇、也很有興趣很多不同領域的事情,我知道我的跨領域背景,使我有一個擅長,就是很容易用不同的角度,理解一些大家已經習慣的事物。
⠀⠀⠀
⠀⠀⠀
對我來說,這些分享,如果有機會讓聽到、看到的人,可以對世界、事物、人有不同的想像與認識,拓展對世界的看法,甚至用這種不同的眼光,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與人生的選擇,這會是我覺得最有意義感的事。
⠀⠀⠀
⠀⠀⠀
昨天的訪談,製作人筱薔問了我一個問題,印象很深刻:
⠀⠀⠀
「感覺你走在這樣的路上很堅定,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很知道『做自己』?」
⠀⠀⠀
⠀⠀⠀
我回答,我並沒有 #很知道做自己,而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 #練習做自己 」。
⠀⠀⠀
⠀⠀⠀
能夠允許自己嘗試、犯錯,允許自己做一些我會覺得很好玩、但別人會覺得你「不務正業」的事情,
⠀⠀⠀
⠀⠀⠀
能夠用這樣的方式摸索自我的邊界,
⠀⠀⠀
⠀⠀⠀
我想,這是我能給自己最大的禮物與奢侈。
⠀⠀
⠀⠀⠀
⠀⠀⠀
鋪那麼多梗,終於要告訴大家,與鏡好聽合作的podcast,9/1正式上線!
⠀⠀⠀
⠀⠀⠀
🎧️ 全球Podcast平台同步上線!
▹Spotify:https://spoti.fi/3DwXVDy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mFB7f3
⠀⠀⠀
⠀⠀⠀
主題是:作家的靈魂腳本——周慕姿陪你讀那些作家沒有說出口的傷
⠀⠀⠀
⠀⠀⠀
用心理的角度,討論那些赫赫有名的文學作家,身為人,他們背後的傷口與對他們的作品和人生的影響。
⠀⠀⠀
⠀⠀⠀
歡迎大家鎖定我的粉專與鏡好聽,上線後立刻分享給大家~~~
⠀⠀⠀
⠀⠀⠀
也是個小小的不同領域結合,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不同的觀點與感受。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下有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 #寄生上流 ?
我第一次在看這部片的時候,覺得很荒謬,很好笑,又有一種緊張、刺激的感覺,整個人蜷縮在沙發上,不知道主角一家什麼時候臥底會被發現,每分每秒好像都在被發現的邊緣。
後來我才發現,真正重要的並不是「被發現」本身,而是「把自己貼標籤」這件事情。在前幾次的節目當中有提過貼標籤*,但比起「在意識層次幫自己貼標籤」,更可怕的其實是 #潛意識裡面的標籤。比方說,你可能有過這種感覺:
—站在某一個人旁邊,覺得他好像比你耀眼
—在人群裡面,覺得自己很孤獨,好像跟他人都格格不入
—常常有一種「我不屬於你們這一群人」的感覺
—心裡面會有「我配不上」的聲音出現
—覺得自己的身上總是散發著一種臭臭的味道
這些潛意識裡面的標籤,不知不覺會讓你和「不同階級」的人形成一種隔閡,你會很清楚的知道:「那些人的生活不是我可以過的」。
「標籤的存在是為了分類。我屬於這一類,你屬於那一類,我和你不同類,你不懂我的痛苦,我也無法進入你的人生」#金融 心理師在今天我參加的工作坊當中提出這個觀點(印象筆記的可能不完全正確,還請大家多多包涵)。這樣的感覺非常的幽微,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所以我舉一些例子:
—我是沒有父母的人,你不是
—我是低收入戶,你不是
—你不懂我們這種念「後段大學」的人的痛苦
—我曾經被虐待、性侵,而你沒有過那種經驗
—我長期被家人情緒勒索,你沒有
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標籤,其實都隱藏在生活當中,我們表面上叫它為「社會階級」,或者是「童年經歷」,實際上每一個都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自我概念,尤其是「階級比較低」的那一方,在人群裡面,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那個快樂、美滿的世界,不是我可以擁有的」。
雖然是這麼說,還是很想要力爭上游,渴望被愛、進入和自己不同階級的世界裡面;但同時又對自己懷抱著負面的自我概念。於是就會進入一種辛苦的糾結:我好想要變好、我好想要過和你們一樣快樂的生活,但我覺得我不值得這樣活。在我身上的是無法被撕掉的,這是一張又一張,用罪惡感和羞恥感堆疊的標籤。(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這樣的感覺)——還沒結束,而比這個更痛苦的是,為了「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你會戴上「看起來像正常人」的面具,用某種方式支撐著生活,假裝過去沒有發生某些事情、假裝自己擁有很美滿的家庭、假裝自己經濟沒有匱乏、假裝對自己很有自信⋯⋯好像透過這一個又一個的假裝,你就可以寄生在上流的世界。
只是好累、好累。
每次回到家,把這些面具拿下來,你都覺得有很深很深的疲累。甚至有些時候,你會不想要再偽裝了、不想要再努力了,想要乾脆放棄一切,告別這個世界。
在這次的節目當中,我試著透過《寄生上流》這部影片裡面主角的故事和種種隱喻,來跟大家分享這部故事裡面的潛意識標籤。例如在階梯上面被洪水淹沒的白色球鞋,象徵永遠也洗刷不掉的「貧窮」;例如象徵富貴的「石頭」,代表某一種壓在心頭上面的沉重。這些一個一個用金錢所堆疊的「標籤」,一再地坐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如果你經常感覺到金錢焦慮,或者你總是在和朋友相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矮對方一截,或許透過今天的節目,你可以對自己的自卑更清楚一點。聽起來好像很悲哀,可是這個清楚,反而是卸下自己否認的起點。
金錢在社會階級當中扮演著很多權力和不公平的角色,突破這個階級和翻轉權力是一種可能,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是,當你終於願意接受自己與人不同,並且認為這個不同並沒有什麼地方可恥,就是自由的開始。
*上次的節目這裡聽
https://reurl.cc/O0K5ay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reurl.cc/eEKG1R
#海苔熊心理話
——
本文圖片取自《寄生上流》劇照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當父母用錯誤的方式來「愛」子女
只會讓他們學不會愛
購買傳送門: https://cplink.co/yFkVmgl3
欸欸
你沒孩子講什麼親子書啊!?
我拿到書的時候就這種想法
然後我就讀著讀著其實也沒想太多
後來我發現
書中很多情景
其實自己都很有感觸啊
所以我就決定要講這本書啦!
很多例子其實都是取材於身邊發生的事(看來我已到了適婚年齡!?)
才發現原來教養真是一門學問
父母有時一句無心的話
都會影響孩子非常深遠
那今天這本書呢
希望不管你是孩子還是父母
我們都能從中吸取到一些養分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的心裡有一個現象,叫「損失趨避」。說白話文就是呢,我們會對於那個可能的「損失」喔,非常非常的敏感。尤其是,這個損失是「被提醒」出來的時候。
舉個例子喔,我問你兩個問題,你看看這兩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它?
第一個問題,是「你能以目前的所得的80%過活嗎?」,而第二個問題,是「你能夠接受減少目前所得的20%嗎?」
我想對多數人來說,只要你稍微靜下心來,不要那麼快回答;然後想清楚,你會發現這兩個問題,其實都在問同樣一件事。
不管從數學上啊、經濟上啊,或者是你拿一台電腦,甚至於超級電腦來演算;它都是在講同樣一件事。它都是在說「你的所得減少成現在的80%,你還可以繼續過日子到退休嗎?」
但是呢,這個叫做理性上的判斷。然而,如果我們回到真實的問答情境裡面,我們可能對於第一個問題,回答說:「可以呀,我可以以目前所得的80%過活」。
我們同意第一個問題的可能性,會遠高於同意第二個問題的可能性,為什麼呢?
因為第二個問題,它凸顯了一件事情,叫做凸顯了我們的「損失」。它提醒了我們,其實我們失去目前所得的20%;這在人性裡面,就是「損失趨避」。
我們會把損失看得很嚴重,所以呢,我們會聚焦在那「損失」帶給我們的痛苦,或者是不舒服的感覺。
而在第一個問題裡面,它沒有提醒我們損失,它只是告訴我們「你現在有的80%」。所以,我們比較容易同意這樣的一個問題。
然而這樣的現象,其實在投資行為、理財行為裡面,分享的非常非常的多。簡單來說呢,就是當我們要進入任何投資行為的時候,如果我們專注在「短期的觀點」,也就是短期的波動跟漲幅跟跌幅。
我們會很容易的沒辦法作出適當的判斷,因為我們太害怕「損失」,我們進入了「損失趨避」的心理狀態。
可是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拉長的話,我們的感覺就比較不會那麼的強烈;我們會更願意去冒險、去做出一些更適當的投資策略。
可是談到這裡,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觀念,可不可以用在我們的「人際」跟「人生」裡呢?
有很多時候可能啊,你自己對於身旁的一些關係,可能是那個常常讓你覺得很不舒服的朋友,或者常常帶給你情緒困擾的家人。
我們是沒有辦法好好的理性去面對,在理性上,你很清楚知道這樣的關係,或者是這樣的互動模式繼續下去,對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
可是呢,你就是沒有辦法去放棄掉這一段關係;或者是在這一段關係裡,因為有一些關係是無法放棄的嘛!像是你的家人,至少你要講清楚、至少你要劃清界限。
因為當我們要放棄,或者是劃清界限的那一刻,在我們的心裡,可能就是如同被問那個「你要損失你現在的20%」,是一樣的邏輯。好像你要去切割一些東西、你要損失一些東西,所以我們會很害怕做這件事。
然而,如果放到更長的時間軸觀點的話,你會發現,如果這些關係可以放掉的,你沒有放掉;而無法放掉的那些,你沒有劃清界限的話,長期來看你的損失,其實是更大的。
那當然我知道這個觀念,當我跟你分享到這裡,你可能開始有一點點感覺;你接下來可能就會問:「那該怎麼做呢?」
其實關於做法的部分,我很鼓勵你喔,嘉玲老師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人際斷捨離」。
很多人在直覺上,聽到這一門課會覺得哎呀,我要去切割我的關係!好像在直覺上被提醒了「要損失些什麼!」;所以呢,就會有一些想像跟害怕。
但是我在這邊,要很慎重的跟你分享,其實「人際斷捨離」並不是要你放棄掉、切割掉任何東西;而是你要讓你時間軸拉長,在你的人生裡,讓那些好的關係、對你有幫助的、對你有滋養性的,能夠進得來。
而要讓他進得來的第一步,就是剛剛前面所說的,我們要去面對自己「損失趨避」的心情。
我們要讓那些可以被放掉的關係,被自然的放掉;而那些無法放掉的關係,在你的心裡、在你的實質上,劃清該有的界限。
那麼在實際的層面,從觀念的開啓,到做法的執行,該怎麼做呢?你不要錯過「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
我想對你來說,用一個相對少的代價,有人可以陪伴你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讓你的關係跟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健康、更自在。
那麼這樣子的學習決定,會是你的人生當中,最好的投資、最好的選擇。歡迎你加入「人際斷捨離」。
然而無論如何,當你今天接觸到「損失趨避」這樣的觀念的時候,不妨回聲問問自己,你認為的「損失」,是從短期的觀點,還是長期的觀點呢?
如果你的人生長期來看,你很清楚這麼下去是不行的,或者是這麼下去,問題本身不會變得更好;那麼或許現在就是一個改變的開始,而學習可以幫助你,起步的更容易。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在今天內容當中,談到的「人際斷捨離」課程,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很歡迎你的加入,期待我們能夠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嘉玲的新書看這裡喔~《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博客來 https://bit.ly/2PeJwG6
誠品 https://bit.ly/2PQePnx
金石堂 https://bit.ly/2R8ZwGF
三民 https://bit.ly/2CyRjYq
讀冊 https://bit.ly/2Sd8rIt
MOMO https://bit.ly/2CCPs4G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生活裡或職場上,你有沒有被情緒勒索的經驗?明明心裡不願意,但又必須配合對方的要求?似乎沒有辦法Say No。
我講兩個你一定聽過的例子喔。原本相處還不錯的朋友,在對方談了個戀愛之後,他變得不再跟大家來往。
以前呢,大家都一起吃飯、聯絡感情,可是他現在常常苦著一張臉對你說:「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為了我跟家裡鬧翻,他說自己喔,為了我犧牲這麼大,要我下班之後就回去陪他,所以我不能跟你們出去…」
或者是一些職業婦女,在談到對小朋友的教養,她就會很困擾的說:「我是個媽媽,因為工作沒有辦法陪孩子,所以孩子只要一哭,說要買玩具,我就沒辦法拒絕…」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明明不開心,但卻沒有辦法「拒絕」。聽出來了沒有?這兩個例子,他們的共通點,都是被「罪惡感」綁架了!
在我繼續講之前喔,其實我們思考一下,「罪惡感」難道是一件壞事嗎?其實它不是,相反的「罪惡感」它是幫助我們,區分好人或壞人的一個指標。
一般我們來說喔,在普通的概念裡面,壞人因為他沒有罪惡感。所以他做犯法的事情,他心裡不會有負擔;所以他對於造成別人的困擾、社會不安的這件事情,他沒有內在的自我阻止的這樣的功能。
可是好人就相反。所以我們知道「罪惡感」可以幫助一個社會的運作。可是如果放到人際關係裡面,如果你為了當好人,而讓罪惡感無限漫延,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呢?
如果我們撇除道德,「罪惡感」的另外一個側面,就是我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不想讓別人失望,所以呢,只好讓自己失望啊!
如果是在愛情裡面的關係,你交往的對象是那種整天抱怨,而你因為這樣的罪惡感,總覺得先提分手就是個負心漢,或者是就是一個無情的人、拋棄了對方。
你開始這樣想的時候,其實不用等到結婚,你的愛情就已經躺到棺材裡了。而且這段關係,早晚會讓你爆炸的。
其實呢,「罪惡感」不是天生的,它而是後天學習來的一個觀念。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要被「罪惡感」綁架,我們就要知道這裡面的關鍵在哪裡。
說文解字一下,我們先把「罪惡感」三個字,拆開來理解。
先談「罪」,「罪」之所以成立,是為了某個組識,或者是團體可以順利的運作,而制定了一套法律或者是規則。那只要違反的人,就會被「定罪」,它的目的是讓人感覺到畏懼。
而「惡」呢,是依照剛剛的「罪」的這個規範,或者是法律,有了好壞之分。如果違反了,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就是一個惡人。
那「感」呢,是一種心理上的情緒狀態。
當你理解「罪惡感」之後喔,那現在的問題來了,是誰規定先提出分手的人,就是負心漢?是誰說職業婦女就不能以事業為重,否則呢,她就不能成為一個好太太、好媽媽?
這就像過去的黑奴政策、女性沒有投票權。這些不合理,而且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但是一直到現在,卻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你覺得這合理嗎?
現在一個人要告訴你,女人沒辦法參政,你會不會覺得他腦袋有問題?可是當我們對人際,或者在我們的關係裡面的某些罪惡感綁住;我們卻很少去檢查,那是不是自己腦袋有問題,或者是這些觀念有沒有調整的必要?
其實我們人喔,也因為感受的到「罪惡感」,但是卻感受不到過時價值觀,帶給我們的這種束縛,所以會讓我們這麼辛苦。
就像是喔,職業婦女她不敢對孩子提出必要的要求,是因為她內心認為,女人就要為家庭犧牲自己。而自己選擇了工作,好像自己是個不是太合格的女人,或者是媽媽,感覺到對孩子的虧欠。
所以,當她被「罪惡感」綁架的時候,她就不敢適當的管教自己的孩子,跟孩子的關係,就只能朝向一個可能是一種很扭曲、很不健康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呢,這樣的捆綁跟束縛,不止是對女性,其實對男性也是一樣。就像有些爸爸,因為忙於工作,沒有辦法陪伴孩子。所以,只要孩子一開口他就買禮物、他就買玩具。
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孩子不開心,這也是他內心的罪惡感,讓他去覺得哦~我好像一定要做這樣的補償的動作。
所以囉,當我們理解到這一層,那要怎麼擺脫「罪惡感」的束縛?作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問自己喔,為什麼我需要覺得自己有罪?這個罪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這樣想嗎?
你只有想通了這一點,重新改寫自己的信念,你的罪惡感才會消失。
也就是說,熱愛工作的職業婦女,不是透過滿足孩子,或者是辭掉工作,這種二選一,來處理「罪惡感」。
你可以換個想法,一個好媽媽,不等於要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而是要做孩子的好榜樣,這樣才是一個好媽媽。
也就是說,妳自己追求夢想,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妳是不是為孩子,就起了一個很重要的示範?
所以,你可以在工作上有所表現,而且回到家之後,也能夠對小孩有所要求。這樣子才是一個健康、而且是相互滋養,能夠前進的關係。
它不是二選一,它不是二分法,它是一示範我活出什麼樣子?我讓你孩子看到,於是呢,我除了要求我自己之外,我也可以要求我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知道喔,「信念」是罪惡感的源頭,那你更加要知道的就是,這樣子不自覺的信念,很有可能變成一種「控制」跟「被控制」的武器。
就像是現在,很多年輕朋友的困擾。很多年輕朋友,因為買房子不容易,所以在投入職場之後,依然跟父母親同住,所以就很難拒絕父母親的規定。
比如說,父母親要你下班就要早點回家,不要太常跟朋友出去玩,或者是他們希望你沒事不要亂跑,不管買任何東西,或者上任何課程都是浪費錢。
那好不容易有了穩定的工作,就要趕快成家、生小孩。如果年輕人不聽話,就說他們自私、不孝,讓孩子充滿「罪惡感」。
那基本上呢,子女應該要孝順父母,這概念一點錯都沒有。只是我們必須知道,這樣的「應該」啊,是在什麼樣的背景底下成立的?而不是讓原本的善意,扭曲成對子女成長的一種負擔跟妨礙。
該讓子女長大、放手,是不是就要放手呢?人都應該要有「罪惡感」,但人也有基本的需求。我們都要避免因為罪惡感,而不斷的用美麗的謊言來合理化,用麻痹自己的方式,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你想想看這樣長久下去,關係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叫做愛,它還能剩下多少?
所以,如果你的生活裡面,也有因為罪惡感,讓你覺得動彈不得、而又讓你覺得不斷消耗…不管消耗自己的時間、消耗自己的情緒、消耗自己的能量。
當你卡在這種關係裡的時候,我很推薦你可以讀讀這本《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是我的伴侶,諮商心理師楊嘉玲老師,在2018年出版的一本書喔。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會用很多實際的案例,讓你體會怎麼樣改寫自己「罪惡感」的信念?
而且還會幫助你看見,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罪惡感」來操弄你的人,事實上在癱瘓你的行動跟思考的能力,這樣的一個事實,讓你繼續的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所以,如果你也很想要處理,這樣子令人困擾、又挫折的關係,想要有一個清爽人生,那你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本書。其實人生說到底,你永遠可以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這一本書相關的購買連結,在我們影片說明裡面都有,我很相信你在讀完之後,你會更瞭解「罪惡感」它的全貌。
怎麼樣控制你、怎麼樣困住你,你會知道關係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夠讓自己跟別人都舒服;不會因為情感的過份牽絆,讓彼此越活越不開心。
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除了今天談到的《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一本書,希望你繼續支持之外。
我們近期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這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因為是透過線上的學習,所以很方便你不管在任何的時空、地點,或者是狀態,而且只需要用聽的。
那我本身是一個心理學家,這麼多年這樣下來,結合了很多心理學的理論跟實務,最重要一點是自己的實踐。
因為很多人很好奇哦,我本身是個老闆,心理學家,我還要做很多的個案教練、「一天聽一點」…等等這麼多事。可是似乎看我的整個生活品質,又能夠維持得很好,而且還活的還蠻游刃有餘的。
那到底我怎麼做到的?其實不是我有三頭六臂,也不是我天賦異稟,我只是回到大腦運作的核心關鍵,而開啓了效率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所以我相信這一門線上課程,可以幫助你回到最根本的核心;不僅是讓你建立起正確的觀念,還能夠讓你掌握一些必要提升自己效率的工具。
很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前進,歡迎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常見的情勒台詞- 心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 這樣就是不愛我,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累了,你- 愛情,親情,友情,情緒勒索. ... <看更多>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情緒勒索朋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推薦與評價
其後將關係、情緒與真正需處理的事情分開解決。 例如朋友之間「吼,是不是朋友拉。」,被勒索者並不願執行此事,可是卻感到愧疚開始 . ... <看更多>
情緒勒索例子朋友 在 [心情] 斷絕了情緒勒索的朋友-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朋友(男,比我大一歲)
他個性很好笑又幽默
會的事情又很多
所以大學「一開始」有很多朋友
但慢慢很多朋友都跟他疏離
因為他講話很偏激又愛情緒勒索別人
以下拿幾個例子來說明
1.和社團 營隊的夥伴幾乎吵光
他自己沒做好事情 惹別人不開心
但卻一直覺得是別人認為他太胖太醜跟有病才會這樣對他
2.和高中好朋友吵光
因為他覺得她們不在乎他
不會為了他講話 也不會為他發限時動態
3.和大學朋友吵光
他認為她們只是把他當工具人
認為她們常炫耀自己很厲害
所以把她們罵了一頓
4.實習學校也不爽他
他去學校實習一個月 遲到好幾次
還因為私底下跟其他實習老師抱怨學校老師
而被主任說 再有這些狀況就撤銷實習資格
最後一個例子是我
他之前跟他高中好友說我喜歡他跟他告白
但其實根本就沒有= =
那時候還想說 算了 就原諒他
因為他家人對他滿不好
導火線是前幾天我生日
我po了我男友跟其他人幫我慶生的照片
(都不是同一天 也不是全部人一起 就是個別的朋友的約)
他在我文章底下留言:「幹你這個臭婊子你還說你沒有生日趴 明明就有還沒有找我 我要
殺掉你」
......
我看了整個超無言
我根本沒什麼「生日趴」
況且我男友跟高中朋友幫我慶生
我為什麼要找你
也跟你約好了要吃飯的時間了
還留這麼偏激的話
我就跟他說不要這樣回 根本沒這麼一回事
他又開始一樣的招數
說自己不配當別人朋友 說自己就是有病
能力很差 很胖很醜 要跑去自殘之類的
我已經超了解他的套路
所以就沒回了
他還傳給我他封鎖我全部社群帳號的照片(?)
說不會再打擾我了
其實他有很多優點跟才能
只是他家庭的教育方式才變成這樣
他有過動跟一點自閉 但我覺得那根本沒有什麼關係
重點是他的個性太懦弱又對別人很偏激
更用自己的眼光看待所有事
認為別人糾正他就是覺得他不好 就是別人要害他
我覺得自己已經幫他超多了
這種自怨自艾 愛怪別人又不願意往前的人
我真的覺得沒必要再繼續當朋友
只會彼此越來越糟而已
你們也有愛情緒勒索的朋友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225.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68463911.A.119.html
他本來很多朋友ㄉ
我覺得我這個無照仔都比他會騎跟看路
我只是一個比喻 我沒上過路
只在公園練習過 你就知道他真的很爛
倒是可以給你看他把我封鎖line但又用line傳給我跟我說他封鎖我的照片(?)
應該是說他很「自憐」 覺得自己都是受害者
我很早就覺得有一天應該不會再當朋友
只要他不要對我發瘋我都覺得還好
直到他講那句話
※ 編輯: carren0911 (39.10.225.120 臺灣), 09/14/2019 23:27:05
大學生活裡我是最包容他的人
我給他很多建議 但他都不會去做 也會找藉口逃避
我給他的建議大概分三類:
1.要搬出家裡也不要再管家人的眼光
他就找一堆藉口不搬出去
(例如搬出去會想約炮 兵役問題之類的)
2.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在意也沒必要一直發文嗆人 做好自己的事
他還是依然故我的找人吵架
(例如他覺得某某朋友很愛炫耀所以罵爆他)
3.不要覺得大家都認為你外表或特殊狀況就討厭你 而且要有自信一點 因為他很有才華
多少有人會不喜歡他
但他還是覺得「大家」都不喜歡他或覺得他很爛
4.要定時看醫生 那是幫助 不是代表你這個人不好
他一直覺得他「生病」 但他不想被認為是病人所以逃避看醫生跟吃藥
為什麼決定斷交就是因為他在我生日時講那種話
他之前都會這樣對別人說話 但沒對過我
我已經告訴過他 你想跟我當朋友就要控制一下自己對我的言行 否則就別當朋友
※ 編輯: carren0911 (39.10.225.120 臺灣), 09/15/2019 13:43: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