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4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葳老闆的辣雞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情 #戀愛 #同居 談戀愛有哪5件事不能做? 去男友家吃飯該幫忙洗碗嗎?同居的問題竟然這麼多🤔 避免做這5件事,戀愛品質又提升2個層次啦😆 看更多怎麼談有質感的戀愛➡️https://youtu.be/yBJmicfAbqs 喜歡我的影片不要忘記訂閱我+開啟小鈴鐺🔔 才不會錯過新影片的通知...
情侶 不能 問 的問題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想說的不是興趣,是愛跟尊重】
⠀⠀⠀
先說本篇就是murmur一下,不喜歡負能量長文請先繞道XD
⠀⠀⠀
前些日子發了個簡報,說伴侶間不一定要有共同興趣。不知道為什麼,那篇最近又有些分享,然後就多了幾個私訊的互動。
⠀⠀⠀
有些人覺得那篇寫的很矛盾,明明就說不用有共同興趣,但又要對對方的興趣保持興趣,這不是很奇怪嗎?
⠀⠀⠀
也有人說,如果都沒有共同興趣,那到底為什麼要在一起呢?或是如果不培養共同興趣的話,那這不是很無聊嗎?
⠀⠀⠀
我還是要強調一下,我的觀點或跟伴侶的相處一直都不會是大家的答案,我只是說明了我的觀點,以及我目前相處起來覺得舒服的方式。
⠀⠀⠀
如果妳跟我想法相近,我覺得很開心,因為可能我們價值觀比較相近。但如果我們想法不同,其實你可以繼續保留你的想法,不需要在意我說了什麼。
⠀⠀
然後我覺得還是要強調一下,我不是想阻止大家培養共同興趣,我只是要說當時我跟小葵在一起的時候,除了喜歡吃東西,還真的沒什麼共同興趣。
⠀⠀⠀
但慢慢的,我們還是會找到一起做的事,像我跟小葵目前的共同興趣大概是吃飯會一起配韓劇,或是出去遛狗(如果這個算的話)。
⠀⠀⠀
不過我們彼此也有影響雙方,我看到BTS會哼個兩聲,而她在我打灌籃高手的時候在旁邊幫我配音。
⠀⠀
但我同樣的不會去看BTS演唱會,她也不會跟我打電動。我們只是單純的想理解一下對方生活,並且有些共鳴。
⠀⠀⠀
而說這些只是要說,當你跟一個人在一起,那麼你會跟這個人的全部在一起。
⠀⠀
你們不會完全一樣,但你會用甚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對方跟你的不同呢?
⠀⠀⠀
很多人常常是對方分享他的興趣,但你不明白,不懂意義,不理解的事情時,你就直接否定,覺得對方做的事沒意義,沒道理,浪費時間。
⠀⠀⠀
因此有些人說一定要有共同興趣,相處才會順利,但我覺得這只是不願意花時間去明白對方為什麼做這些事,並且不懂得尊重而已。
⠀⠀⠀
然後就會有人說,那如果對方是打電動打整天呢?吸毒呢?酗酒呢?賭博呢?等等的極端情況。
⠀⠀
我覺得如果每次討論都要說這種極端值,那麼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共同興趣了,而是對方的重大惡習?
⠀⠀⠀
因為你不能跟對方相處是因為對方的重大惡習,根本跟共同興趣無關。
⠀⠀
我說的共同興趣,是指雖然你們在閒暇時刻喜歡熱愛的事情不同,但你們還是能夠好好相處。
⠀⠀⠀
最後如果你是因為你的伴侶拿著我寫的東西跟你說,而讓你不開心的話,我真心覺得你要說服的人不是我,而是你的伴侶XD。
⠀⠀⠀
那代表的是可能你不夠尊重他的某些喜好,而我每次想強調的,都是尊重,而不是所謂的興趣。
⠀⠀
畢竟如果兩個人足夠尊重對方,能給彼此空間,也能互相成長,那麼我覺得共同興趣應該不會是問題。
⠀⠀⠀
而我還是要說我自己的定義,『我愛你』中要有我,有愛,也有你。只要裡面缺了一項,都是會出問題的。
⠀⠀⠀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興趣好,對方的興趣沒意義,於是想方設法的去控制對方。
⠀⠀
又或是一個人為了配合對方,想辦法去假裝也喜歡對方喜歡的東西。
⠀⠀
無論是上面的哪一種,這樣的關係都是很難長久的。
⠀⠀⠀
所以寫了這麼長,最後來說個真心話。我覺得真的不認同的,那麼只要你能交到另一半,你管我說什麼呢?
⠀⠀⠀
而如果你是因為另一半拿我的文章跟你說事,所以不爽,那你應該花時間要說服另一半我是異端邪說,何必跑來留言跟私訊,分享你對我的不認同呢?
⠀⠀⠀
我一個網路上的陌生人都能被你弄到有點不太開心了,那麼每天跟你相處的伴侶,要聽你多少否定呢?
⠀⠀⠀
我想你可以把這些時間傾聽你伴侶為什麼會想跟你分享這篇,又或是你們要怎麼樣培養共同興趣,也可以是你推薦給她一些你覺得好的文章。
⠀⠀⠀
畢竟陪伴在你身旁的應該是她,而不是我,把這些對抗的精力和精神,轉化為傾聽跟回應,也許你就不用來找我吵架,而是能跟你的伴侶好好聊聊,不是嗎?
⠀⠀⠀
而這就是我想說的,關係中根本不是興趣的問題。很多問題只是藉由某些形式展現,但本質上的原因,也許只是彼此不願意聽對方講話罷了。
⠀⠀⠀
#感情不順都不是沒有原因的
⠀⠀⠀
-------------------寫在一天後-------------------
⠀⠀⠀
先說拍謝,昨天真的有點生氣,發現核心論述沒有講清楚。
⠀⠀⠀
我其實寫文章這麼久了,什麼不認同的我也都遇過了,但我昨天最不開心的,是有人把自己感情的不順,怪到我的頭上。
⠀⠀⠀
但其實仔細想想,他大概是也沒有辦法了,而當他也沒辦法承認自己有問題時,總要找個人來轉介責任,此時身為陌生人的我應該是最佳選擇。
⠀⠀⠀
於是他就跑來跟我說都是我亂教,害很多情侶失和等等。不過我可能最近狀態也沒有很好,所以我完全沒辦法接住他,只覺得不想浪費時間跟他吵。
⠀⠀⠀
但覺得越想越氣,於是寫了篇文章抱怨一下。但忽然看了看留言,想想其實自己也滿幼稚的,我就做我自己覺得對的事就好,何必要傳遞一些負面情緒呢。
⠀⠀⠀
還是要超感謝給我支持與鼓勵的人,也感謝就算不認同還是願意跟我討論的人,謝謝大家讓我能不斷反思,澄清與進步。
#我的想法只是參考
#你當然可以不認同
#但你和伴侶的相處才重要
#也許讓你們變好的關鍵
#是找到相處溝通的癥結點
#而不是把責任丟給其他人
情侶 不能 問 的問題 在 黃靖芸律師。生活法律沙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律師閨蜜時間❤️❤️❤️
大家記得自己曾經的戀情是怎麼結束的嗎?雙方當初又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而 #分手 呢?💔💔
目前聽過分手的原因真的是各種情況都有,其中有些理由也都很莫名其妙,讓人難以理解⋯
#彼此間已經沒有愛
#我的家人不喜歡你
各種千奇百怪的情況都可能變成是讓情侶分手的因素,不過其中有一個算是蠻常聽到的分手原因,那就是所謂的「#我覺得我們不適合」。
#我們不適合 這個理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同時也很抽象,到底彼此間是哪裡不適合?! #家庭背景、 #經濟狀況 還是 #相處模式?
生活上各種方面都可能有造成彼此不適應的可能性,而對於這樣的理由其實不少人都會很難接受,因為實在是太沒有實際感,會覺得分手分得莫名其妙。
其實兩個人間的不適合主要來說可以大概分為三個面向:
1、對於 #人生 的想法
2、看待 #世界 的角度
3、關於各種事物的處理方式
而這三種面向的不同與歧異總歸來說就是所謂的 #價值觀差異。
畢竟大家都是來自不同家庭, #生活背景不同,從小到大接收到的想法與概念基本上都會不太一樣,對於自己未來人生該怎麼去安排,該如何去過日子難免都有一些分岐,有些人很樂觀,對待事情都會努力去解決,不會那麼容易放棄,遇到問題也都會先用正面的想法去對待;
但同時有些人在想法上會比較悲觀,在人生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就會變得很容易放棄,認為一切都沒有挽回餘地,因此,情侶間如果在性格想法上有這麼大的差異,就很有可能會在處理一些共同事務時產生較大的摩擦。
此外,每個人想法的差異不僅僅是在對待事情的態度上,從最實際的角度來看,情侶間終究會面對到一些 #金錢上的問題,像是購買東西、使用日常物品的耗費程度都會有所不同。
例如在使用衛生紙這件事上,有的人非常節省,有些人就會覺得使用過就可以丟掉,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 #生活習慣,卻可能衍生出兩人對於物品與金錢使用的價值觀差異,這樣的差異可能在情侶階段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是結婚的狀態,就得面臨家庭經濟的壓力,這樣的小事就可能會衍生出更大的衝突與摩擦。
因此,之前我也有對於價值觀這件事情提過不少想法,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是互相的關係,並非單方面的,所以彼此的態度與想法就會是影響兩人關係的重點,假如在想法上出現不同,可以設法溝通,萬一無法自己溝通,你可以尋求他人的想法與建議,但有時候仍會遭遇到無法磨合的情況,這時候你可能就會需要做出決定, #選擇包容,並且在日後慢慢磨合,又或是不願讓彼此都繼續痛苦, #選擇分開,無論是哪一種選擇其實都不能說是錯誤。
還是要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不管是對於哪一種狀態都會有所交代,若選擇繼續磨合,就能理解到對方真實的聲音,若選擇分開,至少也了解其中的理由,不會有莫名其妙就結束關係,分得不明不白的情況產生。
#黃靖芸律師
#記得追蹤我IG
👉 https://www.instagram.com/lifelawsalontw/
情侶 不能 問 的問題 在 葳老闆的辣雞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感情 #戀愛 #同居
談戀愛有哪5件事不能做?
去男友家吃飯該幫忙洗碗嗎?同居的問題竟然這麼多🤔
避免做這5件事,戀愛品質又提升2個層次啦😆
看更多怎麼談有質感的戀愛➡️https://youtu.be/yBJmicfAbqs
喜歡我的影片不要忘記訂閱我+開啟小鈴鐺🔔
才不會錯過新影片的通知唷!
Instagram / @Mayukichou
https://www.instagram.com/mayukichou/
Facebook / @周小葳的勇敢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Mayuki0204
聯繫 / Mayuki0204@gmail.com
情侶 不能 問 的問題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jTv9FT
《聊天A咖》讓女人對你的幽默欲罷不能的秘笈:https://bit.ly/3huqJnz
情侶之間如果價值觀上出現差異,很容易在生活中的大小事上產生摩擦,久而久之導致感情消耗殆盡!
面對這種情況難道感情就真的沒救了嗎?其實只要找出對方主要的核心價值觀,就能解決身心靈不夠契合的問題!
因此今天我將會分享兩大冷凍法的挽回要素,教你找出前任的核心價值觀,並且做出正確的改變,用全新的姿態面對前任,這樣才能最大化成功挽回機率!
如果你也因為三觀問題而分手,不知道如何,那我強烈建議你完整看完這支影片,你將會收穫良多!
以下是問題簡述:
我跟前任分手有一陣子了,目前正在使用冷凍挽回法,
分手原因是價值觀不同,聊天頻率也對不上,
還有英文需求的問題,目前是有在自己進修,
想問我具體該如何改變?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jTv9FT
#冷凍 #分手 #價值觀 #聊天技巧 #分手 #挽回 #愛情時光機
情侶 不能 問 的問題 在 低清DISS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ato说要有大場面, 大製作, 還原遊戲裡射雕三部曲上百位俠客大集合, 於是史上最多人演出低清的一集誕生了 ?? 你們想看的人都在裡面了嗎?! ??
金庸正版《新射雕群侠传之铁血丹心》集合了《射雕》、《神雕》、《倚天》三部曲上百位經典俠客,全新動畫配音還原所有劇情,現在上線即送SSR史詩俠客!!! 預約鏈接: https://bit.ly/3pM1WOh
(依出場順序)✨@ANT螞蟻|@Okokokmou|@K佬|@大hee / Maria Hee|@Ling BigYong|@CharlesTee & Mona |@May Ho|林美瑜· 草莓|Stella Chen|@Yvonne Chua|@Kid Inn|@ShaoQi洪少琦|@Joshua Se|Jaspers暴牙菇 @YaGood Channel|@Ahya阿亚|@Tomato Odd|@Priscilla Abby 蔡恩雨|@可恩Ke En|@ThreeeProduction Danny Lee, Kevin Ong, Caven Tang|Alvin Wong 王竣|@JinnyboyTV|Jack Lim林德榮|王雷
場地贊助: Tadom Hill Resorts - https://www.facebook.com/tadomhill ??
#低清 #試鏡會 #拍電影
#演員 #網紅 #藝人 #演技
#新射雕群侠传 #新射雕 #金庸小說
►►►►►►►►►►►►►►►►►►►►►►►►
▼【 還沒看過這些影片? 還等什麼!】
►驚人發現! 這世上真實存在的4個超能力者, 最後一位居然活了超過500年?!
https://youtu.be/PuToCApEjTk
►【低清NG王】拍攝到一半竟引來警察追被逼NG?! 回頭一看才發現...
https://youtu.be/IdWr64l-KVg
►送貨員不為人知的秘密! 除了送貨還偷偷瞞著你偷做了這些事?!
https://youtu.be/STzmAFUO9b4
►低清全員玩遊戲測出低智商?! 超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了 主持人也慌了! 低清綜藝【玩玩啊你以為】
https://youtu.be/_FWaeewVhC0
►►►►►►►►►►►►►►►►►►►►►►►►►
►Facebook : https://facebook.com/dissy.official
►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dissy.official
►Website : https://dissy.my/
►Clothing: https://dissy.co
►工作邀約請洽 : quasimimedia@gmail.com
►加入低清YOUTUBE會員: https://bit.ly/JOINDissy
►DON'T CLICK 千萬別按 : https://bit.ly/DONTCLICKLAH
#低清dissy #Dissy #DissyOfficial #搞笑 #QUAS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