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在 #雅魯藏布江 建大壩 發電規模超過三個三峽】
🔺中國官方首度證實將在雅魯藏布江進行水力開發建造大壩,預計發電量將是世界規模最大的三峽電站的三倍。但這項計劃很快引起周邊國家的緊張。印度官方12月1日透露,正計劃也在下游建壩因應。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jt-12012020102607.html
▫️英文全文: https://www.rfa.org/english/news/china/tibet-dam-12032020171138.html
—
(印度老歌:Bistirno Parore)
來自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傳奇歌手布盆·哈扎里卡(Bhupen Hazarika)曾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創作過這首歌Bistirno Parore,歌詞中唱到,這條河為何如此寧靜又不受控制地奔流,讓沿岸的人們受苦。
如今,這首歌或許能被重新詮釋,不只反映印度對雨季河水泛濫的恐懼,還有對上游鄰居中國興建大壩的不安。
▪️🇮🇳印度提案在下游造壩因應
幾天前,中國官方首度證實將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計劃」,預計發電規模近七十吉瓦(GW),超過三個三峽大壩電站的發電量。
中國興建大壩的消息尤其引起印度社會的緊張。印度水務部高級官員12月1日向路透社表示,印度正計劃在東部建設一座十吉瓦(GW)的水電項目,以抵銷中國上游修建大壩對水流的影響。
「這是印度長久以來一直擔憂的事。」總部位在新德里的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潘傑根(Jagannath P. Panda)告訴本台,2002年中印就已經簽屬關於水利領域合作的備忘錄,2018年又簽屬另一份針對這條河流的備忘錄,目的是共享水文數據,以便下游國家部署防洪或生態保護規劃等。
「理想的做法是,印度期待中國在(上游)進行任何大壩興建前,也應該諮詢(在下游)的印度,並保持信息透明。」
潘傑根說,過去多年來,中國「選擇性」地分享水文信息,或在中印兩國關係緊張時拒絕提供資訊,讓在下游年年面臨雨季水災困擾的印度,感到憂慮。
這條中印兩國正搶著建壩的河流,流經中國以及多個南亞國家。在中國稱作雅魯藏布江,源頭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西藏自治區,被藏族視為「母親河」,在中國境內全長超過兩千公里。
河水自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然後掉頭流向南方進入印度,印度稱她為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在印度境內長度近六百五十公里。河流下游流入孟加拉後,改稱亞穆納河(Yamuna River),與恆河匯流,進入孟加拉灣。她的支流還流經尼泊爾及不丹,是南亞多國的經濟命脈。
▪️🇨🇳「三個三峽電站」的野心
11月26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在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大會上,證實已經敲定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方案,預計在「十四五期間」(2021年至2025年)推動。
晏志勇把這個水利計劃稱作是史無前例的「歷史性機遇」。他說中國將利用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彎」處的地理優勢,也就是在五十公里直線距離內,有兩千米的落差,匯集近七十吉瓦的技術可開發資源,規模超過三個三峽電站(22.5吉瓦)。
中國官方為西藏自治區算了一筆漂亮的數字: 大壩每年將提供近三千億度清潔、可再生、零碳的電力,為西藏自治區帶來兩百億元以上的財政收入。晏志勇說這會讓當地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幸福感更強大。
「這些道路和水電建設的背後,中國政府的主要意圖是在藏族地區重新安置中國人口。」在印度達蘭薩拉西藏政策研究所的藏族環境研究員滇巴堅贊(Zamlha Tenpa Gyaltsen)對本台藏語組表示。
他還提到,科學家已經提醒,建設水電工程可能導致地震、山體滑坡、大水淹沒土地和森林,危及許多野生生物。「它(大壩)將導致巨大的環境破壞。」
▪️🌲🌲🌲「河流武器化」的憂心
晏志勇還提到,大壩不僅有利中國民生,更有助於國際合作。「隨著水電站的開發,電網通了、公路通了,我國與南亞的合作也將更加通暢。」
「歷史上,南亞各國間有深深的不信任。當一個國家做一件事情時神秘兮兮不透明,自然會讓另一個國家感到威脅。」美國智庫東西方研究所(East-West Center)南亞部主任法爾瓦·阿默爾(Farwa Aamer)對中國官方的美好願景持保留態度。
她告訴本台,南亞國家的深層焦慮,來自因為氣候變化造成的水資源稀缺,以及中國建壩可能直接影響下游國家的農業經濟及自然生態。此外,南亞國家各自與中國的關係非常複雜,又欠缺一個跨國家的對話平台。另外,南亞國家更擔心,在與中國關係緊張時,水資源是否會成為中國的戰略工具。
「(南亞國家)擔憂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如果(中國把)河流武器化。」 阿默爾說。
▪️💦湄公河前例
「幾乎不在事先與下游國家進行磋商。中國如此對待下游鄰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東南亞項目主任艾博(Brian Eyler)告訴本台,他以中國今年初在湄公河上游雲南省修蓋大壩為例,當時中國完全沒有通知下游國家。
艾博近期的研究發現,中國近三十年來的水利開發工程,改變了水文循環體系,讓湄公河下游出現乾旱的情況越發頻繁,東南亞國家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都深受其害。
艾博細數中國官方為上游蓋壩辯護的語境,比如能協助下游防洪、乾旱時幫助放水 ……但問題是幾十年過去,「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在上游的作法能防洪,或改善造成乾旱的條件。」
—
📝附上一張地圖( 顯示為一整天都在心中跟地理老師懺悔)
▫️印度老歌:Bistirno Paro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BBkvGVJXg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jt-12012020102607.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
恆河上游中國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恆河上游中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空污系列報導
【 霧霾有的時候是你看得見的,譬如看到空氣一片灰濛濛的,大概就是PM10,而對人體其實最可怕的,是肉眼看不見的PM2.5! 現在全世界PM2.5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大陸北京,而是印度,在印度新德里天空,看起來比像北京清澈,但PM2. 5比北京更加嚴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印度是全世界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包括使用農藥,工業的汙染,再加上整個霧霾,新德里被比喻成一個毒氣室! 這個城市有三分之一的兒童,肺部已經出現了問題,印度一年死於空汙的人數,高達百萬以上 】
它的存在,曾見證了一段情深到來生的愛情,也見證了人類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自我毀滅
「泰姬瑪哈陵因為污染正瀕臨死亡,這條河已經乾枯,又被眾多車輛包圍,另一頭又有許多建設,這是導致泰姬瑪哈陵死亡的原因,也因此遊客一天比一天少」
被譽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瑪哈陵,始建於1632年,是蒙兀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迦罕,為了紀念因生產死亡的愛妻所興建的陵墓,上千名工匠用了22年才完成了這座,純白色以大理石興建的藝術建築,但經過380多年的歲月沖刷,潔淨無瑕的牆面開始泛黃,甚至出現了難以洗淨的棕色和綠色斑點
「環保運動人士試圖拯救這條河流,這棟建築物當初選在此建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河流,原本是蒙兀兒王朝認為,比天堂的水還要乾淨的河流,(之前看起來怎樣) ,印度活佛賽巴巴曾經形容,這河裡的水就像花蜜一樣,但是現在,太恐怖了」
泰姬陵緊鄰的亞穆納河,是恆河的最大支流,近年來由於重度污染孳生出了大量昆蟲,而這些昆蟲在泰姬瑪哈陵外牆上排便,遺留下綠色斑點,而亞幕納河的上游就是第二大城德里,為了給1800萬人提供生活用水,政府在上游興建水壩,結果不但截斷了大量河水,許多工業與民生廢水被直接排入河中,讓亞穆納河成了一條死亡之河
「基本上這是同一條河流的水,這是重創前,這是重創後,亞穆納河基本上是被人類的活動給扼殺了,這條河水有重金屬,毒金屬,殺蟲劑,全部都是」
除了水,污濁不堪的空氣,也是造成泰姬瑪哈陵變色的原因之一
「這汙染觸目可及」 「每年冬季我們都得經歷一次,但一年比一年嚴重,越來越糟」
「你甚至嚐得到」 「 空氣汙染讓你感覺怎麼樣,我的眼睛喉嚨都很痛,但能怎麼辦,我們就在一個毒氣室」
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最新全球空氣汙染報告,其中人口1400萬以上的大都會,PM10濃度最高的五個城市,印度就占了兩個,德里排名第一,孟買第四,而PM2.5濃度全球最嚴重的前14個城市,也都在印度
首都新德里的空氣汙染來源,包括汽車排放的廢氣,工廠及建築的揚塵,以及燃燒垃圾與廢棄物,統計數據顯示, 2014年新德里PM2.5濃度,平均為每立方公尺153微克, PM10為286微克,都是北京的兩倍,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及有毒化學物質,會導致心臟血管疾病及癌症,每年造成全球300多萬人死亡,其中包括印度的52萬人,新德里的空氣看似比北京清澈,原因是PM2.5肉眼根本看不見,卻是肺部殺手
「空氣汙染是印度的第五大死因,研究顯示可怕的結果,這個城市有1/3的兒童,肺部都出現問題」
2017年,德里就曾因為空氣汙染程度,超過國家安全標準的70倍,而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整個印度就如同毒氣定時炸彈一般,調查機構指出,印度一年死於空汙的人數就高達百萬
「在我們家首先會看到的就是這個,可攜式空氣偵測器,似乎感覺我們好像對這議題太偏執了,但這對我們真的幫助很大,因為我們想確保自己跟孩子,在屋內呼吸到的空氣是沒被嚴重汙染的,可怕的是就算你待在屋裡,還放了這麼大的空氣清淨機,但還是有幾次超過安全標準,這意味著還是有相當大量的汙染物,遠比世界上其他許多城市還多,就在我們的屋子裡,就算我們的門是關上的,而且空氣清淨機已經開足馬力」
有鑑於此,印度政府日前起草了,"國家清潔空氣計畫草案"NCAP,不過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份草案有很大一部分,仍對空污問題持否定態度,批評印度當局在解決這個迫切議題上,政治意願不足
「呼吸變得很困難,有些人說他們眼睛很痛,有些則抱怨快窒息了,情況變得比以前更糟糕」
紐約時報評論,印度已經趕超中國大陸,成為世界上最致命的空氣汙染大國,而沒有人想生活在毒氣室裡,印度政府是該拿出對策和決心的時候了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恆河上游中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