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到底會怎樣發展」是個永恆的大哉問,太多作者都爭著回答這個問題,但太少書真的能提出有深度的見解。雖然現在距離年底還有好幾個月,但《大減速》很可能是今年給我最大啟示,而且還回答了這個大哉問的一本書。
我們才剛經歷人類歷史上空前(甚至可能絕後)的快速成長的時期,接下來到底會持續成長或者衰退?本書提出的論述核心如同標題,就是:未來將進入成長減速。我們要先理解的是,減速不等於衰退。作者丹尼.道靈將「增速/減速」、「成長/衰退」視作一個二乘二的矩陣,人類社會長期會趨向穩定,因此「增速的成長/減速」最終走向「減速的成長/衰退」。
人口議題:100億或者不達100億,是個問題
討論到成長議題,最首當其衝的莫過人口數。聯合國對地球總人口數將於2100年達到110億,以目前全球人口約77億來說,表示未來80年間將以0.45%的複合成長率成長,人口總數將約為現在的1.5倍。道靈則認為,人口將於2060年達到頂峰的93億,並於2100年衰退至74億。換言之,人口數將從過去的增速成長、進入現在的減速成長期,而成長終將結束,並開始衰退。挪威人口學者約爾根.拉那斯觀點則更為悲觀,他認為人口將於2040年達到80億的頂峰,之後便開始減少。其他人口學者也有類似觀點,即:人口將在21世紀中達到峰值,並正式進入衰退期。
人口成長率的峰值則略呈現雙峰型態,第一個峰頂在1990年、第二個峰頂在2017年;從1990年到2000年略為走衰,但2000年到2017年又開始走揚,2017年之後則正式走入長期的成長衰退。但就長期而言,1990年到2017年也可視作一個高原期。
2019年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中(很巧的是,本書原文版也於同年出版),薩諾斯彈指隨機消除了地球一半的生命,藉此想解決資源不足帶來的所有問題。且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假設現在地球隨機消失了一半人口,人口成長率將會如何變化呢?
第一種可能,就是人口重回加速成長。過去歷史曾有兩次大規模人口衰退,第一次是在西元1500年到1600年間,主因是瘟疫;第二次在19世紀初,主因是戰爭與殖民。這個可能性成真的機率顯然不小,因為瘟疫、戰爭及殖民等因素都是無預警的大規模人口削減;換言之,要是薩諾斯真的隨機消除了一半人口,他可能會發現,一百年或者兩百年後,人口總數就又恢復到原本的數字。
第二種可能,則是人口持續減速成長。這個可能性其實隱含著一個假設,也就是:某個直接導致成長衰退的因素並沒有消失。換言之,人口數的多寡並非導致人口成長或者衰退速度變化的「因」,反而人口數與人口成長趨勢都是某個因素的「果」。因此,即使人口急遽減少,也不表示會重回成長趨勢。
這個「因」是什麼呢?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女性對於選擇要生育幾個孩子的權力提升了,從幾百年前平均生育5個孩子到現在2個孩子。當然,我認為避孕方式的進步、家庭結構的轉型、經濟模式的改變,都是女性權力提升的重要基石,許多看似單純的事物,背後都並不單純。而這些綜合性的因素也反過頭來說明,只是倡議女性生育更多孩子,難以強化女性對生育的意願。當然,如果這個因素這麼容易,作者恐怕也寫不了這麼厚的一本書。作者針對各個國家、地區個別分析,非常建議仔細研讀。
經濟議題:更趨緩的經濟成長是否意味更寬鬆的經濟政策?
經濟是人類行為的總結,但正式成為學科不過才幾百年,這表示,過去至今的經濟學知識,都是根植於「人口成長持續增速」的假設。如今,在人口成長以及各種現象都開始趨緩的情況下,人類對於經濟的理解會有怎樣改變呢?
道靈對於資本主義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見解,他認為,資本主義本身不是一種經濟模式,而是從一種模式轉移到另一種模式的過程。原因在於,經濟模式指的是一種穩定的狀態,但資本主義本身非常不穩定、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不斷追求改變,因此並非模式,而是一種模式之間的過渡現象。如果用這個角度思考,那個上個世紀九零年代的「破壞式創新」,恐怕就是那個成長增速時代的產物,未來恐怕不復見。
但這麼說,肯定很多人會想反駁:明明現在科技的進步速度還是很快,何來減速之有?道靈這麼解釋:「現在我們覺得新穎的東西,實在太常和以前的東西沒有基本上的差別:不像以前的新穎那麼新,甚至不像以前的新穎那麼有用。從螢幕上的型錄訂購東西,和使用紙本型錄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而從影像螢幕上看到通話對象,並不像當初用電話與人即時對話那樣突飛猛進。」簡單說來,重點並非不是技術進步的有多快,而是科技造成我們生活改善的幅度有多大。
道靈甚至稱:「我們不該高估技術的重要性,也不應該低估人類開始設法活在穩定狀態的能力。」道靈在本書中不斷強調一個觀點,即,減速並非壞事,我們不應將減速當成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必須認清減速已經是既存的事實。
從政府的角度看來,不增速的經濟環境,意味著刺激經濟成長政策的效果將減少。政府控制經濟的兩大手段,就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常是指政府增加支出於公共建設好帶動經濟,以及釋放更多貨幣或降低利率。當人口停滯、經濟放緩時,政府投資的支出恐怕難以收效;但另一方面,成長放緩也意味著長期利率沒有升高的理由,因此政府很可能將使貨幣維持長期的寬鬆狀態。
對於各國財政首長、央行首長以及經濟學家而言,通貨緊縮是必須避免的最壞結果,但以後恐怕將成為新常態。通貨緊縮代表人類對未來的預期傾向悲觀,將減少財富的累積與擴張,但我們都還無法判斷,貧富差距是否會因此縮窄。我認為,在我們有生之前可能還看不到資本主義消失、全球貧富差距也不見得有機會縮窄,因此經濟學家的最大目標很可能會轉移成:如何將所有人都盡可能拉到貧窮線以上。換言之,這又回到了貨幣寬鬆將成為新常態的結論。
經濟面與政府政策的轉變將對投資領域帶來重大影響,長期低利意味著傳統的投資概念都會跟著改變。景氣循環是否會影響利率?股債是否還會呈現反向?黃金是否仍能保值?一切規矩都可能得全部改寫。從不穩定進入穩定的這段時期本身就會帶來更大的不穩定,2007年金融海嘯至今超長期的貨幣寬鬆現象,很可能就是這場變革的前奏,只是我們猶未可知。
結語:迎接眾神之國的時代
北歐神話中,諸神居住在神國阿斯加特。眾神皆長壽、近乎不老不死,因此繁榮富庶的阿斯加特罕有新神降生。小時候讀到故事時,總覺得奇怪,既然是神自然沒有資源匱乏的問題,何以諸神無心繁衍種族?現在終於理解,擁有人性的我們,物質越來越繁榮、智慧越來越開展、思考越來越多抽象的概念時,生育與養育的機會成本也就越來越高。
人類發展到極致,如今終於要踏進眾神之國的時代。當成長,或者更快的成長,已經不再是我們集體追求的目標,我們的價值觀與信念,勢必也會有大幅度的改變。《大減速》能給我們的最大啟示,無非是得做好心理準備,迎接這場所有改變都將減緩的新局面。
#大減速
#聯經出版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
怪彈生命的價值 在 謝博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21.8.19 的整晚在想的
後來刪掉是害怕爭端
跟我發完覺得自己沒有那麼自在
只是赤裸炸彈的繼續實行
今天我有一點勇氣
被罵就算了
我也只是分享我的心情在我自己的版
也許我會自打嘴巴有一天
可能是明天
但我會繼續追求
-
我常想起過去每個時間點自己的樣子
每一段我都覺得
自己其實有很多很糟的地方
就像之前有跟大家分享
想到都會想敲頭哈哈
大人們常說你才22
要說過去的話 也沒幾年
是這樣說沒錯 我很同意
我也不知道幾年就可以發生那麼多事
我感覺總是會遇到一些很戲劇性的事
其實以世俗眼光
我還真的不是一個優秀的人
甚至很可能是那種人家不要的
我一直去相信自己某方面是獨特的
用自我的認同去存取力氣證明
用意志堅持來建造保護心靈的高牆
除了支撐創作以外
是因為打死都不想再被迫成以前的自己
你可能會覺得很好笑
不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哪有什麼被不被迫
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罷了
不管什麼年紀心智如何都一樣
選就選了
的確我也這麼想
所以一點也沒感到沮喪或想推卸
本來該承擔就要承擔
人總是「註定必須」不停在學習
只要還有意識
不想學 都會學到
因為我們有感受
過往是這樣自然的造就現在的我們
就是一個事實
所以現在
總是常常打死不屈服妥協
即便已經是滿滿「難搞」標籤
(此標籤還在每日更新持續熱銷)
也是很認命了
「你還是要賺錢吧」
「至少也要讓人家賺到」
「性格還是要磨」
嗯嗯 知道 該做會做的
絕對不願意辜負
當然也希望
那些作品真的值得別人預先投資
自己也需要繼續很努力去證明
但同時
我還是必須保護現在的自己
因為到時候沒有任何人
會為自己的妥協感到噁心的
畢竟我不是你 你不是我
至於磨性格
我感覺生活已經夠多事情碰撞了
久而久之該磨掉的
不知不覺也許不想磨也都掉了
而且心甘情願就學習了
像最近我真的也學習很多事情
跟天裔還有寶仔
我們是如此不同
所以可以互相學習很多
也許真的每個人磨的時間點也不同
因為背景經歷都太不同
給自己吞下別人任何硬性的指令
為了一個不明白的目標或道理
我本身感覺是會有一定反效的
沒什麼意義
財富自由要多自由?想拿什麼換?
甚至追求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每個人可能真的都不一樣
然後
最近發現自己獨處時回想的自己
幾乎都滿負面的
就算有正面可能都自動屏蔽掉了
有點樂見於感受情緒的低靡
腦袋把不舒服的記憶當故事
重複說給自己聽
不停深層回憶
過度的時候感覺還真的滿複雜的
有一種奇怪的爽感但又很累
感覺
聽起來好像是不太健康的兄弟姐妹們
對了
想到以前不是沒受過高壓力測驗的
好比說無論如何
要對世界負責任 要做好榜樣
出事先躲看看 拆穿就認錯
拆穿當下趕快道歉
然後等大家把自己先罵爆
然後安靜等待幾天或幾個禮拜
再道歉一次
為了也許還有機會可以繼續賺錢
各種言論甚至攻擊似乎都是合理的
做這份工作在這種時候就是閉嘴
我個人感覺 有可能 只是有可能
我有一部份是因此而有一點點改變
現在很愛不停的自我檢視
我指得是
從 檢視社會眼中的我
到 赤裸後純粹自我檢視
當時一個小混蛋被冊封所謂公眾人物
還覺得很光榮很光環很嗨
現在發現
在這個什麼東西都很快的時代
什麼有的沒的事很快都成了古老傳說
尤其是舒服的故事
痛苦的故事最後會留下痕跡在心裡
比外面的世界更真實的永遠留在心裡
好險
現在沒有被誰冊封為公眾人物
你可以說就是可悲不夠格
但說真的也很慶幸
感覺那邊的狀況太病態了
可能
會被說「藝人」能賺那麼多還在ㄍㄞ
可這就代表當時的演出
是有某程度的商業價值
觀眾自己願意花錢來觀賞
應該算是各取所需
不要覺得表演者沒有付出
也可能說公眾人物行為會影響到別人
那也許我們應該也是要保護自己的思考
盡量的不輕易被影響
獨立思考而不建立思想在不完美的人類
每個人都有義務去要求那些重要的事
可是那些重要的事
又有各樣不同人不同的標準
所以對象應該多一點是自己
不是說做這份工作都不用負責
要的 大家都要負責
對自己負責
也許不用過多去逼別人為自己負責
把自己的想法強壓到另一個人身上
其實是很殘忍的
而且說真的
太多該負責的人都很能在暗處爽
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他們很清楚自己的權力跟計畫
也知道怎麼玩小螞蟻
然後看我們弄來弄去
我們也許根本忘記質疑那些真的高等的
甚至有時無能為力
說遠了
只是在想
如果我們都能學習為自己負責
感覺會很棒
我也在努力學習 因為我心很粗
我知道我總是在搞砸
不同時期用不同的方式
情緒很滿
很容易在過度保護自己的狀況傷到人
但只能繼續學習
我也想這麼學習
因為是自然的意識到了好
好險現在也比較沒高壓測驗了
是很享受自己檢討自己時光的
跟大家一樣為自己負責
不為別的自己不想要的東西
到處搶責去負
更不適合我的是
去惹事自蹭
「結果」也許並不是那麼重要
我只想在我的時間跟世界中
繼續追求自己心中更好的生命狀態
如果你是我 也會說
現在這樣其實很棒
我在想也許每個人一生
都會不停的不小心傷到人
也不停的在受傷
說真的我們也離不開彼此
我們永遠都會討論著各種事
擁有各種不同價值觀及無限的情緒
比較傷勢是沒有解答的
刻意傷害人更沒有解答
(幸運的話只會留下很深的遺憾)
(不幸運的話就是整個人已經完了)
也許我們都感到很抱歉
也同時感到很感謝
好像需要很多愛和時間
去相信說也許能稍微治癒
治癒讓我們都能更接受過去
治癒讓我們喜歡現在自己的樣子
治癒讓我們喜歡這個世界一些
還能繼續勇敢的去接觸明天
我是這樣想的這個晚上
怪彈生命的價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香港應否繼續獨立參加奧運?
文章日期:2021年8月13日
【明報專訊】因疫情而被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終於圓滿結束了。恭喜香港取得歷來最好成績,中國隊亦取得38面金牌,只差美國一面,是歷屆海外奧運最好成績的一次。當然,如果把香港和台灣的金牌加在一起,其實整個中國拿得的金牌數目已超過了美國。
在漫長疫情中,奧運的確為我們提供一點渴望已久的體育娛樂,甚至可說有助提高全球人民精神。但這場為期只有17天的奧運,代價也非常沉重,是否真的有價值呢?
今屆東京奧運超支4倍有多,估計東京或將虧本超過300億美元!但日本付出最重要代價並非金錢,當然是更寶貴的健康和生命。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IOC)的官方講法是今屆奧運控制疫情工作已做得非常好,直接有關的COVID個案只有400多宗,大部分為本地工作人員,並非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事實上,從7月開始,日本新冠疫情急速惡化,每日確診已升至超過1.4萬宗,比上兩波的峰值高一倍多,怎可能與奧運完全無關?即使奧運村的疫情氣泡有效,病毒並非由運動員直接傳播出去,但必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採訪記者等等,怎證明他們並沒有播毒?
在舉行奧運期間,日本總COVID確診超過17萬宗,死亡人數最少178人。奇怪的是這一浪的死亡率遠比早前兩浪低,如屬實當然是不幸中之大幸,但我實在有點懷疑。日本人口老化,疫苗接種率偏低,只約25%,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Delta變種病毒傳染性超高,致命率不見得比其他病毒株低,為何死亡率彷彿突然下跌了90%?是否治療方法大有進步?或者死亡只是滯後,遲些仍將大幅上升……還是日本政府故意造假?
日本人民並非無知,一直非常反對舉行奧運,開幕前夕的反對率高達85%,連日皇德仁都表態有保留,最大贊助商豐田(Toyota)決定抽起所有以奧運為題的廣告,CEO更杯葛開幕典禮,但政府仍一意孤行,妄顧人民健康和生命,談何民主?日本政府企圖把責任推給IOC,即使IOC真的在合約上,擁有最後決定權,但日本是一個強大主權國,如以保護人民生命為由而毀約,IOC又奈得日本什麼何?最多不就是賠一點錢?
國際奧委會多次爆出貪腐醜聞
那麼為何IOC又執意堅決迫使日本舉行奧運?官方答案是推廣什麼奧運精神,但真正答案當然是金錢和權力。IOC的唯一存在意義就是舉行奧運,超過70%經費來出售轉播權,只計美國NBC已付出77.5億美元,買下至2032年的奧運轉播權。如取消東奧,IOC豈不是需要回水?據報道,IOC運作模式尤如主席巴赫(Thomas Bach)的個人獨裁小王國,他是德國律師,但出身是位曾奪奧運金牌的劍擊運動員,個子小,但出名拼命,永不放棄。IOC主席一職,理論上是義工,但亦有相當豐厚的房屋和各種支出津貼,更當然擁有崇高國際社會地位,整天與世界政商領袖打交道,實屬肥缺,足可滿足一些人的虛榮感。
除此之外,更醜陋的是多年來,IOC是出名有嚴重貪腐問題的,幾乎每屆選擇主辦城市,都出現賄選醜聞,今屆也不例外。日本奧委會前主席竹田恒和(Tsunekazu Takeda),被指控在2013年,經新加坡一家顧問公司Black Tidings輸送了800多萬美元賄款,收買各IOC委員的投票支持東京舉辦權。竹田恒和因此被迫辭職,在2019年更在法國被落案起訴。2016年的巴西奧委會前主席,亦早已因此類似罪名而被捕。
奧運的五環標誌,代表世界大同和平等友誼,但其實代表歐美的兩環是比其他三環大很多的。歷史上IOC的九任主席,全都是白種男士,8名來自歐洲,1名美國人。不少IOC委員更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王子、酋長和貴族等,所以對運動選項都非常保守,且充滿保護色彩,不能做到與時並進。馬術、射擊,即使劍擊都是極為小眾,充滿十九世紀歐洲貴族色彩的運動,是否真的符合全球大多數人的興趣呢?
我不介意觀看游泳比賽,但真的值得分為35個不同距離、不同泳式的個人和接力項目嗎?同樣邏輯,為何跳水不分為3、4、5、10、15米彈板和高台項目呢?為何乒乓球(官方名稱為桌球)只分5項,連男女子雙打都被取消,改為團體賽,只新增混雙?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 收視率不斷跌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所以全球觀眾也逐漸失去興趣,過去幾屆收視率不斷下跌。今屆開幕典禮和之後比賽收視,美國數據顯示,對比上屆下跌近50%,比倫敦奧運時更跌了三分之二。全球收視亦肯定下跌了最少30%,主要原因有4個:
(1)奧運最大市場仍是歐美,今屆地點卻在東京,時差問題嚴重,所以收視差是可以理解的。
(2)部分全球觀眾被形容為「woke」,即是有社會良知,所以杯葛奧運,認為如收看,即代表贊成和支持此「不道德」行為,更將充滿犯罪感。
(3)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網上化和碎片化,誰會真的花數小時觀看賽事直播,最多只會看數分鐘的精華片段。
再加上Esports(電子競技)的崛起,不止對奧運,連對籃球和美式足球等傳統主流運動,都有極大影響。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本以為NBA和NFL的收視率會直線上升,但事實是剛剛相反,收視反而跌了不少。疫情期間,很多比賽停了一段時間,已有影響,另外美國運動員不少為黑人,有些表示支持BLM(Black Lives Matter),令部分白人觀眾反感亦是原因之一。無論如何,受惠的是Esports,吸收更多觀眾,據研究顯示,年輕人平均每周收看超過4小時Esports,比收看傳統運動的約2.5小時還要多。
年輕人收看Esports時數超傳統運動
(4)奧運也企圖扮作跟得上潮流,今屆就加入了滑板、滑浪和攀石等項目。我觀看了部分滑板比賽,感覺上組織得頗差,場地簡陋,比賽沉悶,運動員水準亦不高。下屆巴黎奧運將引入Breakdancing(奧運稱作Breaking),是與時並進嗎?我的反應是使我懷念Michael Jackson!為何不加入比傳統體操更精彩和創意的Parkour,以及直接引進Esports?
我認為奧運做得最差的是虛偽地扮作非政治化,但事實上幾乎每個環節都充滿政治!首先如真的想去政治化,運動員應代表個人,為何代表國家?
好幾屆奧運,如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都遭大規模杯葛,明年舉行的北京冬季奧運會,已有不少美國政客鼓吹各種杯葛行動。其實我不介意西方杯葛,因為中國從來不是冬季運動大國,如美、加、瑞典等運動員不出席,中國得獎牌的機會將大大提升,多謝!
不過,西方國家也要小心,冬奧是沒有多少城願意舉辦,擔保虧本的「冷煎堆」,今屆只有兩個城市競爭,所以才由根本下雪不多的北京贏得。如再麻煩多多,將來更少城市有興趣申辦。
港隊豐收 惟獎牌平均成本非常高
今屆奧運,香港可說豐收,一金兩銀三銅。香港政府龍顏大悅,馬上決定增撥11億元支持發展體育。但這數面獎牌的成本已非常高,每年港府花近8億元培訓所謂精英運動員,5年下來即已超過30億元,即每面獎牌的成本超過5億元!興建一個單車比賽場館velodrome,已花了超過10億元,有多少個普通市民使用過?
今年港府財赤超過2500億元,再加碼培養少數精英運動員,真的有價值?觀察香港市民和甚至電視台評述員對今屆奧運的反應,似乎只集中支持港隊,對國家隊的反應有目共睹。我甚至懷疑如繼續容許香港單獨參加奧運,是否一個有利團結香港和國家的明智決定。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怪彈生命的價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8/15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5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0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新平台露出】受夠YouTube廣告?!
這裡讓你專心學習:https://odysee.com/@%E5%95%9F%E9%BB%9E%E6%96%87%E5%8C%96:c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參考資料:
一、作者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遠流出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iN5rl3jjEY/hqdefault.jpg)
怪彈生命的價值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每周爆肝系列再度來臨! 這次要來講的是漫威新影集《獵鷹與酷寒戰士》
剪輯: 麗芳、Bruce Lu
監製/編輯:黃豪瑞(Jasper)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在任務結束之後,他的小組搭檔知會他關於新興起的恐怖組織「旗幟破壞者」的訊息,
這個組織認為被彈指之後的世界確實是更好的世界,
更提倡一個沒有國籍、邊界的聯合世界。
順帶一提,這名搭檔是瓦金托瑞斯,在漫畫中也有帶著獵鷹的稱號,
差別就在於他是被實驗變成人鳥的混合體,不是靠機械飛行。
這個角色在漫畫中是在Sam Wilson: Captain America這個漫畫故事線中首次出現,
其中的故事提到了山姆接下年邁的美國隊長的位置,
更與旗幟破壞者以及「山寨美國隊長」USAgent交手,
所以這影集應該有受到那個系列啟發。
托瑞斯更是向山姆提起了一個陰謀論,說美國隊長住在月球上,
在漫畫中,月球上確實有人,像是之前推出影集卻完全失敗的異人族,
或是即將在動畫系列What if 出現的觀察者。
那麼,有些人一定非常好奇,美國隊長到底去哪裡了?
之前《終局之戰》的導演有解答老隊長的來龍去脈(雖然跟編劇的回答完全互相牴觸)
他們說,隊長真的是在另一個時間線與佩姬白頭偕老,
最後才回到這個時間線把盾牌交給山姆。
所以...他也許是又回到了原本的時間線?或者是不想要造成麻煩,就此歸隱了。
記得,在《蜘蛛人:離家日》之中,我們看到學生製作的影片之中有其中一個畫面是"RIP美國隊長"
所以至少世界認為他是死的
注意此處獵鷹說了一句話:
"When things get better for a group, it gets worse for others"
這裡,我們看到了漫威也許真的想要透過這部政治驚悚影集探討一些不一樣的議題,
獵鷹這句話也許不是在諷刺某個特定的事件,但是絕對是在闡述最近的政治紛爭,
無論是去年的BLM,兩方都無盡地爭論到底誰獲得了比較多好處、特權。
或是近期因為某些族群因為覺得受到進步派興起而日漸壯大的民粹主義,
現代兩極化的政治,全都是起因於「我的東西被另一群人奪走了」。
如英國脫歐,就是原本的英國人因為歐盟移民而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間被壓縮,
就是因為傳統的價值受到挑戰,而一開口就受到訕笑,才會使脫歐公投成功
甚至是到台灣最近雙方都互相恥笑的政治,全都來自於這種相互「受剝奪感」。
一旦作出修正、反彈,又換成另一方受到壓迫,於此開啟了無盡的循環。
這就只是一句話而已,也許是我想要漫威有深度,為了尋求意義而過度解讀,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正因為這一集接下來的發展,你馬上就會看到他們欲探討的議題了。
任務完成,山姆來到華盛頓DC發表演說,將美國隊長的盾牌隆重的歸還給政府保管,
他認為一個象徵,如果少了背後帶來象徵的人,就會失去意義。
這種觀點跟《黑暗騎士》三部曲所闡述的觀點完全相反,或許很多人也不會認同,
但是這兩種觀點並沒有對錯,象徵確實是能夠給人帶來希望以及啟發,
然而,如果實際履行理想的人已經不在了,我們是否只是在緬懷歷史?
《獵鷹與酷寒戰士》從前幾場戲就連續展現
它將用超級英雄的故事探討再人性不過的問題:
傳承以及身分。
什麼是傳承?傳承不就是在一個你永遠也看不到的花園裡種下一顆種子,
這不只跟傳承者有關,那些往後在花園裡倘佯的人們,
也必須面對維護這個花園的重擔。
我們,要如何知道前人對於他傳承事物的期待是什麼,其他人又是怎麼看待我們處理這些傳承的?
究竟,我們有沒有義務接下這個我們不願接下、或是無法接下的責任?
美國隊長確實是一個傳奇性的象徵,他象徵著希望、改變、以及堅毅不拔的精神,
有些人也許會說山姆將盾牌歸還政府保管,
將美國隊長的稱號拱手讓人的選擇是個不負責任,甚至懦弱的展現。
但這也正是漫威英雄吸引人之處。
在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英雄,摘下面具終究是一個「人」,
對自己身分感到懷疑、為自己能力不足感到懼怕,是再也人性不過的事了。
山姆可能是因為認為自己不夠格,也可能是不想活在史帝夫的陰影之中。
無論如何,如果這影集接下來能夠不只是蜻蜓點水地探討這個主題,那絕對會是漫威的一大創舉。
接下來,有在現場的戰爭機器找他私下聊天,在對話中隱隱透露了自己擔憂,
現在鋼鐵人跟美國隊長都走了,輪到誰來保護世界?
不需要明說,其實我們也看得出來他自己正在思索如何維護鋼鐵人的遺志,
我就問一句:
為什麼我們這麼少看到超級英雄作品的角色用這種「表面說一句,心理說另一句」的方式呈現?
就因為他們穿著緊身衣,不代表我們不能像這樣給他們微妙的對白啊!
故事此時一個大轉折,我們看到巴奇,也就是酷寒戰士,殘忍地屠殺一群人,
這段真的超兒童不宜,
最後甚至還冷血處決了一個只是剛好倒楣經過現場的路人。
巴奇突然驚醒,我們才知道這全是一場夢境。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巴奇睡在地板上,這正是戰爭對他帶來的影響,
山姆在《美國隊長2》也有提到這點
畫面再切到他坐在諮商室,心理諮商師問他最近做了什麼噩夢,
想當然耳,他含糊帶過,
但是坦承了他依照諮商師的指示開始「彌補過去」,也就是修正了他在酷寒戰士時期所犯下的錯,
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被他拱成參議員的九頭蛇走狗,
而他彌補的方式,就是讓參議員被逮捕。
而這整段-抱歉,我會一直稱讚這部影集-透過與諮商師的對話直接尖銳地解構巴奇這個角色,
更在這場極為安靜,後半段甚至只有特寫的戲之中,探討創傷後遺症的影響。
注意此處用了異常的構圖,讓巴奇處於壁紙下方,
象徵著他現在仍然受到這個看似祥和的世界壓迫。
巴奇一直以來都是像是個襯托美國隊長的配角,現在我們終於開始進入他的本質。
跟汪達一樣,這影集透過他來探討創傷,
但是巴奇的創傷不是來自於他所失去的親人,而是自己在過去犯下的駭人罪行,
雖然他並不是出於自願,但是就如現實生活中,
人們總會將許多錯誤完全怪罪於自己身上,久而久之,
這就形成了一層如繭一般的防護網,把所有試圖親近之人都拒於門外。
就如巴奇現在所做的一樣,我們害怕會再次犯錯,即使那錯誤並不見得是出於自己。
即使是如這場戲之中的醫生,堅定地告訴巴奇「你自由了」,
失去指令和目標的他反而變得漫無目地與迷惘,
這個世界仍然有如囚牢,好似隨時都會再次把他一把攫走
而每個人面對創傷的方式也都有所不同,有時較為劇烈,
像是把一整個城鎮綁架飾演一場情境喜劇之類的劇烈法。
有時,如巴奇,不過就是想彌補自己曾造成的傷害。
無論採用什麼方式面對,漫威目前這兩部影集都顯示「孤立」所帶來的附帶傷害,
就這樣,在這五分鐘之內,這影集就給巴奇帶來了好幾部電影都無法達成的立體。
回到故事劇情,我們看到巴奇幫鄰居解決糾紛之後-
你沒有聽錯,幫鄰居解決糾紛,這影集就是這麼日常化,我超愛。
這也讓人想起了美國隊長第一集,
巴奇真的很愛在巷子裡救人。
兩人到壽司店吃飯,而鄰居就這樣一言不合幫他把妹,
問服務生要不要跟巴奇約會,而對方就這樣爽快地答應。
但是鄰居在看到桌上的紅豆麻糬之後,突然潸然淚下,
說他兒子以前最愛吃麻糬,但是在出差的時候突然被殺害,警方也不願意告知死因。
我們可以看得到巴奇的神情不太舒服,等一下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接下來的這場戲則更讓人驚喜,畫面來到了山姆的老家,
我們才知道他有個妹妹,還有兩個外甥,
在對話之中,我們得知了妹妹因為經濟困難而想要賣掉父母親所遺留的的漁船,
但是山姆不願意,認為一定有其他的解決辦法,他可是復仇者聯盟的獵鷹啊!
這一整段,以及接下來的許多橋段,都是用這種寫實主義的自然手法拍攝,
運用手持鏡頭,親密地跟隨角色。
如果你給一個不知情的人看,他甚至會以為這是個小眾獨立電影。
(再次表示,我真的超愛。)
在多次上演拯救世界以及英雄內心掙扎的偉大戲碼之後,
漫威在山姆身上第一次探討了所有人-幾乎所有人-
都會面臨的問題:錢。
你可能會想問:為什麼?
漫威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角色,為什麼要兩個角色探討如此稀鬆平常的問題?
但這也許就是重點-希望是啦。
這影集接著《汪達幻視》的奇異詭譎,從預告中看來似乎又要走回漫威的公式化,
可能是間諜片、又是可能戰爭片,總之就是會以很爽的動作戲作為核心。
然而,第一集直接告訴了觀眾,不,這並不只是那樣的影集,
我們要把這幾個角色當成人來看,這已經不再是你習慣的超級英雄作品了。
而在這樣的切入點之下,
我們更能夠深刻體會彈指以及五年後反彈指兩大事件對於這個世界的劇烈影響,
這不再只是個毀天滅地的危機,而是深刻影響到原先社會的本質,甚至造成歧異的變因。
想想看,在彈指之後,世界全然失序,有些人失去身邊的人,重要基礎機能無法運作,
在一陣慌張之後,世界好不容易恢復運作,人們好不容易學會放下,
但是...在五年之後,浩克彈指,消失的人口忽然又出現。
這好不容易重新建立的秩序又瞬間被打亂,
人們辛苦建立的生命觀又變成了不知如何應對的焦慮。
光是從山姆與沒被彈走的妹妹對話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留在世上的人,必須獨自面對被彈掉的人無須面對的恐懼以及無助,
當然也無法維持正向思考,只求如何生存下去。
而這也不只是漫威奇幻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的2020年之後,
我們恐怕也無法完全回復以往的狀態。
說說看,即使是在疫情完全解決之後,你敢不戴口罩上捷運嗎?
故事回到山姆身上,他與妹妹到銀行貸款,但是,即使山姆是個多次拯救世界的英雄,
銀行還是無法借錢,他們只能悻悻然地離開。
這十足顯現了山姆所代表的問題,即使是像他這樣的英雄,
還是會面臨現在眾多非裔美國人面臨的問題。
不是明擺著的歧視,那當然還是有,而是這種因為膚色而產生的差別待遇,
我不敢說如果他是白人就能馬上借到錢什麼的,但是這場戲絕對是有其諷刺標的,
無論是日漸重新崛起的種族主義,還是只能在底層打轉、永不得翻身的邊緣族群。
更是一再深化「彈指」這個漫威大事件對於一般市民所造成的影響,
這不只是失去自己親近的人而已,更是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不信任。
全宇宙的人,等於是硬生生地產生了五年的代溝。
也許,山姆無法接下美國隊長的傳承,還是與自己的身分不斷掙扎,
就是因為他打從心底知道,分歧的美國,還是無法完全接受他成為美國隊長。
當然,漫畫中也有一個橋段直接講出了這點
下一場戲,則更加深了這點諷刺,
山姆在電視上看到了國防部驚為天人的宣布:
為了維持美國的傳統,保持啟發人的象徵,國家決定指派新一任的美國隊長,
他手上拿的,就是山姆捐贈給博物館的盾牌。
此外,你還可以看到他的腰間掛了一把槍,
一個美國隊長在二戰過後就再也沒有使用過的武器,
當然,你不用槍,怎麼代表美國價值勒?
而這一整段刻意呈現得像《黑袍糾察隊》那種假惺惺的人工英雄形象,
新美國隊長的微笑看起來正義凜然,卻又不懷好意。
再一次地,這影集又強化了「傳承」這主題,
一個人的傳承並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人所能夠定義的,
傳承,或是象徵,許多時候只會被某些強大勢力用來操作情勢,達成私利。
但是,這樣反而也更顯現了像是山姆以及巴奇這種人存在的必要性,
也證明美國隊長看上他們繼承自己理念的眼光。
汪達幻視 正義聯盟 獵鷹與酷寒戰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j0AlMHFMTw/hqdefault.jpg)
怪彈生命的價值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曾幾何時,十元八塊的倉鼠被視為粗生粗養的廉價寵物,但今時今日,這樣的照顧態度是不行的。生命與感情的價值,從來不是以錢來衡量。
Randy工作的寵物店亦提供寄養服務。她會每天幫「住客」清潔換墊料,更換糧食清水,亦會放牠們出來唞氣,「不少主人即使只是離家一兩天,都要帶鼠鼠過來才放心。」Randy笑言,主人去旅行住酒店,於是寵物也要住酒店,「時代越進步,資訊就越發達,主人的要求亦會相對提高。我們小時候養倉鼠,只要有水、有食物、有跑輪就已經足夠,但時至今日,還要給鼠鼠找玩具,想想怎樣增加牠們的生活樂趣,像墊料也要選一些少塵的。」一切都是供求問題,今時今日倉鼠只要遇上好主人,隨時可以做隻快樂的「五星級大鼠」。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逃走他鄉】80後碩士生英國做廚師 開小食檔賣雞蛋仔 「港人做亞洲菜有優勢」(果籽)(https://youtu.be/CKRgIvLl2kw)
【「猛鬼戲院」金茂坪】情侶放火自殺?睇戲有怪聲?金茂坪荒廢30年重建 觀塘友:鬼故源於山泥傾瀉(果籽)(https://youtu.be/nu03OL8jXzM)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果籽 #倉鼠 #有機菜 #寵物店 #梳毛 #修甲 #寄養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ycEzA0I60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