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被關在家裡應該多少有些煩悶,很多人會被迫與自己相處、面對自己內心紛亂的思緒,去年的我也是如此,在美國疫情爆發最嚴重之際,剛好又經歷憂鬱症低潮的我,在這混亂的環境下覺得人生走不下去,最終意外透過了冥想找回了自己,一直到現在過了一年半以上,我每天都還是保持著冥想的習慣。
今天晚上九點我會開直播來和大家分享關於冥想🧘🏻♀️
- 冥想要想什麼?
- 冥想要有目標、主題嗎?
- 冥想帶給我什麼/改變什麼?
- 如何進入到當下
- 進入冥想的感覺是什麼?
- 冥想需要很安靜嗎?
- 推薦的冥想音樂
- 入門的冥想教材?
- 懷孕不適的冥想方法
- 怎麼抓時間冥想?
- 冥想一定要有音樂、引導嗎?
- 冥想都會睡著怎麼辦?
- 買礦石有沒有幫助?
- 冥想成功是什麼感覺?
- 冥想的動作有什麼限制?
- 冥想腦袋會有畫面嗎?
- 工作感到壓力的當下能透過冥想得到幫助嗎?
- 冥想不對會不會走火入魔?
- 冥想白光是自己幻想的還是真的?
以上是我蒐集大家最常問的關於冥想的問題,希望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有辦法回答完,如果來不及聊完的話下週再開一次直播繼續聊,陪伴大家渡過煩悶的居家防疫時光。
直播會留存喔,沒辦法來現場的人也可以回來看重播😊
思緒混亂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今當紅的「正念」是緩解情緒、紓解壓力的好方法。《正念減壓的訓練》一書指出,透過正念訓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有關的杏仁核會變薄,主掌思考的大腦左前額葉會更活躍,讓情緒更穩定。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活在當下、放下執著,接納自己的一種態度和做法。「正念是刻意的、不帶批判地關注當下所產生的覺知,」正念減壓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說,他將東方禪修去宗教化,融合西方心理學,創立正念減壓療法。冥想、靜坐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
現代人吃飯常配3C產品,不知道吃了什麼,也容易吃太多,而正念飲食指的是專注在「吃」,用五感吃飯,從咀嚼中享受吃的過程及食物帶來的感受,往往不需吃太多就能滿足,也對減重有幫助。
臨床心理師蔡佳璇根據臨床經驗指出,不少人處於易焦慮恐慌的狀態,亞健康民眾能透過正念練習,降低發展成心理疾病的機會。知名影音平台Netflix也推出《冥想正念指南》,「民眾可先藉此認識冥想是什麼,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反覆練習才是重點,」蔡佳璇說。值得注意的是,有妄想、幻聽、幻視、思覺失調的患者,反而不適合自行嘗試,應和醫療團隊討論,由專家協助。
「珍愛自己,就有心理健康效果,」蔡曉雯說,健康的生活本身就能讓身心比較健康。
運動就能有效對抗憂鬱,可以培養運動習慣。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發現,每週運動1小時,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50%,也就是說每週至少花1小時進行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就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
運動能減少壓力荷爾蒙,且幫助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覺得快樂,也有助提升血清素受體的濃度和功能。除了有氧運動外,也有研究發現,瑜伽是減輕壓力和焦慮的有效方法。
「運動時應專注當下,融合正念概念,全然投入所做的運動,」蔡曉雯建議,感官接受到的訊息,也會影響心情,所以更推薦戶外運動,不要帶著煩惱、盡量不要交談,對於心理紓壓效果更顯著。
現代人常有失眠困擾,睡眠也和情緒密切相關。蔡曉雯建議,可透過睡前儀式自我照顧、撫慰身心,幫助自己維持固定作息,像是睡前伸展、寫日記,或是用乳液按摩等,作為睡前準備,告訴大腦進入休息模式。
另外,培養適合自己、有助紓壓放鬆的興趣愛好也很重要,臨床心理師林希陶表示,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時,不一定要讓自己陷入情緒中,可以透過自己的興趣、愛好獲得放鬆。
各種表達性、經驗性的活動或興趣,也對於紓解情緒、壓力有幫助。像是寫日記、自由書寫,也能用畫的方式,重點在於抒發過程,建議使用蠟筆,透過混色、線條粗細、筆觸輕重來反映、表達自己。
「無論做什麼,只要專注當下,打開五感體驗,或是跟人互動、連結,都能讓情緒、壓力得到緩解,」蔡曉雯說。
但蔡佳璇提醒,情緒調節並不是逃避,「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問題,」情緒調節的目的,是在壓力大、難以承受的狀況時,先為自己充電,當準備好了,再面對問題時,就能想到更有彈性和效率的解決辦法。如果在生活中能擁有習慣且多元的情緒調節方式,對於面對大小壓力都有幫助。
與其試圖控制情緒,不如學習與情緒同在,「當你願意好好面對情緒,你才會發現原來情緒並不可怕,好好陪伴、聆聽它的聲音,它會是你的好朋友,」大安中醫診所諮商心理師林靜宜說,情緒往往會透過身體一連串反應,來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當情緒來臨時,也能透過身體練習,暫時緩解情緒。以下5個練習,帶你從情緒低潮中自我急救緩解:
● 練習1 呼吸練習
只要改變呼吸模式,就能讓壓力反應系統恢復平衡、紓解焦慮。呼吸也是少數能被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而且呼吸練習隨時隨地都可做,是辦公室控制情緒的首選,林靜宜說。
#腹式呼吸有助身心放鬆:可先慢慢、深深地用鼻子吸氣,感受氣往下走,直到腹部鼓起,嘴巴慢慢吐氣,有助啟動副交感神經,放鬆下來。林靜宜提醒,練習時,若思緒很混亂,不要苛責自己,先謝謝自己覺知到情緒,練習把專注力拉回自身,可將雙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腹部起伏。若是情緒、壓力特別緊繃,拉長吐氣時間,能讓副交感神經更活絡。
許多身心療癒的專家都發現,只要讓呼吸落在1分鐘6次、5次或4次的步調,就能讓肌肉放鬆、心情平穩。蔡佳璇指出,當靜止狀態時心率超過90、100(下/分鐘)、較有壓力狀態時,可運用2~3分鐘呼吸訓練幫助自己收拾散亂的心,打造出穩定身心的放鬆空間。
● 練習2 自我覺察情緒
情緒管理之所以困難,是少了自我覺察的能力。自我覺察情緒的關鍵,就是在火苗還小時,就要先行撲滅,利用呼吸和身體感受覺察,拉開和情緒的距離,以第三者角度客觀如實觀察當下自己各種的不舒服。
正念練習技巧STOP,依序是:
S(Stop):按下停止鍵。
T(Take a break):覺察呼吸。
O(Observe body sensation):客觀如實,跳脫出來觀察不舒服的感覺。
P(Proceed):前進,該做什麼就去做,解決眼前的問題。
當情緒風暴來臨,不妨試試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陳德中的正念步驟:先回到呼吸,從感覺肩膀、雙腿和各部位的姿勢和感受開始做起,慢慢就能聽到內心聲音。
● 練習3 肌肉放鬆練習
透過肌肉緊收和舒張,讓身體感受放鬆狀態,從而紓緩情緒,林靜宜說。
以舒服的方式坐或躺著,逐一將身體各部位肌肉用力緊縮8秒,感受肌肉緊繃的感覺,再回歸放鬆狀態14秒,讓身體感受緊繃和舒張的差異,達到放鬆。
● 練習4 自我對話練習
當情緒來臨時,把情緒擬人化,練習跟情緒對話,有助釐清情緒源頭,也能釋放情緒。
林靜宜建議,嘗試用一種對待好朋友的方式進行關心,想像你們坐在一起、擁抱情緒,多問它一些問題,像是「這樣的情緒是這次才有?」、「過去曾經有過類似的情緒嗎?」等等。即使只是陪伴、發現情緒,都對了解情緒有幫助。
● 練習5 角色對話練習
適用於關係類型的情緒困擾。可準備2張椅子,一個代表有情緒的對象,自己坐在另一張椅子,向對方說出想說的話,透過語言轉化情緒,釋放出來。情緒釋放完後,可再坐到對方的位置,嘗試用對方角度回應,過程中需盡量逼真模仿和扮演對方的角色。
其實每個人都有情緒波動,負面情緒也有正面意義,不需過度排斥,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調節。
.
本文摘自《#康健5月號/2021 第270期》
情緒就醫指南
作者: 康健雜誌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搭配之前版面上的情緒調節議題,這次介紹了康健雜誌的情緒就醫指南,再把廣度拉大。版面上的朋友,有時會提到一些情緒上的症狀,我希望能有更豐富的資訊,協助各位朋友維持心理健康。
摘文是目前實務上常被提到的方法,我自己除了常常注意呼吸、覺察情緒、放鬆肌肉,最近在自我對話練習上,有好幾次讓我相當欣喜的頓悟,也因此緩解了身體的緊張。相關練習,我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依然常有新發現,非常推薦給各位!
祝願您,能常常回到自己的身體,這是珍愛自己的根基!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
思緒混亂憂鬱症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詞「述情障礙」,指一個人在情緒上有所匱乏,無法覺察或瞭解情緒。
一般有述情障礙的人,很有可能在生命早期受情感忽視,而內化為無法接受、體驗或容忍情緒,因此對於情緒無法辨識、表述、涵容及轉化。
以我自己的觀察來說,若是沒有覺察內在的某種「不舒服」感,而以因應策略去進行,就容易因為忽視情緒而累積成另一種情緒,或是疾病。
打個比方,如果在咖啡廳裡享受片刻安靜屬於自己的時光時,隔壁桌的人正在高聲與人電話暢談,你可能心底會有一個聲音覺得對方很不尊重共享空間中的其它人,而感到厭惡。但因為挺身而出去面對有可能的衝突,也許不那麼明智,因此在不到一秒鐘的思緒運作裡,起身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及需求,並不在考慮範圍中。
於是在心中暗許希望對方儘快講完電話,然而若是事與願違,對方不斷放聲高談闊論,甚至還帶有高八度的笑聲。這不但壓不住原本已經厭惡至極的感受,還更強化那股不被受尊重的羞辱感,於是這些複雜的情緒就會在無意識的頻波中運作。這時,若是對方注意到了你的非語言訊息(比如臭臉、白眼、注視、摀耳朵),也許會小聲點;但若是持續的目中無人,也許會更使你厭惡。這個時候的你,有兩個選擇:一,去要求對方放低聲量尊重其它人;二,起身離開。
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如果你沒有上述的厭惡感,那麼你的雷就不在這;如果你對於此種行為(不在乎他人感受)很敏感,那麼想必你是遭受情感忽視的族群之一了。通常這類人會有兩種極端行為,一種是因為敏感所以完全無法忍受,會毫不猶豫地上前去理論;另一種是因為長期壓抑自身的情緒感受,於是會傾向忍受,直到忍無可忍而爆發。不論是哪一種,若是沒有被辨認或表達出來的情緒,最終都有可能混亂到以憤怒形式顯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在新聞中看到,因為某事爭論的兩個人,不管是顯性或隱性,都帶有憤怒。
然而,該要被正視的情緒是憤怒嗎?不是。憤怒只是因為不被對方理解或尊重而起的挫敗感,真正底層的核心情緒才是驅動力,因此學會如何辨識及表達情緒就很重要了。
如果情緒被壓抑到看不見的地方或是被忽略,就可能會有以下的形式:(摘自童年情感忽視/鐘尼斯.韋伯(Jonice Webb)博士)
1)變成具體的症狀,像腸胃不適、頭痛或是背痛
2)變成憂鬱症,造成飲食、睡眠、記憶、注意力和社交孤立等問題
3)侵饋你的能量
4)讓你不定時地情緒失控,或是無緣無故就爆炸
5)使得焦慮症或恐慌症惡化
6)讓你的戀情和友誼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7)讓你覺得空虛和不滿
8)讓你質疑自己活著的目的和價值
因此,我們若是能學會辨識感受,進而全然覺知並接受它,那麼就能夠轉化了。
#雜念與雜唸
#更多情緒議題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五月開課剩一名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