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重要的前輩夥伴 擇食 與 衍序規劃設計 - BIAS Architects 的聯手策展,這次,探究了台灣人一直在碰,不斷學習,卻鮮少人深入挖掘後,再製成「常民語彙」的台灣文化 — #茶。
「常民語彙」為什麼重要?因為要講生活所及的慣性物品,變成能夠吸收、能夠分享給他人,甚至,能夠在吸收後分享給世界的語言,將傳統與文化用「美」卻「讓人願意吸收的文化養分」,是困難而且棘手的。
我的大前輩—忠恬、真蓉、顧瑋(我不知道該怎麼排序好所以依照筆畫好了)花費了超過半年的時間策劃,但說實在話,卻是用了各自超過半生的學識與技術,來呈現這場屬於「茶」的第一個展覽。
到底帶給台灣第一個白晝之夜的衍序會怎麼呈現茶香之美?到底顧瑋帶來多少厚度的學術資訊與多不可思議的職人?到底忠恬的文字與文化文字具現化再次帶來怎麼樣的精彩?而神漾設計師田修銓用什麼樣的方式揉擰三方用設計之手呈現給大眾?
我們期待,必須期待。
◾︎ ◾︎ ◾︎ TeaWave ◾︎ ◾︎ ◾︎
台灣有千尺高山、紅土丘陵與平原,最適宜的雨水、溫度與土壤,以及上百年積累下來的製茶工藝,坐擁最完整的茶風味味譜。
在乘載著百年茶業記憶的新芳春,跟著TeaWave一起溯往風味的源頭,隨著茶葉的萎凋、發酵、烘焙,體驗「茶」作為東方最具有代表性的風味物產,潛藏的風味實力與可能性。
• • • 茶的思路• • •
① 一杯茶的風味流轉
② 鮮葉香
③ 關於風味,氧化是關鍵
④ 走入花房
⑤ 有一種香叫包種茶香
⑥ 茶師的茶鼻子
⑦ 台茶感官圖譜
⑧ 保存這份香-焙火
◾︎ ◾︎ ◾︎ ◾︎ ◾︎ ◾︎
#TeaWave #茶香流動
🍵 一杯茶的風味流轉 🍵
茶葉歷經不同的香氣流動,最後以停止發酵作結,定格出最後手裡的這杯複合香。
5/30 (六) − 11/15 (日) 每週一公休 10 :00-18:00
新芳春茶行|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9號
指導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協辦單位|華山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輔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
策展人|劉真蓉、顧瑋、馮忠恬
策展單位|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擇食股份有限公司
視覺設計| 田修銓
裝置設計| Maria Lezhnina
音樂設計| 三十而立 Sincerely Music
動態影像| 有家攝影工作室
香氣顧問| 部分發酵茶香氣研究團隊
茶業合作| 白青長茶作坊、祥泰茶莊、有記茶行
茶器贊助| TG 台灣玻璃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