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健檢文與 #抽獎照片的相遇
#查看圖片以確定中獎者是不是妳唷
#今日在醫院跟mark打招呼的花兒是誰
#快來相認 #mark說她好奇的要命🙏🙏
今年健檢一樣
跟護士在那邊互相道歉😂😂
🐎:不好意思,血管太深
護:不好意思,又要扎一次
我們就在那邊互相道歉🙇🏻♀️
徹底解封後,一定要好好拉單槓😞
今天遇到一個花兒😙
但真不好意思
這次憑眼睛認人的功能喪失
只能微微點頭說:對啊!來健檢
幸好剛睡醒有好好洗臉
沒有眼屎見人🤩🤩
#每年健檢等報告都是心驚膽跳
#然後每年健檢都會被已當媽的朋友數落一番
#辛苦所有醫護
#謝謝你們堅守崗位
心驚膽跳意思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開車的時候,我的女兒問我:『把拔,甚麼時候是 Hungry Ghost Festival?』
她說的餓鬼節的意思就是中元節。
我就說:『在過幾天就是了。』
她在說:『我能給他們吃東西嗎?』
我說:『可以啊,妳想請他們吃甚麼?』
女兒說:『我想請他們吃漢堡包可以嗎?』
我笑了笑說可以,心想應該主要是自己想吃麥當勞吧。
然後她說:『那麼可以請他們吃 Ice Cream 嗎?』
哈哈哈,還不是自己想吃?
我說:『不可以啦,很快就融掉了。』
然後他又問我甚麼是Hungry Ghost,我大約是說他們很餓,一直吃不飽,肚子很大,喉嚨又很小,很口渴時一喝水,就會燒到喉嚨,很可憐,所以一些人就會在這個節日請他們吃東西。
實際上,我只是選擇了那個比較有戲劇性的版本了講。
佛教是採納了印度原本信仰中的Preta概念,然後自己重新詮釋。
原版印度的Preta就只是人死後的靈魂,佛教卻把它變成是在生時,有很強烈的貪念又犯了惡業,才會投胎為不斷肚子餓的餓鬼。原版的則沒有肚大頸小,全天飢渴煎熬的劇情效應。
佛教施食給餓鬼的經典是很『經典』的:佛陀的核心弟子阿難陀有一天靜坐時見到一為叫做面燃(或焰口)的餓鬼,面燃預言阿難陀三天後就會死,死後還會投生入餓鬼道。
嚇得阿難陀心驚膽跳,馬上問佛陀要怎樣解救,佛陀就告訴了他變食真言,對水飯唸七遍,一撒出去,全天下的餓鬼都吃飽,而且還升天。
當然,很明顯的這只是大乘和密乘佛教才有的信仰。
南傳佛教是不吃這一套的。
當然,我會不禁的問全天下無數的佛教徒都有做這個變食真言(漢傳藏傳都做),做了上千年,應該連平行世界的餓鬼也都吃到升天了吧?
比較讓我掩卷竊笑的矛盾,應該是阿難陀這位出家修行的佛陀大弟子,既然會被預言死後投胎做餓鬼,那麼他持戒、禪定、學佛的功底、功勞和功德都去了哪?
而且在經典裡面,變食真言也不是農曆七月才做,是甚麼時候都可以做。
而且也非如一些佛教徒認為要有功德、功力或法力的人才可以唸變食真言布施餓鬼,經典中沒有這個規定。
任何人都可以做。
而且也沒有說明是一定要晚上才做布施餓鬼,經典中說明是早上做,當然任何其他時間都可以做。
為甚麼佛教徒都認為要晚上做布施餓鬼的法事?
應該就是有氣氛吧?
因為鬼戲中的鬼,幾乎都是太陽下山後才出現的。
一些人的憂鬱症,也比較容易在太陽下山後,容易發作。
有三種反社會人格 Psychopathy、narcissism 和 Machiavellianism,大概就是冷血狂、自大狂和支配狂,(心理學界稱為 Dark Triad)最近有被研究到他們在環境亮度不高的地方,甚至是微暗的地方,會比較舒服自在。
長遠的人類歷史中,確實有一些罪,例如殺人,是晚上做了後,要逃的話,比較少人看到。這也可能大部份文化都會把鬼魔之類的物質,歸類為夜行。
三種反社會人格中,每一個都是對撒謊沒有任何抗拒或心虛的,他們都是撒謊成精的。
回到佛教大乘的經典中,面燃餓鬼登場後,佛教徒所視祂為觀音菩薩化身。如果你不是佛教徒的話,你看這些故事,會覺得這觀音Cosplay 成餓鬼,騙阿難陀跟佛陀學變食咒,導致後世的佛教徒都學會來利益全天下的餓鬼。所以,這個騙,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啊。
你這樣講的話,好像也把觀音歸類入這三種反社會人格中了。
呵呵,但既然面燃也是觀音,為何觀音不直接教阿難陀?(那個咒本來就是觀音的咒啊)
或者為何觀音反正都已經Cosplay了成為餓鬼,為何他不直接救那些餓鬼呢?
讓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一位西方研究『癮』的專家 Gabor Mate,他把任何上癮的狀態,比喻成就是餓鬼的境界 —— 永遠要吃,除了一直都吃不飽,還不斷的傷害自己。
佛教中一些普渡餓鬼的儀式,或者更像是陽間的人之心理輔導或情緒疏導。
我會認為餓鬼更像一種病態的心理,不再是喉嚨小小、肚子大大的鬼物。
我的女兒有問我:『把拔,你們你肚子大大,你是不是 Hungry Ghost?』
我當然不是。
然後我就開車到了 Family Mart ,下車買零食和啤酒。
心驚膽跳意思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王薀老師的雲端講堂】
老師您好:「《楞嚴經》圓通章裡面觀世音法門,有提到返聞自性,想跟老師請教這個返聞自性是如何練習?當我們聽到這個世間所有的聲音,然後我們再回到我們聽我們自己這個聽聲音的根源‥是不是要把這個根源先斷除掉,然後再去找這個真心在哪裡嗎?因為這個對方法有點不太清楚‥結果越練覺得越心驚膽跳,不知如何真心現前,所以跟老師請教,謝謝老師。」
老師:「可以多聽些廣播節目,你多聽!尤其是哪種歌唱節目,唱得越好聽的歌手,你去抓一首下來,你去注意聽他唱的聲音,你抓住他的尾音就可以了。」
學生又問:「抓住尾音?」
老師:「抓住尾音‥你就把自己的心跟它的尾音融入在一起,然後看看最後你聽到的是什麼,那最後殘留在你心裡面的是什麼?」
學生再問:「很抱歉,沒有很懂老師的意思。」
老師:「或者是你隨便找一個聲音,像是下雨天,你們家如果有遮雨板,滴下來那個水聲,你也可以注意去聽哪個聲音,聽那聲音,聽到最後連那聲音你都聽不到了,當你聽不到的時候,你的心到底哪裡?你先用這樣的方法試試看,但這個還不是最後的方法,這是開始的方法!這還不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你先做這個,看做不做得到。或者是你看到車子從你面前呼嘯過去,那個尾音你能抓到掌握到﹐再看看自己的心,能不能跟它打成一片,到最後連這個方法也沒有了。其實有很多種方法,你選擇你比較能夠做得到的最簡單的方法,先從這裡試試看。」
學生:「我有稍微試過一下,就是聽那些聲音以後想說跟它融入一起﹐結果就聽得太過清楚了。」
老師:「不是這樣的意思,你先把聲音抓到﹐然後去聽它,那個聲音讓它保持到最後﹐讓它完完全全自然在你心裡面消失,但是整個過程你都要清清楚楚這樣也可以。」
學生再次提問:「老師是指聲音消失還是人?」
老師:「人不會消失的(笑聲)。」
老師:「到最後,聲音沒有了,可是你的心,還是能夠清楚看得到,先自己練習看看,哪一種是你目前程度可以做到的!」
學生回:「好的,謝謝老師!」
節錄自王薀老師與學生的上課問答集
若對此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歡迎點擊「發送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