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床人生】05:Day76終結/雙寶35w誕生 (芳瑜)
2018.08.10
恍如隔世⋯⋯從意外的安胎到意外的生產,真像是一場夢。
前一晚飽飯後,我們還在苦中作樂的自拍,誰料不久後,我的心臟突然不由自主地狂跳,彷彿就快要蹦出來了,前所未見。
我們馬上按了緊急呼叫鈴,而護理師趕緊為我測心跳及血氧濃度,這才發現心跳已經三度飆破200!那一刻,我真怕自己心臟衰竭,保不住自己和寶寶們😢
陸續地,其他護理師及值班醫師都來了,並做了心電圖檢查。雖然已無異狀,但醫師很堅決地說要關·掉·那台健保的安胎點滴!因為,它最主要的副作用便是心悸,而如此高劑量的長期注射,或許對我的身體而言,終於超出負荷了。
另外,醫師也擺明的說:停藥,就要有心理準備,我可能開始會宮縮,也可能隨時就要生了⋯⋯
當晚,在難眠的夜裡,我被調高了幾次自費藥的劑量。直到半夜兩點,宮縮越發規律且不見好轉,在值班醫師內診發現已開半指而聯絡主治後,決定要立刻進行剖腹產!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尋常的術前準備:抽血、除毛、被推到產房前、接術後止痛針頭⋯⋯。然而,這一切實在來得太突然,當下的我簡直形同待宰羔羊,完全沒辦法搞清楚自己究竟正在經歷些什麼,只能感受著身體一陣陣的發抖,而腦中一片呆茫,連話都說不出口。
很快地,我被推入了產房。
還來不及想像手術過程,光看見產台上兩個大燈罩,以及感受到手術室裡極度冰冷的溫度,就已夠駭人。尤其對我這種連看牙醫都會害怕到哭的人來說,獨自面對未知的一切,都讓我極度緊張恐懼,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調整呼吸,試圖在一吸一吐之間再放鬆一些些。
接著,醫師與護理師接連進來。有人在我手上扎針,有人在我脊椎上施打麻醉,瞬間我的腳便開始發麻。我知道,手術就要來了,但是⋯⋯我的腳怎麼還能動啊😱
即使他們詢問了兩三次,但我確實還能微微地擺動,這讓我對接下來的手術更加不安。沒想到突然間,醫生在報時後立刻便說:「下──刀──!」
那瞬間,我簡直方寸大亂!當我感覺到肚皮被拉扯時,已分不清是疼痛還是害怕,直喊了兩三聲,隨即失去意識。(後來才知道他們又施加藥物讓我睡著了,真是一種解脫呢,不過在昏睡前還聽見被說有點神經質之類的😂)
我做了一場夢。夢見我獨自一人走在兩道白色高牆中,走道寬闊而曲折。
過了一陣子,我聽見嬰兒啼哭,正疑惑是從哪間房傳出來的,如此響亮?又聽見有人回報兩個嬰兒的體重及指頭數量,我才猛然意識到:那是我的孩子啊!可惜此時我使盡全力也無法睜開眼睛,就在半昏半醒之間,縫合完畢、手術結束,進入恢復室。
在恢復室裡待了一小時,歷經麻醉消退時的強烈冷顫,以及子宮收縮時的巨烈疼痛,終於看見了令我安心的暘斌,也總算結束了這段為期76天的安胎臥床人生。
雖然寶寶們一出生便送入加護病房,但都算平安。即使週數仍不足,也只有呼吸及血糖需要觀察,並且在出生第三天時皆轉出,進入中重度病房,有望與我們一同出院。
每日去探訪他們時,都看見或多或少的進步:可以自主呼吸了,拿掉呼吸器;可以吸吮進食了,拿掉口胃管⋯⋯。這些進展,真的是為人父母才能體會的感動啊!
至於我自己,雖然術後恢復的進展也不錯,當天就順利排氣、進食,晚上就坐了輪椅去看寶寶,甚至母乳量也比想像的足夠,但是臥床太久,離「肌力復原」還有一大段距離。即便如此,我一定會努力復健,加緊練習,做回健步如飛的自己。
畢竟,此刻才是身負重任的開始。
Evonne、Aaron,謝謝你們陪伴爸爸媽媽一同經歷這段人生中最最最難熬的日子,爸爸媽媽將會付出所有的愛,澆灌你們的人生❤️
#此系列未完待續
_____
🔸延伸閱讀 🔸
📌01:第一個48hr/雙寶24w+4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26796592195956/?extid=0&d=n
📌02:Day6-Day15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30444615164487/?extid=0&d=n
📌03:Day22-Day41——走了一半的安胎路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36329457909336/?extid=0&d=n
📌04:Day51-Day69──安胎最後一哩路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44888233720125/?extid=0&d=n
心臟衰竭 昏睡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勿把朋友當敵人
先強調:發燒最重要是辨別發燒的原因,而不是退燒!
治療目標是克服感染,而不是治療體溫來安心!
發燒一直是國人非常擔心的一個症狀,可能跟傳統聽到的不好故事有關,總擔憂溫度會造成智力受損,所以發燒常常是求診最常見的原因,而求退燒也是最常的醫療需求之一,但真的是這樣嗎?
幾個事實大家先瞭解一下:
1. 發燒可以提高生物體對病毒感染的存活率
2. 細菌在高溫的環境中會喪失其活性與毒性,如肺炎鏈球菌可在41℃的環境下自動瓦解,不再發威。
3. 病毒也是在低溫的環境下比較活躍,在高溫的環境下就會失去它的活性及傳染力。
4.人類的白血球吞噬及毒殺病菌的能力也是在發燒的時候特別強。
5. 簡單的說,下視丘在身體受感染時將體溫升高是為了營造一個有利我方(活化免疫細胞),不利敵人(抑制病毒活性)的環境。
如果瞭解這一點,就知道發燒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如果要病好的快一點,是該退燒還是讓身體發揮自救的功能!
當然發燒會引起不適,增加蒸散率而導致體液流失,適當的補充水分就是發燒時最重要的事了。
如果是一般感冒,經驗上不退燒的確會痊癒的比較快!
比較建議的做法,是不能確定發燒的原因時可就醫尋求診斷,但如果確認為一般不需特別處理的狀況時,可以發揮身體自然對抗病菌的能力,讓疾病痊癒,也減少因藥物使用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是,對於特定族群的發燒還是有適當退燒的需求:
當體溫超過38°C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慢性貧血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孕婦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嚴重的不適症狀
或者出現危險病徵,例如:
1.意識不清、持續昏睡
2.躁動不安、眼神呆滯
3.持續頭痛、頸部僵硬
4.呼吸急促、胸凹肋凹
5.心跳太慢、心律不整
6.口唇發紺、皮膚花花
7.尿量減少、哭泣無淚
8.三個月以下嬰兒發燒
如果有這些症狀,您就要趕快帶孩子到醫院詳細檢查喔。如果不確定,還是找信任的醫師評估一下吧!
心臟衰竭 昏睡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勿把朋友當敵人
先強調:發燒最重要是辨別發燒的原因,而不是退燒!
治療目標是克服感染,而不是治療體溫來安心!
發燒一直是國人非常擔心的一個症狀,可能跟傳統聽到的不好故事有關,總擔憂溫度會造成智力受損,所以發燒常常是求診最常見的原因,而求退燒也是最常的醫療需求之一,但真的是這樣嗎?
幾個事實大家先瞭解一下:
1. 發燒可以提高生物體對病毒感染的存活率
2. 細菌在高溫的環境中會喪失其活性與毒性,如肺炎鏈球菌可在41℃的環境下自動瓦解,不再發威。
3. 病毒也是在低溫的環境下比較活躍,在高溫的環境下就會失去它的活性及傳染力。
4.人類的白血球吞噬及毒殺病菌的能力也是在發燒的時候特別強。
5. 簡單的說,下視丘在身體受感染時將體溫升高是為了營造一個有利我方(活化免疫細胞),不利敵人(抑制病毒活性)的環境。
如果瞭解這一點,就知道發燒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如果要病好的快一點,是該退燒還是讓身體發揮自救的功能!
當然發燒會引起不適,增加蒸散率而導致體液流失,適當的補充水分就是發燒時最重要的事了。
如果是一般感冒,經驗上不退燒的確會痊癒的比較快!
比較建議的做法,是不能確定發燒的原因時可就醫尋求診斷,但如果確認為一般不需特別處理的狀況時,可以發揮身體自然對抗病菌的能力,讓疾病痊癒,也減少因藥物使用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是,對於特定族群的發燒還是有適當退燒的需求:
當體溫超過38°C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慢性貧血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孕婦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嚴重的不適症狀
或者出現危險病徵,例如:
1.意識不清、持續昏睡
2.躁動不安、眼神呆滯
3.持續頭痛、頸部僵硬
4.呼吸急促、胸凹肋凹
5.心跳太慢、心律不整
6.口唇發紺、皮膚花花
7.尿量減少、哭泣無淚
8.三個月以下嬰兒發燒
如果有這些症狀,您就要趕快帶孩子到醫院詳細檢查喔。如果不確定,還是找信任的醫師評估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