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生性拖延,但現實治療大師Wubbolding 表示:「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出計劃,就是計劃好了要讓自己失敗!」
於是過年前一天就嘗試計劃要念的範圍,把一天的範圍唸完之後就允許自己休息(一個正增強的概念)總算是在開工之前把這兩本書「大致翻完」了。比我想像當中花的時間更久!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我一邊讀的時候一邊發現,原來一個心理師要考到執照至少要念這本書三遍,第一遍是在考研究所的時候,第二遍是在課堂修業的時候,第三遍是在諮商心理師考試的時候。
我以前常常在想,同樣的東西念這麼多遍有什麼意思?直到今天突然有一點點明白,隨著專業的訓練增加、實習的經驗、還有年齡的成熟,這些生活經驗會慢慢的回扣到閱讀的內容。或許在唸第三次的時候,會發現書裡面講的一些東西並不一定是真的,各種治療的方法也有書上說沒有談到的優點跟缺陷。尤其是如果讀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深入對其中一個學派了解之後,會發現這本書根本就只是目錄而已(難怪作者會在每一個章節後面加上這麼多的延伸閱讀)。
#諮商研究法
至於左邊這本書,我很慶幸當年碩士考的是心理學研究所,裡面談到的大多是量化的研究設計技術,一邊讀的時候一邊有一種回到大學在念心理實驗法的感覺。但同時也發現2個很重要的差別:
1.諮商的研究更重視「參與者的狀態」,畢竟參與實驗的人相對於一般的受試者,有一些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總不能夠把一個憂鬱或者是焦慮的人丟在一個非常不利的實驗情境,這是不合倫理的。
2.相較於藥物或者是心理學實驗,諮商相關的研究要操弄的變項可能要更為小心,如果治療師本身是研究材料,就不得不考慮到治療師本身特質的影響。
有慶幸的地方就有喪氣的地方。比較悲慘的是我對於質性研究的了解有限,這本書又只有一個章節簡單地提到,唸起來模模糊糊;高等的統計部分也只是簡單帶過,看了跟沒看一樣都不知道在做什麼。後面提到一些方案評鑑,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讀起來覺得好像在打高空炮;最後提到論文寫作,感覺有是邀要要寫過的人才知道箇中的滋味⋯⋯。
總之,我在想左邊這本書可能當作「研究生使用手冊」作為參考書(做研究做到一半就翻一下)比起教科書來得更適合。
然後有一個小小的murmur ,或許可以echo 這幾天有關於 #愛莉莎莎 新聞的討論:這整本書都在寫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會面臨到的各種效度威脅(翻譯蒟蒻: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研究,每個研究都限制),所以不論是相對嚴謹的醫學研究,或者是所謂的「個人體驗」,都只反映了浩瀚無垠的世界裡面的一部分,我們只能夠盡量完備研究方法,減少誤差。科學並不是什麼至尊無上的東西,但至少提供了一種相對嚴謹的方法來檢查「如果我發現的東西是錯的,那麼是哪裡錯了?」
或者,有一個更科學哲學性的探問是:以我們的能力,真的有機會可以完全了解客觀的事實嗎?還是,你相信我們只是活在「相對主觀」的世界裡面,各種現象透過每一個人的濾鏡,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結論
雖然短短1000多個字就簡單講完了這五天來唸書的心得,但這五天其實真的是痛不欲生啊~好幾次都想要中間放棄,因為啃起來實在是太累了⋯⋯我也想要打電動、出去玩、放鞭炮(?),可是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要面對的任務,年紀大了唸了這麼多也不曉得吸收了多少,就只能期待記得住的都會考,記不住的都變成氣質。
對了看完之後我對於「要成為心理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又有一個新的頓悟:你要可以忍受無聊,忍受花很多時間在念書、解論文、做研究,甚至研究的結果不如預期等等⋯⋯。
雖然就我所知,許多人是因為自己曾經受到心理治療而療癒,因為生命受到啟迪,想要踏入這一行,了解自己也幫助別人。我覺得這個動機很好,但可能要同時考慮比較現實的事情是——要通過相關的訓練與考試,真的是不容易啊~
總之明天雖然就要開工了,但實際上我已經開工了好幾天了。放假的好處是不會受到其他「俗事」的影響(例如工作),明天開始又要左手工作、右手讀書、如果可能的話,還要用下巴敲鍵盤來寫論文⋯⋯。
雖然百廢待舉,但我想到我老闆跟我講的一句話:「關關難過關關過。」雖然關關不說,但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道阻且長,有走就有希望。
僅以此文章分享給在準備研究所、公務員或其他考試的戰友。
#讀書筆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5的網紅Melody的心理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心理測驗| Meetype:https://meetype.com/ 🔖IG@Meetype.tw:https://www.instagram.com/meetype.tw/ 📍個人網站:https://melodyliao.cc 想要成為心理師,要有哪些資格?需要完成哪些關卡?臨床...
心理 諮 商 師考試 在 P律師:漫畫法律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吳俊達律師推薦序
我本以為P律師要寫的是《早知道就這樣放棄國考》,沒想到樂觀、陽光又帥氣的他,還是把這本迄今我讀過最勵志感人的「法律系心理諮商手冊」,給活靈活現地寫了出來,令人敬佩!
身為法律人,我們是否一定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尤其律師考試?這顯然是大多數法律人面臨的「第一道人生難題」。因為準備國家考試的辛苦、挑戰及射倖性,恐怕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箇中滋味,但偏偏社會及親友團們普遍存在的錯誤價值觀「法律系畢業就要考取律師阿」,更讓每位法律人在「法學教育的道路」上,本可浪漫學習,卻因此反而充滿壓力,樂趣全失。
在我看來,「法學教育」的目的,絕對沒有「國家考試」這麼狹隘而已!真正的法學教育功能,是在訓練學生一套「嚴謹邏輯思考分析辯證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換言之,法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應當是在「培養五力-思考力、質問力、辯證力、寫作力、整合力-均衡發展的法律人」,而非僅是訓練一位很會考試、博學強記的「法匠」而已。而上述『五力均衡發展』,至少包括了以下基本能力的養成及精進:1.思考力(含分析力、邏輯力)、2.質問力(含調查力、檢索力、閱讀力)、3.辯證力(含判斷力)、4.溝通力(含說服力、協調力)、5.整合力(含執行力)等在內。
在「浪漫的法學教育模式」下,「律師執照」就彷如一艘漁船,讓每個法律人都能單獨航向大海。這旅程上可能風平浪靜,可能波濤洶湧,但只要一路用心,這趟旅程總能豐富你我的生命。樂觀來看,甲板上欣賞海闊天空、燦爛星辰外,你隨時還有補魚的機會。若幸運來臨、堅持不倦,你我還可能成為經驗出色、名利雙收而受人敬重的老船長。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拼一下律師考試呢?
《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P律師從落榜到上榜的考取秘訣》特別寫給「法律系學生」、「考生」,堪稱《上法院這檔事》 的前傳,內容精彩絕倫,處處充滿勵志的人生智慧。正在考海中浮沉的你,千萬要加油撐住,就讓這本書來好好慰勞自己(微薄版稅就抖內P律師),期勉自己的考生日子,每天都充滿「奮勇向前」的正面能量。
最後,有幸上榜者,恭喜大家即將展開另一段浩瀚的人生旅程,也期勉大家未來能一起為創造美好的公義國家社會而努力,並記得要去買《上法院這檔事》。僥倖遺珠之憾者,請別洩氣,擦擦英雄淚,為自己大聲加油,告訴自己,我們的大船還等著我們親手紮實打造完成!記住,考試之路終有盡,求知之途永無期。魔「法」是我輩法律人一輩子的修煉,不論身處順、逆境,我們都要為自己好好加油打氣,法律人生絕對不虛此行!
吳俊達律師
#感謝W律師吳俊達律師賜序
心理 諮 商 師考試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明天將是心理師考試的日子,在考前一天,除了簡單複習重點、看考場外,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好好放輕鬆、早點休息,好讓自己有足夠的體力,可以迎接需要瘋狂動筆的考試現場了!
在這裡我也整理出2019年寫的三篇系列文章,讓考生們在放鬆休息之餘,也可以從文章裡,獲得一些支持與陪伴:
系列文一:http://0rz.tw/CpIuk
系列文二:http://0rz.tw/8gtP3
系列文三:http://0rz.tw/vCT9o
#祝這次的考生們都可以順利過關
#穩定心情是考場必勝原則之一
心理 諮 商 師考試 在 Melody的心理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心理測驗| Meetype:https://meetype.com/
🔖IG@Meetype.tw:https://www.instagram.com/meetype.tw/
📍個人網站:https://melodyliao.cc
想要成為心理師,要有哪些資格?需要完成哪些關卡?臨床心理師跟諮商心理師又有什麼不同?
讓Melody一一來為您解答!如果有其他問題,也歡迎在留言提出,我們會回覆你!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Melody的心理學 工作相關影片
製作有效的夢想板 https://youtu.be/FNk7Ve4j-I4
心理系在幹嘛?:深入了解心理系 https://youtu.be/MNyEaGKX9fk
如何找到高薪工作:認知架構 https://youtu.be/aDTbknLCn78
影片內容索引:
0:00 如何成為心理師?
0:23 成為心理師的三大步驟
1:49 心理師的研究所有在職專班嗎?
2:32 全職實習的場域、時數與項目?
4:04 心理師國考考什麼?
5:02 諮商與臨床心理師的差異?
7:22 諮商與臨床心理師的工作目標差異?
《致富的力量:人氣諮商心理師教你活用大腦賺錢》
一本由超級業務轉職心理諮商師的夢想激勵書
12道技巧+23個練習,包括正念技巧、催眠及完形心理治療、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為你消除金錢焦慮,激發內在動機,創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賺錢系統!
-----------------------------
#心理學 #心理師資格 #心理師考試 #心理師實習 #廖偉玲心理師 #meetype #諮商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 #如何成為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