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 恭喜 向華、吳欣怡抽中書。請私訊收件人姓名、手機及地址,由出版社幫忙寄出,謝謝。
🤤【抽書活動】--《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從拒絕承認到勇敢面對,一個記者戰勝憂鬱症的真實告白
#皇冠平安文化
。
請完成句子:
#搞笑的是我最害怕(什麼或什麼事)。
先填一下括號內的害怕,然後放著,文章最後會再談到。
。
憂鬱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根源是為人我和諧而壓抑了太多自己真實和任性的部分。壓抑的部分恰好是人最重要的核心,往後會接連失去控制感、自信心,覺得自己不配XXX,像是進入半放棄狀態。
當事人先有失眠、焦慮及過度反應開始,生理表現召示著心理的不適,當事人仍然拒絕承認不一樣,被動等待事情好轉(以為自己就會好)。當累積一定程度就會「崩潰」,什麼秩序都不在了,正式進入憂鬱心理的自動化反應,當事人心裡還會這樣想:「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很抱歉得了這種病…」(P75)
我發現很多人沒有盡早就醫,一部分是擔心憂鬱症的標籤,另一部分則是對精神科看診充滿錯誤的想像,尤其是認為一旦進入健保系統登錄,那個污點就會一輩子跟著。現實上,僅有少數職業會如此介意,而我的想法是,如果都不一定活得下去了,那麼「此時此刻」才是最重要的,先不要為明天擔憂。
本書作者原是記者,整本書算是故事、知識、心境求診的書寫。
#第一部:
記錄了他發現憂鬱症的震驚與如何逐漸接受,記錄了在韓國看診的過程,醫生的問診與反應,中間又怎麼用藥(及用藥知識),看了之後較能有正確概念。
#第二部:
他與家人、好友間的公開坦露,當承認事實並說出口,也有個明確的態度進行治療,對方反而知道怎麼相處,並成為當事人的支持系統。當然不會理解而隨便亂安慰的傢伙也大有人在,這時更不需要在乎他們,好好認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部:
是個人自我覺察,憂鬱來時,情緒會讓想法不理性,而想法會召喚更負面的情緒,就陷下去了。作者有些方法,能練習讓自己覺察不合理的想法,緩降那個不安。
例如:情緒日記(P131,如下圖),重新評價焦慮程度;自我獎勵的貼紙;腹式呼吸。
#第四部:重新認識自己。
作者與好友約見面,讓好友以問問題的方式去理解他,如問:「你平常很樂觀正向,怎麼會這樣?」、「你之前受的沉重壓力是什麼?具體聊一下」、「什麼原因讓你下定決心去精神科?」、「你為什麼會覺得失去歸屬感?」
作者慢慢地回到一個狀態,重新認識自我,他看清什麼是生命裡比較重要的事,同時也學習到情緒能力--能自己獨立消除不安的程度。
最後還蠻有趣的,診所護士問:「請問您下次要預約什麼時候呢?」,他說「不用了,今天是最後一次。」
「天啊,太恭喜您了。」護士們立刻給予海狗式鼓掌。
畢業了呢。
。
#回到完成句子:搞笑的是我最害怕(什麼或什麼事)。
人所害怕的,會隨著心情不同而不同,可從此句檢查一下是否為不合理的信念,例如包含「應該」、「總是」、「一定」、「全部」…的概念
#例如:搞笑的是,我最害怕別人怎麼看我。
反論:人們的注意力通常是在自己身上,即使看別人而評論也只是一下下而已。
解決方法:你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XD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目前79折221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214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需TAG一位朋友+留言:「搞笑的是我最害怕(什麼或什麼事)」
🤤🤤
。
活動日期:110/9/24(五)18:00~9/27(一)12:00截止喔
9/27(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得書一本🙋♀️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限台灣本島)。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今天,就讓我們聚焦來談談「孤獨」與「連結」。你了解自己的本質嗎?你有辦法準確描述自己的感覺嗎?「精準描述」情緒的能力,為什麼能降低自己與他人的心理距離?今天的相談所,就來傳授如何降低孤獨感,...
心理師 自我覺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DHD孩子說話,常常會讓周圍的大人們,頭上總是冒出三條線。
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說了不該說的話。
這裡牽扯到孩子對說話行為的自我覺察能力,是否能夠覺察說話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以及所說出的內容。
引導ADHD孩子練習說話,說出該說的話,說出符合情境的話。
首先要訓練的是,讓孩子先練習不說話。
簡單地說,孩子要練習閉嘴。當閉嘴這件事情,如果孩子很難做到,說真的,接下來要練習說出該說的話,在該說話時,說出當下情境該說得話,這個難度當然就比較高。
試著讓孩子透過一些想像,無論是自己雙唇之間,黏上了三秒膠,或需要輸入密碼,或雙脣拉上拉鏈,或上鎖,或關起鐵門,或電池未充電,讓嘴巴無法開啟等。
與孩子腦力激盪,想像可以天馬行空。我相信,你與孩子可以有更多豐富的想像力。
同時,在不說話的情況下,練習將自己想要說的話,在腦海裡反覆的,一次又一次的,確認自己要說出什麼話。當然,這道練習較難驗收,只能先相信孩子有在練習做。
或許,我們就機車一些,有些話,孩子要說出口前,先讓他練習在紙上寫下來。我想,你也知道ADHD孩子對於寫字這件事情,是非常排斥的。也就是因為如此,才要孩子試著練習,將要說的話,寫在紙上,一次、一次又一次。
不急,少安勿躁。
如果他拒絕寫,那麼就再次要求他在腦海裡,反覆想。除非,他已經可以在適當時間,適當場合,說出適當的話。
例如,孩子在辦公室對著導師說,「老師,我發現你在IG上的照片,美肌、美膚、修圖、濾鏡真的是太明顯了,跟本人真的長得不一樣,身為老師應該要很誠實的。」
好吧,孩子說的沒錯,你也承認自己在IG上,的確是照片有修圖,有濾鏡,也使用了美肌、美膚的功能。
但是孩子卻沒有考量到他說話的場合。如果私底下跟導師說,雖然讓導師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也不至於難堪。
這時ADHD孩子要練習的,是覺察這個當下,在辦公室裡除了他,導師,是否還有其他人,以及自己說話的音量,內容,是否適當或得體。
當孩子說錯話,說了不該說的話,我們總是不時地糾正他,但是你會發現效果有限。
這時我們需要練習的是,讓孩子將適當的話,在適當的場合一次又一次練習說出來。
另外換個方式說,例如「小美,你已經這麼胖了,排骨少吃一點,否則越吃越胖。」將這句話調整一下,「小美,我媽媽說,多吃蔬菜比較健康。」沒錯,孩子的出發點是善意,但是說著無心,聽者有意,這是ADHD孩子需要練習的說話之道。-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過動兒的說話之道:一切從練習不說話開始
心理師 自我覺察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DHD孩子說話,常常會讓周圍的大人們,頭上總是冒出三條線。
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說了不該說的話。
這裡牽扯到孩子對說話行為的自我覺察能力,是否能夠覺察說話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以及所說出的內容。
引導ADHD孩子練習說話,說出該說的話,說出符合情境的話。
首先要訓練的是,讓孩子先練習不說話。
簡單地說,孩子要練習閉嘴。當閉嘴這件事情,如果孩子很難做到,說真的,接下來要練習說出該說的話,在該說話時,說出當下情境該說得話,這個難度當然就比較高。
試著讓孩子透過一些想像,無論是自己雙唇之間,黏上了三秒膠,或需要輸入密碼,或雙脣拉上拉鏈,或上鎖,或關起鐵門,或電池未充電,讓嘴巴無法開啟等。
與孩子腦力激盪,想像可以天馬行空。我相信,你與孩子可以有更多豐富的想像力。
同時,在不說話的情況下,練習將自己想要說的話,在腦海裡反覆的,一次又一次的,確認自己要說出什麼話。當然,這道練習較難驗收,只能先相信孩子有在練習做。
或許,我們就機車一些,有些話,孩子要說出口前,先讓他練習在紙上寫下來。我想,你也知道ADHD孩子對於寫字這件事情,是非常排斥的。也就是因為如此,才要孩子試著練習,將要說的話,寫在紙上,一次、一次又一次。
不急,少安勿躁。
如果他拒絕寫,那麼就再次要求他在腦海裡,反覆想。除非,他已經可以在適當時間,適當場合,說出適當的話。
例如,孩子在辦公室對著導師說,「老師,我發現你在IG上的照片,美肌、美膚、修圖、濾鏡真的是太明顯了,跟本人真的長得不一樣,身為老師應該要很誠實的。」
好吧,孩子說的沒錯,你也承認自己在IG上,的確是照片有修圖,有濾鏡,也使用了美肌、美膚的功能。
但是孩子卻沒有考量到他說話的場合。如果私底下跟導師說,雖然讓導師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也不至於難堪。
這時ADHD孩子要練習的,是覺察這個當下,在辦公室裡除了他,導師,是否還有其他人,以及自己說話的音量,內容,是否適當或得體。
當孩子說錯話,說了不該說的話,我們總是不時地糾正他,但是你會發現效果有限。
這時我們需要練習的是,讓孩子將適當的話,在適當的場合一次又一次練習說出來。
另外換個方式說,例如「小美,你已經這麼胖了,排骨少吃一點,否則越吃越胖。」將這句話調整一下,「小美,我媽媽說,多吃蔬菜比較健康。」沒錯,孩子的出發點是善意,但是說著無心,聽者有意,這是ADHD孩子需要練習的說話之道。-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過動兒的說話之道:一切從練習不說話開始
心理師 自我覺察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今天,就讓我們聚焦來談談「孤獨」與「連結」。你了解自己的本質嗎?你有辦法準確描述自己的感覺嗎?「精準描述」情緒的能力,為什麼能降低自己與他人的心理距離?今天的相談所,就來傳授如何降低孤獨感,創造優質連結關係的秘密。
●關係相談所給你的悄悄話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在關係上你也無法引導別人給出自己所需要的。」
「對自己的理解,若能來自於體察自己的細緻需求,而不是侷限在原始情緒中,將有助於做到更深層的自我覺察。」
●本集重點
1. 各位好捧油,前兩週的三分鐘作業,都有乖乖完成嗎?
不過好消息是:無論有做沒做,兩位主持人都可以是你的依靠!
2. 你辛苦拖了全家的地板好有成就感,老公下班回家你正想開心跟他炫耀討拍,他卻從地上默默挑起一根頭髮.......😂😂😂
你身邊有「我的貢獻,就是揪出別人錯誤」的親友嗎?
究竟是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形體上可以很接近,心理距離卻是如此遙遠?
3. 如何幫助自己降低人際連結的孤獨感?從今天起,就從家庭的日常溝通起步:你習慣放出正確的呼求與訊號,也正確解讀對方的訊息嗎?
每天鬆一點!3分鐘 ❤️家庭心關係❤️練習
大人如何幫助幼齡孩子,發展自我情緒覺察的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說出自己還迷迷濛濛,尚未切小塊、還沒煮熟透的「情緒材料」?
#學習端出一盤,幼兒可以好好下嚥的「情緒菜餚」吧!
歡迎訂閱收聽:https://podcastparentingcw.soci.vip/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https://reurl.cc/GdK7ov
# 前兩週有乖乖寫作業嗎?
#歡迎回饋你的家庭心關係心得回饋!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心理師 自我覺察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注意力,是我們與世界如何連繫的重要橋樑。面對訊息如此紛亂破碎又節奏快速的環境,兩位專家是如何運用「閉」的技巧,嘗試為自己畫出能自在呼吸的「心理空間」?
●關係相談所給你的悄悄話
「你的狀態,是被自己的環境餵養出來的。」
「我們預期的框架,會影響我們想理解或選擇到的訊息。」
●本集重點
1. 品皓老師出題請你來接招!大家來挑戰:到底公車上有幾個人?你的注意力渙散了嗎?
2. 與社交媒體「刻意疏離」,心情平靜了,但似乎「敵人」無形中也變多了?品皓老師的社交媒體生活實驗心路歷程大公開!
3. 榮格心理分析師的靜謐自處之道:定期的「心靈 retreat 」之必要。鄧醫師的傷感叩問:這個世界,為何變得這麼需要「立即回應」?
4. 專家親自示範!如何與家人如何進行「有品質的對話」?從老公衣服收不收、叫小孩快點來吃飯,到與家人開口討論的起手式⋯⋯原來,我們可以這樣這樣「好好說話」。
每天鬆一點!
現在,騰出3分鐘,檢視你的手機每週使用時間紀錄。你知道自己最常用哪個APP嗎?品皓老師傳授,如何從手機中逐步撤退,掙回自己被社群媒體搶走的注意力!
歡迎訂閱收聽:https://podcastparentingcw.soci.vip/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https://reurl.cc/GdK7ov
# 心靈 retreat
#「退出」與「閉關」,是為了更專注走下一段路。
#相談所所長化身身心修護特使,歡迎進入神奇身心修護班https://elearning.parenting.com.tw/courses/85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心理師 自我覺察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防疫期間天天與家人膩在一起,他們有什麼酸甜苦辣與嶄新體悟?這段時間又如何練習放下焦慮,修護身心?
●關係相談所給你的悄悄話:
—「覺察自己在混亂,而不是假裝自己很平靜」
—「把注意力放在感受自己的狀態,就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每集提供小練習,讓我們一起找到內心的安定。
●本集重點
疫情看似趨緩,
路上一天天多起來的車潮與人潮,
你是否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這種不穩定的感覺,其實來自我們內心對安全與恐懼/自信及挫折的平衡感。如何才能調控自我?聽聽鄧醫師與品皓老師的個人真實故事分享!
1. 心理師就一定很懂得自我平靜?其實覺察自己的混亂,才是必經過程!
2. 在家自己教孩子學注音快抓狂?聽鄧惠文醫師憶當年,竟然差點要誤送「啟智班」的童年趣事⋯⋯ 😂😂😂
3. 關於「正念」,跟葡萄乾以及雞腿的關係是?⋯⋯ 品皓老師自我揭露大公開!
4. 每天鬆一點!騰出3分鐘「自我覺察」時間,關鍵不在完全不焦慮,而是掌握自己的心情和壓力源,用正確的認知,平衡你的安全與恐懼。
歡迎訂閱收聽:https://podcastparentingcw.soci.vip/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https://reurl.cc/GdK7ov
#自我覺察
#爸媽不是最好的老師也沒關係
下集關鍵字
#注意力調控
#你也來算算公車上有幾個人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