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黑道大嫂、後成豪門情婦,這位港姐退圈後開公司又變億萬富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1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Zq0-QtAfAz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德才兼備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真實的西遊記
貞觀三年(629年)秋八月,玄奘法師由長安出發了。
在《西遊記》中,玄奘出長安可是個無比盛大的場面。比如說,唐太宗封他為「御弟」,給通關文牒,賜千里良駒、盤纏、隨從,在文武百官和長安人民的簇擁下,玄奘風風光光出了長安。
但實際上,歷史上的玄奘其實是個偷渡客。別的不說,他是護照也沒有,簽證也沒辦,趁着月黑風高,做賊一般溜出了長安城。
這樣的出發方式,不但不體面,還冒着生命危險:一是非法出境被抓到了肯定不是個兒;二是縱然越境成功,當時的向西之路也非常危險。還記得嗎,這一年,可是唐太宗派遣李靖、李勣出兵攻打東突厥的時候。刀兵無眼啊,你說你這是哪根筋搭錯了吧。
玄奘大概沒考慮到這些問題,或者說,就算考慮到了,他也無暇顧及,甘冒風險。能讓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無非那麼幾個原因,一是愛情,二是自由,三是大義。而比這三者更有驅動力的,則是對真理的忘我追求。
在長安的幾年內,玄奘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從名僧法常和僧辯那裏獲取新的知識,開啟新的智慧了。他曾經就佛法經義的疑問列出了100條問題,拿去請教法常和僧辯,可是,這些問題本身已經超越了那兩位的水準,更別提給出答案了。
法常流覽了問題單子,說:「我看,天下沒人能回答你這些問題吧?」
玄奘猶如被當頭潑了一桶冷水,十分沮喪。
法常於心不忍,又說:「這也不一定。如果是天竺高僧,應該能解決你的疑問。」
說者無心,可玄奘卻把「天竺高僧」聽進了心裏。他立刻找到幾名志同道合的僧人,大家聯名向政府提出遊學天竺的申請。
唐政府是個負責任的政府,他們當即駁回了玄奘等人的出國申請。理由很簡單,兵荒馬亂的,你們偏要往西跑,遇上敵人、亂兵,幾條小命不是白丟了?
申請被駁回後,聯名上書的幾個僧侶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宗教界人士也得遵守國法不是?當然,這些人不包括玄奘。
從蜀地私自回長安,已經違法了,再違法一次也不算什麼。畢竟,在他心目中,佛法遠遠高於人世間的法律。
其實,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在某個時期,心中都會湧起一種宗教情懷。這種情懷,跟具體的宗教並無必然聯繫,而是人心對萬事萬物的敏感,對世界本源和終極真理的好奇,對肉身和塵世超越的渴望。
如果留在長安,玄奘大約很快就能成為京城甚至國內佛教界的領頭羊。在同樣癡迷大道、具有高度精神自省能力的唐太宗度過軍事緊張期之後,他很可能親自召見玄奘。即使這並不意味着權力和財富,起碼也代表了光榮和地位。
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缺少對佛法的真正理解,沒有真正的了悟,所謂高僧也只是一個裝腔作勢的空殼。一切榮譽、地位、敬仰等附屬品只會帶來膚淺的、世故的生活,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
這絕不是玄奘為自己選擇的生活。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必須到佛法的誕生地去尋求幫助和提高。
天竺還很遙遠,一人一馬,盡力西行吧。
就在玄奘出長安的時候,李靖接到了討伐東突厥的命令。11月,李勣的部隊也完成了動員。而肅州刺史公孫武達和甘州刺史成仁重已經和進擾河西的突厥先頭部隊幹了幾場狠仗。
隨着二位李將軍的出兵,主戰場沿蒙古草原陰山山脈一帶展開,而西域局勢也開始風起雲湧。玄奘卻不顧一切地往西域進發了。
儘管悟空不在,玄奘還是受到了某種冥冥中的保護,一路上,總有人會幫助他。在順着流經玉門關的河流走了十多裏路後,玄奘已經出了國境。
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時,唐帝國實際控制的區域,已到達了西方的極限。玄奘,向故土眺望了最後一眼,毅然背向大唐,繼續孤獨的旅程。
不久,他來到了伊吾國。從這裏向西北跨越天山,再繞行中亞草原,便可進入天竺境內了。
玄奘不打算在伊吾逗留過久,可是,他還是耽誤了一些時日。因為當時正值高昌使者訪問伊吾,言談間得知有位大唐高僧正在伊吾歇腳。使者回去後,立刻向高昌王彙報了此事。
那時的高昌王我們認識,就是前面說過的麴文泰。這個時候,高昌與唐的關係還很好,麴文泰聽說此事,便派出數十人馬,到伊吾迎接玄奘。
玄奘堅辭不果,只好跟隨使者來到高昌。一見高昌王,更麻煩了,麴文泰深深被大唐法師的風姿和見識所傾倒,哭着、喊着不讓玄奘走。
這可不能答應,玄奘拒絕了麴文泰開出的優厚條件,要求動身。
麴文泰聞言,換了一副臉色,說:「法師你違法出境,如果不肯留下,那我就按照規定,把你送回大唐去。」
玄奘不動聲色,說:「為了佛法,貧僧一定要到天竺去,雖死不易。」
利誘威逼都沒什麼效果,麴文泰也就不再勉強。不過,他仍然向玄奘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將來法師取得真經,從天竺回來的時候,請務必來我國停留三年,宣講佛法。
這一點,玄奘倒是答應了。可約定雙方都沒有想到,等玄奘回來的那一天,高昌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麴文泰給玄奘寫了一封介紹信,請沿途的各國國王對高僧加以援助。他特別指出:此僧乃本人義弟。
看來,《西遊記》中唐御弟這個情節,是從高昌王那裏移花接木來的。
高昌王的信,並沒有給玄奘帶來很多的方便,有時還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比如說,焉耆國作為高昌的競爭對手,壓根不買帳,對玄奘不予招待。好在他們也不敢對大唐高僧怎麼樣,因此,玄奘便速速離開了焉耆。
再往西走,是一片綠洲,這便是龜茲國。在玄奘眼中,龜茲的意義並不僅限於一個西域小國,因為這是十六國的後秦時期的偉大法師鳩摩羅什的出生地。
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天竺人,在即將繼任相位時毅然出家,離開天竺來到龜茲,被聘為國師。因被國王的妹妹逼婚,因而有了鳩摩羅什兩兄弟。
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親迎鳩摩羅什來長安。在隨後的十多年內,羅什悉心從事講法和譯經事業,主持完成了不下數千卷的譯作。著名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就是簡稱的《金剛經》,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更加巧合的是,鳩摩羅什法師也號三藏。藏,乃容器之意。三藏,也稱三法藏,是指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經藏、律藏和論藏。
有趣的是,兩個三藏都曾把佛經翻譯的歷史發展推向更新階段,都是里程碑和分界線一般的人物。
話說玄奘在龜茲停留了大約60多天,終於等到天山之雪融化,道路開通,他繼續前進。
走過了最為艱苦的跨越天山之路,前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一天,玄奘終於抵達天竺。
在佛陀的故鄉,玄奘終於觸摸到了他連夢中都在追求的東西。當時,天竺與大唐關係還不錯,而印度的僧侶們對這位不遠萬里前來求法的唐僧更是熱情接待,毫無保留地將珍貴的佛典傳授給他。
在天竺居住學習的十幾年,也許是玄奘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吧。但是他知道,這裏並不是自己的樂土,他還要回到大唐去。
出發,永遠是為了返回。這也許是一切具有史詩意味的人生所必然經歷的過程,就像荷馬那部《奧德修紀》中的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一樣。玄奘踏上了歸途。
當玄奘再次進入西域時,大約已經是貞觀十八年左右。十幾年的時間,唐太宗和他的唐帝國,已經製造了一場滄海桑田的巨變。
早在北印度時,玄奘就聽到了高昌國滅亡的消息。這固然讓他歎息世事無常和虛妄,倒也提供了一些便利,因為沒必要去高昌履行諾言,他便可以不經天山南路,直接走西域南道回國。
玄奘越過帕米爾高原,沿崑崙山北麓,經由莎車、于闐等國,前往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
貞觀十八年(644年)孟秋,玄奘歸國的消息傳到了唐太宗耳朵裏。當年,他是一個心存疑惑的年輕僧侶,如今,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大法師。
太宗微微一笑,他並沒有忘記當年那個最年輕的僧人。
記得在玄奘離奇失蹤後不久,長安寺院的長老們曾經向太宗彙報:由於申請赴天竺留學遭到拒絕,玄奘很可能已經偷渡出境了。
太宗聞言道:「這個和尚挺大膽嘛。」但他臉上並沒有發怒的表情,語氣中似乎還有一絲隱約的讚賞。
長安的和尚們放了心,不久後,高昌王來長安朝見,自然也將玄奘的事情報告了太宗。十幾年間,唐太宗也會零零星星聽到一些玄奘在天竺的消息,瞭解到玄奘在修行上的精進。
漸漸地,唐太宗開始盼着這位大膽的和尚回來。
玄奘在於田時,向皇上呈上一份請罪書,詳細報告了冒犯國法的經過,並提出自己馬上即將歸國領罪。這封請罪書被商隊的高昌人帶回了長安。
雖然玄奘心裏無所畏懼,但當長安使者飛奔而來,對他說皇上原諒他的一切罪責,並熱切期盼他回國時,玄奘心裏還是感到了喜悅。
在沙洲,玄奘又一次上奏長安,因而得知唐朝近期內將會向高句麗派出遠征軍,而太宗本人也將東赴洛陽,指揮軍隊。
這個消息讓玄奘吃了一驚,他立刻從沙洲啟程,趕往長安,希望能在皇上動身前見上一面。
當然,玄奘急着見皇上,不是為了皇上能夠接見他,表揚他什麼的,而是為了向太宗申請建立譯經場的經費和幫助。
數萬里往返,17年歲月,僅僅是偉大事業的前奏罷了。玄奘從天竺帶回來657部經書,需要招募一批通曉經典和梵語的僧人進行翻譯。不然,對於普通人來說,佛經何異於廢紙?
然而,玄奘緊趕慢趕,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十九年(西元645)正月七日了。這時候,太宗已經前往洛陽,坐鎮長安的是西京留守司房玄齡。
房玄齡幾天前便接到了太宗從洛陽發來的詔令:使有司迎接之。房玄齡立刻展開準備工作,但沒想到,急於謁見的玄奘,提前趕着回來了。
有司還沒出動,聽到消息的長安人民卻從四面八方趕過來了。聽說大法師將從運河碼頭上岸,大家都往碼頭邊跑。一時間,擠了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玄奘沒辦法,只好在碼頭過了一夜。等官差來開道時,才進入了長安朱雀大街的都亭驛。街道兩旁已經站滿了人,人們跑來領略這位為佛法觸犯國禁的大法師的風采,近20年時間,玄奘的事蹟早已成了長安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玄奘在長安沒待幾天,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洛陽去了,抵達之日是正月二十三日。見到太宗的日子,是二月一日。
洛陽儀鸞殿上,當世兩個意志最堅定的人會面了。
針對玄奘西遊之事聊了一番後,玄奘盤算着向皇上提出興辦譯經場的事。沒想到,皇上突然說:「大師德才兼備,沉毅堅忍,不如你還俗,來朝中輔佐我吧。」
玄奘吃了一驚,趕忙推辭道:「玄奘自幼傾心佛法,皈依佛門,以普度眾生為己任。還俗之事,萬萬不可。」
太宗說:「有何不可?以你的才華,咱們君臣聯手,打造太平盛世,這不是普度眾生嗎?」
玄奘說:「經邦濟世必以儒,玄奘對儒學一竅不通,怎麼能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呢?還是讓我以佛徒的身份,通過譯經,解除眾生心靈的魔障吧。」
太宗話鋒一轉,說:「好吧好吧,不逼你還俗了。不過呢,既然你已經到過西方,不如再跟我到東邊轉轉吧。一來增加你的見聞,二來我有些事想向你請教。」
沒想到,玄奘依然拒絕了太宗的邀請,此時他心裏只裝著譯經一件事,對於遠赴遼東浪費個一年半載的時間,相當不情願。
唐太宗就沒有繼續勉強,他答應支持玄奘的譯經工作,但也做了一些保留。因為,當玄奘提出到河南少林寺去譯經時,太宗堅決不許,把他留在了長安的弘福寺。
接下來的19年時間,玄奘從著名的旅行家變成了著名的翻譯家。從他譯經的過程和成果來看,他之前說自己不懂儒學,其實是個謊言。
沒錯,大師也是會撒謊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吳承恩 #西遊記 #玄奘
德才兼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研討會】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研討會今日(16日)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出席開幕式並講話。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容海恩隨後表示,夏寶龍通過講話帶出的信息十分重要,指明香港如何從黑暴陰霾中走出,邁向光明。她強調,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後,接下來必須繼續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夏寶龍在講話中明確指出要落實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容海恩相信是指根據《基本法》第23條立法,對國家安全、治安問題,怎樣彌補更深層次的漏洞。中央早前幫助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帶出公職人員宣誓的重要性。她強調,本地立法需要逐步落實,將國家安全漏洞降至最低。
夏寶龍期盼未來的香港經濟更繁榮、社會和諧安寧,住房問題得到極大改善,民主制度、法治、教育等各方面的進步。容海恩表示,有香港國安法的保駕護航,香港未來要思考如何珍惜「一國兩制」、更加繁榮穩定,通過政府宣傳和教育等途徑,增強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
容海恩強調,嚴格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十分重要。現時可以看到完善選舉制度和公職人員宣誓工作正得到逐步落實,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一些攬炒派區議員僥倖抱有「漏網之魚」的心態,以為可以逃過法律制裁,實則是異想天開。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仍破壞香港法治之人,必將受到嚴懲。她建議,除宣誓工作外,有必要依法取消反中亂港分子的參選資格。
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仍需選出管治能力強的堅定愛國者,即不僅要愛國愛港,還要德才兼備、有管治才幹。容海恩強調這亦是十分重要,夏主任提出5點要求,說明中央對下任特首有一定要求和期望。
對於今日有很多報道着重報道解決房屋問題,容海恩認為,夏寶龍在講話中提及「將告別劏房、籠屋」,並不代表中央會幫助解決相關問題,而是當香港由黑暗時代走向光明後,如何令基層脫貧,通過自力更生改善居住環境。土地問題是香港的核心問題之一,但扶貧減貧亦十分重要。中央在國家層面做的很好,她希望香港政府班子可以借鑒,通過具體舉措落實到位。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德才兼備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1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Zq0-QtAfAz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香港選舉制度修改細節待定,中央官員強調「愛國者治港」並非搞「清一色」,泛民中的愛國者依然可以依法參選和當選,有民主派中人則質疑繼續參選的價值。新格局下,民主派在體制內的空間顯著收窄,乃是客觀現實,然而多年來民主派最大政治資本,就是龐大選民支持基礎,放棄參選,不僅失去體制內的資源和發聲平台,更是放棄運用手上僅有的政治本錢,泛民需要深思熟慮,不應意氣用事。過去10年,泛民激進化,反修例風暴由初期的「反送中」演變成「反中」,中央重手整治,香港已無法回到從前,激進路線已走進了死胡同,民主派必須重新思考定位路線,回歸到真正的「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與港獨、暴力、攬炒等劃清界線,才能重新穩住腳步再上路。
蘋果頭條
政府今晚宣佈圍封西環均益大廈三期,該處毗鄰的中聯辦及西區警署則未受影響;不過同一晚政府於銅鑼灣的圍封行動中,其中一幢海宮大廈因有確診個案而被圍封,但毗鄰的海都大廈雖沒有確診個案或污水樣本呈陽性也被圍封。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余德寶表示,以往政府多次在油尖旺圍封時,曾連沒確診個案或污水呈陽性的大廈,也納入圍封範圍內,「兩幢有確診個案嘅大廈,中間嗰幢冇,都俾人封」;他指政府須解釋現時圍封準則是否改變,「係唔係用咗新標準,改咗玩法?」
東方正論
抗疫逾年,清零無期,經濟直插谷底。港府原以為疫苗開打後可扭轉頹勢,詎料人算不如天算,疫苗安全成疑,至今已有7人死亡,異常個案不計其數,重創市民信心。為催谷市民打針,港府軟硬兼施,林鄭昨日又大開期票,以研究接種後通關及放寬社交距離說事,其實仍不脫「假大空」本色。疫苗接種計劃自上月底展開以來,死亡個案一宗接一宗,惟港府每次皆以「死亡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草草結案,一味諉過長期病患惹的禍,不僅無法說服市民疫苗安全,甚至愈描愈黑,令人「信心清零」。
星島社論
中央有關部門一連三日在香港灣仔會展舉行的專題座談會昨日結束,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昨總結今次諮詢活動,強調負責官員會做到「有聞必報」,就他們聽到的意見如實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常委會作決定時將參考和吸納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他同時觸及兩項具體選舉安排,指人大副委員長王晨在決定草案說明中提到要賦權選委會選出「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意思是選委會議席要多於功能組別和分區直選。他又指,區議會是一個諮詢機構,不應有太多政治功能,今次座談會上很多人提出取消或大幅削減選委會內區議員的議席。
經濟社評
中央官員一連三日為完善本港選舉制度,聽取香港不同界別逾千名有代表性人士,對包括未來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方法的政制改革意見。經歷近年連串社會動盪後,港區國安法去年實施後,社會表面大致恢復平靜;至於選舉改革,將是今後能否由大亂走向大治的關鍵。管治班子無疑應由愛國愛港人士出任,惟必須德才兼備,才幹與賢德同樣不可或缺,只有穩妥逐步解決積存已久的社會經濟矛盾,市民才會有幸福感,同時要如實反映民情向背,才能打好人心回歸的基礎。
德才兼備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粵北風采樓位於韶關市區,西望武水,東臨湞江,是明代宏治年間韶州知府錢鏞為紀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屢經重修。余靖在西元1000年生於韶州府城,二十四歲一舉高中進士,初授官為贛縣尉,迅升為江西南昌知縣。三十四歲入朝延官任秘書丞。四十三歲升為右正言(諫官),後又出使遼國,使當時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和解,為鞏固宋代天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余靖是嶺南繼張九齡後又一顯赫朝延重官,與張九齡一樣剛正不阿,廉潔自重。與范仲淹、歐陽修、尹沂被尊為宋朝“四賢”,與歐陽修、王素、蔡襄被稱為“四諫”,後來官於工部尚書。西元1065年病逝於江寧(今南京)。余靖有“必有謀猷俾帝右,更加豐采動朝端”之譽,故紀念取名風采樓。與北京天安門、故宮為同時代同風格的建築物,樓高約22米,樓體重簷碧瓦,頂為三重飛簷翹角,正中有華飾小圓頂。整座建築物雄偉獨特,氣勢軒昂,是韶關市的標記建築,現為韶關市博物館,樓上有餘靖的生平介紹。明代學者陳白沙所書“風采樓”墨蹟柔韌蒼勁、瀟灑俊逸,鐫刻成石匾高掛門樓。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磚林結構,於1932年以水泥鋼筋結構重建,保持原有建築的一些特色,樓底可通行各種車輛,北門建有鐵柵小門,循迴環形樓梯而上便是一層主樓。2003年,中國郵政發行了《中國•韶關風采樓》郵資信封,上有韶關市標誌性建築——“風采樓”的圖案,至今仍有不少商家以“風采”作為字型大小、商標。韶關市區中心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全長約800米。經營服飾、五金家電、金銀珠寶、美食、土特產品、藥材等,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其中冬菇街經營各種粵北名優土特產品。每當華燈初上,這里便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風度路步行街也成為外地來韶游客購物的首選。歷經千年蒼海桑田,“九齡風度”不減當年,張九齡作為開元盛世的名相,被後世稱為“自古南天第一人”。他一生三度入朝,三年為相,供職朝廷二十余年,德才兼備,為官清廉,不僅是一位銳意革新的政治家,又是一位風骨清竣的詩人,唐詩三百首的開篇之作便是張九齡的名篇,他在《望月懷遠》一詩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傳頌至今,千載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