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 十年是怎樣的一個感覺呢?
就只是一個整數、笑。因為才11.12歲的她早就把這一切放在嘴邊,20年裡,有十年哭著想著奔跑著、另外十年,已經踏實著 一樣掉著眼淚笑的合不攏嘴稍微小跑著。
生日是媽媽把你生出來的日子、但你的人生你自己的路,屬於你對你自己的重生、我的那一天是六月十八日,拖著一大箱行李繳完學費只剩幾張紙鈔,手心的那個觸感是至今無法忘懷的,是的就踏上了自己一輩子的夢想之路。
才抵達日本上空而已,我的眼淚已經留遍了整個臉,下了飛機只是忙著擦眼淚,我又不是第一次來、但我知道我確定我不會回頭且可以盡情的往前奔跑了、要更用力更使勁的。
《#TSUMIRE日本に恋してる 》我與日本相戀中:這是一個與日本這個國家相戀20年的故事、而我並不是已經是個老奶奶而是一個31歲駐日十年整的單親媽媽❤️
陪著我完成第一個夢想的名言是《抱著必死決心 相信自己可以,絕對沒有什麼事件完成不了》這樣銳利的話一直刺在我的心上,而當我念了文化服裝學院開始,我的名言就成了、你覺得你很努力了卻完成不了夢想,跟你說,那就是還不夠努力——
《沒有完成不了的夢想,只有不夠努力的自己》
沒錯,講了九年的、那麼十年我要分享是另一句山本耀司的話——《如果靈魂富裕了,表象就成為了它的附屬品》我的穿搭、食物的照片,我買的房子、家裡的擺設、那些都只是附屬品。
我的心因為滿到溢出來了所以我會撈叨著每年不停訴說著這些、照片文字不能足以、但是至少我用真心去吶喊,感謝不肯放棄夢想的自己!
當然也是感謝一路上所有支持自己的人,但是自己的意識真的太重要了!!!
重要到我要再講一遍、相信自己的可能性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你能為了夢想犧牲多少、那些結果就會回報你多少,最後你會發現比起成功,更珍貴的是使你茁壯、成長的你拼了命的[過程]與[經驗]、那些是無價的。
痛苦的回憶 悲慘的挫折 傷痕累累的自己 有人問
你會想回到過去重新來過嗎?當然不會!因為不管幾次我都會選擇一樣的路,我幹嘛重新吃苦啦!我不會有別的路也不會有別的選擇!
當然 我也羨慕過平凡、但當我打開我家四樓陽台的門、我一仰頭就忘了,因為整個天空 都是我的啊。
今天我在我家四樓陽台躺下了 直接仰望天空都還沒躺好 眼角已經花啦花啦的 不自覺的放聲哭泣
十年⋯謝謝,日本🇯🇵。
21歲的那女孩 十年前的今天終於能夠踏上了這個
紮了好痛好久好久的夢真正的第一步
有點發抖 有點不敢相信,但是她的堅定的眼神
抓緊行李扶桿,揮了手,向在機場送別的母親微笑了,然後在飛機上忍住淚水,窗外看到日本土地的瞬間,眼裡嘩啦嘩啦 至今 10年了⋯那一天還是記得很清楚甚至現在邊打字的眼淚也是一樣的。
有夢很美、但你知道有多痛嗎?
一直忍著忍著,放棄不了也實現不了的階段
只能讓指甲陷入掌心,用力的,那個不甘心
痛不欲生那樣十幾歲的女孩為甚麼要承受這些?
因為她像瘋了一樣喜歡日本追求這個國家
那個情緒太強烈了、常常被罵 太過頭太極端太激烈
我知道 可是我就是無法控制 ,丟下自尊
甚至要我丟到一切 我真的都可以!
那個決心一直到那天來臨⋯⋯
そして、10年後的現在
我感謝那樣瘋狂的我,因為我真的真的真的好幸福!我找到自己的幸福 是用腳踏實地 踏爛的那種!
今天我一樣,對著天空喊著 日本我真的好喜歡你
真的好謝謝你 10年快樂🎉
今年也有陣陣風吹來,我好像被擁抱住一樣
然後雙眼見證的 是那整片天空 我的陽台
是我的天空 雖是個陰天隱約看到藍藍的
然後 竟然稍微飄了一兩滴雨回應著我的眼淚
他說、對 日本這國家對我說
謝謝TEUMIRE妳這麼愛我 我也愛妳
(今年一樣沒有幻聽)笑
但無法表達我的感受
但這感受是獨一無二的❤️
當然我的眼淚是十年以前的日子真的太煎熬⋯
那些全部記得一清二楚 全部都映在眼簾那樣🥺
今年自己做了蛋糕唷✨🎂1️⃣0️⃣🕯✨最近流行的歐利歐蛋糕🎂
這次疫情其實也讓我覺得我才剛來十年而已⋯怎麼發生這樣的事情跟當年是真的來才來10個月的311地震一樣的心情⋯這次也會與日本一起奮鬥加油的🥺
!以下每年必說!
♡10年紀念日-Tsumire我與日本相戀中♡
6月18日是什麼日子?我生日都可以不用當天慶生,但這一天我一定會把心淨空,告訴他(日本),我在這裡還是在這裡與你相戀⋯
十年真的好濃厚好充實好不一般人生種種都經歷了一樣⋯雖然苦澀的部分有時候覺得好多、但我只要抬頭馬上加了糖那樣、燦爛的笑一下,我在這裡啊!而且我完成了進文化服裝學院之後的設計師夢之後文化講師夢、且在29歲也完成了買地建築自己與女兒兩個人的房子的夢!🏠
另一篇↓
https://www.instagram.com/p/B6CYdljJodq/?igshid=1nnzj25sjycsx
當我吃力踩著瑕疵壞掉腳踏車的踏板時,就會想起這一切,風隨著眼淚,人啊,腳踏實地一定會被看到!謝謝你日本、不管酸甜苦辣,我也會緊抓著努力向前為了與你談更更更棒的愛戀,6月18日這是我們的紀念日,今天以後的每天也請與我談戀愛!日本❤️ 以前的我暗喻著,請上天讓我永遠都可以待在日本的這些話,是因為我拼死拼活來到這裡像做夢般的存到學費念了文化服裝學院,圓了一輩子的夢想之⋯為了持續夢想持續現況的不安與焦慮!!!每一步都不是只有表明那樣光鮮亮麗⋯
一個真相、繳完學費的我,其實就無分文了,剩下昂貴的生活費、材料費⋯接下來才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其實在學校,留學生之中我好像在演流星花園⋯雖然我用奇裝異服遮掩了我是杉菜(笑)但真的很累的都是學校放寒暑假時,我一定會消失,我不想影響課業我選擇放假期間不會跟別人聯絡更不會回台灣,而是沒日夜的打工(留學生基本原則打工不能超時),我沒辦法管太多規矩因為我不拚我就沒有下學期。這是我的現實,代價除了心理上的,還有累垮的身體。
心力交瘁的拖著自己準備下學期開學後,我記得是第一天上染色課時偷掉了眼淚,因為手染的藍藍的,跟實和子一樣(漫畫天國之吻劇情),天啊!我真的在這裡,我真的好喜歡我的學校,我好感動,我瞬間忘記了⋯我上個月的委屈,原來這一切都是值得到不行!我比任何人都珍惜這裡的證據!我非常滿足!
雖然有的時候還是會覺得為什麼自己要給自己這麼大的目標這麼重的夢想,這麼多不可能?或許是因為我想成為一個完美,而上天就是知道我很不完美且離完美很遙遠所以不斷給我困難甚至讓我很痛苦的知道這就是我想追求的———所謂夢想,完成了,卻不代表你完美了,但你的失敗你的經驗你的過程都造就你內心的《完美》!這是我🌹《 TSUMIRE=魚丸 》與日本與品牌🌹
在台灣的幼稚園時期就學了50音國小就已經想住日本念日本學校,國中想當日本高中生,對日本流行時尚相當敏感,不想跟別人一樣,當知道在日本的文化服裝學院這所學校之後,我的人生有了極大的動力,念了復興美工的我邊半工半讀每天支持我的就是能念日本的學院,但我家不但是低收入戶還有跟我差10歲妹妹跟身體一直很差的媽媽,從小親戚就瞧不起我們連國中導師都會直接羞辱,不過那些全部變成更使我的意識更強烈的來源,我就真的是打不死蟑螂,朋友說我也是隻鯉魚,逆流而上,越挫越勇,就算經過種種更確定我跟本不可能去日本我也不想放棄,想到無數以淚洗面的那些日子,我要靠自己去日本唸書不管花多久時間,當然不能存到錢就拋下家裡,那種掙扎至今都無法忘記。 高中畢業4年後,21歲我在日本開始圓夢,22歲完成不可能夢想我進了百萬日圓學費的文化服裝學院!
大家都問你存了多少錢去的啊,我沒有記得很清楚,只知道我只帶了學費其他去日本在想辦法,仔細看了台灣存摺那一年的七位數字的我落淚了,因爲到底怎麼辦到的、現在自己可能無法了吧…我想起沒日沒夜工作的日子空余時間就是含淚念日文,心裡的不甘心卻使我咬牙撐下去⋯
也因為我從小是存錢狂跟省錢狂唷(朋友裡被列為傳奇)雖然存款一繳學費就沒了😭但念了東京的文化服裝學院後覺得一切都值得!比任何人都珍惜學校,每一步都很踏實,很難忘,所以很珍惜我在日本的每一分每一秒!比任何人還要寶貴!學校就是我的一切,我的戀人。
在就學期間我找到我所想要的,鐵絲樹脂人造花,我的老師授與我的,一直嚮往有自己的品牌有一天能開店是當學生時最大的憧憬.日本的眷戀,從學生簽到工作簽(銀座DSM附屬川久保玲)再到結婚簽、雖然懷孕後我的腦子裡想著,我怎麼就嫁了呢?我跟日本這國家的承諾呢?我以後的目標呢?孕後憂鬱症與孕吐的作祟讓我坐立不安好像自己什麼都不行一樣,但當時我開始畫畫,畫我的理想圖我想要的品牌是不是上天給我這個機會要讓我藉由這樣的情況下去實踐呢?
女兒名字是我以前就幻想有一天生小孩所決定的,這命運般的際遇,我將愛鼻IVY、取為我手工品牌的名稱"THE IVY TOKYO"用我在學校學到的技術製作的飾品服飾,內有滿滿的愛,滿滿的勇氣與希望,希望分享給大家、一起感受 我用極少時間的夢想一小步HANDMADE in TOKYO!!前進中!
之中歷經⋯離婚↓(另一篇)
https://www.facebook.com/354848897923187/posts/1747265072014889/
一個人在日本扛起整個家已經數年雖然一個人在國外真的滿困難的,一開始告訴自己不能哭卻也流了幾個月的眼淚。不過現在一切都很好就好了,我永遠是愛鼻的媽咪,愛鼻也有一個愛她的爸爸,我們會永遠是最疼愛愛鼻的父母這是永恆不變的。原因當時我已經花一年忘記去忘記這是私事,太多無法用文字說明一切,沒有壞話沒有好話也沒有中間話,一切就不會有任何流言蜚語,這也是保護孩子的一種吧。但是在那之後發生太多事情我要扛的實在太多了⋯我單親的2年才告訴一些朋友甚至看到文章才知道的朋友⋯沒有想特別隱藏,只是我不需要多餘的關心,我很好好到超越一般的那種,目標還是在進行,夢想還是在達成,我依然在做很多不可能,那顆比日本人更愛日本腳踏實地的心還是熱騰騰的燃燒中!
但記得在我一開始不停的自責自己沒能給愛鼻一般的家,我與閨蜜gay好友無意中說了我的事,他一聲:天哪!妳跟安室奈美惠一樣了耶!瞬間我覺得他瘋了、但我笑了,並且打起精神,將成為女神單親媽媽!呃⋯我是說女神經單親媽媽!哈哈、也是用另一種觀感去看世界或許真的心情會很不一樣!
也有人說怎麼不回台灣?我聽到其實滿憤慨⋯因為我又不是嫁到日本、日本一切都是我雙手自己爬過來的,到現在這一切也都是我的呀?笑。靠自己以外還照顧別人,這是媽媽本能天性跟超能力,我承認累到死尤其在異國的單親媽媽,應該會比別人多累一些,但是淚水汗水擦乾,明天還是閃閃發亮的等著我!
比起理由,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的確現在只有更好!甚至引以為傲的事情又更多了!!!
感謝一開始就知道的家人跟摯友們的支持、甚至到現在的朋友、就算是小小的忙我也是感激到不行!
尤其是我的媽媽、雖然這是唯一很抱歉的。或許我真的有想讓我媽媽期待我的一般幸福家庭,但我也成了單親雖然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我只在乎我親愛的媽媽,我只能更努力,讓所有的人都幸福。
工作+育兒+保持愉快心情=更堅強的我!
然後是我的客人們!天啊,其實每次被客人一句話誇獎耳環我都會在手機前面默默掉眼淚,這些讓我更有力量更有感覺我繼續的在做每一件我喜歡的我想做的事,所以我真的超級無敵霹靂幸福的哦!
至今的風風雨雨不管是曾經受到的攻擊影響跟各種困難,我雖然有過任何情緒,從小我就是像個男生跟男生打架、為了朋友為了正義奮不顧身,我永遠還是那個我,如此真實真誠!但現在我會害怕的是、我已經不是只有我自己,不能不顧一切傷痕累累是要為小孩遮風擋雨,一個母親、原來就是這樣,但也不會忍氣吞聲,我也會一樣的在最前面迎向所有挑戰!學會擇友學會看清事實,我很珍惜也看得更清楚眼前!姐永遠都是愛鼻的強大母親!雖然還在研習中,但全世界的母親真的都超偉大到我很能完全感受!
給我的母親:其實小時候夢想登上日本街拍雜誌,國中時被頻果日報街拍,高中時被台灣街頭雜誌拍攝穿搭,也上過雜誌封面,高中畢業自己去日本玩第一天就被日本雜誌拍了⋯
但對母親來說這些只是外表,且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只是個喜歡穿的怪裡怪氣的人⋯⋯ 然而我喜歡打扮,是給予不會唸書甚至講話都粗里粗氣的自己的世界裡有著自信的那一塊,我用衣裝掩飾我為了夢想孤苦的奮鬥寂寞之心⋯⋯直到成功的那一刻,我想要大聲的說出,只要相信,不管當下有沒有被認可,有一天一定會被看到。
媽、我不是只是個看起來腦子不好的人常常只會被說怎麼穿成那樣,然後雖然腦子真的不好、所以我必須要比別人努力一百倍,相對我得到一千倍的快樂,我用我的雙手做到了,今後也會繼續相信繼續努力下去的!
那天,媽媽拿著裡有報導我的故事《換日線》雜誌說她買了十本(笑)媽媽,這也算是您對我默默的認可吧,謝謝,親愛的媽媽您可是從小讓我接觸日本,因此我有了這個夢想,還有讓您不要再受瞧不起的心……這是我給自己9年重新再度振作的警惕,雖然有時會忘記 有時會被現實掩蓋 我對日本起初的那種感動!!
對自己對想做的事情全力以赴到手會顫抖,像是談戀愛那樣的心悸律動,握起手裡的汗水,皺起堅定神情的眉頭 ,嘴角露出信心的微笑 ,甚至忘記自己在呼吸 ,往前衝刺的瞬間 ,對!我還想再一次與它邂逅!再次推翻那個有一年有一天被說好勝沒有實力的話 我做到了!我還要再來一次 再來一次 再來一次! 日本, 我不會認輸 我現在腳很穩 不會抖了 不會害怕了 因為有媽咪你在還有我親愛的家人,還有所有愛我支持我的好友、所有的人,我會再讓你們驕傲一次!
有點不要臉的一直保存著這個故事,是我不想忘記初衷,我想繼續影響我周遭的人,甚至自己的小孩,希望你們能傾聽我的初衷,傾聽我的故事,一起讓夢想成真,造就內心深處的完美!
一切只要你願意去嘗試、一定會有結果的,努力是會有回報的!我深信也確信!
人往往安逸於現況忘記了當初的感動或是初衷
多給自己一個挑戰一個目標
勇往直前 儘管會跌倒
但站起來瞬間 就算過了很久 那風景 永遠不會忘記
甚至會成為再度迷失方向自己的力量與指標
每次重新整理就會再次拾回我的心靈
嗨!我是魚丸,魚丸的日文是TSUMIRE つみれ
我是一個飾品設計師、腦子裡是藝術家、也是文化服裝學院唯一台灣人固定特別講師、也有接其他活動工作、然後我也是一個單親媽媽,愛日本的心已達20年以上,說我是個哈日族,還不如說我是個為了夢想不曾屈服過的瘋子(笑)
日本、為了這國家我會特別辛苦,但我不後悔有這個夢,有這個夢才有現在的我。
你有夢想嗎?如果覺得努力了還是無法達成,
告訴你,那就是不夠努力!
By #TSUMIRE日本に恋してる《 #魚丸與日本熱戀中》
謝謝🙏 各個報導至今🙏
感謝《女人迷》報導我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3511?type=author
感謝天下雜誌《換日線》報導我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279490672125667
#文化服装学院 ↓有我介紹學校的文🌹
http://www.wazaiii.com/index_list_v.asp?id=249
✨無限光榮✨
2016/06/03畢業兩年後以設計師身分回文化當特別講師
❶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075289792545757
❷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080386888702714
❸2017年度教學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516412198433512
❹學生作品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536878029720262
文化服裝學院 學院長獎畢業作品 我的製本(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736110223130384
2014畢業展樹脂花作品(2013年開始製作曝光在日本街拍)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514146105326788
2016 我的品牌THE IVY TOKYO &TSUMIRE 魚丸我的採訪篇(中英日)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060829560658447
THE IVY TOKYO設計師身分與女兒愛鼻登上TOKYOFASHION
https://www.facebook.com/tsumirelovejp/posts/1539081362833262
微笑迷藏院長室 在 雷雷夥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正連載中
#請解開故事謎底
混亂中立撩漢大佬 X 守序善良面癱新手
#懸疑 #解謎 #類海龜湯 #類狼人殺
⎐ IG:https://www.instagram.com/laypartner/
⎐ PO:https://www.popo.tw/books/713172
⎐ 總刊物賣場:https://shopee.tw/shop/4715027/
你曾經見過這個畫面嗎?
這是一場死亡遊戲,內容是至今仍未解開的懸案。
你醒來後,發現自己身在這場懸案裡。
你的身份也許是家屬。
也許是嫌疑犯。
當然,亦可能是兇手。
——抱歉,只有解開謎底,才能離開這裡。
莊:「你為什麼不離開遊戲?像你這樣的人,也有解不開的懸案?」
封:「我想解開的從來不是案子,而是你。」
莊:「……我先確認一下,這不是開黃腔對吧?」
---------------//---------------
#預計出版日期 暫時未定,尚未簽約,第一集完稿後會進行投稿
#風格 搞笑向作者寫的懸疑故事,初出茅廬請多包涵,比起恐怖比較偏向毛毛的
#關於鬼會不會很鬼
1. 都是遊戲NPC,鬼可能是好人
2. 大部分外觀不會有太過血腥驚悚的形容,外貌和人差不多,只是毛毛的
3. 請相信,人比鬼噁心,看完可能比較想打人不是打鬼
┆作者:地上的 雷雷夥伴 霸道小狗糧
┆繪師:天上的 食用性 皮爾斯
┆設計:萬能的 高橋麵包 高橋面貓
---------------//---------------
▍楔子
莊天然踏入一室黑暗,打開燈,點亮空蕩蕩的客廳。
他還沒脫下厚重的外套,習慣性先打開電視和收音機,把手機放在桌上,確保鈴聲音量開到最大,接著才解開拉鍊。
正準備脫下外套時,門鈴響了。
莊天然看了看牆上的時鐘,深夜十一點,沒想到這個時候還會有人按鈴。
他走向大門,才剛碰上門把,隱隱約約聽見門外似乎傳來一聲:「......到你了。」
莊天然動作一頓,拉開門,冷風灌入,門外站著一名快遞員。
快遞員擤了擤鼻子,手指刮了下鼻尖,百無聊賴地看著門板,語速略快地道:「先生,這裡有一份你的包裹,麻煩簽收。」
莊天然心想,聲音和剛才不同,應該是聽錯了。
他的視線望向快遞員手中揣著的包裹。
包裹不大,約莫掌心大小的褐色紙箱,上頭勉強地貼著送貨資料。
快遞員瞟了幾眼莊天然,一手插著外套口袋,哼笑道:「你的女朋友真貼心啊,還特別指定要在下班時間親手交給你,你是做什麼的,怎麼半夜才下班?」
莊天然仍然沉默不語,看著快遞員手上的包裹,四周靜得只聽見風聲。
見莊天然的臉色,快遞員表情微僵,迅速收回打量的視線,小聲嘟囔:「什麼反應啊......」
莊天然依舊毫無表情。
快遞員心裡忐忑,下意識瞄了一眼手機,今晚可不能再收到客訴,他一面想著,一面趕緊拿單子給對方簽收。
直到快遞員離開,莊天然幾秒後才微微蹙眉,露出有些困惑的神色,原本想對快遞員說:「抱歉,哪來的包裹?」可惜對方已經消失在門口。
他剛才一直在思考,他沒有女朋友,這東西是誰寄來的?
莊天然檢查單據,困惑地發現寄件人那欄全是空白,再拆開紙盒,只見裡頭裝的是兩條佛珠。
兩條佛珠上疊放一張白色卡片,俊秀的鋼筆字跡寫著:「護身符,一條保長生,一條保晚死,兩條都給你。」
莊天然愣了很久,素來被人稱作百年一見面癱的臉孔,難得出現可以說是驚恐的表情。
拿不穩的紙片抖落在地。
他看著地上的字跡,心想:不可能是他。
誰開的玩笑?
莊天然打開門,想追出去詢問快遞員,卻沒想到才剛推開門,快遞員竟然就站在外頭,不曉得待了多久。
快遞員朝他微微一笑,莊天然沒多想,此刻在意的只有一個問題:「這是誰送來的?」
「如您所見,並未署名。」快遞員說道。
「他長什麼模樣?」
「我不明白您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寄的包裹?」
「我不明白您這個問題。」
莊天然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快遞員有一點不對勁,明明是同樣的臉,同樣的語氣,卻又有股說不上來的不同。
是哪裡不一樣了?
「我是來告知您,您取錯包裹了。」快遞員恭敬道。
莊天然一愣,霎時渾身脫力,努力撐直身體,才沒讓自己跌靠在門框上。
原來,是送錯的。
思及如此,酸意瞬間湧上鼻腔,他眼眶濕潤。
這麼多年了,仔細想想,他連他的長相都記不清,又怎麼可能認得他的字跡。
「您的包裹是這一件才對。」快遞員指向身旁的推車。
莊天然收起思緒,看向推車,上頭有個比剛才大上數十倍的的包裹。
……怎麼變大了?
翻看送貨單,這包裹的單子跟剛才那個一樣,寄件人的部分還是空白。
「這真的是我的包裹嗎?這裡是五樓之一號。」
「這是您的包裹。」
「請問寄件人是誰?我沒印象有......」
「這是您的包裹。」快遞員反覆強調。
又是一股違和感。
莊天然覺得有些古怪,但又想不通,寫完簽收單後抬頭,才發現快遞員一直緊盯著他看。
一般人在觀察另一個人時,如果對方突然抬頭對到眼,通常會感到不自在,要不是開口轉移話題,要不就是轉移目光,但快遞員動也不動,一雙眼睛依然直視他。
莊天然忽然發覺,好像是眼睛。
快遞員和剛才最不同的地方,是眼睛。
第一次送貨的時候,他注意到青年雙眼狹長,說話時會不自覺四處亂瞟,是不習慣與談話對象對視的類型。
但現在青年卻直直盯著他。
四目相接一會,莊天然又發現青年雖然看著他,卻是目光渙散,雙眼幾近於無神,彷彿視線直接穿透他的腦袋,看著他背後一樣。
莊天然撓了撓臉,這人大概是累了吧,大夜班確實辛苦。
莊天然把單子還給快遞員,快遞員收下單子,明顯大幅度地咧嘴笑了一下,「謝謝您。」
快遞員離開後,莊天然把不知從何而來的大型包裹推到客廳,呆站著看了一兩則社會新聞,又聽了幾分鐘的收音機,最後才將視線回到巨大的包裹上。
他思考一會,揉了揉疲倦的眉心,決定先洗澡休息,明天再處理。
解開皮帶,褪下衣褲,洗了趟熱水澡,身體清爽許多。
在新聞播報聲中,莊天然躺上床,開了盞小燈,緩緩閉上眼睛。
漸漸的,「滴答、滴答......」他聽見水滴聲。
聲響越來越近,讓他不得不睜開眼睛。
莊天然睜開眼,先是面對熟悉的天花板,以及暖黃的床頭燈,再起身看向聲音來源——巨大的紙箱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縫隙中溢出鮮紅的液體,在地上變成一灘水泊。
莊天然愣看著門口的紙箱。
誰放的?
不,這屋子只有他,還能有誰?而且那個流出來的......難道是血?
難道是箱子裡面有受傷的動物?
用包裹寄送動物的虐待事件確實層出不窮。
莊天然立刻從桌上的筆筒拿起美工刀,打算拆開箱子,就在這時——
「嘟嘟、嘟嘟......」大樓的對講機突然響起。
莊天然被突如其來的聲響嚇了一跳,心臟一顫。
今晚真忙。他無奈地想。
莊天然走去接起對講機,話筒那端立刻說道:「喂?莊先生您好,這裡是管理室。」
「你好。」
「請問您收到包裹了嗎?」
「有。」
「那請問快遞員下來了嗎?我們管理室到現在都還沒看到人啊。」
莊天然霎時一怔,等發現身後有人時,已經來不及了。
硬物重重敲擊他的後腦勺,莊天然哼了聲,眼前一黑,在徹底失去知覺以前,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他忘了鎖門,快遞員一直在他家裡,沒有離開。
▍第一章【箱中】
莊天然做了一個夢。
夢見斑駁的牆面,紅色磚瓦坑坑疤疤地剝落,在裸露的灰色水泥上,有著像是小孩子用紅色蠟筆畫出的一張笑臉,旁邊還有無數個笑臉,每個笑臉都長了細長的手,手裡拿著刀。
唯一的窗戶被貼上黑色塑膠布,狹窄的房裡很暗,只有一盞忽明忽滅的小燈,彷彿老人臨終前的喘息,隨時可能熄滅。
床上的男孩原本睡得很沉,忽然皺眉,捂著肚子,緩緩睜開眼,正感到迷茫的時候,聽見房門外傳來陣陣哭聲,於是再也睡不著了。
莊天然聞著被子上熟悉的潮濕霉味,肚子咕嚕咕嚕叫,在寂靜的房間裡特別響。
這時他還只有六歲,不懂得控制臉上的情緒,現在的他滿臉生無可戀。
肚子痛,不知是餓的,還是因為晚餐的大麵羹酸酸的。
正好這時,門開了一絲縫隙,老舊的木門發出尖銳的雜音。
莊天然看見走廊的白燈穿透進來,照亮陰暗的室內,然後室友走了進來。
由於背對著光,他的臉龐覆蓋在陰影下模糊不清,而背後卻散發著光芒,讓他的影子斜畫得高大頎長,像是電影裡的英雄一樣。
室友每次出現都渾身發光。
莊天然小時候不懂,長大後才明白什麼叫作長得好看,自帶閃光。
看清室友手裡端著什麼以後,莊天然猛地從床上彈起身,「點心!你從哪裡拿來的?!」
室友端著草莓麵包和柳橙汁,一雙笑眼瞇瞇,「噓。」輕聲得像是融化在空氣裡。
草莓麵包和柳橙汁對他們來說是特別稀奇的食物,通常是在拍照的早晨才有得吃。
那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會有一群陌生的大人帶著相機和麥克風,讓他們擺出板子上寫的姿勢與笑臉,或者不停問問題,同時舉著字卡要他們跟著背誦。
儘管頻繁的閃光燈讓眼睛發酸,擴音器的嗡嗡聲響震得頭暈,但那天都能吃飽,所以他們很喜歡拍照的日子。
而那天院長也會特別常笑,發出平常不曾聽過的輕聲細語,還會撫摸他們的頭,雖然在那雙手伸過來的時候,他們下意識想做出的反應是閃躲。
莊天然手腳並用,從床頭爬到床尾,迅速來到點心面前,「這些是哪來的?」
室友小聲笑道:「我從廚房偷的。」
莊天然瞠大眼睛。
上一個去廚房偷食物的小孩在一個月前被當眾處罰,木棍毫不留情地落下,直到一雙腿呈現奇怪的扭曲形狀,到現在每天晚上屋外都能聽見他的哭聲,後來再也沒有人敢進廚房,甚至連走廊也不敢接近。
而且,聽其他小孩子說,那裡還裝滿了大人的「眼睛」。
「你沒事吧?有沒有怎樣?」莊天然急著說。
「快吃。」室友把盤子遞給他,握在盤子上白皙無瑕的指節,臉上悠然自得的微笑,都再再顯示著他的自信。
莊天然愣了愣,屋外依舊傳來持續不斷的哭聲,室友乾淨的手指端著食物,唇角微微上揚,看起來那麼簡單而輕鬆。
明明和大家同樣年紀,室友一直都是無所不能的英雄。
莊天然問:「那你呢?」
室友:「當然已經吃過了。」
莊天然點點頭,迫不及待地用手抓起麵包,被室友先一步抓住了手。
「等等,擦擦。」室友拿起不知哪來的濕紙巾,把他整隻手連同指縫仔細地擦得乾乾淨淨。
沒有人像室友這樣愛乾淨。
通常食物當前,他們不直接伸手去抓的話根本搶不到,光是拿餐具的時間,就可能讓本來就很少的食物被一掃而空,十幾個孩子圍繞著一盤菜,沒有人能有心思顧及其他。
室友說:「我們不能生病。」
莊天然想起,上一個生病的小孩被送離開院裡,不知道去了哪裡,很久沒回來,他們很羨慕,甚至很多人巴不得生病,才能離開這裡。
只有室友不一樣。
莊天然從小就知道,室友很特別,只是他長大後才了解到,室友根本沒有那麼無所不能。
很久以後他才明白,那些在飢餓的夜晚拯救他的大餐,並不是室友偷來的,而是室友把自己其中一餐的份留給了他。
莊天然問:「為什麼要把你的份留給我?」
室友笑著說:「可能養小孩比較重要?」
他記得自己那時還會笑,邊笑邊生氣地追著室友打。
現在他已經忘了那樣的情緒。
因為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室友了。
✕
莊天然從漫長的夢境中醒來,全身上下痛得彷彿死過一輪,忍不住喊出哀嚎。
後腦傳來劇烈疼痛,腦子昏昏沉沉,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搖晃,伴隨著「鏗瑯......鏗瑯......」輪子滾動的聲音。
他試圖揉揉漲疼的腦袋,卻發現手腕動彈不得,雙手被捆在身前,身體被迫蜷起,腳也被綁住,整個人被困在一個異常狹窄又漆黑的地方。
莊天然花了足足數百秒的時間,才反應過來自己身在何處。
他被困在一個大箱子裡。
之所以覺得四周在晃,是因為他正在推車上,被人推著前進。
回想失去意識前發生的事——是快遞員,他從身後被快遞員擊暈,然後......大概是被綁架了。
一般來說綁架犯都會將受害者藏進車裡,因為方便移動,為什麼快遞員要把他塞在箱子裡?
就在這時,箱子外突然傳來一道熱情親切的聲音:「哎呀,你回來啦!」聽起來是一個女人。
接著又聽見小孩嘻笑玩鬧的聲音,小孩吵了一會,終於安靜,女人喊道:「跟叔叔打招呼。」
小孩喏喏地說:「叔叔好。」
應該是對著快遞員。
莊天然怔愣地聽著他們的對話,沒多久,輪子又開始往前推。
莊天然猛然警醒,這是呼救的時機!
(待續)
#連載 隔兩週星期六,晚上十點後FB、IG、POPO同步更新
#備註 有事會晚點更新,或是請假,生活較忙,經常性有急事請見諒🥺
---------------//---------------
終於要開始更新了,歷經十多次全文重寫琢磨修稿,這是我最好的面貌,謝謝你們的溫柔包涵和漫長等待
微笑迷藏院長室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