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宣佈全市禁止公祭首日,今(17)日上午頻現亂象。有殯葬業者向桃園市議員黃敬平投訴陳情,指市府禁公祭規定不明,自由拈香仍造成有群聚疑慮,還有桃園市長秘書、桃園市政府顧問、民進黨桃園市長擬參選人及其團隊秘書還是堅持要求公祭但不唱名,都讓喪家家屬和奠禮禮儀師看了搖頭。
黃敬平批評市府帶頭破壞規定,一面祭出要求全市喪家禁止公祭令;另一面卻又派出市長秘書代表鄭文燦市長、市政府顧問代表市政府及其個人,以及縱容要參選明年底市長選舉的民進黨桃園市長擬參選人及其秘書團隊破壞規定,就像一手學佛唸經、一手吃葷破戒一樣,讓喪家家屬和禮儀師敢怒不敢言,難道是只准「大官代表拈香、不准百姓公祭」的雙標錯誤示範,恐造成防疫破口,自己違反市府防疫作法。
殯葬業者向黃敬平反映說,今日上午有多場公祭,中壢殯葬所派兩人為為一組編制,到桃園市立中壢殯儀館等各禮廳拍照蒐證,以及檢查是否有做好實聯制、消毒等防疫措施。市府宣佈公祭取消,但是親友拈香在公祭儀式外,卻未像雙北的殯儀館禮廳有明確人數限制及禁令規範,到底要不要繼續維持親友自由拈香,喪家和業者都很困擾。
黃敬平認為,民政局、殯葬處都應儘速跟全市殯葬業者及公會溝通,一般民間奠禮儀式分為家祭、公祭、親友自由拈香等三大程序,只籠統的說禁止公祭,易產生混淆,自由拈香仍有把告別式場親友群聚的破口疑慮,應明確告知也不宜進行。
黃敬平表示,殯葬所的人不要只想著去拍照蒐證,抱著「抓違規」的心態,這種「諜對諜」的方式,反而讓喪家和業者更無所適從,禁令規定要明確、一次講清楚,而且禁令推及市立殯儀館以外的御奠園、大愛、新天堂、通天、啟航、天龍等民營殯儀禮廳及一般民眾喪宅全部應比照辦理。
此外,黃敬平還要求,市政府和民進黨桃園市黨部,應強力約束桃園市長秘書、市政顧問、民進黨桃園市長擬參選人及其秘書團隊,不要再為難各喪家與殯葬業者,明明有禮儀師明確當場向市長秘書、市政顧問等人士表達,市府禁令已下,沒有公祭,這些人卻無視禁令,執意要求喪家和禮儀師,讓他們能在不用唱名的情況下繼續上香,讓喪家家屬和禮儀師都不太能接受,為了選舉,無視防疫,自己帶頭破壞市府頒佈的規定,雙標作法令人搖頭,反而徒增負面觀感。
http://www.epochtimes.com/b5/21/5/17/n12955183.htm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京都市和京都府南部、滋賀縣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祭典,諸如葵祭...
御奠園 在 桃園蘆竹張桂綿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跑行程途中小插曲
感謝中壢御奠園小林組長熱心相救💪
先幫我的車輪換備胎~要送車去換輪胎了~
今天沒趕上的活動~先抱歉了😅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御奠園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楊縣長聲明殯葬業者不得使用未合法設施 違法將連續裁罰
針對大新竹地區飲用水恐遭洗屍水污染風波,今(8)日主管會報上縣長楊文科再次聲明,這6家業者是合法殯葬服務業者,只能提供遺體接運、安靈等服務,由於使用未經申請核准殯葬設施,違反殯葬管理條例規定,早先在媒體報導前,8月14日本府也依法裁罰30萬至40萬元,在要求改善的3年內「不得使用未合法」殯葬設施,如有違法事實可連續裁罰。
楊縣長也嚴正強調,經環保局連日派員前往稽查後,確認「沒有洗屍水」一事,同時民政處亦於今(8)日會同竹東鎮公所殯葬管理所前往稽查,亦無發現有「洗屍水」情形,楊縣長並再次呼籲請尊重亡者,勿以訛傳訛,為讓民眾放心,環保局也每日派員站崗採水證明,倘業者排放廢(污)水,經環保局人員現場採樣檢測,超過放流水標準將依違反水污法,將處3萬至300萬元以下不等罰鍰,民政處也會同竹東鎮公所殯葬管理所不定時加強稽查。
此外,對於過去業者服務鄉親給予肯定,現在是法治社會需接受大眾檢驗,去年本縣成立首座「竹東鎮生命禮儀館」,民政處也要求竹東鎮公所,輔導業者使用鎮內合法殯儀館。其中有3家業者佔用國有地,國產署也開徵使用補償金,要求在期限內繳納完畢,並騰空地上物返還土地。
民政處說明,本處近日也多次會同竹東鎮公所前往,稽查這6家殯葬服務業者,如發現不合法殯葬設施將要求撤除,這6家殯葬業者只可以於合法範圍內營業,包括提供遺體接運、安靈服務、治喪協調、發喪、奠禮場地準備、入殮移柩、奠禮儀式、發引安葬、埋喪或存放設施、後續處理等服務項目,也呼籲鄉親至合法殯葬設施進行各項治喪活動。
目前桃竹竹苗地區合法的殯葬設施如下:
(一)桃園市:計3處
中壢區殯葬服務中心-殯儀館
桃園區殯葬服務中心-殯儀館
御奠園殯儀館(桃園區)
(二)新竹縣:計3處
長生天生命紀念園區(湖口鄉)
竹東鎮立生命禮儀館
關西鎮生命禮儀園區(第一示範公墓)
(三)新竹市:計1處
新竹市殯葬管理所
(四)苗栗縣:計2處
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後龍鎮)
頭份市立殯儀館
御奠園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本京都市和京都府南部、滋賀縣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祭典,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京都市內主要的河川有桂川及鴨川等。鴨川位於京都市的東部,河道兩岸廣植櫻花等樹木。每逢夏季常有眾多市民和遊客在鴨川的河床灘上納涼,成為京都獨特的風景線。而桂川也流經嵐山等著名景區。兩條河流在南區及伏見區交界處合流,注入淀川水系。和日本其他河流一樣,京都市內的河流大多短小湍急,容易發生洪水。在平安京時期,京都就多次遇洪水侵襲。即使在現代,每逢颱風過境造成集中豪雨時,京都市內河川的水位也常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造成洪水。京都在其開發早期是一座計劃城市,市內道路類似棋盤,極為規整,且許多平安京時期的路名沿用至今。也正因如此,和日本其他都市常用町名(類似中文世界的「里」)來表示地址相比,京都多使用道路名稱來表示地址。而京都市內的路口也和日本其他地區大多採用附近地名不同,多合成兩條道路的名稱作為路口名,如「四條河原町」這一地名就是得來於因其位於四條通和河原町通兩條街道的路口。京都盆地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在繩文時代,位於現今京都市東北部的北白川地區和山科盆地的丘陵地區已經有集落出現。到了彌生時代,平原地區也開始有集落出現。進入5世紀後,渡來人貴族秦氏開始在京都居住,其在京都盆地興修水利,此為京都地區大規模開發之始。奈良時代末期,桓武天皇為了擺脫奈良佛教寺院勢力的影響,於784年將首都從平城京(今奈良市)遷移到長岡京(今長岡京市)。然而僅過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氣清麻呂的建議下,於794年將首都又遷到位於山城國的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市),自此開啟平安時代,也開始京都作為日本首都的歷史。平安京的選址參考風水思想,並且效仿中國的長安和洛陽,是一座傳統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長約4.5公里。天皇居住的大內裏位於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城市分為右京(又稱「長安」)和左京(又稱「洛陽」)兩個對稱的部份。平安京堪稱是一座規模宏大且規劃嚴謹的東亞傳統型的計劃城市。進入17世紀後,德川家康取代豐臣家,成為日本的統治者。德川家康將幕府設在江戶,但京都仍然是日本的國都所在地。德川家康雖然新建二條城,並以其作為京都新的都市核心,然而京都整體的都市空間仍然維持豐臣秀吉時期的格局。1788年,京都市內發生天明大火,是為京都史上最大的一次火災,市區幾乎完全被毀。然而之後京都很快實現復興。位於眾多街道交匯點的京都是當時日本全國的商業物流中心之一,眾多豪商巨賈聚集於此。京都也是當時日本最重要的宗教文化都市,京都的文化人在神道、佛教、儒學、蘭學等學術領域建樹頗豐。江戶時代的京都和大坂、江戶並稱為「三都」,是代表日本的大都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京都市是日本城市中較少遭到美軍空襲轟炸的都市,因此京都市是日本少數仍然擁有豐富的戰前建築的城市之一。為了降低空襲造成的損害,堀川通、御池通、五條通沿線的建築被強制拆除,卻也提供之後拓寬道路的空間。然而卻也正因為舊市區保存較好,導致市中心很難修建新的道路和公園,使得京都市中心地區的道路面積率和公園面積率極低,並且都市更新也進展較慢。1964年10月,東海道新幹線開始通車,極大的促進京都觀光產業的發展。1978年,京都市電被宣告廢止,地鐵取代市電成為京都市內重要的交通方式。這些事件都象著着戰後京都都市空間的巨大變化。進入平成時代之後,在平安遷都1200年之際的1994年,京都的多處古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京都已成為日本具代表性的觀光都市和文化都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NoCR6HDxD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004Ho3gfoOJJ-5zSgw-mTH0CQdg)
御奠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明治維新150年散策:日本列島明治維新景點吃喝玩樂慢慢遊 西元1835-1912年」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牛奶杰
內容簡介:
西元2018年,干支戊戌。這是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改革150年週年的時間點,同時也是大清帝國「戊戌變法」的120週年。這兩項同樣源自政治中央、意圖進行全面改革的措施,一則大鳴大放、一則僅103天便黯然收場,從此改變兩個東亞國家的命運。
一百五十多年前,原本自我封閉孤立於世的東亞島國,從被來自太平洋彼岸的黝黑船艦突破做為起點,緊接著,改革的浪潮排山倒海、規模宏大,它重塑了日本的風貌,也日漸奠基出今日大家所喜愛的日本風貌。
結合明治維新歷史事件與日本深度旅遊的第一本書
為因應今年為日本明治維新150週年,全日各地舉國矚目、報導此事件之今日
我們也推出這麼一本獨一無二的歷史深度旅遊專書
獻給原本就對明治維新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也提供給已厭倦走馬看花行程而想接觸新時代主題旅遊的玩家們一個新的選擇
日本歷史景點愈玩愈有趣
‧武士刀──男子漢們的夢想
明治新時期為進入文明法治社會,不允許斬殺他人之必然要求,1876年頒布了廢刀令,但普遍引起武士們的不滿,甚至有激化反叛與誘發西南戰爭的影響。對武士刀有興趣的玩家,可前往上野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東京澀谷的刀劍博物館參觀。另外,甫於2017年開幕的銀座新購物地標GINZA SIX 6樓,也有武士刀的主題專櫃,遴選相關書籍雜誌,並陳列展示武士刀的。
‧穿越時空──重現明治時代遊行隊伍
年10月22日舉辦的「時代祭」,為京都的三大祭典,遊行隊伍會從京都御苑出發,前往平安神宮。參與成員會由打扮為明治時代維新勤王的志士打頭陣,接著往古時回溯,有德川幕府的上洛隊伍、織田信長的上洛隊伍,最後是延曆時代室町洛中風俗的隊伍(相當於平安京創建時)等等,相當有趣。
‧從浮世繪看當時人們對異世界的觀點
位於神奈川條約簽屬地點的「開港資料館」,保存許多幕末到昭和初期有關橫濱發展史的歷史文件,日方民間當時的浮世繪圖畫中,多將派里等異國人繪為飛禽走獸,猶如現今語異星生物第三類接觸的遐想!
‧源自明治時期源至今屹立不搖的名店、美食
日本最早販售鯛魚燒的創始店──麻布十番「浪花家」;以天然柑橘加工製成「夏蜜柑丸漬」聞名的幕末時開業的老店「光國本店」;幕末時躲過鳥羽伏見之戰砲火的笠置屋──今日家喻戶曉清酒品牌月桂冠的前身。
‧歷史人物與現代建築的結合──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是幕府末期推動維新革命中扮演重要腳色的劃時代人物,在國內外都有不少的擁護者。喜歡龍馬的朋友 不妨安排一趟四國高知桂濱海的「龍馬紀念館」之旅,在造型前衛如太空船的館內一覽龍馬生平,並探訪樹立海邊的龍馬雕像地標。
‧重新完整呈現日本最北網走監獄
1890年(明治23年)明治時期的北海道獄政制度 廢止了不合理的強制勞動作法位於日本最北位置的網走市 網走監獄博物館 名氣相當響亮 將原本的木造牢房與相關設施從監獄腹地內移築到博物館園區,成為對民眾開放的觀光設施。
‧不一樣的日本遊──國家重地日本銀行
1882年成立的日本銀行,統一了紙鈔的發行權,並正式將紙鈔發行改為金本位制,令金融秩序與國際匯價更加穩固。儘管日本銀行是敏感的國家重地,但仍有規劃讓民眾參訪的行程。其一得事先預約,每趟參觀約1小時,著重於讓參觀者認識日本銀行;另一種簡易的參觀則免預約。
透過歷史,我們在旅程中看到更多
歷史向來不只是過去的事,是和現在的一切息息相關的事。對於喜歡前往日本的旅人而言,無論偏好何種旅遊方式與主題,其實都跳脫不了明治維新的影響。作者從2005年開始赴日自助旅行開始至今,足跡已踏過全境47個都府道縣,對此感受特別強烈。因此在出版多本以地區旅行或鐵道旅行為主題的本格系旅遊書後,決定以歷史的管道進行突破,集結那些零散的明治故事場景,帶領讀者前往深度之旅,也引人進入歷史的隧道。
本書融合了對歷史事件的描述、時空環境影響的解說,再加上旅行造訪的訊息,讓旅人回到事發舞台,遙想當年的情況。作者在書中打破單一時間軸的敘事方法,改由六個主題面向穿針引線,讓不熟悉日本歷史的讀者,也能輕易融入時空的情境。在本書中,歷史脈絡與旅遊導覽同等重要。而且在景點與景點之間,透過歷史脈絡作為連結,交織出生動而立體的風貌。
台灣一年有超過四百萬人次赴日,但進行深度文史之旅者仍佔少數,這是相當可惜的。作者期許這本書能為讀者開啟另一雙明治歷史之眼,在參觀景點與享受美食外,用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再次認識日本。
作者簡介:牛奶杰
七年級生,不敢自稱文青、對很多事也一竅不通,但有自己的小小堅持與偏好,是個不喜歡浪費、支持物盡其用的旅人。因為付了全額的旅費,所以對旅行中會碰到的火車、飛機、車站、機場等大眾交通工具與設施,也都很感興趣。當其他人在心底埋怨交通時間太長時,他從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已開始享受「旅情的滋味」(或稱為「旅費的回饋」),而且持續到返抵小窩為止。
2008年起,在網路上撰寫「杰宿 絮語」與「杰水 輕喃」兩個部落格,分享旅行中的鐵道及飛行趣味,且常愛嘮叨一些老故事。期待在更多玩家的行程中,交通工具可以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會是旅行本質的一部分,甚至開始規劃自己心儀的鐵道旅行呢!著有《鐵道趴趴走遍北海道》、《四國趴趴走》、《開始在日本自助旅行》、《跟著鐵道達人輕鬆玩日本》。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MmQFI6QZs/hqdefault.jpg)
御奠園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伏波山進入公園,黃琉璃瓦蓋的仿古牌坊建築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圖南先生手書“伏波晚掉”的匾額,令人頓生詩情畫意。院內種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換,妙趣橫生。廊前置亭,亭內存放著一口“千人鍋”,直徑1米,高約1米,重約1噸,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的古鐘同為定粵寺的法器。古鐵鐘高2.5米,徑1.7米,重2524公斤,鑄造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其父所鑄。定粵寺建於1651年,用於宣揚明朝叛將孔有德協助清朝平定兩廣的功勞。還珠洞不是位於伏波山的山腹,古時只有臨江三面有洞口,要坐船才能進入,後來人們在西面和南面開了兩個洞口,這才可以從陸地步行入洞。洞內高4米~6米,寬 6米~8米,總長120余米,面積600餘平方米。該洞名為“還珠”源於幾個傳說,說法不一,其中一個是講述當年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交趾國得勝班師回朝,用船運載買來的薏苡回中原作為藥用,有人誣告他運的是從合浦搜刮來的珍珠,於是他就當眾把薏苡倒入了伏波潭裏,以表明自己的心跡,讓這些所謂的“珍珠”流還合浦。還珠洞分上下兩洞,“如層城夏道”,佇立臨江的東口,可望遠近的青山、江中的瀛洲、蒼翠的樹林,深不見底的碧波幽潭。唐代的佛教徒們在洞中塑了不少佛像,一般能辨認成形的有239奠,加上斧鑿痕跡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尊之多,成為唐代崇尚佛法,佛教盛極一時的標誌。還珠洞中的鎮洞之寶當屬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刻於石壁上的自畫像,像高1.2米,其身著古衣冠,定抱大袖,右手伸二指,若有所指,邁開右腳,作行走之勢,神態自若,風度瀟灑。像的上方有宋高宗的御筆像贊:“襄陽米芾,得名能書,六朝翰墨,漁獵無餘,骨與氣勁,妙逐神俱,風姿奕然,縱覽起予。”米芾的墨寶流傳後世的不多,因此這幅自畫像顯得彌足珍貴。試劍石位於洞中臨江的東口,“懸空而下,狀若浮柱,去地一線不合”。傳說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與作亂犯境者在還珠洞中談判,談至僵局,馬將軍拔劍而起,劍光一閃,竟將巨大的石柱貼地削去寸余,對方為之色變,立刻答應退兵。“退多遠?”“退一箭之地!”馬援轎釘截鐵地回答。對方自以為得計,二話沒說便表示同意,並親筆在箭杆上寫下“箭落為界”的字樣,伏波將軍登上伏波山,只見他弓如滿月,箭似流星,一箭射穿了三座山,直飛到作亂犯境者出發的地界才落下,對方見將軍如此神勇,只好悻悻地退回了他們的老巢。曾有讖云:“岩石連,出狀元”說的是只要這塊石頭每與地面相接觸一次,桂林就會出一名狀元。“狀元石”因此而得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79DKMaEMfg/hqdefault.jpg)
御奠園 在 御奠園淨界紀念會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御奠園 離別體驗。生命微電影. •. 4.6K views 7 years ago. 人生是一場無法彩排的電影,沒有NG重來的機會。 我們都走在一條同樣的路上,走得很慢,隔得很遠,卻絡繹不絕 ... ... <看更多>
御奠園 在 御奠園淨界紀念會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祭祀時總會有許多食物,祭拜完後這些食物常常就當作廚餘回收。 部分的人對祭祀過的食物會有所顧忌,但絕大數人還是秉持著「食物不浪費」,與其丟棄這些食物,御奠園選擇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