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汙到減碳的根本制度改革
#拿錢來談
文/ 好過日理事長 陳信諭 醫師
近日高雄人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就是空汙,而空汙污染源排放的大戶當然就是鋼鐵石化工業和燃煤電廠。
長期以來,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除了引發污染,也對全球暖化推波助瀾,並在複雜的政商結構下,綁架了台灣產業轉型的機會。「外部成本內部化」一直是各界的期望,但卻遲遲未能規制化。
超過30個政府代表與180個企業代表組成的「碳價領導同盟」(Carbon Pricing Leadership Coalition ,CPLC),是近年來針對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商業最具代表性的倡議組織。根據CPLC指出,碳標價主要有「碳交易(ETS)」和「碳稅」兩類,前者容許在總額逐漸調降下,持有行政許可的企業交易或保留排碳量。後者則是不預設總額,但設定固定之稅率。
世界經濟論壇的一篇報導指出,弔詭的是,支持碳標價機制最熱烈的反而就是製造業者,有超過1400家企業(合計市值超過7兆美元)準備引入內部碳價機制。例如Royal DSM(帝斯曼)已經將碳價定在每噸50英鎊。 而也已有40個左右的國家開始為碳排放標價,其中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是當今最大的碳排交易體系,今年安大略、魁北克、加州也已經簽署協議要創造共同碳市場。
以臺灣的鄰近國家而言,韓國已引入碳交易機制,日本則是引入碳稅機制,並考慮引入碳交易機制。中國部分省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廣東、天津、重慶、湖北已進行碳交易機制試點,該國更在2015年宣稱要打造世界最大碳交易市場。
今年5月,諾貝爾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 和英國國家學術院院長Nicholas Stern發表文章表示,「強勢碳價」除了是降低碳排放所必須,也是創造永續創新和發展所必須。這當然值得正受環境污染與產業轉型雙重威脅的高雄參考。
我們認為,藉由參考國際經驗,將碳價規制化,政府可以有政策工具引導企業朝向高值化,並將外部成本內部化後,用於投資低碳大眾運輸、綠能建築與基礎建設、環境工程、獎勵生態經濟創新等項目。從加拿大等國的經驗中,我們也看到這樣的政策有助於促進更多新創產業以及更多高薪工作。
長期以來,高雄承受台灣工業發展最大的衝擊,這並不是高雄人的選擇,而是殖民政權宰制政經體制的結果。2012年地方政府開徵類碳稅的嘗試,在中國國民黨執政下被中央否決。當時執政者除了長期漠視南部承受的環境苦痛外,更顯然毫不想改變現存制度。時過境遷,我們更該把握錯失的機會。近日在市議會總質詢中,如 吳益政 議員再次提到「碳稅」議題,對於深受污染、極端氣候等風險衝擊的高雄市民,這應該是不分黨派、立場要一起來深思考慮的。
#高雄 #產業 #空汙 #全球暖化 #風險控制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