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報》人物懷舊篇:
蠟筆小新的爸爸去世了,然而他還留下32年的房貸沒還完...
你小時候有看過《蠟筆小新》嗎? 自1990年動漫在雜誌連載開始,今年已經是小新誕生的第30年了。
小新一家四口也陪伴很多人走過了童年。調皮搗蛋愛惹媽媽生氣的小新,勤勤懇懇的爸爸野原廣志,愛慕虛榮的家庭主婦美芽,喜歡看帥哥的妹妹小葵。
在《蠟筆小新》充滿搞笑和歡樂的日常中,總讓我們看到了最平凡卻又最簡樸的快樂。
然而,上個月卻傳來令人惋惜的消息,為小新爸爸「野原廣志」配音的聲優藤原啓治,因患癌症去世,享年55歲。藤原啓治從1992年開始為《蠟筆小新》配音24年。2016年患病暫停配音工作, 隔年又堅持復工。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一次「野原廣志」會回歸時,上月卻傳來了他病逝的消息。
在4月17日播出的《蠟筆小新》中,製作方以字幕的方式悼念了藤原啓治,並用他錄下的一句「新之助」,作為結尾。
小新,這一聲,是爸爸最後一次叫你了。
每個成年人的辛酸,都能在他身上看到
或許重溫《蠟筆小新》, 是對「爸爸」最好的懷緬。在日本網上「最希望他成為我父親」的投票中,小新的爸爸野原廣志排第一。
但小時候看動畫,總覺得他好挫。欠著32年房貸和36期車貸,是個早出晚歸社畜,幹死幹活都升不了職的萬年股長,在家沒地位,還是個愛看美女的中年大叔。
在劇場版《大人帝國的反擊》中,一段用三分鐘講述野原廣志前半生的故事,卻讓無數人淚目。那時候,廣志也不過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後,小手捉著父親衣角,開開心心去河邊釣魚。
放學後和小夥伴打完棒球,吃著冰棒,騎著車在田野中,是少年時期最自在的時光;情竇初開,放學時和心儀的女孩子一起,走回家的那條路,一定是青春時走過最長最美好的一段;但所有的情竇初開都是有期限的,會有美好也有苦澀;畢業後剛到大城市打拼的廣志,和所有愣頭青一樣,在外漂泊迷迷茫茫,又對未來充滿希冀。
剛踏入社會時,免不了磕磕碰碰,被上司訓斥一頓。下班後居酒屋裡喝酒解悶,社畜的日常也不過如此;直到遇上能陪伴自己走過下半生的伴侶,和她組建家庭,成家立室;小新出生,廣志從此有了「父親」的身份,踏入又一人生新階段;他身上背負著房貸車貸和一家四口的支出,這個平平無奇的上班族,早被生活壓彎了腰。
想起曾刷爆朋友圈的一句話,「你不要大聲責罵那些年輕人,他們隨時都可能辭職,但你可以責罵那些中年人,因為他們不敢。」
每個中年男人的心酸,都能在他身上看到。但不管多累,他的不易從不寫在臉上,也不把壞情緒帶回家裡,在妻子孩子面前永遠是那個開朗搞笑的爸爸。
出走半生,歸來已是中年人。那個曾經坐在父親後座的小男孩,如今也成為了一位走在前面帶領著家人的父親。小新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後,就像當年的廣志一樣。日後這茫茫人生路,如果可以一直伏在父親寬厚安全的肩膀上,誰又會想離開。
雖然生活充滿柴米油鹽,少年變成了中年,但家人的歡笑卻成了廣志最大的動力。
評論里說,這三分鐘如走馬燈般看完了廣志前半生,途中幾次忍不住落淚。
這不僅是廣志的前半生,也是無數你和我的人生。時間過得太快,曾經想要閃閃發光的人生,卻逃不過淪為無趣普通人的命運。
或許我們終此一生,不過是把所有的平淡無奇都暴露在眾人面前。但平凡就真的可怕嗎? 哪個平平無奇的中年人,不是在負重前行呢?
就如廣志所說的 「 真正讓世界運轉的,正是像我們這樣成千上萬的平凡人啊!」
曾經,廣志也感到過中年不得志,升職無望,想辭職又迫於家庭的責任而猶豫。美芽聽了不但沒有責怪他,還很支持,「這是你的人生啊,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對生活妥協沒什麼失敗可言,平凡也是人生的一種底色。妻子的支持和理解, 孩子幸福的笑容,那些被生活所磨平的稜角,總會以另一種方式填補你的人生。廣志的存在,彷彿在告訴我們,不要回避人生的每個階段,即使面對生活的洪流,也別對美好視而不見啊。
小時候想成為小新,長大了想成為廣志
或許廣志無錢無勢,算不上什麼成功人士,但無可否認的,廣志是個好丈夫是個好爸爸。愛妻、體貼、溫柔、把工資全都上交給美伢,自己只有一點點喝酒的零花錢。家裡雖然過得比較節儉,但只要是老婆喜歡的東西,還是盡力去滿足她。
有次美伢把他一個月的工資都弄丟,急得要哭時,廣志抱住美伢安慰她,只要你和小新沒事,其他都不是問題啊。
廣志雖然要掙錢養家,但從不會把家裡的事高高掛起與他無關。他依然會陪伴孩子,給予他們所有父愛。明明很難得才有了不用加班的週末,卻還是陪小新玩了一整天。聽到小新說「今天很高興」時, 疲憊也煙消雲散。
廣志會把小新當成大人一樣,語重心長地教會他很多人生道理。有一集裡,爸爸媽媽忘了給小新買聖誕禮物,但晚上商店全都關門了。這時,小新卻還在擔心妹妹會沒有禮物。看到小新如此懂事,廣志冒著大雪跑出去,找遍了所有的商店,就算會被老闆臭罵一頓,也不能讓孩子失望。或許小新身上的暖男基因,也是遺傳廣志的吧。
雖然他頑皮、搗蛋、會惹媽媽生氣、愛跳屁屁舞,愛調戲年長大姐姐。但神經大條的小新其實有著一顆溫暖而細膩的心,總在不經意間感動你。當美芽瞞著小新去超市搶購時,突然下起大雨。在家的小新想起媽媽沒帶傘,於是一個人拿著傘出門去接媽媽。
妮妮因為喜歡的錐造老師要走了,難過得一個人躲在草叢後哭。小新發現後,默默走到她身邊,溫柔地拍了拍妮妮的頭,「不哭」 。
有次,好朋友正男因為掉了錢害怕被媽媽罵,著急地大哭。小新看到後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錢給了正男,轉頭卻偷偷苦惱怎麼和媽媽交代。
他不是別人家的乖孩子,他是自己家的搗蛋鬼。
家人的樂觀和包容,讓小新一直在無拘無束地做自己。能夠坦率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大膽表達自己的善意,對生活有著最純粹的認識。
也正因為有廣志的努力奮鬥,小新才能在這樣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中成長,做一個自由幸福的小孩。
長大之後,終於看懂了小新的人生哲學
以前看《蠟筆小新》,你會被他色色的大象舞逗樂,會羨慕他和春日部小夥伴們純真的友誼。而現在,每個看《蠟筆小新》的大人,更多的是為了治癒自己。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你會不會羨慕蠟筆小新」,底下有200多條評論。而這裡面,有超過一大半都是成年人。
作者臼井儀人說過,《蠟筆小新》很多內容都取材於他自身的童年和家庭。
臼井在畢業後,邊打工賺錢養家,邊畫漫畫。他也像廣志一樣,有個體貼的妻子,有兩個可愛的孩子,每天一邊創作漫畫一邊享受家庭的快樂。然而,幸福在2009年戛然而止。臼井儀人登山時失足跌落山谷不幸罹難。小新失去了「爸爸」。
2019年, 小新國語配音的蔣篤慧小姐因癌症過世。這次,藤原啓治去世,小新又一次失去「爸爸」。
作為被《蠟筆小新》陪伴了整個童年的我,居里一次次地在這部動漫上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
從1990年《蠟筆小新》開始在雜誌連載,2002年引進中國。30年過去了,那群被它陪伴的孩子們,也經歷了求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 在小新一家陪伴而長大的我們,好像突然一下,就老了。
從跟小新一樣大的年紀開始看《蠟筆小新》,到現在已經快跟廣志一樣了。好在他們從沒變過,仍然是我們記憶中最柔軟的一部分。
蠟筆小新從來就不只給小孩子看的,它更像是一部給成年人看的動畫。令你有認清現實的無奈後,依然熱情擁抱生活的勇氣。
小時候我們看的是快樂,現在看的更多是生活。
無論是5歲,還是30歲,願你也能像廣志和小新一樣,保持著那顆純粹的心,就算做個平凡的大人,也要記得留給自己做夢的空間。
Credit: 居里生活筆記
後會有期光錐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檀報》人物懷舊篇:
蠟筆小新的爸爸去世了,然而他還留下32年的房貸沒還完...
你小時候有看過《蠟筆小新》嗎? 自1990年動漫在雜誌連載開始,今年已經是小新誕生的第30年了。
小新一家四口也陪伴很多人走過了童年。調皮搗蛋愛惹媽媽生氣的小新,勤勤懇懇的爸爸野原廣志,愛慕虛榮的家庭主婦美芽,喜歡看帥哥的妹妹小葵。
在《蠟筆小新》充滿搞笑和歡樂的日常中,總讓我們看到了最平凡卻又最簡樸的快樂。
然而,上個月卻傳來令人惋惜的消息,為小新爸爸「野原廣志」配音的聲優藤原啓治,因患癌症去世,享年55歲。藤原啓治從1992年開始為《蠟筆小新》配音24年。2016年患病暫停配音工作, 隔年又堅持復工。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一次「野原廣志」會回歸時,上月卻傳來了他病逝的消息。
在4月17日播出的《蠟筆小新》中,製作方以字幕的方式悼念了藤原啓治,並用他錄下的一句「新之助」,作為結尾。
小新,這一聲,是爸爸最後一次叫你了。
每個成年人的辛酸,都能在他身上看到
或許重溫《蠟筆小新》, 是對「爸爸」最好的懷緬。在日本網上「最希望他成為我父親」的投票中,小新的爸爸野原廣志排第一。
但小時候看動畫,總覺得他好挫。欠著32年房貸和36期車貸,是個早出晚歸社畜,幹死幹活都升不了職的萬年股長,在家沒地位,還是個愛看美女的中年大叔。
在劇場版《大人帝國的反擊》中,一段用三分鐘講述野原廣志前半生的故事,卻讓無數人淚目。那時候,廣志也不過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後,小手捉著父親衣角,開開心心去河邊釣魚。
放學後和小夥伴打完棒球,吃著冰棒,騎著車在田野中,是少年時期最自在的時光;情竇初開,放學時和心儀的女孩子一起,走回家的那條路,一定是青春時走過最長最美好的一段;但所有的情竇初開都是有期限的,會有美好也有苦澀;畢業後剛到大城市打拼的廣志,和所有愣頭青一樣,在外漂泊迷迷茫茫,又對未來充滿希冀。
剛踏入社會時,免不了磕磕碰碰,被上司訓斥一頓。下班後居酒屋裡喝酒解悶,社畜的日常也不過如此;直到遇上能陪伴自己走過下半生的伴侶,和她組建家庭,成家立室;小新出生,廣志從此有了「父親」的身份,踏入又一人生新階段;他身上背負著房貸車貸和一家四口的支出,這個平平無奇的上班族,早被生活壓彎了腰。
想起曾刷爆朋友圈的一句話,「你不要大聲責罵那些年輕人,他們隨時都可能辭職,但你可以責罵那些中年人,因為他們不敢。」
每個中年男人的心酸,都能在他身上看到。但不管多累,他的不易從不寫在臉上,也不把壞情緒帶回家裡,在妻子孩子面前永遠是那個開朗搞笑的爸爸。
出走半生,歸來已是中年人。那個曾經坐在父親後座的小男孩,如今也成為了一位走在前面帶領著家人的父親。小新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後,就像當年的廣志一樣。日後這茫茫人生路,如果可以一直伏在父親寬厚安全的肩膀上,誰又會想離開。
雖然生活充滿柴米油鹽,少年變成了中年,但家人的歡笑卻成了廣志最大的動力。
評論里說,這三分鐘如走馬燈般看完了廣志前半生,途中幾次忍不住落淚。
這不僅是廣志的前半生,也是無數你和我的人生。時間過得太快,曾經想要閃閃發光的人生,卻逃不過淪為無趣普通人的命運。
或許我們終此一生,不過是把所有的平淡無奇都暴露在眾人面前。但平凡就真的可怕嗎? 哪個平平無奇的中年人,不是在負重前行呢?
就如廣志所說的 「 真正讓世界運轉的,正是像我們這樣成千上萬的平凡人啊!」
曾經,廣志也感到過中年不得志,升職無望,想辭職又迫於家庭的責任而猶豫。美芽聽了不但沒有責怪他,還很支持,「這是你的人生啊,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對生活妥協沒什麼失敗可言,平凡也是人生的一種底色。妻子的支持和理解, 孩子幸福的笑容, 那些被生活所磨平的稜角,總會以另一種方式填補你的人生。廣志的存在,彷彿在告訴我們,不要回避人生的每個階段,即使面對生活的洪流,也別對美好視而不見啊。
小時候想成為小新,長大了想成為廣志
或許廣志無錢無勢,算不上什麼成功人士,但無可否認的,廣志是個好丈夫是個好爸爸。愛妻、體貼、溫柔、把工資全都上交給美伢,自己只有一點點喝酒的零花錢。家裡雖然過得比較節儉,但只要是老婆喜歡的東西,還是盡力去滿足她。
有次美伢把他一個月的工資都弄丟,急得要哭時,廣志抱住美伢安慰她,只要你和小新沒事,其他都不是問題啊。
廣志雖然要掙錢養家,但從不會把家裡的事高高掛起與他無關。他依然會陪伴孩子,給予他們所有父愛。明明很難得才有了不用加班的週末,卻還是陪小新玩了一整天。聽到小新說「今天很高興」時, 疲憊也煙消雲散。
廣志會把小新當成大人一樣,語重心長地教會他很多人生道理。有一集里,爸爸媽媽忘了給小新買聖誕禮物,但晚上商店全都關門了。這時,小新卻還在擔心妹妹會沒有禮物。看到小新如此懂事,廣志冒著大雪跑出去,找遍了所有的商店,就算會被老闆臭罵一頓,也不能讓孩子失望。或許小新身上的暖男基因,也是遺傳廣志的吧。
雖然他頑皮、搗蛋、會惹媽媽生氣、愛跳屁屁舞,愛調戲年長大姐姐。但神經大條的小新其實有著一顆溫暖而細膩的心,總在不經意間感動你。當美芽瞞著小新去超市搶購時,突然下起大雨。在家的小新想起媽媽沒帶傘,於是一個人拿著傘出門去接媽媽。
妮妮因為喜歡的錐造老師要走了,難過得一個人躲在草叢後哭。小新發現後,默默走到她身邊,溫柔地拍了拍妮妮的頭,「不哭」 。
有次,好朋友正男因為掉了錢害怕被媽媽罵,著急地大哭。小新看到後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錢給了正男,轉頭卻偷偷苦惱怎麼和媽媽交代。
他不是別人家的乖孩子,他是自己家的搗蛋鬼。
家人的樂觀和包容,讓小新一直在無拘無束地做自己。能夠坦率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大膽表達自己的善意,對生活有著最純粹的認識。
也正因為有廣志的努力奮鬥,小新才能在這樣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中成長,做一個自由幸福的小孩。
長大之後,終於看懂了小新的人生哲學
以前看《蠟筆小新》,你會被他色色的大象舞逗樂,會羨慕他和春日部小夥伴們純真的友誼。而現在,每個看《蠟筆小新》的大人,更多的是為了治癒自己。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你會不會羨慕蠟筆小新」,底下有200多條評論。而這裡面,有超過一大半都是成年人。
作者臼井儀人說過,《蠟筆小新》很多內容都取材於他自身的童年和家庭。
臼井在畢業後,邊打工賺錢養家,邊畫漫畫。他也像廣志一樣,有個體貼的妻子,有兩個可愛的孩子,每天一邊創作漫畫一邊享受家庭的快樂。然而,幸福在2009年戛然而止。臼井儀人登山時失足跌落山谷不幸罹難。小新失去了「爸爸」。
2019年, 小新國語配音的蔣篤慧小姐因癌症過世。這次,藤原啓治去世,小新又一次失去「爸爸」。
作為被《蠟筆小新》陪伴了整個童年的我,居里一次次地在這部動漫上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
從1990年《蠟筆小新》開始在雜誌連載,2002年引進中國。30年過去了,那群被它陪伴的孩子們,也經歷了求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 在小新一家陪伴而長大的我們,好像突然一下,就老了。
從跟小新一樣大的年紀開始看《蠟筆小新》,到現在已經快跟廣志一樣了。好在他們從沒變過,仍然是我們記憶中最柔軟的一部分。
蠟筆小新從來就不只給小孩子看的,它更像是一部給成年人看的動畫。令你有認清現實的無奈後,依然熱情擁抱生活的勇氣。
小時候我們看的是快樂,現在看的更多是生活。
無論是5歲,還是30歲,願你也能像廣志和小新一樣,保持著那顆純粹的心,就算做個平凡的大人,也要記得留給自己做夢的空間。
Credit: 居里生活筆記
後會有期光錐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一起商業團山難,探討台灣的山域政策》
本山難發生於2019年3月,綽號「虎哥」的商業團領隊王詮翔,身為登山嚮導卻疑似判斷失誤,進而造成客戶在裝備不周的情況下不幸滑墜身亡。除了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逝者家屬的不滿更是非常強烈。
最近檢方認為他不專業、無責任感,還意欲透過媒體營造有利於己的輿論,足證犯後毫無悔改,依過失致死罪起訴,求處2年有期徒刑。
根據事後各方資訊所拼湊的現場情況,當時山上有積雪,隊員未配備齊全,他卻說可以繼續登頂,結果一位隊員不幸滑落摔死,其家屬認為嚮導難逃其責,是為起訴之由來。
.
這事可大可小。
對於大眾來說,這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山難,頂多就是進入司法程序來決定領隊是否要負責任而已;但對於我來說,這一則小小新聞背後的是台灣登山環境長久以來的制度缺失,甚至不少人就連領隊/嚮導以及商業活動的意涵都一知半解,讓我們平白損失了建設性討論的機會。
以下就讓我細加剖析此事,望大家能有更全面的瞭解。
-\-\-\-\-
1. 政府未有「使用者管理」觀念
走在步道上一眼望去,我們怎麼知道誰是自組團,誰是商業團?答案是沒有明確定義,但大家一樣都是在使用有限的山屋、營地空間,彼此之間乍看之下別無二致。然而即便沒有數據可供參考,常在熱門百岳路線上活動的山友,都能感受商業團體的存在感有多高。
施政應以數據為基礎,但如果沒有辦法區分這群人,也就不容易以客觀的角度來檢討現行制度。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能清楚知道排雲山莊(全台競爭舖位最激烈的地方)和其他熱門山屋的使用數據為何,長期來看有多少舖位是商業團抽走,多少是自組團抽走,才能依此改善現有制度,例如引入國際上行之有年的商用配額制或特許經營制度,保障公共資源分配上的平等。
究竟該如何應對「假自組真商業」的散兵游勇、層出不窮的人頭戰術、個資盜用、多地申請、連續申請等,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林務局多半是力不從心。結果?申請到的團體或選擇避不見面,或臨時撤銷申請,讓眾山屋在兢爭最激烈的假日也能出現空位,對於那些長期籤運或網速/手速欠佳的山友來說情何以堪。
這一直是令當局最頭痛的問題,可是我認為只要開始進行使用者分類與數據統計,就能露出一道曙光。但分類的前提是清楚的定義,詳見下面的第2點。
2. 何謂「商業登山」?
入園證是眾生平等,一視同仁的設計,國家公園對領隊並無資格上的要求,也就是說任何人都能收費帶隊爬山。極端案例之中,出山難還能將責任推回給客戶,甚至呼叫直升機來載受傷的客戶下山,費用全民買單,自己的判斷不周、思慮不嚴、能力不足都不必受到檢討,商譽也缺乏公開透明的機制可供民眾參考。
當然──這是少數極端案例,但少數極端案例偏生容易成為突破同溫層的錐子尖端,長久下來其實會加深大眾對戶外活動的誤解。
承1.,我國對於誰才能「合法」辦理登山行程,非常地曖昧不明,也就是這曖昧不明,給了不肖業者施展的空間。看看現在靠山賺錢的業者們,有多少人成立了旅行社?有多少人以協會之名行營利之實?有多少人假借自組隊名義出團卻從未平攤所有費用?
實務上,資本額動輒數百萬的旅行社不是每人都成立得起,所以他們要不就依附在某旅行社名下「靠行」,要不成立美名為服務山友的協會,要不就以自組隊為幌子來執行業務。這不是業者不想守法,這法本身就是模糊的存在!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一直都認為應該採取美國政府對國有地上商業活動的定義:凡是任何活動牽扯到利益交換,包括金錢、服務、貨品等,都是商業行為。
對應到我國的律法,這玩意兒叫做「國家公園事業」,但猜測是因為許久以前的官員認為商業登山市場規模微不足道,故沒有積極推動。然而在高山嚮導證與傳統協會退場之後,商業登山活動日益普及,但我國的管理體制,就如同許許多多領域中的政策一樣,依然原地踏步,等待著立法與修法的變革。
或許《登山嚮導服務定型化契約》是個不錯的解法,但就如同本文所述,現在這個行業根本上還存在著許多定義上的模糊地帶,所以可能還有得等吧。
.
□ 國家公園收費簡介
更深一層討論,原則上台灣國家公園向來都是100%公帑支持,2013年政府曾動過收費的念頭,認為支出年年升高,應該以使用者付費換取更好的服務,卻遭到立委抨擊而不了了之,但2015年還是在國發會要求下通過了,顯示高層認同應該開闢財源來應付逐年升高的訪客人次。
近來實施收費制的錐麓古道據推測在去年就為國家賺進了600萬台幣,顯示這個模式不是行不通。雖然目前的案例都集中在觀光型的一日/半日行程上,但若套在山岳型國家公園內的多日登山活動上,以這種方式創造收入讓山屋/營地軟硬體服務、步道養護、垃圾清運等更好,何樂而不為?
.
3. 商業登山,我們付的錢換來的是什麼?
無論是「領隊」或「嚮導」,在大部分如今的登山團體中,就是個拿主意的領導者。有跟過商業團的人,應該能記得隊伍裡走在最前面的嚮導;習慣自組隊的人,也知道隊上誰的資歷最豐富,且眾隊員都願意聽他的話。
然而在90年代,就有前輩觀察到「... 目前我國的登山團隊,對領隊的認識十分淡漠,甚至忽略其重要性,使得領隊的立場變得十分模糊;在另一方面,領隊所應具備的責任感亦漸之消失,逃避責任的風氣反而盛行起來 ...」
以上話語摘自1993年出版的台灣登山百科全書。就連快30年前就這樣了,現在的我們只能更糟,領隊該具備的技術、經驗、品格,對於新生代山友來說是個模糊的輪廓,虎哥也只是負面教材的其中一頁罷了。
我們付錢給人,讓他帶領我們爬山,主要就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所以才交由專業人士管理風險。這就是以金錢交換服務,交換領隊/嚮導的知識、能力、責任,讓我們能平安地回家。
雖然這不代表客戶就免責,但假如是領導者的計畫與決定出了差錯而導致山難,那他即是有失專業,必須承擔或多或少的責任。即便「安全是自己的責任」,但消費者不就是為了保障安全而雇用嚮導嗎?
4. 虎哥之流能繼續帶隊嗎?是。
以往在傳統協會與大學登山社的體系底下,不適任的領隊會在通盤檢討後被剝奪帶隊的資格,甚至出現死亡山難後還會連累整個組織,遭到警察機關禁止申請入山證一年至數年不等。
現在商業框架底下的失職的領隊/嚮導,或是風評不佳的業者,我們可有任何辦法反制?除了上法庭自力救濟之外,沒有。承1.與2.,就連使用者管理與商業活動定義都不清不楚,這真是談何容易。
於是消費者陷入了一個只能自立自強的尷尬處境。對於大眾而言,誰會知道同行程不同業者的報價上差異會體現在何處?誰能輕鬆查到某業者的風評如何?假設某業者早就聲名狼藉、素有劣跡,為何還能持續穩定出團?我說過了,登山安全不是僥倖的安全,我們都不應該拿命賭在低價團的俄羅斯輪盤。
所以我才在去年登山研討會論文中建議政府(現在的主管機關是體育署)應該盡快確立未經許可在國家公園/林務局轄區內營利是為非法,建立業者名錄,有個基本的列管機制,起碼能夠阻止極端個案繼續帶隊賺錢,以及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這不是反應過度。人命啊。這個時代,寄望跟團的客戶都能對自己負責只是種奢望,總是有依賴度特別高的一群人,甚至人數只增不減,除了長期宣導教育外別無他法;但另一方面,商業管理體制上的革新,是現在就能做的事情,雙管齊下豈不美哉?
以民間發起之嚮導協會等方式來促成有效管理、去蕪存菁,一直以來都有人在談論,但尚無實質進展,我們剩下的解決之道,無非就是讓公權力出手了吧。
.
現在正是「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但政府究竟想不想讓我們陳舊的體制與國際看齊,讓中外訪客都能滿意、安全地完成登山行程?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團結、監督,是我們公民擁有的最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