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P-DELTER COFFEE PRESS】黑色版-限量上市
#黑色標配金屬濾網 #比加購現省200 #數量有限
這一批賣完下一輪會回到透明的版本喔
喜歡黑色D.C.P的話,不要考慮太久厚,買不到會生氣喔
D.C.P是kickstarter募資平台上成功募資的咖啡商品
問世時間很短,一般人會拿它來和愛樂壓作比較
但其實兩者之間的沖煮觀念是截然不同的
愛樂壓是【浸泡系統加手壓力】,觀念有點像syphon
D.C.P是【濾泡系統加手壓力】,觀念有點像手沖
因此風味的表現也完全不一樣,層次感更豐富是最大的特徵
D.C.P的結構設計,熱水是放在活塞內,不直接和水接觸
當你將活塞拉高,水就進入萃取室,才開始萃取
萃取時間夠了,你才施加手壓力,把這一段水擠出
然後再一次提高活塞把第二段水注入,重複這個萃取過程
多次給水分別萃取出不同的風味後,就完成你的咖啡
❓給水要分幾段
❓每一段要不要等待
❓手壓力的力道多大
❓時間個別是多長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你咖啡風味,而這就是D.C.P的有趣之處
D.C.P最新穎的地方是結合了手壓力和濾泡
讓他成為一個全新的系統,確實和手沖的萃取觀念可以靠攏
各位若是手沖的愛好者,真的很值得挑戰喔~
詳細的沖煮畫面,可參考學長的影片開箱:http://yt1.piee.pw/H7JST
📌 訂購網址
蝦皮商城:https://reurl.cc/a9pkol
樂天商城:https://reurl.cc/YOM9yD
另有D.C.P專用濾紙可供選購
「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台灣飲料調製協會- 影響咖啡的因素影響咖啡的主要因素有八個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咖啡粉粗細對風味的影響-元食咖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Easy 咖啡萃取咖啡教學-手沖咖啡沖泡原理上視影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加快沖煮流速-拯救苦澀咖啡-改善過度萃取-元食咖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手沖教學] 咖啡萃取的三階段實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震驚!學員沖煮的咖啡竟然比咖啡店老闆的還好喝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手沖咖啡增加濃度的最好方式-元食咖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義式濃縮萃取常見的六大錯誤分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咖啡濃度與萃取概念 只要懂得萃取原理任何器具都能靈活運用 ... 的評價
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週日咖啡故事館 #如何好好享受一杯咖啡
【無毒農週日咖啡故事館:「品」咖啡?不如讓我們聊聊如何享受一杯咖啡。】
從開始四處做咖啡推廣之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除了「什麼是完美萃取?」、「哪種烘焙度最適合?」這類較為專業的問題之外,不外乎就是關於如何「品咖啡」的問題了。第三波精品咖啡崛起之後,大家對於喝咖啡這件事情開始從日常生活的提神飲料,逐漸轉變成對於品味的追求(注1)。「品咖啡」這件事情變得與「品紅酒」一樣,成為一種儀式感,灣區的Blue Bottle甚至被譽為咖啡界的Apple,成為白領與科技新貴人手一杯的流行象徵。
西風東漸,自從Starbucks開始佔據了台灣人的視線之後,無論是大都會還是地方小鎮,各式樣的咖啡館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多了起來。不過,咖啡之於我們畢竟是外來的產品,我們對於咖啡的品飲概念,自然不像茶飲一般,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見解。於是乎,如何「喝咖啡」這件事情變成為我每次課堂上最多人感興趣的事情。其實咖啡與其他的飲品一樣,只要我們稍稍瞭解以下一些基本的常識,雖然不會馬上變成行家,但也足夠成為入門者,得以初窺咖啡世界的堂妙。
#不要預設咖啡該是什麼味道
首先,就是不要預設咖啡該是什麼味道。我知道對大多數人來說,咖啡的既定印象就是苦苦的,所以坊間才會有「人生已經夠苦,為什麼還要喝咖啡虐待自己」的有趣說法。但其實這是一種對咖啡十分大的誤解!咖啡除了苦之外是還有許多味道的。根據SCA(精品咖啡協會)所制定的咖啡風味輪(注2)來看, #咖啡風味可分成九大類近百種味道,而其中會讓口感「產生苦」的感覺的,只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酸與甜。所以,下次如果喝到一杯帶有酸味的咖啡,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不對的。相反來說,如果你喝到的咖啡既不酸、又不甜而只有苦味時,不妨跟咖啡師討論一下,看看是不是出杯的環節出了問題,或是自己的肝膽或生活習慣出了問題喔。(注3)
#酸甜苦鹹鮮 咖啡一點都不缺
從人所能感受到的味覺來看,咖啡能體現出酸、甜、苦、鹹這四種是比較沒有爭議的。至於鮮味仍有許多討論,至今沒有明確的定論。這裡指的鮮味與新鮮無關,指的是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酸類,例如茶葉的鮮味是來自於茶氨酸,而我們在喝魚湯時所感受到的鮮味則是來自於肌苷酸等。咖啡含有超過一千種以上的化學成分,其中包含以綠原酸在內的有機酸類亦不在少數,所以咖啡是否具有鮮味,我想是有許多討論空間的。
#風味描述不只是嘗出來的
有常去咖啡館的朋友一定會發現,在菜單上「單品」(或精品)的部分,店家大多會加上風味描述。在這裡我想提醒一下,這些風味描述不全是「嘗」出來的!一般來說,除了透過品嘗感受到口腔中的味道之外,大多數的風味是透過「嗅覺」與「觸覺」,甚至於是情感面所感受到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喝的人的自身經驗累積。舉例來說,接骨木、忍冬花(金銀花)這些感知,如果在生活經驗中沒有接觸過,自然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樣的風味;又或者如「夕陽下」、「昏黃」、「晨曦」、「拂面而來」這些類情感面的風味描述,則是需要喝的人以更擴散的情感面來體會的。
#不同產區有不同風味
風味輪也好、風味描述也罷,現在精品咖啡對於產區與咖啡豆的要求嚴然接近紅酒酒莊的標準。咖啡豆在不同的產區、地塊、微氣候、土壤條件等客觀的環境因素下,都會體現出不同的風味。因此,早年以國家來區分風味的說法在現在需要做些調整。所以,同樣是「肯亞AA」也會因為不同莊園而有些許上的風味差異,千萬別被既定印象所影響,誤以為自己喝的是不對的咖啡喔。
#好咖啡不是一個人的事
從種植(產地)、生豆處理、烘焙、研磨、沖煮到出杯,一杯咖啡的「好與壞」絕對不只是單一的事情。如果再加上飲用者的飲食習慣、口味喜好、既定印象等主觀因素,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地說,一杯好咖啡的誕生跟你、我都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就如同「酸」的正面情緒詞彙是「清爽」,反面則是「酸澀」,除了飲品本身的客觀條件(如酸的時間長短、與其他味道所產生的相互作用)之外,飲用者的主觀因素亦會影響最終的結論。
總結來說,「品」跟「享受」其實是類似的,因為只有你從中得到樂趣之後,才有動力持續探索。所以我的建議是,不妨先把所有的枷鎖拋開,以開放、享受的心態去喝咖啡。我誠摯地相信,在沒有預設條件與前提的情況下,每杯咖啡都有其優劣。當然,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只需要覺得好不好喝即可,但請一視同仁(想一下,為什麼你能接受優格的酸,卻不能接受咖啡中有酸味?),並在客觀的條件下去體驗(連鎖咖啡店的咖啡風味不應該是判斷的唯一標準)。這樣,我相信要成為一個「專業喝咖啡」的人其實並不真的困難,至於想對咖啡有更近一步認識,甚至想成為咖啡師,則需要透過科學與不斷地累積經驗才行了。
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喝到一杯自己喜歡的咖啡。
注解:
1.不是說第三波之前大家對於咖啡口味不重視,只是第三波之後咖啡風味的劃分更細緻、更多元。
2.最初是由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於1995年制定,2016年則推出了更新版,以更科學與廣泛的感官詞彙重新定義咖啡風味。
3.當人的肝膽出了問題時,則容易產生「口苦」的現象。常吃燥熱的食物、經常熬夜或抽煙的人也較容易感受到苦味。
下篇預告👉 【咖啡三連問:喝咖啡提神?喝咖啡會心悸嗎?咖啡該怎麼喝最好?】
📌更多閱讀:
「台灣阿里山生豆後製邀請賽」採訪紀錄(上)https://www.facebook.com/GreenBox.in.tw/posts/3359083884192530
「台灣阿里山生豆後製邀請賽」採訪紀錄(中)https://www.facebook.com/GreenBox.in.tw/posts/3380685338699051
「台灣阿里山生豆後製邀請賽」採訪紀錄(下)https://www.facebook.com/GreenBox.in.tw/posts/3396687920432126
「無毒農週日咖啡館」關於咖啡與飲食的搭配,肉桂捲篇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Box.in.tw/posts/3421488881285363
「無毒農週日咖啡館」:寫在肉桂捲搭配之後——究竟什麼是好的「飲、食」搭配?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Box.in.tw/posts/3460060317428219
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分享一下小編在家上班一周,大人學對我來說最實用的線上課程【第一次接觸精品咖啡就上手】吧!
小編一直以來就是個習慣喝咖啡的人,對於我來說,早晨一杯咖啡猶如開啟一天的一種 #儀式。
但一直以來,小編對於咖啡並沒有很講究,就是便宜的咖啡豆加上一般的手沖壺,沖出來加減喝這樣,畢竟平常趕著上班,沒有那麼多閒情逸致坐下來好好沖一杯咖啡。
但是這波疫情,小編有更多在家的時間,也確實開始實踐課程中的方法。
雖然教的是精品咖啡,但是老師在裡面也有分享許多讓咖啡變得更好喝的技巧。
這裡就來分享三個給平常需要一杯咖啡開啟一天的朋友吧!
#找出自己喜歡的焙度
影響咖啡風味的第一要素,是咖啡的烘焙度。
淺烘焙的咖啡豆,碳化比較淺,所以容易帶花果香,但是也因為碳化比較淺,所以酸值比較明顯。
隨著焙度往深的方向走,到深烘焙的時候,所有花果香、化學物質會經過焦糖化跟焦油化,變成厚厚的碳香,這是木質部散發出的味道。
所以咖啡的焙度,會影響的是咖啡基底的風味。
所以如果你看到深烘焙的咖啡豆,表示沖出來的味道,碳味會比較重,厚度也比較明顯,苦味也可能相對明顯。
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豆子,是咖啡變好喝的關鍵之一。
#怎樣的水可以泡出更好喝的咖啡?
影響咖啡沖泡的要素,第二是水質,水占咖啡整體的99.99%。怎麼挑水質?
一般的自來水,含有氯還有明礬,經由進水廠過濾之後的水,雖然號稱乾淨可以喝,但是它還會經過送水道,所以不會建議使用一般自來水直接加熱來沖咖啡,能夠用單濾芯的淨水器來過濾水,再把水煮沸過,讓水中的氯可以被蒸汽帶走。
如果再進一步,可以用礦泉水來沖泡看看。礦泉水含有礦物質跟TDS(也就是所謂的「溶解性固態總量」),因為這兩樣東西,都能增加咖啡風味的層次。
礦泉水是經過岩層去透析出這些礦物質,而這些礦物質是影響咖啡風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小編以前都是用煮沸的自來水,因為前陣子怕停水,所以家裡有不少礦泉水,實測後發現咖啡確實喝起來更香醇,更像店家煮的。
#怎樣的溫度可以泡出更好喝的咖啡?配合焙度的做法
另外,影響咖啡好壞的,還有水溫。
水溫為什麼會對咖啡影響很大呢?因為隨著烘豆由淺到深,改變它最大的要素是,萃取的效率好不好,只要碳化越嚴重的咖啡豆,萃取的效果會越好。
如果用物理學的概念來講,溫度跟萃取效率之間的關係,是溫度越高,萃取效率越好。
所以假設你現在的咖啡豆碳化越嚴重,代表你萃取出來的東西就會越多。所以對於深烘焙的咖啡,我會建議,儘量降低萃取的水溫,大約降到87度以下,到85、84度都可以。
所以相對的,如果現在手上的咖啡豆是淺烘焙,那我們建議的溫度就可能會拉到90度、92度,最高大概94度左右;如果是中烘焙的咖啡,就會稍微降一下,90度到88、87度左右。
在溫度上的分法,根據焙度可以這樣分,但不是代表深烘焙的咖啡,用92度沖就一定會難喝。
最重要的是,每支咖啡適合的烘焙度不一樣,在萃取效率好或萃取效率壞的狀況下,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所以如果你在店裡喝到一杯喜歡的咖啡,除了買咖啡豆之外,順便詢問沖泡的水溫如何,也是一個將喜好複製回家的方向。
不然你就會發現:「咦,為什麼我喜歡的咖啡,買回來味道不一樣呢?」除了功夫和工具不同之外,溫度也會影響口感。
雖然水溫對咖啡有影響,基本原則就是,淺烘焙的建議溫度高,深烘焙的建議溫度低。
但是,這邊說的溫度都不代表絕對喔!
老師最終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有實驗精神,搞不好拿到一支深到跟濃縮一樣的咖啡,結果發現它用94度沖出來非常好喝,找出你最喜歡的豆子,是由哪一種溫度泡出來的。
當然這堂課當中老師還分享了很多與咖啡相關的知識,非常推薦給喜歡咖啡的大家,讓大家在家的防疫生活也能提升自己咖啡鑑賞能力吧!
>>https://bit.ly/3wh9HO2
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咖啡粉粗細對風味的影響-元食咖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咖啡 粉粗細對風味的 影響 用較細的 咖啡 粉 萃取 可呈現較好的甜感及厚實感可 萃取 出濃郁的風味但容易 萃取 過度產生苦澀味用細粉快沖的方式可維持 萃取 率及濃度 ... ... <看更多>
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Easy 咖啡萃取咖啡教學-手沖咖啡沖泡原理上視影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一杯好 咖啡 ,需要許多要訴共同組合完成的,缺一不可,沖泡細節佔30%的絕對 因素 ,再好的 咖啡 豆,最後一個環節沒 萃取 好,一切也都枉然的。 一杯好 咖啡 最 ... ... <看更多>
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 在 台灣飲料調製協會- 影響咖啡的因素影響咖啡的主要因素有八個 的推薦與評價
影響咖啡 的因素影響咖啡的主要因素有八個: 1.研磨度2.壓粉力度3.萃取壓力4.粉量5.溫度6.水質7.人8.機器設備研磨度:磨度牽涉非常廣泛,一般來講,與咖啡豆品種、烘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