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學第0章 ◎須文蔚
—走進玉山時請關手機
一群登山客的手機在塔塔加鞍部上還懸
念著都會,不肯靜默,也不停止震動
不斷依偎在人們的臉龐,描繪著
亞熱帶平野上罹患躁鬱症的風景
鐵杉用寒帶植物慣有的漠然佇立路旁
頭的松蘿煽動如鉗山風
從十餘個瞳孔中拔出終端機、電腦主機和
一長串等待主人閱讀與回覆的電子郵件
當眼睛忍不住酸疼作勢流淚時
白雲跳躍過稜線纏綿住視線,密密包紮
從視網膜到心中掛念網路而扯開的創傷
高山芒用紙質葉舌吐露玉山的寂寞
薄霧往返他們披針形的葉尖,撥奏
蒼天飄渺無法聽見的冥想,遠方
雲瀑不斷以數字低音般頑固
接連撞擊山谷並向人間俯衝
協奏一首無言歌
突然
一群登山客的手機在塔塔加鞍部上咳嗽起來
埋怨著過早降臨的寒流與冷雨
-
◎作者簡介
須文蔚,1966年生,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博士。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公視文化基金會董事、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暨系主任、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主任等。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著有詩集《旅次》與《魔術方塊》、文學研究《臺灣數位文學論》與《臺灣文學傳播論》等。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改自博客來與維基百科)
-
◎小編淵智賞析
來到大自然的平靜是人的生存裡難得的奇蹟,鐵杉、白雲、芒草,遍地飄搖的植物與景色,本應當是替日子裡,輕微痠疼積累的治癒。然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手機的存在除了將我們與外界聯繫,卻也將那些引致我們回到俗世的因子,如影子伴隨我們的形體。而詩人觀見了此一現象,便以不厭其煩地引領著我們體會那些天地之間的大美,並試圖讓我們知道科技與自然相悖的本性。
此詩便從這樣的絮叨開始:「走進玉山時請關手機」,開門見山點出詩的命題。首段彰顯了手機的作用,不在記錄風景,而是替我們懸念著都會,靜默與震動一再地告知我們與塵世的聯繫,那樣只脫離一半的離開,卻更是我們身在群山裡,卻將其帶上來,來自平野的躁鬱,透過科技重新掌控著山裡的諸遊人。
次段則試圖脫離都市喧囂,將萬物的運行軌跡凝在眾人之前,讓自然的靜穆和溫柔安撫著我們飽受公事與螢幕刺激的疲倦和光。彷彿一場來自大自然的受洗儀式,使感於此景的十餘個瞳孔,藉著對自然的震撼與感動,而一紓對於俗事的傷痛,並以白雲「纏綿住視線,密密包紮/從視網膜到心中掛念網路而扯開的創傷」。而第三段更直接脫離了與都市的聯繫,進到了純然體會著自然的狀態。「高山芒」、「薄霧」、「蒼天」、「雲瀑」,諸般種種流線的、遼闊的景象,恍惚一如一首清麗的歌,有韻無曲。
末段卻將此一出神的過程下了一個錯愕的註腳,「一群登山客的手機在塔塔加鞍部上咳嗽起來」,在所有人都依然沉浸在美當中無法自拔時,手機們卻對著這樣景色伴隨的冷意而抱怨了起來,除了昭顯了科技與自然本質上的相悖,也對於自然是否需要科技提出了質疑。固然,科技使我們的生活許多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進步的背後,往往象徵地是我們向著原初的自然漸漸離去,貌合神離。
-
美術編輯: @arteditor053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0/2020102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須文蔚 #玉山 #自然與人文的對話 #手機 #登山
「影子背後維基百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影子背後 的評價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白吉勝員林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白吉勝員林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老酒館電視劇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老酒館電視劇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旅博士』的倫敦創業攻博成長日記
#圖為在倫敦女創業家聚會上一起做的夢想版貼圖還有異鄉打拼的姐妹
這幾天某個移民故事的臉書社團版主親自到這個粉專邀請我去分享屬於自己的移民故事。看到裡面有幾個好朋友,就應邀了去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寫的自介是這樣的:(其實大家有在發摟我的這些日子大概也知道)
『謝謝版主邀請,我是台灣土生土長澎湖人,誤打誤撞到了英國,在師大唸碩士的時候滿多師長說我成績不錯可以考慮出國唸書,當初在選擇博班課程的時候本來是想到西班牙的,後來有點想把男朋友一起帶出國,就選了英國,畢竟他完全不會西班牙文。我拿到了英國學校這邊的Offer後就給男友下最後通牒,我直接給他三個選項,是要現在分手?還是交往到我去英國分手?還是跟我一起去英國?
他很有膽的選了三,並且立馬衝去報名英文課,我跟倫敦的學校推遲一年入學,一年後我們雙雙辭掉教職鐵飯碗,他也考過了雅思,一起進了倫大體系,一起到英國他念碩班我念博班。一度公婆反對他畢業後沒有工作繼續留在英國陪我念博士,家裡沒有支援,走投無路之下狗急跳牆只好千方百計借錢貸款在英國開啟了創業之路,而且我們都沒有業界的經驗,一點一滴在異鄉流淚流汗設立公司建立團隊在倫敦市中心做物業管理開民宿。
一邊創業的過程也懷孕生子,我們創立的公司還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核發Tier 2 Sponsor Licence簽證資格,也就是我們可以發工作簽證給外國人來英國工作,得到這個資格後緊接著就遇到肺炎疫情,目前專心寫博士論文,預計畢業後到業界工作,希望未來移民之路的每一步都有神看顧能踏實幸運的走著。
我有一個粉專,分享許多我的求學創業故事,世界各國的遊歷和家庭生活。歡迎交流:)也祝福大家!』
緊接著就有一個美國教授網友前輩來公開的『好心提醒』在底下推文說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粉專不能使用會吃上官司等等,用詞強硬要大家不可不慎,字裡行間透露著她要『矯正』台灣人的概念等等。再看了她上一篇的自我介紹發現她的自介通篇都在罵某位她討厭的人,那個被討厭的人是一位在台灣出書演講長春藤畢業的博士兼任助理教授美女三寶媽。
這時候我發現我被投射了,可能是她在我身上看到那位媽咪的影子。(一定是我太美XD一定是哈哈哈自己說)
我自己當老師的時候,不會去質疑沒有拿教師證卻可以用老師的名稱的風水老師、瑜伽老師、國標老師、街舞老師、身心靈老師,因為行行出狀元,風水老師可以是老師!抓漏博士可以是博士!維基百科上對於博士的註解是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法學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的英文和「醫生」一樣是「Doctor」。中國古代的“博士”則是指專門精通某一門學問或傳授經學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經博士)。後來博士一詞衍生為可指涉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經過這個事件後,考慮到原來有人會對於『旅博士』媽咪這個粉專名稱有誤解,讓我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想用旅博士這個名稱。
旅博士,就是對旅遊文化精通的人,我認為人生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我在人生的經營上追求著四個字『認真努力』想要探索無限可能並且寫著自己的故事。我的人生主題,就是旅遊.
爸媽都是國高中老師,嚴厲教育,我國小時學鋼琴考過八級檢定、國中時考上美術班並參加畫展和西畫類新秀獎優等、高中時繼續繪畫成為美術社副社長、高二因為數理科太爛一直不及格於是全力鑽研語言,高中時全校日文演講、英文作文、英文演講比賽都拿了第一名成為了當時被霸凌的我開始培養自信的來源。
高中畢業後離開澎湖,到台南師院當了公費教育學系師範生、當時成為英文研究社的社長、文藻盃全國大專英語演講比賽第一名、白天跑成大旁聽西班牙文晚上去補習班打工當英文老師、大學時期在台南一個月加獎學金每個月賺四萬台幣、平時吃泡麵存錢當背包客環遊世界、當時晚上也跑夜店累積了我後來的社交能力和一口氣學了西班牙文、法文、德文的語言能力,德法西三語都90幾分還有兩科同時的是班上最高分,每個寒暑假都一個女生隻身一人前往世界各地流浪.
大學畢業後直接取得教師證書分發回澎湖當老師、繼續寒暑假隻身一人走遍世界、考到中西英三語導遊領隊執照、代表台灣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青年論壇並且在論壇上演講分享台灣教育。
考上師大歐文所後,我遇到了一群賞識我的教授和師長,師大的劉以德教授、賴守正所長、Dinu Luca教授、陳學毅教授、賴嘉玲教授、台大的張淑英教授,這些老師真正的示範了教育真正該有的樣子,他們鼓勵我陪伴我召喚我內在的美好,並且讓我更加成熟勇敢踏出舒適圈,原來我旅遊觀光也是一個專業! 我努力的每天埋首在研究當中,獲得了師大的獎學金和當選全校傑出學生、應邀台灣各大學演講了上百場關於文化語言還有國際視野,修課完畢後我介聘到台北的學校任教。
十多年途中談了幾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感謝每個認真跟我在一起的男生、感謝外交部呂科長和師長的推薦函我申請上了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遇到了老公跟我一起辭掉鐵飯碗來英國唸博士班、中途為了讓老公碩士班畢業後留在英國我們狗急跳牆的借錢貸款創業、一起在倫敦住在兩坪大的房間、住過地下室住過廚房、每晚尿在寶特瓶內、一條吐司一袋馬鈴薯吃一個禮拜、在垃圾場內翻找可以用的東西、夫妻倆多次抱在一起跪在地上痛哭、第一年真的是靠著倫敦靈糧堂的吳媽媽做吃的接濟我們。
能屈能伸的我們實現脫貧(雖然還沒買房)我們一步一腳印的在神的眷顧和貴人(律師和會計師)朋友的幫助之下,我們在倫敦市精華蛋黃區一間一間的開啟了民宿一館二館三館到最後十個館別。我們公司還取得英國政府移民局給的 Sponsor Licence (可以發工作簽證給外國人來英國工作)我育嬰休學兩年,一邊懷孕一邊追房東,一邊餵奶一邊開發房仲,遇到了超級好的優秀員工和超級暖心的台灣好客人(每次體貼到都讓我落淚)我們聽了好多人各行各業的努力打拼生命故事。世界那麼大,比我厲害比我努力的人那麼多!
到了去年我的指導教授寫信問我有沒有要復學,她說她知道我現在是一間公司的老闆,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如果再加上一個博士生的身份他認為我會突破人類極限。
她要我想清楚要不要回去念這個博士,因為畢竟此時此刻的博士對我來說毫無用處,沒有一點加分也沒有帶來一點經濟的好處。坦白說,我當時也在粉專上分享過我很猶豫,好多網友都勸我不要拿這個博士畢竟對我的人生一點用處都沒有,我的老公也不贊成我在事業最忙的時候拿什麼博士,我的英國房仲業者朋友們都說我要這個『Stupid PhD』幹麼?最後不都是要賺錢過生活。
我花了三個月思考,我回到自己,想起了我爸爸中風過世前對我說過他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做過任何的夢所以他努力打拼供應我們三個孩子,希望我能好好地找尋自己的夢想並且去圓滿夢想.
雖然我的博士旅途中,意外的成功創了業,踏上了未知的領域,認識了一群超強大有智慧又美麗的朋友們,我女兒也超棒超好我超級感恩她的存在,兩歲的時候當上Burberry 的模特兒,每天我都認真的過,神也每天都在給我意想不到的禮物.上帝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我服從神的安排,給我什麼逆境我都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回到了博士研究想要把最後一段路走完,對我來說我有沒有成功完成,我都是旅博士!至少我走過我試過!我要拿回我對於『旅博士』的詮釋權。
在人生的旅途上披荊斬棘,不論多苦多難我都走過了沒有怨言,我的一次成功背後都相應著九次的失敗,別人定義的博士和我對旅遊人生旅遊的博士不一樣。
我相信每個人內在最美好的那一面都是你們專長的博士!努力的經營自己,點燃自己,不要滅別人的光,感謝一起和我牽手走過努力人生的你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點燃著永遠發光發熱的小太陽!
#未來我們一起努力的經營著生活
#活得美麗活出自我內外兼具的發光
#我會努力試著不論怎樣我都是旅博士
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BO前兩天在播「駭客任務」。
從「cyberpunk2077」訊息釋出到「銃夢」電影化、「阿基拉」的2019年到來,確實有一波風向正在討論2018到2019年是所謂的「科幻賽博龐克元年」。
我覺得這些作品一再地被大家討論、重製,大概是因為這些作品的背後都藏有一些很特別的世界觀。建構世界觀,讓觀眾動漫與遊戲的受眾去感受這套世界觀,進而進入到一個虛構的世界之中,這本來就是內容創作者的天職。從詩歌小說到戲劇、電腦遊戲跟所謂現在的擴增實境,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這點倒是跟「駭客任務」有些雷同,只不過內容創作者試圖把大家拉近到一個虛擬的世界之中,暫時躲避真實世界的殘酷。
但再換個角度更「駭客任務」的來說,你又怎麼知道你自己所處的世界是真實世界呢?
「莊周夢蝶」的遊戲幾千年來都玩不膩。「駭客任務」裡面也充滿了對於近現代東西方哲學的體現,特別是電影之中莫菲斯要尼歐跳大樓的那場戲。
在這之前,尼歐跟莫菲斯在虛擬程式中戰鬥,莫菲斯不斷提醒尼歐,你現在呼吸的真的是空氣嗎?解放你的心靈,不要被眼前的世界給限制住。
但最後那縱身一躍,讓眾人都有些失望,原來眼前的這個並不是隨插即用的救世主,也不過就跟你我一樣,只是個學習速度很快,由母體繁殖出來的人類罷了。
「駭客任務」用相對簡短的開頭,一下子開門見山地把電影裡最終的謎團給揭開,剩下的都是主角如何戰勝自我的過程。
強調「心靈」的意義甚至是力量,這是非常「唯心式」的哲學思維。甚至維基百科上還留有相當詭異的一段說明。
「其中有相當多內容涉及印度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並蘊含啟蒙、涅槃、重生的概念。對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度涉及包括自由意志對抗命運,還在電影的配樂中使用印度教的頌歌、理念、虛幻(Maya)、因果報應(Karma)和存在論的多種觀點。」
印度教與佛教的歷史源遠流長,何時又強調過西方十七、八世紀左右才漸漸明確成形的自由意志?(去查自由意志的詞條更顯可怕,連孔子都成了自由意志的代言人)。
這段話簡單地反映出電影背後雜燴了一大堆東西方不同的哲學,更不要說電影中濃濃地「攻殼機動隊」影子。
無論是抄襲還是哲學再包裝,全球四億六千萬美元的票房讓「駭客任務」擺脫了小眾邪典,一躍成為了「賽博龐克」經典作品。「駭客任務」也確實開出了一個新的電影「母體」,無數的電影向「駭客任務」中的子彈射擊畫面致敬。
結論只能說很多東西都需要形式上的包裝,畢竟掉書袋的東西沒有人喜歡,換上飛天遁地的帥哥美女,自古以來都是票房保證。
至於自不自由意志,大概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期待2019「賽博龐克」科幻元年的到來。
更要推薦還沒有看過的朋友,務必要去看看這部「賽博龐克邪典」「駭客任務」。
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白吉勝員林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影子背後 具挑戰性一部戲喜歡懸疑推理影片的朋友真心推薦給大家 影子背後是由我們台灣優質演員: 白家綺吳東諺謝承均王鈞浩梁煒鈿喬思語白吉勝徐小可林道遠張淨婷 ... ... <看更多>
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白吉勝員林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影子背後 具挑戰性一部戲喜歡懸疑推理影片的朋友真心推薦給大家 影子背後是由我們台灣優質演員: 白家綺吳東諺謝承均王鈞浩梁煒鈿喬思語白吉勝徐小可林道遠張淨婷 ... ... <看更多>
影子背後維基百科 在 影子背後 的推薦與評價
『多倫多電影與劇本獎』的最佳電影劇本! 很珍惜這個故事帶出了我們與大家的緣分, 也感謝國外影展方的肯定,我們會繼續努力, 讓《#影子背後》在不同的平台被看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