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一)
大逃殺|深作欣二
Battle Royale (2000)
最近《魷魚遊戲》在全球爆紅,但說到生存遊戲的經典,不得不提的作品就是《大逃殺》吧。前陣子剛好看了《大逃殺》,如果看完《魷魚遊戲》想繼續看更多生存遊戲類型的作品,不妨來看看這部20年前的經典之作。
《大逃殺》改編自小說家高見廣春的同名小說,上映前曾經因為故事過於駭人而差點遭到禁播,最後以輔15級在日本上映,並締造了31億日圓的票房佳績,《大逃殺》也影響了各種以「生存遊戲」為主題的後續作品。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覺得《大逃殺》並不如傳聞中的那麼血腥,畢竟現在的技術早已可以做出更真實、驚悚的畫面,但對人性殘酷的一面確實刻劃得很到位。我在豆瓣短評上看到有人形容這部電影是「勵志青春片」,雖然聽起來很諷刺,但我竟然覺得這個比喻真的很貼切,比起電影中的殺戮行為,《大逃殺》反而有不少讓我覺得感動又悲傷的地方。
「這個時候,大人應該對小孩說些什麼才好呢?」
我認為《大逃殺》真正想講的主題並非青少年之間的自相殘殺,而是小孩子被迫進入大人的「組織社會」的過程。電影中「BR法」的誕生來自懦弱的大人對青少年反叛的恐懼,從七原、光子的家長也可以看出這個「新世紀」社會上的大人大多都無法提供孩子正向健康的教育環境,導致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種絕望的氛圍裡。
《大逃殺》有一個設定很重要,那就是3年B班的同學並不是感情冷漠的一群人,相反的,這個班級的感情很要好。遊戲開始後,學生們很快就顯露出各式各樣的本性,有人拿著武器毫無章法地殺人,有人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背叛了同學、有的人開始組成小隊互相幫助,但也有不想與平時要好的同學互相殘殺,以自殺選擇終結遊戲的人。
柴崎幸飾演的相麻光子令人不寒而慄,在故事中她機警聰明,懂得利用人的恐懼成功殺掉武器殺傷力更強的同學,她可以不帶任何情感,為了讓自己活命甚至可以出賣身體,然而卻也是小時候被媽媽賣給戀童癖讓她養出了這樣的人格。
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燈塔的群戲,一群女孩原本口口聲聲說「我們絕對不會殺了自己的同學」,為了幫助對方而聚在燈塔中,然而卻在意外之中開始互相猜忌、推託,女孩們開始互相殘殺,只有造成意外發生的女孩在槍戰中活了下來,最後卻帶著負罪感跳樓自盡。這場槍戰呈現了女性之間的心機算計,以及一種不勝唏噓的無奈。
北野武飾演的班導師在片中是很重要的靈魂人物。身為片中「大人」的代表,他有點令人捉摸不定,有時可以殘暴冷酷地殺人,但是中途給典子遞傘,中彈後才射出水槍的他卻也有善良的一面。他的任務是「讓這群小毛頭畏懼大人」,也讓這群學生在遊戲中被迫要成為互相算計、互相殘害對方的大人,當他迫使七原對他開槍的那一刻,七原其實就與殺害摯友的班導師並無二致,這場殺戮遊戲成為3年B班的「成人禮」,但我卻莫名覺得北野老師其實很愛他的學生。
聽說原著小說更殘暴,但我認為電影最後留下了積極正面的寓意。最後反而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殺過人的七原和中川典子活了下來,他們跟川田之間互相信任的感情很令人感動,尤其是川田最後領悟出的那句「能夠跟你當朋友真好」,讓這場大人操辦的殺戮遊戲中留下了些許青春的浪漫。最後作為全國通緝犯的七原和典子只能不斷逃亡,可能又會陷入新的迷失,然而走入絕境的他們卻說出「不管在哪裡,只要全力以赴」,讓《大逃殺》的故事留下很悲涼又感人的餘韻。
樂童音樂家(AKMU)有一首叫《戰場》的歌,歌曲介紹是這樣寫的:「只有流血和中彈登場的時候才能稱作是「戰爭」嗎?悲傷的是,我們的童年是建築在戰爭遺留的骨骸上成長的,從小就學會了揮舞槍械來取得勝利的方法。就像重要的事物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一樣,就像無視耳鳴之後緊接而來的悲鳴也要開戰一樣,是什麼追著你一直向前跑?你又想奔向何方?啊,回想起來,我們之中許多人都知道什麼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但這宛如戰爭一般的人生,永遠也不會結束。」
《大逃殺》的遊戲雖然結束了,但現實生活中的戰爭永遠不會結束,在這場無法逃脫的遊戲中,繼續生存的方法,唯有電影最後七原震撼人心的那一句——「跑!」
#大逃殺 #電影 #生存遊戲 #北野武
#深作欣二 #藤原龍也 #柴崎幸 #前田亞季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長三級警戒,會不會有「防疫疲勞」?。
我講了一句「我講一個比較慚愧的啦,其實全國20幾個縣市民眾,現在是一起陪雙北在坐牢。」
這句話在6月15日晚間,被熱心網友擷取出來,引發很多議論。
媒體直接下標「苗博雅:全國民眾跟雙北一起坐牢」確實很聳動,只看這一句,很可能會誤以為我在批評台北市民。
所以,我能理解打來辦公室飆罵髒話、嗆聲、斥責的人,大家都是希望台灣能早日走出疫情的陰霾。
有些市民朋友感覺被傷害,今天我也在反省,當時是否不該這麼直白?
如果我說「我很慚愧,台北市政府防疫的基本功沒做好,疫情還在延燒,必須全國延長三級,大家要一起撐下去」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我整段發言的脈絡很清楚(請參見逐字稿)。我的訴求就是「台北市政府要做好防疫基本功」,絕對不是責怪市民朋友。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台北生活成長。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絕對不會比市府高層少一分。
這一個月以來,我眼看台北市民,以及全國民眾,為了配合防疫,讓自己的生活大亂,讓生計逐漸窒息,但北市府高層的防疫作為每況愈下,還不斷演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表演秀。我必須承認,我真的很憂慮,很著急。
進入三級警戒以來,我收到民眾的求救陳情,一天比一天更多。
一開始是確診者得不到醫療、接觸者無法做篩檢、接觸者沒有隔離四處拋拋走;接著是停課不停學沒配套,家長快要崩潰;長輩確診、全家隔離,病人小孩沒人照顧;做小生意的、餐飲業、服務業、打零工的、藝文工作者存款逐漸見底,不知怎麼撐到六月底,更不用說封到七、八月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用「坐牢」來形容?因為我在基層接觸到的一般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種種問題,市民四處求救,沒有答案,我們也只能盡力幫一個算一個。
也正是因為每天都接到各種真實的求救訊息,我才看得更清楚,每天市府光鮮亮麗的記者會背後,各種令人心痛的真相。
在政論節目上,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論述(後面要批判中央的紓困政策也被剪掉了)。謝謝熱心的網友,讓我有機會可以講得更清楚。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收到許多陳情是,有人確診,但同居的密切接觸者卻未被立即隔離,也沒有做篩檢。過了三天、五天、七天,最長甚至九天,才收到隔離通知書,而直到隔離期滿,都無法做篩檢。
匡列、隔離、篩檢是早已執行一年半的防疫基本功。但台北市的執行面,卻在三級警戒後出現大問題,造成「應隔離,未隔離;應篩檢,未篩檢」的漏洞,不只使台北疫情繼續悶燒,外溢造成外縣市群聚感染,甚至還不幸有死亡案例。
看著市長一下子說「沒辦法做疫調」,後來變成發明一堆新名詞。但更誇張的是,實際的作法跟市長在記者會的說法,還是不一樣。這麼重要的基本功,實際執行亂成一團,怎能不著急?
例如,市場攤商陳情希望市府提供資源,協助人流管制。但市府執意使用「攝影機照市場、神奇機器」等無效方法,對議員反映的民意充耳不聞。疫情較不嚴重的外縣市都紛紛實施分流管理,台北市硬撐到6/6才宣布實施市場分流。人流管制的基本功,做得這麼慢,令人匪夷所思。
例如,為了避免確診者遭遇「沉默缺氧」而急速惡化甚至重症死亡,中央早就宣布在中央的集中檢疫所,提供輕症、無症狀患者自我監測的血氧機。我跟市府爭取,希望緊急採購血氧機,讓台北市集中檢疫旅館的確診者自我監測,保護市民的生命。但市府的回應沒有採購計畫。市府募款超過三億,但連血氧機都不想提供給確診市民,這怎能讓人不錯愕?
例如,市府天天在記者會上要求「要疫苗」。但事實是台北市的疫苗施打狀況連連,許多有資格的第一線醫護、前三順位人員打不到,市府無法幫忙解決問題,來找議員求救。台北市獲配的疫苗數量明明足夠前三順位人員施打,但有資格的人打不到。原來疫苗管理的基本功是花拳繡腿。
之後更糟糕,甚至發生沒資格的大規模特權插隊。這怎能不讓人生氣?
例如,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明明既有的里鄰催種系統可以順利完成,但市府高層堅持己見,錯失提早動員民政、社政單位的機會,導致基層人仰馬翻,民怨高漲,幫忙打疫苗的醫護,還要幫忙做市府沒做的行政工作。
很多台北市民不知道,市府許多單位(包括衛生局)的人員,每天都要「看記者會市長講了什麼」才知道政策細節,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事情。市府橫向聯繫出這種狀況,能不心急嗎?
種種求救訊息,我們團隊每天都發揮100%的努力,在我們的職權範圍內幫忙解決。
但是還有太多事,需要市府才能解決,懸而未解。
民眾為了配合防疫,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但負責指揮調度的市府高層,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基層事倍功半,累死小公務員和基層醫護
雙北市民,全國民眾,都是三級防疫的受害者。其他資源較少的縣市,都逐漸壓制疫情,而資源最豐沛的台北市政府,防疫表現竟然每況愈下,民怨越堆越高。身為台北市議員,我真的很生氣,也很慚愧。
議員的工作,就是指出應該改進的事情,強力要求市府改進。
我必須承認,「全國民眾陪雙北坐牢」是帶有情緒的,是對台北市政府的恨鐵不成鋼。
全國人民都這樣配合防疫了,台北市政府卻指揮失能,沒有發揮應有的防疫戰鬥力,這樣對人民公平嗎?
台北人不是自私的,全國同胞都是我們的手足。「同島一命」是真的,它不是要全國人民包容台北市政府做不好的藉口,而是更應該強力要求鞭策台北市政府做得更好的理由。
台北的圍堵殲滅必須成功,全國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正常。這是實話。
苗博雅只有一人,沒有大政黨做靠山,也沒有網軍。我的團隊每天所做的,都是在想怎麼幫忙民眾,協助市府漏接的需要幫助的人。
明天開始,我的團隊要繼續將100%的精力放在處理民眾的求救訊息,為民眾解決問題。所有政治口水,不再回應。
如果你還是很生氣,我很抱歉,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圍堵病毒、壓制疫情,那請盡情攻擊我。
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在電話中對我的員工飆罵髒話。我講的話,我負全責。我希望我的團隊可以把全部的心神,拿去幫助市民。
非常感謝支持我、愛護我的朋友們,我會繼續努力,不會辜負大家的盼望。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seeker大师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鬼谷子#读书#谋术#故事#人性
成为此频道的会员即可获享以下福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kFEfvGzuMT4hK0suu_Q2g/join
今天我们来聊鬼谷子的 飞箝术,有人认为这一篇就是在教大家怎么拍马屁嘛,根本就不值一提,而有人则完全不这样认为,比如说:出生在1500年前的,中国第一位文学评论家刘勰(xié),就在《文心雕龙》里说,他看完鬼谷子之后就评论说:“飞钳伏其精术。”意思就是说,在《鬼谷子》飞钳篇里面竟然隐藏着,如此厉害的一个秘术。
而鬼谷子的形容飞箝术的原文,则更加可怕。他就说,“飞箝之术,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zhuì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纵,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 意思就是说,飞箝术就是空手套白狼的说话之道,但是用它来钳制人,你想让对方往东,他就往东,想让他往西,他就往西。 而且这还不止,更狠的是后面一句,“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意思是:“你想让他走,他就走,你想让他来,他就来,而且他来了,你还能让他回去,他回去之后,你还能让他来,如此循环,对方就像是被你操作的一个木偶一样!” 恐怕如斯,所以连鲁迅在华盖集里都说,鬼谷子的其他谋术都不算什么。唯独这一段话,让他觉得很是可怕,而且鲁迅后面还补充说道:因为这一种手段,我们在社会上是时常遇见的。也就是说很多人,都被飞箝术钳制,但是自己却不知道。这就不得不让我想到鬼谷子里面,经常提到的那个“牧”字。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一批人就像牧羊人一样,把另一批人当做羊一样在控制吗?照说来,我们下面应该就要进入正题,聊聊到底什么是飞箝术呢?
但是在讲飞箝术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回顾一下,上期所聊到的鬼谷子抵巇术,有人认为抵巇术,是鬼谷子纵横8术中的最强一术。但是抵戯术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弱点,必须要配合飞箝术来使用,才能让他更加无所不能。那有些朋友可能还没有看过之前的视频,所以不知道什么是抵巇术呢?那这里我们先简单的回顾一下,巇,指的是缝隙的,弱点的意思,鬼谷子说:“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自从有天地开始以来,世界上即使再美好的事物,它们都会产生嫌隙。玻璃会碎,石头会裂,特别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关系,随时都可能有裂缝。但若是有了裂缝,你不去管,那它就会越变越大,直到有一天无法收拾!而针对巇的产生吗,鬼谷子的抵巇术则有两种应对方法:
第一种就是,在缝隙开始出现的时候,你及时发现,及时去修复,是可以抵而塞之,可抵而息之,意思呢,就是可以及时修复缝隙的。这是在告诉我们,要警惕身边的缝隙,早点修复。因为如果你不修复,很有可能你就会成为一只待宰的羔羊。
这就是抵巇术的第二种方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那就是故意找到对方的缝隙,找到对方的弱点,然后抵而得之,抵而反之,抵而覆之!意思呢就是,抓住对方的弱点,推翻它,颠覆它,得到它!很多人也就是靠着这一点,成为了亿万富翁,甚至成为帝王之家。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刚才说抵巇术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弱点。它是什么呢?其实非常的简单,你知道抵巇术,别人也知道抵巇术呀。如果对方把自己的缝隙,弱点,都隐藏起来怎么办呢?抵戯术,抵巇术,你要有巇你才能抵呀。你现在连对方的巇都找不到,那你还抵什么呀?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常见,比如说:我们的上级,我们的客户,我们的长辈,这些比我们强势的人,而且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弱点,所以有时候,我们对他说的话,对方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不把我们放在心上,而且有的时候,甚至对方还非常的反感。那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也就是针对这一点,鬼谷子的飞箝术就来了。
飞箝术中,所谓的飞:指的是夸奖,称赞对方,让对方飘飘然,就像时飞起来一样的意思。等到对方飘飘然飞起来的时候,自然他的弱点,缝隙就会露出了了。然后你再用抵巇术,飞而钳之就行了。箝就是牵制对方,控制对方。所以说飞箝术最高明的是什么,那就是让对方高高兴兴的被钳制,心甘情愿的被你控制!接下来,我们就讲个小故事。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吃貨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教室: Mama mia 手作雜貨
工商合作連絡 : paulaqueenatina@gmail.com
#盈盈 #恬恬 #PAULA #美食開箱 #吃貨們 #字幕
如果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幫忙分享一下~
傳送門按下面
按下訂閱 , 就可以開動囉.
也可以看看我們其他的影片 funny girl eating
第一次畫畫好看嗎?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lKxMuZce2As
麥當勞薯條...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Q91rhMwAaaU
鬼滅之刃+神奇吸管 (喝酒篇) 炭治郎跟禰豆子喝茫了~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jniGniVPDPg
暫時停止呼吸(第二集) 大人系捉迷藏遊戲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_oasa0QhSQo
素顏也能變美的方法!? 男人是不是很在意女人素顏?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o61B_nLhdBs
會抽到什麼他們最愛的禮物! 特別準備的聖誕節驚喜!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xkefECwHpy8
真假食物! 盈盈又發燒了!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nAhbwXoZdwM
DIY壽司洞洞樂出現了夢幻食材 藍色鮭魚卵!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109HptPBKNU
恬恬覺得難吃到吐了! 命運的果醬100%原創搭配新吃法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IRDE9V1ywxg
黑粉請進! 快問快答! 今天誰最黑! 想到海邊跟男人你會想到什麼?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pFX-tCJ1XlM
教你做暗黑壽司飯 #2食物洞洞樂! 抽到就做成壽司來吃! 這個食材你沒試過! 最愛.吃貨們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jHxTA8Q8ajM
#1食物洞洞樂! 抽到就做成壽司來吃! 這個食材你沒試過!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REdT_PG4zu8
吃貨們運動會 一桿進洞女王 VS 天天練習小資女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hOMWoQEPhfE
夜市美食大集合我們來食字接龍 興仁花園夜市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67VLdqMblKo
吃火鍋遊戲 猜對才吃的到!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kUAYX24jmE
極速領域法則:人長的美車子又帥 跑的就快! 吃貨們怒抽雙生戰神A車 Garena 極速領域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nyxPh3xGigs
找出是誰偷放屁! 躲在大賣場躲喵喵 吃貨們的舞蹈倫巴 運動健身課程 最愛.吃貨們
https://youtu.be/_mOABBjjGpg
噴火辣雞肉風味炒麵變身! 不吃辣的朋友千萬別輕易嚐試/韓國 SAMYANG三養 辣雞炒麵味 魷魚絲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rNU56P9_ldc
草莓巧克力跟柳橙巧克力哪個好吃呢?水果巧克力濃濃白巧力好吃哦!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rk36eyBC0S4
寶雅可以買的到懋勝堂干貝麵海鮮精華的干貝麵 裡面真的有干貝/超夯好食/為了吃一顆干貝快吵架了/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UsqdC2Bvytw
巧克力泡麵 日本新奇泡麵大集合 情人節送巧克力泡麵好像不錯!? 濃濃的巧克力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XRUjZpt2wKs
瑪莉歐香菇平衡遊戲/有趣桌遊類紓壓小遊戲/多人遊戲競賽桌遊玩具試玩開箱/mario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GxtNd5eMK_8
台灣甜品好吃軟糖/珍珠奶茶/鳳梨酥/便利商店零嘴小吃試吃開箱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n6r90F06Y4
怪怪洋芋片/會讓你咬手手的暗黑零食你試過了嗎/養樂多洋芋片/可樂洋芋片/汽水洋芋片/韓國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c1QdoB4k6eQ
7-11格力高果實冰球 好特別的水果冰 冰沙般脆脆口感內餡果泥濃郁果實風味!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WMiNRkj-nSg
?茶餅乾疊高比賽 有人要被彈耳朵了! 酥脆好吃的像?茶乖乖的零心小點心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bOfi9b_BwCY
Sunkist香吉士 蕃石榴蘋果芭樂柳橙果汁飲料 四種果汁混在一起意外好喝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dVLE6kzUsE
OO水樂園 你覺得這次流什麼東西好呢? 涼麵水樂園 TAKARA TOMY 流水麵機滑水道涼麵機玩具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A3Xf-6Da6Ms
迪士尼軟糖跟附贈的玩具擦擦 可愛tsum tsum的有趣小玩物 disney kids toys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1B2UmRxtwaY
LED手指溜溜球 爆炫光彈力球 會發光的彈力球 FINGER YOYO 最新指尖紓壓神器 燈光版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3M0kf-0S5RY
和心發現 挖寶遊戲 愛情跟麵包的選擇問答 寶藏尋找玩具 和心?見?掘???? 日本小玩具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HLiiEMwWewQ
辣炒年糕冬粉杯裝 同時享受韓式辣炒年糕加冬粉 四川炸醬口味 墨西哥極辣 韓式辣醬原味 韓味不二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Mr9Bg75PVPY
吃藥時間到了 大補帖食玩 如果你那個來 工作不順 或是快生了 感情不順 一次吃七七四十九天 也沒有用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lwxk7hposG8
花雕雞麵vs花雕麻油麵vs酸菜牛肉麵今天晚餐要選哪一碗來吃呢? 泡麵擂台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A9txWG7bI9U
kracie海洋生物軟糖食玩 日本食玩試作 有趣動物食物玩具 手作食玩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NaZTAfcVKtI
大海盜的寶藏!搶到寶藏之前就嚇到咬手手了!奪寶海盜Tower of Saviors驚嚇度破表的桌遊玩具 多人遊戲競技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wHmwjFLEPx4
NISSIN日清杯飯有兵衛釜飯跟海鮮杯飯的對決讓吃貨們來看看到底選哪一個好吃 速食快餐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3qXp495PzCs
買樂事送辣妹圍裙 變成超辣正妹了! 四種超好吃的洋芋片口味分享 LAYS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iphz0ruwdCs
納豆炒麵 無法形容的味道 愛吃納豆的人可以試試看 Peyoung納豆炒麵 你能挑戰這種味道嗎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FHqt2tIcTw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形容朋友之間感情很好的詞語是什麼 - 優幫助 的相關結果
形容朋友 關係很好的詞語有哪些? ... 這些詞語都是形容朋友之間的關係很好. ... 形容朋友關係很好的詞語有:情同手足,肝膽相照,形影不離,患難與共,刎頸之 ... ... <看更多>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表達對朋友感情的成語形容朋友感情好的成語 - 多學網 的相關結果
形容朋友感情 好的成語 ... 1樓僑賢出水八拜之交白首同歸叨在知己高情厚誼共飲一江水相見恨晚莫逆之交袍澤之誼輕風高誼傾蓋如故清風高誼深情厚誼深... ... <看更多>
形容感情很好的朋友 在 形容朋友之間情誼深厚的成語有哪些 - 漢語網 的相關結果
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35、情同手足:【釋義】情:交誼;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親兄弟一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