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在憂鬱嗎?
#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比去年同期多了3000人次
根據2020年死因統計報告,自殺已連續第4年成為國人主要死因第11名,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比去年同期多了3000人次。
#自殺為年輕世代第二主要死因
自殺已經成為15-24歲、25-44歲兩個 #年輕世代 的 #第二主要死因,在2019年,15-24歲共有257位輕生。2020年15-24歲人口群通報企圖自殺人次超過一萬人次。
#百分之六十七的自殺身亡個案未有校園輔導資源
根據教育部2018年至2019年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相關報告指出,自殺身亡個案當中,高達67%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各級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
#如何盡量承接住每個孩子
青少年們可能還沒有即時得到相應的資源或陪伴,就選擇以自殺為自己的生命畫下句點。最近又到了開學的季節,我們必須想到方法,在遺憾發生之前,配置足夠的資源,盡量減少不幸的遺憾發生。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 在今天召開了「校園專輔待改善 心理健康不漏接」記者會,提出三大訴求:
1⃣ 為了讓第一線的醫療端人員及時了解受通報孩子的情況,要求衛福部及教育部盡速 #落實將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及休退學狀況。
2⃣ 高達67%自殺個案學生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我們要求教育部檢視問題及提出因應措施, #應解決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
3⃣ 為了讓離開學校系統、#失學且失業 的 #雙失年輕世代,不需自己面對心理健康風險,我們要求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 #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服務。
在記者會中,長庚醫院精神科、也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的張家銘醫師表示,自殺防治不可輕忽,且恐有 #年輕化趨勢, #這群出生在網路通訊發達的Z世代,在遇到情緒問題時,往往不會尋求協助, #憂鬱症和自殺風險都在增加。
今天張家銘醫師也和大家分享了 #校園自殺防治三大面向:
#自助:同學要能認識自身心理狀況,自我察覺、分辨異狀。
#助人:學習與同儕間的陪伴與支持。
#求助:學校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
今天是9月10日 #世界自殺防治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結合起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 #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傑拉德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傑拉德、阿飛、張若錡、張家銘 【今集主題】 香港似乎沒有災難的紀念館,而在台灣則非常多,當中最令香港人震撼的必定是位於台中的921地震教育園區,這次深入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張家銘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世界自殺防治日,是國際自殺防治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紀念日,希望在這一天,呼籲大眾重視自殺防治的議題。
這讓我想起今年與 心靈角落 一起舉辦的「小柔的最後一天-惡意時代」桌遊活動,那次讓我印象深刻,我們一大群人聚在一起,除了體驗在桌遊遊戲中的樂趣之外,更一起暢談所有有關精神疾病、憂鬱症、憂鬱情緒、自殺等,這些平時不太容易與人暢談的議題;透過桌遊,我們認識到更多關於憂鬱症的相關基礎知識,增加更多對於憂鬱症的理解,進而減少傷害的產生。
我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這個日子,給自己多一些認識自殺、憂鬱知識的機會,試著理解他人可能的痛苦,也可能可以給予即時的聆聽與陪伴。
去年在台灣校園內,傳出許多令人遺憾的消息,這些青少年們可能還沒有即時得到相應的資源或陪伴,就選擇以自殺為自己的生命畫下句點。我希望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遺憾發生之前,社會能夠配置足夠的資源,盡量減少不幸的遺憾發生。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2017 至 2019 年,15 - 24 歲的青少年自殺死亡人數持續攀升;同時,相關統計指出,自殺已經成為 15 - 24歲、25 - 44 歲兩個年輕世代的第二主要死因。
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的情況,與許多國家近期的趨勢相同,顯示青少年自殺防治議題已不容忽視。
對此,時代力量也在今天召開了「世界自殺防治日 校園心理健康記者會」,我們提出了三點訴求:
一、為了讓第一線的醫療端人員及時了解受通報孩子的情況,要求衛福部及教育部盡速落實將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休退學狀況。
二、高達 67 %自殺個案學生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對此,我們要求教育部檢視問題及提出因應措施,應解決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
三、為了讓離開學校系統、失學且失業的「雙失」年輕世代,不需自己面對心理健康風險,我們要求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服務。
此外,今天記者會也特別邀請到長庚醫院精神科,同時也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的理事長——張家銘醫師,與我們分享校園自殺防治的三個面向:「自助、助人、求助」。
🟨 自助:提供足夠的知識讓同學能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認識自身心理狀況,分辨哪些情形可能有異狀,超出可以自行調適情緒的範圍。
🟨 助人:青少年不太會向專業人員求助,他最信任的是同儕、好友,所以如果你身為同儕、好友,懂得如何去支持、傾聽與陪伴,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也非常需要學習,並不是每一個都懂得如何去陪伴陷入困境的好友。
🟨 求助:學校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並且提供足夠友善的輔導資源。
有些人可能覺察到自己陷入困境,但卻害怕自己被貼上標籤,或是擔心身邊的人沒辦法接受一個有問題的孩子或朋友,這部分,都還需要社會大眾一起努力,讓情緒困擾、精神疾病能夠真正去汙名化,讓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像我們在玩桌遊遊戲時,正當的一起暢談所有有關精神疾病、憂鬱症、憂鬱情緒、自殺等問題。
在世界自殺防治日的日子裡,我希望大家都能一起關心青少年的自殺防治,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張家銘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10「世界自殺防治日」,請和我們一起重視,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
依據統計,新北市去(2020)年的自殺死亡人數為635位,在自殺通報人次與占率方面,24歲以下,總共有2,475例,占率高達42.8。其中14歲以下的通報人次為641,占率為11.1,若再納入25~44這個年齡層,44歲以下占率高達76.6,顯示自殺防治工作的推動與再改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
因此,在「世界自殺防治日」的今天,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召開「校園專輔待改善 心理健康不漏接」記者會,說明台灣現行青少年校園心理健康促進促施所遇到的困難,並提出建議精進方向。
-
今日記者會內容如下:
-
總召邱顯智委員首先表示,根據去(2020)年死因統計報告指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已連續第 4 年成為國人主要死因第 11 名,死亡人數雖較 2019 年減少 5.3%,但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也比去年同期多了 3 千人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自殺已經成為 15-24 歲、25-44 歲兩個年輕世代的第 2 大主要死因。
-
回頭檢視過去衛福部的承諾,邱顯智委員強調,據「2025 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所設立的自殺防治目標,政府近年成績不盡理想,也未達成 2020 年的中程目標,自殺防治工作長期而言未見顯著改善,政府應該持續精進、有效投資。
-
幹事長王婉諭委員接著表示,兒少面臨的心理壓力與求助門檻,絕不小於成人。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因此,防治工作是跨領與跨團隊的巨大工程。然而,目前自殺防治策略與教育部三級輔導機制,實務執行面仍存有諸多困境。
-
#學生自殺通報系統 #亟待跨部會介接
-
首先,醫院端的第一線人員反映,衛政自殺通報系統與教育端的校安通報系統,長期以來橫向聯繫狀況不佳。王婉諭委員已於今年 3 月針對此情況進行質詢,促使兩部會決議將衛福部的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休退學狀況,但目前尚未落實。另外,囿於各級學校之輔導紀錄表單格式不一,且各級學校之輔導系統尚未整合,因此仍無法介接受通報學生是否接受過輔導諮商的紀錄。
-
#通盤檢視學生輔導需求 #輔導人力資源應到位
-
根據教育部 2018 年至 2019 年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相關報告指出,自殺身亡個案當中,高達 67% 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各級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
-
王婉諭委員進一步說明,目前負責三級預防的各縣市輔諮中心,組織型態為隨時可能被裁撤的「任務編組」性質,且礙於地方財政,專輔人員採一年一聘約聘制、調薪幅度低、專業人力薪資與自費市場落差過大,再加上行政工作負擔重,導致流動率高等情況時有所聞。而負責二級預防的專業輔導老師及相關人員,同樣存在人力不足及行政工作負擔過重,以致影響輔導效能及學生接受輔導之成效。
-
#解決大學端專業輔導人力困境
-
副總召陳椒華委員就大專院校的部分指出,現行《學生輔導法》規定,專科以上學校學生 1200 人以下者,應置專業輔導人員至少 1 人,但實際上大專院校內部的諮商輔導體制同樣存在人力缺口,以及有難以專業久任的嚴重問題。
陳椒華委員說明,因為目前一年一聘的方式,除造成專業輔導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外,他們還需要從事無關輔導諮商專業的行政業務,加上專輔人員長期待遇不足,與人力不穩定等問題 ,都是大專院校在學生輔導上成效不佳的原因,也明顯影響學生接受輔導的品質。
-
另外根據統計,每年休學的高中職生有近 2 萬人,大學生更是高達 8 萬人。而在疫情期間,這些離開學校的學生,也可能同時的失業,而變成「雙失」的年輕世代。然而「雙失」的年輕世代因為離開校園,因此無法獲得學校系統的心理諮商資源,其自身的經濟狀況,也難以負擔心理諮商所需的費用。因此,整個社會或是家庭與醫療系統,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承接這樣的需求,是一個令人非常擔憂的問題。
-
陳椒華委員呼籲,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能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協助。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張家銘醫師表示,儘管從去年統計來看,台灣同日本、韓國情況,自殺人數略有下降,但疫情期間,國人工作就學和民生經濟都受到影響,自殺防治仍不可輕忽。另外,去年台灣 0-14 歲族群的自殺人數卻反而上升,擔憂恐有「年輕化」的趨勢,而 15-24 歲去年狀況雖有好轉,但自殺通報數還是上升,有 1 萬多人試圖自殺,他們事後是否有被關心跟協助,需要高度關注。
-
張家銘醫師強調,這群出生在網路通訊發達的 Z 世代,在遇到情緒問題時,往往不會尋求協助,平均而言,Z 世代的憂鬱症和自殺風險都在增加。今年年初,有位 17 歲高中生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希望精神與心理疾病的知識能納入課綱,教育部也確實應該思考讓大家更能認識精神疾病,察覺情緒問題。
-
張家銘醫師也分享校園自殺防治有三個面向,分別是自助、助人、求助,同學要能認識自身心理狀況,並學習與同儕間的陪伴與支持,學校也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青少年的自殺防治工作,需要大家繼續關心和努力。
-
我們認為,政府應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尤其在校園三級輔導機制中,接受諮商輔導個案,往往都需要長期深入的服務,因此,教育部須正視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都需要政府重新檢視及提出因應措施。
張家銘 在 傑拉德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傑拉德、阿飛、張若錡、張家銘
【今集主題】
香港似乎沒有災難的紀念館,而在台灣則非常多,當中最令香港人震撼的必定是位於台中的921地震教育園區,這次深入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張家銘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年四月二號的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出軌意外,是台灣近年來的重大災難,造成了許多生命的逝去,家庭的心碎,而第一線身處這些現場,包含生還旅客,家屬,救災醫護等等相關工作人員,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我們作為一般民眾,在這些日子看到報導,也都非常於心不忍,面對這麼大的傷痛,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個話題也引起了關注,到底這個症候群是什麼?對於創傷或是集體傷痛,其他國家有沒有比較好的處置前例可供參考?我們又應該如何找方法幫助自己也幫助身邊的人呢?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醫師來跟我們一起討論。歡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張家銘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琪斐大放送】大膽西進恐遭中東利用 中國能順利主宰波斯灣?
【凱莉出張嘴】全球疫情危機仍未解除 日本為何非辦奧運不可?
【世界都在看】俄烏邊境升溫重兵對峙 "烏東危機"成台海縮影?
【動眼看熱鬧】台鐵事故引發集體創傷 應該如何避免陷入PTSD?
feat.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 張家銘醫師
【漏網東西軍】阿肯色州禁未成年變性 兒少性別自主權該限制?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張家銘 在 【樂齡幸福/張家銘主治醫師】《別該長輩不開心 憂鬱症陪伴 ... 的推薦與評價
【樂齡幸福/ 張家銘 主治醫師】《別該長輩不開心─憂鬱症陪伴指南》該如何與其相處?理解、關懷、傾聽、支持、陪伴!丨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 ... ... <看更多>
張家銘 在 基因醫師張家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基因醫師張家銘, 台北市. 17119 likes · 109 talking about this. 「了解自己的基因與體質,以促進健康」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