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因應武漢肺炎延到五月,
身為跟出版業密切相關的工作者,
理解這個產業的不容易,每一季都像在走天堂路,
努力拖磨一天又一天。
而國際書展其實是最可以衝高買氣變現的活動,
感謝眾出版社及相關單位作出這個艱辛的決定,
真的很難,但是大家選擇做正確的事。
整個下午臉書都在提醒我某些活動已取消,
談好行程的活動,編輯也來道歉說取消。
已經付出的成本難以追回,
相關人員年前的加班也是泡沫幻影。
再次跟大家說聲謝謝!
為了共體時艱,
身為讀者(看著爆炸的書架掩面哭),
能給的支持,就是,買爆這些書!
如果可以的話,也請支持獨立書店,
去實體店家購買還可以順便翻翻更多書!
之前有列出2019年推薦書單,
我補充一些新書,再列一遍。
也增加一些非去年出版的新書,
但是願意買它千千萬萬遍的!
文學類:
性意思史|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我與貍奴不出門|時報出版
細軟|時報出版
新神|聯經出版
等路| 九歌文學國度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春山出版
泥地漬虹|大塊文化
她的身體與其他派對|啟明出版
光之帝國|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林肯在中陰|時報出版
那個男人|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讓過去成為此刻|春山出版
鬼地方| 鏡文學
非文學類:
心向群山|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不只是厭女| 麥田出版
收入不平等| 時報人文科學線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獨步文化
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 健行文化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游擊文化
拚教養|春山出版
毋甘願的電影史|春山出版
圖文創作:
少爺的時代| 衛城出版
山與食慾與我| 青文出版
暫時先這樣| 大辣粉絲團dala pub
守娘| 蓋亞文化
傳染|大塊文化
竹光侍|大塊文化
小輓|大塊文化
羅浮宮的貓|大塊文化
推理小說(不分年份):
火車。理由。模仿犯|宮部美幸 臉譜出版
嫌疑犯X的獻身。流星之絆。白夜行|東野圭吾 獨步文化
砂之器。點與線|松本清張 獨步文化
惡人。再見溪谷|吉田修一 麥田出版
冰果。滿願|米澤穗信 獨步文化 春天出版
沒有鑰匙的夢。鏡之孤城|辻村深月 皇冠文化集團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東山彰良 尖端EYE書坊
13.67。網內人|陳浩基 皇冠出版
告白|湊佳苗 時報出版
龍紋身的女孩(系列)|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馬修・史卡德(系列)|臉譜出版
雷普利全集| 遠流粉絲團
奇幻/科幻小說(不分年份):
摺紙動物園|新經典文化
三體| 貓頭鷹書房
孤獨深處|遠流出版
妳一生的預言| 鸚鵡螺文化Nautilus
銀翼殺手|寂寞出版
羊毛記(系列)|鸚鵡螺文化
黑暗元素三部曲|麥田出版
地海六部曲|木馬文化
同志文學(不分年份):
邱妙津《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
張亦絢《永別書》《最好的時光》
陳雪《迷宮中的戀人》
騷夏《瀕危動物》
曹麗娟《童女之舞》
李琴峰《獨舞》
嚴歌苓《白蛇》
章詒和《鄒氏女》
金惠珍《關於女兒》
中山可穗《愛之國》
中島京子《東京小屋的回憶》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鹽的代價》
珍奈‧溫特森《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吳爾芙《歐蘭朵》
費雷思《藍調石牆T》
艾莉森・貝克德爾《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
安德魯‧西恩‧格利爾《分手去旅行》
莎拉・華特絲《荊棘之城》《守夜》
田原龜五郎《弟之夫》
柳原漢雅《渺小一生》
主場優勢: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麥田出版
向光植物| 逗點文創結社
無眠|逗點文創結社
以上,我要出門去復健了!
寫作者的工傷就是肩頸哈哈哈,
也歡迎大家留言推薦!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張亦絢永別書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書展因應武漢肺炎延到五月,
身為跟出版業密切相關的工作者,
理解這個產業的不容易,每一季都像在走天堂路,
努力拖磨一天又一天。
而國際書展其實是最可以衝高買氣變現的活動,
感謝眾出版社及相關單位作出這個艱辛的決定,
真的很難,但是大家選擇做正確的事。
整個下午臉書都在提醒我某些活動已取消,
談好行程的活動,編輯也來道歉說取消。
已經付出的成本難以追回,
相關人員年前的加班也是泡沫幻影。
再次跟大家說聲謝謝!
為了共體時艱,
身為讀者(看著爆炸的書架掩面哭),
能給的支持,就是,買爆這些書!
如果可以的話,也請支持獨立書店,
去實體店家購買還可以順便翻翻更多書!
之前有列出2019年推薦書單,
我補充一些新書,再列一遍。
也增加一些非去年出版的新書,
但是願意買它千千萬萬遍的!
文學類:
性意思史|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我與貍奴不出門|時報出版
細軟|時報出版
新神|聯經出版
等路| 九歌文學國度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春山出版
泥地漬虹|大塊文化
她的身體與其他派對|啟明出版
光之帝國|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林肯在中陰|時報出版
那個男人|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讓過去成為此刻|春山出版
鬼地方| 鏡文學
非文學類:
心向群山|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不只是厭女| 麥田出版
收入不平等| 時報人文科學線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獨步文化
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 健行文化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游擊文化
拚教養|春山出版
毋甘願的電影史|春山出版
圖文創作:
少爺的時代| 衛城出版
山與食慾與我| 青文出版
暫時先這樣| 大辣粉絲團dala pub
守娘| 蓋亞文化
傳染|大塊文化
竹光侍|大塊文化
小輓|大塊文化
羅浮宮的貓|大塊文化
推理小說(不分年份):
火車。理由。模仿犯|宮部美幸 臉譜出版
嫌疑犯X的獻身。流星之絆。白夜行|東野圭吾 獨步文化
砂之器。點與線|松本清張 獨步文化
惡人。再見溪谷|吉田修一 麥田出版
冰果。滿願|米澤穗信 獨步文化 春天出版
沒有鑰匙的夢。鏡之孤城|辻村深月 皇冠文化集團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東山彰良 尖端EYE書坊
13.67。網內人|陳浩基 皇冠出版
告白|湊佳苗 時報出版
龍紋身的女孩(系列)|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馬修・史卡德(系列)|臉譜出版
雷普利全集| 遠流粉絲團
奇幻/科幻小說(不分年份):
摺紙動物園|新經典文化
三體| 貓頭鷹書房
孤獨深處|遠流出版
妳一生的預言| 鸚鵡螺文化Nautilus
銀翼殺手|寂寞出版
羊毛記(系列)|鸚鵡螺文化
黑暗元素三部曲|麥田出版
地海六部曲|木馬文化
同志文學(不分年份):
邱妙津《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
張亦絢《永別書》《最好的時光》
陳雪《迷宮中的戀人》
騷夏《瀕危動物》
曹麗娟《童女之舞》
李琴峰《獨舞》
嚴歌苓《白蛇》
章詒和《鄒氏女》
金惠珍《關於女兒》
中山可穗《愛之國》
中島京子《東京小屋的回憶》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鹽的代價》
珍奈‧溫特森《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吳爾芙《歐蘭朵》
費雷思《藍調石牆T》
艾莉森・貝克德爾《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
安德魯‧西恩‧格利爾《分手去旅行》
莎拉・華特絲《荊棘之城》《守夜》
田原龜五郎《弟之夫》
柳原漢雅《渺小一生》
主場優勢: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麥田出版
向光植物| 逗點文創結社
無眠|逗點文創結社
以上,我要出門去復健了!
寫作者的工傷就是肩頸哈哈哈,
也歡迎大家留言推薦!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張亦絢永別書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常書摘]
張亦絢,《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木馬文化,2015。
「有次我從凱達格蘭大道離開,大概是反核之類吧,我因為去找便利超商上洗手間,所以多走了一些路。走到國家劇院不遠處,和一群也是從方才集會遊行散開了的人同在一起,等一個紅綠燈。幾個女生,不認識的,但其中有個是呂赫若的後代,正在說一個笑話:有天她碰到個人,那人告訴她說,他是某某某的後代。這個人名我不太確定,因為當時有車聲與風聲,聽著像是鍾浩東。但也許不是。然後這個呂赫若的後代就說啦:那正好啦,你外公是某某某,我外公是呂赫若。其中一個女生就問啦,那你們有沒有相擁而泣抱頭痛哭。這時這個呂赫若的後代就說了:「才沒有呢。我們同時說了:幹你娘咧。」這群女生就一起笑得東倒西歪──不過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這之後,這個呂赫若的後代又說了,非常語重心長地:「呂赫若是個真正的才子。」
沒有人接她的話。我想是因為她們雖然知道呂赫若是個名人,但她們沒讀過,甚至不太有聽過。我當時很想開口道:這是真的。Je peux vous confirmer.(我可以向您證實)──當時我剛回台灣,情急時頭腦就會出現法文。但我終究沒這麼做。我等著等著,但都沒有人說話。
我心裡很難過──你可以想像卡繆或雨果或沙特,嗯沙特應該沒後代,總之那就雨果的後代好了,要對同儕說:雨果是個真正的文豪。就連對我這樣的外國人,一個法國人都不必這麼說。當然不是說介紹呂赫若介紹得彷彿他是個地下樂團的主唱那樣,就會怎麼樣。不過這還真是慘啊。而且現場既沒有人說:「那還用說。」也沒有人接口:「我有讀過耶。」──彷彿呂赫若還真是個地下又地下,來自愛沙尼亞的鞭笞重金屬樂團主唱。而且成軍不過一個月。臉書上只有十個朋友。
要是她可以不用說「呂赫若是個真正的才子」──該有多好!
我是說,要是記憶這事,可以完全擺脫掉家族血緣而存在就好了──她覺得有責任告訴大家,呂赫若是個才子,因為她直覺,家庭之外的人的記憶不可靠,人們不會有效地、持續地,記得此事。她的同伴們的無言,證明她的判斷沒錯,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歷史時間點上,人們還不怎麼記得呂赫若。所以,她仍然是無法消滅她的記憶的人。這件事,真的,並不美。
我認為美麗的事是,說到呂赫若時,她可以說:「說真的,雖然他是我外公,我卻不知道他是誰。」
「我有讀過他的東西。」一人道。
「我聽我姊姊說過,呂赫若他很了不起。雖然我沒讀過啦。」一人道。
「妳竟然不知道妳外公是誰?連我都知道。」另一人道。
如果我們的記憶,可以在別人手中生長,那該多好。如果我們的記憶,留在我們手中,那都是不得已的,那是一種情非得已。沒有人願意去的勞動服務,沒有人要出來選的班代表。有些個人記憶它像這樣。別無選擇。記憶的別無選擇,是人生的最高刑罰。我付出過代價,我懂,並且我要停止它。」
//
張亦絢永別書 在 李屏瑤- 睡不著想起張亦絢《永別書》這段, 該說的都說了 的推薦與評價
睡不著想起張亦絢《永別書》這段, 該說的都說了,而且說得啵兒棒。 憂傷並且令人想一起罵三字經, 晚安台灣。 :... ... <看更多>
張亦絢永別書 在 文學FACE&BOOK第三季《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網路特映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看完「《 永別書 :在我不在的時代》:文學X單人表演, 張亦絢 X吳維緯」,你覺得自己跟《 永別書 》裡的哪個角色最接近呢?為什麼?作家: 張亦絢 作品: 永別 ... ... <看更多>
張亦絢永別書 在 [心得] 張亦絢《永別書》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要述說對這本書的一些感想,大概會和本書主角賀殷殷的記憶所呈現一般,
跳躍、片段,或者說是,有一些零零落落。
不過也不需要太過認真地去撿,當作日常的碎念也沒什麼大礙。
有些書看過了就是過了,任其流逝也不要緊,求的是當下閱讀的享受;而有些
就是特別會想為它寫點什麼,才不枉讀後感受到的種種。其實《永別書》比較像是
過了就是過了,沒能留下什麼,但正因過了便無形無蹤,反而更覺得該寫。
看賀殷殷講台獨背景,講國民黨怎樣欺壓本省人,講她父親的理想和奮鬥,講
她母親作為一個客家人的反國民黨,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
說來慚愧,我是對台灣歷史沒有深究的人,正如小說裡所言:「有天有個七年
級告訴我:『戒嚴這兩個字只會讓我們想到,那是很久很久以為發生的事,就像古
早味一樣。』」
對「歷史」的認識,最先是考試。學習然後考試,背誦然後得分,我是那麼地
無知。讀到二二八事件,我記得住一些關鍵字像查緝私煙、軍事鎮壓、白色恐怖,
我知道那是不對的,我知道國民黨的可惡之處,我稍微可以想像那種「恐怖」,但
要說真的能夠懂在那段期間受到迫害的人們的感受嗎?我還是不能懂的。
那或許是因為,對於個人來說,總會有更優先要面對的問題,比方說自我認同,
比方說愛情。十三歲時的賀殷殷,遇見小朱,她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什麼概念,儘
管明白她愛著小朱,但那不代表她的等號後面接的會是同性戀。
小朱、萱瑄。這兩個名字會不斷出現在這本書中。她們和賀殷殷的戀愛、她的
文學、她的政治層層糾結。
我試著想要解析,卻發現我很難去理解小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在賀殷殷片
段片段的描述之中,還有曲折的譬喻,以及她自身的感受,我真的讀不明白。她說
,小朱想要把她變成自己的讀者。那是一種操縱與服從嗎?是因為小朱達不到殷殷
文學上的成就,所以只能用各種方式踐踏她來達成自己的優越嗎?為什麼明白小朱
不愛她,卻又說她們兩人之間好像有某種難解的默契和氛圍,為什麼殷殷好像很痛
苦,很厭棄小朱,把她說得像她生命中難以但必須推開的存在,兩人共處時卻又被
萱瑄稱為「從沒見過你那麼幸福」?
這本書,我很多很多地方讀不懂。要嘛得一鼓作氣讀下去,不然就是要時不時
停下休息才能去想那是什麼意思。也許那些感情就是這麼難以形容,作為一個旁觀
的讀者,我只能見證她如何傾吐自己的記憶,賀殷殷是見證者,我們讀者又何嘗不
是?
萱瑄或許相對來說會是比較具體一點的,但小說進入尾聲,賀殷殷的「第二次
爆炸」就是由萱瑄引發,一個說謊成癖的人,你還能如何去相信那先前的印象和塑
造?何萱瑄是個怎樣的人,賀殷殷說:「那個被文學深深戕害的人。」可除了記得
她的說謊,我腦中一片空白。
這是不是作者的意圖?因為記憶本身便是混亂難解,在文字堆砌而成的故事中
,也許答案藏在裡面,但很難連在一起。就像賀殷殷形容自己是「難以連貫成一個
自我」,己身已是破碎的,就看他人,也是破碎的。
於是在讀完後我發覺好像讀到了些什麼,卻又好像從未存在過。三百多頁的一
本書,一看完我立刻又從第一頁開始翻起,想把遺失的趕緊銜接起來,但那些角色
依然是生動卻無法明確記住。唯有我抄下來的句子是令我印象深刻,其餘種種,似
乎都隨著賀殷殷的告別而煙消雲散。
《永別書》裡說了很多能特別抓出來談的議題,不管是歷史的,政治的,家族
的,性別、女性主義、社會運動、文學,各種主張若要認真去想,還真的要耗費不
少心力。但最奇妙的是,比起愛情,性在這裡頭還更加耐人尋味。
從那個可怕的「第一次爆炸」所指涉的父親對子女性的暴力,到「第二次爆炸」
由萱瑄所帶來對同女關係的瓦解,亂倫、雜交這類詞語會不停出現再出現,甚而原先
不是那麼「性」的賀殷殷,最後展開一場性的夏令營,我覺得這一點和記憶、和真實
,才是真正綁在一起的。其餘都是在此基礎向外延伸。
所以說我唯一能明白的,便是想要消去自己記憶這件事。是一切的開始也是一切
的結束。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收尾。要讀到倒數第二章,講到「時代」,我才想起噢對喔
書的副標叫作「在我不在的時代」。賀殷殷正是一個在時代的燈光裡缺席的人。「時
代是什麼東西啊?一個幻相。說動我們,我們會有某種共享的顯赫與集體明星地位:
我們是大時代的兒女、我們是時代青年、我們是民主時代的一份子––我們時代,我
們就不容取代;我們時代,我們就責無旁貸;我們時代,我們就人見人愛;我們時代
,我們就有所交代。」但正是這種時代感使人變得瘋狂,所以有人亂倫,有人撒謊,
全部都是咻一聲爆炸。
她選擇了認識爆炸而非投入夢一般的時代感。她說:「如果記得每一件事不可能
,那我先記得了,會想遺忘的。我並不做記憶的主人,記憶才是主人。我不配合什麼
而記憶。我不配合時代。」我覺得她非常帥。
於是她選擇遺忘。因為書寫並不等於記憶,如同歷史不會因為寫下成了文字,就
有誰真正的記得。背下了那些文字也不算記得。
她寫了,然後她會忘去,她會回到三歲前的幸福時光,至於留下來的這本書,也
許有誰會記得,也許沒有誰記得,她一點也不在乎。
「記憶此事如朝露。」
永別了,賀殷殷。
----------
第一次在這裡發表心得,見識淺薄之處還請大家多包涵了。
主要是從部落格直接騰過來的,有興趣可以上去看看,雖然目前篇幅不多XD
--
讀讀寫寫
https://chailinlai.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79.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70888343.A.2A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