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認識了一位同為建築師王大閎粉絲的新朋友,我們聊起各自對王大閎最喜愛的建築作品。其中談及了建國南路自宅、國父紀念館、濟南路虹廬、外交部以及敦化北路上的良士大廈。這些建築都有王大閎個人的風格,但真正令我們難忘的還是競圖。
1961年,王大閎設計了故宮博物院。風格自然是以現代主義建築,配上其獨有的中國氣質,算是融合出了某種特有的中國現代主義建築。可惜這美麗的故宮競圖,因為蔣介石不滿意其帶有的中國宮殿色彩不足,因而打了ˊ回票。(BTW,當年國父紀念館的建造中,蔣介石同樣打過數次回票,最後才修改成如今模樣)。
後來,王大閎同樣參與因應台北鐵路地下化而需要重新興建的第四代台北車站建築競圖,他同樣拿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只不過這美麗的建築同樣只存於紙面上。我不禁試想,如果台北車站真照了王大閎建築進行施工,也許這麼多年來就不會有人認為台北車站醜陋了。
但這兩張圖紙,依舊不是我倆認為的第一。
《登月紀念碑》是我心中無庸置疑的第一名。它是一座高252.71呎的純白紀念碑,兩支聳立的柱子,代表著人類雙手合十的意象。當時是為了紀念美國登陸月球,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以及是美國的友好邦交,因而起了這項計畫,預計用募款的方式,替美國興建一座美麗的紀念碑作為外交禮物。
事實上王大閎也確實真有此資格,他畢竟是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的高徒,當時比之同窗貝聿銘來說,王大閎承襲了更多現代主義基因,也是當之無愧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可惜的是,美國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在當時已經非常不穩定,1979年斷交後,這項計畫就石沉大海,再也沒有外交官在乎。直至今日,這美麗的《登月紀念碑》終究只能存於圖紙和模型之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潘孟安Peter 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屏東的緯度嗎? 好的建築,必須順應在地,才能發揮創意,打造讓人驚豔的作品。 屏東「IN-BETWEEN N22°」學生設計競圖,邀請全國建築專業科系學生,一起來為屏東發想未來的建築藍圖,就等你! 徵件到11/16,活動資訊看這:https://pse.is/wdyw9...
「建築競圖作品」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潘孟安Peter 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得獎作品審查實錄】 第二屆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IRACDC ... 的評價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2023-3th-IRACDC 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 10 Winners Works 的評價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建築競圖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建築競圖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建築競圖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15 个競圖版面点子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建築競圖作品 在 有大大認得出這幅畫是哪位畫家的作品嗎? - Mobile01 的評價
建築競圖作品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黑箱、腐敗、中正廟:中國黨不想讓你知道的史實】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9/8公布中正紀年堂轉型方案,規畫「#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移除園內威權象徵,包括移除蔣介石銅像,並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同時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此方案是搜集被蔣政權屠殺的受難者團體與專家等多元意見後,考慮兼顧轉型正義與銘記歷史刻痕,並將空間還給人民。對此,中國黨如喪考妣,暴跳如雷,例如主席參選人朱立倫表示,要反過來打倒文化台獨,更質問要不要拆中山高。
其實,如何去除獨裁威權,高雄在14年前早就示範過一次。
大家都知道,文化中心原本叫做「中正文化中心」,在1970年代,和權力中心相隔甚遠的高雄政壇,為了表忠諂媚老蔣,把壽山改名萬壽山,愛河改名仁愛河,不久後的1974年,也計畫在林德官舊棒球場的土地上,興建「中正堂暨中正圖書館」,說是要「獻給蔣公九十歲誕辰的獻禮」。但蔣介石當時身體已如風中殘燭,隔年就一命嗚呼。
市府原本還想改名「中正紀念堂」或「中正紀念館」來「緬懷 領袖」,結果好笑的是被中國黨中央政府打槍,理由是不能和中央的中正紀念堂混淆。1979年搭上十二大建設各縣市文化中心的政策,擴大規模,成為「中正文化中心」,也因此,成為在圖書館、表演廳中央立有一神龕狀空間,立有巨大坐姿銅像的特異文化建築。
2002年,謝長廷市長任內推動多處公園改造地景工程,將原本圍繞文化中心的圍牆拆除,擴大人行步道成為「市民藝術大道」,原本支撐欄杆之間的石鼓經過重新設計,搭配當季藝文活動不定期更換圓形燈片,這項工程獲得好評,也沒有太多爭議。又過了不久,在2007年,陳菊市長決定讓「文化去政治化」,移除蔣介石銅像,並將「中正」去掉,改成單純的「文化中心」。這次就踩到中國黨痛腳,引起藍營劇烈反彈,但風波並未持續多久。從2002-2007這段時間內的「文化中心空間解嚴」,讓園區回歸文化用途,也增加了市民活動空間。
然而,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成功去政治化以後,台北中正紀念堂也計畫拆除圍牆,增加開放性,卻造成劇烈反彈,甚至當時北市府趕緊把僅有二十多年歷史的中正紀念堂列為古蹟。後續每次討論到去除「中正」,將空間還給人民,重新客觀看待歷史的提議,都引發中國黨陣營破口大罵。
但若我們回歸歷史,中正紀念堂的興建本身,就是一項充滿問題,涉及欺騙人民、浪費預算、黑箱作業的可疑決策:
■經費來源欺騙人民,不斷追加天價預算
蔣介石死後,行政院經治喪委員會會議決議,決定在臺北市擇地興建「中正紀念堂」。當時治喪委員會召集人俞國華公開宣佈:各界捐獻的中正紀念堂籌建款項達新台幣一億四千八百多萬元,此外還有人捐獻水泥、玻璃等建材,因此,第一期建築「可以不必動用政府的經費。」(聯合報,1976-7-10)然而,該年10月,建築經費就變成5億元(含兩廳院),到完成時,經費已經膨脹到本體11.8億,其中8.8億由政府預算支應。後續兩廳院因工程延後,預算更增加到74億。中正紀念堂預算草率決定,不斷膨脹,可以說是黑箱作業,其中好大喜功、奢靡腐敗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佔用市政發展用地,排擠各項重大建設
11.8億的預算,聽起來好像不多?但在1976年中正紀念堂動工時,台灣國民所得僅1053美元,2021年預計已達33310美元(以上均主計處數據)。而當時興建一整個港口(台中港)50億,整座國際機場(桃園)100億;現在建一個貨櫃中心(高雄洲際二期)1125億,一個航廈(桃園三航)1000億。換算中正紀念堂造價,約今日300億。在當時台灣進行多項建設時,也算一筆相當大的開銷。
另外中正紀念堂預定地,原本在1974年台北市府規劃為「第二商業中心」,包含18~50層高的辦公大樓和24~30層高的旅館和公寓多棟、四棟百貨公司、文化中心、世貿中心、綠地等空間,投資額150億台幣,相當於信義計畫區+兩廳院的機能。卻因為中正紀念堂而全部推翻,因而台北市府重做都市計畫,把都心改到信義計畫區,也推延了開發的時程。為了個人崇拜,大筆消耗國家預算,打亂都市計畫,讓市政延宕數年,這些成本從來沒人去追究。
■競圖黑箱作業,圖利特定廠商
1976年,中正紀念堂舉行國際競圖時,曾要求作品須具「創造新穎設計」、「獨特風格」、「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經濟實用」,結果卻是參選作品中唯一不具現代風格,還提了兩個案子的楊卓成作品得標。當時,籌建小組號稱聘請國內外專家進行評審,但奪得第一名的建築師陳邁(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表示:評審雖然喜歡他們的案子,但在會議上無法做成正式決定、要讓蔣宋美齡從國外返台做最後決定,而蔣宋美齡回來以後連圖也沒看,只丟下一句話:「選中國式的就好。」可以說是黑手介入競圖。
其實,楊卓成的代表作包括早年的士林官邸、圓山飯店,以及多座蔣介石行宮,更多次與蔣宋兩人當面討論建築設計,是深得蔣家歡心建築師。整體設計完全投蔣家所好,牌樓參考中國明代十三陵,堂體外型則參考中國廣州的中山紀念堂,佈局參考中山陵,但規模更大,就是要「超越國父」。而台階89階象徵蔣介石歲數,格局仿造中國帝王陵寢,建築加上傳統廟宇、墳墓一定會用的「雲紋」,擺明就是蓋「帝廟」而非紀念堂。當時政府放任不具任何公職身份的蔣宋美齡,為個人喜好隨意推翻競圖結果,以法治國家來看,就是一種舞弊、圖利熟識廠商的行為。
這樣疑點重重的工程,在黨國體制的掩蓋下,居然變成台北的象徵,中國黨的精神堡壘,實在諷刺至極!
若是回歸正常,就算不追究當初決策者的責任,將城市空間去除威權象徵,並納入蔣介石執政時期政治迫害與屠殺下受難者的記憶,賦予更多元的使用空間,也只是最低限度的剛好而已。在這點上,台北反省歷史的能力,實在遠遜高雄太多。
建築競圖作品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展覽系列活動─【ADA新銳建築師 #線上對談:新銳建築的35/45】
有看過忠泰美術館 #無重力星空─奧夫塞計畫展覽的觀眾朋友們,對於「究境建築」應該不陌生,是這檔展覽的展場設計團隊,由三個大男孩組成的建築事務所,為什麼會命名「究境」呢?相似的建築學習背景,但各自踏入建築的過程不完全相同,期待建築師們的分享!
🎬講者介紹:
🎙吳承軒
office aaa 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及建築師,目前任教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及逢甲大學建築歷史理論課程講師。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系及荷蘭 Berlage 建築學院,研究所作品曾入選鹿特丹建築雙年展。主要研究對象為歐洲理性主義建築史,在 office aaa 進行批判性的建築實踐,2016年開始投入公共工程設計與監造,作品類型也包含展場設計以及藝術創作。
🎙沈弘軒
office aaa 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及建築師,2007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研究所時期曾與同學獲得安平碼頭國際競圖首獎,2010取得英國倫敦Bartlett M. Arch. 建築碩士,回台後開始於成功大學建築系任職兼任講師迄今。在實務及教學上以延續研究所時期的設計方法論為主,實踐作品專注於重新檢視日常的可能性。
🎙魏子鈞
office aaa 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及建築師,2006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2009取得英國倫敦Bartlett M. Arch. (Dist.) 建築碩士。在英國期間參與了學校類建築規劃設計,回台灣後也持續投入學校類公共工程領域。2012曾於成功大學與高雄大學任職兼任講師、2021開始於陽明交通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以獨立研究主題的小組教學,讓學生專注在建築基礎語言的學習,認為這知識也是執業環境中成就建築的關鍵。
++++++++++++++++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21.05.08 SAT – 12.05 SUN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08.15前 #平日免費 預約參觀】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946
建築競圖作品 在 潘孟安Peter 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屏東的緯度嗎?
好的建築,必須順應在地,才能發揮創意,打造讓人驚豔的作品。
屏東「IN-BETWEEN N22°」學生設計競圖,邀請全國建築專業科系學生,一起來為屏東發想未來的建築藍圖,就等你!
徵件到11/16,活動資訊看這:https://pse.is/wdyw9
建築競圖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度咕:台灣囝仔的童年往事」介紹
訪問作者:鄭秋榮
內容簡介:
你小時候有沒有一隻小動物,跟你成為莫逆之交?
或是你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一隻神奇的動物,讓你感應到「超能力、超自然」都是真的?
話說秋榮大六歲的時候,他的阿嫲聽信獵人的話,買了一隻貓頭鷹,要給秋榮大進補,因為秋榮大拒吃,而變成全家的寵物,取名為「度咕TOKU」。
▲第一章是「我與度咕」收錄八個趣味橫生的臺灣農村男孩與一隻貓頭鷹的故事。
▲第二章是「我與喜鵲」,66歲的秋榮大在台北某公園與一隻喜鵲作朋友的經驗,相隔近一甲子,難道是度咕輪迴來了?
▲第三章「童年往事」,請民國40~50年代出生的人注意了!收藏這本書比你收藏古董還值得,因為這不只是秋榮大的童年回憶,也是所有臺灣農村孩童的生命故事。「度咕」和「童年往事」兩個單元,將喚醒臺灣四十代、五十代人深情的童年回憶。秋榮大肯定是臺灣第一個將民國40~50年農村孩子的冒險、幽默生活,表現得最精彩的創作者。
▲第四章「動物狂想曲」,八個連環漫畫故事,用不同的動物做為主角,用國際新聞改編情節。有人常說大人會扼殺兒童的想像力,結果秋榮大證明,六十歲後,腦子照樣可以作怪,創意無窮呢!
這一本書的「度咕」、「喜鵲」、「動物狂想曲」適合讓年輕父母用來啟發自己的孩子:一隻小動物怎樣引發幼童的想像力?以及如何用創作,保存珍貴的想像力?
秋榮大將在臺灣巡迴分享,動物在繪本中的趣味性,以及童年交往的動物,如何轉化成為創作。透過本書,相信可以讓更多動物,成為我們一生中的夢幻朋友!
作者介紹:鄭秋榮
本名鄭秋榮
1953 生於埔里
1971 台中一中畢業
1976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
1981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建築研究所碩士
1981-1984 中原大學建築系講師
1983~迄今 台北市開業建築師
鄭秋榮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曾任森海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建築設計部主任,全省競圖首獎十數次
滿意建築作品仍在醞釀中。
2013 大同大學 台北老建築速寫/鄭秋榮X李乾朗雙人展
2013~迄今 國父紀念館 每年度繪本聯展/田園城市ZINE作品展
著有:《優雅阿伯的街頭內心戲》、《度咕— 秋榮大的童年往事》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建築競圖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優雅阿伯的街頭內心戲」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秋榮大
內容簡介:
退休的建築師化身優雅阿伯,隱密在城市裡,速寫你我的臉孔,編寫天馬行空的劇情。
在他的筆下,街頭角落都有溫暖,無常人生幽默以對,或許,你曾與他擦肩而過,現在,他可能坐在你對面。沒有人說話的時候,他卻發現故事無所不在。就算是松鼠與小鳥,也能在他的本子裡,找到自己,而你呢?
作者簡介:秋榮大
本名鄭秋榮
1953 生於埔里
1971 台中一中畢業
1976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
1981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建築研究所碩士
1981-1984 中原大學建築系講師
1983~迄今 台北市開業建築師
鄭秋榮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曾任森海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建築設計部主任,全省競圖首獎十數次
滿意建築作品仍在醞釀中。
2013 大同大學 台北老建築速寫/鄭秋榮X李乾朗雙人展
2013~迄今 國父紀念館 每年度繪本聯展/田園城市ZINE作品展
建築競圖作品 在 2023-3th-IRACDC 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 10 Winners Works 的推薦與評價
希艾萊特兩位評審親自聆聽十件入圍 作品 簡報及提問。 ... 若想瞭解 競圖 或關於疫情後住宅 建築 的發展資訊,還請持續關注「台灣住宅 建築 獎暨紙上住宅 建築 ... ... <看更多>
建築競圖作品 在 建築競圖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建築競圖作品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emKoolhaas寫的 ... 庫哈斯談建築的危險:給年輕人的建築啟蒙課; 建築競圖作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 <看更多>
建築競圖作品 在 【得獎作品審查實錄】 第二屆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IRACDC ... 的推薦與評價
【得獎 作品 審查實錄】 第二屆紙上住宅 建築 國際 競圖 (IRACDC) #題目:住宅的未來–在大流感來臨之前與之後#特別獎Special mentioned─Housing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