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影片出爐囉!
1. 今天盤勢完全如同我的預期,開高後持續震盪,從大盤日線圖來看,這波恒大利空,激出最後一批恐慌性的賣壓,跌完之後,該賣的都賣了,不該賣的也賣了,賣壓結束,量能穩定增加,台股即將在震盪後走高。
2. 行情再差也會有強勢股,盤勢震盪我的集中操作幾檔股票,其中蓋牌股『晶焱』持續向上,後續持續上漲,波段獲利37%,證明再差的行情,選股的功力夠,也能選到飆股!
3. 費半指數準備再創歷史新高,下一檔『晶焱』很可能就在半導體類股之中,半導體類股有什麼值得操作?
✨以上的答案都在今天的節目內容喔!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沙田車公廟 奇準無比 信則有 不信則無 大圍站行過去十分鐘路程 年尾去再拜車公問事,明年會更好 歷史建築級別:二級歷史建築物* 落成年份:約在1890年前 沙田車公廟現址,原本是一座已有300年歷史的廟宇,後於1994年改建成目前的模樣。當年,村民相信車公能保佑他們免受洪水瘟疫之患,所以就蓋了這...
「康樂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20151016N 康樂里豐富人文歷史吸引境外生社區巡禮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康樂歷史 在 歷史檔案館Public Records Office - 兒童會員打康樂棋。(1964年 ... 的評價
康樂歷史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MQ元創方的前世: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PMQ元創方」位於中環鴨巴甸街35號,建於1951年。雖然今天我們經常簡稱元創方作PMQ,但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英文縮寫的全名是什麼?其實PMQ全名是Police Married Quarters,跟元創方這三個字沒有關係,更不是其譯名。
要認識它的歷史,就要從1862年說起。當時,中央書院成立,國父孫中山亦曾在此就讀。書院在1889年遷往荷李活道後,改名成為皇仁書院。在1884年至1889年期間,由域多利監獄囚犯協助興建。建築屬新古典主義建築,採用多立克式設計,整座建築氣派非凡。此外,它更是當時全港第二貴的公共建築。但在日佔時期,校舍被戰火摧殘。
書院最後被迫搬離原址,而建築則被改建成已婚警察宿舍。位於鴨巴甸的正門位置曾經是居民出入宿舍的主要地方。現時,我們仍可看到中央書院遺留下來的兩段花崗岩地基遺蹟,當中有大小不一和形狀各異的鋪地瓷磚,極具特色。
曾經的已婚警察宿舍有兩層高的康樂設施,1950年代變成了荷李活道警察子弟學校,1981年成為中區少年警訊會所。今天,會所已被活化成一所餐廳,並保留當時的建築特色。2010年,PMQ被正式列入香港三級歷史建築,並活化成創意藝術中心。
康樂歷史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期郊野公園規劃:禁止「破壞邊洲」觀景台】
政府主導嘅「周遊六角」山徑設計比賽結果近日出爐,「破邊洲觀景台」嘅設計概念非常震撼,但都不及對香港地質公園嘅景觀保育(landscape conservation)嘅潛在衝擊大。呢啲係自然景觀上突出嘅龐然人造巨物,象徵住以往郊野公園設施嘅低調、不經不覺融入自然嘅設計概念已逝,取而代之嘅係一個又一個吸引人流、有意無意地提供視覺震撼嘅「打卡熱點」。
回顧1970-80年代郊野公園初期規劃文件,呢類具視覺侵略性(visually intrusive)嘅設施,根本唔可以係破邊洲旁邊出現。何況今日破邊洲一帶已貴為世界地質公園(Global GeoPark),若果持續搞呢啲打卡設施帶來景觀破壞,會否為動搖其地質公園地位屬未知之數。
▌破邊洲規劃:禁止視覺災難康樂設施
本土研究社早前透過《公開資料守則》,獲得一份西貢郊野公園嘅「發展限制圖則」(Development Control Plan)【註1】,發現破邊洲附近嘅花山一帶,即係現在「破壞邊洲」觀景台所在嘅位置,係屬於「發展限制第二區」(Development Control Zone Category II),該區特別註明其發展限制:除了「低視覺影響康樂設施」外,一概不准任何發展(No development except certain low visual impact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毋庸置疑,現在「周遊六角」各得獎作品均有頗高嘅視覺衝擊,未知漁護署喺比賽前有否告知各參賽隊伍該區原有嘅政策限制。若無,作為始作俑者嘅政府,係咪應該交代呢啲保護景觀嘅守則係咪已經無人理。
▌當年「發展限制第二區」有多嚴格?
有關郊野公園內發展限制(Development Control)政策嘅公開資料極少,咁「發展限制第二區」執行上係有多嚴格?可考據嘅案例不多,暫時唯一可考嘅係1970年代末期由前港督麥理浩「揭發」嘅西貢郊野公園內嘅視覺污染事件。
事發地點同樣喺西貢、所在位置亦是「發展限制第二區」,最後該小型違規發展亦須拆除,可見郊野公園初期對於景觀維護極為重視。
參考一份解密政府歷史檔案【註2】,1978年,麥理浩巡視西貢黃石碼頭時發現近深灣岸邊(即高流灣附近海灣)有一經營魚排嘅漁民所搭建未經申請嘅小型建築物,要求立即跟進。
當年漁農署調查後,對照發展限制圖則所在區域(同樣係「發展限制第二區」),認為即使那只是一個小小的避風處(Shelter),但已經造成視覺污染(polluting visually),而且直接與郊野公園及其引人入勝嘅環境衝突(conflicting with the adjacent Country Park and the generally attractiv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亦同長遠附近嘅康樂規劃不協調,最後需要整個建構物拆卸。可見在當年謹慎嘅規劃下,一座小小嘅建構物係自然環境中都不被接受,亦有將郊野公園長遠規劃嘅視野放入每項小型發展嘅考慮當中。
▌「發展限制圖則」被丢入垃圾桶?
「破壞邊洲」觀景台所帶來嘅視覺衝擊明顯比當年西貢岸邊嘅小小建構物更大,為公眾觀賞地質奇觀而興建龐然人造巨物,倒過頭來破壞景觀,整件事極為諷刺。不少郊野公園用家、關心呢啲自然遺產嘅朋友對「破壞邊洲」觀景台劣評如潮。
值得注意嘅係,呢個觀景台設計比賽之所以能夠出現,係咪代表「發展限制圖則」已經畀漁護署丢入垃圾桶?咁現時郊野公園內嘅發展限制係如何執行?如果無晒呢啲內部準則,日後一項項駭人聽聞嘅 #搞郊旅遊 設施,將會不斷湧現。
#搞乜郊野
#破邊洲
#打卡熱點
【註1】Development Control Plan, Sai Kung Country Parks
透過《公開資料守則獲得》,確實訂立年份不詳,大約是1970-80年代。
《發展限制圖則》將每個郊野公園分為六區
第一區: 不准任何形式發展
(Category I: No development allowed );
第二區:不准任何低視覺影響康樂設施以外的發展
(Category II: No development except certain low visual impact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第三區:准許發展分散發展小型非形式化公眾康樂設施
(Category III: Development would be restricted to small scale dispersed facilities serving or
enhancing informal public recreation);
第四區:准許分散發展大型非形式化公眾康樂設施
(Category IV: Development of dispersed large scale informal public recreation facilities may be acceptable in certain locations);
第五區:任何形式並符合鄉郊環境的康樂設施(Category V: Any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 compatible with a rural setting Category VI);
第六區:任何形式並符合鄉郊環境的發展
(Any development compatible with a rural setting)
郊野公園絕大部分範圍均屬於第一區至第四區,第五區、第六區多位於郊野公園邊界外。
【註2】香港歷史檔案館館藏 HKRS1708-1-3 CONSERVATION OF NATURE – CONTROLS OF DEVELOPMENT INSIDE SAI KUNG COUNTRY PARKS – INCLUDING MARICULTURE AT SHAM WAN LONG HARBOUR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康樂歷史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沙田車公廟 奇準無比 信則有 不信則無 大圍站行過去十分鐘路程
年尾去再拜車公問事,明年會更好
歷史建築級別:二級歷史建築物*
落成年份:約在1890年前
沙田車公廟現址,原本是一座已有300年歷史的廟宇,後於1994年改建成目前的模樣。當年,村民相信車公能保佑他們免受洪水瘟疫之患,所以就蓋了這座廟。相傳,車公是宋朝(公元960至1279年)一位大元帥,曾平定華南一場叛亂。南宋末年,宋帝昺南下避難,車大元帥一直護駕到香港,並駐守西貢。後來獲道教奉為神明,並立廟供奉。
車公廟主殿內的神壇上,屹立著雄偉的車公像;主殿兩旁則建有鐘樓和鼓樓各一。而廟宇左邊的走廊上設有解簽看相的攤檔。每年農曆年初二是車公誕,在每年傳統的「赤口」**年初三,民眾都會蜂擁到車公廟去參拜祈福。善信參拜過車公之後,都會轉一轉車公像旁邊的銅製風車,祈求好運到來。
*歷史建築級別,是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古物諮詢委員會,對香港歷史建築的評級標準,詳情請查看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
**據傳統習俗,年初三當天易與人爭執,所以為免招惹口舌是非,各人都不出門向親友拜年,而會到寺廟參拜神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VSWYB6wnms/hqdefault.jpg)
康樂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招牌是名家墨寶,我知吖,仲越拆越少好可惜。但其實,在你身邊來來去去的貨車車身上,都有師承名書法家,85歲楊佳師傅的本土墨寶。「那是個執筆搵食的年代。」執筆搵食,幾耐冇聽過。五十至八十年代,旺角砵蘭街與康樂街(即現時朗豪坊一帶),有幾十檔書法檔一字排開,街招、餐牌、招牌、對聯、貨車、小巴、電影字幕甚至劇本抄寫,都在這裏找到高手揮筆。養活幾代人以外,還畫出了香港的城市字海。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031/ZKFRF3L4NVFILNGTLF7QWCT76Y/
香港島的老區老舖,不時仍見到磨水石字招牌。那鑲嵌在水泥石柱中的文字,混合了扮大理石的石米,摸起來涼浸浸。記憶中只在老區老店出現,且在歷史中漸漸退隱,是消失中的貴族級民間字。(磨水石即我們常講的水磨石,但行內人慣講『水磨石』作工藝,『磨水石』指製成品。)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01/OVT7T5XKT5GKVJVNCXNUE2AUYI/
理工大學傳意設計學科主任郭斯恆(Brian)研究香港的招牌、民間各式造字匠已四、五年了。名書法家筆下的老店招牌、傳統花牌上用刺繡、棉花到鮮花製造的賀詞,甚至殖民地時期馬路上留下的造字法則,即使平凡不起眼,都有它背後的歷史與故事。今年他出書《字型城市──香港造字匠》,將部份搜集到的字匠故事結集成書,其中一個主角,就是渠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02/BP7GXJDF7VFPNP63N62W4FEYS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造字匠 #書法家 #水磨石 #招牌 #渠王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d6RFxwHR90/hqdefault.jpg)
康樂歷史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日行腳永和里 隱身在永和市場旁 公園預定地上的低矮聚落(931)
隱身在嘉義最早的魚市場,現在的永和市場旁,市政府公園預定地,將近1000平方公尺的土地上,有一大片低矮的平房,狹窄的巷弄,在永和街和廣寧街之間,民族路和康樂街之間, 有如眷村。
有鬧中取靜的便利,距離永和市場,只有50公尺,距離新光百貨,只要150 公尺,還有近百年歷史的南遊宮媽祖廟,庇佑在地的居民和市場的繁華。
不過,由於公園預定地的限制,居民只能向市政府承租,也無法改變巷弄窄小的公共安全問題,有必要利用這一次鐵路高架化都市計畫,重新檢討土地區分的關鍵時刻,讓世賢路以內的土地,重新檢討。
除了將工業區,改編為商業和住宅區,也應該一併檢討有住宅需求的公園預定地,向外遷移,改為公辦都更的國民住宅用地,滿足這裡的住戶長期存在的居住正義,特別是,居住安全問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RAjF9f7nNg/hqdefault.jpg)
康樂歷史 在 歷史檔案館Public Records Office - 兒童會員打康樂棋。(1964年 ... 的推薦與評價
兒童會員打康樂棋。(1964年) 圖片參考編號:HKRS1381-1-1 Children members playing Chinese billiards. (1964) Image Reference Number: HKRS1381-1-1. ... <看更多>
康樂歷史 在 20151016N 康樂里豐富人文歷史吸引境外生社區巡禮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