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裡的天使 : 17.2與62.2》
多年前,當我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團隊,團隊裡面有個年輕的孩子,私底下會暱稱我為「娘娘」。他起這個名字給我,沒有惡意,純粹覺得我就像宮廷劇中走出來,心細如髮、善於糾錯的娘娘,任何事情都逃不過我的眼睛,也沒有辦法做得比我細緻。是天生的娘娘。
那時,我恐怕驕傲過了頭,不是天仙娘娘,而是魔鬼晚娘。送上來的action plan常被我改到只剩下個位數的黑字是不用調整的,大大小小的活動,流程、佈置、動線、走位、撤離,吃的喝的用的,我能挑出上百個錯誤。
我常對孩子們說,能不能多用點心,注意一下細節?孩子們總是似懂非懂,覺得哪有這麼多細節可注意。我只好不厭其煩地替他們拆解,把巨大的專案庖丁解牛,一塊一塊請他們煎熟。
有天,我在交代完細節,轉頭離去時,從對向的玻璃看到其中一個孩子的表情,他把打得好好的領帶扯鬆,翻了一個輕視又莫可奈何的白眼,和剛剛畢恭畢敬的模樣,有天壤之別。
當年氣盛,哪裡經得起這種刺激,轉身便出聲質問,有甚麼不服氣的,現在儘管說。那孩子很驚訝,可也沒有退縮,向我提出了一個挑戰,意思是,我能不能不要「一把抓」,把甚麼事情都管得死死的,他想以自己的方式,向我證明事情一樣可以圓滿達陣。
我答應了。雖然那個專案,我們根本沒有試錯的本錢。出了紕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然而,我想起引我入門的mentor,曾對我說,「有時,選擇不做,遠比妳選擇做到吹毛求疵,還來得重要。若妳永遠學不會信任、授權,妳的格局就只是以井窺天。」
之後,那孩子進步得很快,少了我的掣肘,他的確有兩把刷子。我每天戰戰兢兢,表面佯裝風和日麗。團隊裡有種踩踏在冰上的寧靜,擔心踩破了薄冰而滅頂,但不得不繼續前進。
到了開行前會的時候,我把主控權交給他,聽他指揮若定,真沒甚麼可挑剔。終了,他態度謙恭卻又遮掩不住得意地問我,還有甚麼需要提醒的嗎?
那是一個開放給消費者體驗的活動,也是我們第一次這麼大陣仗面對群眾,平心而論,他設想得很周全,唯獨一些我認為很關鍵的細節,想要再確認一次。
我問他,既然要讓大家體驗,吃吃喝喝免不了分裝,也一定會髒手,現場有沒有提供濕紙巾、衛生紙給消費者?我們前線負責的人,有準備抹布、垃圾桶、垃圾袋那些備品嗎?我的觀點是,如果一個連基本衛生都無法維持的環境,怎麼能期待消費者會安心試吃,同時給予正向評價呢。
他楞了一下,霎時,好像聽到了細微的薄冰碎裂聲。我接續問了行動廁所的安排,活動場地很偏遠,離最近可以上廁所的地方,要走上15分鐘。即便我們負責吃喝,不管拉撒,但凡這樣的場合,一定會有消費者詢問哪裡可以方便?這是基本需求。我們也可能有機會拉攏一些、原本只想借個廁所的過路客。
孩子的臉色變了,說並沒有想到這些。為什麼還是會有妳想得到而我想不到的地方呢,我還以為這次絕對不會再被你挑出錯誤來了。
我本無意讓孩子難堪,笑著回答,「誰叫我是娘娘。可娘娘也是宮女變來的,因為曾經犯過這些錯,有一些經驗值罷了。你已經想得很完整,這兩個細節,就用你的方式,把它們補好吧。沒甚麼大不了的。」
這段往事,在我寫17號與62號的閘門爻辭時,又原封不動地回到我的心中。17-62接受的通道,豎立在我的圖面上,是我相當珍惜的天賦禮物之一,只是我之前不能明瞭,為什麼要叫做「接受的通道」?
現在,我有一點懂了,因為,17-62善於濾析、更精通譬喻,我們統御與重視細節,可以把複雜生硬的事情,具象落實,溝通得活靈活現,讓收斂過後的意見或觀點,得以被大家所接受。17-62多半早慧,我身邊有許多具備這條通路的朋友,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底子深厚,聽他們說話,有如語音科普。
只是,17-62的鋒芒,綻放的秘訣不在「早」,說得早、不如說得巧。我的17與62閘門,恰好落在紅黑水星,主宰了我的溝通特質,一件事情,我能整組拆開,講得很細微。難以消化的資訊,我會通通貼上標籤便利貼,組合成賞心悅目的詩。但,如果沒有等待適當的時機,或獲得詢問意見的邀約,驟然大鳴大放,只會得到我當年的那記白眼。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我明明很能應付細節,但一想到過程中有這麼多細節需要搞定,總是讓我五心煩燥,而下意識地把細節拆分得更細,好確保沒有任何細節會被我遺漏,如此一來,往往讓團隊也跟著我緊張兮兮,反而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至今我仍然信奉老子的哲學,我唯一學聰明的部分是,應用17.2的巧勁,尋求關係同盟,創造自己的意見被彰顯的可能;戒慎62.2的執迷,別過份局限細節,捨本而逐末。
魔鬼確實藏在細節裡,我不想當下放細節的娘娘,但想做一個在細節上進退有方的天使。願我的聲音與提醒,是天外飄來青羽,而不是愕然墜下巨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 歧視】
17號閘門位於邏輯中心,以右眼的視角,從紛亂的想法,爬梳與建構成圖像化的概念,藉此獲得外界的順從與遵隨。位於理解迴路的一端,17號閘門擺盪在「統治」與「服務」之間,試圖為大眾在渾沌的當下,歸結出清晰的脈絡指引,以利建構未來。然而17號閘門座落的邏輯中心,並不具備動能,和薦骨能量中心也距離遙遠,僅能作為外在權威的參考,關鍵在於引導,幫助社會、組織、或他人,找出最佳解決方案,而不在於堅持己見、指揮他人以此行動。
易經中的「隨卦」,有相互順從,己有隨物,物能随己,彼此溝通的意涵。而所謂的依隨,必得順勢,有其原則和條件,才能達到馬首是瞻、一呼百諾的跟隨境界。
17.2說服群體起而「追隨」的策略,在於透過關係,發展與發表意見的可能性有多少?唯有被外界詢問時,自身的意見才有被採納或奉行的機會,這也反映了二爻的投射天命,同時考驗是否能辨識正確召喚、再挺身而出的先天人設。
若在未獲詢問之前,即滔滔不絕地表達意見,就很有可能陷入下降相位的局勢,一股腦地將自身觀點強行灌輸在對方身上,因而對既有的關係造成威脅,或意見很難被團體採納,導致孤立。
健康運作的17.2,是懂得借力使力的,會尋求各種關係的結盟,讓自己的觀點或意見,有被傾聽或被彰顯的機會,只是在此之前,必須充分理解17號閘門的本質,是用於服務社會群體,才能廣被信服,否則終會遭受悖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 自制】
我喜歡暱稱62號閘門為「貼標籤」的閘門,承接頭腦所擷取的影像,試圖為畫面命名、或定義看似陌生或複雜的事物,因此在喉嚨中心說出:「我認為…」這樣的論述,好讓大家在面對龐雜的未知時,能夠產生基礎的認識。
62號閘門極擅長各式譬喻法,也能夠很快速地消化資訊,以「換句話說」的語法結構,將一件事情敘說得有條理,邏輯與因果無懈可擊。但也由於62閘門仰賴的是頭腦的畫面,頭腦所見,未必代表所有的真實,然而62閘門容易信以為真,迷失在頭腦所儲存的畫面碎片當中,固執地相信,「我認為我的意見才是對的。」並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
62.2在面對「細節」時,上升相位嶄露的是,知道如何在海量細節中,率先找出畫龍點睛的「細節」,進行歸納、分類、標籤化與具象化,所謂「糾錯先抓粽子頭」,而不是一股腦沉浸在所有的細節當中,不分先後排序,是屬於「取捨得宜」的細節控,只要抓住關鍵重點,其餘細節不會窮追不捨。
在下降相位,則反被細節吞噬,捨本逐末,容易對所有細節一視同仁,或者不知道自己為何偏執於細節,有將事情複雜化的傾向,不僅讓周遭的人無所適從,說出來的意見或指令,不易獲得接納,因此,在面對充滿細節的工作環節時,陷入焦慮與不安。
庖丁解牛意思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讀人類圖:愛、關係、與性》
在沒有細讀《人類圖:愛、關係、與性》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先生和我的關係,是「天生一對」,彼此之間的配合,也蠻「天衣無縫」的。這反應了我面對兩性相處的聽障與全盲,有太多的「自以為是」。
就像,持續學習了人類圖一段時間,我「自以為」對於類型、設計、人生角色有基礎的了解,原本只是想利用很擅長的速讀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把這本書庖丁解牛消化完畢就好,卻在把整頭牛都拆解開來之後,赫然發現,這頭牛並不是我以為的那樣。我是有些知識皮毛,可惜用來編織婚姻的方式,很錯。
身為投射者,職場裡與生產者的結合,簡直如膠似漆。投射者善於提問,能夠協助生產者重新定錨心之所向,將正確的能量,引導至真正有回應的焦點上,於是,成功,猶如探囊取物。更是一種雙贏。讓生產者的產值,發揮最大價值,投射者也等於證明了自身存在價值。
但,我不敢用如膠似漆這四個字,來形容我們的婚姻生活,因為,看似睿智的職場推手回歸婚姻,卻總是迷糊,還有懶惰。
安節雅在書中,提供了不同類型之間的建議互動模式,比如先生和我的組合,生產者與投射者,若是投射者能夠在關係中擔綱「主導」先發,會是較為理想的情況。
投射者不斷地引導提問,激發生產者回應,並據此聚積正確的、源源不絕的能量,使其為投射者所用,生產產能與管理分配均衡,便可維持關係平衡。重點在於,投射者要有「主動引領」的覺知,還有「能量管理」的智慧。
拿我自己當例子,「引導」的關鍵角色,我很少在婚姻裡真正扮演過,大部份的時間,我都把主導權交給先生,對外總是說:「誰叫生產者比較有電啊!讓他決定就好啊,我可是連一根蠟燭都沒有欸。」
而先生,我們家的戶長,任勞任怨、忙東忙西,一肩操持著頭頂的水電管線,頭腦裡記好每個人的各種保險,每天的早餐、孩子的作業,都在他的管轄權限。
坦白說,面對這些家族的大事小事,我不是真心不願分攤,就是一個字,懶。活像胸無大志的軟爛史萊姆。先生時不時來問我意見,我不是正沈浸在自己的世界,就是回答,蛤?隨便。你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長此以往,先生總是累極了,每晚十點不到就上床躺平,而我公主病地怨嘆,彼此之間的相處品質怎麼變得這麼差。這幾年,孩子陸續加入,我們最常為了「公不公平」而發生争吵,起因都是些現在想也想不起來的芝麻小事,然後就原子彈核爆牽扯出對方一堆怨言,簡言之,無外乎就是,「我也想像妳一樣,保有自己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對,就是安節雅姐姐寫的(不禁想到她不苟言笑卻一針見血的臉,真是被踩到痛處,痛死也爽),生產者認為投射者「自私」、「厚臉皮」,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實,先生要的不多,我坐在馬桶上把這段相處哲學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次,不斷思索著,他要的不是所謂齊頭式的平等,他主張的,是在這段關係裡,我們可以各自扮演好自己應該的角色。
認真回想起來,先生並不介意我「主導」,反而很鼓勵我這麼做,從家族旅遊、財務計劃、教育方針,每一次他都興致勃勃、或憂心忡忡地問我,那個,媽媽,那妳覺得呢?
為什麼在職場裡很樂此不疲的發問、反詰,婚姻中竟然放著隊友自問自答呢?我很喜歡陶子提出的一個觀點,婚姻,是聯盟,是戰隊,不拆夥平安存活沒什麼訣竅,互相借力補位,炮口一致向外罷了。先生一人分飾兩角地幫我cover了這些年,逃兵史萊姆也是時候歸隊了。
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寫信謝謝安節雅,謝謝她用一本書,來警惕我結婚十年,對於「本位」的逃避。琴瑟合鳴,是因為雙方各司其職,把自己踏實地拉扯出來,這才牽動了雙方的音韻優揚。
另外,我也認同Joyce序文所說,愛、或關係、乃至於性的核心,都在自己。我們渴求,我們慌張,我們失落,我們大聲抱怨,我們交相指責,我們不惜撕裂彼此,終究是因為在愛裡,我們捨本逐末的關係,總是期待彼方,更甚於看重自己。
深夜讀完第一輪,我覺得這本書要傳達的,是愛、關係、與性的重新介定:最金貴的愛,莫過於自愛。最堅固的關係,是和自己的關係。最水乳交融的性,建立在我們對於身體的瞭解。
當對自己的認識與照顧足夠,我們不僅感受到愛、有能力付出愛,我們的存在,就充份詮釋了愛。
#好書大家買起來
*照片摘自網路
庖丁解牛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夏韻芬專訪:我有比較不難過了】
#廣播專訪連結:https://reurl.cc/a5Nyk9
週一上中廣流行網的電台節目,是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
我對韻芬的印象,停留在電視裡的剛強、幹練的模樣。
一進了廣播室,韻芬除了印象裡的幹練,還多了一份對人的熱忱與溫暖。
韻芬熱情又熱絡的與我寒暄,她告訴我,她看了我的《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有很多學習,她說,不久前她戴了30年的戒指,不知被她遺忘在哪裡了,她很不能接受,但又無可奈何,於是找了其他戒指代替,但新戒指怎麼戴,她都覺得不對勁,無論如何都取代不了她30年的老戒指。
我打趣的問她,看了書以後,有比較能接受,是這意思嗎?
韻芬剛毅的臉,露出爽朗的笑容:對。
我想起書裡,我寫到「接納失落」的一段裡,提及我面對「丟失心愛的酒精瓶,以及心愛的雨傘」時,我的情緒是如何從懊惱到接納,再從接納到感謝的過程。我猜想,韻芬大概是看了這段落而有所感。然而我寫的物件,畢竟是「小物」,與她的「30年戒指」畢竟意義不同,因此我習慣性的又核對一次。
我:真的有比較能接受了?
我看著韻芬剛毅的笑容,停頓在空氣裡,慢慢的收斂起來。
兩秒後,韻芬回應:嗯,是比較能接受……一點,就是一點點。
這次換我笑了,我喜歡韻芬的爽朗與直接,不拖泥帶水,也不矯揉造作,是個坦率的人。
韻芬坦率的說,她其實還是會難過,很多東西她放不開,不是她不願意放,而是事情不願意她放,有個坎她想過去,但老實說沒這麼容易。
聽著韻芬說話,我腦海裡的畫面,跑過去許多影像,裡頭有我父親以及韻芬的生命故事。
我清淺的呼吸著,感謝曾經駐足生命的這些美好,然後不自覺的開口說了句:難過,也是一份禮物。
生命本身就是一件很難解的過程,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如果我們將生命看得困難、痛苦、失敗,於是我們就會真正的深陷失敗、痛苦與困難的軀殼中,日日夜夜痛苦著。
這便是觀點的「選擇」,帶來的認知。
書裡以「我的母親」為範例,提起所謂「選擇」,每個人面對同樣的事情,卻有不一樣的心情與回應方式,這便是「選擇」後所帶來的不同人生樣態。
這也是在教養孩子時,我「選擇」了以薩提爾模式,導入家庭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我可以選擇過去傳統的、直觀的、情緒的方式打罵孩子,但我因為不願意我與孩子間的關係惡化,不想親子疏離,不想家庭撕裂,因為眾多的不想,造就了「我想」的動力。
我想要和諧的家庭,我想要親子即便有爭執也是親近的,我想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帶領孩子長大。這個「我想」,只存於我的一念,我憑著這個「一念」,將我的家庭改變了,而真正改變最多的人,是我自己。
韻芬告訴我:「不是想就可以辦到的,很多事不由得你想。」
我看著她,清淺的微笑。
訪談結束後,起身離去前,我說:我很想抱抱你。
韻芬大方的起身,張開雙臂,熱情的擁抱我。
一個擁抱,一份感受,其實我挺想落淚的,因為她值得美好。
我想起不久前,我去歐陽立中的新書發表會時,一位圍棋老師張惇為走過來與我打招呼。我不認識他,但他告訴我,我的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解開了他從小到大,認為無藥可解的家庭問題,那就是「手足間的公平」問題。
惇為老師認為,過去他總認為手足間存在著競爭,只要手足一旦涉及「公平」問題,其結果肯定就是媽媽生氣,爸爸發怒,最後一家人狼狽不堪,這是家庭裡不變的劇碼,一輩子不可能有解決的方法。然而他卻在我的新書裡,看到了方法,原來孩子爭執「公平」時,父母不但處理了表面的「公平」問題,而且還連結了孩子內心的渴望,這有如神蹟的處理模式,震懾了他。
這些方法,於我而言,都存在於「選擇」裡。
分享圍棋老師張惇為在他粉專裡談「手足公平」的文章。
對了對了,川川要我提醒大家,「寫金句,送川川手繪紅包」今天晚上12點前即將截止,川川還在等大家寫金句或學習的收穫或感想喔,活動連結:https://reurl.cc/NXZ6v9
==================
解牛者/文:張惇為
#原始文章連結:https://reurl.cc/qm1XLn
我認識薩提爾系統,
是因為兩位李老師的書。
一位是李崇建老師,
另一位則是李儀婷老師。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
我原本只是抱著增進本職學能的態度去了解。
但卻在不知不覺當中,
挖掘到自己人生歷程中的內傷,
進而開始與自己和解。
儀婷老師的觀察很細微;
一些生活中看似無解的小事情,
用薩提爾的對話方式拆解後,
都可以找到提升的空間。
儀婷老師曾經分享自己的幾個孩子在車上爭執,
內容不外乎就是「為甚麼他可以,我就不行」這類的公平問題。
這個只要家中有兄弟姊妹就會體驗過的小事件,
我曾以為結局是必然的。
兄弟姊妹吵翻天,
爸爸煩躁,媽媽警告;
最小的那個開始哭,
爸爸暴怒,媽媽無言,
然後孩子們被轟下車。
但儀婷老師居然能在火苗即將燒起來之前,
就觀察到事情的癥結與關鍵,
並利用薩提爾的對話方式一一化解。
身為教育工作者,
看到猶如庖丁解牛般層次分明的拆解,
除了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
更解除了過去與手足之間的不諒解。
任何一門學問都是一扇窗子,
讓你可以用新的觀點去檢視世界。
即使你的人生千篇一律,
新的學問注入都能讓他們活潑起來。
如果你是家長或教育工作者,
我建議一定要認識薩提爾系統。
不必非常專精,
但只要開始了解,
你的人生就會很不一樣。
♬夏韻芬專訪李儀婷:廣播連結https://reurl.cc/a5Nyk9
♥新書座談:
① 3/7高雄誠品大遠百 https://reurl.cc/7y9NG9
②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庖丁解牛意思 在 漢典“庖丁解牛”詞語的解釋 的相關結果
【解釋】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出處】《莊子·養生主》:“ ... ... <看更多>
庖丁解牛意思 在 庖丁解牛 的相關結果
庖丁 :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庖丁:廚師名丁。解:肢解, ... ... <看更多>
庖丁解牛意思 在 庖丁解牛不只是個誇張的「寓言故事」——這世界上最可怕的 ... 的相關結果
「良庖」是厲害的廚師,「族庖」則是一般的廚師。厲害的廚師一年才換一次刀,稱為「割」。一般的廚子一個月換一次刀,稱為「折」。而庖丁不然,他十九年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