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寶貝說話或者長大之後,還有繼續一起玩手語嗎?
跟大家分享,蜜亞醬已經4歲,我們還在比手語、玩手語喔~
大家有沒有寶貝長大了,現在還在比手語的親子小故事呢~
歡迎跟寧寧老師分享~
#寶寶手語可以創造親子之間的浪漫
寶寶手語實在太好用又太好玩了
寶寶手語,可以跟孩子玩很久,是充滿變化與趣味的親子溝通橋樑
人類的手,很美,又很神奇
手可以讓我們產生許多情感的交流,我們會牽手、握手,用手感覺各種事物,完成各種事情
在寶寶手語的世界裡,手可以變成我們與孩子「玩不膩」的遊戲工具
2021年的第二天,來跟大家分享
去年在一個平常的日子中,寧寧老師與寶貝蜜亞醬,一起玩手語、透過手想像遊玩的遊戲經過~
我們玩了蝸牛、走路的手語,也為大家再次示範蝸牛和走路的手語~
兩根手指頭,比ya的手勢,就可以發想出許多孩子覺得有趣好玩的變化與遊戲
兩根手指頭,可以比出兔子、螃蟹的手語,可以變成「走路」「跑步」的手語,可以跟孩子一起學動物,走路的手語,可以跟孩子一起想像身體變成山、變成路,手走在路上,身體感覺癢癢的,發出咯咯笑聲,有趣又愉快~
我平常在上課時,也會跟上課家長與寶貝們,一起透過「手」的遊玩,想像與創造出更多驚奇
🌷寶寶手語,是可以在沒有玩具或其他媒介時,與孩子玩出各種可能性的好遊戲
我今天稍早也分享了「不用玩具,我也可以玩得很開心」的繪本。沒有玩具,透過想像和生活中可得的物品,讓孩子的做創造潛能無限延展,繪本中,一道光和寶寶的手、腳,就可以玩得不亦樂乎~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961417567599589/?d=n
人類的身體、肢體,更能在「沒有玩具」時,發揮出更多美妙的變化。對孩子來說,身體是可以在想像中變出各種驚奇的魔術,光是我們人類的身體,就可以跟孩子玩出許多有趣的遊戲~
手語一直都擁有讓大腦活躍、促進語言溝通、情感交流的功能,手語也不再只是老人家或特定需求的族群在使用。在嬰幼兒界,我們謙卑地借來「玩」,不斷激發出許多親子之間的正向溝通,也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與寶貝之間溝通與互動的問題~
🔽去年聖誕節,寧寧老師與蜜亞醬用「寶寶手語」,千里傳話與傳情
有沒有遇過,跟孩子遠遠的距離之間,很想傳遞某些訊息、語言給對方,卻無法好好地傳達的時候?
而這些語言,可能是當下很需要幫助彼此解決問題的,或者可能只是一個愛的鼓勵呢?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956922424715770/?d=n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寶寶手語讓我們與寶貝學習正向溝通
#寶寶手語讓寶寶學習正向的情緒管理
#寶寶手語 #嬰兒手語 #親職教養
#正向的情緒教養
#BSS全球嬰幼兒音樂手語
#寶寶音樂手語及親職教養課程
🌷2021年寶寶手語新班平假日,開放預約中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教的不只是手語,還有手語中的正向教養、情緒教養及品格教養~
🔽來看看寧寧老師跟蜜亞醬一起邊說話邊有趣地玩手語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彼得爸與蘇珊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
幼兒螃蟹走路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嗎?嬰兒螃蟹車其實惡名昭彰】
全世界的兒科醫學會都已基於安全的考量,明文禁用嬰兒螃蟹車;其意外事件小則夾傷、跌傷,重則墜落、窒息、燙傷等。兒童發展專家也已經證實,嬰兒螃蟹車對學走路毫無幫助,反倒可能暫時性影響幼兒步態,使得會走路的時間延後幾週。
👉看更多:https://cplink.co/It9dnyuj
幼兒螃蟹走路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歲之前有一個惡名昭彰的危險玩具:螃蟹車】
你還在使用 #螃蟹車 讓孩子學走路嗎?
全世界的兒科醫學會都已基於安全的考量,明文禁用嬰兒螃蟹車,兒童發展專家也已經證實,嬰兒螃蟹車對學走路毫無幫助,反倒可能影響幼兒的…⬇️
幼兒螃蟹走路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冷
這句話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得出來
不同時代的教育觀念落差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在教育cody上面所遇到的觀念落差
=========================================================
上一集⬇︎
刮刮樂跌到谷底後今年超強運 | 彼得爸與蘇珊媽Vlog
https://youtu.be/9sdxsqQI5fU
熱門影片:
彼得爸與蘇珊媽水中生產 | 溫柔生產 | 全紀錄 :https://youtu.be/6SqVOTw5buk
cody有了一日褓母 | 今天爸媽放風去 Feat.古娃娃、喵喵:
https://youtu.be/m8ETJJMSPyc
孕婦畫肚皮迪士尼系列:
https://youtu.be/Hg5JGpzoodw
抓到了有個洞 | HRV交車:
https://youtu.be/h8FqxkBpHxc
Cody爸比媽咪先回家囉:
https://youtu.be/WoS_mr07qIE
susan水中生產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sQSXpYOifmY
彼得爸與蘇珊媽婚禮mv:
https://youtu.be/pz3mfpYxj0I
彼得爸與蘇珊媽求婚紀錄:
https://youtu.be/dEQhWmkiDiE
=========================================================
拍攝工具⬇︎
相機:canon 80D iphone 7 Gopro5
麥克風:RODE video mic pro
腳架:JOBY GorillaPod Focus & Ballhead
空拍機:dji spark
=========================================================
剪輯工具⬇︎
final cut pro
=========================================================
幫我們一起完成字幕吧⬇︎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wxjIrUCgWmOKN1oDqiL_lA&tab=2
=========================================================
彼得爸與蘇珊媽主題⬇︎
vlog baby 成長 紀錄 GoPro 空拍 spark 親子 生活 旅遊 小孩 開箱 生活
美食 餐廳 遊戲 DIY 手作 新手爸媽 日記 民宿 遊記 副食品 滿月 抓周 嬰兒 安全座椅 dji 日本 美國 上海 迪士尼 東京 大阪 運動 職棒 lamigo 兄弟 棒球 富邦 統一
=========================================================
在開始之前一樣先說結論
就是每個長輩都是很疼愛小朋友的
甚至大部分的長輩都願意付出體力心力全心的照顧我們的小孩
所以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激
但兩代教養的觀念相差二、三十年
加上社會的變遷、生活型態的改變
照顧孩子多少就會產生摩擦。
其實長輩和我們一樣都疼愛孩子,
也都是為孩子好
所以這時候技巧性的跟長輩溝通就非常重要了
要如何避免和長輩爭論呢
有時可以利用一個玩笑話、一個善意的謊言,都有可能輕鬆化解很多衝突。
或是透過表人的嘴巴表達我們想說的話
都是可行的方法
所以我們有遇到哪些的觀念不同呢
第一個,Baby手腳冰冰的趕快加衣服,穿越多才不會著涼
這就是傳說中的。有種冷叫做「阿嬤覺得冷」!
小baby手腳血液循環比大人差,容易受到外界溫度影響而降低
但他們的身體溫度本來就比大人高
若一直加衣服,會讓他們流更多的汗
也可能會讓他們的皮膚出現熱疹
此外還可能讓嬰幼兒體溫持續上升,造成誤判為發燒。
最近寒流來襲超級冷的
記得上次我們回台中的時候
蘇珊家更是冷到不行
我們拼命地幫cody多穿好幾件衣服
晚上睡覺時蓋了大棉被還是感覺到非常的寒冷
沒想到cody這個時候卻在流汗
整個超傻眼貓咪的
所以小baby的體溫真的比大人還高蠻多的
我們可以適時地依照他們的狀況
調整需要幫他穿衣服的量
不能完全依靠我們自己的感覺就套上小baby身上
第二個是寶寶喝完奶還需要喝水嗎
大家如果有看我們之前的影片
應該都很清楚的了解
小baby需不需要喝水
什麼時候需要喝水
如果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這邊今去看看
我們有蠻清楚的說明
所以當長輩要小baby喝水的時候
不妨告訴他們一些正確的資訊
喝太多的水對小baby是沒有幫助的
只會造成寶寶的奶量減少造成營養不足
但也沒有完全不能喝辣
第三個,趴睡頭型比較圓
長輩常認為趴睡孩子會睡得比較安穩,頭型也會較漂亮。
說真的我們在cody三個月左右
白天睡覺時讓他試著趴睡
真的睡得比較安穩。睡的時間也比較長。
讓我們照顧起來輕鬆不少
但趴睡相較於仰睡,嬰兒猝死風險較高,
美國醫學會從二十多年前就建議新生兒採取仰睡,以降低猝死機會。
孩子頭型雖重要,但即使不完美等頭髮長齊,也會有所改善
至於仰睡睡不安穩,也還有其他更安全的作法,而不是選擇趴睡。
最重要是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
相信長輩知道潛在風險後,也不敢鋌而走險。
第四個孩子不要常常抱,這樣很容易被寵壞
其實很多研究顯示,父母跟寶寶應該有多一些的肢體接觸
像是親吻、擁抱、撫摸等,可以給予寶寶安全感
同時也能建立寶寶對人的信任感
所以真的不用擔心經常抱小孩會有被寵壞的問題~
相信長輩聽到這些會很開心才對
這樣他們就更可以無憂無慮地抱孫子了
第五個,讓寶寶坐學步車
相信跟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們
在我們小的時候
都是坐學步車長大的(也就是傳說中的螃蟹車)
因為把小孩在學步車上,非常好照顧
他會自己在上面玩耍不會哭鬧
這樣父母可以較輕鬆
除了可以少抱孩子,也不用擔心他會亂爬到其他危險的地方。
但國外學者早已不建議使用學步車,是因為孩子乘坐學步車,容易發生摔傷或是夾傷等意外事件。
研究也顯示學步車可能造成孩子O型腿及扁平足的產生,甚至脊椎側彎。
如果學步車的高度和孩子無法配合,也易造成日後孩子習慣踮腳尖走路。
當然大家還是可能有遇到很多不同的教養觀念問題是我們沒提出來的
我們分享的都是我們實際上有遇到的
但因為我們沒有跟長輩著
小孩又自己帶
所以遇到的問題相對的可能就比較少一些
如果你們有遇到其他不同的觀念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
最後我知道要教長輩懂事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花更大的耐心
溝通及互相包容 =
合作邀約⬇︎
petersusan0625@gmail.com

幼兒螃蟹走路 在 愛麗和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愛麗的彩色培樂多橡皮泥玩具遊戲,做壹個八只腳的大螃蟹走路,還有天上閃亮的星星,都有多洋的模具,可以用手按按,就能間單地做出來很多動物。再來用小魚的嘴巴壓制出壹個模型動物,三條小魚成爲朋友遊來遊去。再來做出壹個八爪章魚,只要在模具裏壹擠壓就出來章魚的彩色腿,愛麗把它頂在頭上,可以遮陽,還可以裝飾頭發,怎麽洋?小朋友們也來跟著愛麗試試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