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寶爸的父親練習曲】
⠀
去年父親節的前夕,我們家迎來了第四個小孩,「什麼!第四個小孩。」在臺灣少子化的年代,伴侶通常願意生養兩個小孩已經很不容易,生到第四個孩子都會迎來對方看著我們豎起大拇指,好像有道光芒打到我們身上,然後一邊點點頭,嘴上還誇讚我們增產報國不簡單。
⠀
想到有次老婆問我說:「你身邊有認識的人生了四個小孩嗎?」我想了想,認真的回答她:「有啊,我的阿嬤。」然後兩人哈哈大笑了起來。
⠀
我們雖然像是上個世代的夫妻養育好幾個孩子,不過我並沒有把我老婆放進我媽媽、我阿嬤那刻苦耐勞的形象裡,因為我也不是我阿公、我爸爸,我是我妻子的伴侶,我可以在這段關係裡協調出我們共同合作的默契。
⠀
#親職教育現場總是媽媽們來精益求精
#請問爸爸去哪兒
⠀
每次去外地進行親職教育的演講,我都會特別注意有出席的男性朋友們,說是特別注意,但其實放眼望去幾乎都是媽媽們,所以要看見僅存的男性同胞並不會太難。這時我都會肯定在場的媽媽們願意在百忙之中抽空前來,不過也同時讓她們知道親職不是專屬於女性的事,再把焦點放到那宛如瀕臨絕種保育類生物的父親,讓他拿起麥克風說說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兒。
⠀
「我要陪伴孩子成長。」
「我想要跟小孩有話聊,想知道他在想什麼。」
⠀
身旁的女性朋友們這時會投以讚賞的眼光,偶爾講完後還會帶有點掌聲,然後拿起麥克風的男人頓時靦腆了起來。
⠀
等等,我們稍微暫停一下,你們沒有覺得這不對勁嗎?如果我把上面講話主詞的性別換成女性,你還會覺得這開場有這麼偉大嗎?
⠀
會願意親臨現場學習親職教育的男性朋友,有的是瞭解親職是伴侶共同經營,所以他們在男性角色的養成道路上已懂得鬆脫傳統男性的刻板印象;也會遇到離婚後不得不由自己擔負親職角色的父親,正因為沒有像過往還有一個伴侶可以主責來教養孩子,所以只好摸摸鼻子來充電學習。
⠀
但是男人們,你一定要到「不得不」才要覺醒嗎?
⠀
#當傳統男人踏入婚姻後變成提款機老爸
⠀
「我就像是家裡的提款機。」
⠀
有陣子我在社區帶領家暴處遇團體,多半因家暴而來的成員還是以男性居多,他們在關係裡不知該如何是好,最終選擇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
其中有位大哥讓我印象深刻,他跟我爸的年紀差不多,就像是威士比廣告中陽剛味十足的勞工朋友,他認真努力賺錢養家,生氣著自己做了這麼多卻被當作提款機,看起來憤怒,心中則是難以言喻的挫敗在淌血。
⠀
我爸也是如此,到後來兩人變得疏離沒話講,就像是華語電影中描繪到父子關係總是需要保持點距離;看電影時會覺得這種關係令人揪心,但發生在你家裡盡是寒心。
⠀
「以後我當爸爸,我不要像他一樣。」我知道我爸很傳統,我曾有埋怨,也曾羨慕別人家的爸爸可以不一樣;但現在不怪他,畢竟上個世代有上個世代遭遇的處境,雖然我是心理師但我並不萬能,我沒能找到方法改變他,不過我可以學習理解他,起碼我可以好好想想我要成為怎麼樣的伴侶及父親。
⠀
#兩條線的喜悅 #三條線的老公
⠀
我們懷上第一胎是在結婚一年後發生的,懷孕是計畫內的事,我們經歷一整年粉紅泡泡的兩人世界之後,由驗孕棒上的兩條線正式宣告踏入下一階段。
⠀
老婆懷第一胎時害喜很嚴重,嚴重到還得去診所找我熟悉的家庭醫生求助。記得醫生看完後說的話被我老婆一直記到現在,醫生說:「這無藥可醫,只能忍耐,因為母親就是這麼偉大。」說完後還頭頭是道地得意了起來,不過我老婆卻覺得一點都不好笑。
⠀
再強調一次,這一點都不好笑。
⠀
今天是父親節,所以「母親很偉大」這件事情已經不用再推崇,我想要把當時的鏡頭轉個方向,特寫照到我臉上,來談談我內在的心情。
⠀
「我覺得很無助,我一點也幫不上忙。」小孩就是在媽媽的肚子裡長大,我想要多做些什麼來讓老婆好受一些,但我感到挫折、不知道該怎麼辦,面對新生命以及未來的新生活,就是隔了層肚皮,而且還是別人的肚皮,所以只能在看著老婆的肚子越來越大的時候,來練習體會對方的辛苦。
⠀
是的,我是用「練習」這個字眼,就算我已經比起一般的男性朋友多學了心理學,多懂得覺察理解,但我還是要說,我仍然得練習去體會,並且與對方溝通到底怎麼樣才是符合彼此期待。
⠀
#踏入婚姻擁有孩子後你需要有多工處理的腦袋
⠀
我跟我老婆以前交往時,就很喜歡聊天談心,當時還會從半夜聊到天亮,然後再一起去看日出(應該大家談戀愛都經歷這種浪漫的時候吧,只是不確定現在是否變成老公寧願滑手機也不願談心);當年我已經開始投入紀錄片創作,也邊擔任諮商心理師,所以可想而知得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有次我跟她說,我好羨慕學生時代可以全心投入一件事情,不用管其他的,想要拍片就把整個心力放在拍片上,好想念那樣為了夢想勇往直前的狀態。
⠀
「這樣會是常態喔。」她潑了我一桶冷水,讓我看清現實,跟我說著以後兩個人走下去,每個人都會再有更多的角色在身上,就像她會成為妻子、成為孩子的母親,而我會成為丈夫、成為父親,彼此都會新增更多其他身份,所以如果決定要共同踏入下個階段,就要學著該如何在多重角色下來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
⠀
我那雙魚座的浪漫頓時就被我老婆點醒,現在想想她已經算很客氣了,因為關於男人追求理念的雄心壯志有夠八股傳統,她沒有跟我談起她婚後的夢想理想該怎麼辦,反而是陪伴著我一起聊我的擔心,也讓我看清楚我的盲點,我覺得伴侶關係就像是好朋友的關係,她說真話,而我願意聆聽。
⠀
#什麼叫做有成就的男人
#請自己定義你想要的成就
⠀
有回我去一所理工科為主的大學演講,要跟一群男人談談什麼是「男人」,當時我家幼兒園中班的孩子說想要和我一起出遠門,因為他可以當作順道去旅行,對我來說是工作,但對小孩來說是有趣好玩的事。
⠀
「你們有想過以後工作的時候,可以帶著小孩一起嗎?」
⠀
小孩和我一起坐在講桌前,現場滿滿都是男同學,大家露出從沒想過這種事的表情,甚至有人馬上就搖搖頭覺得不可能;我轉頭看向孩子,我給他一個小任務,當我說下一頁的時候就幫我按一下,他很開心,好像成為我的得力助手。
⠀
我想示範給他們看,你能否讓孩子參與你的工作,其實是看你願不願意,就像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男人」?你所認為的「成就」是什麼?這些都可以由你來定義。
⠀
對我來說,男性的成就不在於賺大錢,如果你腦中只想賺大錢,就要有心理準備在關係中等著被罷免下台,因為不論是社區家暴團體中的男性,或是我自己的父親,這些男人都用親身經歷告訴我,當變成提款機老爸之後,其實很失落,他們想成為家人的友伴卻為時已晚。
⠀
#孩子說我比較愛媽媽並不代表不愛爸爸
#可別自己腦補而理智斷線
⠀
我到現在還是會在婚姻關係或親子關係中挫折嗎?當然會啊,最後我要分享一個小故事作為父親節分享的收尾,來勉勵在家庭關係裡努力學習或掙扎不已的男性同胞們。
⠀
今年在疫情前,我又單獨帶小孩開車出遠門工作,這次的難度提高,因為要帶我家幼兒園大班的小孩過夜,而且還是三天兩夜。白天時,小孩很興奮也很開心,依然是我演講時的小幫手,不過到了太陽西下、夜色漸黑,這才是考驗的開始。
⠀
「我想要媽媽!我想要媽媽!」我心想完蛋了,因為在家裡我常需要利用夜深人靜來處理剪接工作,所以小孩比較常都是先由老婆陪睡覺,比較少是由我先陪伴他們入睡。
⠀
「我想要媽媽!我想要回家!」強度開更高了,淚水汪汪地哭到令人心疼。
⠀
我心裡OS旁白出現:「我已經算是個比較常陪伴小孩的父親了,會去孩子的學校說故事,會煮飯給小孩吃,會單獨帶他們出去玩耍…」不過在我的經驗裡,小孩還是會對著我說「我比較愛媽媽」類似的語句。
⠀
#除了多工處理還要新增翻譯功能
#男人的玻璃心也能變成孩子的小星星
⠀
我曾經玻璃心過,覺得怎麼會這樣,也挫敗過,但到後來深刻明白母親跟小孩之間就是有某種連結,從那時候起,開始懂得「翻譯」孩子所講出來的話。
⠀
「你只是不習慣,因為沒有跟爸爸單獨出來過夜,對吧?」然後抱抱他,詢問他怎麼做會比較好,拿起電話讓他跟老婆視訊連線;結束後,讓他自己按掉紅色按鈕掛上電話,接著再陪他散散步,後來就好多了。
⠀
第二天晚上,他沒哭,也不急著找媽媽,他跟我說起昨天會這樣是因為不習慣(看來我翻譯得還算貼切)。後來疫情影響而居家生活好一陣子,他常會跟我提起,那時一起單獨跟我出遠門有多開心,我心裡也暗自欣喜替孩子留下回憶。
⠀
男人啊,爸爸啊,老公啊,我們雖然會玻璃心,不過沒有人天生會當母親,也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親,所以都是需要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練習。
⠀
我是心理師,但面對成為伴侶跟父親的路上依然有著玻璃心,有玻璃心不要緊,重點是我們除了看著玻璃碎滿地而掃地走遠之外,我們還是有其他選擇,只要你願意,也想跟伴侶、跟孩子有你所期盼的關係,透過慢慢練習、好好翻譯,玻璃心也能進化成為孩子心中珍貴的小星星。
⠀
#情緒勞動
#家庭情緒勞動
#爸爸樣
#老子都不老子
#老媽子可不老媽子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內容簡介: 「你甩什麼門啊?」 「那你凶什麼凶!」 最讓家長、老師頭痛又心痛的 教養難題,終於有了解方。 ◎親子與師生,從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 「對立反抗」的預防、脫困、見招拆招及關係修復。 ...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Wenn 生活白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東吳高職幼兒保育科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敏惠醫專幼兒保育科(@mhcc2005) • Instagram ... - Instagram 的評價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幼保的未來 - 女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好康] 5/12(四)掌握0-2歲潛能發展期@台南 - PTT評價 的評價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Wenn 生活白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OMG........從週一母親節開團後,#現燉燕窩迅速銷售破百瓶🎊🎊,大盒的精品燕窩已經賣快10盒(今年好受歡迎😂) 哇哇哇! 佑媽在後台已掉下巴~😱
今天佑媽也私訊我們一些老客人母親節優惠(他們沒有習慣看FB),大家想都沒想就說: 『好!! 來10瓶!』 『我要訂20瓶!』😅 這.............只能說行家就知道這樣的優惠哪裡找? 😂😂
不少網友來詢問都是因為懷二寶三寶,大家對於燕窩非常有興趣,只是很多人沒有吃過、不知道燕窩在吃什麼? 適合誰? 孕期幾月可以開始吃? 等等....
★★中藥媳婦的任務就是------📣📣 說給你聽! 來學習正確又科學的【燕窩知識】吧!❤
⭕ 燕窩吃起來什麼味道?
純淨的燕窩無色無味,煮好冰起來後,口感像"碎碎的果凍"那樣軟Q(所以小孩都很愛XD),不會有任何腥味~~初次嘗試,可以加點冰糖或有味道的飲品一起食用~~
⭕ 為什麼燕窩特別適合孕婦?
燕窩"養顏美容"大家都知道,但是這並不是孕婦吃燕窩的最大好處!😊 孕婦主要在吃的是燕窩的【#唾液酸】,網路上唾液酸的研究報告非常多,都可以查得到 ➡➡ 20世紀末營養科學研究認為,唾液酸對於兒童的大腦發育至關重要☝。而世界上唾液酸含量最高的食物就是"母乳"~~如此更可以證明"唾液酸"是胎兒發育所需的重要營養之一。
⭕ 懷孕幾個月可以吃燕窩?
建議自孕期第四個月開始食用☝,這時胎兒發育進入中期,媽媽食慾大開,從中期到後期是胎兒補充營養的黃金期,加上媽媽們越到後期,體力也越需要支援,建議媽媽們可以從第四個月開始食用燕窩💪,一路吃到生、坐月子。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月子時燕窩的EGF(表皮再生因子)也能幫助復原。
⭕ 什麼族群最需要燕窩?
【媽媽們】一年到頭的辛勞,想想隨著年紀逐漸流失的膠原蛋白,每天煮飯吸到的油煙、天天對著孩子講道理、盯功課(還有罵人XD),#媽媽是一個很需要顧肺的職業! 另外,媽媽最煩心的---孩子挑食營養不足?上幼兒園,老是生病咳不停?【一歲以上】的孩子都能吃燕窩調整體質☝~~燕窩對於【孕婦】更是再好不過、質精量少、低熱量的補胎好物,亦適合【病人】術後休養、【老人家】補虛增強體力。
⭕ ⭕ 燕窩 v.s. 生態保育
吃燕窩到底有沒有傷害小燕子? 請大家聽專業的,不要以訛傳訛歐~從我們走訪產地的經驗, #吃燕窩跟吃魚翅是截然不同的事情~~金絲燕生長於東南亞,只有牠吐的絲、築的巢能當作燕窩;和大多數的禽鳥一般,金絲燕本身並不住在燕窩裡,只有要孵育後代時才會築巢🐣,待雛鳥長大後(約45天),燕子就會棄巢而去,燕農才會人工將燕窩摘下。金絲燕平均一年築三次窩,每一次孵育都會築全新的窩☝,是自然生態的循環。
➡ 現今華人發明乾淨的『燕屋』,屋內環境仿照天然山洞氣溫及濕度,替燕兒打造更良好的築巢空間,維持燕窩品質。事實上,燕農比誰都照顧小燕子,金絲燕數量早已不減反增,盼望燕子生生不息,築出更多的好燕窩!❤
💐【寵愛女人。母親節燕窩團購】開團ing,特惠只到5/2(日),敬請把握一年一次"進廠保養"好時機 : https://reurl.cc/0DqEdK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間團體聯合聲明稿】
堅定廢核,開啟對話
為能源轉型與藻礁保育找出路
--
近日廣受社會討論爭議的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與藻礁保育,我們牽涉到台灣能源轉型的複雜問題,需要通盤的規劃與細緻的討論,並非絕對的零和遊戲。
今年是福島十週年,十年來,我們未曾忘卻核災帶給世人和大地的痛苦,更難以想像重啟危險核四後,台灣一旦發生核災,要付出什麼樣慘重不可承受的代價;核廢料更將留給後代子孫萬年遺害。
幾十年來,我們和數十萬台灣人民一起走上街頭,進行非暴力抗爭,終於在2014年迫使國民黨政府宣布核四封存,並在2016年由民進黨蔡英文總統確立了2025年非核家園的政策,雖然歷經2018年廢除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公投的挫敗,但此一政策仍然沒有改變,民間團體仍然堅守廢核的崗位,奮鬥不懈。
2015年國民黨執政核定規劃的開發方案,中油觀塘第三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開發面積達232公頃,2017年民進黨政府送件環評也是232公頃之方案,隔年因為環保團體和生態學者的抗爭,在環評階段將開發面積減至23公頃,確實已減少了陸域開發面積。目前尚待釐清的爭議是:突堤效應是否造成漂砂覆蓋大潭藻礁?在外海的工業港需填海造陸21公頃,加上碼頭和防波堤、浚深航道等海域面積913公頃等,對於藻礁與海洋生態的影響程度。
有關三接緩建或另尋替代方案,對於電力供應和減煤時程的衝擊影響,依據我們現階段掌握的資訊,如果三接無法如期在2025年完成,會減少天然氣源量,雖不影響大潭的八號、九號燃氣機組的興建,但是,確實有可能需要中南部的天然氣滿載運轉,或者燃煤量無法如規劃降低,也就是影響到中南部在電力業減排的空污改善時程。
我們認為,能源轉型需要系統思考,要攤開各層面的科學證據,啟動公共討論。例如「三接緩建、重新選址」對中南部空污改善的影響,是否能夠透過交通或其他逸散源的減污來達成?需要評估討論。而有關天然氣減供,導致無法持續減少碳排放,在台商回流,半導體產業的擴張下,是否能夠透過大力節能、積極布建綠電或合理調整電價,建立低碳產業規範、降低需求端的用電成長來達成,也是一大挑戰。
此刻台灣社會最需要的,是本於事實的公共討論,而不是讓生態保育與能源議題淪入零和對立。
對於藻礁公投是否被擁核幫綁架,做為「核四重啟」公投的動員工具?我們認為國民黨的態度最為關鍵。
在國民黨江啟臣主席表態支持藻礁公投後,至今國民黨並沒有提出通盤的能源轉型和減碳減污規劃,台中市長盧秀燕一直都主張要讓中火燃煤提前除役和拆除,但又阻擋天然氣電廠興建,對於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說通過藻礁公投就要多燒煤炭,則是回嗆希望中央做到「保存藻礁、愛護環境,和減煤減碳兩全其美」,這看似面面俱到、呼應民眾期待的說法,仍然沒有交代有何替代方案?我們只看到台中市環保局長曾公開主張要保留部分核電。
國民黨高層如果誠心要談藻礁保育,就要先對國民黨執政時期的開發案道歉反省,提出盧市長所謂「兩全其美」的替代方案,並且明確出來反對核四重啟,否則就是和核電幫一樣在利用藻礁綁架民意來推銷核電,就是假保育、真擁核。
做為最大的在野黨,沒有電力規劃的藍圖,企圖操作讓社會議題陷入只有政治力動員的對決,抹煞公民社會所期待開展的良性溝通,這是不負責任、欺騙社會的行為。
對於八月要舉辦的公投,我們要再次呼籲:核四重啟公投,請投下反對票。我們需重申—在三十多年的反核運動中,真相早已確認,即興建二十多年、爭議不斷,蓋在斷層旁、失去建照的核四根本無法重啟,且只會為能源轉型製造更多問題。
至於第三燃氣接收站要蓋在大潭這件事,呼籲民進黨政府彌補環評未討論完的爭議,不要以中油的片面資訊做為決策的基礎,應該舉辦聽證會或其他可能的對話形式,針對藻礁生態的程度、替代方案可行性,以及能源轉型、中南部減煤時程、老舊煤電廠除役的影響等重大爭議,把資料證據攤開來和社會對話,讓公民做出選擇。
公共政策不是各吹一把號,籲請社會各界更多討論,釐清三接和藻礁保育的課題,共同建構台灣能源轉型藍圖路徑,勿讓國民黨和核電幫做為核四重啟的政治工具。
--
聯合聲明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屏東縣幼兒托育職業工會、社團法人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台灣環境教育協會、高雄市野鳥學會、高雄市人民團體聘僱人員職業工會、台灣城鄉公民培力協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台大城鄉基金會、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台灣猛禽研究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20個。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內容簡介:
「你甩什麼門啊?」
「那你凶什麼凶!」
最讓家長、老師頭痛又心痛的
教養難題,終於有了解方。
◎親子與師生,從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
「對立反抗」的預防、脫困、見招拆招及關係修復。
❙對立反抗孩子心裡,其實是一道又一道傷痕。❙
我們不希望哪些情緒、行為在孩子身上出現,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我們自己不要出現這些行為和情緒。
‧「我不要回家!我還要玩!」說好的遊戲時間到了,但孩子躺在地上哭鬧,大家對你們指指點點,好丟臉……為什麼孩子老愛這樣耍賴?
‧上課了,老師剛走進教室,那孩子又開始吵。「今天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吧,他是故意的,其他課都沒事……為什麼專找我麻煩?」
‧「你就是愛唱反調!我不信治不了你!」你被激得氣極了,孩子嗆聲,你也直接嗆回去,變成惡性循環……這個關係的「結」,怎麼解?
◎曾幾何時,我們和相愛的孩子之間,只剩互看不順眼?
對立反抗孩子愛生氣、愛挑釁、愛爭辯,好像吃定了大人。最難的是,每個成長階段的「對立反抗」狀況都不同。王意中心理師提供了全面性的方法與指引,幫助頭痛心更痛的大人,與孩子重建關係。
◎對立反抗孩子,大多沒有「病識感」。
「都是誰誰誰的錯,我又沒錯!」我們說一句,孩子頂回十句,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對立反抗孩子其實非常敏感,感到被指責時,容易反彈。但只要我們先放下成見,釋放出善意,將有助於減少孩子自我防衛的敵意。
◎調整與變化,是互相的。
對立反抗的化解,是關係的改善。並非只是單向要孩子改變,更不是逼孩子聽話,而是大人和孩子相伴,度過情緒劇變。透過互信互重,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紓解情緒。帶刺的玫瑰,終會願意與我們親近擁抱。
❙孩子對立反抗,其實多麼渴盼有人去看見,他張牙舞爪背後的脆弱。❙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送餐阿嬤」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鄭博真
內容簡介:
✹臺灣第一套老幼共學.代間學習原創繪本✹
《送餐阿嬤》、《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隆重問世!
《送餐阿嬤》
滿足阿嬤為什麼會去送餐呢?
在關懷據點的阿公阿嬤,
進行哪些有趣的身心靈活動?
讓這本繪本啟發孩子,
學習尊重和關懷年長者;
並提供長照機構辦理活動參考。
送餐阿嬤,是現代的魔法阿嬤
〜讓孩童關心長輩並了解老年議題〜
作者鄭博真與插畫家陳雨潔聯手創作《送餐阿嬤》,希望透過繪本的形式,以深具創意又精巧迷人的圖畫搭配淺顯易懂文字,啟發幼童關懷阿公阿嬤,促進世代交流,讓彼此不斷享有新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這套繪本是幼兒園和小學實施老幼共學、代間學習教育很適合的補充教材,可以教導小朋友尊重長輩,了解老年議題,在交集中發出理解和愛的光芒。
〜大好文化三周年獻禮〜
「跨世代.新素養繪本館」
跨世代,不同年齡共讀;新素養,啓發面對新時代的能力!
繪本可以親子師生共讀,更可以老中青幼跨世代共讀!
《送餐阿嬤》
這本繪本描述滿足阿嬤到社區關懷中心擔任志工,幫忙送午餐給其他老人吃。社區老人在關懷中心共同製作和享用午餐,並且參加一些活動。老人們相互照顧與支持,刻畫人生最美的風景。
作者簡介:鄭博真
教育學博士。現任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曾在小學服務20年,從事兒童寫作教學20年,編寫兒童作文和語文書籍30餘冊。爾後,轉任科技大學幼保系服務,研究專長及興趣為幼兒心理發展、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多元智能與創造力教育、正向心理教育、繪本創意教學等,出版《多元智能與圖畫書教學》等專書十餘冊。繪本是孩子最早接觸的讀物,及早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有助於往後語文與美感能力的發展,繪本也是幼兒園及小學最佳的補充教材。閱讀過大量國外翻譯的繪本,進入大學幼保系任教後,又指導學生設計繪本融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總覺得臺灣在地的人事物,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文化經驗,值得書寫傳承給後代。因此,除了專業學術研究外,平時更熱愛兒童文學創作。曾獲中國語文獎章、高雄市柔蘭兒童文學獎。著有《不愛穿裙子的美莉》、《愛穿裙子的阿旺》、《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送餐阿嬤》等繪本。
繪者簡介:陳雨潔
「 繪本,不只是給小孩看的!」我記得我非常熱誠的在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教室對著老師與同學喊了出來。身為獨生女,有著兩邊的阿公阿嬤陪伴長大的我,常在老人之間周旋騙糖果與零食,也對這議題有著深刻的體會與理解。希望能藉由書中表情豐富的人物與鮮艷的顏色,讓所有的讀者能理解人與人之間互相的關懷能帶來的影響。
作者粉絲頁: 鄭博真 教保人員專業發展中心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愛穿裙子的阿旺」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鄭博真
內容簡介:
-臺灣第一套性別平等與多元文化教育原創繪本-
《不愛穿裙子的美莉》、《愛穿裙子的阿旺》隆重問世!
阿旺為什麼穿裙子上學呢?
同學怎麼從排斥、欺負,甚至霸凌阿旺,
轉變成了解、接納,樂意和阿旺做朋友呢?
讓這本書帶給孩子,
更多元的性別與文化認知!
男生一定要穿褲子、女生一定穿裙子嗎?
作者鄭博真與插畫家袁知芃創作《不愛穿裙子的美莉》、《愛穿裙子的阿旺》,希望透過繪本的形式,以深具創意又精巧迷人的圖畫搭配淺顯易懂文字,讓幼童了解性別平等的意涵和多元文化的重要。
這套繪本是幼兒園和小學實施性別平等教育很適合的補充教材,可以教導小朋友尊重和我們不同性別和文化的人。
〜大好文化三周年獻禮〜
「跨世代.新素養繪本館」
跨世代,不同年齡共讀;新素養,啓發面對新時代的能力!
繪本可以親子師生共讀,更可以老中青幼跨世代共讀!
《愛穿裙子的阿旺》
敘述從不丹轉學到台灣的阿旺,穿著自己國家像長袍一樣的傳統服裝上學,被同學排斥、取笑、惡作劇,甚至霸凌,透過老師課程上巧妙安排一場服裝秀,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同學從了解、尊重到接納阿旺。
作者簡介:鄭博真
教育學博士。現任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曾在小學服務20年,從事兒童寫作教學20年,編寫兒童作文和語文書籍30餘冊。爾後,轉任科技大學幼保系服務,研究專長及興趣為幼兒心理發展、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多元智能與創造力教育、正向心理教育、繪本創意教學等,出版《多元智能與圖畫書教學》等專書十餘冊。繪本是孩子最早接觸的讀物,及早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有助於往後語文與美感能力的發展,繪本也是幼兒園及小學最佳的補充教材。閱讀過大量國外翻譯的繪本,進入大學幼保系任教後,又指導學生設計繪本融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總覺得臺灣在地的人事物,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文化經驗,值得書寫傳承給後代。因此,除了專業學術研究外,平時更熱愛兒童文學創作。曾獲中國語文獎章、高雄市柔蘭兒童文學獎。著有《不愛穿裙子的美莉》、《愛穿裙子的阿旺》、《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送餐阿嬤》等繪本。
繪者簡介:袁知芃
1988年生於台北,在動物與大自然的路上,一路念到了臺大生態演化所畢業。之後在木柵動物園擔任無尾熊飼育員,本來以為人生就如此了,某天突然想不開辭職,一腳踏入童書繪本的領域而無法自拔。受到陳璐茜老師的創作啟蒙,一路塗塗抹抹的到了現在。超喜愛大自然與野生動物,畫不出太像的東西、喜歡亂畫、喜歡胡說八道、喜歡跟小朋友一起亂七八糟的看繪本,還在摸索如何當一位兒童繪本創作者。曾出版繪本《散步》、《花役年陪你》,更多作品請上FB粉絲專頁「Chih繪本」。
作者粉絲頁: 鄭博真 教保人員專業發展中心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敏惠醫專幼兒保育科(@mhcc2005) • Instagram ... - Instagram 的推薦與評價
敏惠醫專幼兒保育科. MH-PCCD Min-Hwei Preschool Child Care Department 我們的大門永遠都是打開的 ~~ 歡迎加入幼保~~ 有問題敲敲小盒子,幫您解答呦~~. ... <看更多>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幼保的未來 - 女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當年在幼保科時也很希望繼續走幼保這條路,幼兒園老師根本小孩的偶像 ... 相關科系,大學讀幼保將來不一定要當老師,護理方面或是幼兒產業方面其實 ... ... <看更多>
幼兒保育科是什麼 在 東吳高職幼兒保育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東吳高職幼兒保育科】 . 幼保科透過嬰幼兒發展與實務教學活動,進一步認識懷孕的過程, 同時透過孕媽咪的體驗活動, 理解到過程的辛苦與壓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