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年輕的你更應該小心預防
#重訓會引發中風嗎
越來越多年輕人有罹患中風的風險🙍🏻♂️
看起來很健康其實生活中處處需要注意
熬夜、壓力、飲食皆是關鍵‼️
-
而有說法說重訓會增加中風機率?
其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
正常情況下當然不會~
但是如果血壓、心跳有異常那就要注意囉!⚠️
-
#NoBrainNoGain
快追蹤我們的IG:https://goo.gl/wXrGmK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
年輕的你更應該小心預防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年輕的你更應該小心預防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癌症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十大死因第一名,但隨著醫療進步,許多癌症的發生率都在下降,唯獨乳癌發生率卻仍節節上升。
江坤俊醫師表示,癌症能夠蟬連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如此多年,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大家愈活愈久」。癌症有一個共通點是「你活愈久得到的機會愈高」。
他指出,癌症的發生主要受「基因?跟「環境」的影響,基因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當我們活得愈久,暴露在環境裡面威脅因子的時間就會愈長。
但現今許多癌症,例如胃癌、肝癌的發生率都在下降,為甚麼乳癌發生率不降反升?江坤俊醫師回應,我們都知道胃癌、肝癌的危險因子,因此都已做特別預防,像是預防肝癌,我們會知道要先治療B、C肝炎、要戒酒。
而為何罹患乳癌的人口反而增加?江坤俊醫師也歸納兩個原因:
飲食西化
「我們都知道肥胖是乳癌的一個危險因子。」江坤俊醫師說明,飲食西化的就代表吃的東西是屬於高油脂的,就比較容易肥胖,成為罹癌的高危險群。
食安問題
相較歐美國家乳癌好發的年紀大約落在50-55歲,台灣統計數據更年輕,大概是45-50歲左右。江坤俊醫師指出,很多人會問說,如果飲食西化是其中一個原因,西方人不是應該更容易罹患乳癌嗎?怎麼會反而我們好發年齡更年輕?答案是我們的「食安」沒有人家好,把關不像歐美那麼嚴格,導致我們常常暴露在環境荷爾蒙之中,罹癌機率也因此上升。
江醫師推薦的飲食法?
針對預防乳癌該怎麼飲食,江坤俊醫師表示,飲食當然還是要多樣化、營養素多元攝取,此外就是要「控制體重」。
「停經後的婦女,BMI每增加1,得到乳癌的機率約增加18%。」江坤俊醫師說,控制體重很重要,但減肥的方法也要慎選,很多人會用像是節食的方法減肥,當開始效果很好,但到後期都很容易復胖,因為這些方法太嚴格。
「減肥是一輩子的事。」江坤俊醫師提及,減肥不是一時半刻,所以一定要選擇自己能夠接受、又可長久執行的方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他說,工作忙碌的關係,自己也常常吃外食,但一定會謹記下列原則:
原則1:雞腿去皮、三層肉去肥肉
江坤俊醫師指出,雞皮與肥肉脂肪量較高,少吃對身體總是比較好。
原則2:夾自助餐時甩一甩
「現在自助餐不是大部分是秤重算錢嗎?但我不是為了要省錢,是要甩油啦!」江坤俊醫師笑說,自己會以此方式盡量減少食材上附著的油量。
原則3:白飯只吃半碗
江坤俊醫師分享,像是聚餐或是吃便當時,來的是白飯而非糙米飯時,一定會先撥掉一半,只吃半碗就好,藉此控制澱粉的攝取量。
原則4:盡量不吃燒烤
「只要看到食材有燒焦的地方,我一定會把它剪掉,因為當中有太多致癌物質。」他透露,一般是不吃燒烤類的食物,除非遇上節慶,好比中秋節有烤肉之約,就會盡量注意。
江醫師最擔心的國人慢性病?
?其實對我們外科醫師而言,血管健康最重要。」江坤俊醫師強調,運輸營養及代謝廢物都要靠血管,所以若是血管不好,「就等同一個國家的運輸管道沒有建好,」就算有再好的資源也無用,因為送不到目的地,也就是無法供給器官運用。
江坤俊醫師進一步解釋,現在很多人有「三高」問題,也就是高血糖、高血脂與高血壓。「這對日常而言其實很恐怖。」他提及,高血糖久了就容易高血壓,血脂也會跟著開始產生異常,對身體的侵害非常大。
確實,高血壓可能引發中風;高血脂也會引發許多心血管疾病,而高血糖更是會引起全身性的周邊血管硬化及鈣化,血管不好就容易誘發許多病變,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江坤俊醫師分享,在臨床上就常看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管循環不好,每次只要開刀,像是縫合腸道後,患者就特別容易產生滲漏的現象,因為癒合力差。
另外,像是電視廣告的橋段,阿嬤雙腳被壓過但都沒感覺,江坤俊醫師也透露,經常看到糖尿病患者,腳上傷口已經4公分大,患部紅腫糜爛,差點蜂窩性組織炎才到醫院求診,詢問之下才發現患者根本沒發現自己受傷,「因為他根本感覺不到痛啊。?
「所以我才說我最害怕的是血管出問題。」江坤俊醫師強調,無論今天是三高中哪一高引起的都不可輕忽,因為這對傷口癒合、手術而言,常常都會造成影響。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乳癌風險大增118%!美最新研究揪出乳癌兇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225
它讓癌細胞自動凋亡!缺少則罹癌機率增48~84%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088
#江坤俊 #癌症 #乳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年輕的你更應該小心預防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對我們的人體影響傷害也很大!台北市曾在2015年爆發鉛水管事件,引發民眾用水疑慮,目前已全面改為不銹鋼管替代,鉛管正式從台北市消失。但我們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許多地方有鉛存在,又該如何避免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教你這樣做不受「鉛」累!
喝水喝到鉛超標?
針對鉛水管事件,顏宗海醫師回應,那陣子好多患者來門診請他幫忙檢驗有沒有鉛中毒,可見大家都滿在意。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也提及,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所以這個事件也讓民眾有每天喝水都一併喝進很多鉛的感覺。
自來水廠出來的水因為經過水公司把關,所以並沒有鉛在裡頭,但水管經年累月有水通過,會不會因此送到家家戶戶時,打開水龍頭出來的水就包含一些鉛?顏宗海醫師說,原則上就算自來水中有鉛,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會被腸胃道吸收,而吸收後大部分也還是會從腎臟排出。此外,台北市政府目前已全面汰換鉛水管,所以大家不用過於擔心。譚敦慈老師也補充,雖然當時很多人來驗鉛含量,但基本上數值都還不錯。
至於什麼叫做鉛超標?顏宗海醫師說明,根據美國疾管署,同時也是我國遵循的檢驗標準而言,兒童與成人的血鉛濃度基本上都正常,很少出現不正常的狀況。
血鉛濃度
兒童:上限5mg/dL
成人:上限10mg/dL
鉛就算沒超標,對人體也有害
顏宗海醫師說明,當時與林杰樑醫師合作時,有注意到我們的身體其實是完全不需要鉛這個元素,不像銅是我們體內需要的微量元素,可是鉛對人體機能而言是不需要的,鉛若是存在在人體當中是多餘且有害的。
林杰樑醫師當初有做一系列的研究顯示,只要血鉛濃度較高時,例如不到10以上,大約4左右時可能還是會造持腎功能的損傷。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是給予患者解毒劑或螯合劑療法,腎功能就會改善,而林杰樑醫師的研究報告也奠定了一個基礎:鉛即使沒有超標,對人體器官仍有傷害。這份研究當時也登上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裡有鉛?
汽油
顏宗海醫師表示,早期我們都在用高級汽油,裡面通常都會有鉛存在。但大家現在都改用98 95 92的無鉛汽油,所以汽油就不是問題了。
來路不明草藥
不清楚來源的草藥,有時候就可能有鉛在裡頭。顏宗海醫師分享,消基會曾做過抽樣,市面上有一些薑黃粉就有兩款是含有鉛。譚敦慈老師補充,中藥一定要透過合法的中醫師及中草藥店取得,會比較安全。
口紅
顏宗海醫師說,在國內外的臨床上都曾發現口紅含有鉛,許多五顏六色、顏色很鮮豔的口紅,就算大牌子也被檢驗出來含鉛。
玩具
五顏六色、顏色鮮豔的玩具也可能有鉛,但通常是來路不明的玩具才有,合格的玩具是不會有的。
吸管
同樣也是很多顏色的吸管,也曾被主管機關驗出鉛的成分。譚敦慈老師就建議,大家可以改用不鏽鋼、竹製、玻璃的吸管替代。
兒童餐具
父母替小朋友買餐具時,可能會喜歡買上面有卡通人物圖案的餐具,但譚敦慈老師建議,在接觸食物的那一面應該選用「沒有顏色」的最好。這些色彩鮮豔的餐具剛出廠的時候可能不會有問題,但用久了就會刮傷,我們就可能把鉛吃下肚。
指甲油
許多年輕女性喜歡擦指甲油,但難免有指甲油脫落的可能性,若是又用手拿東西吃的時候,就可能有把鉛吃進去的風險,要特別注意。譚敦慈老師也提醒父母,盡量不要幫孩童擦指甲油,如果真的要擦,擦腳趾甲就好。
另外,包括紅蠟燭、糖果包裝紙、年糕外層的布,以及許多橋墩用的防鏽油漆中也有鉛的存在。顏宗海醫師分享,以前林杰樑醫師就曾說過,我們國內有許多跨海大橋是漆上紅色的防鏽油漆,但經過日曬雨淋油漆仍會剝落,掉進水中的話就有可能被魚吃下肚,萬一民眾又釣魚、抓魚來吃,就可能會進到我們的食物鏈當中。
譚敦慈老師表示,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要多留意才能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譚敦慈防鉛毒小撇步
1、不服用來路不明中、草藥。
2、不喝大骨湯、不吸食骨髓、不吃骨頭製品。
3、血鉛半衰期為30天,多吃高鈣食物以減少鉛的吸收。
高鈣食物如:黑芝麻(咬碎)、蝦皮、小魚乾、櫻花蝦、紫菜、乳酪。
4、不用色彩鮮豔餐具接觸食物,水晶玻璃餐具也可能含鉛,勿裝熱食及酸性飲料。
5、多運動排汗更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74
【相關文章】
舊電器的這成分增7倍傷肝風險!護肝防毒小心家中8大地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409
孕婦吸收的鉛90%會傳給寶寶!慎選4飲食預防鉛從口入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832
顏宗海:吃隔夜菜不會致癌!反而這件事才更要擔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834
【更多譚敦慈的防毒教室】
防範無形殺手,一氧化碳中毒 (黃文宏醫師)
https://youtu.be/wWqZQVsOQZ8
不可忽視的室內空汙(黃文宏醫師)
https://youtu.be/ZATWDR-qr9I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譚敦慈 #顏宗海 #鉛中毒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