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羅承宗律師
以「石木欽案」作為司法革新契機
1990年2月,「戰鬥的法律人」故台大法律系林山田教授於《台灣春秋》發表〈拯救司法的靈魂〉一文,內容就司法不獨立的病理分析及其診治等相關課題進行探討。這篇發表迄今近30年的論政文章,於2021年1月下旬的今朝再度翻閱朗讀,讓人感慨萬千。
首先,有關司法形象問題,該文提到:「貪污至今已成為官僚體系文化中不可分的一部分,法官自然亦無法倖免。少數法官生財有道而能在法案中找出『金條』,擁有與其正當收入顯不相當的財富,過著與其薪俸顯不相稱的豪華奢侈生活。雖然這只是少數法官的貪瀆行為,但是卻足以敗壞整個司法體系的形象,而增加人民對司法的不信賴」。拿這段30年前山田師鏗鏘有力的批判,跟今日撼動輿論的「石木欽案」交互對照,當可發現諸多長年存在法院體制裡的貪瀆腐敗,猶如被保存在一座冰箱般地,延續至今。
「石木欽案」裡,不管是有期徒刑從原本的8年重判變成4個月薄懲的「普渡慈航」,抑或是富商翁茂鍾的筆記本裡股票、宴飲、高爾夫、繡名襯衫等駭人橋段,一方面又再度驗證了山田師當年的批判乃切中時弊。另一方面則凸顯近30年來所謂的改革,就諸多真正攸關審判公信力的實質、核心課題,改善縱令有之,其幅度亦猶如冰河推移般緩慢。
2016年5月20日的總統就職演說,有關司法改革,總統蔡英文曾指出「新政府也會積極推動司法改革。這是現階段臺灣人民最關心的議題。司法無法親近人民、不被人民信任、司法無法有效打擊犯罪,以及,司法失去作為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是人民普遍的感受」,並表示「為了展現新政府的決心,我們會在今年十月召開司法國是會議,透過人民實際的參與,讓社會力進來,一起推動司法改革。司法必須回應人民的需求,不再只是法律人的司法,而是全民的司法。司法改革也不只是司法人的家務事,而是全民參與的改革。這就是我對司法改革的期待」。
回顧當日,這段演說獲得相當大的掌聲,令人動容。而且其後,的確也召開了司法國是會議,匯集各方改革議題。只是4年多過去了,以「國民法官」為首的諸多司法改革措施的確陸續啟動,但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是否有顯著的改善與提升呢?「石木欽案」爆發後,答案恐怕令人沮喪。
世人多期待司法改革,但改什麼?如何改?才是箇中關鍵。山田師〈拯救司法的靈魂〉一文,不僅有精彩貼切的司法病理分析,同時也一併勾勒出革新司法之道。舉其迄今仍有參考價值者,可包括以下三點:其一,打破司法體系中階梯制式的價值觀與昇官制度,建立法官無大小、高低之分的觀念,建立法官特有的人事制度,而非沿用行政官那套;其二,廢除「辦案成績」的考核制度,強化法官的自治自律制度;其三,確實依法追訴審判少數貪瀆枉法的法官,同時尚可建立律師評估法官的制度,並對於惡名昭彰而查無貪瀆實據的法官,透過各種管道,輔導其另謀他就,使其遠離司法。
「石木欽案」演變到今天,不僅審檢層峰飽受來自各界嚴厲批判,更連帶影響大多數日夜認真辦案的法官無辜蒙塵,令人浩嘆。危機就是轉機,只要有心,「石木欽案」也可能是司法革新契機,除了4月20日前司法院承諾的「石木欽案」全面調查報告外,也期盼司法院能藉此揚棄溫情主義羈絆,勇於提出更多大破大立、務實不務虛的司改方案。
年俸推移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作者: 羅承宗律師
以「石木欽案」作為司法革新契機
1990年2月,「戰鬥的法律人」故台大法律系林山田教授於《台灣春秋》發表〈拯救司法的靈魂〉一文,內容就司法不獨立的病理分析及其診治等相關課題進行探討。這篇發表迄今近30年的論政文章,於2021年1月下旬的今朝再度翻閱朗讀,讓人感慨萬千。
首先,有關司法形象問題,該文提到:「貪污至今已成為官僚體系文化中不可分的一部分,法官自然亦無法倖免。少數法官生財有道而能在法案中找出『金條』,擁有與其正當收入顯不相當的財富,過著與其薪俸顯不相稱的豪華奢侈生活。雖然這只是少數法官的貪瀆行為,但是卻足以敗壞整個司法體系的形象,而增加人民對司法的不信賴」。拿這段30年前山田師鏗鏘有力的批判,跟今日撼動輿論的「石木欽案」交互對照,當可發現諸多長年存在法院體制裡的貪瀆腐敗,猶如被保存在一座冰箱般地,延續至今。
「石木欽案」裡,不管是有期徒刑從原本的8年重判變成4個月薄懲的「普渡慈航」,抑或是富商翁茂鍾的筆記本裡股票、宴飲、高爾夫、繡名襯衫等駭人橋段,一方面又再度驗證了山田師當年的批判乃切中時弊。另一方面則凸顯近30年來所謂的改革,就諸多真正攸關審判公信力的實質、核心課題,改善縱令有之,其幅度亦猶如冰河推移般緩慢。
2016年5月20日的總統就職演說,有關司法改革,總統蔡英文曾指出「新政府也會積極推動司法改革。這是現階段臺灣人民最關心的議題。司法無法親近人民、不被人民信任、司法無法有效打擊犯罪,以及,司法失去作為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是人民普遍的感受」,並表示「為了展現新政府的決心,我們會在今年十月召開司法國是會議,透過人民實際的參與,讓社會力進來,一起推動司法改革。司法必須回應人民的需求,不再只是法律人的司法,而是全民的司法。司法改革也不只是司法人的家務事,而是全民參與的改革。這就是我對司法改革的期待」。
回顧當日,這段演說獲得相當大的掌聲,令人動容。而且其後,的確也召開了司法國是會議,匯集各方改革議題。只是4年多過去了,以「國民法官」為首的諸多司法改革措施的確陸續啟動,但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是否有顯著的改善與提升呢?「石木欽案」爆發後,答案恐怕令人沮喪。
世人多期待司法改革,但改什麼?如何改?才是箇中關鍵。山田師〈拯救司法的靈魂〉一文,不僅有精彩貼切的司法病理分析,同時也一併勾勒出革新司法之道。舉其迄今仍有參考價值者,可包括以下三點:其一,打破司法體系中階梯制式的價值觀與昇官制度,建立法官無大小、高低之分的觀念,建立法官特有的人事制度,而非沿用行政官那套;其二,廢除「辦案成績」的考核制度,強化法官的自治自律制度;其三,確實依法追訴審判少數貪瀆枉法的法官,同時尚可建立律師評估法官的制度,並對於惡名昭彰而查無貪瀆實據的法官,透過各種管道,輔導其另謀他就,使其遠離司法。
「石木欽案」演變到今天,不僅審檢層峰飽受來自各界嚴厲批判,更連帶影響大多數日夜認真辦案的法官無辜蒙塵,令人浩嘆。危機就是轉機,只要有心,「石木欽案」也可能是司法革新契機,除了4月20日前司法院承諾的「石木欽案」全面調查報告外,也期盼司法院能藉此揚棄溫情主義羈絆,勇於提出更多大破大立、務實不務虛的司改方案。
年俸推移 在 詩伊 041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41家裡養了兩隻貓,但其實很少在粉專曬貓
照片裡這是我領養快三年的元元,從他大概三個月不到還很小隻、可以坐在我肩膀上,養到現在....五公斤的胖子。
人類跟貓的相處也是需要磨合,忘記他多大的時候開始牙齒癢,超愛咬人!因為當時他還小,被咬到其實不會痛,可是不能放任他養成這個壞習慣,我當時的作法是假設他咬我右手,那我就用左手推他鼻頭,把他推開,沒有用的話只好彈他鼻頭,他超級討厭被彈鼻頭,後來演變成整個貓抱住我的手邊咬邊用後腳兔子踢,超痛!!!
彈鼻頭已經不是唯一解法的時候,我也曾試過甩水在他身上,但我又怕他發霉(?),也有試過拉他後頸那一塊皮把他拉開,但當他越來越大,拉後頸也變得越來越危險......總之試過很多方法,甚至還找過寵物溝通哈哈哈,找了一堆辦法,就在時間的推移下,這臭貓終於不再那麼愛咬人了真的謝天謝地(也可能是牙齒都長好了,不癢了所以肯放過我哈哈哈)
我們現在相處很和睦,畢竟他也沒辦法反駁我,我說了算^^(元元:靠北。)
只要我不要沒事硬要摸他肚子,他都任我蹂躪 <3 (元元:......。)
好啦,我是要說,貓的學習能力其實很強,不要以為只有狗才會學把戲,貓也會。我家元元小時候好呼嚨,跟狗一樣會把丟出去的東西撿回來給我哩!(長大就不會了QQ)
元元一歲多快兩歲的時候,我媽又養了一隻小貓,小貓的名字很妙,下次再跟大家分享。總之小貓屬蜘蛛的,看到牆壁就要爬,結果呢,元元看到小貓沒事在那邊爬紗窗,.....這仁兄居然忘記自己快五公斤很肥!也跟著爬紗窗!!!結果小貓輕輕巧巧自己跳下來了,這位胖子卡在大約一層樓高的紗窗上不敢下來^^
(結果當然是我去抱下來啊。)
好啦,被我們發現他們學習能力很強之後,最近正在訓練他學習「坐下」、「坐好」,元元很貪吃,所以訓練效果顯著,哦,小貓是公主,傲得要命,完全拿她沒辦法,嘖。
可能我把我的貓當成自己的親人,我還不想當媽、但有時候會把元元當兒子,所以最近一直在FB上看到有人在貓旁邊示範「娃娃咬人然後人狂揍娃娃、甚至折斷娃娃的頭」的影片,我每次看了心裡都會覺得很不舒服......一方面是覺得何必,其實他們可能也不理解人類到底在幹嘛、一方面也覺得我要是貓我一定想這人類很有病。總之我不覺得這種影片好笑餒,好吧,也可能是我太認真啦,教貓學會規矩,沒有速成班,就是你天天像個傻子,求你家主子配合配合,他老人家願意,那就是妳上輩子燒了好香做盡善舉,主子紆尊降貴沒事陪你玩玩,千萬不能太得意,記得罐罐按時俸上
#貓奴通通給我奴起來
(很難拍到元元跟我都OK的合照,所以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