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才機關:國立屏東大學
人員區分:其他人員
官職等:無
職系:無
名額:1名
性別:不拘
工作地點:90-屏東縣
有效期間:109/11/23~109/11/29
資格條件:
1. 具有國內外學士以上學位學歷。
2. 電腦資訊、文書處理、排版設計、熟悉網頁製作與管理及統計分析能力者。
3. 主動積極、具服務熱忱、細心、積極、負責盡職及重視團隊合作,並具良好之溝通協調能力與行動力者。
4. 具規劃及籌辦活動經驗,能配合業務需要,於假日參加校外會議或辦理活動者。
5. 機動性支援中心業務活動及長官臨時交辦事項。
6. 具流利英文聽、說、讀、寫能力尤佳。
>
工作項目:
1.協辦理教育部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之相關業務(如:徵稿、業務聯繫、研討會等)。
2.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行政庶務工作(含會議召開、活動舉辦、文書作業、預算執行、結案)。
3.其他臨時交辦事項及諮詢服務。
工作地址:
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電子地圖
聯絡E-Mail:mail036@mail.nptu.com.tw
聯絡方式:
1、收件日期:請自即日起至109年11月29日下班前寄達,檢附資料:Excel簡要資歷電子檔、報名表(含自傳及工作經歷)、學經歷證件影本及其他有助審查之資料;男性另須檢附退伍證明(如退伍令影本)或免服兵役等文件,寄送應徵表件至900屏東市民生路4-18號本校師資培育中心收,信封封面請註明「應徵師培中心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專案助理」,逾期恕無法受理。
2、連絡方式及連絡人:08-7663800#22102;Email:mail036@mail.nptu.com.tw;彭小姐。
3、經書面初審合格者,另予通知面試日期;不合格者,恕不另行通知,所寄附件資料亦不退件。
4、經面試擇優錄取正取1名,備取若干名,候補期間為3個月,自甄選結果確定之翌日起算,名單公告於本校網頁。
5、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7-1條規定,應徵人員不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性侵害之犯罪紀錄。
(2)曾經主管機關或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有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 屬實並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解聘或不續聘者。
6、應徵人員同意本校依規定向教育部辦理其相關資訊之蒐集、利用及查詢,並同意法務部、警政機關及教育部提供相關資訊。
7、相關報名資訊及表件,請自本校網頁瀏覽及下載:網址http://www.cte.nptu.edu.tw/bin/home.php?Lang=zh-tw。
職缺類別:
不使用應徵者履歷調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
師培中心屏大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了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教育部積極委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在各縣市成立「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17所中小學成為發展海洋教育的推手,其中東港海濱國小,上午舉行教師培訓課程,希望用實際走訪、體驗方式,了解屏東海洋文化。
Youtube:免費訂閱→https://www.youtube.com/ptnews2012
IG :踴躍追蹤→https://instagram.com/ksptnews
#一起來eye台灣 Youtube→:https://lihi1.cc/JasJi/Ksg
#屏東新聞PTNews #掌握屏東地方脈動
師培中心屏大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構築 5G 第 4 維:打造全場景自動駕駛行動網路
來源:C114通信网
自動化正在成為 5G 第 4 維: 5G 商業成功的基石
全球電信商紛紛吹響 5G 的商用號角,各主流手機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 5G 手機,不得不說 5G 正處在全面爆發的前夜。
據業界估計,5G 將只需三年就能突破 5 億用戶規模。而同樣的用戶規模,4G 花了 5 年,3G 花了 10 年。這樣的前所未有的「5G」速度其關鍵,就在於前所未有的 5G 極簡。
正所謂「大道至簡」,極簡本質上反映的,是一種內在的修為,是一種化繁雜為神奇的魔力。眾所皆知,5G 包含三大應用場景:包括 eMBB(增強型行動寬頻)、uRLLC(超可靠、低時延通信)和 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
毫無疑問未來 10 年產業界,都將圍繞 5G 的這三個維度,持續進行技術創新,以及商業創新,也勢必將行動通信產業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但在當下,我們同樣認識到 5G 技術的引入,也將進一步加劇網路的複雜性,進而導致 OPEX 的進一步攀升。因此,如何在 5G 部署伊始,用網路內在的極簡理念,化解持續成長的網路複雜性問題,徹底破除橫亙在電信商面前的 OPEX 難題,成為了影響 5G 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
5G時代重大變革:面向服務化架構- 射頻工程師培訓教程
想要破解網路複雜性上升,與 OPEX 同步成長的魔咒,答案就是網路自動化。因此我們創新性的認為,自動化將成為 5G 的第四維,與 eMBB、uRLLC、mMTC 這三個維度,一起推動 5G 的商業成功,成為 5G 網路能力的一個必選項。
自動化能力的引入,一方面能夠幫助電信商解耦 OPEX 於網路複雜性,而且能夠給電信商的業務營運,植入敏捷的基因,大幅降低新業務的 TTM 時間。
面向行業數位化這個新的 5G 剛需市場,電信商在新業務發展初期,顯然需要手伸得更長,試錯成本更低去進行商業創新和市場培育,才有可能實現市場空間的規模擴張。而這就需要電信商變得足夠的敏捷,甚至需要變得跟互聯網企業一樣,具備快速的業務上線,以及敏捷的產品更新能力。
透過架構創新和 Use case 創新突破自動化能力邊界
網路自動化之於 5G 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說自動化一直是在電信商心中教堂式的存在。但坦率的說,經過多年的探索,絕大多數的網路自動化程度,仍然處於比較低的水準。那麼如何才能實現自動化能力的真正突破呢?是不是透過某個產品的功能演進就可以實現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從時間維度上看,網路的自動化是個長期演進的過程,正如汽車自動駕駛 L1 到 L5 的分級一樣,網路的自動駕駛,也是一個基於場景的逐級實現的過程。自動化的價值也可以逐級兌現,實現沿途下蛋。
其次從空間維度上看,網路的自動化是個自頂向下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到電信商面向自動化的流程重構,而且更加需要網路系統架構的創新。不僅需要網路設備更加的簡單和智慧,而且更加需要面向場景的 Use case 創新;
對於架構創新,我們拿汽車自動駕駛來看。汽車從被發明一開始,就是圍繞人的操作為中心去定義,整個架構以及部件的設計。而今天,要實現自動駕駛的話,如果還是圍繞人的駕駛行為,把所有的「人-機」交互轉換成「機-機」交互的話,將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這樣的轉換過程極其的繁復,另一方面,沒有辦法消除駕駛員個體行為差異性。因此,在面向一輛除了家和辦公室兩點以外,以「第三生活空間」存在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而言,必須重新定義汽車的系統架構,以及部件的能力。
而網路的自動駕駛其複雜性更甚,首先,網路的全生命週期從規劃、建設、維護和優化各個環節,都存在大量的專家運維複雜性,且不同運營商的運維流程不盡相同。
其次,行動網路本身是個持續動態變化的系統,話務模型以及無線信道環境,上一秒鐘和下一秒鐘,就有可能變得迥異。再次,行動網路存在著幾千個配置參數,更可怕的是參數之間的依賴關係,已經完全超越專家經驗的可處理範疇。
因為我們不得不去考慮一個問題,如何透過系統架構的創新,去逐層的把實現層面的複雜性,進行封裝與屏蔽,這樣才有可能實現簡單、無損、高效的交互形式。才有可能徹底突破網路自動化的能力邊界,走向網路的完全自動駕駛。
基於這個理念,對岸中國華為在 2018 年,創新性的第一次面向業界發佈了面向行動網路自動駕駛的「Cloud AI-Network AI-Site AI」三層架構,將AI技術和行動網路進行深度結合,從雲端、網路和站點三個層面分層,構築行動網路的自動化與 AI 能力。透過架構上的分層自治,徹底激活網路各個層面的自動化潛力,並在此基礎上透過極簡協同,實現 Network AI 與 cloud AI 之間,以及 Site AI 與 Network AI 的高效閉環。
可以說,面向行動網路「三層架構」的推出,為行動網路全場景自動化的實現了架構上的準備。
實現網路自動化,核心是要實現基於意圖或者策略的 E2E 自動化閉環。也就是說網路層面與上層系統之間的交互,需要從簡單的數據交互、參數交互轉變到策略交互、意圖交互。這種轉變的基礎,就在於要真正實現行動網路的域內自治,即分層自治,垂直協同。
從運營商實現業務自動化(跨域跨廠家)的視角來看,「分層自治,垂直協同」的理念能夠最大化利用運營商與設備商的優勢。運營商能夠更多的從業務工作流的視角,來重構面向自動化的工作流以及靈活編排的能力。
設備商能夠更多從網路視角,實現對域內複雜性的封裝,進而實現自動化能力的高度內聚,來充分釋放網路潛能,並透過場景化能力接口的極簡開放,最終實現基於策略或意圖驅動的網路自治。
圍繞場景定義自動駕駛分層分級,推動 Use Case 創新
如果說架構上的準備,相當於給網路自動化的這一片熱土,真正變成了沃土,但是最終是否能成長為碩果累累的莊園,則依賴於整個行業圍繞網路運維場景,以及業務運營場景的 Use case 探索與創新。
行動通信產業對自動化的探索,如果一定要給一個里程碑時間點的話,可以追溯到 2006 年 NGMN 首次提出了 SON(自組織網路)的概念,其實業界對網路自動化的探索應該更早。
業界從工具輔助人工自動化,到功能定義自動化。時至今日,我們認為之前網路自動化的探索少了一個非常核心的要素:場景。場景可以說是自動化能力,與工作流的一個粘合劑,有且僅有透過場景化,基於流程來串接單點的自動化能力,才有可能最終以一個場景的循環自治,來兌現相對完整的客戶價值。
中國華為,這家已被美國川普正普頭痛的公司,於 2019 年 MWC 倫敦預溝通會上,發佈了系列化的面向行動網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其中就包括管控合一的移動大腦MAE(行動網路自動化引擎)。其兩大核心理念,其一就是圍繞網路運維生命週期的規劃、部署、維護、優化,以及業務發放五大領域的場景化的自動化能力。其二就是自動駕駛網路基於場景的L1到L5的分級演進理念。
例如在站點部署領域,MAE 提供一鍵式的站點部署解決方案,從站點的設計、配置、開通和驗收環節提供端到端的自動化能力,大大縮短了 5G 站點的開通時間。
目前已經在北美、日韓等全球多個局點展開驗證。北美某運營商通過採用自動化的站點部署方案,實現了開站過程中的零人工交互,平均每站點的部署時間從4小時縮減到半小時。
在業務發放領域,MAE 基於 AI 技術實現了無線家寬業務的可放號速率的精準預測與套餐的自動匹配,並透過與上層 IT 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在營業廳的WTTx業務,一鍵式放號與套餐生成。
誠然實現行動網路的完全自動駕駛,是一個長期的旅程,但面對 5G 的到來,網路自動化則是時不我待,整個產業都需要行動起來,共同定義清晰的面向自動駕駛的分層分級標準、牽引技術創新並指導落地,及時享受自動化帶來的「分期」紅利,最終擁抱全場景自動駕駛網路帶來的無限可能。
附圖:How will 5G unlock the potential of autonomous driving?
构筑5G第4维:打造全场景自动驾驶移动网络
5G第四維:從三角形到鑽石
透過「分層自治,垂直協同」凝聚產業合力,加速自動化進程
构筑5G第4维:打造全场景自动驾驶移动网络
分層自治,開放協同
The need for speed: is Ireland ready for 5G - the next big thing in ...
Applications - 5G / Mobile Infrastructure | Microsemi
影片:5G Driverless Cars: South Korea tests new network in mock city
資料來源:https://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20/03/5g-4.html?m=1&fbclid=IwAR33AfFe2qHxHza9HkHPsxw8usWUSJe72iM3NJzssf1KUJQ_R8bPJ9oSxFk
師培中心屏大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班竟達330人(羅師中英兩部每屆各收25名,鄉師中文只收25名)。葛師於1964年除繼續開辦一年制外,更加開辦了中文二年制。葛師師資訓練特有兩項措施,第一為「設計教學」,分組學員選題後,要分工參考搜資料、實地採訪。最後要安排大規模展覽作分享。第二項特色是「小組討論」,以補大課單向講授之不足,也建立了更佳之師生關係。一年制全期分配到小學實習一次,畢業生只可任教小學。二年制實習兩次,第二次分配到中學實習,畢業後可最高任教至中三(Form3),選取之標準及校內表現也要求嚴格,入讀二年制者也曾有於升二年級時須離校。由於政府通過教育學院法例,提升至頒授學位的水平,葛量洪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部份;而原址將被重建。按恔友會96年統計,葛師開辦了45年,本科同學計達6760名。 其校友會於1952年9月成立,並先後創立了5間以「葛量洪校友會」命名的學校,即:葛量洪校友會觀塘學校(1961-2008)、葛量洪校友會慈雲山學校(1967-1988)、葛量洪校友會油塘學校(1973-1993)、葛量洪校友會將軍澳學校(1988-2008)及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1997-今)。在多間師範學院合併後,葛師校友會學校仍以原名續辦,設有多項獎學金,後因出生率下降而致多間完成歷史任命。葛量洪校友會轄下各小學的校監均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葛師首屆畢業生,曾任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二十一年)。2011年葛師校友會舉辦了盛大之鑽禧藝展及多項紀念活動,增添葛師鑽禧紀念獎學金,更收集校友之著作及歷史照片出版了專冊,名為「葛師的歲月」(Down Memory Lane: Our Golden Years at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資料詳盡,並得當年馮翰文副院長發序言。
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是香港八間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高等學府之一,主要提供教師專業培訓。香港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53年於聖保羅書院開辦的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隨著政府及社會大眾對師資教育的關注及需求不斷增加,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等相繼成立,開辦正規的師資培訓課程,為香港教育提供具備資歷的教師。依照1994年4月25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的建議,四所師訓機構和語文教育學院合併成為香港教育學院,進一步提升師資教育和有關專業培訓課程的質素;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直至1997年,香港教育學院遷往新界大埔至今。新校園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於1996年5月28日由前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正式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香港教育學院雖有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教院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五名、亞洲區第三名 ;語文學科則位列全球首 101-150 名 。於2015年9月11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通過香港教育學院正名大學,待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及得到立法會通過,教院最快可於16年2月正名為大學。經收集多方意見後,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決定,將以「香港教育大學」及「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dUHK)」作為教院正名後的校名。香港教育學院設有3個學院,轄下共13個學系,提供不同範疇的本科課程,包括教育學士、文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同時也為在職教師提供部分時間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負責統籌各研究式或修課式的博士及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及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社會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