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西遊記
貞觀三年(629年)秋八月,玄奘法師由長安出發了。
在《西遊記》中,玄奘出長安可是個無比盛大的場面。比如說,唐太宗封他為「御弟」,給通關文牒,賜千里良駒、盤纏、隨從,在文武百官和長安人民的簇擁下,玄奘風風光光出了長安。
但實際上,歷史上的玄奘其實是個偷渡客。別的不說,他是護照也沒有,簽證也沒辦,趁着月黑風高,做賊一般溜出了長安城。
這樣的出發方式,不但不體面,還冒着生命危險:一是非法出境被抓到了肯定不是個兒;二是縱然越境成功,當時的向西之路也非常危險。還記得嗎,這一年,可是唐太宗派遣李靖、李勣出兵攻打東突厥的時候。刀兵無眼啊,你說你這是哪根筋搭錯了吧。
玄奘大概沒考慮到這些問題,或者說,就算考慮到了,他也無暇顧及,甘冒風險。能讓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無非那麼幾個原因,一是愛情,二是自由,三是大義。而比這三者更有驅動力的,則是對真理的忘我追求。
在長安的幾年內,玄奘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從名僧法常和僧辯那裏獲取新的知識,開啟新的智慧了。他曾經就佛法經義的疑問列出了100條問題,拿去請教法常和僧辯,可是,這些問題本身已經超越了那兩位的水準,更別提給出答案了。
法常流覽了問題單子,說:「我看,天下沒人能回答你這些問題吧?」
玄奘猶如被當頭潑了一桶冷水,十分沮喪。
法常於心不忍,又說:「這也不一定。如果是天竺高僧,應該能解決你的疑問。」
說者無心,可玄奘卻把「天竺高僧」聽進了心裏。他立刻找到幾名志同道合的僧人,大家聯名向政府提出遊學天竺的申請。
唐政府是個負責任的政府,他們當即駁回了玄奘等人的出國申請。理由很簡單,兵荒馬亂的,你們偏要往西跑,遇上敵人、亂兵,幾條小命不是白丟了?
申請被駁回後,聯名上書的幾個僧侶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宗教界人士也得遵守國法不是?當然,這些人不包括玄奘。
從蜀地私自回長安,已經違法了,再違法一次也不算什麼。畢竟,在他心目中,佛法遠遠高於人世間的法律。
其實,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在某個時期,心中都會湧起一種宗教情懷。這種情懷,跟具體的宗教並無必然聯繫,而是人心對萬事萬物的敏感,對世界本源和終極真理的好奇,對肉身和塵世超越的渴望。
如果留在長安,玄奘大約很快就能成為京城甚至國內佛教界的領頭羊。在同樣癡迷大道、具有高度精神自省能力的唐太宗度過軍事緊張期之後,他很可能親自召見玄奘。即使這並不意味着權力和財富,起碼也代表了光榮和地位。
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缺少對佛法的真正理解,沒有真正的了悟,所謂高僧也只是一個裝腔作勢的空殼。一切榮譽、地位、敬仰等附屬品只會帶來膚淺的、世故的生活,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
這絕不是玄奘為自己選擇的生活。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必須到佛法的誕生地去尋求幫助和提高。
天竺還很遙遠,一人一馬,盡力西行吧。
就在玄奘出長安的時候,李靖接到了討伐東突厥的命令。11月,李勣的部隊也完成了動員。而肅州刺史公孫武達和甘州刺史成仁重已經和進擾河西的突厥先頭部隊幹了幾場狠仗。
隨着二位李將軍的出兵,主戰場沿蒙古草原陰山山脈一帶展開,而西域局勢也開始風起雲湧。玄奘卻不顧一切地往西域進發了。
儘管悟空不在,玄奘還是受到了某種冥冥中的保護,一路上,總有人會幫助他。在順着流經玉門關的河流走了十多裏路後,玄奘已經出了國境。
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時,唐帝國實際控制的區域,已到達了西方的極限。玄奘,向故土眺望了最後一眼,毅然背向大唐,繼續孤獨的旅程。
不久,他來到了伊吾國。從這裏向西北跨越天山,再繞行中亞草原,便可進入天竺境內了。
玄奘不打算在伊吾逗留過久,可是,他還是耽誤了一些時日。因為當時正值高昌使者訪問伊吾,言談間得知有位大唐高僧正在伊吾歇腳。使者回去後,立刻向高昌王彙報了此事。
那時的高昌王我們認識,就是前面說過的麴文泰。這個時候,高昌與唐的關係還很好,麴文泰聽說此事,便派出數十人馬,到伊吾迎接玄奘。
玄奘堅辭不果,只好跟隨使者來到高昌。一見高昌王,更麻煩了,麴文泰深深被大唐法師的風姿和見識所傾倒,哭着、喊着不讓玄奘走。
這可不能答應,玄奘拒絕了麴文泰開出的優厚條件,要求動身。
麴文泰聞言,換了一副臉色,說:「法師你違法出境,如果不肯留下,那我就按照規定,把你送回大唐去。」
玄奘不動聲色,說:「為了佛法,貧僧一定要到天竺去,雖死不易。」
利誘威逼都沒什麼效果,麴文泰也就不再勉強。不過,他仍然向玄奘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將來法師取得真經,從天竺回來的時候,請務必來我國停留三年,宣講佛法。
這一點,玄奘倒是答應了。可約定雙方都沒有想到,等玄奘回來的那一天,高昌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麴文泰給玄奘寫了一封介紹信,請沿途的各國國王對高僧加以援助。他特別指出:此僧乃本人義弟。
看來,《西遊記》中唐御弟這個情節,是從高昌王那裏移花接木來的。
高昌王的信,並沒有給玄奘帶來很多的方便,有時還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比如說,焉耆國作為高昌的競爭對手,壓根不買帳,對玄奘不予招待。好在他們也不敢對大唐高僧怎麼樣,因此,玄奘便速速離開了焉耆。
再往西走,是一片綠洲,這便是龜茲國。在玄奘眼中,龜茲的意義並不僅限於一個西域小國,因為這是十六國的後秦時期的偉大法師鳩摩羅什的出生地。
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天竺人,在即將繼任相位時毅然出家,離開天竺來到龜茲,被聘為國師。因被國王的妹妹逼婚,因而有了鳩摩羅什兩兄弟。
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親迎鳩摩羅什來長安。在隨後的十多年內,羅什悉心從事講法和譯經事業,主持完成了不下數千卷的譯作。著名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就是簡稱的《金剛經》,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更加巧合的是,鳩摩羅什法師也號三藏。藏,乃容器之意。三藏,也稱三法藏,是指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經藏、律藏和論藏。
有趣的是,兩個三藏都曾把佛經翻譯的歷史發展推向更新階段,都是里程碑和分界線一般的人物。
話說玄奘在龜茲停留了大約60多天,終於等到天山之雪融化,道路開通,他繼續前進。
走過了最為艱苦的跨越天山之路,前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一天,玄奘終於抵達天竺。
在佛陀的故鄉,玄奘終於觸摸到了他連夢中都在追求的東西。當時,天竺與大唐關係還不錯,而印度的僧侶們對這位不遠萬里前來求法的唐僧更是熱情接待,毫無保留地將珍貴的佛典傳授給他。
在天竺居住學習的十幾年,也許是玄奘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吧。但是他知道,這裏並不是自己的樂土,他還要回到大唐去。
出發,永遠是為了返回。這也許是一切具有史詩意味的人生所必然經歷的過程,就像荷馬那部《奧德修紀》中的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一樣。玄奘踏上了歸途。
當玄奘再次進入西域時,大約已經是貞觀十八年左右。十幾年的時間,唐太宗和他的唐帝國,已經製造了一場滄海桑田的巨變。
早在北印度時,玄奘就聽到了高昌國滅亡的消息。這固然讓他歎息世事無常和虛妄,倒也提供了一些便利,因為沒必要去高昌履行諾言,他便可以不經天山南路,直接走西域南道回國。
玄奘越過帕米爾高原,沿崑崙山北麓,經由莎車、于闐等國,前往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
貞觀十八年(644年)孟秋,玄奘歸國的消息傳到了唐太宗耳朵裏。當年,他是一個心存疑惑的年輕僧侶,如今,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大法師。
太宗微微一笑,他並沒有忘記當年那個最年輕的僧人。
記得在玄奘離奇失蹤後不久,長安寺院的長老們曾經向太宗彙報:由於申請赴天竺留學遭到拒絕,玄奘很可能已經偷渡出境了。
太宗聞言道:「這個和尚挺大膽嘛。」但他臉上並沒有發怒的表情,語氣中似乎還有一絲隱約的讚賞。
長安的和尚們放了心,不久後,高昌王來長安朝見,自然也將玄奘的事情報告了太宗。十幾年間,唐太宗也會零零星星聽到一些玄奘在天竺的消息,瞭解到玄奘在修行上的精進。
漸漸地,唐太宗開始盼着這位大膽的和尚回來。
玄奘在於田時,向皇上呈上一份請罪書,詳細報告了冒犯國法的經過,並提出自己馬上即將歸國領罪。這封請罪書被商隊的高昌人帶回了長安。
雖然玄奘心裏無所畏懼,但當長安使者飛奔而來,對他說皇上原諒他的一切罪責,並熱切期盼他回國時,玄奘心裏還是感到了喜悅。
在沙洲,玄奘又一次上奏長安,因而得知唐朝近期內將會向高句麗派出遠征軍,而太宗本人也將東赴洛陽,指揮軍隊。
這個消息讓玄奘吃了一驚,他立刻從沙洲啟程,趕往長安,希望能在皇上動身前見上一面。
當然,玄奘急着見皇上,不是為了皇上能夠接見他,表揚他什麼的,而是為了向太宗申請建立譯經場的經費和幫助。
數萬里往返,17年歲月,僅僅是偉大事業的前奏罷了。玄奘從天竺帶回來657部經書,需要招募一批通曉經典和梵語的僧人進行翻譯。不然,對於普通人來說,佛經何異於廢紙?
然而,玄奘緊趕慢趕,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十九年(西元645)正月七日了。這時候,太宗已經前往洛陽,坐鎮長安的是西京留守司房玄齡。
房玄齡幾天前便接到了太宗從洛陽發來的詔令:使有司迎接之。房玄齡立刻展開準備工作,但沒想到,急於謁見的玄奘,提前趕着回來了。
有司還沒出動,聽到消息的長安人民卻從四面八方趕過來了。聽說大法師將從運河碼頭上岸,大家都往碼頭邊跑。一時間,擠了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玄奘沒辦法,只好在碼頭過了一夜。等官差來開道時,才進入了長安朱雀大街的都亭驛。街道兩旁已經站滿了人,人們跑來領略這位為佛法觸犯國禁的大法師的風采,近20年時間,玄奘的事蹟早已成了長安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玄奘在長安沒待幾天,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洛陽去了,抵達之日是正月二十三日。見到太宗的日子,是二月一日。
洛陽儀鸞殿上,當世兩個意志最堅定的人會面了。
針對玄奘西遊之事聊了一番後,玄奘盤算着向皇上提出興辦譯經場的事。沒想到,皇上突然說:「大師德才兼備,沉毅堅忍,不如你還俗,來朝中輔佐我吧。」
玄奘吃了一驚,趕忙推辭道:「玄奘自幼傾心佛法,皈依佛門,以普度眾生為己任。還俗之事,萬萬不可。」
太宗說:「有何不可?以你的才華,咱們君臣聯手,打造太平盛世,這不是普度眾生嗎?」
玄奘說:「經邦濟世必以儒,玄奘對儒學一竅不通,怎麼能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呢?還是讓我以佛徒的身份,通過譯經,解除眾生心靈的魔障吧。」
太宗話鋒一轉,說:「好吧好吧,不逼你還俗了。不過呢,既然你已經到過西方,不如再跟我到東邊轉轉吧。一來增加你的見聞,二來我有些事想向你請教。」
沒想到,玄奘依然拒絕了太宗的邀請,此時他心裏只裝著譯經一件事,對於遠赴遼東浪費個一年半載的時間,相當不情願。
唐太宗就沒有繼續勉強,他答應支持玄奘的譯經工作,但也做了一些保留。因為,當玄奘提出到河南少林寺去譯經時,太宗堅決不許,把他留在了長安的弘福寺。
接下來的19年時間,玄奘從著名的旅行家變成了著名的翻譯家。從他譯經的過程和成果來看,他之前說自己不懂儒學,其實是個謊言。
沒錯,大師也是會撒謊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吳承恩 #西遊記 #玄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大家認為參觀歷史遺址過於文靜,不適合好動的你,不妨考慮一下前往位於墨西哥東南部恰帕斯州的瑪雅遺址—帕倫克(Palenque)。欣賞古蹟之餘,還可以到森林探險! 帕倫克是一個富有歷史價值的瑪雅城市。早於公元前100年已經有人居住,直至公元後7世紀,在瑪雅統治者巴加爾領導下才進入全盛時期。 遺址...
帕裏斯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治區節慶 ~ 加那利群島節(Día de Canarias )】
五月 30 日是加那利群島節,導遊趁機介紹一下這個自治區。
加那利群島(Canarias)是西班牙的 17 個自治區之一,位於伊比利亞半島西南方、摩洛哥西南方的大西洋上,人口兩百一十七萬人,人口最多的都市是兩個首府Santa Cruz de Tenerife跟Las Palmas。
對西班牙人來說,加那利群島最有名的是香蕉、馬鈴薯、五穀麩(Gofio)跟蜜蘭姆酒(Ron miel de Canarias)。
加那利群島的馬鈴薯因其火山土質而具有特殊的口感,也因此,加那利群島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皺皮馬鈴薯佐辣味紅醬或香菜青醬(Papas con Mojo)。Mojo 是加那利群島非常有名的微辣沾醬,有兩種顏色:綠色的叫做 Mojo verde,通常用於搭配魚類海鮮,紅色的叫做 Mojo rojo,通常用於搭配肉類。
加那利群島還有一種特別的「畜牧業」,但是,就是胭脂蟲(Cochinilla),是一種寄生在仙人掌葉片上的昆蟲,因為雌蟲體內有胭脂紅酸,可以用來製造緋紅色(胭脂紅)染料,被大量用於紡織業染料、食用色素和化粧品,如果光以飲食角度來看,胭脂蟲是現在很多食品例如草莓醬、糖果、番茄醬裡的「天然染料」。
另外,蘆薈是加納里群島的原生植物,可以長到三公尺高,現在加納里群島是歐洲最大的蘆薈栽種區,也是歐洲最大的蘆薈產地,在 Lanzarote 島還有蘆薈博物館(Museos de Aloe Vera),所以,到加納里群島的人別忘了買蘆薈膠、蘆薈汁回去當禮物。
加納利群島曾是三毛以前住過的地方,由七個島嶼組成,具亞熱帶氣候,是一個一年四幾都適合度假的地方,自然景觀遍佈,有長達1583公里的海岸線,因其清澈湛藍的海水和蔚藍的天空而被媒體、旅遊網頁評為全球最棒的海灘,而七個島嶼中有五個生物圈保護區,四個西班牙國家公園,其中兩個國家公園是世界自然遺產,因此,群島的居民雖然只有兩百一十萬人,但是,每年的觀光客超過三千萬人。
加那利群島很久以前就有一個保護天文觀測站質量的法律(Ley de Protección de la Calidad Astronómica de los Observatorios del IAC),所以沒有「光污染 Contaminación lumínica」,所以西班牙的觀星之旅起源於此。
加那利群島的世界遺產包括:
1️⃣ Parque Nacional de Garajonay (La Gomera/las Canarias) 位於加那利群島的國家公園
2️⃣ San Cristóbal de la Laguna (Tenerife) 加那利群島特內裏費島上的拉古納的聖克里斯托瓦爾
3️⃣ Parque Nacional del Teide (Tenerife/las Canarias) 泰伊德國家公園
4️⃣ Paisaje cultural del Risco Caído y montañas sagradas de Gran Canaria (Gran Canaria) Risco Caído 和聖山考古遺址的文化景觀
加那利群島的天然景觀跟自然生態保護區也不少:
🌲 4 個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l Teide (Tenerife/las Canarias) 泰伊德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Timanfaya (Lanzarote/las Canarias) 提曼法亞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Garajonay (La Gomera/las Canarias) 位於加那利群島的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la Caldera de Taburiente(La Palma/las Canarias) 塔布連特國家公園
🌲 7 個島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生物圈保護區
🌲 1 個受拉姆薩公約(Ramsar)保護的濕地,以保護水禽棲地
加那利群島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 El Silbo Gomero, lenguaje silbado de la isla de La Gomera (Islas Canarias) 加那利群島的口哨語
除此之外,加那利群島是西班牙最有名的狂歡節慶祝活動的地方,尤其是特內里費島的聖克魯斯(Santa Cruz de Tenerife)跟大加那利島的拉斯帕爾馬斯(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這兩個城市。
你去過加那利群島嗎?喜歡嗎?
加那利群島自治區旅遊局官方網站:
https://www.holaislascanarias.com
#西班牙 #加那利群島
帕裏斯通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語錄·陳毓襄洛杉磯今晨疫情缐上音樂會》
* 一旦體會到了一個人生活的瀟灑自在,也許就會嫌與別人一起生活很麻煩了。
—-谷川俊太郎
* 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做很多事。一個人的日子固然寂寞,但更多時候是因寂寞而快樂。
極致的幸福,存在於孤獨的深海。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裏,我逐漸與自己達成和解。—山本文緒
* 所有的人都把時間花在相互解釋,以及慶祝他們意見相同上。—沙特
* 讓我走進你的心裡,找到自己那破碎的夢。—-北島 《橘子熟了》
* 你一直很信任一個人,別人懷疑他的時候,你甚至幫他辯護;直到一天,你發現他騙了你,雖然只是撒了個小謊,可是,從此以後,你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相信他了。你不知道他會不會因此覺得難過;你只知道,你心裡比他難過。不能再信任一個人,感覺原來是那樣的悲涼。 —-張小嫻
* 因為我明白了,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屬於我,我不會追悔,也不必惋惜。 —玄色《啞捨》
* 書中的書頁猶薄薄的剃刀片,白亮亮閃著寒光。在凌晨四時寂靜的夜裡,我可以聽到孤獨之根正一點點伸長的聲音。
——村上春樹
* 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雅斯貝爾斯
* 沒有原則地跟別人和平相處,在我看來,就是懦弱。—-三毛
* 法國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各種羞辱中,奇蹟式的保存下來!這時候的戴高樂應該是民族英雄吧?應該享受榮耀吧?
但沒多久,法國人民就拋棄了他。
邱吉爾在二次大戰時組成戰時內閣,把反對黨的領導者艾德禮提拔為副首相,結果這位副首相在戰後立刻發動對邱吉爾的不信任案投票, 也就是倒閣,他只好舉行大選。艾德禮的手下以謊言式的宣傳告訴民眾:你看!我們雖然是戰勝國,我們每一個人卻都還像乞丐一樣,每天等著領奶油麵包,我們像乞丐國!
希特勒自殺三個月後,邱吉爾的政治前途也被他殺了。
邱吉爾的二戰知己──戴高樂呢?
法國是戰勝國,也被認為是超級四強,擁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而且法國和英國不一樣,他們根本沒有抵禦,他們的農村很快的就恢復生產。法國光復後一年,老百姓平均生活水平就恢復到一九三九年大戰之前的狀態,情況比英國好太多!
但是,戴高樂也很快下台了。
和邱吉爾的情況不一樣,法國老百姓太現實,在那個時候人民要的不只是戰勝國,也不只是物質方面的滿足。他們很感激戴高樂,但是,對他也有很多不滿。
可能很少有國家,像法國這麼崇拜菁英,也很少有國家像法國這樣崇拜無政府主義。
所以這個國家很容易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左的時候非常左,右的時候又非常右。
戰勝之後,人們很感念領袖,但人性的感謝往往不會超過一年!
英國人民對邱吉爾甚至只感謝三個月。
那段時間,整個法國物質生活恢復了,社會吵吵鬧鬧,從極左到極右各種主張都有。一九四六年元旦,戴高樂對全法國人民說:「如果你們不重視政府必須擁有絕對權威來恢復戰後秩序,承擔戰後的責任;你們終有一天會陷入絕境,到時候你們一定會後悔當初所做的選擇。」
邱吉爾是在一九四五年七月下台的,戴高樂親眼看到邱吉爾下台, 從他的好朋友兼恩人身上,看到了人民是多麼無情。這就是人性。人們感謝你三個禮拜、三個月、一年,過了就沒有了!
戴高樂看清這件事。
一九四六年的一月二十日禮拜天,戴高樂召集一場內閣會議,通常內閣會議不可能在禮拜天召開,除非是緊急狀況,所以內閣成員以為法國發生了什麼突發事件。閣員們被請到愛麗榭宮以後, 戴高樂走進會議室,面容很嚴肅,與每一個閣員握手,然後請大家就座。他什麼都沒有先鋪陳,第一句就宣佈:「我要退休了!」
戴高樂認為他的使命是在恢復法國的偉大,一旦法國人民覺得他們已經不需要一個團結而偉大的法國,或者是他們討厭這樣的領袖、這樣的使命感,他們覺得太沈重,那他的人生任務就已經完結了!
他說到做到,戎馬半生,實質恢復法國自由與尊嚴的戴高樂將軍,離開總統府的位子,離開將軍身分,一無所有的走出愛麗榭宮,沒有帶走任何一個禮物,成了一介平民。
我自己常常接觸一些擁有權力的人,很多人對一些權力者的印象與他實質性格的真相差距很大。
往往溫文儒雅的人其實很狠毒;往往看起來很霸道的人其實很溫暖。
戴高樂正是如此!恢復平民身分的戴高樂和以往莊嚴、硬梆梆的形象完全不一樣,他認為自己既是代表愛國的情操,就要有尊貴、正直、高知識分子的風範。變成一介平民以後,據他的鄰居們說,他非常斯文有禮,而且很溫暖,又很重視家庭關係。
戴高樂的私宅在一個叫作La Boisserie 的地方,翻成中文叫拉帕斯利。現在仍有一些崇拜戴高樂的人,會去參觀那個地方說:﹁喔!這是戴高樂故居!﹂他的家是一間造型相當樸實、一般法國鄉村的石頭房子。石頭屋位於小樹林裡頭,不是什麼大莊園。中產階級家庭出生的他, 未曾搜括什麼錢壯闊自己的物質。樹林外,有一個相當廣闊的、厚重的、濃密的大草原。拉帕斯利在巴黎東北一五○哩洛林省境內,周遭環境某程度來說與戴高樂的性情很像,相當的簡樸、相當的嚴謹。他自己把日子過得跟整個社會保持距離,很澈底的平民化啊!
根據他的廚子們日後回憶所做的一些相關紀錄,戴高樂的生活很簡單,相當有軍事紀律:早上八點,全家規定一起吃飯。吃完早飯以後, 戴高樂回到書房處理信函、閱讀書籍,還有寫作;他寫作能力沒有邱吉爾那麼好,也沒有邱吉爾那麼勤奮;但是他喜歡安靜閱讀。接近中午時,他會停止工作,散個步,做做運動,他說這樣中餐才吃得下。戴高樂夫妻感情很好,他們喜歡在花園和草地上散步、閒逛。一般來講,中餐對法國人是一天裡最主要的一餐,戴高樂喜歡將鄉間食品擺在花園裡頭,喝杯酒,有時喝一杯水,再加上一些簡單的三明治就可以了。然後, 他通常在書房裡消磨下午的時光。
我發現所有這些了不起的人,他們都很愛閱讀,在閱讀歷史跟哲學的書籍裡,他們會找到自己,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而不會盲從或慌亂於外面鬧哄哄的世界,讓自己的心情跟著起起伏伏。
晚間則完全屬於家庭所有。
他很愛他的家,而且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他規定家裡的小孩,早餐、晚餐都要一起用餐。夫妻共有三位子女,長女叫伊莉莎白、兒子叫飛利浦、老麼是女兒叫安妮。他們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在家裡度過,也不會特別想再繼續與巴黎的上流人士往來。他的第三個小孩──安妮從小有智能障礙。得了俗稱的「蒙古痴呆症」,有些虛榮的父母親會想把這種小孩藏起來,不想讓外界知道,甚至有些父母親會覺得「戴高樂怎麼會生出這種小孩」?
但讓我告訴你,戴高樂怎麼對待她。
退休後,他花最多的時間疼愛安妮。安妮雖然笨,但是對音樂有一點興趣,所以戴高樂花很長的時間陪伴她聽音樂,幫她放很多不同的唱片,給她聽收音機裡各種音樂節目,然後記錄到底安妮喜歡哪一些特別的歌曲。他經常對安妮講很多很多的故事,沒有嫌棄,反而更加的疼愛她。他的太太伊馮娜,則喜歡在花園工作,編織衣物;或到附近的村鎮裡,買先生喜歡吃的乳酪、肉品。
戴高樂離開總統職務後,曾經想過要組織政黨。後來,他和邱吉爾通了信,知道邱吉爾正在寫《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邱吉爾建議他: 「這些人啊!他們是不知感恩的,等一段時間吧。」
他接受老朋友給他的建議,很快的打消這個念頭,完全沒想東山再起。
在拉帕斯利這間鄉村石頭屋裡,他看著巴黎一屆一屆政府倒台,他對整個法國的政治走向也越來越悲觀。某個程度,他心灰意冷,甚至懷疑這就是他努力奮鬥的法國嗎?
我推測,那個時刻的他根本就不想再從政了!
有時候他會在日記上寫道:「我希望我能夠為法國再做出偉大的貢獻,法國不該是如此。」
有時候他又會寫:「這就是我當初努力的嗎? 偉大火焰已經完全熄滅。」
可以感覺到他內心的拉扯與疼痛!
—-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購書博克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688?sloc=main_mb
https://youtu.be/OEj4QaIWCwc
帕裏斯通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大家認為參觀歷史遺址過於文靜,不適合好動的你,不妨考慮一下前往位於墨西哥東南部恰帕斯州的瑪雅遺址—帕倫克(Palenque)。欣賞古蹟之餘,還可以到森林探險!
帕倫克是一個富有歷史價值的瑪雅城市。早於公元前100年已經有人居住,直至公元後7世紀,在瑪雅統治者巴加爾領導下才進入全盛時期。
遺址中最高的一座金字塔名為碑銘神殿(Temple of the Inscriptions)。連同最高的平台,金字塔合共九層高,外表看起來跟其他瑪雅遺址的金字塔差不多。不過後來考古學家於神殿內發現一條通往地底的樓梯,裏面是巴加爾的石棺和陪葬品,證實了原來這座神殿的另一個用途是陵墓。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墨西哥 #瑪雅 #帕倫克 #金字塔 #古蹟 #探險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帕裏斯通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如果大家認為參觀歷史遺址過於文靜,不適合好動的你,不妨考慮一下前往位於墨西哥東南部恰帕斯州的瑪雅遺址—帕倫克(Palenque)。欣賞古蹟之餘,還可以到森林探險!
帕倫克是一個富有歷史價值的瑪雅城市。早於公元前100年已經有人居住,直至公元後7世紀,在瑪雅統治者巴加爾領導下才進入全盛時期。
遺址中最高的一座金字塔名為碑銘神殿(Temple of the Inscriptions)。連同最高的平台,金字塔合共九層高,外表看起來跟其他瑪雅遺址的金字塔差不多。不過後來考古學家於神殿內發現一條通往地底的樓梯,裏面是巴加爾的石棺和陪葬品,證實了原來這座神殿的另一個用途是陵墓。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瑞士最靚學校】30萬一年酒管學校讀啲乜?同總統子女做同學 五星級宿舍有情侶房 (果籽)( https://youtu.be/0fspyD1XI7s )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
【肝臟權威】唔使食補肝品 72歲港大教授黎青龍飲酒兼夜瞓 「我個肝仲幾好」(果籽) ( https://youtu.be/c3ik8wTN1g8 )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
#果籽 #墨西哥 #瑪雅 #帕倫克 #古蹟 #探險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帕裏斯通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哥倫比亞大冰川(ColumbiaIce field)形成於遠古時代,位於卑詩省和阿爾伯塔省之間的賈斯帕(Jasper)國家公園的南端,地處高原,靠近北極,是整個洛磯山十七個冰原之一,面積約325平方公里,是地球上除了北極圈之外最大的冰原遺跡,也是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的大分水嶺。終年積雪不化,一片白色世界。她為整個北美洲提供了潔淨的水和清新的空氣,最純淨的冰雪呈淺藍色,是僅存的世界自然遺產之一。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這裏的淨水資源已經變得格外寶貴,目前的冰原在70年後將變成一汪湖水。冰原大道是1930年經濟大蕭條時的產物,幾乎為手工打造的道路,平均高度在海拔1560米。三代冰原車:第一代可載6-8人;第二代擴大但脫不去履帶,現在的車可載56人,利用專門製造極地探油車的技術製造,現在22輛在此服務,另外一輛在北極做美國軍車使用。巨大的輪胎要$4000/個,只能用4年,因為坡度達到32%,驅動和刹車是非常關鍵的部件,而速度並不快。到洛基山脈主要是看山,這裏顏色只有灰色的山石、綠色的雲杉和藍天白雲。秋天這裡最美,因為夾雜在雲杉中的白樺樹和金錢松到了秋天就泛出金色的光澤,五彩繽紛,跟油畫似的。
1885年11月7日,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鐵路在洛基山脈的飛鷹坳打下了最後一顆道釘,把幾乎要歸屬美國版圖的大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拉入加拿大的懷抱這一天,一名身穿禮服、頭戴大禮帽的紳士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拿起鐵錘,將修築工程中的最後一顆道釘敲進鐵軌。從此橫跨加拿大的鐵路大動脈將大西洋岸邊與太平洋之濱連通。這一歷史性時刻,卻沒有出現一個華人的身影,事實上從1881-1885年間,先後有超過15,700名華工參與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其中4,000 多人客死異鄉。華工們在這裏擔任開山、挖隧道和放置炸藥等最危險的工作,只有很少的收入;平均每公里鐵路有4名華工葬身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