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先進民主國家,包括台灣還有歐洲美國的人民,都很習慣地視為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就是所謂的「選情之夜」,不管任何一場選舉,只要白天法定的投票時間結束,隨後立即接著進行的,就是各投票所的唱票和計票,通常最慢都能在幾個小時內,獲知開票結果。這些票數送到中央選務機構彙整,再透過媒體呈現在螢幕上,或者是網路上,通常在開票夜當晚就可以大致確認選舉的結果,誰輸了,誰贏了,然後再由輸的人展現民主風範,致電給贏家,完成一個重要的民主過程,然後和平地轉移政權。但今年美國大選狀況,很顯然從一開始,就不是朝著這個方向在發展,首先是疫情讓人群聚集的投票作業,成了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接著,民主黨和某些州開始推動通訊投票,主張郵寄選票是最佳替代方案;但是現任總統川普,卻隨即跳出來極力反對,指控通訊投票會造成舞弊,而民主黨其實是想靠作弊,來奪取他的總統寶座;由於長期以來民主黨的選民就是比共和黨的支持者更傾向於採用通訊投票,再加上川普在目前民調落後拜登,因此川普現在極力炒作通訊作票,也有預先為自己一旦輸掉選舉,可以藉由打選舉訴訟,繼續霸占白宮不下台的退路鋪梗的用意,因此通訊投票問題現在儼然成了11月3號那一天可能爆發的最大爭議,而且在那之前,恐怕也會持續不斷地延燒,事實上,美國華盛頓州的聯邦法官幾天前就做出了相關重大裁決,下令美國郵政總局原本計畫實施的郵務改革,因為有可能拖慢郵件遞送的速度,導致部分郵寄選票無法列入計算,因此裁定了發出一項全國性禁制令,要求郵局在大選前暫停一切相關改革措施。
{內文}
(美國總統/川普)
民主黨人正在想盡辦法作弊,因為他們只有作弊才能贏
走到了這一步,恐怕也沒有人會天真地期待,美國2020將會是一場行禮如儀 君子之爭,揖讓而升的民主盛會,但即使在一切都充滿混亂與例外,輿論和選民都不敢樂觀,甚至早就做好最壞打算的低度期待當中,從此刻,遙想11月3號美國大選投票日當天晚上,各家媒體和世人可能目睹的開票畫面,依舊是個令人輾轉反側
很難冷靜,一想到就重度焦慮的噩夢場景。
(CNN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
所有人都必須做好心理準備,11月3號可能會出現令人憂心的結果,這絕不是杞人憂天,而是依據現有資訊所做出的高度可能情境
(記者vs.選情分析公司執行長/孟德爾頌)
你們如何建構資料模型?如何藉此做出預測?基本上我們就是打造一個模擬器,其實就是一系列的參數滑軌,調整這些參數,就會推導出不同的開票結果,我們測試了開票當天,開票後第二天 第三天,每天的票數變化...
(CNN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
開票當天,川普開出來的票數將在多數州呈現大幅領先,包括那些最關鍵的搖擺州,但接下來幾天裡,隨著通訊票慢慢開出來,情況將大逆轉,變成拜登領先
(選情分析公司執行長/孟德爾頌)
幾乎每次選舉 民主黨選民,都比共和黨選民更偏好採用通訊投票,今年這個差異又更加明顯,我們從資料中看到,今年打算郵寄選票的人,是過去大選的兩倍,而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拜登支持者
(選情分析公司執行長/孟德爾頌)
由於不再籍投票的計票,先天上就比較麻煩比較緩慢,所以你會發現在開票夜當晚,各大新聞頻道的名嘴主播們都會紛紛跳出來宣稱:「依照目前最新開票結果」,「我們預測某某人當選」,而開票當天的結果,很可能顯示川普在多個關鍵州都領先,因為開出來的都是親自投票的選票...
(CNN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
如果開票當天,只有15%的通訊票開出來,川普的選舉人票預估得票數可能高達408張 而拜登只有130張,但四天後,如果通訊投票開出了75%,拜登將倒過來領先川普,等到最後所有選票都開出來,拜登的選舉人票將衝上334,川普則剩下204票
大選當天的贏家和選後一周後的贏家,有可能豬羊變色,完全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結局,這樣的假設情節,就算在電影裡都令人血脈賁張,更何況是在現實世界的民主大國,美國白宮選戰當中發生,然而,在因為疫情而超展開的2020,有太多的不可能,都因為病毒 而變得不只可能,甚至是無可避免,以通訊投票來說,這個「以前不可能今年卻很可能」的情境,就是:通訊投票將會翻轉大選開票結果,在過去,美國的不在籍投票和郵寄投票比例,很少會多到足以影響選戰輸贏,但這一次,由於疫情,由於族群特性由於選民結構的差異,再加上兩黨選戰策略操作,通訊投票卻成為許多政治學者和專家眼中,可能導致關鍵票數開不出來引爆重大爭議,乃至於動搖國本的重大問題。
(CBS主播vs.記者)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大家都擔心這次開票曠日費時?,主播,我可以坦白告訴妳
今年11月我絕對不敢請假,依照我了解到的狀況...
(雅虎記者)
由於今年有非常多的選民採用通訊投票,有可能導致開票結果需要數天,甚至更久 在11月3號之後好幾天,才知道開票結果
(PBS記者)
科羅拉多和其他四州,包括夏威夷 華盛頓 奧瑞岡 和猶他州,原本就是採用全面通訊投票
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加州 蒙大拿 內華達 紐澤西 佛蒙特 還有華盛頓特區,也決定主動寄出選票給所有活躍選民。
(CBS記者)
之所以會產生延遲是因為許多州都規定了選務人員和官員,不能提前拆封郵寄選票,一定要等到投票日當天才能拆開,這些州包括了威斯康辛 賓州 密西根...
(雅虎記者)
當選民寄回選票或投入固定票箱或親送選務辦公室後,依各州規定不同,這些郵寄選票必須先核實,很多州是採簽名驗證的方式,基本上就是由選務人員比對選票上的簽名,和官方檔案中的簽名影像,這是避免舞弊作票的重要步驟,另外,選務人員還須確認,選票的欄位有無正確填寫,有些州規定,選票資料如果填寫錯誤,必須給選民更正的機會,這個「糾正」程序 也要花時間
(佛州大學政治系教授/麥可麥當諾)
美國缺乏一個中央選舉機構統整全國的選舉事務,相反地,由於美國是聯邦制──這一點要回溯到美國建國伊始──,所以選務都是各州獨立,甚至在州下面,你也會發現有許多地方政府,雖屬同一個州 也有不同選舉規定
郵寄選票對於美國選戰,所投下的變數是多層面的,單就技術面而言,郵寄的過程必定牽涉到實體距離,也就是郵務車舟車往返的時間,如果一位選民申請通訊投票,
和取得通訊選票的來回兩趟,都是採取郵寄方式,依照美國郵政總局的估算,有可能會花上7天加7天,也就是14天的時間,但根據紐約時報所彙整資料,全美有多達19個州,都允許州民最晚在投票日前四天,仍可申請通訊投票,換句話說,那些拖到最後才行動的選民,很有可能沒有辦法在投票日前收到空白通訊選票,更別說填寫後寄出,送達選務機關 再核實 比對 計票納入最後的得票數了,就以幾屆選舉最大,也最關鍵的搖擺州佛州為例,佛州政府規定通訊投票的最後申請日是選前10天,明顯低於郵政總局所估算的14天,而明尼蘇達 南達柯塔 新罕布夏等多州,更晚到投票日前一天,都能夠申請郵寄投票,完全未考慮「寄不到」的問題,於此同時,另一個極端則是部分州政府為了確保一票都不能少,刻意拉長選票寄達的寬限時間,以伊利諾州來說,寄出的選票就算是在投票日後兩個禮拜才收到,選務機關依舊必須要依法接收,納入該州普選票數,這些紛歧繁雜的地方法規,所衍生出來的投票日當天票數真實性,以及大選結果延宕的問題,都隨著通訊投票人數暴增,眼看就要從過去不起眼的技術細節,演變為一場吹垮美國民主根基的政治風暴,事實上,從川普過去半年,不斷炒作舞弊話題的高調選舉動作看來,這場風暴已經是現在進行式,而非未來的機率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
誰知道那些(通訊)票去哪了?誰知道那些(通訊)票從哪來?不光是計票的問題...,事實上光計票就要天荒地老,沒完沒了,你以為11月3號就結束了?恐怕結束不了...,我猜到了某個階段就會鬧到國會
(選情分析公司執行長/孟德爾頌)
川普的競選團隊早就看準了這會爆發爭議,所以你看到川普在推文裡,還有造勢場合都一再放話,不斷灌輸支持者一個概念:只有開票夜的結果是真的,之後任何票數變動 都是作弊
(CNN主持人/札卡利亞)
這個噩夢情境要如何化解?我認為有兩股強大的力量,可以確保美國在新冠防疫上,遭遇重大挫敗之後,不致於再淪為失敗的民主國家,第一股力量是媒體,各大媒體必須揚棄「選情之夜」概念,教育美國人這次開票有可能持續一個月的觀念
(CNN主持人/札卡利亞)
第二個決定性的力量則是(大法官)約翰羅勃茲,如果我們預測的票數爭議成真,勢必會打選舉訴訟,原本這不關最高法院的事,美國憲法明文規定,選舉人團屬於州政府的管轄範圍,但最高法院在2000年「布希對高爾」選舉官司一案中,已揚棄了這個限制,也就是說,這次的選舉糾紛很可能會很快送到最高法院,屆時羅勃茲首席大法官的身分,以及他手中的那一票將決定選舉結果
作為政治制度,民主的內涵不僅僅是一人一票全民參政,判斷民主國家的關鍵門檻
更重要的是政權能否無痛轉移 和平交接,自詡為民主標竿的美國,能不能在建國兩百多年後的今年,再一次跨越這道門檻,很諷刺也很沉重地成了舉世注目的焦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ZV5bjJfew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9.20《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569NpiXNrc
布希亞擬像三階段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閱讀《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小說時,最後一話讓我有些在意。故事描述主角的朋友曾在《星際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工作室製作微縮模型,後來喬治轉往動畫特效發展後,那位朋友覺得喬治盧卡斯缺乏挑戰精神,所以離開了工作室。
讀到這段時我心裡是有些困惑的,因為當時的特效動畫發展其實並不輕鬆,是一個鮮少人踏進的荒野,當年《侏羅紀公園》面臨的挑戰非常艱鉅,即便是電腦科技一日千里的當代,電腦特效上還是存在非常多需要克服的問題,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之旅》有很多複雜的技術,甚至讓電腦特效公司消耗巨額而面臨倒閉的困境。我認為喬治盧卡斯就是因為有冒險精神,當初才會願意嘗試當初很少人願意開發的電腦動畫特效,而我始終認為喬治盧卡斯一值走在時代的尖端,他很寂寞,承受了不少旁人的誤解。
如果特效的門檻很低,詹姆斯柯麥隆也不會花了十年才拍出《阿凡達》。
電影業不少本著硬幹的精神、許多事物都要求「來真的」的導演。拍攝《黑暗騎士》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許多事情都要求真的,包括真的炸掉一座廢棄的工廠,用微縮模型拍攝飛車追逐,但第三部曲美式足球場炸掉的場景,還是不免用到了電腦特效。當在電影裡追求真實追求到有點病態的執著時,反而會忽略了必要性跟其他的可能性。《黑暗騎士》有濃重的劇情片風格,所以在場景上可以實現導演大部分真實質感的要求,但像充滿幻想生物的題材,特效是非常重要的。換句話說,要求真實或是奇幻只是領域的不同,並非高低軒輊的問題。
電影之所以追求真實,是因為我們希望它們是真實的,希望這個無趣的世界真的存在另一種有趣的可能性,而銀幕裡的虛幻也有可能被實現於現實裡。電影與魔術兩者的本質很像,它們是因為我們的相信而存在的。
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曾提出「擬像和模擬」的概念,他認為人類社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再現」,仿造事物既有的本質,這個進程落在文藝復興至工業時期;第二階段是由工業取代了手工,真實由機器與資訊所主宰;第三階段則是在虛擬空間裡塑造實際的影像,甚至現實會依隨虛擬的影像而被改變。所以,我們在電影裡追求「真實」的目的是什麼?是想要體驗錯過的時代?還是追求身歷其境的感覺?或是害怕失去過往的記憶,使得未來的存在搖搖欲墜?
《天橋上的魔術師》裡的中華商場,被一磚一瓦的忠實還原,彷彿是布希亞擬像論第一階段事物本質的仿造。但無倫如何再怎麼堆砌細節,那個消失的真實永遠不會歸返,唯有清楚意識到曖昧的虛幻界線,才不會讓對於真實的執著迷失了奇幻的瑰麗。
布希亞擬像三階段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川普就職前表示“一中原則”要拿上談判桌 看中國有甚麼可以交換或讓步 美.中評估若貿易戰開打中國受傷較嚴重 但中方官媒強調領土問題寸土不讓 再大損失也要承受 華府智庫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專訪時表示 美“一中則”應不會調整 中國在貿易問題上會妥協 但在台灣問題上中國會向台施壓】
結束美軍短暫的首次,全球航母部署空窗期,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在本月5日啟程,前往亞太,「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離開聖地牙哥,前往西太平洋展開計劃內的定期部署,打擊群上7500名官兵,將聚焦在海上安全行動及戰區安全合作上,」美國防務新聞網主播報導。
隸屬美軍第三艦隊的卡爾文森號,原本負責美西至國際換日線的海域,這回替代回美進行維修保養的雷根號,進駐第七艦隊防區,儘管美方強調,這是例行性調度,但放棄沒有航母部署的波灣,而強調西太任務,不願南海放著真空,在川普就任前,這罕見的調度,其戰略優先順序,已十分明確。
本週,路透引述川普一名顧問的話說,川普團隊正在擬定一項東亞增兵計畫,主要內容就包括增加海軍兵力,確定在東亞常態性部署雙航母戰鬥群,並且在澳洲和日本擴建或新增基地。
而為強化日本防空,美軍兩架F-35,在18日正式進駐岩國基地,共同社報導,美軍至少將在這裡,部署16架這款第5代戰機,這無疑是針對解放軍,近來任意進出第一島鏈的一項反制。
而川普團隊披露的東亞增兵計劃中,還包括增加空中戰略打擊武器,這可能在南韓常態性的部署,可攜帶核彈的B-52 B-1B,和B-2隱型轟炸機。
此外,強化反導也在增兵計劃中,除了南韓,未來薩德系統也將進駐日本,「我認為在當下,威懾是至關重要的,絕對需要最強大的軍隊,(你認為我們今天,有足夠的軍事能實現這個目標嗎),不夠,先生,」美國候任防長馬蒂斯 vs. 美國參議員麥侃。
儘管不延用歐巴馬時期,「亞太再平衡」的名稱,但美國《星條旗報》,形容川普的戰略調整,是升級版的「亞太再平衡2.0」,體現「以實力換和平」的戰略,「包括團隊的這些言論和行動,說明今後亞洲戰略調整肯定進入2.0階段,而且這個2.0階段跟歐巴馬1.0階段相比,在很多方面更加具備進攻性,包括兵力的部署,裝備的調整,以及在周邊對我們(中國),設置圍堵鏈條的力度,都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說。
此外,《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披露,川普的亞太戰略中,還包括重新重視台灣,這體現在他拿「一個中國」原則,做為和中國談判的籌碼,川普說他會考慮取消,美中關係裡「一個中國」的基本政策,上周五(1月13日)他告訴《華爾街日報》,「每件事都在談判中 包括一個中國」,川普在訪問中說,他不會堅守美國長期以來,對台灣實施的「一個中國」政策,除非他看到北京,在貨幣與貿易的做法上有所改善,而這並非川普第一次表態,要把「一個中國」做為逼迫大陸,在經貿議題上讓步的籌碼。
「我完全理解一個中國的政策,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必須受制於一中政策,除非我們與中國,在其它事務上達成協議,包括貿易,」時為後任總統的川普說。「對很多人來說 一中政策已經變成咒語,好像個禱告文一樣,你就是不能質疑,但事實是,這是個在1972年達成的妥協,時代不一樣了,特別是中國在南海的行動,還有其它方面,變得讓人難以置信的好戰,所以我認為,當中國重新定義,並試著說服每個人,可以單獨對政策進行詮釋與掌控,那美國該是時後發聲,事實上,我們對此有非常不同的看法,而我們將實行一系列有感的方法,也許增加,譬如說與台灣的防務合作,」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說。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被點名是川普內閣副國務卿人選,他上節目詮釋川普的「一中」,那是說了大白話,而「一中」除了是與大陸的談判籌碼,更包括在川普背後,一群軍火商的利益,「我有點跛腳,所以我說個笑話,你知道的,為什麼我會跛腳,原因就是,當你質疑一中政策時得小心點,」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卜大年說。
卜大年是小布希時期,美國國防部中國科科長,曾專責對台軍售,他在一場華府智庫的論壇上,評論當前川普改變「一中」的政策,就充滿美國軍火商的思維,「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台灣的外交官不能到國務院來,在一個中國政策下,美軍將領不能到台灣,這些事像是更強大的軍售,這實際上視台灣國防需求,當我們說,你們知道了,在兩場(人事)聽證會上的溝通後,我們考量的是,中國擺出來的威脅,所以,有很多問題該質疑的,像是潛艇計劃從沒落實過,質疑像是額外的戰機,你知道的,66架改良型戰機(F-16 C/D)沒有賣出,」卜大年說。
卜大年認為,在川普的「一中」政策下,對台的軍事交流將進一步提升,以突顯台灣在第一島鏈的戰略地位,並強調這對台灣只有好處沒壞處,而如果大陸不滿,那就的來找美國人談判了,「在這個世界上 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做交易或者做買賣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與世界上,任何國家發展關係的前提和政治基礎,無論是誰,或者出於什麼目的,如果試圖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或者幻想將此做為交易籌碼,那麼必將遭到中國政府和人民,以之於國際社會的普遍的堅決的反對,最後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
對於川普及其團隊一系列的言論,大陸官方持續嚴詞警告,但在行動上,至今依然保持克制,官方《中國日報》的社論說,川普正在「台灣問題」上玩火,若就職後仍採取這種的做法,那麼中美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激烈且具破壞性的互動當中,因為中國政府別無選擇,不會再客氣。
「川普顯然是想建立個槓桿,用來對抗中國,他想與北京保持平衡,基本上把一切都放上談判桌,他想發出個信號說,過去歐巴馬時代中,這些北京與華府間視為一如往常的業務,將不再需要繼續,而這些都是要說服中國,在貿易和經濟議題上讓步,這是川普的當務之急,這是「美國優先」的議題,他在競選中一直強調的事,所以川普的聲明,以及他團隊其他人持續強調的「一中」,似乎是有條件的,他們並沒有說,他們將不接受「一中」,基本上他們是說,為了繼續「一中政策」,北京必須做出些讓步,對美國有些付出,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怎麼回應,我們已經看到馬雲到美國來,你知道這個北京來的大公司老板,可以為美國人提供就業,我想中國將和美國直接合作,去增加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我想中國可以做很多事,且可能已經在考慮將在經濟方面要做的事,」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說。
長期關注美中台問題的,華府智庫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並不認為川普會打破「一中」原則,北京方面派出了馬雲,也算是回應了川普在中美經貿議題上的訴求,顯然雙方都還在試探的階段,也有繼續談下去的意願,但她也警告,中美關係的擺盪過後,川普拿到想要的,而北京可能會從「台灣問題」上,要得更多。
「截至目前,我們聽到川普說的,只是願意使用現有的政策,做為對中國的槓桿,所以換句話說,川普威脅以不接受「一中」政策向中國施壓,然而,如果中國讓步,川普可能會說,好吧,現在我們願意繼續「一中」政策,可能在川普心裡,這本身就是(美國)一個讓步,北京可能不這麼看,他們可能要得更多,目前確實是和我們過去看到的不同,如對台軍售,中國是對美國施壓而非台灣但這回我認為,中國對蔡英文的擔憂在上升,為什麼她接受總統當選人川普打的電話,她的企圖是什麼,所以我的確認為,對台灣的施壓將持續,」葛來儀說。
台灣是川普新亞太戰略布局中的重要角色,亦或只是拿來與大陸談判的棋子,還真沒人說的準,而不管台灣是不是要配合川普演出,恐怕都只能被動承擔,美中關係震盪的後果。
布希亞擬像三階段 在 「視界」--繪畫中的視覺影像Vision 的推薦與評價
布希亞 進一步提出「擬像」 26的三階段秩序:. 第一階段:文藝復興至工業發展時期-仿造的物品再現真實. 物品的本質。 第二階段:工業革命時期,機器取代了手工,真實由 ... ... <看更多>
布希亞擬像三階段 在 Bellona 輕鬆聊藝術- 由布希亞的「擬像」(Simulation)之觀點 的推薦與評價
在布希亞的「擬像」(Simulation)定義中,將「擬像」發展分為四個層次:一、它是 ... 三者的作品,我們可大致將Duchamp歸為第二與第三階段:他引用經典藝術中的公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