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日本異軍突起
中國的「共同富裕」像一場大家都沒有見過的革命,造成資本市場巨大的衝擊,聰明的錢也四散在尋找新的標的。這段期間,香港摔得最慘,台灣、南韓沾到一點光,但表現最出色的市場是印度,另一個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日本。
這期財訊雙週刊製作了一個封面故事「買進便宜的日本」,出刊前後,日經指數在26954左右震盪,今天日經指數挑戰30000大關,一度創下30048的高價,短短幾天,日經指數大漲3093點,成為全球股市表現最亮眼的市場,這個報導真是時機恰到好處。
這些年,全球的眼光都在看中國,華爾街的投資銀行一直是中國最強大的朋友,這次中國把新經濟的平台龍頭企業往死裏打,華爾街大戸首當其衝,這時提前卡位日本的股神巴菲特率先投資日本五大商社,一年前市值約6678億日圓,如今上升到8806億日圓,巴菲特一年年率報酬逾30%,這也引發大家對日本投資的關注。日本整合完成的貨櫃ONE集團,這次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川崎汽船股價漲幅驚人,鋼鐵業的新日鐵、JFE也都表現出色,產業競爭力逐漸提升。
日本從1990年陷入泡沫化調整,這卅年來,日本陷入辛苦的低薪、低物價、低成長的窘境,連過去高得嚇死人的房價,現在連台灣人,中國人也都覺得日本房地產很便宜;而日本股市本益比掉到14倍,也比大多數國家的廿倍以上便宜很多,還有日本股價淨值比低於一的比例高達42.9%,日本企業的低成長,使得日本企業的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愈跌愈低,但日本企業競爭力不差,更有很多隱形冠軍企業,這些年,台灣很多企業悄悄買日本,如今都有很好的成果。
現在日本首相又要換人,從泡沫經濟以來,日本至少已更換過廿位首相,這次又到了政權調整的關鍵時刻,財訊雙週刊把所有有潛力的企業列出,這是另一次值得把握的機會!這期辜朝明先生的訪問也很有參考價值!
巨大淨值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便宜的日本異軍突起
中國的「共同富裕」像一場大家都沒有見過的革命,造成資本市場巨大的衝擊,聰明的錢也四散在尋找新的標的。這段期間,香港摔得最慘,台灣,南韓沾到一點光,但表現最出色的市場是印度,另一個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日本。
這期財訊雙週刊製作了一個封面故事「買進便宜的日本」,出刊前後,日經指數在26954左右震盪,今天日經指數挑戰30000大關,一度創下30048的高價,短短幾天,日經指數大漲3093點,成為全球股市表現最亮眼的市場,這個報導真是時機恰到好處。
這些年,全球的眼光都在看中國,華爾街的投資銀行一直是中國最強大的朋友,這次中國把新經濟的平台龍頭企業往死裏打,華爾街大戸首當其衝,這時提前卡位日本的股神巴菲特率先投資日本五大商社,一年前市值約6678億日圓,如今上升到8806億日圓,巴菲特一年年率報酬逾30%,這也引發大家對日本投資的關注。日本整合完成的貨櫃ONE集團,這次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川崎汽船股價漲幅驚人,鋼鐵業的新日鐵,JFE也都表現出色,產業競爭力逐漸提升。
日本從1990年陷入泡沫化調整,這卅年來,日本陷入辛苦的低薪,低物價,低成長的窘境,連過去高得嚇死人的房價,現在連台灣人,中國人也都覺得日本房地產很便宜;而日本股市本益比掉到14倍,也比大多數國家的廿倍以上便宜很多,還有日本股價淨值比低於一的比例高達42.9%,日本企業的低成長,使得日本企業的本益比,股價浄值比愈跌愈低,但日本企業競爭力不差,更有很多隱形冠軍企業,這些年,台灣很多企業悄悄買日本,如今都有很好的成果。
現在日本首相又要換人,從泡沫經濟以來,日本至少已更換過廿位首相,這次又到了政權調整的關鍵時刻,財訊雙週刊把所有有潛力的企業列出,這是另一次值得把握的機會!這期辜朝明先生的訪問也很有參考價值!
巨大淨值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個禮拜有跟大家分享《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裡Mohnish Pabrai的故事,這兩天終於把這本好書看完了!覺得是很棒的一本書,也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一直跟大家提到,我認為一個人的投資哲學,可以彰顯他對於整個人生持有的價值觀,很難有人可以在市場上做出與價值觀相違背的事情,除非你是完全屏除人性的量化法則。既然如此,如何做一個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的投資人,在書中
書中作者訪問的許多投資人,包括葛林布雷、索普、蒙格、坦伯頓等超級投資人,都具有幾項類似的特質。首先是專注於本質,而非雜訊,面對到市場上的樂觀或悲觀情緒,投資人應該反而應該在當下理解是什麼因素在支撐股票的價值。
坦伯頓爵士認為市場價格及其每股銷售額之間的關聯、每股資產淨值,以及過去五年的平均每股盈餘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葛林布雷認為一家公司的資本回報率與收益率可以讓他買到物美價廉的股票。史利普和札卡里亞認為能夠達成「保存期限能很久」的目標,用低淨利率強化顧客關係,提高長期價值的公司可以帶來更大的報酬。而透過這些條件,在市場陷入混亂時都會提供相當充沛的機會。
其次是降低自己的脆弱性,並提升韌性。在霍華馬克思的投資原則中,提到無常的觀念,形塑了自己在投資和人生方面的哲學觀「改變是無可避免的。唯一不變的道理就是世事都會改變」,所以在馬克思的書中提到「我們不能預測,只能做好準備」就是在應對市場上的無常,提高自己應對危機的處理能力。
在《反脆弱》這本書中寫道:「比起『預測可能危害某個事物的事件會不會發生』,更簡單的做法是『判斷這個事物本身是否脆弱』」投資人在市場上面對最大的脆弱性或許是過度舉債,讓自己暴露在巨大的流動性危機之中,當市場突然發生變化,行情快速的發展有可能直接把你驅逐出場。
最後則是化繁為簡,將所有複雜的流程盡可能簡化,專注於幾項最重要的條件,並且將他們轉為系統化思維來運作。雖然複雜性是特別容易吸引聰明人的陷阱,但是「使人達到顛峰的,很少是哪個神祕技巧,而是徹底地精通基本功。」
在書中提到達諾夫這位投資人,在挑選投資標的時只會把心思集中在自認會影響公司的三、四個重要議題上,這些問題主要會圍繞在一個核心上:「股價跟隨盈餘」。他秉持這個原則,努力尋找他認為「能在五年後成長得更大的一流公司」。為什麼?因為如果一家公司在未來五年間的每股盈餘能翻倍,他相信該公司的股價也可能翻倍。一般人認為這樣的判讀標準太過簡單,但是投資又不是奧運跳水比賽,裁判會給困難動作額外加分。
最後幾章提到高績效的習慣,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是:「邊際利得的積累。」勝利不是來自一次重大創新,而是「諸多小小改善的積累」,最後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投資上也是,真正強大的是邊際利得的積累。另外就是「明智的習慣所產生的少量利益,時日一久就會持續複利增加」。
上述的幾個概念,不過是運用在投資上,或是應用是日常生活與工作都是相當適合的。當我們了解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設定具體的目標後,自然可以更快速的擬定達成目標的方法,把心思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這樣會讓我們的生活減少很多雜訊、煩躁與無謂的困擾,也會讓我們過得更富足,更快樂!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 #投資哲學 #價值投資 #安全邊際 #逆勢投資 #周期 #掌握市場週期 #景氣循環 #葛林布雷 #巴菲特 #坦伯頓 #霍華馬克思 #高績效的習慣 #反脆弱 #索普 #斯多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