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爬山到走路的人 ]
「路是可以無限延伸的,也可以沒有框架,可以隨時決定要停、要走,前面沒有路了,那沒關係,你就換個方向或折返再繼續走。」
今年五月初的PODCAST錄音,六月底正式上線,但因為一直忙著寫稿沒有時間聽。直到上週交了初稿,我們才終於聽了完整的訪談,裡面提到剛結束高雄來回的機車旅行,還有即將出發的離島馬祖之旅,有一種時空倒流的錯覺。
因為從馬祖回來不久台灣就進入三級警戒,居家防疫期間走最遠的一段路就是到樓下的全聯採買,所以聽自己聊走路的話題實在是五味雜陳吶。(短短半小時聊了PCT,也聊台灣的淡蘭古道、樟之細路和山海圳,還有一點點搖滾樂)
感謝 張鐵志 和 VERSE 的邀請,想要收聽的話請點下列連結:
Apple:https://lihi1.com/MmtSj
Firstory:https://lihi1.com/WXj1x
Spotify:https://lihi1.com/m7rSd
KKBOX:https://lihi1.com/TJpIy
Google:https://lihi1.com/52VL2
.
——
#走過PCT對你們的人生產生了什麼改變?
阿泰:「三言兩語要解釋帶給我們什麼改變很困難,因為直到現在我都還在汲取當時獲得的養分。那我所能想到最簡單、籠統的說法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看到所謂『自由的最大值』。我能理解自由是什麼,理解它的可貴、還有它給我的快樂,確切知道『它』是什麼模樣。所以當回到現實、回到都市,我知道我曾經擁有那樣的生活,我就可以依賴那個養分慢慢地存活到現在。」
呆呆:「去PCT之前,對於登山的概念比較偏向百岳,跟大家一樣。而登百岳就是高度的變化,可是當你把它轉化為一條長距離的步道,你的體驗就會超越登頂後無法再爬升的感受。因為路會不斷地延伸,除非你把某個地方設為終點,或者決定停下來為止。換句話說,空間的維度會變得完全不同。」
.
#走步道的意義是什麼?
呆呆:「當我從另外一個方向往快速道路的方向看去的時候,發現有很多驚喜或是體驗在裡面,透過徒步的方式,你可以真正走入跟你不同族群的生活,不管是客家人,或是原住民部落,走進他們的生活,才是讓彼此能夠打破藩籬最好的方法。」
阿泰:「重新用不一樣的步調節奏去看待你原本以為很熟悉的地方,你會發現,它還是不一樣。我覺得這是走路給我最大的意義,你跟自己有的對話,然後跟地方有的連結,這是一個最大的不同。」
——
#VERSE #MYWAY
#長距離步道 #國家綠道 #淡蘭古道 #樟之細路 #山海圳
山海圳 古道 在 Pic.Ni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VERSE 4月號(2021 第5期) ▸▸ 前往我們未曾知曉的台灣歷史
地圖插畫繪製:Nic 徐世賢
① 馬祖 ⚫️ 不再是屬於誰的離島
② 瑯嶠 ⚫️ 瑯嶠原住民的三次拒外戰爭
③ 基隆 ⚫️ 東岸摩登 西岸高雅
④ 山海圳國家綠道 ⚫️ 從0到395248
⑤ 樟之細路 ⚫️ 古道踏訪台灣樟樹開採
━━━━━━━━━━
#VERSE #005期 #重旅行 #PathsToHistory #taiwan #taiwantravel
山海圳 古道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紀錄】一群用心「手」護特富野古道的人們
🌳 這群人,為了修復步道上因凍拔而造成的土表掏空而來~
他們是創辦越野三項運動的品牌Xterra,因疫情開始思考與環境共生,牽起與千里步道的友誼,跟著他們一起用「手」來修復步道。
🌳 去年一起他們走過山海圳,對特富野古道擁有特殊情感,而選擇回來守護。這團隊默契十足效率又高,各司其職,找石頭的很用心在尋覓、疊石頭的努力找尋最佳放置角度、挖土的費盡力氣雙手並用。
🌳 即便天氣寒冷,看見步道因團結力量而得到改善,溫暖了每位人心。
我們都是愛山的一群人,在此也想鼓勵山友們,在探索山林同時能為這塊土地盡一分心力 We play & We protect
# XTERRA Taiwan #千里步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