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潛艦國造灰姑娘傳說 籠罩尹清楓黯影
海軍左營「戰鬥系統工廠」傳出一位女員工在離職後,成為一家代理商董事長,牽線代理的Gavron Limited公司,更取得潛艦技術顧問重大預算,幕後主導者看似另有其人。台船對相關問題,則一概不做任何說明和評論。
「中資木馬」占領高雄港
蔡政府雖被北京「主動隔離」,但中資設法繞過台灣法令入台卻仍持續進行,在淘寶購物、滑小米手機、找順豐速運、在愛奇藝上看中國劇、用微信支付結帳都緩緩成為國人習慣,而中國《電信條例》明文規定政府有資訊監控權,台灣人的個資只怕已逐漸隨這些管道流失。
這種「溫水煮青蛙」,都沒有「中資入侵高雄港」那樣讓人驚悚。
中國大型國有企業、最大貨櫃航運商中國遠洋集團透過併購香港董浩雲家族的東方海外,疑似取得高雄港貨櫃碼頭經營權,經由外媒披露後,引發了台灣人的擔心,畢竟中資入侵台灣港口,產生的問題不只是經濟利益的損失而已,還有國防的漏洞。
東方海外也擁有美國加州長灘港碼頭,而美國因應中遠併東方海外的處理方式,顯然比台灣政府更嚴格謹慎。
中資繞過台灣法令漏洞控制企業,不只收集台灣各種資訊,還收買台灣產業人才,甚至插旗台灣金流、物流,這匹「木馬」肚子裡面的先遣隊,在台灣已成功搶下多個灘頭。
從碼頭到人才 中國錢買遍全台灣
一位台灣年輕人正用中國小米手機看中國網站愛奇藝播的中國劇、逛中國淘寶網購買中國製品,由中資的順豐速運送來台灣,回到家發現信箱裡有中國獵人頭公司寄來的工作邀約……,台灣人的生活已逐漸被中國控制。
韓國瑜民調緊咬 陳其邁選情吃緊?
陳其邁的支持度相較陳菊於二○一四年大選前,各家民調皆領先楊秋興達二○%至四○%,最終得票也大勝五十四萬票的氣勢,雖已不可同日而語,但若將當年楊秋興取得的得票率,視為藍營在高雄基本盤,韓國瑜至少還要加三十萬票左右,才有五五波機會。
陳其邁港都保衛戰 英系大將南下輔選
陳其邁以三成五的支持度贏得高雄市長黨內初選,在綠大於藍的高雄幾乎是篤定當選市長,國民黨則由空降的韓國瑜出馬挑戰。起初韓幾乎完全不被看好,但韓不同於過去國民黨在高雄「重陸軍、輕空軍」套路,打出超強空襲戰,逼得綠營改變選戰策略。
民調攻防關鍵六十天 數字遊戲假亂真
民調攻防戰都有特定套路,選前六十天是第一波民調戰,這時大幅落後者會稱落後幅度拉近;到了選前三十天就是「黃金交叉」最佳時刻,要讓支持者開始幫忙拉票,還要逼出不表態的選民,最後封關民調落在選前十五到二十天,民調戰順勢推進收網。
小英民怨沸騰 國民黨看到曙光缺錢糧
親吳人士分析,吳敦義個性謹慎,不打沒把握的仗,即使國民黨選情好轉,他也不會放棄避免犯錯的防守戰法。現階段刻意「示弱」,將可增強基層危機意識,算是不花錢又能有效動員藍營選民出來投票的高招。
綠色力量入侵公務體系 文官難中立
有官員指出,民進黨執政兩年,黨工不僅進駐總統府、行政院,連考試院、國防部等都塞了人。這是為了黨政運作方便,只要高層一聲令下,黨工立刻動起來,效率特快。官員分析,過去民進黨以為文官體系偏藍,很難驅使,才會另立門道。
司法界最紅的二十四軍團與士林幫
司法官訓練所二十四期結業的司法官中,呂文忠接掌調查局、朱家崎坐鎮廉政署等兩個全國最大辦案單位,加上北檢檢察長邢泰釗,宣告「二十四軍團」時代到來。而法務部長蔡清祥及呂文忠都待過士林地檢署,「士林幫」氣勢隱然凌駕北檢之上。
工業地價失控 中美貿易大戰惹的禍?
若把工業土地價格飆漲的原因,指向回流台商龐大購地需求,這種說法並非事實的全貌,因為想回台的企業雖多,但真的出手買地者並不多,大多數台商都還在「看」,未到「買」的階段,而價格卻已漲翻天了,時間與因果順序顯然對不起來。
台灣不當低階廢料代工廠
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後,台灣廢塑膠進口暴增引發不安。環保署稱,進口廢紙與廢塑膠可增加回收利用的經濟規模,讓更多廢棄物進到循環體系。至於過去被批評管制一片空白的「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規定,環保署也於八月修訂了。
身在漢營心在曹 領居住證者效忠誰
國籍是建立在國民與國家間「附從關係」上的法律制度,效忠義務是認定附從與否的最低指標。領有中國居住證者,相當程度等同於效忠中國。因此,台灣基於自衛,限縮甚至剝奪支持敵國者的公民權,對內對外都完全合法合理。
從延禧到如懿 顛覆權力遊戲
這一波大陸「後宮熱」中,女性分別用自己的方式走了一條不尋常路。《延禧攻略》是在體制內不走尋常路,而《如懿傳》則是徹底否認體制,在二○一八年的「後宮」裡,她們各自顛覆以往人們熟知的權力規則,讓觀眾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
北京不點頭 台駐香港新代表難上任
中國對香港的管控力道愈來愈強烈,「一國兩制」已逐漸走向「一國一制」的道路,至少在「國家安全」的層面已是如此。盧長水任台灣駐香港代表雖經港府確認,然而因北京政府有意見,工作簽證就是發不下來,遲遲無法上任。
主教任命方式敲定 北京憂建交副作用
梵蒂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耶穌會的教宗方濟各已重返神州,緊縮宗教政策的習近平,有了教宗撐腰。教宗積極敲開中國大鬥,反而中共擔心教廷在中國境內影響力增加,若要拿下梵蒂岡進一步孤立台灣,也要盤算傷己有幾分。
中美貿易戰陷僵局 進入持久戰
美國宣布對價值兩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一○%的關稅,消息傳出之後,美股反而繼續攀升,香港恆生指數也「反常」地上升。這說明了,各方都調整心理預期,市場已正視關稅戰長期化的現實。正如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所言,貿易戰可能要打二十年。
日本復甦、台灣「自傷」的災後十七天
從燕子颱風來襲起算的十七天內,可以看出日本這個國家的運作模式:該救災的救災、該搶修的搶修、該選舉的選舉、該生活的生活,基本不吵不亂盡快復原。同樣這十七天,台灣卻讓日本看到一個自我殘殺能力駭人的社會。
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Ⅰ 】
#產業用料就是事業廢棄物
#產業用料的管理問題不只廢紙跟廢塑膠
廢塑膠、廢紙這類進口廢棄物,在法制系統上被稱為「產業用料」,事實上,就是事業廢棄物。
根據廢棄物清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明訂,
「事業廢棄物之輸入、輸出、過境、轉口,應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核發許可文件,始得為之;其屬有害事業廢棄物者,並應先經中央主管機關之同意。但經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告屬產業用料需求者,不在此限。」因此,產業用料用意為簡化通關程序,以利產業運用。
產業用料項目的調整,通常是經濟部依產業要求,向環保署提出種類增刪。
在環保署公告的「#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中,共有15大項,包含廢木材、廢塑膠、廢紙、廢銅、廢單一金屬等等。這些產業用料的進口,毋須申請核發許可文件,沒有數量限制,也毋須進到事業廢棄物追蹤流向管理中,進行追蹤流向的申報或調查。
環保署公告十五大項的產業用料項目,對應到財政部的CCC code,共35項貨品以及第72至第81章「廢單一金屬」可依「產業用料」規定,免經許可即進口。
除了第72至第81章「廢單一金屬」以外的35項貨品當中,包括紙類、其他鋸屑及廢材(料)、不銹鋼廢料及碎屑、其他合金鋼廢料及碎屑、鍍錫鋼鐵之廢料及碎屑、舊船鋼鐵板片、其他鋼鐵廢料及碎屑、廢鐵渣...等等 #共24項貨品其進口免稅,另4項貨品,關稅僅1%。
過去半年(2018年1月至7月),這些產業用料的進口數量及報單數(扣除單一金屬)總共進口933,339,548公斤,近百萬公噸。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Ⅰ
https://goo.gl/rPD6jQ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Ⅱ
https://goo.gl/erC7JH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Ⅲ
https://goo.gl/uk7AtQ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Ⅳ
https://goo.gl/eWzXmM
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Ⅲ 】
#環保署提出的解方可以解決目前產業用料的管理問題呢?
#產業用料的管理經濟部難道能置身事外嗎?
針對廢紙與廢塑膠近期異常大量的進口,環保署提出以下的政策手段:
1、 調整廢塑膠及廢紙之輸入管理要件,強化進口物料品質管控。
「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預告修正熱塑型廢塑膠的來源須為製造塑膠製程產生的下腳料或不良品,且不含醫療廢棄物。若非前述製程產出者,需檢附其直接供國內業者產製為塑膠成品的證明文件;在品質控管部分,則僅限單一材質或單一型態的塑膠。另在廢紙部分,則僅限回收的未漂白牛皮紙、紙板及瓦楞紙或紙板,且不得夾雜非紙材質。上述進口輸入者僅限需為依法辦理工廠登記或符合免辦理登記規定之工廠。
2、函請關務署加強邊境查驗
然而,產業用料問題,不止 #廢紙 或 #廢塑膠 而已。
根據環保署2017年「事業廢棄物輸入流向追蹤及整體法規諮詢計畫」指出,海關在進行第一線(也是目前唯一的把關)時,有下列幾個困難:
1、 廢棄物性質判定不易 :部份可能用作產業原料的物料,外觀形態與(有害)事業廢棄物相近。 例如廢鋅渣、廢鐵渣、廢鎂渣等,其外觀或形態常與飛灰、底灰、污泥相近;廢單一金屬(銅、鋅、鐵、鋁、錫、鈦、銀、鎂、鍺、鎳、鎢)有時亦有此情形。
2、 主要金屬成分比例有取樣方式及現場判定的問題:廢單一金屬、廢銅碎片之主要金屬成分是否大於(含)百分之四十, 存在取樣方式與能否現場判定的問題;且廢矽晶之矽含量是否大於(含) 百分之九十,亦不易以目視判定。
3、 廢棄物(製程)來源不易確認 :廢銅碎片應產自裸銅線製程,廢鋅渣應產自電鍍板表面及底部、壓鑄、熱浸電鍍板等製程產生之鋅浮渣及鋅撇渣;廢鐵渣應產自煉銅製程;廢鎂渣應產自鑄造及使用機器等製程;廢觸媒應產自石油化工原料製造;廢塑膠需來自製造塑膠製程產生的下腳料或不良品等...。
更不用說,海關的稽查能力有限,執法能量不足。過去三年間,報單量總共75,269件,總重量12,798,553,870公斤。關務署不願提供查驗比率,但在這過去三年中,共有53件被退運。
產業用料的現實還有:產業用料的申報不符、虛報貨名。
今年八月,高雄關就查獲申報貨名為廢銅、廢鋁的產業用料,實際上卻是焚化爐底渣。
此外,產業用料項目中,紙類等24項貨品皆為免稅,進口業者毋須負擔關稅成本;
日前屏東縣環保局就查獲一家合法工廠,該公司每月進口約200公噸廢塑料,每月只生產110公噸產品,進口廢塑料當產業原料,卻任意堆置在農地。
因此,環保署目前針對廢紙及廢塑膠提出的解決方案,
沒有全面檢討產業用料的管理方式,
就算真的加強查驗(人力夠嗎?),
也僅限於高品質的產業用料進口並加強關務人員對於產業用料的認識(由非環工的人來判讀準確嗎?),
儘管如此,如何能夠真正確認這些資源/廢棄物會進到循環經濟的系統嗎?
經濟部難道不需要調查國內原物料的需求量、回收量等產業需求嗎?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Ⅰ
https://goo.gl/rPD6jQ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Ⅱ
https://goo.gl/erC7JH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Ⅲ
https://goo.gl/uk7AtQ
▌產業用料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Ⅳ
https://goo.gl/eWzXmM
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 在 關務署基隆關- 輸出入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輸出入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相關規定業經修正基隆關籲請業者報運出進口時多加注意「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種類」業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