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凱蒂講故事 #學生的世界觀
在新生入學時,每個人都會領到一張學生資料卡,上面有一個問題是升學(就業)意願,選項有四個,有留在泰國升學、赴台灣升學、到國外升學、就業(不升學)。就讀華校到高中畢業的孩子,大多中文都有一定的程度,加上本來泰文的優勢,其實他們高中畢業就有很多薪水不錯的工作,加上泰國大學學費不太便宜的緣故,所以往上念大學的學生大概約三分之一,數量並不多。因為多數孩子的家境都不好,所以在畢業之後,會選擇直接投入職場,開始賺錢養弟妹。即使有念大學的,很多也是選擇空大,以便邊念書邊工作賺學費。真正能無經濟顧慮就念大學的孩子,其實少之又少。
在我剛來到泰北沒多久的某一天,我找來了班上的小燕,跟她談談資料卡上的內容。
我看著她上面勾說畢業後想到國外念書,便問了她。
「小燕,你畢業後想出國去哪裡念書呢?」
「不知道耶!可能台灣吧!」
「可是有一個選項就是”赴台灣升學”,怎麼不選呢?」
「不知道耶!還沒決定吧!可是我現在也可能不出國了」
「為什麼呢?」
小燕接著說,她這週因為代表學校比賽,第一次到清萊府隔壁的清邁府,在這之前她幾乎沒有出過她原本在的邊界地區。對小燕來說,她以為世界就長這樣,但是到了清邁之後,她發現世界不太一樣,她覺得清邁好棒,好像也可以去清邁唸大學就好了。
「怎麼會都沒有去過其他地方呢?」我好奇的接著問。
「爸媽沒時間帶我去」
「那自己去呢?」
「爸媽不准,也沒錢」
我告訴她世界很大,如果有機會可以多去看看,不要以為自己所了解的已經是全部了,還有很多是值得去探索的,不要太快就把自己侷限住。
看著眼前的孩子,小燕已經17歲了,但是在她來到這個村子念高中之前,她幾乎沒有離開過她原本所在的清萊山區,我覺得這樣子好可惜。聽到小燕認為清邁就是世界,其實心裡很感傷。當時的我,只能跟她描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期待她未來有一天能夠自己去看一看。
當時剛到泰北的我,對孩子們身處的環境還有很多的不瞭解,後來才慢慢知道,泰北的孩子很多因為身分問題、經濟因素,沒有辦法到其他地方去,只能在泰北這塊地區活動,有的有就學上的問題,有的人只能打黑工。面對這樣的環境,我能實質上協助的部分,其實很少,有時會感到無力。但是也只能跟自己說,如果能好好鼓勵學生,給他們更多文化上的刺激,或許有一天,他們有機會了真的去別的地方看看時,能夠有勇氣踏出第一步。
#照片上的圍籬是泰緬邊界
#凱蒂英文 #泰北的孩子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寫下每一個孩子的故事 #屬於泰北的故事 #站在邊界上
😻追蹤IG:cattyenglish
🚀部落格:https://reurl.cc/Gkko5x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Spice Travel 辣旅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頸族背後的心酸故事,我們遊客該為他們最什麼? 訂閱 Spice : https://goo.gl/dQoypP 位在泰北清邁的長頸村內可以體驗他們的傳統音樂跟傳統手工藝品,但因牽涉道德問題,觀光客對於參觀長頸村感到猶豫,到底該去還是不該去呢? 長頸族屬於克倫族的其中一個分支族群,主要源自於...
「屬於泰北的故事」的推薦目錄:
屬於泰北的故事 在 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星期日 #凱蒂講故事 #家庭
泰北的華校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上課,因為學生在白天需要去泰國的學校上課。晚上的時間不多,不像在台灣的學校導師有很多時間可以跟每位學生相處,所以我會利用半小時的下課時間,找每個孩子來聊一聊,看看他們的近況、了解家庭狀況,以及是否有需要我協助的地方。
高二的小樂,平時是個很幫忙朋友,很重義氣的孩子。班上的事情,他也都積極參與。對於師長,他也相當有禮貌,總是用熱情的語氣跟老師們打招呼,總是很熱心的要幫老師的忙,幫大家的忙,是個大家都很愛的開心果。
這天小樂談著他的近況,用有點無奈,但還是帶著平日樂觀的音調說起他的家庭,眼神一瞬間閃過了少見的失落。
「老師,我們家,就...爸媽常常在吵架,他們只要吵架了,我就睡不著。」
「嗯...可以告訴我他們為了什麼吵嗎?」
「錢,每次都是。」
小樂平常在學校,常常會請家境比較不好的孩子吃東西,也都沒有獎助學金的需求,他都會說把錢給更需要的同學,我們家不需要,所以我總以為他家境還可以,不用為錢煩惱。
「爸媽常吵架嗎?」我問。
「一個學期可能兩三次,三四次吧!」
「可以告訴老師爸媽在做什麼工作嗎?」
「爸爸在做導遊,媽媽是房仲業務。」
「嗯,爸爸做導遊,應該不在清萊對嗎?」
(清萊是學校所在的省/府)
「對,爸爸在曼谷。」
「那,所以他們都是用電話吵架嗎?」
「對的」
「那他們吵架的時候,你都怎麼辦?」
「他們都很大聲,我都在房間裡,只要出去就會被罵,但是他們這樣,我也很難受。」
小樂說,他的學費跟生活費都是由爸爸出,爸爸會把錢匯給媽媽,如果不夠的話,媽媽會補給他。
他說他一天有兩百塊的吃飯錢,媽媽只會多給他,從來不會少給他。兩百塊對這裡多數的孩子來說,可能可以花上個兩三天,甚至更久,也難怪小樂會說他們家家境還可以。
聽到這裡,我還是有點不解為什麼他爸媽會為錢而吵,於是繼續追問。
「媽媽總說爸爸給他的錢太少,他還要養我跟外婆,不夠錢。」
多一個外婆,會有這麼大的經濟壓力嗎?是外婆生病嗎?還是家中有其他人需要養呢?我的腦中閃過各種可能的原因。
「你有其他兄弟姊妹嗎?」
「沒有,我們家就只有我,之前還有外婆一起住。」
「之前?嗯?所以現在外婆...?」我語帶小心地詢問,怕不小心觸動到什麼話題
「外婆在隔壁阿姨家」
「嗯?隔壁阿姨家?」
「有次隔壁阿姨來家裡喝茶,結果媽媽跟外婆吵架了,然後外婆就搬去隔壁阿姨家了。她說她不想去,可是沒辦法。老師,現在就只有我跟媽媽在家而已。」
看著小樂露出少見的低落,我的心情也有點受到影響。
從人格的養成,到常規的建立,以及對世界的理解,一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今天家庭發生變故,或是常有爭執,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常常會相當可觀。很多時候家庭比較混亂的孩子,在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表現樂觀,就不會有人注意到他的家,也不會有人過問,他就不需要去面對這些問題。這些在心中築起一道牆的孩子,常常選擇不講,選擇裝作沒事,但是他們內心其實也很脆弱,有時候反而更需要其他人的關心及溫暖。
如果今天身旁有人願意給你多一點點的信任,選擇相信你並且透露出內心的世界,希望你也能夠當個傾聽者,給他們多一點點的陪伴。
#凱蒂英文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寫下每一個孩子的故事 #屬於泰北的故事 #這篇的小樂是之前另一篇的小樂
😻追蹤IG:cattyenglish
🚀部落格:https://reurl.cc/Gkko5x
屬於泰北的故事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長頸族背後的心酸故事,我們遊客該為他們最什麼?
訂閱 Spice : https://goo.gl/dQoypP
位在泰北清邁的長頸村內可以體驗他們的傳統音樂跟傳統手工藝品,但因牽涉道德問題,觀光客對於參觀長頸村感到猶豫,到底該去還是不該去呢?
長頸族屬於克倫族的其中一個分支族群,主要源自於緬甸,但因發生內戰,克倫人遷至泰北暫時拘留,但教育狀況無論在緬甸或是泰北皆不佳,而且湄宏順的人均產值僅有曼谷的1/9,在泰北僅有務農或從事觀光服務業的選擇,甚至有些非長頸族人也會在此工作。
即便入園費要 500 泰銖,但其實大部分的收入還是落到商人手裡,改變不了這裡的狀況,所以希 望大家參觀長頸村時可以拍照打卡,讓更多人知道這裡真正的狀況。
------------------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taiwa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tw
Spice 部落格 ► https://blog.spiceup.io
Spice VR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VR
------------------
音樂來源 -
Joakim Karud - Fresh Start https://youtu.be/XN-tBgJ5CVw
Stories - A Himitsu : (https://youtu.be/oA9txZtAUaI)

屬於泰北的故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山海饌藝版畫展 #黃得誠專訪
藝術家黃得誠以金屬腐蝕版一圓自小到大的藝術夢
藝術家黃得誠從小就相當熱衷於繪畫,曾在高中聯考時;考過了那時仍是專科體制的台藝學科考試,「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甚麼是素描呢!」,由於對台灣的術科環境不甚了解,他錯過了接下來的術科考試,也因為家中長期在做工程的影響,轉而申請了電機相關科系。
就讀泰北電機的期間,內心一直無法忘懷喜愛的藝術;黃得誠遂決定轉考同校的美工科,美工科的修習完成時,因感術科學生的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於是在重考準備了一年後,進入了理想中的台藝大美術系學習。大學生活中,得誠能盡情的沉浸在藝術的滋養裡,可惜的是,因為當時家庭背景的經濟需求,畢業以後卸下了藝術的夢想,也喜愛烹飪的他和家人開了間餐廳共同經營,一轉眼就過了十三年。
回到母校擔任助教 深入版畫創作的開端
經營餐廳這段時間,黃得誠透過恩師鐘有輝教授推薦,重新再次回到台藝大,協助版畫所擔任助教一職,坦誠個性「閒不下來」的他,也曾同時身兼餐廳老闆及版畫所助教雙重身份 ,銜接的時間長達兩、三年。也是經由在版畫所幫忙的過程中,逐步對版畫媒材更深的認識;梅丁衍教授也鼓勵他:「去玩玩看嘛!」,當下猶豫的他也在思考,若以版畫創作為主該如何下手才好?擅長從週遭尋找熟悉題材的黃得誠,因此便聯想到了他的餐廳經營背景—「料理」。
決意要投入版畫創作後,一開始得誠也從木板版印做起;一路嘗試各種不同媒材的版種,直到他遇見了西方版印的金屬腐蝕版,終於找到了他心中想要追求的中西融合元素!藝術家黃得誠使用銅板加以打磨後,再接著上防腐蝕劑,然後在刻線,這時可以選擇氯化鐵或硝酸來作腐蝕;接續著線刻完了之後,再清洗完後做層次的遮蓋,最後噴上細點就大功告成了。
創作與烹飪的奇想結合 黃得誠繪料理燴出絕佳風味
此次得誠展出的作品,都以料理為主,強調食物所乘載的情感問題,在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眷戀的味道,無論你是不是已經嚐遍世界美食,但總有一個是終身難忘的味覺體驗,這個滋味或許不是最好的;但卻伴隨著人生重大的事件或情緒轉折,因此將味覺烙印在生命中,藉由本展一起來發掘;關於每個觀賞者內心裡屬於「味道」的故事。
藝術家黃得誠以臺灣辦桌菜餚或庶民小吃為主題,這些隨處可見的菜色,記載了臺灣社會的脈動,並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烙影印下一個重要的故事,透過創作者的重新詮釋而轉化成的圖像,與觀者內心景觀產生連結。以唐朝懷素的食魚帖,從書法的造型概念中喚起作者對文字的情感,將其轉化成圖像表達,創作者對於飲食後的內心景觀這是屬於一種自身對於食物的觀照,也希望經由作品帶領觀者回憶起屬於自身的飲食景觀,追尋原味的體驗。
主打作品「食珍錄」是我國古代飲食專書之一,寫於南北朝時期。記載有六朝帝王名門家中最珍貴的烹飪食物,在此基礎上將經典文學紅樓夢的故事結合重新詮釋,讓食物除了給人味覺的滿足外,將內心的感受轉化成為視覺圖像的創作集結。而展出作品之一的「食全大補」,為創作者從臺灣傳統補身觀念為出發,集結民間習俗中對於補身食物的觀察及轉化的成果;每個人都有吃補的經驗,通常第一次吃補的經驗都是來自家庭在「以形補形」的觀念下,這是一種來自家人對自身的期望,而「食補」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食療方法,生物和人類在地球表面所經歷的漫長的進化生活,經由呼吸、喝水和吃東西,與地球表面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達到平衡狀態,使食物在人體裡被充份的延伸;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作品內容多以呈現食物的功能性,以創作者的角度重新詮釋。
與記憶中的美好道別 啟程前往藝術的康莊大路
對於得誠來說,「餐廳」的完美結束—在回去創作者的身分以前開過一家餐廳,雖然沒有大飯店的規模;卻是人生的轉捩點。那些創作低潮的日子讓他重新思考沈澱,因為餐廳開設在畢業學校的附近,也在每個時期與這些學生建立了共同記憶,十多年間發生了很多的事;當得誠決定再以創作視為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業後,毅然結束了餐廳的經營;唯一的遺憾是來不及跟這些朋友說「再見」,因此他一直希望能重新烹飪當年餐廳菜色,邀請懷念那些味道的人;並正式地與大家道別,畫下句點—「人生,無不散的筵席。」
這座小小的島嶼,混雜各地的人種;帶來各種料理、不同的味覺感受,食物對於這座小島的人來說,只是建立在人類最基本需求上的「煉金手法」,慢慢失去原有的味覺感受,透過黃得誠的作品讓我們一同來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台灣味?(文:金車文藝中心)
黃得誠 簡歷: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版畫藝術碩士班 畢業
現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版畫藝術碩士班 行政助教
奇想文化有限公司 / 奇想畫室 負責人

屬於泰北的故事 在 在台灣的故事前進泰北被遺忘的孤軍美斯樂的前線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屬於泰北的故事 在 泰北孤軍-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泰北孤軍at Facebook. ... 透過實際田野考察的方式,期待藉由畢旅更加認識屬於自己、屬於泰北華人、屬於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