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9/30)】
#大型展覽長期計畫與成效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國際動漫、地景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文化局未訂定衡量指標,尤其此兩項活動與在地經濟、產業方面有高度相關,卻沒有看到有關「產生經濟之效果」或「帶動產業關聯性」的指標。
智翔也知道,以往大型活動的效益,幾乎都用參加人數、人次等最便利的方式呈現,但除了以人記次的方式外,是否應該培養,並發展可供長期評估大型活動效益的衡量方式? 以利未來相關的展覽活動提取經驗?
其二是地景藝術節的作品,文化局曾答應訂定《裝置藝術設置管理維護要點》,請問訂定進度如何? 以上兩點針對大型展覽活動首先請教文化局。
文化局長也提及,審計部有提醒大型活動需針對參與民眾「滿意度」做調查,相關的KPI也有提醒相關單位與承辦單位提供,智翔則追問,除了滿意度之外,新增的KPI還有哪些? 何時才會訂定出來? 期望更多面向的成效衡量,能在下個會期的工作報告中看到成果。
至於《裝置藝術設置管理維護要點》的進度,局長在兜了一圈後,也終於回答近期已完成,各負責單位會巡查作品,並每半年檢討一次,智翔也希望有了要點之後,能讓活動結束後的作品在後續處理上更有法規可依循。
#影視相關成果之應用管理
文化局過去六年間,補助了各影視業者拍攝影片,共獲得成果計44案,但針對這些作品,文化局尚未建立影片成果的管理及運用作業機制,請問針對過去的影像作品成果,文化局盤點進度為何? 是否訂定管理及運用作業辦法?
文創影視科科長則稱,受補助的影視作品,桃園市政府有公播三次的權利,但智翔的重點在於,根據過去利用的資料顯示,僅有《幸福路上》這部作品曾在國小辦理露天電影院放映一次,其他作品彷彿花費公帑補助後,便沈睡在檔案庫中,智翔希望文化局盤點後,能妥善利用現有資源,主動積極來展示這些作品。
局長最後回應,未來將策劃主題影展來呈現這些影像成果,或利用光影文化館等場館來舉辦特映會,智翔認為局長不需一時在議會中答應該用什麼做法,要求文化局先將資源趕緊盤點好,並將如何規劃影視作品的呈現方式,整理成一份報告再提供過來。
#館舍工程多次變更設計
另外針對客家事務局,出自同樣的審計報告指出,客家事務局主管多項工程,包括「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北區客家會館」、「1895乙未戰役紀念公園暨地下停車場」、「臺灣客家文化館暨周邊景觀工程」,分別辦理2-6次的變更設計。
除了各項工程多次延宕之外,工程經費也較各項決標金額增加三千多萬至一億五千萬元不等(約21.77%至38.23%),智翔建議未來客家事務局再辦理新建工程時,能納入更多工程方面專業人才的意見,畢竟這些工程量體規模甚巨,也拿了前瞻計畫不少補助,工程方面應該更嚴謹。
#世界客家博覽會
同樣是客家事務局將辦理的龐大業務,也同樣是大型展覽活動,智翔曾在年初臨時會上反對的「世界客家博覽會」,也出現在這個會期的工作報告中,客家事務局指出,客博會將延至2023年舉辦。
而根據工作報告,客家事務局希望以既有場館為優先使用,主展區將使用位於青埔的亞洲矽谷及會展中心,智翔則提醒秉持樽節原則,能不蓋新場館就不要新建,減輕市府的財政負擔,若不得已,也請把工程人才找齊,不要如前述工程延宕,屢次變更設計的工程一般重蹈覆徹。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9VpqYcCfxG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9/30)】 #大型展覽長期計畫與成效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國際動漫、地景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文化局未訂定衡量指標,尤其此兩項活動與在地經濟、產業方面有高度相關,卻沒有看到有關「產生經濟之效果」或「帶動產業關聯性」的指標。 智翔也知道,以往大型活動的效益,...
展覽策劃工作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店 #南北徵才 【#視覺設計 2 名】 /
書店是書展現的空間,也是文化激盪的場域。青鳥書店從2016開始,不斷與跨界合作,以書為出發,策劃各種文化活動、展覽,打造線上媒體與線下活動的連結,逐步將青鳥正式轉型成「#書的企畫公司」。
更具體來說,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書與閱讀為核心的活動策劃。
▪︎各式空間型態(企業、旅館、住宅、藝文空間等)之選書服務、閱讀空間規劃。
目前全台共有五間書店:
▪︎2016 華山 青鳥 青鳥 Bleu&Book─風格設計與藝文
▪︎2018 南國青鳥─台灣與南方學
▪︎2020 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劇場與表演
▪︎2020 森大青鳥─自然生態與城市
▪︎2021 太平青鳥─海洋與台灣
此外我們也勇於挑戰創新,每年青鳥書店於全台孕育出上百場藝文活動,持續滾動台灣藝文能量。
▪︎2018 第六屆華文朗讀節
▪︎2019 牡丹社事件歷史場域再造計畫
▪︎2019 歷史紀錄片「社頂的孩子」、「Sevalitan」製作
▪︎2019-2021 南國漫讀節 Reading Festival in Pingtung
▪︎2020「青鳥search」 Podcast 與直播 上線
▪︎2021 「青鳥廚房」推出
2021年是嶄新的一年,我們將擴大徵才與您您逐步邁向書店的下一步,期許對書店有興趣的你能一同加入!
► ► ► 職缺需求 ► ► ►
【#視覺設計 】- - - 2名
1. 期待您具備的能力:
▪︎ 有平面 & 數位視覺設計相關經驗。
▪︎ 具備 FB / IG 社群素材製作經驗。
▪︎ 精通Photoshop、Illustrator等軟體。
▪︎ 設計風格多元。
2. 我們期待您擁有的個人特質:
▪︎ 抗壓力極強, 應變能力佳
▪︎ 自律、時間管理佳
▪︎ 有理想、喜愛冒險且有實踐能力
▪︎ 有閱讀習慣及獨立思考能力
▪︎ 細心正向,喜愛與人互動
▪︎ 對作品要求高、對美感有強迫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工作細節:
▪︎薪資:30000(含勞健保)
▪︎地點:1.屏東/南國青鳥 2.台北/青鳥書店
▪︎福利:不定期員工聚餐、旅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信標題請註明:
【青鳥書店徵才- _ _ (姓名)/平面設計】
並附上:
▪︎ PDF檔 個人履歷表
(自傳/過往經歷/未來規劃/近照或生活照)
▪︎ 是否有來過青鳥/應徵動機
▪︎ 平時喜歡閱讀的類型,和最近在看的一本書。
▪︎ 作品集夾帶附上
請來信寄至:onepagemg2020@gmail.com
#推廣台灣閱讀文化、 #點燃台灣思想火光歡迎熱血的你一起加入
展覽策劃工作 在 葉雯 Manny Yi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 Jockey Club ICH+ Innovative Heritage Education Programme
今個星期六!
📣立即報名Enroll now:
https://hkacartshop.store/item/Painting-with-Child-Workshop-%E7%AB%A5%E7%95%AB%E8%B6%B3%E5%8D%B0%E8%A6%AA%E5%AD%90%E5%B7%A5%E4%BD%9C%E5%9D%8A/5605667885940736?cat=all
【童畫足印親子工作坊🦶🏻🎨】
透過色調、筆觸、選材都反映了創作者的想法,你多久沒有執筆繪畫呢?是次工作坊藝術家葉雯將會分享個人創作的藝術經驗, 並誠邀家長與小孩一同以繪畫記錄身體, 創作出獨有的紀念作品,讓繪畫留在當下。
導師簡介: 葉雯 Manny Yip
葉雯⽣於香港,2017年獲墨爾本皇家理⼯⼤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之榮譽學⼠,主修繪畫。創作圍繞記憶、童年和⾃我探究過程,以過去與想像建造出⾃有抽象及開放的詮釋空間。2017年獲香港特別⾏政區政府獎學基⾦外展體驗獎,於保加利亞及芝加哥進⾏藝術家駐留計劃,2019年獲藝發局新苗藝術資助展覽《某年某地》,作品先後於香港、美國及東歐展出。葉⽒曾被邀與多個⽂化及商業單位合作聯乘創作,並策劃藝術教育活動。
【Painting with Child Workshop 🦶🏻🎨】
Creation is an innate ability born with, we know drawing before writing, while painting is one of the most primitive ways of creation. The colour, brushstrokes and selection of themes all reflect the artist’s thoughts. How long have you not been painting? In this workshop, Manny will share her personal artistic experience, and sincerely invite participants to record their bodies with children through painting, creating unique artwork.
Tutor introduction:
Manny Yip (Hong Kong) received BAFA at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co- presented with Hong Kong Art School), major in painting in 2017. Her works capture senses of childhood innocence which are both reflections of her memories and yearnings. The abstraction and openness of the spatial interpretation in her works also speak for themselves. They are not merely an obsession with the past, but also an inviting space for viewers to freely associate with their own memories and imaginations.
She has been awarded the Reaching Out Award (2017) which included artist residency programmes in Bulgaria & Chicago, and Grant for Emerging Artists (2019) from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Her artworks were collected by private collectors and exhibited in several cities, Hong Kong,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She has also been invited as a selected artist by commercial corporations and as a programme instructor for schools.
_______
📅 25. 09. 2021 (Sat)
⏰ 14:00 - 17:00 (3 hrs)
🏢香港藝術中心10樓香港藝術學院 (灣仔校舍) 1012室
Rm 1012, 10/F Hong Kong Arts Centre, Hong Kong Art School (Wan Chai Campus)
粵語主講 (輔以英文講解) Cantonese (supplemented with English)
📣立即報名Enroll now:
https://hkacartshop.store/....../5605667885940736......
🛎️截止報名日期 Deadline of Registration: 20 .09. 2021 (Mon)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 Jockey Club ICH+ Innovative Heritage Education Programme
展覽策劃工作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9/30)】
#大型展覽長期計畫與成效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國際動漫、地景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文化局未訂定衡量指標,尤其此兩項活動與在地經濟、產業方面有高度相關,卻沒有看到有關「產生經濟之效果」或「帶動產業關聯性」的指標。
智翔也知道,以往大型活動的效益,幾乎都用參加人數、人次等最便利的方式呈現,但除了以人記次的方式外,是否應該培養,並發展可供長期評估大型活動效益的衡量方式? 以利未來相關的展覽活動提取經驗?
其二是地景藝術節的作品,文化局曾答應訂定《裝置藝術設置管理維護要點》,請問訂定進度如何? 以上兩點針對大型展覽活動首先請教文化局。
文化局長也提及,審計部有提醒大型活動需針對參與民眾「滿意度」做調查,相關的KPI也有提醒相關單位與承辦單位提供,智翔則追問,除了滿意度之外,新增的KPI還有哪些? 何時才會訂定出來? 期望更多面向的成效衡量,能在下個會期的工作報告中看到成果。
至於《裝置藝術設置管理維護要點》的進度,局長在兜了一圈後,也終於回答近期已完成,各負責單位會巡查作品,並每半年檢討一次,智翔也希望有了要點之後,能讓活動結束後的作品在後續處理上更有法規可依循。
#影視相關成果之應用管理
文化局過去六年間,補助了各影視業者拍攝影片,共獲得成果計44案,但針對這些作品,文化局尚未建立影片成果的管理及運用作業機制,請問針對過去的影像作品成果,文化局盤點進度為何? 是否訂定管理及運用作業辦法?
文創影視科科長則稱,受補助的影視作品,桃園市政府有公播三次的權利,但智翔的重點在於,根據過去利用的資料顯示,僅有《幸福路上》這部作品曾在國小辦理露天電影院放映一次,其他作品彷彿花費公帑補助後,便沈睡在檔案庫中,智翔希望文化局盤點後,能妥善利用現有資源,主動積極來展示這些作品。
局長最後回應,未來將策劃主題影展來呈現這些影像成果,或利用光影文化館等場館來舉辦特映會,智翔認為局長不需一時在議會中答應該用什麼做法,要求文化局先將資源趕緊盤點好,並將如何規劃影視作品的呈現方式,整理成一份報告再提供過來。
#館舍工程多次變更設計
另外針對客家事務局,出自同樣的審計報告指出,客家事務局主管多項工程,包括「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北區客家會館」、「1895乙未戰役紀念公園暨地下停車場」、「臺灣客家文化館暨周邊景觀工程」,分別辦理2-6次的變更設計。
除了各項工程多次延宕之外,工程經費也較各項決標金額增加三千多萬至一億五千萬元不等(約21.77%至38.23%),智翔建議未來客家事務局再辦理新建工程時,能納入更多工程方面專業人才的意見,畢竟這些工程量體規模甚巨,也拿了前瞻計畫不少補助,工程方面應該更嚴謹。
#世界客家博覽會
同樣是客家事務局將辦理的龐大業務,也同樣是大型展覽活動,智翔曾在年初臨時會上反對的「世界客家博覽會」,也出現在這個會期的工作報告中,客家事務局指出,客博會將延至2023年舉辦。
而根據工作報告,客家事務局希望以既有場館為優先使用,主展區將使用位於青埔的亞洲矽谷及會展中心,智翔則提醒秉持樽節原則,能不蓋新場館就不要新建,減輕市府的財政負擔,若不得已,也請把工程人才找齊,不要如前述工程延宕,屢次變更設計的工程一般重蹈覆徹。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9VpqYcCfxG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展覽策劃工作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展覽策劃工作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重要文資古墓遭破壞,公有地處分流程應改進
本日為文化局業務報告,森堡質詢內容如下:
1. 森堡曾提案要求文化局能成立文資建材保存銀行,文化局回應現在文化園區已有收集了構件,後續也會去台南參訪,但後續進度不明,森堡要求文化局提供規劃的進度以及預計的期程。
2. 去年文化局委外辦理「金門庶民印象」一案,今年某競標廠商投書,內容提到許局長在評選會上的諸多言行,還說到是因為「政治不正確」才遭到棄標,依政府採購流程評選會都會有錄影、錄音,如果該投書內容為真,這樣處理標案流程實在不妥,倘若該投書不實,森堡希望文化局長要為了捍衛自己與金門的名譽提告自清。
▶️ 投書內容: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63720
3. 西園鹽場從2004年開始就有很多調查與再利用規劃,而位在台南的井仔腳瓦盤鹽田的歷史並沒有西園鹽場來的久,但他們卻在十年內成功的把這個景區OT出去並成為重要觀光景點,我們還去把別人的內容抄過來卻辦得比別人差不說,相關的研究計畫一直都在持續,今年還要辦理「西園鹽場考古學調查研究計畫」,然而,工務處刻正規劃金沙人工湖案,考古研究恐成為西園鹽場的遺作,對此文化局卻沒有任何具體保存規劃。
4. 前日夏墅村郊發生盧氏明代祖墳遭破壞一事,該地本為縣有地,為整合莒光國小地權問題,由縣府提案送本會審議進行公私地交換,近日卻發生地主進行開發行為時,挖掘破壞該地墳塋,共計三門五具先人長眠地遭破壞,對此森堡認為在縣有地交換前,地政局有無做過地上物清查,管理單位財政處有沒有確認地上物,甚至我們議員也應在縣府送案到議會時到現場去看狀況(或是要求送案時附上縣有地現況影像),很遺憾的是我們都沒有做到!在此,森堡要鄭重向盧姓宗親致歉。後續森堡也會正式提案,建請縣府未來在公有地處分時,要落實清查地上物,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5. 縣府新聞稿中強調縣民卡可一卡多用,包含到圖書館借書,但文化局仍要求縣民到圖書館辦證,增加行政流程不說,更顯得打臉楊縣長。
6. 本年度文化局要以金門水文化為主題策劃展覽與體驗活動,日前森堡曾發布擎天水廠這個蚊子空間,空間就有類似的內容,請慎重思考是不是重整擎天水廠,不要浪費公帑。
7. 肯定增加出版販售點,但除了民營站點外,應該也可以跟觀光處的站點合作,同時,森堡也請觀光處考慮出版品販售事宜。
8. 有民眾陳情提到文化局村史叢書,有部分作者是掛名出版,且盜用文史工作者的照片內容,文化局應要落實監督之責,契約書也要記得註明類似侵權相關責任的釐清,以免連帶受害。
9. 本年度文化局發包圖書館的總館與分館LOGO設計案,森堡質疑中心圖書館都沒有出來,到時候logo會不會有問題?另外,森堡亦堅決反對雙乳山設置中心圖書館,因時間有限,相關的質詢內容我們留待總質詢再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