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和扭曲的慾望有著與人類種族一樣悠久的歷史,人們有時候卻忘了它的存在。
「台灣人有個習慣,認為家醜不外揚,但我們必須要正視這個事實。」
性剝削有時是防不勝防的,不只是事先預防、事後追查,更要緊的是,事情若發生了,無論是網路使用者,還有家長和孩子們都需要知道檢舉、求助的管道。
展翅協會檢舉 在 Yahoo奇摩3C科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Google表示,透過自動化偵測工具,並由專業人員進行審查,同時也接受第三方和使用者檢舉,將更有效地打擊不當內容!🧐
#Google #帳戶停用 #封殺原因
展翅協會檢舉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網路誘拐、兒少性虐待、性剝削,各位家長知多少?」
和大家分享一個驚人的訊息。
根據報告分析,目前的網路誘拐案中,以 #騙取兒少私密照、#性勒索、#網路霸凌 為主!而且,這些私密影像甚至被不肖人士拿來盈利,讓這些影像成為商品,從中賺取大量的金錢利益,因為「龐大的商機」,也導致越來越多孩子淪為性虐待/性剝削影像的受害著。
其中,這些平台中,有高達 64 %的比例使用繁簡體中文,這表示華人甚至是國人,已成為大宗的目標族群。
上週我參加 台灣展翅協會 舉辦的「2021全球網路安全日記者會」,聽到他們發表的年度報告內容時,真的令我非常驚訝。
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誘拐、兒少性虐待、性剝削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在記者會中也提到,網路誘拐訊息會出現在各種不同的社群平台,而且,散布者不只在常見公開社群平台,甚至也轉換到其他的私群組、私社團,還會利用影音平台、聊天室、線上表單、留言版...等,可說是隨處可見、防不慎防。
其實,我們過去就收到許多關於此類的陳情案件,像是「國中小男女色色群」、「國中國小色色社團」的私人社團,他們要求想加入社團的國中小生,需要先丟裸照才能審核通過!有些社團,即使名稱沒有如此誇張,表面看起來只是交朋友,但細看之後才發現,這些交友社團裡有許多性暗示的留言內容,之後也有孩子在私訊交友的過程中,傳送私密照給對方。
對此,我認為應該要:
🔴 提升網路偵察能量,加強查緝違法內容!
目前此類社群平台上的案件,主要由 iWIN 負責,但由於沒有足夠的資源與人力在網路上做巡邏,還需要等待民眾檢舉之後,才能著手處理。
對此,我先前已督促警政署,應該 #提升網路偵察能量,並且在政策上也應該設定明確的方向與支持,以引導警方調撥資源、技術與人力,配置網路警察偵防人力,加強查緝偵辦網路上違法內容,特別是涉及兒少性剝削影像的行為,才不會讓更多受害的孩童,淹沒在私密社團的屏蔽底下。
🔴 提高刑責,正視兒少性剝削嚴重性!
一旦有這種不法行為,必須有相應的處罰,上個會期我也已提出《兒少性剝削條例》的修法版本,將第38條「散布、播放、販賣兒少性剝削影像」的刑責,提高至六個月以上、七年以下;同時,也將第39條「單純持有兒少性剝削影像」,從原先的行政罰,修正為刑事責任,並且也希望這個會期能夠排審,正視兒少性剝削的嚴重性。
🔴 從前端做起,加強網路安全教育!
面對網路誘拐、兒少性虐待、性剝削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從前端教育做起。我先前也要求各相關教育單位,加強網路安全內容的規劃。
與其只跟孩子說「不要拍」,並無法有效阻止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我們應該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會用什麼方法讓你拍」、「拍了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為什麼我們會擔心」、「平時應該怎麼注意」等,才能讓孩子真正理解問題的嚴重性。
最後,我也想提醒家長,若孩子因為種種因素拍了私密照、落入被威脅的處境,他們會感到擔心、懊惱、害怕,但正因為害怕被責怪,而不敢跟家人、師長訴說,反而讓自己越來越陷入危險的處境。
所以,第一時間千萬不要責怪孩子,而是應該給予他們支持,陪著他們面對接下來的問題,一起攜手解決!
面對孩子跟自己坦言困境,我認為第一時間絕對不要責怪孩子,給予孩子支持,一起來面對接下來的問題。
為了提醒兒少網路誘拐的風險,展翅協會也製作了《遇到網路誘拐者會發生什麼事?》的短片,拆解網路誘拐的七大步驟, 協助兒少辨識誘拐行為。在這邊也推薦給大家,一起來認識網路誘拐的問題!
🎬 https://reurl.cc/R6qjer